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依托计算机与现代通信技术、数字交互型多媒体的网络营销,是现代的新型营销方式之一,充分利用互联网络、无线网络以及智能手机终端等无线互联网移动设备渗透人们日常生活、学习、工作各环节,已成为各个行业、领域开展营销工作的主要途径和手段。在市场竞争愈发激烈的情况下,为适应社会发展趋势、更好地应对竞争、满足客户需求、促进自身发展,在互联网时代和新电改背景下,供电企业营销工作也逐渐将关注重点转移到网络营销上。本文就基于智能电网下的互联网+电力营销展开分析探讨。
关键词:智能电网;互联网;电力营销
随着全国特高压交直流输变电联网工程快速实施、配网自动化建设水平不断提升以及全球电力互联网建设逐步启动,智能互联电网的建设使得风力、太阳能与水力等绿色清洁可再生能源充分利用有了新的可能,在互联特高压电网和智能自动化配网的强力支撑下,可就地将可再生能源通过分布式发电产生的电能接入到电网中使负荷平衡,同时同微网联结在一起,继而将配电网,甚至是整个电网的运行模式改变。在智能电网快速向前发展和“两头放开”的新电改进程中,社会各界对分布式电源发电并网以及互联网+电力营销模式有了越来越强烈的需求,给一直处于垄断经营状态的电力营销带来诸多影响和巨大冲击,下面就问题入手,对智能电网下的互联网+电力营销展开具体分析探讨。
一、智能电网和互联网发展对电力营销的影响
(一)对购电电价的影响
智能电网中接入分布式电源后,电力输配网将一改以往单向的树形结构,向着双向、多元的方向发展。同时,随着分布式电源技术的不断提高,发电设备价格逐步降低,更多的电力用户有了属于自己的发电设备,使其兼具电力消费者和分布式电能生产者的身份。但在现行的《电力法》中,电力消费者与生产者并没有统一,是完全独立的,即使是有自备电厂,兼具电力消费者与生产者两重身份的企业,其在业务流程上也依然是单向、独立的,所以不论是电能计量,还是电费的收取都是分开独立进行。目前分布式发电特别是风力发电和光伏发电尚未完全进入商业化阶段,所以还无法完全以商业化市场竞争为准进行定价,同时也不具备直接参与到电力市场竞争当中的能力。因为受限于发电成本,国家针对分布式电源实行价格扶持政策,采用固定的电价。这样就会把供电企业购电均价提高,使供电企业成本增加。
(二)对电力市场的影响
分布式电源在智能电网中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电力市场向良性竞争状态的自由电力市场过渡,可以说电力市场化是在智能电网中接入分布式电源的制度基础。从分布式电源的投资方式与运营商来看,其实力不是很强且分散。针对此种情况,国家进一步深化电力体制改革,构建多种不同类型的发电、售电等电力市场主体,将市场竞争机制引入电力生产、销售环节。从目前电网企业关于坚强智能电网的定义可见,是基于传统垄断性电网建立起来的,最终形成的智能电网将带有一定垄断性;从能源发展趋势与分布式电源自身特点来看,未来分布式发电设备与储能设备的出现会在很大程度上减弱电网的垄断性,并在零售市场上彻底打破垄断性,让电力市场竞争更为自由。
(三)对电网运行的影响
风能、太阳能与水能等分布式发电极易受到自然因素限制,相较于常规的化石能源发电,因为存在随机性与间歇性特点,严重威胁电网安全稳定运行,从而影响对电力用户安全可靠供电。
(四)对用户需求的影响
智能电网下电力营销的关键技术就是能够及时响应、满足用户需求,通常都是以需求特性波动因子与供应取向幅值的偏离大小为量化指标,可以将供需一体化特有的联动特性更好地体现出来,维持电力供需平衡,并利用电价差异这一经济杠杆激发电力市场主体活力。供电公司的运行成本、售电量、售电均价等电力营销层面都在分布式电源并网的影响下发生变革,从根本上改变了以往针对用户方单向售电的模式,供需双方在并网售电模式下有了利益上的博弈。
(五)对电力营销服务的影响
目前我国在智能电网方面的发展处于起始阶段,需要在不断实践发展中认识和智能电网给电网终端用户带来的影响。从本质上来看,在终端用户方面智能电网所体现出的互动性概念,就是利用现代自动化技术与通信技术将分布式电源接入到并网后的变化反映出来。在电网智能用电小区试点建设方案中提出了先进性和实用性、前瞻性与双向互动、信息采集全面覆盖等多个建设原则,拟实现的功能有智能用电服务与支撑三网融合、家电控制用电、水电气热“四表合一”信息的采集与管理以及社区信息服务。这样在智能电网通信信道的支持下,智能电力小区成功地将有线电视网和电信网、互联网与电力网融合在一起,既保证了电力的安全生产,又将用户对信息服务的满意度提升上来,同时创造了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当前阶段针对智能电力小区的技术实施方案中既包含了三网融合技术与光发电技术、太阳能电池技术,又包含了电动汽车充电技术,分布式电源,这些技术的应用使得电网终端用户能够享受到更为便捷的服务,电网企业将为电力用户提供全方位的能源供应综合服务。
(六)对电力营销模式的影响
国家实施新增配电市场和售电市场放开的新电改,供电企业须提升竞争力保存量市场抢增量市场,电力营销从“皇帝女儿不愁嫁”的垄断“坐地电商”向市场激烈竞争的“度电必争”的“推销电商”跨越。国家推进“互联网+”发展战略,电力营销必须适应从线下服务的“传统电商”向网上互动服务的客户触点可及的现代“互联网能源综合服务提供商”跨越。
二、电力网络营销的现状
