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工基础总结心得范文1
关键词:?电子电路?教学心得?教学方法?能力培养
电工基础与电子电路基础课程是电子类专业的基础课程,其理论内容深、范围广、实践性强,如何用最佳的教学手段让学生学好这两门课,是每一位老师急需解决的问题。在教学过程中,笔者发现技校的学生普遍基础薄弱、学习积极性不高,尤其对于工科专业课而言,他们往往会因为听不懂而丧失学习的动力,有些甚至产生放弃心理。为了提高学生的兴趣,让学生最大程度地理解知识、吸收知识,笔者做了一些尝试并了自己的教学,现阐述如下。
电工基础与电子电路这两门课虽说是作为两门独立的电子专业基础课程开设的,但它们二者在某些知识运用上是互有关联的。有的时候在处理电子电路课程中遇到的一些问题时,如果采用电工基础课程中学到的相关知识,不但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且不易出错。更重要的是,通过老师在课堂上巧妙地将两门课的知识相结合、相运用在一起,学生会恍然大悟,体会到原来学到的知识并不是无用的、用不上的,而是会帮助他们能更快、更好地学习理解新知识,这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力。例如在讲解电子电路课程中有关晶体二极管知识时,有种题型是求解含有晶体二极管的电路中的某段电压值,若采用电工基础课程中的基尔霍夫第二定律,即列KVL方程,则会提高解题的正确率,其电路如图1所示。
该题的解题思想为:先假设二极管V断开,求该二极管两端的电压,根据二极管单向导电性原则(正向电压导通,反向电压截止,若两端电压大于零,则导通;若两端电压小于零则截止)判断出二极管在该电路中的状态后,再去求。在这步过程中利用列KVL方程就会比较方便,不易出错。(;KVL:;则)由此可以看出,只要掌握该题思想,无论怎么变化,都不会有任何问题。。
二、采用循序渐进的启发式教学手段,培养学生思考、动脑能力,提高积极性
所谓循序渐进是指按照一定的顺序、要求或步骤逐步深入或提高。学习要有一定的过程,依照一定的难度由浅入深,由简入繁,学生才会有一定的时间去适应知识,逐步吸收知识。为了提高课堂效率,笔者在讲授新知识时,大多会采用此方法,而且效果较好。在电子电路这门课中,由于该课程涉及大量的复杂电路,分析起来也比较繁琐,因此比较适合采用该方法:先根据要求分析最简单的电路,而后在分析该电路的基础上找出问题所在,启发学生提出改进措施,最后修改电路、难化电路,在使电路逐步趋于完善的过程中,完成全部课程的讲授。例如,电子电路课程中最重要、最典型的一个知识点――三极管组成的放大电路,最适用、最重要的应属分压式稳定静态工作点偏置电路。但如果直接讲述该电路,绝大多数学生会被复杂的电路图给“吓倒”,从而没有信心去学,最终导致学习的积极性下降。因此,笔者会从最简单的阻容耦合式共射基本放大器讲起,分析该电路各元器件的作用及原理,而后针对该电路的不足和缺陷――静态工作点不稳定,会影响输出信号的失真,从而启发学生提出改进措施(图2)。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可以适当地引用行为引导学中的“大脑风暴”法,集思广益,激发学生的思考、动脑活动,进而改进、完善电路,即采用分压式稳定工作点偏置电路,具体分析该电路的原理。在电工基础这门课中,如在学习基尔霍夫定律知识时,可以采用循序渐进的教学方法来完成。先分析最简单、最熟悉的电路,运用以前学过的欧姆定律、分流公式及分压公式就可以很快并无障碍地解出所求的各个量,然后逐渐改变该电路的结构,如变换电阻的连接方式、个数,虽然电路变复杂了,但仍可以用以前学过的知识解决,最后变换电源,增加电源的个数、变换电源之间的极性。这时,学生就会提出疑问:为什么用以前的知识解决不了呢?学生便很快对此感到好奇,急于想知道该如何解决,这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也活跃了课堂的气氛。通过老师前面有目的的引导和铺垫,基尔霍夫定律就会较深刻地留在学生的脑海里,也容易被学生接受和掌握。
三、抓住学科特点,突出教学重点,用言简意赅的概括性语句来教学
