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关危机管理论文范文1
1.1总体情况从表1可看出,除PR外,在从潜伏期到爆发期再到后遗症期的演化过程中,各个项目从绝对值上来说均呈现出先上升再下降的模式。在各个阶段,信息处理意图均高于信息搜寻意图。在表2中将样本分为教师和学生两个子群体时,仍旧呈现出这个模式。
1.2教师和学生群体信息处理意图和信息搜寻意图的差异检验的主要目的是要了解学校师生在甲流疫情危机情境中的信息处理和信息搜寻意图。因此,高校情境中最自然的两个群体,即教师和学生,他们之间在这两方面意图上是否存在水平的差异就成为首先要加以考察的问题。如表3和表4所示,教师与学生这两个子群体在各个阶段的信息处理与信息搜寻意图从统计上说并无显著差异。值得注意的是,教师群体在潜伏期的两项意图均弱于学生,但到爆发期则有较大上升,在平均水平上超过学生群体。而从爆发期到后遗症期,教师群体的两项意图水平又再次回落。相对而言,学生群体在整个危机中意图水平则较为稳定。
2对Grunig理论的检验
。
。其中,IP即(被动的)信息处理意图,IS即(主动的)信息搜寻意图,PR即问题认知,CR即约束条件认知,LI即牵涉度认知。在对全部样本做回归的基础上再对教师和学生两个子群体进行了回归分析,以期找到属于这两个子群体的不同特点。回归分析的结果中,各项系数的正负符号是否显著可以说明在各时期,各人群中H1、H2、H3假设是否成立。。常数项的估计不涉及理论检验的结果,故略去。根据实证结果,在显著的系数中,所有系数的正负符号均符合理论预期。越是认识到危机的存在,越是觉得危机能造成影响,就越会导致信息处理或信息搜寻行为,而越是认为存在条件约束的,其信息处理或信息搜寻行为就越少。具体地,从实证结果中发现:(1)H1部分通过检验。在危机的三个阶段中,PR这一因素基本上只影响到公众的信息处理意图,而不影响信息搜寻意图。。针对这一特点,应在加强人们对危机的存在感的同时,加大防疫知识的信息传播力度。而在危机的爆发期,由于危机在事实上已经存在,因此,无论是否认识到危机存在与否,公众的信息获取行为意图并没有受到太多影响。在爆发期,无论从现实意义上看还是从统计意义上看,PR仅对总体的信息处理意图有微弱的影响。在这一阶段,宣传措施的重点显然应从潜伏期重点提高人们警觉性转移到其他方面去。(2)H2基本通过检验。在爆发期,CR项的系数在绝对值上大于潜伏期,从中可看出防疫条件对人们行为意图的影响。如果人们觉得无法抵御,就会放弃“抵抗”。在潜伏期应加强宣传,增强师生的对危机存在的认识,而在爆发期则不需要继续采取这一宣传措施,相反,应加强防疫条件,并向学校师生展示学校有足够的条件应对疫情,增强师生面对疫情的信心,从而积极采取行动。。但从三阶段的演变情况看,从潜伏期到爆发期,牵涉度认知对于信息搜寻意图的影响下降了,并且此下降在教师与学生子群体中都可以观察到。
2.3对假设H4的检验运用相关分析的方法来检验假设H4,即:积极搜集信息的人更愿意执行官方建议的甲流防控措施。从相关分析的结果来看,在危机的三个阶段中,受访者执行官方建议的甲流防控措施的意愿与信息搜寻意图之间都存在正相关关系。其中,在潜伏期和爆发期的相关系数都大于0.5。后遗症期的相关系数虽然下降较多,但仍超出通常所认为的弱相关(小于0.3)范围。。因此,假设H4是成立的。此外,从上表还可发现,爆发期的信息搜寻意图与执行防控措施的意愿之间的相关程度较潜伏期更强,而进入后遗症期后,两者之间的相关程度却有大幅度下降,这说明是否身处危机之中对于学校师生的主观能动性方面有很大的影响。
3基于Hallahan(2000)的扩展分析
Hallahan对Grunig公众情境理论进行了扩展,将危机中的公众划分为不活跃的、有意识的、觉醒的和活跃的四种类型。划分标准如下:根据这一框架,观察不同类型公众采取行动的积极程度存在着差异。与此相对应,针对不同类型的公众也应采取不同的沟通交流策略。
