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icu护理存在的问题范例6篇

2024-09-28 来源:伴沃教育

icu护理存在的问题范文1

关键词 内科综合 危重患者 监护 管理

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管理制度不健全:由于基层医院条件所限,没有专职ICU医生和护士,在治疗及工作中存在着很多问题,给管理带来了一定难度[1],也加大了医疗纠纷和事故发生几率。

人力资源紧缺,护理技术和操作技能偏低:基层医院十分紧缺,有的护理人员没有经过ICU专业知识的培训,护理技术和操作技能普遍偏低,只能在工作实践中边学边用,形成一种较大的工作和心理上的压力,存在护理安全隐患。

设备设施不符合标准:基层医院ICU布局多数不符合标准要求,基本都安排在一个大房间内,人员密集,增加了院内感染危险。

护士法律意识薄弱:平时较少学习法律法规知识,记录病情变化不够及时、准确,给医疗纠纷埋下了隐患。

管理对策

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要制定ICU抢救工作制度、安全管理制度、交接班制度、消毒隔离制度、探视制度及仪器维修保养制度等,规范并做好各种危重疾病的护理操作规程和ICU应急程序,做到各项护理操作有章可循,保证护理工作安全进行。

加强ICU护理人员配置,提高护理人员素质:①由于综合ICU病房没有独立,护士长要做到对ICU灵活合理排班,注意新老护士搭配。根据患者收治情况,注意安排好足够人力,保证完成ICU护理工作。②根据综合ICU特点安排好二线班,尽量由护师以上职称人员负责,一旦需要加班能立即补充当班护士力量,并加强指导、督促,防范差错事故。③设置ICU专职助理护士,协助护士做好患者生活护理和基础护理,负责管理病室内环境卫生,从而减轻护士工作量和劳动强度,以确保ICU护理质量。④加强护士责任感,加强知识学习,提高服务素质。

加强设备仪器和设施的管理:利用有限资源规范ICU病房的布局、流程,如在ICU患者出入通道口放置含氯消毒液地毯,每天更换;床帘尽量不要过长,每月清洗1次,保证室内空气的流通。对ICU仪器种类、数量、定点放置,每天要有专人负责检查,做好各种仪器的登记和保养维修等情况。必须配备2套常用仪器,以便仪器检修时保证抢救工作正常运行。

加强护士技术和法律知识培训:对新来ICU工作的护士应严格培训,经护士长组织的考核合格后才能独立上岗。在每天早上交接班查房时,组织护士作简要病情讨论,查找护理问题,制定护理措施。在医院及科室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定期选派人员外出学习进修,不断提高护士的法律意识和技术水平。

加强护理病历书写质量:护士必须实事求是、认真准确、全面记录护理过程和病情变化,确保护理记录书写客观、真实、准确、完整、具有法律意义。

加强陪护探视制度管理:让患者及家属了解ICU消毒隔离制度对患者的重要意义,以便得到家属的配合。查房时间内严禁患者家属探视,保持病室安静及不必要人员干扰,有利于查房质量。其余时间采取限制式探视制度,每张床位(危重患者除外)每次只准1名陪护,对特殊患者,尽量满足患者和家属的需要。家属在进入ICU室前,必须更衣、换鞋。

讨 论

在基层医院内科综合ICU的有效管理中,护士长作为管理者,必须采取措施,调动全体护理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实行护士长-科室质控员-护士三级管理,层层把关,及时查找护理风险隐患和工作中存,发现问题后要逐级上报,不断完善防范措施,这样才能保证内科综合ICU护理工作正常有序地运行。

icu护理存在的问题范文2

【关键词】 重症监护室;安全隐患;防护措施

重症监护室具有“三集中”的特点,即集中了各种病情多变的急性危重患者,集中了各种众多先进的监护仪器、急救设备和生命支持装置,集中了最新的理论知识、技术与方法[1],且对医护人员要求较高[2]。因此做好对ICU安全隐患,及时解除,确保了住院患者安全,减轻患者痛苦,是提高患者生命质量的重要保证。现将重症监护室患者常见安全隐患及防护措施总结如下。