电子电路及电工基础这两门专业理论课,理解性较强、复杂性较大,学起来也有一定的难度。而对于技工院校的学生而言,由于学生本身基础薄弱,因此,如果一字一句地详细讲解,他们会觉得厌烦,也会因为一大堆的分析弄得大脑“混乱”,反而达不到效果。针对这种现状,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尽量抛开不必要的细节,直接抓住核心内容,突出重点,用最简洁、最易懂的语言把关键内容概括出来,让学生能一目了然。例如在电子电路课程中,在讲授正弦波振荡器的自激振荡条件时,要求振荡器必须同时满足相位平衡条件及振幅平衡条件,即,AF=1,学生一看这两个公式就不能理解具体意思。因此,笔者在讲解该知识点时,直接突出两点,即相位平衡条件就是要求振荡器中必须引入正反馈;而振幅平衡条件就是要求振荡器中的放大电路中的三极管工作在放大状态,这样学生就能较好地理解了。又如在电工基础课程中,分析RLC串、并联正弦交流电路会比较复杂,这时,只要把前面讲过的关于纯电阻、纯电容及纯电感正弦交流电路中的相关结论引用到RLC串、并联正弦交流电路中,只要抓住相关的概括性结论就可以了,不必大费周章地进行分析讨论。再如,在讲述电磁感应定律时,只要抓住两大点就可以了:一是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确定感应电动势的大小;二是楞次定律,确定感应电动势的方向。这样,学生大脑就会比较清晰,容易记住。
四、通过实验,巩固知识点,锻炼操作技能,培养学生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电子电工课程中的电路部分内容较枯燥,学生不易理解。。而技工院校培养的目标主要是技术操作人才。因此,通过实验,一方面能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知识的吸收度;另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在操作过程中形成一种自我思考、自我分析及自我解决的能力。电子电路及电工基础这两门课程中涉及大量的实验电路,笔者在教学计划中会安排相应的课时给学生实验锻炼机会。电子电路中的单管低频小信号放大器是一个比较重要的内容。通过理论讲解,学生虽然知道该电路的功能是输入信号的电压放大,也知道该电路的静态工作点的设置是为了产生不失真放大作前提的,但是只单纯讲解,学生会觉得枯燥无味,也不能很好地掌握。通过自己搭接电路、调试仪器、观察波形、计算数据,学生可以很直观、很感性地从实验数据中得出结论,从而掌握要点。最重要的是,在实验过程中,学生会不断地发现问题:为什么我搭的电路不出波形?为什么我的输出波形会比输入波形幅值大、相位相反?为什么我的波形会失真?从而根据出现的问题自己去分析:会不会是电路接错了?会不会是某个元器件损坏了?会不会是示波器的设置出问题了?最后通过排查和老师的指点,自己解决了问题:原来是线路接错了,原来是示波器没调好,原来该电路是共射级放大器,输出和输入信号相位是反相的,原来是……这样无形中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同时也让学生认识了相关的元器件、学会了使用相应的仪器设备。电工基础课程中学习叠加原理时,为了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该内容,笔者采用了先实验后教学的方法。在做实验前,给学生提出两个问题:一是电源在电路中起什么作用?二是在复杂电路中,多个电源是起何作用的?启发学生带着问题去做实验。结果两节课下来,学生都较好地完成了学习任务。
五、改革实践性教学,适当地运用行为引导型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行为引导型”教学是一种以能力为本的教学法。它强调的是一种新的教学指导思想,即以培养学生活动能力、方法能力、个人和社会交往能力为中心的教学方法。教学的结果是让学生具备学习的能力,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职业行为能力、培养学生相互合作的团队精神、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该教学过程中还可以培养学生一定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同时也有利于促进教师的业务水平的提高,从而真正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例如,在实验教学过程中,一方面通过布置相关固定的实验要求,让学生自己去摸索;另一方面对实验内容做一些修改,增加一些设计性的步骤。这样,既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也加强了学生自学能力、思维能力及创新能力的培养。
