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投稿教育论文范文

2024-09-28 来源:伴沃教育

篇1

一、我国高等投资体制改革的迫切性与可能性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运作,不仅需要逐步完善市场体系和政策法规,更需要大批具有良好思想品德、专业文化素养,善于按市场经济规律进行决策、管理和运作的各类专门人才,还需要有源源不断的高质量科技成果的输入和高智力的有力支持,而跨世纪的国际竞争更是高科技和高科技产业的竞争,是高级专门人才的竞争,因而作为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和发展科技文化为己任的高等教育事业将左右我国新历史使命的实现。目前我国的高教事业则远不能适应发展需要,无论是在人才的数量、质量、结构、种类、规格等方面,还是在科技发展的规模和水平方面,都还无法满足需要,高教事业必须进一步发展才能满足形势发展的需要。但要发展就要有投入,就要有相应的资源条件作保证,尤其是建设高水平的大学,必须要有高的投入。但现实情况是高教经费处于入不敷出的困境。目前我国普通高校均由政府兴办,但政府实际上只能负担一半左右的办学经费,所以目前高教经费不仅无法提供发展的需要,连维持现有教育活动都难以为继,高教经费已成为高教事业发展的“瓶颈”。因此,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下所形成的高教经费由政府单一渠道投资的体制再也无法维持下去了;同时由政府一元化投资的体制,包括学生的培养费在内所有高教经费全由政府包下来也不合理,因此,改变政府一元化投资体制,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已势在必行。而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则使多渠道筹措经费成为可能,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高等教育也具备与其他社会部门进行劳动交换的法人地位,高校为国家、社会提供人才、科研成果和社会服务,也就是提供了劳动,接受其劳动的部门以及个人会因此而增加收入和得到其他利益。它们之间可用社会必要劳动的确定为准绳进行等价交换,学校通过提供各种劳动成果与社会不同的部门、单位以及人员进行交换获取经费,这就使多渠道筹措经费成为可能。。

二、“政府拨款为主,多渠道筹措经费”投资体制的性质、内涵及其相互关系

1.“主与多”的性质与内涵

各个渠道的性质和它们的职、权、利是不同的,具体说来:

(1)政府拨款为主--主渠道。“为主”的含意,应该是指政府的拨款投资在整个国家高教经费的投入中所占的份额是主要部份。它反映在办学体制上则体现为高校是公办为主,非分办为辅;反映在公办大学的经费投入中,应该是国家政府的拨款投入为主,当然在这个为主的投资中除政府直接拨款外也应包括国家政府通过行政的、政策的以及法律的手段支持高教的间接性投入(如免税等)的部分。

由于政府拨款为主渠道,因此政府不仅通过政策的手段而且以投资的主体地位来调控影响高等教育的行为以保证办学方向、教育方针贯彻等的实现,最终就是确保教育的行为为人民的根本利益服务。

在主渠道之外,辅之以其他多种渠道,它们是:

(2)收取学生的学杂费。在明确主渠道--国家担负一定的培养费用的条件下,可以实行“谁受益,谁出钱”的原则进行收费,这是因为受教育者--学生接受了高等教育,增加了知识,获得了本领,提高了能力,从而可以使自己增值,他将在未来的工作劳动实践中可获得高的报酬,因而他在学校中消耗的教育培养劳动不能无偿占有,应给予一定的补偿,所以就应缴纳相应的费用。由于学生交了费,相应学生应具有有关的自,如选择学校、选择专业的自,毕业后选择职业、工作岗位的自等;另外也可由用人单位以设立奖学金,或直接支付培养费等形式来支持所培养的学生,用人部门有权要求他们首先到该单位服务工作。

关于收费标准,原则上应根据学校为学生所创造的“经济性价值”的部分按照价值规律进行等价交换,但具体操作上则应随着社会承受能力的提高逐步到位,目前只能按照培养成本的一定比例和当前社会实际承受能力来决定,当然不同学校、不同专业其收费标准可以不同。

