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新闻稿标题范例6篇

2024-09-28 来源:伴沃教育

新闻稿标题范文1

关键词 新课标;教学;效果

从事高中语文教学多年,近来老感觉自己的一片苦心学生未必就懂;花费大量的时间去备写教案,未必就值得,关于诸如此类问题,提出来和同行探讨。

问题一:什么样的教育行为才有效果?教师在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中,尽管很多时候绞尽脑汁、煞费苦心,精心设计,希望能取得好的效果,但是又往往“热脸贴个冷屁股”,学生并不买账。究其原因,是教师的前期设计缺乏对学生心理认知、心理需求的研究,一厢情愿的成分过多,付出多、收效少,是必然的。教育教学的成功首先来自于对教育规律的遵循,今后要多学习教育心理学、青少年心理学,多基于对学生心理的准确把握和分析进行教育教学预设,才可能真正达到教育的效果。

问题二:全面详实的教案究竟值不值得提倡?以前有这样一种认识,就是课前尤其是上公开课前的教案设计,一定要充分详实,甚至把学生出现的错误都写好,并想好应对方法。本人曾是这类教案设计的实践者,并一直引以为自豪。那么,这种做法到底值不值得提倡呢?经过学习和思考,我认识到一种教案形式直接决定了其教学方式。

首先,预设过分会扼杀学生的思维能力。现实的课堂中,遇到学生答不上来或答错的情况,很多老师就会根据事先预设想尽办法把学生引导到老师的预设答案中,并美其名曰是点拨能力的体现。但是这种教学做法实质上依然是围绕着教师如何教展开的,而忽视了学生如何学的问题,这种预设过分是一种貌似民主的灌输式教育。虽然教学中教师也可能要组织学生进行讨论,但因为教师是学生发言直接的、绝对的评判者,所以学生常常不是通过自己的思维去思考和分析问题,而是在猜测教师想要的答案是什么。长此以往,学生的问题意识会越来越淡薄,分析能力会越来越浅薄。

其次,预设过分会障碍教师的专业发展。注重预设的课堂有时会给人一种“作戏”的感觉,学生似乎都被提前训练成了群众演员。还记得多年前,去市素质教育大赛现场听的一节课,教师刚抛出一个问题,一名学生就踊跃回答,而且回答得相当圆满,定睛一看,学生是照着贴在书上的答案念的。类似这样的现象在很多教学比赛和公开课上层出不穷,实在令人很无奈。其实在每一节课的教学中,提高的不仅仅是学生,还有教师自身,正所谓“教学相长”。学生在课堂的表现,学生出现的各种问题都是提高教师能力,或是激发教师教育智慧的很好的契机。课前备课中的预设过多,就很容易造成教师眼中只有预设目标,而忽视了自身能力的发挥和提升。久而久之,如果课堂中真的出现了超出预设的突发事件,教师就会手足无措。

。 问题三:高中语文课到底怎么教?连续在高三实践了三年,一个最大的发现是,高三的课比高一高二好教。因为进入高三,师生每天面对的都是应试的东西,实事求是讲,这张高考考卷很大程度上可以依靠技巧、套路解决大部分问题,但这些终归是皮毛的东西,一张语文卷想得低分不容易,但是要想拿高分恐怕单纯靠技巧、套路也是实现不了的。这就需要学生凭借语文功底和文学素养来实现。而高一高二的主要任务就是提升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进而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这些做起来并不容易。进入高三,学生会暴露出很多能力上的问题,诸如,正确分析、合理理解、准确概括、恰当表达等等。那么,学生的这些能力来自于哪里,个人认为来自于学生的一定量的阅读和独立的思考习惯。基于此,今后的语文课要在这两方面下功夫,原来的语文教学模式必须改。