电工基础总结心得范文2
此次远程培训,内容丰富、讲解生动、切合实际,有很强的指导性和操作性。通过此次培训参训人员都更新了知识,拓展了视野,启迪了思维,提升了工作能力和水平,为推动我市广电事业又好又快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此次培训,我市主要有如下特点:一是领导重视,积极参与,率先垂范。根据省局精神,我市各级文广影视系统都高度重视此次培训,在人、财、物、时上给予充分的保障。各级文广影视系统都采取局长负总责、带好头,保证学习时间,认真的进行了自主学习,做好学习笔记,用心体会学习内容并写好学习心得;分管副局长除认真个人学习外,还负责组织大家集体学习,培训其他从事具体工作的人员。。培训期间,既有个人学习,又有集体学习;。培训期间,每位参训学员都抱着对全市广电事业的高度责任感和使命感,虚心学习,认真求教,开动脑筋,积极参与。课余时间还针对新形势下如何做好市广电工作,进行了私下深入探讨交流,并根据广电事业的实际情况提出了许多贴近实际的好意见和好建议。
二、主要收获体会
在省局的关心、支持下,在全体学员的共同努力下,本次培训工作取得了圆满成功。大家一致认为,这次培训,是提高我市广电工作人员自身素质的一个重要途径,为以后的工作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一是转变了观念,提高了认识。此次培训广电总局曹仕明司长讲的“六个转变”和高长兴司长讲的广播电视宣传管理面临的新形势,让我们的工作思路发生很大转变,同时让我们接触到了最前沿的信息和最新潮的理念,特别是他们渊博的知识、活跃的思维、独到的见解,使我们受益匪浅,经过此次学习,深刻感觉到加强学习对于促进本职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电工基础总结心得范文3
关键词:高职 电工技术 教学方法 探讨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6(a)-0142-02
《电工技术》课程作为高职机电类专业教学中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主要培养学生提出、分析、计算和解决电工技术问题的能力,为学生学习后续课程和考取维修电工职业资格证书奠定基础。但该课程因理论复杂,需要记忆的公式、定理较多,难点比较抽象,导致学生在学习时容易产生烦躁情绪,丧失信心。因此,下面就笔者多年来从事《电工技术》教学的一点心得作以总结,并与各位同仁交流。
1 对比教学,强化概念,避免混淆
《电工技术》概念繁多,且有许多衍生的新概念,这很容易使学生混淆,在教学中可以将同类概念相互比较,使学生加深理解,避免混淆。
比如我们在讲电位的概念时,对于刚开始接触《电工技术》的学生来说是一个新名词,可以通过对比电压和电位来引导学生学习。电压的定义是电场力把单位正电荷由a点经外电路移到b点所做的功,而电位的定义是从电路中某点到参考点的电压。首先对比两个概念我们可以看出电位就是电压,它们的单位都是伏特,其次通过对电压和电位的表示进行比较可以看出电压和电位的区别就在于“参考点”,Uab表示电路中a点到b点间的电压,φao表示电路中a点到参考点o间的电压,电压与参考点无关,而电位要依照参考点来定。这样对比后,学生就可以很容易的掌握电位的概念,而不与电压混淆。
同样在正弦交流电路中,感抗和容抗表示的是电感元件和电容元件对电路中电流的阻碍作用。但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很难理解和掌握。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将学生非常熟悉的电阻元件引入,通过与电阻的对比来学习感抗和容抗(见表1)。
2
。
例如,在讲解刀开关不能频繁操作原因时,可以给学生展示工人进行焊接操作的情景,那么学生首先联想到的肯定是刺眼的白光和飞溅的火花,而这些现象的产生正是由于电极间的触碰产生的,由此便可顺理成章的给学生们解释清楚为什么刀开关不能频繁操作了。
同样在讲解低压断路器(自动空气开关)的工作原理时,也可以先让学生回忆他们在寝室违规用电时造成寝室断电的情景。然后再来解释原因就是低压断路器的保护作用,用电吹风的时候会触发短路保护,多台电脑同时开的时候会触发过载保护,电压不稳的时候会触发过压和失压保护等等。最后再来讲解低压断路器的工作原理。
