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诗经在水一方范文

2024-09-29 来源:伴沃教育

篇1

事故发生在连续几天阴雨后的一个大晴天。

杨旭心情大好,赶紧回房抱被子。他的房间在二楼,可二楼是封闭的,并无阳光。租客们大都去三楼平台晒被子和晾衣服。

杨旭刚刚大学毕业,在济南郊区找了份工作,在单位附近的村里租了间房子。村里的房子大都是村民自己盖的,有的两层,有的三层,自己住一层,楼上大都租给了像杨旭这样刚毕业的大学生。杨旭租住这个房子还不到一个月,房租每月二百,算得上便宜。

要去三楼平台晒被子必须经过三楼的窗户,他走到靠近楼道的窗户旁,把被子放在窗户外房顶的水泥地上,迅速从窗户上跳过去。窗户左右是大约二十公分的窗台,比楼顶稍微高些,左右不好通行,晒被子的房客们都直接从窗台上迈过去。

前方是两块黄色遮阳板,与房顶几乎齐平,给人的感觉,下面肯定是房顶,杨旭不疑有他,直接从上面走过去,想把被子晒在前面的绳子上。谁料一脚踩空,直直地从三楼摔到院子里,当即晕了过去。那两块黄色遮阳板下面竟然是一楼的天井――空的!

剧烈的疼痛将杨旭唤醒,这时120已经赶到,就近把杨旭送到医院,房东肖慧也跟着救护车一同前往。到了医院,肖慧拒绝支付120的出车费用,说是等杨旭的家人来了付。120无奈,只得询问杨旭在济南有没有亲戚朋友,得知杨旭姐姐在济南工作。。

姐姐杨光匆匆赶往医院,不到3小时时间,杨旭在医院的检查费用已经超过了6000元,房东肖慧称一分钱没带。看着账单,杨光一下子懵了。医生说可能是粉碎性骨折,不及时治疗的话极可能瘫痪在床。

。但房东肖慧却推说穿着拖鞋不方便,借此理由回了家。

检查结果显示,杨旭全身多处骨折,胸12骨折最为严重,需要尽快手术。面对巨额的医药费,杨旭全家懵了。父母看到儿子伤势如此严重,东挪西借,总算凑够了儿子的手术费,一时也顾不上跟房东谈赔偿问题。住院半个月期间,房东肖慧来探望过两次,一口咬定杨旭住在二楼,不该去三楼晒被子,拒绝承担任何责任。这一切让原本并不富裕的杨家为难极了。

手术很成功,正在全家人暗自庆幸时,不料又发现杨旭左手鹰嘴股骨折,医生说必须要做手术,不然肘关节活动受限,会造成残废,当然手术费用会很高。儿子只有25岁,千万不能落下残疾,那样的话将来连媳妇都难找啊!可是面对高昂的手术费用,杨家再也借不到一分钱了。

杨旭的父亲直接向房东肖慧提出了赔偿问题,没想到肖慧拒不承认自己负有责任,一副事不关己的样子。杨父一次又一次平心静气地想和房东肖慧家商议此事,但一到她们家,肖慧的母亲便大骂出口。杨父是一个老实本分的农民,看着并不富裕的肖慧和年老的母亲,他想儿子整个手术花了10多万,哪怕房东家能出2万,那这事也就这样过去了。可是,杨父并没有如愿,房东肖慧拒绝赔偿。

希望贵刊可以帮帮杨旭一家。

金子

。来信,这可是头一回。打开厚厚的信封,一封信件里面裹着十多张照片。。。。

。在律师的协调下,杨父表示医药费两家各承担一半,因房东肖慧家没有男子,孤儿寡母也挺可怜,所以如营养费、误工费等等全由自己承担。而房东肖慧和母亲商量了半天,却只愿拿出来5000元,且是出于同情,仍坚持称自己没有丝毫责任。肖慧说,遮阳板下是天井,租客们都知道,而且之前也给杨旭说过,旁边也有“注意安全,请勿踩踏”的警示牌。

杨旭家人自然不肯,自家儿子从她们家摔下来,让她们承担一半费用已经是仁至义尽,没想到她们是这种态度。。

究竟房东有没有责任呢?

杨旭摔伤事件中双方都承担责任,只是责任大小的问题。但是,杨旭并没有和肖慧签订租房合同,交纳房费的时候,也没有收条,取证比较困难,真要是索赔起来,也会有一定的难度。

律师说,出了问题再补签合同,房东肯定不会配合。合同补起来困难,那就写个事实证明吧,把当天杨旭摔伤事件写清楚在律师的证明下,房东肖慧写了一张证明,内容如下:

我证明杨旭在2013年4月10日在租住我家二楼单人间,去三楼晒被子时,从遮阳板踩塌跌落,非自己故意跳下,特此证明!