1 重症监护室患者常见安全隐患

1.1 患者因素

1.1.1 压疮 是ICU患者普遍存在的护理问题,由于患者病情重,需强迫,如骨盆骨折、生命体征不稳定等需要严格限制翻身,并存在高龄(≥70岁)、白蛋白

1.1.2 窒息 也是ICU住院患者易发生的问题,脑外伤、颅内高压的患者,口腔呕吐物未及时清除;各种操作不当,如对昏迷患者口腔护理,棉球掉入口腔,鼻饲操作时未检查胃管是否在胃内,从而引起食物反流误吸;昏迷患者及气管插管患者义齿未取下掉入气道引起窒息;脑干梗塞、有假性球麻痹,轻者出现饮水呛咳,重者可发生吸入性肺炎、甚至窒息;呼吸道分泌物较多,未及时清除,都可能发生窒息。另外对气管插管拔管后,即刻发生延迟性误吸,主要原因是会厌反射未完全恢复[3]造成窒息。

1.1.3 坠床 ,临床表现为急性、波动性的精神状态改变,由于此病的突发性,易发生坠床;另外对住进ICU的老年患者,由于夜间迷走神经兴奋,CO2储留,患者易出现头痛、烦躁等精神障碍而坠床,尤以夜间为甚。

1.1.4 管道滑脱及并发症 由于ICU患者病情大部分都危急,生命体征变化快,部分检查治疗ICU完成不了,必须转入到手术室、介入治疗、CT及MRI检查等,在转运过程中易发生管道滑脱、坠床、呼吸道窒息、如有耐药菌的话,还容易出现交叉感染,都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1.1.5 烦躁、恐惧、焦虑 传统上ICU医护人员总是将所有精力放在对患者生命的抢救和病情监测上,从而忽略患者心理和情绪的变化及对患者家属的帮助,家属多被隔离于病房之外。对外伤而神志又清醒者因早期住进ICU,角色的突变,生活不能自理,失去正常的社交、环境陌生易出现烦躁、恐惧、甚至焦虑,后来因经济负担,出现自责消沉,加重焦虑而表现为抑郁情绪,易产生自杀倾向。

1.2 护理人员因素

1.2.1 护理人员法律意识淡薄、责任心不强、、不按操作规程办事,给患者的身心带来痛苦,甚至生命受到威胁。

1.2.2 护理人员业务水平不高,对操作不熟练,自身不重视新技术的学习,经验不足对患者的安全构成威胁。

1.2.3 沟通不到位,一个表现为患者拒绝配合、另外家属表现不理解、不能接受自己家人在短短几小时内由自由变成被约束或发生生命危险,此时的家属易发生过激行为;还有医护人员从不同角度出发,对烦躁不安的患者,护士以安全为出发点进行考虑,而医生以患者的病情为出发点进行治疗的考虑,两者有时不一致,个别医生会把护士对患者的约束误解为懒惰,从而医、护、患三者之间无形中发生矛盾,都易发生潜在的隐患。

1.3 医疗设备与环境因素 硬件投入不到位,流程不符,各种贵重仪器疏于管理、维护,管理不到位;床位紧张,由于加床,空间结构变小、加之ICU是一个封闭的的环境,空气流通较差,病原微生物多,给ICU患者带来一定的安全隐患;。

2 对策

2.1 全面评估每位患者危险因素,采取预见性防范对策,对压疮高危患者建立翻身卡,保持床单元清洁干燥、无碎屑,穿棉织品衣服,正确使用气垫圈,避免一人翻身;易发生窒息患者,根据病情采取相关防护措施,呼吸道分泌物较多者,头偏向一侧,及时吸取分泌物,留置胃管鼻饲患者,每次鼻饲前应检查胃管是否在胃内,同时鼻饲后避免翻身、拍背、吸痰以免引起误吸而窒息;对脑干梗死而有假性球麻痹患者,应防止呛咳而引起吸入性肺炎造成窒息;对出现精神症状,无意识烦躁患者,应注意约束好患者,必要时用床栏加以防护,防止坠床;对需要外出检查患者,根据管道情况,妥善固定与夹闭,防止反流及转运途中意外滑脱;对于焦虑、抑郁等心理障碍患者,给予积极心理疏导,适当安排与家人交流,及时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树立自信心,消除自卑感,尽快适应角色转变。

2.2 加强专科知识培训,定期考核,并加强护理人员相关法律法规、职业素质、相关制度、应急预案学习、演练。由于ICU工作的特殊性,要求ICU护士熟练掌握急救知识,急救技能,各种仪器的使用、敏锐的观察力和判断力,强调要有超前预见意识,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承受力,作为ICU护士同时要学会与各种各样的人交流,注重语言的艺术性和技巧性。另外,作为ICU科室负责人要对本科室人员制定考核方案,纳入绩效考核,确保各种急救药品与急救器材100%准确到位,仪器设备随时处于完好备用状态,从而保证患者处于最佳接受治疗与护理中。

