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整体教学的内涵范文1
【关键词】设计 主题与话题 递进式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4)22-0125-01
一 课时话题的“递进式”设计策略
。
案例:这是牛津小学英语一年级Unit 8 Can you swim?的教学。本单元的教学内容包括A部分句型:Can you swim? Yes,I can. B部分动作类单词,以及C部分儿歌。本单元教学内容比较简单,因此我在设计时加入了一定的拓展使教学内容更丰富、完整,贴近学生的生活,迎合学生的兴趣。我将本单元的主题定位为We are wonderful.由wonderful一词延伸出三个课时的话题,第一课时:Things I can do. Because I can do so many things,I am wonderful!第二课时:Things I can’t do. But my friend he/she can do that. She/He is wonderful! 第三课时:Things we help each other. Because we help each other,now we can do more things. We are wonderful! 设计中我考虑到本单元的重点之一是学生对情态动词can的理解和运用,在上学期我们已经学习过句型:I can…因此,在第一课时中,我首先设计“我会做什么,我真棒!”这样的话题帮助学生回顾所学,新授动作类的词汇并拓展了wonderful一词。第二课时,我为学生补充否定用法,因此,我设计了“我不会做……但是我的朋友会,她/他真棒!”的话题,围绕这个话题使学生理解can’t的用法,以及本单元的重点句型:问问你的朋友会做这件事吗?Can you…?第三课时,以复习巩固前两个课时所学为主,我设计了“我会……我不会……我的朋友会……我们互相帮助,现在我们会……我们真棒!”这样的话题,使学生通过三课时的学习能尽可能完整地表达“自己的能力”这个单元主题,这三个单课时话题的内容和目标层层递进,但又个个是指向本单元的主题的。这些方式都能够有效地将教材内容中散落的珍珠以主题――话题为线串联成美丽的学习链,丰富课堂学习的与深度,打造多元内涵、多线性层次的课堂教学盛宴。
二 单元整体教学目标的设计与课时目标的“递进式”设计策略
单元整体教学的内涵范文2
一、同一方法整合学
单元整体教学就是一个框架式结构,立足在单元整体的高度上,删繁就简,把一单元读薄,感悟最精妙的语言,感受最有价值的语言规律,以求达到简单化、艺术化、精良化与高效化。
小学语文课本每一个单元的单元导读中都明确提出了本单元的专题,这个专题在每一片课文中都有渗透。。这样的做法可以帮助学生掌握一些学习的技巧。
当我们接受一部作品的时候,并非必须把作品的每一个细节和局部都掌握才能真正读懂它,才能获得它的意义。在单元整组教学的基础上,我们的语文教学更无须面面俱到,篇篇细嚼。整合中比较,比较中深思,这个过程就是一个“悟”的过程。部分体验可以只需选取典型的例子,寻找规律,把握方法,感到心里,悟到深处。学生在日积月累中,会逐渐增强自主研读,自主建构的能力,并将焕发出强大的学习能力,对学生的成长产生深度影响。
单元整体教学的内涵范文3
那么,语文教师该如何实施单元教学呢?