房东肖慧

随后,杨旭家人再次前往肖慧家商议赔偿问题,未果。

@律师 殷小涵 杨旭摔伤事件能否得到房东的赔偿,还要结合他租住的房屋的具体情况,比如是否是通过正常通道到达三楼平台,以及跌落的遮阳板确实让杨旭产生了错误的认识。肖慧的房屋结构是否符合承重要求或存在不合理建造等情况,也和责任赔偿有着密切的关系。

@律师 赵刚 这种民间租赁一旦发生了问题,要求房东赔偿,在实践中是很困难的。一是房客和房东之间没有正规的租赁合同,房费缴纳的收条也没有,一旦发生问题,确认租赁关系就变得困难许多。二是这类村民的房子建造结构简单,有些就是自己家里盖的,不符合建造标准,存在一些缺陷。租客在这类房租中发生意外,往往取证困难,有理说不清。像杨旭就是这种情况,虽说后来房东肖慧写的那份事实证明可以间接证明他们之间的租赁关系,但是究竟责任如何划分,这还要看具体的房屋情况。

@律师 梁雪 杨旭家人现在需要做的是搜集证据,比如事发现场的照片以及其他房客的证人证言,能够证明杨旭并不知道三楼平台遮阳板下是天井,并抓紧时间到法院立案。

1.要知道出租人是否是这房子的真正主人,可以要求他出示房屋产权证。

2.看房屋是否是违章搭建的,如占用公共路面的房屋等,如果租住了这些房屋,遇到检查,可能就会马上被拆除,到时候不得不重新寻找住处。

3.看房屋是否安全,包括看房屋的结构是否安全、是否过于低矮、是否有通风窗子等,保证居住的安全。

篇2

。7月17日我们在庆安县召开了全省农作物重大病虫防控现场会,时隔10天,全省再次召开关于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方面的专题会议,主要目的就是针对当前水稻穗颈瘟防控面临的严峻形势,动员和组织稻区广大干部群众迅速行动,扎实有效落靠各项防控措施,坚决打胜水稻穗颈瘟防控这场硬仗,全力确保水稻生产安全,巩固来之不易的生产成果,为再夺今年水稻丰收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认清严峻形势,迅速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水稻穗颈瘟防控上来

今年稻瘟病的防控,各地和各有关部门抓的都很紧,已经作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省植保站7月10日及时了“稻瘟病发生趋势预报”,7月18日又了“稻瘟病发生防治警报”。省农委7月17日在庆安县召开“全省重大病虫绿色防控现场会”,全面部署稻瘟病防控;7月20日下发了“关于切实做好水稻穗颈瘟预防工作的紧急通知”的内部传真电报。7月25日以省政府办公厅名义再次下发内部传真电报,要求各级政府全力以赴,做好水稻穗颈瘟的预防。同时,省农委已两次下派共17个督查组深入重点地区,实地调查,督导防控。中央财政拨付我省1000万元防控资金,正紧急采购稻瘟病防控药剂,第一批药剂已配发到到位。。(二)防控进入关键时期。(三)存在问题比较突出。

水稻穗颈瘟是水稻生产的头号杀手,稻田一旦发病,轻者严重减产,重者全田绝收,我省曾有过因穗颈瘟导致近百万亩稻田大面积绝产的惨痛教训。全省稻瘟病防控工作的总体要求就是要做到“三个坚决”:坚决防止稻瘟病大面积发生,坚决防止稻瘟病造成大面积减产,坚决夺取今年水稻生产丰收。

二、把握关键环节,全面落实好水稻穗颈瘟防控措施

当前是穗颈瘟防控的最关键和最紧迫时期。各地要在前段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推进力度,牢牢抓住预防穗颈瘟的关键措施环节,务求防控工作取得新的更大的成效。

三、强化政府主导,确保水稻穗颈瘟防控取得实效

面对异常严峻的发生形势和穗颈瘟只能提前预防的特殊性,要确保预防穗颈瘟这场硬仗取得全胜,必须将防控工作上升到各级政府行为,做到政府主导、属地管理、部门配合、全民动员、联防联治,切实形成工作推进合力。按照维峰副省长的指示要求,今年全省穗颈瘟防控要做到“五个到位”:一是领导责任到位。二是舆论宣传到位。三是监测指导到位。四是措施落实到位。五是物资保障到位。