3.1调查对象的类型划分及其意图差异把对甲流疫情了解程度小于等于3分的界定为对问题的了解程度低,高于3分的界定为了解程度高。同时,牵涉度认知小于等于3分的界定为牵涉程度低,牵涉度认知高于3分的界定为牵涉程度高。据此将所有样本进行分类。单因素方差分析显示,公众情境理论中用以衡量行为水平的信息处理和信息搜寻意图均存在显著差异。从表10和表11可看出,不同类型的人群在三个阶段的信息处理意图和信息搜寻意图都存在显著差异。因此,进一步综合采用Scheffe和LSD事后比较法进行分析显示:(1)在潜伏期,活跃的人群信息处理意图最强,有意识的人群次之,觉醒的人群再次之,不活跃的人群信息处理意图最弱。但其中,“活跃的”与“有意识的”以及“觉醒的”这三种类型人群之间的信息处理意图没有显著差异,而“不活跃”的人群其信息处理意图较其他人群显著为低。在这一阶段,信息搜寻意图由高到低则依次是“活跃的”、“觉醒的”、“有意识的”以及“不活跃的”。在这一主动意图方面,“活跃的”人群显著强于其他人群。其余的三种人群的意图则彼此间没有显著差异,可视为同一集群。(2)在爆发期,在信息处理意图方面,由高到低依次是“有意识的”、“活跃的”、“觉醒的”和“不活跃的”。其中,“有意识的”的信息处理意图虽高于“活跃的”,但两者间的差异几乎不存在(p=0.998)。在信息搜寻意图方面,则由高到低依次是“活跃的”、“有意识的”、“觉醒的”和“不活跃的”。(3)在后遗症期,在信息处理意图方面,“活跃的”与“不活跃的”依旧处于由高到低的两端,处于中间的“有意识的”与“觉醒的”两类人群的意图则较接近,彼此之间无显著差异。在信息搜寻意图方面,“活跃的”人群显著高于其他人群,而其他三种类型人群之间无显著差异。在各个阶段,不活跃的人群的信息获得意图几乎总是显著地低于其他人群,而活跃的人群的信息获得意图也几乎总是显著地高于其他人群。“有意识的”和“觉醒的”这两类人群则基本始终介于两者之间。这一点是符合理论预期的。。
3.2针对性策略的实施基于Hallahan框架的分类,在了解人群特征的基础上,有助于危机者有针对性地实施危机沟通策略。不同类型群体应采取不同的策略,而同时,对于教师和学生这两个群体也应采取不同的策略。因此,再考虑教师和学生中各类型人群所占比例,以期通过这些比例的变化,来找出各个阶段宣传策略的重点。分析发现:(1)“活跃的”类型所占比例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符合危机发展规律。值得注意的是,教师群体中“活跃的”这一类型所占比例在潜伏期相对于学生群体来说要低很多,但是到爆发期才迅速提高。(2)“有意识的”类型所占比例较低。从潜伏期到爆发期,部分“有意识的”人群由于牵涉度的提高而转变为“活跃的”类型。而进入后遗症期之后,随着部分“活跃的”人群的牵涉度下降,“有意识的”类型所占比例又有所提高。(3)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子群体,“觉醒的”类型所占比例在三个阶段都逐渐减少。对于“觉醒的”这一类型人群而言,由于其牵涉程度高而对问题的了解程度低,因此既可以通过提高对问题的了解程度而转变为“活跃的”类型,也可以通过牵涉程度的降低而转变为“不活跃的”类型。从潜伏期到爆发期,主要遵循第一条路径,而从爆发期到后遗症期,则主要遵循第二条路径。(4)根据预想,“不活跃”类型所占比例从潜伏期到爆发期应下降,而从爆发期到后遗症期则可能回升。教师群体符合这一预想,但学生群体不符合。进一步探索发现,以牵涉度小于等于3统计,潜伏期有38人,爆发期有43人,后遗症期有59人。从爆发期到后遗症期的增加是正常的,因为随着危机的结束,牵涉度下降。但从潜伏期到爆发期的增加是异常的。教师子群体中,牵涉度小于等于3的人在潜伏期是15人,到爆发期下降为10人,符合预期。问题主要出在学生子群体上,从潜伏期的23人增加到了33人。学生子群体在危机爆发时反而变得不活跃。