(一)电力营销体系不适应网络要求
国家经济体制改革实现了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发展变革,体制改革虽然经历了政企分开、厂网分开,但计划经济体制下电力系统重发电轻用电以及到市场经济过渡阶段重输变电发展建设轻配网建设发展和重生产轻营销的烙印根深蒂固。目前供电企业还未建立起适应市场经济的电力营销体系,诸如后勤物资保障影响基建与生产,基建与生产运行检修制约电力营销等等,未真正构建起以市场为引领,以客户为中心的市场经济营销体系。在国家推进绿色发展、“互联网+”发展战略以及“管住中间,放开两头”的新电改,供电企业内部各专业信息资源未得到有效集约整合,供电企业与广大电力用户电力销售服务互动信息未实现高效、准确、稳定的交互,因此,互联网+电力营销模式有待加快试点研究与全面推进。
(二)供电企业内部适应市场经济的有效的激励机制未完全形成
受一直以来电力销售垄断经营体制影响,供电企业内部员工的奖惩激励在公平方面考虑过多,但在效率方面没有拉大收入差距来充分体现按业绩贡献率等进行分配,因此,员工的工作激情和业务技术潜能未得到充分发挥。
(三)营销人员不具备强烈的市场竞争意识
由于电力生产和销售特殊性,国家对电力销售一直采取垄断经营方式,虽然供电企业内部不断强化以安全为基础,效益为中心,服务为宗旨,这种自上而下的非员工主动自觉行为,未经过激烈的甚至残酷的电力营销市场竞争洗礼,供电企业内部员工并不能刻骨铭心地完全树立起危机意识和市场竞争意识,更谈不上互联网经济时代的互联网+电力营销市场竞争意识。
(四)营销人员市场经济业务知识
匮乏一直以来,电力营销模式都有很强的垄断性,使得服务型的供电企业未体现企业的市场主体角色,对自身角色定位不明确,造成了供电企业员工市场主体角色缺失,电力市场经济和电力互联网营销等相关业务知识匮乏。
三、在智能电网背景下电力网络营销的应对策略
(一)供电企业要加快构建其完善的营销理念和营销体系
在以市场为引领,以客户为中心的前提下,树立供需双方能够在电力网络平台上进行双向互动、对企业实行动态管理以及通过公平竞争或合作开拓电力市场的经营理念。加快试点和全面推广建立能够与电力网络营销发展相适应、能够满足于用户个性化需求及定制化需求的网络营销服务体系。全面推广电力客户足不出户通过手机或网络办理报装用电(售电前服务)、电费缴纳(售中服务)、故障报修(售后服务)等用电业务,逐步建立起网络电商的新型电力营销服务体系。
(二)提升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保证电力网络运营质量
完善的网络基础设施是电力网络营销的基础保障,所以,供电企业要在此方面加大研发投入与建设力度,使企业的网络安全得到有力保证。在企业内部网接入互联网时采用防火墙通道的方式,使电力营销网络有可靠、高效的网络系统作为支持,有效保证运营质量。一方面,要加强以提升配网自动化为核心的满足电网末端服务的智能电网规划与建设,另一方面,要加强试点研究和推进水、电、气、热信息采集网络与有线电视、通信数据、互联网融合战略合作,为网上互动的触点可及的电力营销服务提供强有力的稳定可靠的网络支撑。同时,加快实现供电企业各专业信息共享,为互联网+电力营销服务提供充足的高效便捷的信息支撑。
(三)树立良好的市场竞争意识,提高供电企业竞争实力
在网络经济时代,供电企业必须认识到当前企业间的竞争不再单单只是价格、质量和服务上的竞争,网络竞争占据的比重越来越大,客户忠诚度成为争夺的焦点。基于此,供电企业应坚持以客户为中心,以客户需求为导向,以提升用户满意度、忠诚度为目的,统筹兼顾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一方面,在兼顾公平与效率基础上,建立和完善按业绩贡献率为主的工资待遇分配机制,通过拉大收入差距来充分调动企业员工的市场竞争服务意识和潜能,激发降本提质增效和市场活力。
(四)加强对营销队伍的建设,为电力网络营销奠定基础
作为电力网络营销的主力,当前电力企业的营销队伍当中缺少既掌握电力专业技术,又懂得市场营销管理的复合型人才,且整体业务水平不高。为此,要在营销队伍建设上加大投入力度,积极开展市场经济原理和法规、市场营销手段和策略、互联网网络知识和电子商务等现代网络经济和现代营销相关知识培训及典型试点等实践。结论在电力市场逐渐开放、竞争日渐激烈的情况下,电力企业的营销体系和手段成为抢占市场的关键因素。智能电网的建设和发展给并网电价、电力市场、用户需求与电能价格体系以及电网终端用户等多个方面都带来了一定的影响,未来的电力营销应以智能电网为依托,以满足用户需求为目标,在智能电网新技术的支持下实现电网与电力用户间的双向互动,为用户提供更为优质的服务,同时制定出能够将产品价值真实反映出来,灵活的电价形成机制,合理优化配置社会资源。
作者:肖元 单位:国网内江供电公司
参考文献:
[1]彭松洁.智能电网下电力网络的营销模式研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5(21):47-47.
[2]唐蕾,李靖.基于智能电网的电力网络营销模式探讨[J].三角洲,2014(5):44-44,45.
[3]杨斌.智能电网下的电力网络营销模式探讨[J].科技与创新,2015(22):57-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