问题四: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创设诱人的情境?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爱因斯坦也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可见,爱好和兴趣在学习活动中是非常重要的,往往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教者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实践中,虽然我不善于创设诱人的情境,但我感到应该朝这方面努力。因为这样做,可以有效地激发学习兴趣,激活课堂气氛。如复习古典诗歌的艺术创作手法时,《诗经》里“赋”与“兴”手法的运用往往成为学生理解的难点。朱熹关于“赋”“比”“兴”的定义虽然准确简洁,但老师如果照本宣科,学生会感到既难以理解,又枯燥无味。怎样才能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形象,化枯燥为生动?我在讲“赋”和“兴”时引入了同学们喜欢和熟悉的流行歌曲。讲“赋”时,在解释了“赋”的含义实际上就是直接进行叙述或描写后,我引了《小芳》的歌词:“村里有个姑娘叫小芳,长得美丽又善良,一双美丽的大眼睛,辫子粗又长??”指明这种从多方面进行描写的方法实际上就是古代所说的“赋”。讲“兴”时,我引了《纤夫的爱》的歌词:“天不刮风天不下雨天上有太阳,妹不开口妹不说话妹心怎么想”,讲清了“先言它物以引起所咏之辞”的含义。这种以俗解雅的方法,在教学中显得轻松风趣,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复习语文的兴趣。卢梭说:“教育的艺术是使学生喜欢你教的东西。”我想,语文老师在课堂教学中真的能化“压力”为“魅力”,让“学生喜欢你教的东西”,学生学习语文的消极心理就可逐渐消除,而走向积极。

新闻稿标题范文2

一、引导学生学习语文,探寻语文魅力

在新课程的教学背景下,初中语文教学要养成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引导学生发现语文的魅力。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是学习语文的一种方法,如通过比较阅读,可以分析文章的独到之处,增进对同类文章的理解。。然而三篇同样都是借景抒情的文章,对景物的描写却是各有侧重,《岳阳楼记》写相反相成的自然美景,《记承天寺夜游》则通过对月光形成的物影的描写,用影子来衬托月光的皎洁,《醉翁亭记》则表现风光秀美,与民同乐。语文教学中要寻找新角度,创新思路,篇目越经典越不容易发现新的教学角度,然而从另辟蹊径的新角度讲解,却能给经典篇目课堂教学注入新活力。《孔乙己》一文大部分教师对其讲解都是抓住“笑”,其实教师在进行备课时不难发现,可以分析“半”,孔乙己说话半懂半不懂、做事做一半、被打断腿成为半个人、死后留下了一半的账等等。通过新的教学角度,逐步深入地分析孔乙己,体会其人性中可悲的一面,挖掘其思想灵魂,让学生对孔乙己的人物形象能有更深刻的把握。

二、培养学生学会品位语文情感

。古人云:“入境始于亲。。为了使得学生能够进入文本意境中,教师首先得自己理解作品的意境并且挖掘其深邃之处,运用一切因素为学生塑造出一个良好的意境,诱发其内心的情感世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无论是一个生动的故事、一副简单的图画,抑或是一件真实的物品等等都能在不同层次和角度上给学生们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并引其进入到一个心旷神怡的曼妙境界,促进他们对于作品内容深层次的理解与把握。

三、构建高效教学,有效引导学生学习

在语文教学中,语文教师要构建和谐高效的对话教学方式,提高语文的教学效率。教师要处于师生对话中的平等首席。。这种教学方法保护了学生的求知欲,又培养了学生独立的学习意识。在语文对话教学中,师生是头羊和羊群的关系,教师应当如同篮球队的场上队长,既是队员中平等的伙伴,又起着独特的引导、调控作用,是师生对话中的引导者,师生在教学中的平等有助于营造民主和谐、真诚互信的课堂氛围。过分强调老师的“伙伴”身份而不敢讲解、分析、训练,其语文能力的提高和审美愉悦的获得只能是水中捞月。在学生和老师的对话中,教师不是观众和信口开河的评说者。在对话之始,教师要提供背景材料等必要的课程资源,预设能帮助其找到切入点和突破口的启发性话题;在“对话”中要像一个优秀的节目主持人,积极介入,巧妙地化解“对话”中的卡壳、冷场、分歧、跑题,应该尊重和倾听学生的发言;还要帮助他们梳理思路、修正错误。当然,教师的点拨要点到为止,切忌越俎代庖,更不能回到“满堂灌”的老路上去。

四、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新闻稿标题范文3

大家好,我叫xxx,在今天所有被提拔的干部中间,我是进入开发区的时间最短的一位,可以说是一个新***人。我的第一学历是中专,而我通过自学,现在的学历是大学本科;我原来的身份是事业单位普通工作人员,后来通过公务员考试成为一名人民警察,再后来又成长为一名公安派出所的所长。期间多次被组织派往***局等重要岗位挂职锻炼,还被县委组织部借用工作近两年,曾两次参加公开选拔领导干部考试,两次入围***县**局副局长人选,去年11月份进入开发区工作。这一路走来,得到了身边领导和同事的充分认可。回望过去,我想之所以我今天能站在这个台上作表态发言,靠的是组织上的关心培养,靠的是领导和同事的信任支持;靠的是虚心学习、用心工作;靠的是踏实做事、诚信待人。