(3)社会服务的收入。社会服务的收入主要指,在学校和地方、企业之间进行不同功能的优势互补的经济活动中的收入,主要包括:为地方或地区通过多种形式进行培养、培训所需的各类专业、各种层次的人才和支援地方、企业办学;承担地方、企业科技研究项目;合办联营生产企业,创办高新技术产业;参与地方高新技术开发以及参与地方、企业的咨询决策等。这些活动是以学校一方为服务主体与以地方、企业一方为投资主体之间的合作关系,他们之间进行优势互补,双向选择各自所追求的最优发展的目标作为合作基础。在过去高度计划经济体制下这种服务一般是无偿的服务,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应该是有偿服务。学校以服务成果的数量和质量通过人才市场、技术市场、信息市场等按照价值规律进行等价交换,由此学校可以获取相应的经费收入。。

(4)承接国家、地方政府或部门的科研课题任务的收入。这就是学校承接纵向课题所得的经费,这方面的课题任务一般都是国家政府部门有关国计民生较为重要的项目,对社会主义建设影响重大的任务。这里的经费投入,其投资主体是国家政府部门,当然这些课题任务的得到,是依靠学校的科研实力和成就,通过竞争而争取到的。但这里的利益分配,不能完全按市场经济规律办事,虽然课题经费要考虑成果的价值,但更多的是根据课题研究过程中成本消耗的需要来考虑经费的拨款,这不仅因为在主渠道拨款中有拨给学校的科研事业经费,更因为这是国家任务,它将影响国家的全局利益,学校也有义务承担这方面的任务。

(5)校办产业的收入。从直观的角度来说,这里的投资主体是校办产业,校办产业作为教育经费投资者,它所要的权则是要求学校给予有关学校的资产的租赁权,要求学校给予学校的科技成果的转让权和校办产业的自主经营权。而最终利益的分配,实质上将按股份制的原则,学校作为校产、技术等入股的股额分取利润和国家给予校办产业的免税等优惠政策所得的经费收入。校办产业与社会的关系则与社会上一般企业一样,完全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办事,按照价值规律进行等价交换。从本质上看,校办产业渠道的经费收入是学校的自我投资。

(6)国内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个人根据自愿和量力的原则捐资助学、集资办学及国外的资助和捐赠。

这一渠道的投资主体,当然就是捐资或集资的单位和个人。从现实来说,学校将无偿地接受他们的投入,他们的投资具有一定的选择权,或用于校园建设,或设立奖学金、助学金和发展基金,或捐赠设备等。他们这么做或是出于慈善的愿望,要扩大他们的影响“扬其名”;或则出于对母校报答养育之恩;或则是因为学校为他们作了贡献给予进一步的报答和鼓励等等。但这方面的经费收入,对学校来说是随机的,很不稳定的,是无法预计的,所以是一种机遇性收入,当然它与学校的历史声望影响有很大关系。

(7)运用金融、信贷手段融通教育资金,开办教育储蓄和贷学金来支持教育经费。这是国家政府给予教育的一种优惠政策,教育系统可举办金融机构,以融通资金。对学校来说,可以举办校内银行,开展集资、贷款等金融活动为教学、科研、基建、产业等融通资金。这将有助于教育资金的筹措。。

从以上对筹措教育经费的各个渠道的分析可以看出,教育投资体制改革就是投资主体的变革和改变对投资客体--学校的无偿为有偿,即从由国家政府--元化投资主体改变为多元化投资主体,它包括政府(含地方政府)、受教育者(受益者学生及其家长)、企业、社会团体、个人(包括海外人士)以及学校自身。不同的投资主体出于不同的利益,通过不同渠道,对投资客体--学校进行教育经费的投入,但是他们的投入力度是很不一样的。