4研究结论与局限
公关危机管理论文范文2
从专业角度来说,公共危机是社会生活中突然发生,对社会秩序产生严重影响,给社会造成严重损失的事件。政府与社会的常态化管理,并没有将公共危机囊括在内,针对此,需要政府与社会采取相应措施进行应对。通常情况下,公共危机被分为两类,即自然灾害与人为因素引起的事件和人类社会生活产生的冲突和灾难。。在此过程中,逐步建立相应的体制,将有利于完善社会秩序,促进社会发展。在我国,普遍将公共危机信息管理看作在特定情况下,运用信息管理理论、技术、方法及手段,收集、分析、组织公共危机信息,为危机管理提供解决方案的过程。实行危机信息管理,必须在全过程获取信息的基础上,处理并利用好取得的信息,以提高危机管理效率与决策的准确性。危机信息管理系统的建立,可以为社会公共管理部门提供准确、快速、经过科学分析的信息。因此,公共危机信息管理在社会和谐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危机信息管理要以信息管理支持危机管理为基本原则,从中可以看出,危机信息管理开始从危机管理与信息管理中分离出来,逐步发展成为相对独立的研究领域,并逐步成为危机管理核心。
2加强政府公共危机信息管理的措施
目前,政府公共危机信息管理还存在较多不足,如缺乏信息预警机制,政府信息法制建设落后等。因此,需要采取有效措施,加强政府公共危机信息管理。
2.1完善信息预警机制
当前,我国各级信息机构危机信息监测、信息收集能力与预警能力相对而言较为薄弱。这主要是因为危机信息监测、预警与收集工作制度不完善,信息监测技术和方法相对落后。针对此种情况,需要采取相应解决措施。首先,要建立激励机制。激励机制的建立有利于强化政府部门服务人民的意识;其次,开发新技术和信息预警方法;最后,提高信息人员鉴别信息真伪的能力。。
2.2扩大政府信息公开途径
政府是危机信息管理的主体,要加强危机信息管理,应当扩大信息公开途径。首先,在应用传统形式基础上,结合现代技术手段,将两者的优势充分发挥出来。把传统公开方式与现代化技术手段,如互联网、电子邮件等相结合,保证信息公开的及时性。其次,建立健全政府新闻发言人制度。政府部门要逐步建立新闻发言人与相关部门和地区的责任问责制度。如果新闻发言人在发言时公布不准确的信息,或故意隐瞒真实信息,相关部门要追究其法律责任,以保障信息公开透明化。最后,充分发挥第三部门的作用。从目前发展形势来看,第三部门对政府部门与社会的影响逐步扩大。因此,在公共危机信息管理过程中,应当充分发挥第三部门的优势。
2.3建立健全国际化信息沟通与合作机制
在社会形态不断发生变化的过程中,国家化形式也发生改变。目前,任何一次大型公共危机都有可能演变为全球性灾难。在社会关系越来越紧密的过程中,各方依赖性进一步加大。因此,政府部门要以全球化眼光看待公共危机,与国际组织在危机信息管理方面进行扩展合作。在危机管理过程中,积极争取国际性与区域性组织在人员、>教育与资金方面的支持,加强与国际组织间的沟通,通过协商建立合作机制。
公关危机管理论文范文3
(一)风险的普遍性。
现代社会风险的广泛存在是人类在走向现代化和迈向全球化进程中所遭遇到的共同问题,是一种普遍性的团体反应。。任何局部性的风险或突发事件都可能引发多米诺骨牌效应,很快传导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这在2008年发生的世界金融危机中表现的淋漓尽致,可以说现代风险社会事实上已成为贝克所说的世界风险社会。
(二)风险的突发性和难以预测性。