刚才,会上宣布了组织上对我的任命,在此我衷心感谢组织上对我的信任和关心,感谢各位领导对我的器重和厚爱,感谢同事们对我的信任和支持!这次任职对我来说,不仅是一种认同与接受,更是一份希望和重托,让我有机会在一个更高的平台,为***服务,为***添彩。同时,也是一次巨大的挑战和考验。我将把今天作为一个新的起点,尽快进入新的角色,勤勉尽职,扎实工作,有所作为。在此,我作四个方面的表态:

一是“勤学”。要深入学习拆迁安置和国土岗位相关业务、学习有关政策,注重调查研究,在学习与实践当中提高自身的理论水平、业务素质和领导能力。

二是“务实”。 要多着眼全局谋大事,多立足本职抓落实。坚持实事求是,发扬真抓实干、雷厉风行的工作作风,做到察实情、讲实话、出实招、重实绩、办实事、求实效。

三是“团结”。要讲团结,顾大局,找准坐标,当好主要领导的参谋和助手,与班子其他成员坦诚相待、团结协作、有功不居、遇过不推、补台不折台,尽心尽力做好分管工作。

四是“廉洁”。 要自觉遵守反腐倡廉的各项规定,老老实实做人,勤勤恳恳干事,清清白白任职,时刻保持清醒头脑,处处严格要求自己,自觉接受大家监督。

新闻稿标题范文4

我国传统语文教学是很重视培养和训练语感能力的。贯彻新课标和传统教学并不矛盾,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认为:“文字语言的训练,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就是对语文敏锐的感觉。”吕叔湘先生也把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能力,视为“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新课标已把“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作为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的目标提出来。

新课标要求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语文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面对全体学生,让他们把课堂作为自己活动的平台.展示自己,发挥自己的才能,激发学生进行创新。教师的教建立在学生自主构建的基础上。才能发挥作用。教师的自我组织作用主要表现在善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灵活驾驭课堂的艺术.善于因势利导.锻炼学生的自学能力。教师要充分重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把教学过程变为使学生会学习的过程,以真正落实素质教育。

一、兴趣教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兴趣教学能刺激学生积极去学,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参与实践的能力。现代初中生,充满活力,涉猎面也广,思想活跃,有着自己独特的思考。因此,对初中生语文兴趣的激发是一重要的工作,它需要通过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2.魅力激趣法新课标中提到“教师要努力适应课程改革的需要,继续学习,更新观念,丰富知识,提高自身素养”。教师的人格魅力与学识魅力,在教学中的作用往往被教师所忽视。而学生中普遍存在一种情况:喜欢哪位老师就会自然而然地喜欢他(她)所教的那门课,所以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老师给他们留下的印象。

二、让学生自由发展自己

教学既要面向全体学生。又要针对不同个体。语文科具有独特的T具性、基础性及人文特征,在促进学生个性发展方面有不可低估的作用。因此,在语文教学中要注意发展学生的个性,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要注意教育艺术的科学性。运用各种现代化教学手段及方式方法,使课堂教学讲科学、高质量地良性运行,从而综合发展学生的思维力、创造力、想象力等个性品质:要拓展学生的阅读空间,挖掘个性发展的渠道:要强化写作训练,充分发展学生的个性;要丰富课外生活,让学生自由发展自己。只有这样.才能全面提高.因材施教。

三、创设宽松的课堂氛围

语文课要创设学习情境。学生质疑问难的精神是教师培养出来的。。目前课堂形成封闭式、接受式和分析式等陈旧教法的原阂,一是学生长期受传统语文教法的束缚,没有养成课堂积极主动、大胆质疑的习惯:二是有的老师本想引导学生思考质疑,但做起来效果并不理想.对此方法失去信心。

。明白了这一点,既能摆正教材的位置.又能确立自己的位置.范文不过是个例子罢了。我们要充分利用教材这个例子。发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

四、培养质疑能力。发展学生思维

课堂教学素质化是以学生为核心的。这就要求课堂教学中的矛盾应由学生自己提出:“我知道(懂得)了什么,还想知道什么?”引导学生多思、爱恩,深思,使其“于无疑处生疑”是教学成功的标志。对于学生的质疑,教师的态度应该是:提倡、鼓励、引导。通过提倡、鼓励,使学生从不敢问到“敢于”提问;通过引导.使学生逐步做到“善于”提问。