2.各个投资渠道之间的关系

在各个投资主体之间有主有从,在主渠道之外其他各个投资渠道之间,他们的投入也不是一样的,但应该有个合适的比例,而目前的情况则尚无较为规范性的界定。以我校1993年度经费收入为例,全年收入经费共14922.3万元,其中国家政府拨款(包括教育事业费、科研事业费、基建费)4671.03万元,占总经费的31%,学生收费835万元,占总经费的6%,社会服务收入2396万元,占总经费的16%,纵向课题费收入4236万元,占总经费的28%,校办产业经费收入580万元,占总经费的4%,捐资收入180万元,占总经费的1.3%,信贷收入413万元,占总经费的2.8%。由上述统计分析可知,主渠道只占了31%,而纵向课题费和社会服务费收入所占比重较高,达44%;其次是学生收费、校办产业收入、信贷收入及捐赠,但他们的比重都较低。这表明目前政府拨款并不占主要份额,其它各渠道的比例较悬殊,而1993年我校累计财政赤字达5000万。为此,作为国家政府主渠道的投入要有较大增加才能真正成为“为主”的地位,其他有关渠道的经费投入也需要提高比例,适当调整关系,才能弥补学校财政赤字。而国外的一些著名大学的经费收入情况如何呢?据有关资料介绍,美国伯克利加州大学1989-1990年获得联邦、州及地方政府的资助占其总经费的69.3%,英国牛津大学1989-1990年度获政府资助占其总经费的50%以上,而公立大学一般获政府资助平均在40%以上;学费的收入有高有低,如伯克利大学学费收入占总经费的11.7%,耶鲁大学学费收入占总经费的24%;服务收入一般占总经费的22%;校产收入占总经费的3%-10%;捐赠收入占公立学校经常性收入的7%。上述国外学校经费收入的比例与我国情况相差甚远,由于国情不同不能盲目类比,但可参考。

三、关键在于落实到位

。但环顾目前的现实情况则仍然令人忧虑: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地位没有真正落实,而实际上只是处于“略战”地位的境地,只顾上经济项目,建楼堂馆所,搞开发区等,却舍不得投资教育,甚至出现挤占、挪用教育经费和大面积拖欠教师工资的状况,而学校教育经费由于物价上涨,实际办学经费连续几年负增长;教师待遇偏低长期未获解决,近年来教师流失量不断增加,师资队伍不稳;学校的教学科研仪器设备严重不足和老化及实践环节经费短缺,教学质量难以保证,办学难以为继;某些政策性措施出台,事实上限制了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教育投资水平不仅不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社会发展对教育日益增长的需求,甚而也难以满足现有教育事业的基本需要,如此等等的现实情况和问题仍然困扰着高等教育。因此,现在的问题在于真正贯彻落实新的高教投资体制,使其切实到位、兑现。。

1.首先要思想到位,真正把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地位落到实处。必须从思想深层次上解决重物质资源投入、轻人力资源开发的倾向。应充分认识无论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还是增强综合国力参与国际竞争,实现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战略目标,都将取决于国民素质和大批高水平专门人才,取决于教育事业的发展,而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则是一种高度智力密集和高度科技密集型的事业,其成就和效益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员的素质和教学科研仪器设备的先进程度,这就必须要投入更多的资金;同时,教育投资已为世界各国历史所证明也是一种生产性投资,它将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因而必须从战略高度来考虑教育问题,才能真正落实小平同志所说的“我们要千方百计,在别的方面忍耐一些,甚至于牺牲一点速度,把教育问题解决好”这一重要指示。

2.切实保证政府财政拨款的主渠道作用。。

篇2

1. 母语文化在高中英语学习中的教育意义

提到高中英语教学中的母语文化影响,教师首先想到的就是母语负迁移。用英式的思维来进行英语的学习,学习效果应该是最佳的,但是事实证明,思维与文化是两个不同的维度,更多的情况下教师会用最直观的教学传授知识,这就不可能不涉及到母语。在高中英语教学中推行渗透母语文化,是新时代社交发展的要求,也是新的课程标准的要求。早在20世纪初期,美国的文化学者查根斯就曾经对我国的母语文化做出过可行性研究,认为汉语文化是一种感染力极强的、具有符合人文主义精神的力量,在信息化快速发展的今天,可以帮助学生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是符合中国式教育逻辑的文化理念。