一、精心设计整体教学计划,努力做到“四个一”。
语文教师进行单元教学设计,要有整体思路,努力做到“四个一”:依托一个标准(《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了解一套教材,熟悉一册课本,明确一个单元。也就是说,作为一个语文教师,我们应该认真研读《语文课程标准》,对照其理念和标准,了解整套语文教科书的编写意图和体系特点,熟悉当前整本教材的教学内容和设计意图,明确当前一个单元的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学时序、过程设计等。
教师在设计单元整体教学时,可以参考每单元之前的“单元教材支配表”。此表提要式分条列出本单元读、写、口语交际或综合实践活动等的主要教学目标,课时安排建议和精、略读课文安排建议。当然,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应该从本班本校本地的实际出发,适当调整,合理有效地使用教科书。如笔者在设计苏教版七年级上册“亲近文学”单元的教学时,将开篇第一课《为你打开一扇门》,放到了本单元阅读教学的最后一课时教授,并作了略读处理。因为,笔者任教的是一所农村中学。大多学生课外阅读面窄量小,对文学没有太多直观认识。而《为你打开一扇门》对文学特征、内涵、功能等的论述又比较抽象。如果按部就班,首先教授此文的话,非但不能激发学生阅读文学作品的兴趣,还会打击学生今后学习语文的信心。为此,我先安排了浅显易懂的《繁星》,生动曲折的《安恩和奶牛》,优美流畅、富有哲理的《冰心诗四首》,再安排了简短有趣的《古代寓言二则》,散文、小说、诗歌、寓言,体裁多样。之后,我再引导学生结合所学文学作品的具体内容来理解赵丽宏对文学的阐述。实践证明,效果不错。
二、有效开展比较教学,多角度、多层面“求同求异”。
现行语文教材大多按照主题来合成单元。同一单元的几篇课文既有共同的主题,也有各自鲜明的个性。因此,实施单元教学可以常用比较教学法。有效开展比较教学的方法可概括为“求同求异”,通过对语言材料全面深入地比较和探究,不但可以培养学生分析比较、理解鉴赏的能力,还能锻炼学生聚合性和发散性思维。
例如苏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之歌。本单元的五篇文章(《七律 》、《<组歌>两首》、《老山界》、《草》、《<>节选》),若从求同的角度看,它们有很多共性。首先,题材都与“”有关,记述了途中的一些重大事件。其次,表达方式方面,都采用了叙事和描写,多少不同而已。最后,五篇课文的主题,都表现了指战员的崇高精神境界,展现了深远的历史意义。因为有共性,某些教学环节的要求、处理可以相同或相似。如:朗读基调的把握,人物形象的分析。若从求异的角度看,它们各有个性。首先,五篇文章体裁不同。律诗、歌词、回忆录、小说、电视剧本,各不相同。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注意文体特点,把握不同样式的作品表现同一题材的一般方法。其次,从描写角度来看,前三篇描写景物较多,后两篇描写人物较多。教师可将各篇文章中的描写性语句找出,然后比较差异,并探寻产生差异的原因。最后,主题的侧重点略有不同。《七律・》侧重表现革命乐观主义精神;《<组歌>两首》侧重表现用兵如神和战士的革命理想;《老山界》侧重表现优良革命传统;《草》侧重表现周副主席的高尚人格;《<>节选》侧重表现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教师可指点学生通过体会细节,品读关键语句来把握差异。
三、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单元整体教学的内涵范文4
单元主题阅读教学,可以围绕主题对教材进行重组、删减、补充,选编与主题同一题材的素材,作为阅读教学延伸的辅助读物,使学生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里,尽量多地接触大量的语文材料。这一过程可以使学生得到比较系统的语言积累,丰富情感体验,从而达到自主内化的目的。