培养质疑能力,要坚持正面引导。以表扬为主。对提出高质量问题的学生固然要加以表扬,对提出质量不高的问题的学生,也要加以鼓励,肯定他们的积极态度。

五、善于架梯。展现过程

所渭“架梯”,指的是教师要积极、有效地为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创造成功的条件和机会.让他们享受成功的愉悦。“乐学教育”要求教师要尊重学生.在课堂提问时要考虑分析学生回答的思维出发点.然后相机引导。展现训练过程。要与发展思维相结合。比如阅读教学要重视通过变式训练来抓语言理解、积累、运用.引导学生不断向新思维广度发展。展现训练过程.要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的发展相结合。展现训练过程。教师要加强反馈与校正。教师自始至终要对学生的认识活动进行监控、调节。教师对学生的回答,要仔细认真地听,不仅要评价内容是否正确、完整,而且要注意语言是否规范,有无语病。为展现训练过程.教师应保证学生的思考时间和训练时间。

六、注重教学方法。指导学法

教学方法是教师指导学生为了实现教学目的.在教学过程中所采用的一系列办法和措施。它是教师传授知识、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开发学生智力的重要手段。。是实现预期教学目标而不可或缺的闪素,在引导和激发学生有效学习方面,具有独特的意义和作用。语文教学方法的多样化是语文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是语文教育科学化、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单一的教学方法只能遏制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使语文教学很难达到预期的目的。

新闻稿标题范文5

一、忽视概念、定理、公式教学,造成学生不能正确理解、不能准确把握、不会灵活运用。

(一)忽视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概念的内涵就是那个概念所反映事物的本质属性的总和,概念的外延就是那个概念所涉及的范围。对于概念的内涵,为突出本质属性,需作逐字逐句的深入浅出的分析,要突出关键词在本质属性中的地位。对于外延,必须将它的每一项都讲到,又必须强调这其中的每一项都是等地位的独立的。

(二)忽视概念教学的阶段性恰当地把握好各个阶段的教学要求,体现概念教学的阶段性是很有必要的。如在初中一年级讲“绝对值”这个概念时,只要使学生清楚知道正数、负数,零的绝对值是什么就可以了,不要急于提高深化,待学生掌握了概念后可设计如下练习:1.字母a表示有理数则|a|=?2.字母m、n是有理数,则|m+n|=?从讨论的结果中加深学生对代数式和绝对值概念认识。

(三)忽视定理、公式的推导过程。引入新课内容对相关概念的定义、定理的讨论尚未展开,就急忙转于解题教学。教师只要求教师会记住定理,会用公式就行。这样的教学不能体现数学课程的发展性,不利于学生的长远发展。如在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教学时,教师在推导公式后急于让学生套用公式、对推导公式中的配方法没有认真分析,导致学生必须死记“求根”公式,为二次函数的学习埋下了“败笔”,结果学生对顶点坐标、“两点”式解析式,“顶点”式解析式又陷于了死记的局面。

二、数学中的“巧解”掩盖了基本思想方法的渗透,在数学教学中,对于某一个问题的解决,思路越来越多,方法越来越巧,教师会特别注意引导学生进行巧妙构思,以期产生教学上的捷径。其实这是教学上的一个误区。

1.“巧解”往往有局限性,实用的范围一般都比较特殊和窄小,换一条件或变一个简单的结论,也就会使之完全丧失解题能力,因此巧解并不能根本解决问题。

2.基本思想方法是一种解决题的通法,具有普遍性,指导性,要想从根本解决问题,理应首先追求其通法———基本思想方法,而一味追求巧解,必然缺乏对基本思想方法的挖掘和相应的训练,从而冲淡和掩盖了对基本方法的渗透。

3.从学生的学习心理上看,当他们对于一道题目一旦了解或掌握了某一个巧解后,就对较为复杂的基本方法产生厌倦心理,也就从根本上阻碍了基本思想方法的渗透。 因此,在教学中,必须摆正巧解与基本思想方法的关系,引导学生从基本思路出发,加强对基本思想方法的启迪和训练,在基本方法已熟练的基础上再向学生适当介绍巧解的特殊思路,这样才能避开这一误区。

三、课堂上一味追求情景新颖、课堂热闹、精讲多练,忽视对数学内容本质的学习。

1.教师从情感教学的角度出发,一味追求情景化,堂堂必有情景。但是一堂课下来学生不明白到底学了些什么内容,甚至连听课的教师也没法确定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如《位置的确定》一节,教师在创设情景中,教师进行了大量的情感教育,从国家的大好河山,到高科技的卫星定位,从电影票的设置,到课堂上互找座位,与其说课堂学习“气氛”浓厚,不如说“乱”字当头。而教师却没有真正让学生探讨位置确定的方法与本质以及方法地多样性。