篇3

2、出自:《诗经 · 蒹葭》

3、原文: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篇4

《诗经·秦风》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①,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注:①“萋萋”,江苏教育出版社《语文》(九年级上)作“凄凄”。

【译文】

河畔的芦苇长得一片茂盛,夜里清露凝结成洁白的霜花。我想念的那个人呀,就在河水的那一方。逆流而上去苦苦追寻她,那道路无比崎岖又弯又长。顺流而下去苦苦追寻她,她却仿佛在水中央。

河畔的芦苇密密麻麻,露珠未干好像要掉下来。我想念的那个人呀,就在河水的那一边。沿着河道往上走,道路崎岖并且越来越高,难以向前。顺着河流往下走,她却仿佛在水中的沙洲上。

河畔的芦苇成千上万,那露珠晶莹闪烁还未干。我想念的那个人呀,就在河流的那一边。沿着河道往上走,道路崎岖迂回弯曲。顺着河流往下走,她仿佛就在那河边的沙滩上。

【写作背景】

《蒹葭》属于《秦风》,《秦风》共十篇,大都是东周时代的民歌。周代的秦国在现在陕西、甘肃一带。

【内容主旨】

这是一首爱情诗,记叙了一位热恋者深秋的早晨在长满芦苇的河边寻找意中人的情景。表达了古代人民对爱情的真挚和执著,抒发了欲见而不得的惆怅之情。

【诗歌意境】

这首诗意境朦胧,幻象迷离,非常优美。歌唱者抓住蒹葭、白露、伊人、秋水等意象,通过反复吟唱,来抒写心上人的若隐若现,以及热恋者的苦苦追寻,产生了一种无以言状的朦胧美。

【表现手法】

这首诗主要采用了重章叠句的艺术手法,三章不断转换字面和声韵,但所写的景物、环境和人物、事件却基本未变。运用这一手法,虽只有一字之易,一韵之转,却在反复吟唱中把热恋者的那种缠绵无尽的情感表现得淋漓尽致。

另外,此诗还包含某种象征,我们完全可以把“在水一方”的意境看作是表达社会人生中一切可望难即的一个艺术范型。

【重要词句】

1. 诗歌中连用三个“宛”,有什么作用?

这三个“宛”字,给人一种迷迷茫茫、难以捉摸的感觉,营造出了一种朦胧、空灵的意境。

2.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这几句诗流传甚广,歌唱者把蒹葭、白露等暮秋特有的景色与人物委婉惆怅的相思感情浇铸在一起,从而渲染了全诗的气氛,营造了一种扑朔迷离、情景交融的意境,令人神往。

【诗歌风格】

语言清新,意境空灵。

1.(2012湖北恩施卷)《蒹葭》中展现一幅萧瑟冷落的秋景、给全诗笼罩了一层凄清落寞情调的句子是:“蒹葭苍苍, 。”

2.(2012贵州安顺卷)阅读《蒹葭》,按要求完成题目。

①这首诗歌中运用了景物描写,这些景物描写向我们展示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篇5

【关键词】故事情境教学法;古典诗歌;诗经

一、新课程对古典诗歌教学的要求

高中语文新课标中明确指出,教读古典诗歌,应有意识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学生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要求教师指导学生在咀嚼、体会、感悟,感受诗的音乐美,进入诗的意境,提高审美情趣。

二、古典诗歌的特点及其教学要求

高中古典诗歌具有语言凝练隽永,内容深刻含蓄,情感意境丰富,充满诗情画意的特点。教学过程中,支离破碎地拆分字词句分析,就会破坏诗歌的整体意境和美感,学生也会兴趣全无,无法体味挖掘诗的语言美、音乐美、意境美。而故事情境中的教学,可展现大量语言信息、拓宽知识面、生动情节、丰富情感意境,既符合学生心理特征,又符合其思维习惯,激发学习兴趣,使其保持浓厚的求知欲,提高教学效果的作用。因此,故事情境教学法是古典诗歌教学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三、故事情境教学法在古典诗歌教学中的运用

故事情境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故事情景为教学载体,把教学目标渗透其中,把教学内容融合其中,通过生动活泼的故事情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入景动情中,帮助学生理解教材,落实各项教学目标的教学方法。

四、故事情境教学法在《诗经两首》中的实践运用

《诗经两首》是粤教版必修一第四单元“古典诗词”第14课,包括《静女》和《氓》两首诗。这篇课文的教学目标:①把握诗歌的情节和主题,情感交流,理解主人公的性格特征,分析人物形象。②了解我国古代人们对真挚爱情的向往,认识男女主人公的性格与命运及与社会的关系,提高学生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培养和提高学生准确把握作品的思想感情的能力。