单元主题阅读教学使多篇文章汇聚于一个焦点,着眼于语文学科的内涵,具有较强的冲击力。把语文教育的范畴扩大到生活的范畴,提供给学生的是开阔的视野,渗透人文精神、情感体验,深入到学生的心灵。
综上所述,教师可以利用单元教学的内容特点,进行梳理和整合,按照学生的发展特点和需要,调整自己的教学思路,能最大限度地运用教材,提高效率。下面就以苏教版四下第五单元为例,谈谈我的思考与做法。
第一阶段:整体阅读,主题认知整合
。
1.解读文本。对文本进行深入的比较阅读,学生发现三篇课文思想内涵的相同之处,讲述的都是人和动物之间的浓情故事:《鸟语》表现了人与鸟类心灵相通的美好境界;《天鹅的故事》《生命的壮歌》讴歌了生命的可贵。用主题词概括其核心价值,那就是“朋友”“生命”“和谐”……人和动物应该成为“朋友”,在大自然里“和谐”共处,表现“生命”的伟大和存在的意义。
2.递进主题。在比较它们的不同时,学生发现《鸟语》体现出“我”对鸟儿的“喜爱”之情,《天鹅的故事》则表现的是,斯杰潘老人对老天鹅奋不顾身带头破冰和整群天鹅齐心协力破冰的“敬佩”之心,而《生命的壮歌》则展现了游客们对外层蚂蚁和老羚羊为了种群的延续,甘愿牺牲自我的“敬畏”之意。由“喜爱”,到“敬佩”,再到“敬畏”,不同的故事展现出不同的“人”,对相关动物的情感呈现出逐层递进、逐渐加深的状态,令人回味。
3.彰显内心。在已经形成初步认识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用画简图的方式来表达自己对这组课文主题的理解,既激发学生对学习语文的兴趣,又借助绘画表达情感和对文本思想内涵的理解。学生兴趣盎然,一幅幅形态各异却颇具匠心的简图新鲜出炉了。
有的画成阶梯形,主题词:生命
还有长短不一的线段、一颗比一颗大的心形、金字塔形等图形,丰富多变的构图表达出同学们对这组课文主题思想内涵的理解,其创造性令人欣慰。
。
第二阶段:主题挈领,阅读点面整合
在学生深刻理解、剖析、归纳了主题之后,开始阅读《智慧背囊》这套丛书中有关“人与动物”的故事。学生们一边阅读,一边写“读书卡”,记录故事的主要内容,写写阅读后的点滴感受,画画故事中的人和动物等。目的就在于激发同学们课外拓展阅读的兴趣,进行广泛的主题大阅读,由“点”带动“面”,让学生的课外阅读走向更广更深的舞台。
第三阶段:主题对话,阅读方法整合
在学生进行分散性的广泛主题阅读的基础上,我又通过集中性的主题阅读指导,引导他们逐步归纳、掌握“人与动物”故事的一般性阅读方法。
1.交流阅读感悟,筛选阅读篇目。学生阅读了那么多的“人与动物”故事:《如果你不想让天鹅死去》《狮子和野牛》《钓鱼的故事》……有的同学被动物的形象深深吸引,有的明白了人生的真谛,有的同学心灵受到震撼……经过交流、比较、层层筛选,同学们比较喜欢这三个故事:《驴的自救》《受伤的狮子》《老狼碑》,决定作为集体研究阅读的篇目。
2.集体阅读故事,发现阅读规律。学生重新细读《驴的自救》《受伤的狮子》《老狼碑》,通过几个逐层递进的“阅读单”,发现、归纳“人与动物”故事的一般性“阅读背囊”。
“阅读单一”:原先你对驴、狮子和老狼是怎样的印象?读了三个故事后,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在他们已有的印象中,驴是“愚蠢”的象征,狮子是“凶猛”的代表,狼是“奸诈”的典型。可学生读了三个故事后却发生了改变:驴在生命遇到危机时表现出的“镇定”和“智慧”令人惊叹;受伤的狮子在驯兽师声声呼唤下的一举一动就像“温顺”的大猫;老狼为了救狼崽可以“不顾一切”挣断腿,毅然转身跳崖,就像“宁死不屈”的勇士。学生通过交流发现,阅读这些故事可以丰富自己对动物的认识,因为不同的故事会表现出各种动物不同的形象。由此归纳出第一条“阅读背囊”:在比较阅读中重新认识动物新形象。
“阅读单二”:我们对三种动物新形象的认识主要来自于细节描写,请画出每个故事中最打动你的一处描写并品读,作简要批注。