2. 母语文化在高中英语课堂中的现状分析

母语文化在高中英语中的最基础的体现,就是学生掌握了多少汉语的英文表达方式,英语的学习从小学开始到高中,不知不觉中对学生进行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掌握了常规的语法、词汇、行文书写方式,却不知道如何表述一些最基本的用语,如食品类、生活类、社会类等。在英语考试中,对中国文化的涉及比较多,但是令人遗憾的是,我们的学生往往在这一部分反而失分率较高,究其原因是在我们的英语教学中,母语词汇量不够,像一些传统节日清明节(Tomb- sweeping Day)、春节(the Spring Festival )的表达方式都存在问题。

3. 母语文化植入高中英语教学的策略

3.1深入挖掘教材,进行比较研究

对教材的深入发掘,是指在词汇、语法及课文的讲授上,进行文化层面的分析。现行的英语教材其文化性多偏向与语文学习的习惯,这就造成了学生在学习时对英文的内涵把握不清晰,介于英文语境和汉语学习方式的夹缝中。对教材的分析,应该将一部分精力放在文化分析上,给学生一个拓展的平台,一个词汇的词源意义,让学生比较中西方文化,给学生展示母语文化的不同之处。在对教材的深入挖掘过程中,会激发学生对英语学习的热情,在两种文化的比较中,可以让学生扩大视野,放开眼界,用更加博大的胸怀去接纳其他的不同文化,也更加重视我们的母语文化,形成正确的文化视野。

3.2结合地域文化,开发校本课程

传统的英语教育更加偏重知识的考查,而不重视与母语的融合、交流的意义。新的英语评价标准改变了英语评价的方式,开口说英语不再是一句空话,但是,如何让已经习惯了做题的学生开口说英语,在学习中融会自己的母语文化呢?当地的文化是最贴近学生生活的一种母语文化,开展地方特色明显的英语文化活动,在校园中进行校本课程的开发是将母语文化渗透到高中英语教学的不二方式。具有特色的文化交流最能激发学生心底的学习热情,好的学习氛围是带动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最佳方式。

3.3改变教学方略,重视文化审美

将母语文化渗透到高中的英语教育中,最直观的方式不外乎课堂教学,课堂教学是知识进行碰撞的平台,传统的教学方式将学生桎梏到单一的知识学习中来,更不要说母语文化的深入理解了。课堂教学的主体是学生本身,接受力强的青少年一代,每天都会在网络和生活中触碰到各种文化的冲击。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增加母语文化的对比学习,就成为了深入母语文化的方式之一,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进行情景对话,加入最平常的母语文化,在新的高考评价方式中,这样的改变无疑是一种效率高、效果好的教学实践改革,结合该地的校本课程进行课后的英文社团、合作小组的活动,使学生活学活用,在一个平和的环境中将母语与英文进行结合。

3.4明确教学目的,提升教师素养

高中英语教师的教学任务繁重,教学压力较大,而且作为学生跨文化学习、交往能力的直接传递者,肩上的担子更加重。课堂是学生接受新知识的地方,高中英语教师的文化底蕴、知识水平、文化视野对学生的文化历程有很大的影响。因此,在明确了英语的社会功能之后,教师要制定明确的教学计划,在纷繁的知识点中找到母语文化的最佳渗透点,英语教师不但要有深厚的知识功底,还需要有较高的文化修养、对东西方文化的比较要有着自己独特的见地。与此同时,能及时得到学生的反馈,灵活的分析,给学生提供对比文化,讲述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的机会。高中英语教师,还要加强业务进修,有意识地加强自己的母语文化知识积累以及用英语表达中国文化的能力。