3 悬念教学,激发兴趣,总结归纳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特征,结合教学内容,巧妙设计悬念,积极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促进其主动思考,从而锻炼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进一步提高教学效果。
例如,在学习结点电压法时,先列出一个多支路少结点的电路,要求学生采用以前学过的电路方法分析完后,然后指出这些方法的不足。那么到底采用什么方法更简捷呢?由此顺理成章导入新课,开始介绍结点法的定义、适用场合并指出关键所在一列结点电压方程。于是再以悬念电路为例,运用基本定律推导得到结点电压方程,接着引导学生详细分析方程中每部分的含义,从而归纳出一般结点电压方程的列法。学生在好奇心的驱使下步步紧跟老师思路,探究知识的来龙去脉,最终牢固掌握所学知识。
4 适时穿插多媒体教学手段,形象生动,提高效果
《电工技术》中某些章节的内容比较抽象,课堂上一味的采用讲授方式的话,很难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因此,适时的采用多媒体教学会使得原本抽象的内容变得形象生动,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比如在三相异步交流电动机的工作原理中要讲到旋转磁场的产生原理,这是一个很抽象的重点和难点。教师往往讲到这里的时候就犯难,主要因为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不够,脑海里难以将教师所讲述的内容转换成形象的画面,思维滞后,因此教学效果很差。如果利用多媒体给学生演示产生旋转磁场的分解动画,教师再加以讲述,让学生既直观的看到了整个过程,同时又加深了对内容的理解,从而提高了教学效果。
5 摆正心态,育人为先,持之以恒
职业院校的学生素质较差这是不争的事实。这包括学生的文化理论基础,也包括他们的文明道德素质。这些学生在初高中阶段多半是班级排名靠后的学生,可以说他们是在初高中阶段就养成了各种不良的习惯。学生在《电工技术》课堂上思维不活跃,不积极与教师互动,课堂气氛沉闷,教和学严重失衡,由此导致许多教师产生“恨铁不成钢”和“破罐子破摔”的心理。因此,在课堂上会经常出现学生睡觉、玩手机的现象,严重影响了教学效果,教学质量也很难得到提高。鉴于以上原因,进行相应的教学方法改革已是势在必行、迫在眉睫,改变教学态度,调整教学方法。就课堂上出现的学生厌学或做一些与教学无关的事,老师不要再居高临下的去训斥学生,或放任自流,“破罐子破摔”,而要“看得起”他们,要主动与学生沟通和交流,打破师生之间的隔膜,多了解他们的心声,鼓励他们,发掘他们的长处,从而建立良好的师生友谊,在此基础上再逐步引导学生建立学习的自信心,体会到学习的快乐。
6 相互学习,善于总结,快乐教学
学生在学习上会出现学习疲劳,同样,教师也会出现教学疲劳现象。即教师没有了登上三尺讲台的神圣感,缺乏激情。《电工技术》是一门专业基础课,像数控技术、机电一体化、模具设计及制造、电机与电器、焊接制造及其自动化等专业都要开设这门课。由于同属机电类专业群,因此通常是按照平行班的形势开设的,教师往往要将同样的教学内容给好几个班重复的讲好几遍,教师因此会出现教学疲劳现象,上课时越来越缺乏激情,到最后变成了应付式的教学,影响了教学效果。针对这一现象,笔者认为一方面可以通过教师经常听课、评课,参加各类赛教活动来相互学习和交流教学经验,激发对教学的热情。另一方面要善于总结和改变自己在教学时的语言,尽量不要在几个平行班的教学中重复的讲同样的话,不要过于单调,要使自己的教学语言丰富化,表达方式多样化,可以把时下流行的名词加入进去,增添教学乐趣,从而达到快乐教学。
总之,在《电工技术》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不断的总结教学经验,适时调整教学思路,改进教学方法,积极观察和思考,用人格魅力去感化学生,让《电工技术》这门课更生动有趣,富有吸引力,使更多的学生喜欢它。
参考文献
电工基础总结心得范文4
当前,电工电子学是高等院校电类专业学生的必修专业课,在其它工科专业也广泛的开设。该课程的特点有:(1)具有极强的理论性。(2)电路分析枯燥无味。(3)要求理论与实践并重。面对这些较高的学习要求,学生们普遍带有畏难情绪。在教学手段不断变革的今天,利用信息化教学手段进行电工电子的教学或许能打开学生学习这门课程的瓶颈。
1电工电子学课程的特点分析