爱情是文学作品中永恒的主题,是滚滚红尘中不衰的话题,衣食男女每天都在上演着悲欢离合的故事。有的千古传诵,有的默默无闻;有的轰轰烈烈,有的催人泪下。本课的教学设计,扣住“真挚又变幻莫测的爱情过程发展”为主题线索,贯穿《静女》、《氓》两首诗,用“拟小标题”“串联拓展相关诗歌作品”的方法,用“电影蒙太奇”手法呈现画面,再结合优美的语言营造诗情画意的诗意氛围,再现情诗含蓄、朦胧、蕴藉的意境,增加课堂的趣味性,引起学生情感共鸣。

【教学过程】

(一)导入:以情激趣,以诗动人

在人类永恒的感情世界里,爱情是一个说不尽、道不完的话题。请同学们回忆一下给你印象最深刻的爱情诗歌名句。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问世间情为何物,直叫人生死相许”、“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等等。这些爱情诗歌名句凝结着人类最崇高的情感,代表人类最纯洁的心灵碰撞。学习《诗经》二首,一起来聆听三千年华夏先民的吟唱,感受公元前东方文明的辉煌。

(二)爱情之伊始:《爱慕“秋水伊人”》

我们学习过《诗经・秦风・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在水一方”这种“可望不可即”具有普遍意义的艺术意境。意境是一种格局、一种结构的呈现。“在水一方”的结构是:追寻者――河水――伊人。由于诗中的“伊人”没有具体指明,却让人充满想象,河水的阻隔了“伊人”,易联想到“凡世间一切因受阻而难以达到的种种追求”,引起情感共鸣。

(三)爱情之萌动:《执着追求“窈窕淑女”》

我们学习过《诗经・国风・关雎》: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在艺术上巧妙地运用了“兴”的表现手法。第一节以雎鸟相向合鸣,相依相恋,兴起淑女陪君子的联想。诗歌重在抒情,“感人心者,莫先乎情”,以“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统摄全诗,描写一个男子对女子的思念和真挚热烈的追求过程,写求而不得的焦虑和求而得之的喜悦之情。

(四)爱情之苦恋:《“一日三秋”,度日如年》

《诗经・王风・采葛》:

“彼采葛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彼采艾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

让学生发挥联想,身临其境的感知诗歌内容,想象体会:热恋中情人无不希望朝夕厮守,分离是极大的痛苦,即使是短暂的分别,时光也很漫长,生动展现了想念情人越来越强烈的情感,这一情感浓缩为“一日三秋”,表达了男子对女子刻骨铭心的思念,以至度日如年,精神恍惚,让读者触摸到诗人激烈跳动的脉搏,听到他发自心底的呼唤,唤起情感共鸣。

(五)爱情之相见:《约会“静女”解思愁》(教学重点一)

《诗经・邶风・静女》

“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爱而不见,搔首踟躇。静女其娈,贻我彤管。彤管有炜,说怿女美。自牧归荑,洵美且异。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充分联想和想象,理解诗歌的“言外之意”“象外之景”,深层理解诗歌情感。与诗歌文本进行情感对话,感受《静女》中爱情的甜蜜,分析主人公的性格特征,体味诗中主人公热烈而纯朴的恋情,揣摩这首诗描写了热恋中的男女青年约会时极富生活情趣的情景,极富写实性。

(六)爱情之结合:《“桃夭”之时,执子之手》(过渡,引入新课文)

《诗经・国风・桃夭》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桃之夭夭,有其实。之子于归,宜其家室。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这首诗是女子出嫁时所演唱的歌诗,唱出了女子出嫁时对婚姻生活的希望和憧憬,用桃树的枝叶茂盛、果实累累来比喻婚姻生活的幸福美满。歌中没有浓墨重彩,没有夸张铺垫,平平淡淡。

“恋爱―结婚”就一定能够“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吗?有时爱情并不一定完美,我们来学习诗歌《氓》。

(七)爱情之终结:《“氓”,为什么受伤的总是我?》(教学重点二)

“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及尔偕老,老使我怨。淇则有岸,隰则有泮。总角之宴,言笑晏晏。信誓旦旦,不思其反。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1)《氓》是一首叙事诗,以“恋爱―结婚―婚变―决绝”的情节线索叙事。叙事诗有故事情节,在叙事中有抒情、议论。

(3)《氓》讲的是爱情悲剧。请学生探讨:悲剧的根源。悲剧的根源固然跟男子的二三其德有关,但也与女子的盲目轻率,不够庄重失去理智不无关系。贵的是,这个女子已经觉醒,最后敢于勇敢地选择自己的命运,虽然伤害已经造成,但总比一错再错要强得多,是中国文学史上一个典型的女性形象。

