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思路太快,发现市场上有新模式,就想试试,这个我能不能做,希望引入,而且有时候一天三个变化,存在拍脑袋决策的现象,导致下属跟不上领导的步伐,不知所措;
企业员工对企业和自己存在的意义理解不清晰,企业的愿景 使命 价值观是什么?企业靠什么生存?靠什么盈利?提供什么样的产品和服务?核心竞争力是什么?企业的业务流程是怎样?员工自己处在企业产业链条中的什么位置?发挥着什么作用?应该如何分配自己的时间和精力?如何最大效益的创造价值?
公司部门之间工作推诿,争功推过,管理层不作为,仅做上传下达,不决策不负责,老板承担收集信息、判断决策、和决策后果的多重压力;
公司部门各自为政,只顾及门口的一亩三分地,协同工作能力很差,导致整体效率低下。有时可能工作是完成了,而且无论从流程或者制度上都不能指责他有错,可就是错过了最佳时机;
员工抱怨领导手伸的太长,无法锻炼团队,员工形成依赖,没有责任心,没有积极主动性;可是如果领导撒手不管,眼看着公司就要垮;或者领导有时抓有时不抓,导致老板员工都很累,心累。
还有就是现在90后00后加入职场,很多人说不知道怎么管了。
这样的症结究竟如何解决?
以上问题看似凌乱,其实我们把他们归归类。
其实就三点核心问题:
一,方向问题,企业缺乏经过深入思考的明确的战略方向,市场上的确存在很多机会,但可能不是最适合我的;
二,组织架构问题;
三,高效运营问题。
这篇文章不可能解决所有问题,我们具象化到运营层面,看看能对以上问题有哪些帮助?
我们先认清什么是运营?我们打个比方,如果把公司比作一艘船,船长是确定方向的人,大幅和水手就是组织架构,运营就是指船员利用公司这艘船的动力系统,把船驶向船长指定方向的过程。
如果说船长指明的方向是公司的战略,那么运营就是实现战略的过程。
那么什么是科学运营呢?我们回想一下文章开头的那段话。
解决理论——科学运营
科学运营 就是 具备科学精神、勇气和基本素养的核心团队,用科技手段和科学方法论,去经营一家企业。
这段话中有很多名词和概念,要理解这句话的意思必须先把这些概念搞清楚。
科学精神(理性、实证、质疑,不断探索未知边界)
科学素养(世界观、科学常识、独立思考)
科技手段(利用新的技术、方法和应用)
科学方法论(解构、观测、对标、学习、重构)
科学精神。
不是情绪化的拍脑袋,而是理性的,讲究逻辑的,有实证依据的,用质疑和批判的眼光去客观审视问题的精神;
当意识到领导说的想法不靠谱时,下属不是随声附和,而是像皇帝新装里的那个勇敢的小男孩,把事实说出来;
科学素养。
世界观,目前我们的世界观都是架构在以牛顿万有引力和达尔文进化论的基石上,去认知这个世界如何运转的,去理解人类如何进化至今的。
科学常识,我们所学习到的可以被证实和证伪的,可以提高认知的知识;
独立思考,以自己为主体,不被信息的传递者所影响,用批判和审视的眼光,独立思考,做出自己的判断;
科技手段。善于利用前沿科技,让科技为我所用。
运营方法论。后面单独作为一个重点讲。
有了对这些概念的解释,我们对本文的核心观点是否有更加深入的认知了呢?