电工电子学介绍了电工和电子方面的基础知识,包括:电路分析、用电安全事项、模拟电路、数字电路等。它是工科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程,然而,因为其具有实用性强、应用范围广的特点,所以学好这门课程不仅对工科专业学生以后的学习带来帮助,还会在学生以后的工作及生活实践中发挥作用。电工电子学课程内容繁多、知识点琐碎,逻辑及理论性强,章节之间环环相扣,内容连贯。这就要求学生在学习这门课程的时候要注意每一节的听讲,老师在有限的课时内所讲的内容都是精华,每一个知识点都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但是,因为电工电子学是基础性课程且概念晦涩难懂抽象,学生们对这门课程的重视程度不够。所以从思想上提高学生对这门课程的认识,变革以往的教育教育方法就显得十分重要,下面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对这门课程的信息化教学手段进行简单的分析:
2电工电子课程的信息化教学
2.1电工电子课程变革的必要性及信息化教学手段具有的优势
我们都知道,兴趣是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最佳老师。。我们知道电工电子学内容繁杂,而课时有限,怎样将繁多的教学内容合理地安排在数量有限的课时中讲完一直是让电工电子学老师头疼的问题,为了完成教学任务,教师们不得不将自己当成教学课堂的绝对主角,而让学生成为看客,我们往往可以在电工电子学课堂上看到这样的情景:老师在讲台上讲课讲得天花乱坠,学生却在讲台下面睡得呼呼作响。这种情况的发生,不仅是因为老师采用“满堂灌”、“填鸭子”的教学手法,还与电工电子学本身内容枯燥的特点有着莫大的关系。其次,老师在课堂上讲解过多,几乎所有的解题方法都要在课堂上给学生过一遍,老师的这种恨不得把自己所有的知识都教给学生的心情我们可以理解,但真正实施起来效果却并不怎么好。在老师急于将课本中的知识点灌输给学生的情况下,我们有必要对电工电子学课堂教学手法做一些变革。。这样相比以往老师在课堂上枯燥说教的传统教学方式更加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更能体现出先进的科学技术在现代课堂上应用的痕迹。利用先进的科技手段对学生进行生动而立体的教学是今后教学手段的发展方向。利用信息化教学手段可以增加老师教学的信息量,在电工电子课程教学中,老师免不了需要在黑板上画复杂的电路图,这样就造成课堂上时间的浪费。利用信息化教学手段,就可以减少绘图及公式推导过程的板书,增加教师讲解问题的时间,这样会对学生的理解有更大的帮助,从而有效解决了电工电子学内容繁多同课时安排少的矛盾。利用信息化教学手段可以让老师根据时代的变化、前沿科技的创新、学生学习的薄弱环节灵活制作教学内容并且简化了新内容的制作和添加方法。这相对于书本内容的更新缓慢、针对性不强的缺点有了很大的改进,使教师授课紧跟时展,内容更加丰富多彩、生动有趣,直击学生薄弱的知识点。对于电工电子学中的教学难点,例如发电机的结构及工作原理等,借助传统的教学手法很难给学生一个直观的印象,使用信息化教学手段就可以将发电机内部结构立体地呈现在学生面前,并可以通过动画的方式将发电机发电方式动态地展现给学生。以往学生看着课本半天琢磨不出来的知识点在信息化教学手段面前不费吹飞之力地得到了解决。这是信息化教学手段带给我们的教学革命。
2.2信息化教学手段在电工电子学课程中的应用实践
当今世界计算机网络的发展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方便,它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例如,我们以三相交流电的产生为例来说明信息化教学手段比传统教学手法的优越之处。教师们无法将三相交流发电机带到课堂上让学生来观察。。另外,我们好可以通过EDA(ElectronicDesignAutoma-tion,电子设计自动化)来进行信息化教学。EDA是当前世界范围内最流行的电子设计工具,利用它可以完成几乎所有电子设计的主要部分。它最大的优点是可以建立仿真电路模型,对电路进行仿真,同时进行仿真实验,对所设计的电路进行分析。在教学过程中应用EDA仿真技术,可以使教学取得良好效果。利用EDA最大的优势就是我们可以抛开实物来进行电路的模拟。上文提到电工电子学具有很强的理论性、逻辑性,在传统课堂上学生们不能看到电路实际工作过程,只能跟着老师在黑板上的比划来想象。