《驴的自救》最打动学生的描写是,当人们决定放弃救助要把驴埋了,驴子令人称奇的反应。在反复品读后,他们感受到了“永不放弃”“有信心就有希望”等人生哲理。《受伤的狮子》最打动学生的描写是,因车祸严重受伤而要发狂的狮子,在驯兽师的呼唤中它一步步向驯兽师走近,最后深情相拥的场景。这段描写让他们体会到了“信任的无穷力量”“慈善能创造一切奇迹”。《老狼碑》中打动学生们的细节描写主要有两处:一是老狼明明知道猎人们是用狼崽作诱饵诱捕它,可它还是不顾一切甚至不惜挣断一条腿;二是老狼跑到悬崖边的回头注视,猎人们才从它“深陷的白色的”眼睛中发现,居然是一条瘸腿狼,老狼纵身跳下了悬崖。他们有太多的感受要表达,给“老狼碑”写下“墓志铭”:“母爱永存”;“你用残缺的身躯践行了一位母亲、一个勇士的承诺”……表达对老狼的敬意。
学生通过交流发现,好的“人与动物”的故事会用一处处精彩的细节描写打动人们,表现人与动物之间的“情深”……由此归纳出第二条“阅读背囊”:在比较阅读中体会细节描写的精彩。
。
由于在整体阅读第五单元时运用过这种图文结合的表达方法,同学们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完成了“阅读单”。
[例一]主题词:爱
学生通过交流发现,主题阅读还可以对一组文章进行横向比较阅读,深入挖掘同一主题下的不同内涵,是一种创造性的理解和表达。由此归纳出第三条“阅读背囊”:在比较阅读中深入感悟故事的“灵魂”。
3.阅读整本书籍,拥有阅读智囊。学生继续阅读整本的动物故事书,有跃居“美国最伟大的十部儿童文学名著”首位的童话书《夏洛的网》,“动物小说之王”沈石溪的作品《狼王梦》等,这些“整本书”的阅读会把学生的“主题阅读”引向更广阔的空间。
单元整体教学的内涵范文5
一、跨学科技能培养路径:主题学习
在北爱尔兰,跨学科主题学习是培养跨学科技能的主要途径。跨学科主题学习并不是独立的一门课程,是经过结构化的主题(Theme)学习的一种学习方式。主题活动打破学科界限,围绕某一主题,将涉及不同学科的内容、问题和活动,需要综合应用多学科知识。
1、主题学习的特点与内涵跨学科主题学习最大的特点是结构化、主题化和综合性。从思维能力、自我发展和跨学科技能的培养目标出发,主题教学包括个人健康、自我认识、可持续发展、了解宇宙、公民意识、职业生涯和文化理解七个子单元。七个子单元的内容体现学生从一个“自然人”成长为“社会人”和具备全人人格的重要内容,为学生在生活所有方面的成功作了铺垫,这样的教学内容帮助学生获得生活的技能,超越已获得知识的工具,加深学生对自我和社会的理解,并以积极的生活态度去面对人生和未来。与此同时,所有的子单元从爱尔兰中学课程的不同学科领域入手,设计了与生活密切相关的教与学活动。当然,不同的单元内涵不同。侧重点和不同学科领域的关联度不同。如图所示:从图示可以看出:每个单元构成的主要领域,不同单元里学科领域的不同体现了单元教学目标与学科领域内在特征的高度统一。如职业生涯单元强调了对职业的认识、突出了数学、外语和科技在现代经济生活中的作用;个人健康单元则从家政、体育、科学和自我认识四个领域重点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健身习惯,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这样的设计解决学科之间壁垒森严的现象,有效地突破了学生综合能力不足的问题。;通过运用统计大数据来了解和预知个人与社会的选择,将数学与个人发展、社会了解结合起来;。跨学科主题学习以问题的形式提出学习的主题和内容,既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渗透了培养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价值取向。如在可持续发展单元中,职业生涯领域中提出了“什么是可持续发展?”、“今天的企业和公司面临怎样的环境挑战?”、“雇主有怎么样的环境责任?”、“在可持续发展的领域中什么工作会充满活力?”,显然课程设计者想以问题的解决去培养学生理解可持续发展的意义,并通过合作、探究解决问题,形成自我的判断和价值。
