关键词:玉米;机械化;新农艺;发展
近年来,在国家惠农政策的大力支持下,玉米的全程机械化进程发展迅猛,截至2014年,我国的玉米机械化播种率达到了78%,而玉米的机械化收获率达到95%,玉米的全程机械化取得了显著的成绩。玉米作为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在大力發展玉米机械化的同时,重视新农艺的开发与结合,能够更有效的提高玉米的生产效率,现阶段我国的玉米生产中,农机与农艺的结合还相对薄弱,导致农业机械的作业效率达不到最佳状态。因此,玉米生产的传统农艺已经不能完全满足现代化生产的需求,只有在现代化玉米生产的基础上,做到农机与新农艺的良好结合,才能真正提高劳动生产效率,满足玉米生产的实际需求。
1 玉米机械化中的新农艺技术
1.1 玉米机械化耕整地技术
传统的玉米机械化耕整地以旋耕或浅松为主,这种传统的耕整地模式会在指定的厚度的土壤中形成犁底层,犁底层阻碍了水分向深层积聚,导致土壤情况恶化,容易出现水土流失。为解决犁底层对玉米生产的危害,近年来,很多地区纷纷采用了深松作业来打破传统耕作形成的犁底层,深松的深度根据情况在15~25 cm之间,深松作业的周期可视情况2~3年1次。通过深松铲进行深松,可以将犁底层下层的优质土壤混合到上层中来,同时将上层中残留的化肥、农药进行一定的中和与弱化,还能有效的积聚地下水库,起到抗旱保墒的作用,有利于耕地资源的长久利用与科学发展。
1.2 玉米的机械化播种技术
对于机械化播种,在新农艺上可分为两大类:一是精量播种技术。与传统的机械式排种器相比,更多的改为使用气吸式播种机进行精量化播种。新的精量化播种机械能够在工作中一次完成开沟、播种、施肥、覆土、镇压的作业流程,利用精量化播种技术,能够有效保证播种质量,避免种子浪费和漏播现象的发生,同时,使用精量播种技术也能更好地匹配玉米的机械化收获。二是免耕播种技术。免耕播种技术能够有效利用大型农机收获的粉碎秸秆,通过秸秆覆盖有效降低开沟、播种深度,节约农机作业能源消耗,同时秸秆覆盖还能有效降低耕地中的水分蒸发,并为耕地土壤提供丰富的有机质。
1.3 玉米的合理密植技术
玉米的合理密植能有效提高玉米的总产量,在进行合理密植的过程中,应充分结合地区的实际情况,保证植株分布均匀,作物生长的前、中、后期都能达到协调发展的要求,有效利用太阳光能,在合理密植的基础上,达到优质高产、果穗饱满,降低成本的农艺要求。玉米的合理密植通过对播种设备的调节就可以实现,现阶段的机械化合理密植作业,在保证作业效率的同时,还显著的提升了玉米种植的经济效益。
1.4 玉米的机械化收获技术
现阶段的玉米收获机械种类很多,在完成玉米果穗摘取的前提下,能实现的其他功能各不相同。根据农艺对玉米收获的后续用途进行区分,玉米果穗在摘取后还要考虑是否需要剥皮和脱粒作业,这些功能在现阶段的机械化作业中很容易实现。但近年来,玉米收获阶段面临着一个新的问题,就是玉米秸秆的处理问题,机械化收获后的玉米秸秆大体为三种状态:一是秸秆粉碎还田;二是秸秆杂乱铺放;三是秸秆有序铺放。秸秆粉碎还田适用于我国南方地区使用,有利于增加土壤的有机质和肥力,而对于北方地区,收获期后气候寒冷,粉碎秸秆难以处理,可采取保留整秆的方式进行打包回收。
2 玉米生产农艺技术的发展特点
(1)因地制宜的发展农艺技术。农艺新技术的研究和发展离不开地区的实际情况,以深松技术为例:深松技术的使用要经过合理的勘查后才能进行,对于犁底层坚固且下层土质优质的耕地,采用深松技术能有效优化耕地土壤结构,而对于耕层较浅,下层沙石或土质不佳的地区,则不适于使用深松技术进行作业。
(2)重视农机与农艺相融合。只有选择合适的农业机械,才能保证农艺要求的有效实现。通过优秀的农业机械化作业能够有效实现精量播种、等行距播种,并有利于实现各农机之间的对接工作,能够推动玉米种植模式的改变,既达到农艺的相关要求,又提高机械化作业的适应性。
(3)重视新农艺技术可能带来的未知因素。新农艺技术的使用和探索,可能会存在一定难以预料的的突发情况,例如在过去推广免耕播种技术时,就出现过病虫害和杂草灾害频发的问题,因此,新农艺技术的推广要以稳妥为主,应多做试验,减少技术考虑不周带来的经济损失。
3 总结
通过多年的玉米机械化生产经验可知,现代化的农业机械生产离不开先进农艺技术的支持。只有真正将先进农艺技术与农业机械技术完美的融合起来,才能形成玉米全程机械化生产高效率且科学发展的形式,才能保证玉米生产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与实际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