与传统社会对比,风险社会中的风险是极其复杂,难以控制和预测的。风险的来龙去脉已不再是单单的线性关系,经常出现“一因多果”、“一果多因”、“多因多果”的情形。风险爆发的具体时间几乎是无法精确预测的,或是一刹那间发生,也有可能是延迟出现或反复出现。正如吉登斯所说,对于人造风险,历史上没有为我们提供前车之鉴,我们甚至不知道这些风险是什么,就更不要说对风险的精确计算了。
(三)风险的人化性。
传统社会危害首要来自物质匮乏和自然灾害等外部性危害,好比饥馑、贫苦、疾病等。而现代风险社会中的首要风险是人化性风险,最主要包含三种范例:“一是人为风险,即这种风险纯粹是人类社会活动的结果,如环境污染、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扩散等;二是社会化自然风险,即由人类活动导致的自然风险,如沙尘暴、温室效应等;三是制度化风险,即由社会制度本身的漏洞、不合理而导致的风险”。
(四)风险的破坏性和高危性。
现代风险社会中的风险传播速度极快、扩散性极强、破坏性极大。它所造成的的破坏性有时是局部性的,或是在某些特定领域发生,有时甚至可能是全局性的;它的发生可能是周期性的,也可能是连续性或继发性的,但不管怎样,它一旦发生蔓延,轻则造成经济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重则将导致社会恐慌,国家倾覆,甚至是社会解体。。它们包含的危险越多,我们对于所冒风险的任何真实经验就越少”。
二、风险社会下我国政府公共危机管理的困境
目前,我国正处于具有高风险的社会转型期,具备了风险社会的很多特征,作为风险社会的实践性后果,近年来由各种风险引发的公共危机事件越来越多,政府在处理这些突发事件的过程中积累了许多经验和方法,但从实际情况来看,我国政府在公共危机管理方面还存在许多困境和挑战。
(一)大众危机意识薄弱,危机管理理念落后
危机意识和科学的管理观念是决定政府危机管理能力的重要因素。我国政府长期将重心放在经济建设上,甚至以牺牲生态环境来发展经济,忽视了危机意识的培养和宣传教育,公众对突发事件没有准确的认识,基本的应急经验也不足。同时,政府的危机管理观念比较滞后,对危机管理认识不足,认为公共危机管理主要在于公共危机爆发后的应对和恢复,而忽视对危机的预防和预测,这主要体现在公共危机预警机制的缺位上,我国目前尚未建立起完善的危机预防预警机制。
(二)公共危机信息流通不畅
在现代信息社会中,危机事件的及时上报和危机信息的透明度、公开度是公共信息管理的基本要求。然而,目前我国政府的信息报告制度却不标准、没有详细的规定,缺乏一个顺通敏捷的应急信息呈报体系。有关部门并不明确大量信息中哪些需要上报,何时上报,向谁陈述。对于信息上报不及时或有误,也缺乏相关处罚管理规定,这样更纵容了信息流通不畅现象的存在。此外,政府在处理危机事件时,往往会出于各种目的对一些危机信息采取封闭、掩饰和隐瞒等做法,这就导致信息流通不畅,信息的透明度、公开度大打折扣,并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危机的爆发或错过处理危机的最佳时机。
(三)公共危机管理体系不健全
从目前我国政府的危机管理体系来看,主要在两方面存在严重缺陷。一方面,相关的法律保障体系尚不完善。我国虽然制定了不少的关于处理公共危机事件的法律法规,如自然灾害方面的《防震减灾法》,公共卫生方面的的《传染病防治法》和安全事故方面的《安全生产法》等,但这些立法是以分散的形式存在且大多是单行法,只适用于一种紧急状态,对于许多并发型、复合型危机却束手无策,急需一部综合性的紧急状态法律来解决;另一方面,组织体系不够完备。目前的危机管理主要依赖于各级政府行政设置,通过建立临时工作小组来应对处理危机事件,缺乏独立和常设性的危机管理综合协调机构,导致在危机处理中各部门通常各自为政,各行其是,工作缺乏必要的计划性、协调性和延续性。
(四)公共危机管理主体不完善