2.3 完善基础设施,合理配备人力资源,增加对ICU硬件及软件投入,完善相关工作流程、布局,改善工作环境,必要时对ICU进行改建装修,使空气流通,温湿度适宜,各种仪器设备定期维修保养,仪器报警声设置最小,抢救仪器搬动时尽量轻柔,将噪音控制在最小。工作中正确处理好同事之间的关系,互相帮助,多多交流,有问题多请教,对待患者多几分爱心,多换位思考;地面保持干燥,患者高峰期,合理安排床位及医务人员。因良好的工作环境与和谐的人际关系是避免护理人员产生不良反应的有效保证[4]。

医疗护理安全是医院生存与发展的基础[5]、通过对ICU常见安全隐患因素的分析,采取了规范化的预防措施,有效预防ICU患者住院过程中存在的隐患,切实及时解决了ICU患者现存的和潜在的护理问题,确保患者住院安全、提高了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降低了ICU医疗纠纷发生率。

参 考 文 献

[1] 冯娟,王欣然.ICU专科护士资格认证临床教学实践探讨.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6,22(10B):70-71.

[2] 高晓红,张三桃.浅谈重症监护室护士具备的素质与能力现代临床护理.2008,7(2):52-53.

[3] 刘又宁.机械通气与临床,北京科学出版社,1998:6-326.

icu护理存在的问题范文3

摘要目的:探讨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在ICU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ICU收治的患者116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实施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前一年的58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将实施后的58例患者作为研究组。将实施前后的不良事件发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等相关情况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ICU护理安全管理实施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可以明显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同时提高对患者护理满意度,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关键词 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护理;安全

doi:10.3969/j.issn.1672-9676.2015.08.058

ICU是医院救治危重患者的重要部门,患者病情较为复杂且较为严重,治疗任务重,护理难度大,医疗费用高,一旦工作存在疏漏,极易导致医疗事故和医患纠纷[1-2]。提升ICU的护理质量并确保护理安全,对于确保患者的抢救成功以及转归、生命安全等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3]。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HFMEA)是一种具有前瞻性的风险评估方法。该方法通过对护理管理潜在的护理隐患进行量化分析,明确存在的高危风险因子,针对实际情况提出具有针对性的改善措施,在提升护理质量的同时,确保护理人员尽可能少做无用功,一次性地实现最好的护理效果。我院积极开展关于该模式的临床实践,取得了有一定经验。。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12年6月~2014年6月ICU收治的患者116例,其中男62例,女58例。年龄为12~78岁,平均(53.3±6.5)岁。将实施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前的58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将实施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后的58例患者作为研究组。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以及具体病情、治疗方案等方面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对照组患者均应用常规方式进行ICU护理安全

张晓玉:女,本科,主管护师,护士长

管理,对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收集整理总结,了解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以及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等。研究组患者应用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操作流程进行ICU护理安全管理,具体操作方法如下:

1.2.1组建HFMEA项目团队组织成立由护理部主任、护士长以及专科护士等相关人员共同组成的HFMEA项目团队,围绕HFMEA的具体内容以及操作要求开展项目培训,引导所有团队成员明确项目操作流程并正确应用该理论对ICU护理安全管理工作进行风向项目分析。

1.2.2绘制ICU护理流程图组织召开项目团队全体成员会议,针对ICU护理安全管理相关工作进行研究,明确ICU护理安全管理工作流程的具体执行步骤,对执行步骤进行讨论修订后,绘制成流程图,张贴在ICU病房,方便护理人员参照执行。

1.2.3进行差错分析项目组全体成员紧密结合医院ICU的实际情况,采取头脑风暴法对既往护理工作中发生的差错事件进行综合研究分析,找到在ICU护理流程中潜在的失效模式以及具体原因,对可能造成的失效影响进行预测。根据这一结果,列出失效模式以及原因,防止在今后工作中继续发生类似现象。