2、主题学习的实施要求英国教育部门规定“主题学习单元专栏上的活动只是资源,而不是教学活动的全部”,所有教师在主题教学时要遵循统一性和灵活性的原则。。教育管理部门还要求学校在实施过程中要进行基于“从教师的角度,活动会有什么积极的、负面的或有趣的预设效果?从学生的角度,活动会有什么积极的、负面的或有趣的预设效果?”的评估,提高教与学的效益。学科教师会从不同的角度讨论主题教学的实施和教学活动的选择:从你的学科出发,你喜欢或不喜欢哪些主题活动?你发现哪些活动最有效?什么活动对于你来说是新的和愿意去尝试?在提供的活动策略和活动中,你还能用在其他什么内容上?提出的主要问题很有用或恰当吗?你怎么使用这些单元来发展你的教学设计?[4]只有解决了这些问题,单元的基本内涵才能在跨学科领域的学习和活动中体现和落实,教师才能深刻理解单元的基本内涵,并形成基于能力和评价的活动设计,还鼓励了教师如何超越教室组织教学活动,进一步发展他们自己独特的教学方法和活动。事实上,“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素质”,“让学习根植与社会和现实”的理念并不新鲜,但北爱尔兰的主题学习的独特之处在于将这理念设计更为系统,贯彻更为彻底,与学科的结合更为紧密。主题学习整合了所有的学科领域,并将生活的元素发挥的淋漓尽致,不仅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而且赋予了学生适应当下生活和未来生活的能力。
。案例一:工程师如何运用数学?。而建筑师是在工作中应用数学的典型代表。计算活动1:如果你是工程师,请算一算:长12米宽10米深5米的柱子底座需要多少体积的混凝土?计算活动2:如果将水从Silent山谷水库的水引到贝尔法斯特,需要多少长的管道?计算活动3:去网上查查泰塔尼克号的排水量和你家每月的用水量,请计算一艘泰塔尼克号的排水量相当于你家几个月的用水量?小组讨论:在完成上述活动时,工程师需要用哪些数学计算方式?小组接龙:在计算和讨论后,请每个同学说出数学在工程师眼里是什么?(例:工具、帮助解决问题、思考的方式、语言和帮助你有创意等等)更多的资源和活动:如何建造一座桥国家工程师协会(.uk/education)[5]案例二:如何通过饮食了解文化活动背景:文化理解中的家政单元目的在于帮助学生理解不同国家的饮食文化,了解食物在不同的文化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还形成选择合理饮食的习惯和技能。以小组为单位,设计一个模版,用于食品的类别和特点。组织一次超市调查,记录超市里出售的食品,并允许每个组购买一种外国的食品。。允许学生品尝他们购买的食品,然后从味道、外观、气味、制作的容易度、性价比等评价,并记录在模版上,并向全班反馈。以四人一组为单位,学生选择不同的国家的代表食物调查,用POWERPOINT、海报和投影仪等媒介汇报调查结果,重点阐述食品中的文化。不同的小组选择二种菜肴,分工合作制定方案、准备材料和烹饪食物,然后品尝点评,学生须将烧好的食物拍照,并向同学们展示劳动成果。。课堂中的教学任务在学生的合作探究,讨论问答,展示评价等活动中才能完成,学生得到的往往不是统一的答案,而是在活动中逐渐形成的价值观和思维判断,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批判思维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在主题学习中得到了有效的培养。这既是跨学科技能的重要部分,也是学生能适应未来社会和生活的重要技能。在跨学科主题学习中,交流、数学和信息技术既是教学的内容,也是组织教学的手段。。;通过运用统计大数据来了解和预知个人与社会的选择,将数学与个人发展、社会了解结合起来;。[7]因此,学生使用数学和信息技术的能力在跨学科主题学习中迅速提高。
二、思考与启示
纵观世界各国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培养目标,北爱尔兰地区是为数不多将学生的跨学科技能明确写入能力要求的国家或地区,其实践的理念和途径,对于我国的中学阶段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的启示。