篇6

那些植物有着古朴而美丽的名字,字形美,音韵也美――蒹葭(芦苇)、(车前子)、谖草(忘忧草)、苌楚(猕猴桃),还有荇菜,蘩、、葑、菲、芄兰……它们有着不同的形态、不同的功用,在不同的环境无忧无虑地承接着甘霖的恩赐,尽情恣意地生长着。《诗经》中,用来形容草木繁盛的样子的词,简直可以信手拈来:苍苍、萋萋、采采、楚楚、与与、翼翼,蓁蓁……

那些植物自由自在地生长于野外,是上天给予人类的恩赐。智慧的先民们已经知晓植物各自的用途,有的可以食用,有的可以入药。于是,在他们的生活中,采摘成了必不可少的一项活动。他们采各种各样的野菜、水草、药草,当然,也会去采摘植物的果实。他们反复地咏叹着“采啊采,采啊采”,不只是在表达劳动的喜悦、收获的快乐,同时,也在表达着人类对大自然的感恩之情。而有的篇目,看似在写采摘活动,实则借物抒情,其中包含的情感是那样丰沛充盈 ,简直要喷涌而出。

以漫天遍地的植物为背景,生活的场景一幕幕拉开,其间,交织着多少喜怒哀乐,爱恨情仇。“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参差荇菜,左右流之”(《关雎》)――不只有水鸟“关关”的叫声作映衬,那左挑右选采摘来的长长短短的荇菜,不也暗示了多情男子追求心上人的决心吗?“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蒹葭》)――秋意渐浓,水边的芦苇苍茫一片,营造出凄清朦胧的意境。美丽的女子,在水一方,可望而不可即。心中那浓浓的相思该向谁人诉说?“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桃夭》)――有盛开的桃花作衬托,幸福的新嫁娘愈发显得娇艳明丽,光彩照人,明快的色彩中洋溢着掩饰不住的幸福。

那个年代,刀耕火种,生活简单,物质贫瘠。或许,唯其如此,才让我们触摸到生活最本真的质地。在先民的眼中,那些随处生长的植物是有灵性的,虽质朴无华,却可以寄寓他们的温情浪漫。“静女其娈,贻我彤管。彤管有炜,说怿女美。”(《静女》)――青年男女约会,美丽的姑娘赠给小伙子的定情物是红管草,在小伙子看来,那草真是熠熠发光呀。纤纤小草倾诉着姑娘的深情厚谊,能不被他视若珍宝吗?“维士与女,伊其相谑,赠之以勺药。”(《溱洧》)――还是青年男女约会,两情相悦之时,小伙子赠给姑娘的只是一朵芍药花。“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匪报也,永以为好也。”《木瓜》)――“她”送给“他”的是木瓜,“他”回赠“她”的却是美玉。在“他”看来,爱情不是物质上的对等,而是情感的水融,表面上是一种回赠报答,其实不然,他所追求的是永恒的爱。

一株草,一朵花,一个瓜……那些定情的信物简单质朴之极,然而,它们所表达的感情是那样纯粹、真挚、动人,一点也不比现代人在钻戒、宝石辉映下的爱情有丝毫逊色。

那些古老的植物,扎根于《诗经》时代,历经沧桑,绵延于今。青翠的生命在人类几千年的吟唱中永不枯萎,即使今非昔比,在广袤的大地上,渐渐让位于钢筋水泥的丛林,它们也会生长在人们的内心,长得蓬蓬勃勃、郁郁葱葱。

读《诗经》,青春渐行渐远的我怀揣了绿色的梦――

假如时光可以倒流,我愿像那些蓬蓬勃勃的植物,呼吸新鲜的空气,沐浴甜美的阳光,自由地、无所顾忌地生长。

假如时光可以倒流,我要做一个采薇、采蘩、采卷耳的女子,携一只筐走过水边,走过原野,过简单而快乐的生活。

假如时光可以倒流,假如我遇到那个一见钟情的他,我要请求他――请为我采一株奇异的草吧,然后编一只戒指,套在我的指尖。

【赏读借鉴】

篇7

秉霞苍苍,白露为霜的下一句:所谓伊人,在水一方。出自《秦风·蒹葭》,《秦风·蒹葭》是中国古代现实主义诗集《诗经》中的一首诗。此诗曾被认为是用来讥刺秦襄公不能用周礼来巩固他的国家,或惋惜招引隐居的贤士而不可得。