1.2.4制定改进措施通过对ICU护理工作流程中潜在的失效模式以及原因进行具体分析,提出具有针对性的整改措施[4-5]:(1)加强人力资源管理。针对从事ICU护理工作的相关人员进行定期培训,培训内容包括护理流程、护理技巧、配药操作注意事项、药物使用、器械使用以及应急处置等。综合应用讲座、讨论、实践操作以及角色定位等多种方式进行培训教育,重点要求护理人员亲自参与,亲身实践,进一步提升护理人员的操作技能和相关知识水平,防止发生护理操作错误、用药错误等不良事件。护理人员要加强ICU病房巡视,及时发现患者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实际情况进行处理。(2)加强药品备用管理。准确对药物进行标识,尤其是性状接近的药物等,防止发生混淆,同时方便取用。根据药品的适用对象进行准确区分,防止错用。同时,对特殊药物使用特殊标记进行标识,严格防止种类、剂量以及用法方面产生差错。使用时注意做好双人核对。(3)加强药品发放及使用的管理。患者的口服或鼻饲药物应放入透明药袋中存放,并将患者的基本信息以及药品信息准确标注在透明袋上。护理人员经双人核对药袋上的患者相关资料,确保准确无误后才使用,严防用药错误。(4)对于科室使用的各种仪器,制定计划,反复进行培训考核,并设置仪器班,定期对各种仪器保养及检修。(5)运用ABC患者评估流程进行床边交接班[6],防止因交接班不清、对患者病情评估不到位等导致患者发生压疮、管道脱出等不良事件的发生。(6)加强对护理文书的书写培训及质控,确保医护记录一致,能客观地反映患者的病情变化,杜绝医疗纠纷及隐患的发生,保证患者安全。

1.3观察指标[7]将实施前后的不良事件发生率以及患者护理满意度相关情况进行对比。不良事件主要为护理过程中发生的用药不当、护理方法不当、器械使用不当、交接班不清、发生不良事件、护理文书不合格等。护理满意度采取调查表方式进行收集,昏迷患者由家属或陪护人员接受调查,具体分为非常满意、满意、基本满意以及不满意4个维度,将前三者的总比例计算为护理满意度。

1.4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 18.0统计软件,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c检验,等级资料的比较采用Wlicoxon秩和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结果

2.1两组研究对象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比较(表1)

3讨论

目前,国内人部分护理专家已经开始尝试将HFMEA方式逐渐应用于护理安全管理临床实践,HFMFA的主要管理理念为事前进行预防、事后进行补救。按照事前预防胜于事后补救的理论而言,HFMFA也存在一定的不足,但该方式融合了危害分析及重要控制点和根本原因分析的优点,可以让项目管理流程控制中的薄弱环节充分暴露出来,然后通过量化指标实现对关键项目的标准化管理以及改进。其具体内容包括操作流程设计、预防设备故障或技术故障、提高患者治疗过程中高危程序的安全性、准确判断医疗服务以及护理工作方面存在的潜在危险因素等。这些工作,有助于ICU的安全管理流程更加优化,充分降低医疗风险的发生,确保患者的安全。因此,该方法可以明显提升正面结果,同时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在具体临床操作中,ICU护理管理者要积极更新观念,充分借鉴和参考国内外学者应用HFMFA的成功经验,努力把事后控制转变为事前预防,积极建立和完善一个能够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管理系统,最大限度地确保ICU患者的安全。

参考文献

[1]熊勇,姜玉娥,付四毛,等.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在儿科门诊输液风险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护理管理,2012,12(12):52-55.

[2]伍永慧,施雁.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在护理风险管理中的应用现状[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1,28(4A):42-44.

[3]蒋红,黄莺,王桂娥,等.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在医院口服给药安全管理中的应用[J].中华护理杂志,2010,45(5):394-396.

[4]韩艳萍,毛敏芬,张儿,等.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在医嘱执行过程中的应用[J].护士进修杂志,2011,26(23):2153-2155.

[5]何茹,占正寅,戴雯.FMEA模式在人工气道风险防范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28(26):49-50.

[6]卢小清.ABC患者评估流程在ICU床旁交接班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指南,2014,12(18):384-385.

[7]邓洁英,钟弋云,李艳芳,等.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在预防中心静脉导管滑脱中的应用[J].护理学报,2011,18(8B):34-35.

icu护理存在的问题范文4

关键词:ICU;护理工作;满意度

Satisfaction Survey of ICU Nursing Based on ACSI Model

TANG Ai-ping

(Jiangsu Province Taizhou City People's Hospital, Taizhou Jiangsu 225300, 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study the satisfaction of ICU nursing in our hospital, and propose some methods of promoting the patients'satisfaction. Methods Questionnaire design based on the ACSI model,and give the statistics results in the form of Likert scale through the way of granting the questionnaires. Conclusion Discovery the problems in the ICU nursing of our hospital,propose some approaches to improve the patients'satisfaction and it works well in practical application.