我们可以看出传统的教学手法是比较枯燥无味的,当我们利用EDA仿真技术来进行电路的模拟时,学生们就可以在软件中看到电路的作用及工作过程。举例来说,学生们在学习示波器这一章的时候,许多学生抱怨对示波器中的滤波电路能够减小脉动的直流电压中的交流成分,保留其直流成分,使输出电压纹波系数降低,波形变得比较平滑这一作用理解困难。在以往的教学活动中,教师们只有一遍又一遍地对学生进行抽象的讲解。目前,我们就可以在授课时用EDA仿真软件建立一个滤波电路,对电路进行仿真教学,这样学生就能从仿真电路的结果显示屏幕中看到经过滤波电路作用后的比较平滑的波形,进而对这一抽象的知识点有深刻的认识。上文提出,电子电工学也是一门实践性的学科,它不仅要求学生们懂得原理,还需要学生们去动手操作实验,通过实验来加深对理论的理解。学校为电工电子学实验安排的课时很多,但是,在现实的教学实验中,实验室受到这样或那样的限制未必能为学生们及时提供必要的实验器材,或者因为实验过程过于复杂而造成实验难以操作。这时,EDA电子仿真技术就派上了用场,这些情况我们都可以利用EDA很方便地加以解决。同时,在老师的科研工作中,EDA也可以发挥所长,模拟一些危险性大的实验,达到与现实中的实际操作实验相同的实验结果。另外,我们还可以利用网络进行学习,聆听国外教学大师们的课程。比如当前强大的慕课教学,慕课是近年来快速兴起的一种网上课程模式,它可以使学员不受国籍、时间和地点的限制进行学习。在这种课程模式中,学习人数往往多达数万人,不同国籍的人还可以进行交流对话,讨论学习心得,这相对于当今呆板单一的教学模式来说更加生动有趣。在这里,学生们可以畅所欲言,讨论每节课得到的收获,交流自己的学习心得,探讨和发现别国学生的思维方式,学习别人的经验。。这就要求教师们对每一节课的教学内容为学生们作安排,定时、定量地敦促学生去完成学习任务。在学生们通过网络学习一定的时间之后,对学生进行考核。根据考核情况针对学生学习的薄弱环节再进行重点讲解。
3总结
电工基础总结心得范文5
在假期中实习当然很好,假期不主要是用来休息玩的,假期中还可以参加社会实习,增加自己的能力,不过我选择在学期中实习,尽力抽出时间,在平时和周末去参加实习。
上周做了一周的电工技术实习,虽然刚开始有些盲目,但最终还是顺利完成了任务,也收获了一些课本上学不到的东西。但感觉时间有些短暂,要是学校能多安排一些这样的课程,而不是一味的光讲理论,我觉得我会学到更多实用的知识。
一、实习目的
通过一个星期的电工实习,使我对电器元件及电路的连接与调试有一定的感性和理性认识,打好了日后学习电工技术课的基础。。最主要的是培养了我与其他同学的团队合作、共同探讨、共同前进的精神。
二、实习内容
1.拆解自动控制电路、收拾桌面、地面,打扫卫生。
2.观看关于实习的录像,从总体把握实习,明确实习的目的和意义;讲解电器元件的类别、型号、使用范围和方法以及如何正确选择元器件。
3.组装、连接、调试自动控制电路;试车、答辩及评分。
4.讲解控制电路的设计要求、方法和设计原理。
5.分发与清点工具;讲解如何使用工具测试元器件;讲解线路连接的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
6.书写实习报告。
三、具体如下
1.能够正确识别和选用常用的电器元件,并且能够熟练使用数字万用表。
2.熟悉手工常用工具的使用及其维护与修理。
3.了解电器元件的连接、调试与维修方法。
4.基本掌握电路的连接方法,能够独立的完成简单电路的连接。
5.熟悉控制电路板设计的步骤和方法及工艺流程,能够根据电路原理图、电器元器件实物,设计并制作控制电路板。
6.熟悉常用电器元件的类别、型号、规格、性能及其使用范围。
四、实习心得与体会
1、对连接自动控制电路实习的感受。在一周的实习过程中,最挑战我动手能力的一项训练就是连接电路。对我来说,这无疑是一门新的学问,既是一种挑战,也使我学到了很多有使用价值的知识。这个实习是我最感兴趣的实习,因为从小我就喜欢组装和拆卸。总结这个实习,我感觉自己有时候十分的粗心。刚开始检测电器元件的时候,由于粗心,竟然将已损坏的元件误检测成为正常元件,结果导致我又重新连接线路,浪费了大量的时间。在连接元件过程中,由于事先没有计划好元件之间的连接,导致接线在电路板上长距离绕行,既浪费了材料,又使电路板面显得凌乱。但值得欣慰的是,我连接的线路的接线头达到了老师讲解时提出的似露非露的标准。在这个实习环节中,我明白了细心的重要性。同时也明白了自己的动手能力还十分的不足,缺乏锻炼,在这种情形下无法胜任以后的工作,所以在日后的学习过程中,我应该努力的将理论与实际联合起来,着重锻炼自己的动手能力,使自己面对以后的工作时有一定的底气与信心。