科学运营方法论
讲完了问题和理论(What和Why),我们来聊一聊方法论(How),我把他分为心法和技法两个部分来阐述。
心法:科学运营三步法
理解清楚企业如何盈利,用科学的手段和方法理解生意,将战略分解为可量化的具体的可执行的目标;
科学的设立组织架构;根据业务流程,分配执行层和管理层,责权利分明。
建设“数据+团队”的高效运营体系;
技法:
解构、观测、对标、学习、重构
(我们通过小栗子去理解这个技法。所谓技法就是指需要不断练习才能掌握的技能)
应用场景——举个栗子
目前我所在的公司是一家创意产业园物业,从事招商的工作。
解构:用时间、空间、业务维度把生意尽可能分为小的颗粒;
时间层面。大板块是拿地报批、规划设计、施工建设、推广招商、物业运营。当然每个版块有很多具体内容,有顺序、有平行、有交叉、有临时增减和调整;
空间层面。创意产业园有旧改、有新建;有公共空间打造、有艺术氛围渲染;有业态空间规划、有人流车流消防通道规划;
业务维度层面。公司的主营业务为两大板块,房屋出租和经营性物业。提供的房间和服务,收取的是租金、物业费和经营性收入。招商业务。分为通过中介接触客户,了解客户需求,匹配合适空间和附加条款,洽谈商务,签订合同,物业移交,协调二次装修,维护运营。每个分支也可以细分为很多具体内容。
观测:用IT手段进行量化;
园区物业最关心的几个数据就是面积、单价、出租率、应收账款、预期收益、投资回报率和回报年限等。其实只要IT科技应用的好,把标准和规则明确,这些数据可以实时获取,不用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反复计算。
我重申一个观点,在数据观测这个层面,你关注什么,企业就会向什么方向发展。
(知识小贴士:企业管理的概念起源于工业革命时期芝加哥一家棉纺厂,伟大的某某某首次在产品生产过中加入了时间维度,用时间记录工人的工作量,于是有了生产管理的概念,后面有逐渐演化至现代管理。值得注意的是,当你对某项指标进行量化时,他就容易测量,从而继续考核,而你关注什么,企业就可能向什么方向发展。)
对标:找到最好的学习对象;
在创意产业园区行业,我们公司不谦虚的说属于有一定知名度的企业,老板在行业里也有一定的影响力,我们的项目也是很多公司学习考察的重点项目。但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我们自己有很多问题只有自己知道,也在不断的磨合调整。而且不局限于行业内的对标学习,还有行业外的,就是常说的异业优势思维。
学习:组织架构、流程、报表、招聘启事;
组织架构。我们公司的组织架构比较扁平,公司人员不多,很多专业服务外包。保安保洁专业外包,设计服务专业外包,维修保养 在维保期内的由原厂家派驻场员工服务,没有质保期的招聘一部分技工。但公司的决策机制不健全,决策权基本都在老板一个人那里。(原则:考虑此项服务自建和外包的成本,哪个更合算)
重构:业务创新、组织创新、流程创新(再造)。。。
业务创新。公司除了收取租金和物业费,是否可以结合入驻企业需求,开创其他增值服务,例如工程的有偿服务;
组织创新。当公司某项业务缩减时,是否考虑重新规划人员配置,创造新的价值;
流程创新。公司现有的一切流程,哪些是必须的,哪些是不必要的,综合考虑成本,缩减不必要的流程,减少企业内耗,降低不必要流程对人力资源和时间的占用。例如预算范围内的报销机制。
科学运营总共要说的大概就这么多,我们再来回忆一下。
科学运营就是在战略明确的前提下,用科学的方法把目标不断细分,建立合适的组织架构,通过科学的数据和团队管理,实现公司的高效运营。具体方法是结构、观测、对标、学习、重构。
几个具体问题
如何当领导?
现在很多民营企业,老板是最累的人,他承担了数据收集、分析判断、决策后果的多重压力。那么怎么样才是正确当领导的姿势呢?
有一个类比法官的概念,老板其实可以像法官一样,这个工作怎么做,这个问题怎么解决,让甲乙双方给出观点、建议和背后的数据支持,让各部门领导或者股东作为自己的陪审团,领导要做的只是建立好宣判的机制,甲乙双方对给出的观点和建议要负责,要有证据支持,宣判时陪审团举手表决,决策结果大家共同承担。
如何找到高管?
企业发展中非常关键的是人才,找到一个核心人才可以为领导省去很多力气。干嘉伟老师讲述了自己如何被美团CEO王兴请来的。
最清楚公司所处行业情况的人在哪里?他是属于自身能量强大,还是见识过好体系,或者建设过好体系阶段的人?他的管理方式是处在目标结果导向的管理,还是目标实现过程管理,还是及时反馈时时把控的管理?(这些人可能在哪里?对标公司?这些人在什么层次?如何吸引他为我所用?)
如何管理90、00后?
90、00后的成长环境与早前的员工不同,他们更多的追求实现自我。有一个核心的理念分享,是北大国发研究院的陈春花教授提出来的,管理90后要由由 管控 向 赋能 的方式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