Key words:ICU; Nursing; Satisfaction Survey

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ICU)收治的多为病情危重、病情变化快的患者,且涉及多个学科,其护理质量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患者救治成功与否,同时也是医院总体医疗技术水平的重要标志和体现[1]。因此,如何做好提高ICU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对提高ICU护理质量水平有着重大意义。本文在借鉴ACSI模型的基础上,根据我院ICU实际情况,通过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由我院护理高层人员制订了ICU护理质量满意度调查问卷,通过问卷调查,发现我院ICU护理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在实际应用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我院是一所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具有90多年的发展历史,分南北两院,实行一体化管理。护理部始建于1978年。全院现有护理人员近800名,其中主任护师2名,副主任护师49名,主管护师254名。2011年6月~2012年12月进行ICU护理工作满意度调查以来,共收治危重患者685例,男性413例,女性272例,年龄7~95(65.28±17.66)岁。

2 ACSI模型

著名的管理学大师菲利普・科特勒[2]认为"满意是指一个人将其对某产品的可感知绩效与其自身期望相比后,所形成的愉悦或失望的感觉状态。"ACSI是在传统满意度模型的基础上,增加了感知质量这一项。ACSI模型也是顾客满意度研究中影响最为广泛的模型。该模型包括六个结构变量,分别为预期质量、感知价值、感知质量、满意度、用户抱怨和用户忠诚,其中预期质量和感知价值是用户满意度的两个原因变量,用户抱怨和用户忠诚是用户满意度的结果变量。

3问卷调查设计

本文根据ACSI模型中的结构变量,设计了一些具有代表性的问题,让患者根据自身的感受对问题评出分数。为了使测评对象可以进行统计、计算与分析,调查问卷采用了五级李克特量表来进行测量。通过实地问卷调查的方式,分别对泰州人民医院南院和北院进行发放。本文中调查问卷针对ACSI模型的六个结构变量分别设置了问题,见表1。

4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通过对问卷调查统计分析,本文发现我院ICU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整体一般,ICU满意度水平还有着很大的提升空间,尤其在探视时间和护理人员对于仪器设备的介绍方面的满意度水平整体偏低,据此,本文提出如下提高ICU护理满意度的对策。见图1。

4.1合理安排护理资源 由于我院ICU的护理资源相对较紧缺,分配护理资源时要做到有的放矢,对于病情危重、护理工作量大的患者,通过增加人力配置,采取强有力的综合护理措施,确保救治工作到位 [3];而对于病情相对较轻、护理量不太大的患者,则可减少人力配置及不必要的监测和护理措施。

4.2建立良好的跟踪随访制度 我院以往ICU患者转入科室普通病房后,未建立良好的跟踪随访制度,以至于对护理质量未能客观评价,因此,部分问题得不到整改。通过跟踪随访制度的实施,可以在病区、ICU及护理部之间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是实现护理质量监控管理的重要环节。

4.3完善ICU护士继续教育,提高护理队伍整体素质 目前我院的ICU护理整体学历水平偏低,在一些ICU仪器设备的讲解能力上尚显欠缺,我院可以考虑为护士提供多渠道、多层次的在职教育,如护士实行规范化培训,护师以上人员实行学分制教育[4];同时鼓励、支持毕业后学历教育,提升护理队伍的学历和职称;鼓励护士开展护理科研,提高群体素质。

5结论

提高ICU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即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以患者对护理质量的考核作为最客观的参考指标。ICU患者由于救治需要,无家属陪同,更需要来自医护人员的关心和理解,ICU护士在对患者进行各项治疗护理操作时,应与患者多沟通交流,及时了解其内心需求。本文采用的ICU护理质量满意度调查表,在评价护理水平的同时,更体现了护士对患者的关爱与照顾,把人性化护理贯穿其中,不仅让患者感受到护士的贴心服务,更让护士认识到自身工作的不足,为提高护理工作质量提供了切实可行的途径。

参考文献:

[1]花静,徐凤玲,李秀贞.对安徽省14所三级甲等医院ICU护理人力资源的调查分析[J].护理管理杂志,2008,8(6):14-16.