现代风险社会中,因为危机事件的突发性、综合性、灾难性等特点,仅仅依靠政府的力量已经无法快速、灵活、有效的应对,这就需要管理主体的多元化,最大可能的吸收社会各种力量,使危机处理具有更大的高效性和灵活性。然而,由于我国长期以来“大政府、小社会”的格局,使得政府往往对非政府组织和公众缺乏足够的信任,忽视非政府组织和公众参与在危机管理中的积极作用,没有给非政府组织和公众提供充分参与公共危机管理的空间和制度保障。
三、提升政府公共危机管理能力的相应对策
风险社会下每一次公共危机的发生和处理都是对政府的重大考验,政府公共危机管理的重要性与日俱增。。
(一)健全危机管理预警机制,增强对公共危机的预见性
转变危机管理观念,强化危机意识是提高政府公共危机管理能力的关键。政府应明确危机管理的核心在于预防,在于平时,而不是等到公共危机发生后才忙于紧急应对,还应明确管理的目标是“利用少许钱防备,而不是花大量钱医治”,防备是应对突发事件的最佳方式。因此,必须建立全面的危机管理预警机制。一是政府要通过教育和培训提高公众的危机意识,危机意识是危机预警的起点,同时还要通过创作通俗易懂的防灾减灾科普材料进行宣传和教育,坚持日常的应急演练,强化公众的应急技能。二是政府应该建立一套危机识别和监测体系,实时搜集、分辨剖析和处理各类信息,对导致危机的关键因素和危机征兆进行持续的监测。一有险情发生,当即发出危机报警,同时宣告进入突发状态,并采取应急办法,力图将危机化解在萌芽状态。
(二)完善信息管理机制,提升危机信息管理能力
当社会发生重大公共危机时,如果信息流通不畅,公众会出于对危机的恐惧和对危机事件的不明而产生心理紧张和恐慌,甚至会发生群体性的骚乱,影响社会的稳定。因此,应完善危机信息管理机制。一是健全信息上报机制。严厉限制险情上报的准确时限,接到下级呈报的相关部门应立刻组织人手对呈报事项举行调查核实,必要时,对瞒报、缓报、谎报、漏报的部门和个人采取相应的处罚措施。二是确立危机信息剖析和公布机制。在处理公共危机的过程中,政府应建立规范的信息统计分析制度,并采取多种形式及时公布真实信息,以获得公众的广泛支持,共同应对危机。
(三)健全公共危机管理体系,增强危机管理的法制性和权威性
第一,尽快制定一部公共危机法。该部法律应该从国家安全的高度来制定,能够应对各种自然和人为危机事件,并且详细规定危机状态下不同政府部门应对危机事件的相应职责和权力。同时,还应明确政府与公民之间的关系,在保障政府充分、有效地行使行政紧急权力的同时,也要更好地保护公民的一些基本权利不因紧急状态的发生而遭到侵害。第二,成立危机管理常态化的综合协调机构。公共危机的处理需要政府各部门协调配合、相互合作。在国家层面上,成立具有权威性、决策性、常设性的危机管理综合协调机构,统一安排危机处理相关事宜。在地方层面上,成立隶属于中央公共危机管理常态化综合协调机构的执行机构并邀请各界专家介入,形成从中央到地方的常态化危机管理机构体系。
(四)完善公共危机管理主体,提高危机管理的有效性
风险社会下,为了有效应对和处理各种危机事件,需要管理主体的多元化,营造全民积极参与危机管理的氛围。一是,加强党委和政府在公共危机管理中的领导地位,发挥其在权力资源、物质资源、人力资源和技术资源等方面的调配能力,保证短时间内完成社会动员以有效应对公共危机。二是,把非政府组织引入到公共危机管理之中,通过制定相关法律法规,明确非政府组织在危机管理中的职能、权利和责任,并且在政府和非政府组织之间建立沟通机制,充分发挥非政府组织在危机管理中的协调作用。三是,大力鼓励公民参与到危机管理中来,通过支持和发展壮大各类社会组织,如非政府组织、志愿者组织、社会团体和社区组织等,为公民参与到危机管理中来提供平台。
四、结论
公关危机管理论文范文4