现在这是一首情歌,写追求所爱而不及的惆怅与苦闷。全诗三章,重章叠唱,后两章只是对首章文字略加改动而成,形成各章内部韵律协和而各章之间韵律参差的效果,也造成了语义的往复推进。

篇8

《诗经》人物汇,情景再现

三月的天很美,春水涌动,人们出去踏青,“朋友圈”也异常活跃。大家去野外郊游后,都在晒照片,到处弥漫着春天的气息。。

原来,小李晒的两张照片与众不同。第一张:在流动的小河岸边,小李侧身挽手站立,彩色的丝巾随微风飘动。照片很普通,但小李在照片中加了加了句诗:“所谓伊人,在水一方。”照片和文字互相映衬,就如诗经中的美女重现,美照效果瞬间增强。第二张:小李在宽阔的跑马场上,牵着一匹白马静静地站着,旁边配上文字:“皎皎白驹,在彼空谷。生刍一束,其人如玉。”朋友们纷纷称赞这“白马王子”的照片很有意境。

看到小李的照片,朋友们纷纷开始恶补《诗经》诗词,再从中挑出精美句子选景配照,“朋友圈”瞬间充满了文学韵味,大家点赞的时候也回复两句诗经,看着都是“有文化”的人。

《诗经》风景汇,咏叹风月

同事老张看到公司的帅哥美女纷纷晒“诗经照”,他也坐不住了,说:“你们这些年轻人欺负我岁数大没颜值。”于是,他拿出自己专业拍摄的风景照,上面用楷体字配上《诗经》的诗句,有的还印上用软件制作的专用印章。比如,夜晚皎洁的月光下,一根树枝倾斜而出。他在照片的旁边配上:“皎皎白驹,食我场苗。所谓伊人,于焉逍遥?”

。老张又去公园拍照,河面的一艘小船上有一对情侣的身影。他给照片配上文字:“泛彼柏舟,亦泛其流。微我无酒,以敖以游。”

?分明姜是老的辣!虽然只是一些风景照,里面的人物也只是配景,但这“诗经照”如画一般美丽。

《诗经》恶搞汇,减压娱乐

看到朋友们这么风雅地拍摄“诗经照”,一向具有娱乐精神的小刘抗议了,说;“你们这么‘高大上’,分明是要把我挤出‘朋友圈’,我要跟你们PK。”

。他在照片配上手写文字:“投之以桃,报之以李。。能把美好的《诗经》“糟蹋”成这样,真让人刮目相看。

看到大伙这么“好评”,小刘来了精神。他在客厅里抓把面粉P起来让哥们抓拍,面粉扬扬洒洒,小刘变成了只“白头翁”。这张照片配上文字是:“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行道迟迟,载渴载饥。”然后,他还加上注解:“早春无雪,大伙对付看吧。”看了的朋友,差点笑破肚皮,纷纷点赞。。

小贴士

篇9

摘 要:先秦汉语中,“伊”主要指“伊尹”。魏晋时期开始充当第三人称代词。吕叔湘先生认为第三人称代词“伊”是来自于“所为伊人”的“伊”。本文通过对江南方言的第三人称代词“伊”的研究,认为魏晋时期的人称代词“伊”来自江南方言,而不是指示代词“伊”,并结合以往一些学者的研究,探讨分析第三人称代词“伊”的演变发展过程。

关键词 :伊 人称代词 江南方言 演变发展

王力先生认为上古汉语中并没有真正的第三人称代词。“彼”“其”“之”“他”“伊”充当第三人称代词的作用。然而学者们对“彼”“其”“之”“他”的论述已有很多,但对“伊”的分析研究却相对较少。本文主要是从文献和方言的角度来探讨“伊”的演变和发展。

一、第三人称代词“伊”的产生时间

“伊”早在甲骨文中就已出现。在甲骨文中“伊”专指“伊尹”。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曰:“伊,殷聖人阿衡,尹治天下者。”而在已知先秦的文献中,“伊”大多专指“伊尹”,《尚书》中只有一例不是指“伊尹”,即“惟祖惟父,其伊恤朕躬”。此句中“其”做主语,“恤”是谓语,“伊”位于主谓之间,作语气助词。此外,“伊”的其它用法主要体现在《诗经》中。在《诗经》中,“伊”共出现了43次,主要是做语气助词和指示代词。