[2]时元宁.企业提高顾客满意的策略分析[J].现代商业,2010(14):138-139.

icu护理存在的问题范文5

关键词:ICU;护士;安全文化;测量

安全文化是指医院内所有员工对待医疗安全的共同态度、信仰和价值取向[1]。医院安全文化建设是确保病人安全的重要手段。护理人员是确保病人安全的主要实践者,医院可通过培养和影响护士对安全护理的信念和态度,促使安全护理行为的养成[2],以减少差错及事故的发生。而测量护理人员的安全态度现状有助于管理人员掌握护士安全文化的水平,进而不断改善并提高护理安全文化。ICU是医院内集中收治危重患者的场所,多数患者病情危重,身体抵抗力差,意识在不同程度上存在障碍,加之各种尖端监护医疗设备的引进,使ICU的护理工作复杂,更易发生安全问题 [12]。。然而,目前针对ICU护士这一特殊群体的安全文化的测量较少。因此,本研究将测量某三甲医院ICU护士的护理安全文化水平,收集ICU护士对安全护理的建议,为ICU护士安全护理文化的建设提供参考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选择北京市某三甲医院的ICU护士作为研究对象,排除ICU工作不满6个月的护士,以每个科室的护士人数为标准分层抽样、随机抽取共100名护士。

1.2方法 采用描述性研究方法,使用问卷调查法进行研究。

1.2.1 研究工具 ①一般资料问卷:包括年龄、性别、工龄、科室、职称等一般资料。②中文修订版安全态度调查问卷(C-Safety Attitude Questionnaire,C-SAQ):本研究采用郭霞、周卫等[4]修订的中文版安全态度问卷(C-SAQ),问卷共31个条目,6个维度,分别为:团队协作、安全氛围、管理感知、工作满意度、工作条件、压力感知。所有条目按照5级评分,从"非常不认同"到"非常认同",赋值为1~5,其中,反向评分者倒转计分。维度或条目的评分>3分作为正向回答,维度或条目正向回答所占的比例达到80%时,说明该维度或条目的认可度高,安全态度好;当比例在50%~80%之间时,该条目或维度的安全态度一般,需要改进或提高;当比例

1.2.2 调查方法 问卷由研究者本人到各个ICU科室发放,讲解调查目的、内容及问卷填写方法,采用无记名形式,研究对象独立填写问卷,研究者检查问卷填写没有漏项后现场收回。本次研究共发出问卷100份,回收有效问卷100份,有效回收率100%。

1.3 统计分析方法 采用SPSS17.0软件处理数据,对一般资料使用均数、标准差、频数、百分比进行统计描述;采用t检验、方差分析、秩和检验等方法进行统计学分析,取P

2 结果

2.1 调查对象的一般资料 本研究的调查对象均为女性,平均年龄(28.96±4.71)岁,平均工龄(8.41±5.41)年。其中护士33人,护师65人,主管护师2人。护士来自于9个不同的ICU科室。

2.2 ICU护士安全文化水平现状 本研究发现100名ICU护士的安全文化水平总体得分为3.98±0.48,各维度得分介于3.75~4.20,但各维度的正向回答率均低于80%,护士对于各维度的正向回答情况。见表1。各条目的回答中有4个条目的正向回答率小于50%,16个条目的正向回答率在50%~80%,11个条目的正向回答率达到了80%。正向回答率低于50%或高于90%.见表2。

2.3 护士安全文化水平相关因素分析 比较不同年龄、工龄、学历、职称及科室ICU护士的在护士安全态度总体得分及各维度得分,发现不同年龄、工龄、学历、职称之间的得分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然而,不同科室ICU护士在安全氛围、管理感知、压力感知三个维度的得分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

3 讨论

"护理安全文化"是近年引入医院管理的新概念。了解安全文化的积极与否从而识别需要改善的区域是安全文化测量的直接目的,SAQ是在医疗卫生保健领域应用最广的安全文化评估工具之一,具有良好的心理学测量品质,也是仅有的证明和病人其他安全指标如住院天数、血源性感染相关的问卷[6]。因此,本研究采用中文版SAQ问卷进行安全文化的测量。

3.1 ICU护士的安全文化水平现状 本研究发现,我院ICU护士的安全态度得分为3.98±0.48,安全文化水平中等,其中ICU护士在管理感知、安全氛围和团队协作方面的得分相对较高,与郭霞[6]对全体护士所得出的研究结果一致。然而,分析各维度得分情况发现,护士的正向回答率均没有达到80%,表明我院ICU护士的安全文化水平有待于提高和改进。详细分析发现,我院ICU护士在开诚布公地讨论差错事件以及对觉察到的与治理护理相关的问题畅所欲言两个条目上的正向回答率仅有20%左右,可见,护士在对待差错事件时仍表现出回避的态度,护士质疑并勇敢表达个人意见方面还存在着很大的差距。本研究同时也发现我院ICU护士在获得团队的帮助、科室的管理感知上表现出较高的水平,与陆红等[5]的研究结果一致。