1.1知识型员工的职业危机表现形式(1)身体处于亚健康状态。知识型员工的职业危机首要表现在生理上,特别是身体经常出现疲惫、软弱无力、免疫力下降等症状,身体整个状态呈现亚健康。而作为企业管理者与技术人员的知识型员工,他们的工作大都是脑力劳动而非体力劳动,工作过程充满挑战而且富于创造,需要他们不断进行知识创新,来应对不断变化的外部环境、企业内部复杂的事务以及愈加激烈的市场竞争。同时,在这样一个信息大爆炸、科学技术与知识日新月异的时代,这些知识型员工有很强烈的危机感,他们通常为了紧跟行业的步伐,不被社会淘汰,不断地学习更新自身已有知识。而长时间高负荷的工作导致工作压力加大、工作紧张担忧等情绪长时间得不到缓解,而这些情绪如果不能及时有效调节,将会产生情感方面的衰竭。知识型员工更渴望在一个轻松的组织与工作环境中工作,他们更倾向于自我控制、管理与约束,而不愿在工作时间与工作地点上受过多的限制,更不愿忍受上级的操控指挥。(2)认知上心智耗竭。知识型员工的职业危机表现在认知上是心智耗竭的状态,这种状态体现在自我态度方面,主要包括不适感、无能感、失败感;体现在对他人态度方面,对服务对象采取去人格化的态度,常归咎于对方合理化自己的失败;体现在工作态度方面,因不满意而常迟到、请假、离职,失去理想、动机、热情和人道主义,组织承诺低;体现在生活态度方面,采取悲观、否定、愤世嫉俗的态度。(3)表现出情绪耗竭的状态。。一旦他们产生职业危机,沮丧感、无助感、失去控制感等一系列情感就会在他们身上得以体现,更甚者会被极端病态心理所困。(4)行为上异常化。行为方面表现在,一旦知识型员工出现职业危机,人际关系就会相应发生较大变化,疏离同事、逃避退缩、矛盾增多。与此同时,工作上自主性、创新性逐步弱化,学习欲望大大降低,工作成果锐减,工作效率下降,对整个团队乃至整个企业的运营极为不利。
1.2知识型员工职业危机的影响
1.2.1对企业的影响导致企业核心技术的流失,知识型人才是企业重要的核心竞争力之一,他们当中部分人员直接与企业的最高机密接触,而一旦他们在发展过程中出现危机,势必会影响工作态度和工作效率,甚至可能会造成人才的流失,那将会危及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影响整个企业的劳动效率。特别是知识型员工部分处于企业的管理层,他们出现职业危机势必会带来企业关键岗位的空缺,这终将会影响企业的整体运作;增加企业运营成本,这时企业就需要重新招聘人才,需要再次培训,让新聘用的员工熟悉企业的运作和文化,这样就又增加了企业的人力成本。
1.2.2对个人的影响处于职业危机的知识型员工常会对自己未来的发展感到迷茫,对工作的前景缺乏信心,在工作中也相应地表现为缺乏激情,消极怠工,而工作压力又通常会导致心理的压抑怨愤和对生活的不满情绪。同时,对工作缺乏激情,觉得工作枯燥、乏味,会导致工作绩效和工作满意度降低,使个人的创新能力降低,竞争力下降,甚至会导致心理失衡、精神紧张,影响了工作效率。
2知识型员工职业危机产生的原因
2.1个人因素个人因素包括知识型员工的年龄、能力、人格特点等。(1)年龄。一般来说,中年知识型员工遇到职业危机的情况比较普遍。40岁后,进入高阶层的机会减少,企业更愿意任用年轻的有创造力的员工,因此可能产生职业危机。(2)能力。职业危机一般发生在职业生涯的维持期,此时的知识型员工已经熟练掌握了与工作相关的大部分技能和信息,一旦缺乏进一步获取知识与提升技能的挑战,也可能出现职业危机现象。(3)自身特点。知识型员工是一个富有活力的群体,他们更愿意在一个轻松自主的环境下工作,强调自我管理与自我引导,不愿束缚在紧迫的工作环境,更不愿受制于上级的操控。他们相对于一般员工有更高层次的需求,体现在对于自我价值的实现与外界的认可的追求上。一旦知识型员工与管理者甚至企业的理念不同,就会容易产生职业危机。
2.2家庭因素知识型员工因在职业早期阶段付出了较大的工作努力,比较忽视家庭。在工作了较长一段时间,他们达到了一定的职位和工资水平的时候,会对家庭产生亏欠感。这时候,家庭情况会对他们的工作产生巨大的影响“,顾家”的思想会加剧他们职业危机的产生。