1、跨学科技能是教育培养的核心技能在21世纪全球化、信息化和网络化浪潮中,知识的高度综合性和整体性,成了人类发展的重要趋势。社会和经济对人才的需求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基础知识扎实,全面发展,具备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是未来人才的核心要素。交流、使用数学和应用信息技术的技能是“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具体体现,是人们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技能,也是适应未来社会变革和发展的重要能力。在北爱尔兰中学,跨学科技能的培养和学习是课程核心和学习的基石,也是教师教学的重要内容。跨学科技能的培养深刻地体现了社会和时代的特征,有力地展示了教育对社会变革的具体回应。。
2、跨学科技能不仅仅是技能的培养北爱尔兰的跨学科技能体现了“学习为了工作和生活”的重要理念,将学生社会化的成长与适应落实到具体的教育实践,主题学习设计了个人健康、自我认识、可持续发展、了解宇宙、公民意识、职业生涯和文化理解等七个单元,将学生个人的身体、心理、道德、职业等健康发展作为重要内容。主题学习中人的身心和谐发展,人与社会和世界的和谐共处的价值取向和教育目标尤其明显,突出了人的主体地位。主题学习的单元设计将跨学科技能与人的发展结合起来,促进学生从“自然人”成长为“社会人”的教学。因此跨学科技能不仅仅是技能的培养,而是为促进学生自我身心和谐发展的重要工具和手段,超越了技术和手段的外在价值,赋予了技能真正的意义,这才是教育的应有之义。
3、学科融合在生活化教学中实现。在跨学科技能的培养中,课程中各学科领域是教学基点,交流、使用数学和信息技术是教学的媒介,然而学科之间的关系不是割裂和独立的,而是渗透和交互的关系。学生对不同学科的概念、理论、方法和工具进行整合,超越单一学科领域,加深他们对复杂主题的理解,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批判性思维和独立思考能力。。。。跨学科技能的培养也是将学生为中心化的教学过程,落实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
单元整体教学的内涵范文6
关键词: 英语课堂 整体教学 阅读能力 阅读讲评
一、阅读整体教学的背景
在缺少外语语言环境的背景下,学生阅读能力提高的重要途径之一就是进行大量的课内外阅读。然而,长久以来,大部分教师在上阅读课时,受传统教学法的影响,以追求高分为目的,在阅读教学中只追求语言形式而忽视语言意义。大部分教师喜欢进行分段教学,逐句逐字进行翻译、解释,将一个完整的故事肢解得支离破碎,结果破坏了文章完整的思想和结构,有时阅读课完全偏离了阅读的宗旨,不知不觉就变成了语法课。这种做法的后果就是学生无法把握故事情节的发展脉络,不利于学生掌握课文的中心思想与语言综合能力的培养。
整体教学是一种现代教学方法,是一种新型的科学教育观,这种教学观要求教师从文章结构出发,把语言形式教学与语言基础知识结合起来,运用英语学习的理论,提高学生对语言及文化的理解,获得丰富的语言信息,从而增长知识,开阔视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语言综合能力的培养,达到学生正确流畅使用语言的目的。
二、课内阅读课整体教学模式
(一)读前(pre-reading)
教师在充分备课的基础上,给学生布置一些任务供预习使用,如学生需熟读课文,寻找文章大意,并在困惑的地方做记号,达到有效听课的目的。
比如笔者教上高中英语选修6Unit 1“Art”这一单元时,考虑到西方绘画艺术史对学生来说是陌生的话题,如果没有针对性的预习,则势必很难在第二天的课中全盘吸收此文。因此,笔者课前布置了预习任务。
1.熟悉本文所涉及的生词。
2.熟读课文3遍。
3.寻找问题答案:How many forms of western paintings are mentioned in this passage? What are they?