3.2 不同类别的ICU护士之间在不同维度及总分上的差异性分析 不同年龄、工龄、学历、技术职称之间的安全态度水平在总分及各个维度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这与前面多次类似研究[7~9]的结果均不符合,可能与本研究样本量较小,导致差异的显著性没有显现出来。而不同科室的ICU护士在安全氛围、管理感知、压力感知三个维度的得分具有统计学差异。其中心脏、消化、血管得分最高。神经外科和急诊得分最低。由于不同科室的管理、患者特点不同,护士相应地会出现不同的感知。

3.3 ICU护士安全文化建设的建议 本研究发现,我院ICU护士对于安全态度条目的正向回答在,有4个条目低于50%,16个条目50%~80%,均需要进行改进和不断地建设。首先,科室的管理人员主动应营造一种轻松的对待差错的环境以及一个相对平等的医护人员可以自由发表病人治疗护理意见的氛围,逐渐使护士认识到自身是患者安全文化的重要成员,从而更努力积极参与为患者营造安全文化氛围[10]。其次,加强后勤保障,由于ICU的高端监护设备较多,需要一定的技术支持,因此,相较于其他科室,护士对后勤保障的要求较高,ICU也应加强护士对于各种医疗设备的培训。再者,简化技术操作流程,护理工作流程的复杂性、不规范、不统一会增加护理差错的发生率。最后,加强医护沟通,医护之间及时有效的沟通也是保障医疗安全的重要因素,医疗过程是复杂的"系统工程",常涉及众多的环节,需要多科、多种类、多人的密切合作。

4 结论

我院ICU护士的安全文化处于中等水平,有待于不断改善,护士对于安全管理、团队合作的感知相对较高,但是无法开诚布公地在科室讨论医疗差错及畅所欲言所觉察到的医疗护理问题仍是ICU护士存在的问题,护理管理人员应针对ICU护士的安全文化现状并结合ICU的科室特点加强各科室安全文化的建设。

参考文献:

[1] VF Nieva,J Sorra.Safety culture assessment:a tool for improving Patient safety in healtheare organizations[J].Qual Saf Health Care,2003:12(SuPPI11):ii17-ii23.

[2] Weaver SJ, Lubomksi LH,Wilson RF,etal.Promoting culture of safety as a patient safety strategy: a systematic review[J].Ann Intern Med,2013,158(5):369-374.

[3] 李平,冯凤.ICU 潜在的护理安全问题及防范措施[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05,21(10):62-63.

[4] 郭霞,周卫. 病人安全态度调查问卷的修订与评价[J]. 中华护理教育,2010,7(4):151-154.

[5] 陆红,马彦. 护理管理者安全态度调查分析[J]. 中国护理管理,2012,12(9):61-64.

[6] 郭霞. 中文修订版安全态度调查问卷的初步研究[J]. 硕士学位论文.山西:山西医科大学.2009.

[7] 宋朝晖,杨连招. 急诊科护士对患者安全态度的认知现状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J]. 齐鲁护理杂志,2014,20(6):55-57.

[8] 吴晓静,朴玉粉,方晓完.护士医院安全文化认知的调查研究[J]. 护理学杂志,2009,24(3):7-9.

icu护理存在的问题范文6

【关键词】 ICU病人;心理问题;护理干预

我院急救中心重症监护病房自2006年1月成立封闭式的ICU病房,开展全护理工作六年、优质护理服务工作两年来,通过病例筛选,对急诊入院收住ICU病房、意识状态清醒病人的心理问题进行回顾性分析及护理干预措施的归纳,目的在于通过分析ICU病人常见的心理问题及发生的相关因素,制定护理干预措施,将精细化护理干预和人性化的服务理念应用于临床,有效减少和预防ICU患者焦虑、恐惧、抑郁、睡眠障碍、谵妄等心理问题的发生。将观察的60例ICU患者的心理问题及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收集ICU患者60例,意识状态清醒,男性37例,女性23例,年龄40-82岁,平均年龄53岁。其中心肺功能不全病人11例,严重创伤、多发伤病人18例,急性中毒病人15例,急性心脑卒中病人12例,其他4例。

2 心理问题及原因分析

2.1 焦虑、恐惧

2.1.1 原因及表现 ICU患者产生焦虑、恐惧的原因:身体疼痛不适;对疾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不确定性;对诊疗环境的不熟悉;经济负担过重,疾病造成的对家庭、工作、社会关系的影响等[1]。表现为病人缺乏安全感,孤独无助,烦躁不安,心率、呼吸加快,血压升高,瞳孔散大等。病人接受信息和沟通的能力下降