(1)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诗经·秦风·蒹葭》水》

(2)心之忧矣,自诒伊戚。《诗经·小雅·小明》

(3)矧伊人矣,不求友生。《诗经·小雅·伐木》

例(1)“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毛诗正义》郑笺曰:“伊当作繄,繄犹是也。”例(2)“心之忧矣,自诒伊戚。”王引之《经传释词》卷三:“宣二年《左傳》:‘自詒繄慼。’《小明》云:‘自詒伊慼。’爲義既同,明‘伊’有義爲‘繄’者。”以上例子中的“伊”是“繄”。而“繄犹是也”,“伊”等同于“是”。但是《诗经》中的指示代词“伊”在句子中只作定语,修饰名词中心语,不能独立的充当句子成分。因而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指示代词。

而魏晋时期,在《世说新语》中出现了“伊”做第三人称代词的用法。其例子如下:

(4)伊必能克蜀。观其蒲博,不必得,则不为。《世说新语·雅量》

(5)勿学汝兄,汝兄自不如伊。《世说新语·品藻》

(6)羊邓是世婚,江家我顾伊,庾家伊顾我。《世说新语·方正》

此时的“伊”不再只是位于名词中心语前作定语,而是可以独立的充当句子成分。它可以充当句子的主语,如例(4)、(6)。也可以充当宾语,如例(5)、(6)。当具有指示代词作用的“伊”独立充当句子成分时,“伊”就具有了做第三人称代词的作用。自魏晋南北朝开始,“伊”开始作为第三人称代词使用,并活跃于隋唐时期,在宋代也十分盛行,并一直延续,直至民国时期才逐渐被第三人称代词“他”所取代。

(7)睍地伐渐不可耐,我为伊索得元家女。(《隋书》)

(8)蝴蝶兒,晚春時。阿嬌初着淡黄衣,倚窗學畫伊。(《蝴蝶儿》)

(9)嬌嬈萬態逞殊芳,花品名中占得王。莫把傾城比顔色,從來家國爲伊亡。(《牡丹》)

因此,根据已有的文献资料可知,“伊”开始充当第三人称代词始于魏晋南北朝时期。

二、第三人称代词“伊”的演变发展过程

(一)指示代词“伊”—人称代词“伊”。。如吕叔湘先生认为第三人称代词“伊”是来自于“所谓伊人”的“伊”,但是由于缺乏资料,其中的演变过程难以细致说明。

笔者认同第三人称代词是从指示代词发展而来。但笔者认为,“伊”和“其”“之”“他”的发展演变是有所不同的。人称代词“伊”并不是从“所谓伊人”的“伊”发展而来。

首先,吕叔湘先生认为第三人称代词“伊”来自于指示代词“伊”,但他并未详细解释这一过程的原因,其理由是缺乏文献资料。笔者认为从《诗经》时代到《世说新语》时代,中间相差几百年的时间,而且其中的文献资料并不少,但考察这些文献,“伊”作指示代词的地方非常少,大多指“伊尹”和语气助词。汉代的《史记》《汉书》中的“伊”大多是指人名(“伊尹”“祖伊”)、地名(“伊水”“伊川”)等。由此可见,“伊”大多是作专有名词和语气助词,作指示代词的使用频率并不高,且只在《诗经》中出现过。然而指示代词“伊”在先秦至魏晋的几百年间却突然变成人称代词“伊”,这一过程是不符合事物发展规律的。因此,笔者认为吕叔湘先生的说法是缺乏资料证明的。

其次,将《诗经》中“所谓伊人”的“伊”解释为指示代词“是”,并不合理。“是”一般是近指代词,可以单独充当句子成分。而《诗经》中的“伊”却不一定是近指代词。如上文例(2)中的“伊”可以理解成近指代词,但是例(1)、例(3)把“伊人”解释成“这个人”就有些牵强。此外,在《诗经》中“伊”不能独立的充当句子成分,只能作定语。因此,笔者认为“所谓伊人”的“伊”并不能算是真正意义上的指示代词。

综上所述,《诗经》中的“伊”并不能算是真正意义上的指示代词,且在魏晋以前也找不到“伊”演变的例证。因此,笔者认为人称代词“伊”不是从指示代词“伊”转变而来的。

(二)江南方言词“伊”。从上文可知,“伊”从“所谓伊人”的“伊”发展而来这一说法并不完全可信。而从现代方言看,吴语和闽语都存在着人称代词“伊”。因此,笔者认为魏晋时期产生的人称代词“伊”是来自于江南方言,而不是《诗经》中的指示代词“伊”。