2、对交流接触器的认识。交流接触器广泛用作电力的开断和控制电路。它利用主接点来开闭电路,用辅助接点来执行控制指令。主接点一般只有常开接点,而辅助接点具有两对常开和常闭功能的接点,小型的接触器也经常作为中间继电器配合主电路使用。交流接触器的接点,由银钨合金制成,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耐高温烧蚀性。。为了使磁力稳定,铁芯的吸合面,加上短路环。交流接触器在失电后,依靠弹簧复位。另一半是活动铁芯,构造和固定铁芯一样,用以带动主接点和辅助接点的开断。
3、对中间继电器的认识。中间继电器是一种特殊的接触器(即开关)。它上面是常闭触点,下面是常开触点,当线圈通电后,利用电磁力使上面常闭触点分开,下面常开触点闭合。它用于在控制电路中传递中间信号。中间继电器的结构和原理与交流接触器基本相同,与接触器的主要区别在于:接触器的主触头可以通过大电流,而中间继电器的触头只能通过小电流。所以,它只能用于控制电路中。
五、实践总结
1、对自己的动手能力是个很大的锻炼。实践出真知,纵观古今,所有发明创造无一不是在实践中得到检验的。没有足够的动手能力,就奢谈在未来的科研尤其是实验研究中有所成就。在实习中,我锻炼了自己动手技巧,提高了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比如做控制电路组装与调试时,好几个元件的间距特别小,稍不留神,就把连接好的接线又弄断了,但是我还是完成了任务。最后,特别感谢在实习过程中所有帮助过我的老师和同学。
2、我从小就对这种小制作很感兴趣,那时不懂连接和组装,却喜欢把东西给拆来装去,但这样一来,这东西就给废了。现在的电工实习课,正是学习如何把东西装回去。每次完成一个步骤,我都像孩子那样高兴,并且很有成就感。
3、电工电子实习,是以学生自己动手,掌握一定操作技能并亲手设计、制作、组装与调试为特色的。它将基本技能训练,基本工艺知识和创新启蒙有机结合,培养我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作为信息时代的大学生,作为国家重点培育的高技能人才,仅会操作鼠标是不够的,基本的动手能力是一切工作和创造的基础和必要条件。
4、对电工技术的理论有了初步的、系统的了解。我了解到了控制电路板图的设计制作与工艺流程、连接电器元件的技巧等。这些知识不仅在课堂上有效,对以后的电工技术课的学习有很大的指导意义,而且在日常生活中更是有着现实意义。
六、实践建议
1.本次实习中,一些工具数量太少(比如万用表),经常出现几个小组共用一件工具的情况,建议以后能增加工具的数量;
电工基础总结心得范文6
关键词:课程设计; 培训对象; 教学方法; 总结改进
近年来,我国煤矿、交通、化工等各个行业事故频发,国家多次发文对安全培训提出具体要求,【2012】10号《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培训工作的决定》中再次对加强安全培训工作的提出了具体要求,强调全面落实持证上岗和先培训后上岗制度,并且明确了安全培训监督检查的相关责任。就我任职的特种作业安全培训机构来说,安全类培训已经,从各高职院校的学生至企业中深入展开,对于年龄、学历、专业素质等现存差异,如何能在短期集中式的培训中间使学生(学员)获得最大的收益,真正达到“安全在我心中”的培训目的,实现“专业安全”的本能,是我们安全培训教师历年来一直不断研究的课题,下面就如何上好一堂电工专业的安全培训课程做几点浅显的剖析:
首先在任课之初要对培训对象进行系统分析。安全培训工作教学任务下达后,因特种作业培训面对的培训对象参差不齐,相关培训老师应与机构工作人员做好沟通工作。以我自2003年任职特种作业电工培训老师的经历,从企业主管领导、安全负责人、资深电工到校内在读或毕业不久的大学生,针对各种曾经措手不及的特殊情况,促使我每次在授课之前都与报名单位及个人提前沟通,深入了解人员的学历层次及工作环境,由此设计授课内容,讲课内容与学员的工作性质及范围相符,是完成授课的基本前提。
其次是进行充分的课程设计及准备,针对调研的情况修正培训课件及安全案例,积累环境安全素材,确定因材施教适合的教学方法,如果面对的是本专业学生,通常理论基础丰富,无须占用过多的培训时间,对此类学员我采用课堂互动,分课题讨论,安全模拟演示及分析等方法,充分调动这些年轻的学员的学习兴趣,在与以往不同的课堂氛围中提高学习效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