这样学生对本文有了一个基本框架,有助于培养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文章内容的习惯。
(二)读中(while-reading)
1.导入――尽量借助一些与课文内容相关的材料引入正题,如生活中的点滴,电影中的某一片段,歌曲等。
比如笔者在教高中英语选修6Unit 3“A Healthy Life”这一单元时,刚好发现近期部分学生在校外有吸烟、饮酒的不良习惯,于是笔者从这一现象入手,引入本单元话题:The harmful effects of smoking and how to stop it.学生既感到熟悉,又为班里某些染上吸烟坏习惯的同学感到痛心。这种导入从情感入手,易于学生从整体上把握祖父写这封信的目的,学生学习起来更有动力。
2.略读――规定学生在一定的时间内快速阅读完全文,重点是首段和尾断,找出主题句并了解文章的篇章结构。
比如笔者在教高中英语选修6Unit2“Poems”一单元时,就采用以上办法,给学生3分钟时间略读全文,重点是头尾两段,学生在短时间内就能了解本文结构:six forms of English poems:nursery rhymes,list poems,the cinquain...在学生了解全文篇章结构的基础上,教师再去填充这个框架,最后总结,实现整体到局部再到整体的教学法。
3.精读――有了前面的铺垫,这时可让学生合起课本,认真听阅读材料,注意语音语调,让学生完成教师课前精心设计的阅读任务。当然,阅读任务得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而定难易。
比如笔者在上以教“Poems”这一单元时,由于笔者所教的两个班程度不同,于是设计了不同的阅读任务。对于程度低一点的那个班级,笔者设计问题:
1.What’s the topic of the the reading passage?
2.Find out the characteristics of each form of the English poems mentioned in the passage.
而对于另一个班级,笔者除了要求他们完成以上阅读任务之外,还要求他们学会欣赏文中的每一首诗,理解诗的内涵。
4.语言教学活动――分析重难点句型,结合语境分析语言结构。在操练新的语言点中,不忘设置新的情境,让这些新的语言点得以被充分使用。
(三)读后(post-reading)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及程度,以《高中英语课程标准》为指导,设计一些阅读理解题目,既锻炼了学生的信息查找能力,又巩固了课文内容。
比如笔者在高中英语选修6Unit 5“AN EXICTING JOB”一文时,在学生完全理解本文的基础上,又设计了三道读后题,
1.What’s the author’s attitude towards the volcano?
2.How many years has the author worked as a volcanologist?
3.How many persons went to the mountain after the Kilauea.
这种读后题既能对文章的整体教学效果起到巩固作用,又能适应高考需求,为日后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提高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课外阅读讲评课也需把握整体教学的原则
阅读能力的提高单靠课内阅读是远远不够的,还需通过课外阅读,每天限时训练,课后练习,完成试卷阅读题等渠道进行补充阅读。课外阅读材料广泛,题材新颖,紧跟时代步伐,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有很大的促进作用。教师应利用这一优势,根据不同材料的特点,采用不同的方式进行教学,但也不能偏离整体教学的方向。然而,现在许多教师为节省时间,对于课外阅读,尤其是试卷或练习中的阅读理解题,基本上采用自下而山上理论,即看着问题找答案,不做有效讲评,即整体讲评,让学生有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感觉。尽管讲评之后知道答案出处,却不知文章大意,很难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其实阅读讲评应遵循自上而下理论,阅读理解是一种主动的“猜测―证实”的过程,尽管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做到像课内阅读文的整体教学那样完整、具体,但至少也要经历从整体再到局部的过程。只有把握文章整体意思,才能准确理解细节。
当然,尽管整体教学在英语阅读教学中有着诸多优势,但我们不能一味强调把阅读作为一个整体来理解,而完全忽略词汇等语言基本知识。要知道语言素质和综合素质是教育理念下阅读课的两个目标,缺一不可。如果学生缺乏语言基础知识,自然就会影响他们阅读能力的全面提高,因此教师在阅读整体教学过程中,要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地补充语言基础知识的输入,确保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综合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学外语教与学.2010(10).
[2]中小学英语教学研究.2013(6).
[3]周学文.新课程,新理念下的高中英语整体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