2.2 抑郁、怀疑

2.2.1 原因及表现 ICU患者由于不知情自己的病情和治疗方法,对于患病后可能会失去健康、生活工作能力等,缺乏信息传递和对治疗的信心而感到不安、抑郁,表现为:悲观、绝望、忧愁、冷漠、情绪低落、与医护配合程度下降等[2]。

2.3 精神谵妄

2.3.1 原因及表现 封闭式管理的ICU患者,因探视的限制,得不到家人和社会的支持,身体约束和活动受限,频繁、未经允许的肢体接触和个人空间的侵犯,持续的照明,持续的高噪音水平等,导致病人发生精神谵妄,感觉失衡和定向障碍。表现为病人出现幻听、幻视,思维无序,脾气固执,对治疗的耐受性差:存在攻击、伤害、拔管倾向,无法通过沟通进行安抚。

2.4 睡眠紊乱和昼夜节律失调

2.4.1 原因及表现 睡眠障碍表现为患者昼夜性节律去同步化,睡眠丧失、中断等,是ICU病人中最常见的心理问题。原因:不能减轻的疼痛、烦躁和焦虑,身体约束和活动限制,高噪音水平及光线刺激,连续不间断的治疗护理等,是睡眠紊乱的主要原因。表现为身体疲惫、疲乏,血压升高,免疫功能低下,机体能量消耗增加,认知功能障碍[3]。

3 护理干预措施

3.1 建立良好的支持系统 尽量满足患者要求,减少探访限制,延长陪伴时间。病室内摆放家庭照片、物品,创造一个较少不适的环境。教会患者使用放松术,播放喜欢的音乐,进行治疗性肢体接触等[4]。

3.2 评估患者诱发心理问题的原因,改善环境中的应激原 通过镇痛、镇静治疗、的改变、保温及降低病室光亮度,保证患者睡眠。集中进行治疗和护理,减少对病人的睡眠干扰,保证至少有一段持续90分钟不被打断的睡眠。减少不必要的、无意义的噪音:医护人员工作做到四轻,使机械声、报警声、谈话、走路等人为的噪音降低到最低限度。解除不必要的肢体约束和活动限制。增加患者对护理及环境如照明、洗澡时间、饮食的控制感。给予重复的、频繁的有关时间、地点、人物及事件的定向力指导。确保患者能看到窗外,并沐浴阳光。

3.3 ICU人性化优质护理服务理念的运用 强调首诊护理责任制,病区护士长、责任护士在患者入院的第一时间主动与患者进行有效沟通,进行自我介绍和环境介绍,减少患者对陌生环境的恐惧感,增加对医护人员的信任度。做好床旁护理,鼓励病人描述并表达恐惧心情。与患者进行对话时语气应平静,语速缓慢。护理人员每班交接时要正式向患者打招呼或道别,每次给予治疗性的肢体接触时间不少于5分钟,每日3-5次。注意保护患者隐私和自尊心,尽可能减少患者全身暴露的时间、次数。建立“安静护理时间”段如下午2-4点,在这个时间段将环境中整体的光亮和声音尽可能降低,同时避免可能增加患者应激的操作(在这段时间内,皮质醇与其他与应激相关的激素的分泌水平最低)。

4 讨论

ICU病人的焦虑、恐惧、抑郁、怀疑、睡眠障碍、精神谵妄等一系列的心理问题并非是单一出现,而是一种相互作用的负反馈效应的结果。这些问题的出现,会严重影响疾病的愈合,延长住院时间,增加ICU护理人员的工作难度和护理工作量。通过对收住ICU患者在入院第一时间内进行有效的干预,帮助建立和维持正常的社会关系,早期、充分评估患者诱发心理问题的原因,改善环境因素对心理影响的应激原,将人性化优质护理服务理念运用到ICU护理工作的每一个环节中,有效阻断ICU患者产生不良心理问题的因素等精细化护理干预措施的实施,有效地降低病人生理应激反应水平,减少应激对机体产生的影响,对促进疾病的康复有重要的意义。同时,通过护理干预措施的实施,最大程度地体现优质护理服务给患者带来的实惠,拉近了护士与患者的距离,不断提升了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从而杜绝了护患纠纷及投诉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李兆秀,王宗兰,等.精神科暴力行为与护理干预[J].护理管理杂志,2005,5(7):45.

[2] 李凤玲,高诚,李秀玲.护理干预对康复期精神病患者心理问题及生存质量的效果研究[J].护理管理杂志,2005,5(12):4.

显示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