2.3组织因素扁平化组织是现代企业组织结构形式之一,知识型员工所在的组织结构常常呈现扁平状并且伴随机构精简现象,员工晋升机会少。同时,扁平的组织机构对于员工的要求很高,要求知识型员工有很好的解决问题、协调和创新能力。还有就是知识型员工之间的比较和竞争也会显得激烈。这样,知识型员工遭遇职业危机的可能性大大增加。工作环境、节奏、负荷,企业的变动重组产生的文化冲突,管理者对知识型员工的激励与员工理解的不同都会导致知识型员工职业危机的产生。
2.4社会因素社会环境是知识型员工职业危机的诱发因素。我国经济正处于转型期,社会各阶层群体所承受的压力越来越大,人生压力的普遍加剧已成为不容忽视的社会危机。当前中国社会的住房、医疗、教育三大民生问题极大地影响着普通老百姓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满意感,失业人员数量增多,使得就业形式严峻,给知识型员工带来诸多危机感和压力,导致工作中出现职业危机。
3企业知识型员工职业生涯管理系统的构建
3.1企业知识型员工职业生涯管理原则(1)系统性原则。企业应根据不同类型的知识型员工采取不同的职业生涯管理措施,如可以根据其性别、年龄、学历与工作年限等对其分类采用针对性措施。(2)动态性原则。根据内外环境的变化,结合企业发展战略以及组织结构的调整采取措施,这需要了解在不同时期知识型员工的发展需求。这里需要特别指出的是,企业的管理者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为在不同职业生涯阶段需要管理者对其作出相应的辅导、评估与推荐。与此同时,员工也需要从管理者那里得到相关的发展建议。(3)创新性原则。职业生涯的规划与开发过程中应倡导创新性,从方法和思路中都应有所体现。要更加注重发挥员工的主观能动性,最大化地开发其潜能。成功的职业生涯规划不仅仅只体现在职务的晋升上,职务的晋升只是其一个方面,而内在创造性的质量提升是企业持续发展过程中所追求的,而创造性质量的提升则需要更加丰富的工作内容的转换以及工作职责的扩展。
公关危机管理论文范文5
1、学习沟通技巧。一位公司总裁指出:"我们碰到的最棘手、但又是最基本的问题,就是大部分的科技专才需要学习与人相处的技巧。"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做好管理工作的基础,意欲走上管理岗位的技术人才必须在这方面下大工夫。
2、拓展知识领域。科技专家善于从技术角度来看待问题,这导致他们有时缺乏把握全局的战略眼光。学习一些心理学课程或参加MBA进修班等,拓展自己的知识领域,能极大地弥补技术人才在管理方面的不足。
3、善于展示自己。"许多科技专家经常拥有一些绝佳想法,但可惜的是,他们在展示想法时,不是让人感到无聊,就是引不起听众的兴趣。"学习一些展示自己的技巧非常实用,而这也是管理者所应该具备的素质。
4、多听专家建议。优秀的前辈和专家,在企业的运营、管理等许多方面,都具有丰富的经验。如果一个技术人才想要走上管理者的位置,多听从他们的建议,定会受益匪浅。
公关危机管理论文范文6
关键词:公务车辆;管理;解决方案
车辆管理是机关后勤服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是为干部日常工作提供安全、及时、高效的用车服务保障。其管理水平的高低、服务质量的优劣,不仅关系到机关工作正常运行,而且还影响着机关形象。所以,机关车辆管理上只有不断创新,才能实现车辆调度的科学化与经济化,从而为机关单位赢得利益、为社会创造效益。试想,如果没有采取科学有效的管理措施的话,机关车辆就会给城市交通、环境污染造成一定的影响,所以说,新新形势下的机关车辆管理必须要改革、必须要创新,这样才能从根本上带动所有机动车辆管理的健康发展。
1、现行公务车辆管理存在的弊端