首先,语言接触的时间与人称代词“伊”产生的时间相符合。《诗经》的语言属于雅言,且“伊”作指示代词几乎只在《诗经》中出现,之后魏晋时期突然出现了作第三人称代词的“伊”,在此之间,并没有使用第三人称代词“伊”的例子。而西晋末永嘉之乱造成了大量的北方移民涌入吴语区,他们所使用的语言势必会受到吴语的影响。此外,魏晋南北朝时,大量江南浙北的移民移入闽地,他们的方言融合形成了闽语。因此,闽语是在吴语的基础上形成的。且通过梅祖麟先生的考证,人称代词“伊”进入闽地的时间也是南朝。因此,笔者认为从吴语与通语、闽语的接触时间上看,通语中的人称代词“伊”很可能是南朝时跟吴语接触,从而传入通语中的。而从现代方言来看,吴语和闽语中都有“伊”,且他们的用法相同,而据梅祖麟先生考证人称代词“伊”是南朝时进入闽语的。而闽语的形成是以吴语为基础的,因而可以证明吴语中的“伊”在南朝时已形成,并以此传入通语和闽语中。

其次,吴语中的人称代词“伊”有完整的发展轨迹。与指示代词“伊”发展说不同,吴语中的人称代词“伊”有完整的发展轨迹。游汝杰先生认为吴语中的“伊”来自于“渠”。类腭化而来,?-类声母弱化就成了?-类,?-类声母失落就成了?-类。g-类写作“渠”,而?-类和?-类后写为“伊”。。

综上所述,从文献中可知,“伊”作人称代词在魏晋时期产生。。

参考文献:

[1]高名凯.汉语语法论[M].上海:开明书店,1948.

[2]吕叔湘.近代汉语指代词[M].北京:学林出版社,1985:17-19.

[3]王力.汉语史稿[M].北京:中华书局,2004.

[4]游汝杰.汉语方言学教程[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

篇10

关键词:情诗 意象 刚性 柔性 永恒

教学之余,总喜欢读读《诗经》中的一些作品,可在《诗经》这些作品中,我特别偏爱的却是那些反映当时男女恋爱、婚姻生活的“情诗”。。

如郑风《溱洧》,它描绘古时三月上巳之日,人们纷纷聚集到河边举行祭祀,男女青年谈情说爱,互赠芍药定情场面,全诗生动、热烈,有:“溱与洧方涣涣兮,士与女,方秉■兮。女曰:‘观乎!’士曰:‘既且。’‘且往观乎,洧之外洵■且乐。’维士与女,伊其相谑,赠之以芍药。”那清波荡漾的涣涣春水,烘托着热烈交谈的青年男女,强化了全诗的节日氛围,同时也是青年男女春意盎然,激情涌动的内心世界的写照。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回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这首诗所描绘了一幅萧瑟冷落的秋景――金秋之季,拂晓之时,露浓霜重,芦苇沾满了晶莹洁白的霜花。全诗都笼罩在一片凄清、落寞的情调之中,诗人清晨冒着寒霜,在岸边久久徘徊;那悠长、曲折的秋水,无情地阻隔了他寻觅“伊人”的道路,他只能遥望遥想;透过薄雾和芦苇丛,凝视着河的对岸,那就是“伊人”所在的仙乡琼楼;“伊人”长裙飘逸,款款地出现在诗人的视线当中,可是诗人和“伊人”之间总隔着一道河水,“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可望而不可即。水的阻隔,更使诗人联想不已,那女郎定是美若天仙、肌肤若雪、遍体生香,是个“只应天上有,人间难得见”的绝色佳人。为了接近“伊人”,诗人没有善罢甘休,而是执着地一会儿逆水而上,一会儿又顺水而下,千方百计地去寻找她、接近她,但都无法达到“伊人”所在的“蓬莱仙境”,她一会儿仿佛在水中的孤岛上,一会儿又仿佛在水草交接之处,一会儿又仿佛在水边的沙滩上,给人一种咫尺天涯的感觉,显得神秘莫测,虚无缥缈。诗人为觅“伊人”上下求索,可终不见“伊人”身影,仿佛在倾述着一种悠悠的、哀婉而悠长的相思苦楚……

《诗经》中还有众多诗篇也成功地用水的意象作为情感的形容,耐人寻味,在此就不一一列举了。在这些诗中,诗人往往把情思定位在水上,其间蕴含着一种水文化,折射出创作主体的审美心理。仿佛爱情离不开水,水是爱情的寄托。水这个意象是诗人情思的化身,更是审美心理的外现。一系列的水的意象飘摇不定,似有若无,把主人公那种茫然的心境和执着的追求体现得是那样的淋漓尽致。水蕴含着:自由奔放、纯真无邪、淳朴深情。水的色泽、形状等方面的特征成了诗人创设审美意象、承载审美心理的基点。。我们可以说,在诗经中,水是刚性与柔性的完美的结合。

显示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