2.追求热闹的课堂气愤,忽略问题的价值。一堂课下来,学生回答整齐划一,但仔细分析,教师提问的问题大部分以记忆为主,像“是不是”、“对不对”、“好不好”之类的问题,而且以不加思考脱口而出的问题居多。

3.教师在课堂上出现了,不敢“讲”的局面,把“少讲”作为原则。在听课中,发现教师往往将呼之欲出的结论非要和学生“兜圈子”,让学生不断地猜。如在定理的学习过程中,课本上已经明确了探索的结论,教师硬是安排结论“猜想”环节。在小结时教师往往要求学生自己归纳、总结,但是一些思想方法学生是不易得出的。

四、忽视教学中的陷阱,剥夺了学生暴露问题的机会,从而造成上课一听就懂,课后一做就错的不良后果。

教师在教学中,通过一两个典型的例题,让学生暴露错解,师生共同分析出错误的原因,学生就能从反面吸取经验教训,迅速从错误中走出来,从而增强辨别错误的能力,同时也提高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要想少出错,教学中就应该以积极主动的态度对待错误和失败,备课时可适当从错误思路去构思,课堂上应加强对典型歧路的分析,充分暴露错误的思维过程,使学生在纠错的过程中掌握正确的思维方法。

五、过大增加了例题难度、过多增加了习题的数量。

新闻稿标题范文6

一、做好预习环节

预习是学习的重要环节,预习效果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效果。因此,教师应指导学生进行课前预习,避免学生上课时匆忙应对、无所适从。教师要给学生明确预习目标,预习目标是指教师要让学生明确文章的大意并且规定学生要将文章掌握到什么程度。要引导学生由浅入深、循序渐进,从辨析字词和略读、精读、再到课后的习题理解,要让学生在上课之前对文章的内容结构有相对熟悉的了解,对相对探究问题已经有初步的理解。具体要指导学生摆脱生字词的困扰,初步了解文章的大意,并且还能够简单地分析文章的结构和主旨

二、创设教学氛围

在教学过程中要积极创设美的氛围,引导学生进入这种美的氛围之中,这样可以使学生情绪高涨地学习,生动活泼,而又主动发展,在知识的海洋里孜孜以求地遨游,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使他们在不知不觉中培养起对美的爱好,并且培养起融美于心灵的习惯,“知、情、意、行”融于一体,使学生在精神品质、知识、能力、智力等方面得到全面训练和提高。

三、引导学生收集信息资料

小学语文教材所选文章大多是经典之作,文质兼美,内容丰富,意蕴悠远,颇具欣赏价值。其间蕴涵的信息是非常丰富的。学生的学习理解是有一定的难度。。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提高学生对于课文所要透露的信息的掌握程度,老师可以提出相应的问题,让学生围绕问题,去查找资料,借助自己所得到的资料信息来解决问题。对于怎样搜集信息资料,有哪些途径,老师应该稍作指点,让学生明白“条条道路通罗马”。获得信息的途径一般来说有三个方面:一是书本。书本有课内的,也可课外的。查阅书籍,阅读书籍,搜集我们想要得到的一些信息材料;二是影视。目前,各种媒体异彩纷呈,我们要善于利用这种信息资源,或收看电视电影,或上网查阅资料,搜集信息。

四、注重培养情感

由于语文学科具有一定的实践性,其教学的目标就是着重培养学生的阅读、写作和口语的表达能力。因此,作为语文教师应该在引导学生进行语文基础知识学习的基础上,注重实践,鼓励学生参加一些语文教学活动,指导学生通过课外实践活动来获取不一样的体验,使学生能够把课堂所学的知识得以有效地运用到实践当中。作为语文教师在引导学生观察、描写自然时要引导学生认真体察,抓住对象的特点,力求有自己独特的感受与发现,这样才能让学生识得事物的神气;才能使学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地潜在思考,将情感糅合于思维之中,有层次地不断开掘题材,从而达到情感培养的目的。由此可见,教师要抓住一切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机会,使学生的知识得到有效的拓展,只有这样,才可以帮助学生获得真实的情感体验。

五、强化素质教育

教育的本质就是培养人的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造就全面发展的人才,最终实现人类和谐的美化。我们的生活需要美育,我们的教育需要美育,我们的语文学科需要美育。因此,作为语文教师要播下美的种子,酿造美的甘泉,以美育美,塑造新人。

显示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