(1)事业单位公务车辆运行成本过高。
据统计,社会轿车每万公里运输成本是0. 82万元,而党政机关单位公务轿车则高达3万元以上,全国超编配车率达50%以上。有的部门和人员还采取虚开加油、维修发票等手段,造成国有资产严重流失。
(2)使用效率低,资产流失。
目前,机关事业单位机关公务用车的管理方式是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产物,这种管理方式形成了多投入、少产出、高消耗、低效益、浪费严重的现象。由于单位普遍存在重钱轻物,重物轻管的现象,受车辆配备、使用及车辆管理体制所限,单位对机关公务用车费用无法进行必要的经济核算和有效管理,致使部分车辆利用率低,资产闲置状况严重,造成人为的浪费和自然消耗。由于公务用车没有统一的管理模式,缺乏有效的约束机制,各单位的车辆配备、更新、报废等手续得不到有效监控,造成了国有资产的严重流失,为国家和集体带来了无法估量的损失。
(3)维修保养流程控制难。
在车辆维修方面,过去驾驶员到修理厂修车缺乏严格的审批和查验程序,造成车辆维修成本偏高,而传统模式下的车辆管理又很难实现有效的程序和成本控制。
2、加强公务车辆管理的具体对策
(1)机关事业单位可以借鉴银行运钞车的管理方法,实现单位与车辆分离,以各县、市为单位,成立一个公务车辆管理中心,负责管理各种公务车辆,逐步实现公车服务社会化。他相当于现在的出租车公司,但又不同于出租车公司。他把各事业单位的公务车辆集中起来,按高、中、低档,用车性质和路途远近,对车辆进行统一计划,合理派遣,做到随叫随到。平时确保有关领导的车辆相对固定,遇到重大事件时要统一协调,统筹调配。各单位因工作需要用车时,应提前向公务车辆管理中心提出预约,管理中心根据各单位的要求,在车辆、人员的配置上,尽量满足各单位。同时,公务车辆管理中心必须加强监督,成立监督机构,对假借公务之名者,一律不予出车;对已出车的进行罚款处理,并加以公示。到月底或季末,公务车辆管理中心根据车辆计价器的价格,统计后与各事业单位结帐。
(2)禁止公车私用。公务车辆管理中心设立统一的停车场,夜间和节假日,车辆一律停于停车场。因工作原因,确需提前上班或推迟下班的,驾驶员需向有关领导报告,经同意后,方可将车带回家停放,否则按公车私用处理。特殊情况确需使用公车的,必须报经主管领导或主要领导审批。
(3)对事业单位车辆安装GPS,它可以进行用车详细分析和记录车辆状态,如:何部门、何人用车、何时出发、何时返回、经过路线以及行驶里程统计等,起到有效管理车辆的作用。通过高度智能化的管理模式,有效节约公车使用成本,遏制“公车私用”,提高车辆办公利用效率;减少资源浪费,节约财政支出;提升事业单位公众形象;提高管理效率,降低工作成本。
(4)公务车辆管理中心要结合财务部门对车辆进行好成本核算。车辆实行油费、洗车费包干使用制。每辆车按每月行车情况核定油费、洗车费,超支自行解决。实行用卡加油制,油卡由专人管理,登记好每辆车每次加油时间及数量,并按季度进行公示。车辆维护由每辆车的驾驶员负责,车辆需要维修的,应由驾驶员向车辆管理中心提出申请,车辆管理中心根据车辆情况,核定额度,对车辆进行维修,维修点按月到财务部门结帐。财务部门根据车辆管理中心的备案,对每辆车的维修费进行核对无误后付款,按月进行公示。
总之,加强事业单位公务车辆的管理,可以控制车辆数量,节约费用开支,提高车辆使用率。
参考文献:
[1]王珑.新形势下的机关车辆管理[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1年第9期
[2]陈祖明.强化车辆管理,促进安全支撑[J],中国邮政,2010年06期
[3]盛文翔,杨彦林.关于加强机关公务车辆调度管理和安全行车工作的一点粗浅思考[J].市场周刊,2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