4. 结语

母语文化在高中英语课堂的渗透,其意义不仅是新高考标准的要求,也是提高学生东西方文化交往能力的要求。因此,高中英语教师不仅要提高自身文化修养,还应改进教学方式,强化母语文化的教学,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母语文化学习能力、表达能力。

参考文献

篇3

关键词: 高中英语教学 文化教学 跨文化意识

语言用于认识和描写世界,是文化信息的载体。人们在与自然的共存与抗争过程中积累经验、认识世界,然后通过语言描述、存储和交流。语言的基本单位词汇,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各个国家历史发展、居住环境和价值观念的不同,其文化也存在着一些差异[1]。学习语言就必须了解这些差异,丰富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因此,在高中英语教学中,教师需渗透对学生跨文化意识的培养。

一、高中英语教学中渗透跨文化意识的必要性

。《新课标》在课程目标结构图中,把文化意识列为学生综合行为表现的一个方面,在高中六级到九级的具体课程目标描述中也分别涉及了文化学习目标,如:六级要求学生能体会交际中所使用语言的文化内涵和背景;七级要求学生理解交际中的文化差异,初步形成跨文化交际意识;八级要求学生了解交际中的文化内涵和背景,对异国文化采取尊重和包容的态度;。

随着中国政治经济的发展,对外开放的进一步扩大,中国走向世界,世界了解中国的机会越来越多,而中国学生较早选择出国留学趋势也日益明显,期间会出现很多的文化碰撞和冲突,他们都需要学习、掌握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打交道时的实际技能。。

二、高中英语教学中渗透跨文化意识培养的策略

1.充分利用教材资源,在阅读教学中强调文化意识。

不论何种教材,始终以阅读为每个单元的主线,但阅读绝不仅仅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为目的,而是在阅读中赋予了丰富的文化内涵。根据《新课标》编写的各套高中英语教材中都设计了文化知识内容,为实现《新课标》中提出的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和基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教学目标准备了素材。如人教版高中英语教材的“English around the world”、“Festivals around the world”、“Canada――The True North”、“Cultural relics”、“A taste of English humour”、“The United Kingdom”、“Art”、“Poems”等,介绍了英语国家或者我国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等。北师大版和外研版在学生用书的各个单元设计了Culture Corner板块,专门介绍与本单元话题相关的文化主题内容。在教师教学用书中设计了专门的文化意识目标,这些都是以知识本文教学模式(knowledge-based approach)为主,把文化作为一种显性的知识融于语言教学之中,使文化内容在教材中凸显,直观地向学生展示了跨文化意识的培养目标。

在阅读中的文化意识培养教学实践中,我们可以采取不同的方法:如融合法和附加法。融合法就是在教材和教学方法中适当地将文化知识融合到课文教学中去。让学生在学习语言中不知不觉地得到文化教育。例如:人教版模块一,Unit 3 “Travel Journal”,在“浙江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英语学科教学指导意见”中,其文化意识目标定为:了解我国的旅游资源,以及旅游与文化的密切关系,了解出境旅游应注意的文化差异,以及对异国文化的欣赏和尊重。但在本单元中,并没有过多涉及旅游与文化及出境旅游应注意的文化差异,故教师在教学时,应有目的、有系统地融合文化目标意识,并加入相关国家的文化风俗介绍,如本单元提到的湄公河沿岸国家Thailand,Laos,Cambodia,and Vietnam,让学生欣赏和尊重这些异国文化,为今后可能的出行减少文化冲突。

对比分析法和讨论法也是跨文化语言教学中的极为重要的方法,有“比较才能有鉴别”。例如:模块四Unit 4 “Body Language”教学中利用图表分析对比表明:相同的body language在不同的国家意思不同(表一),而不同的国家在相同的场景下body language也会有所不同(表二)。

读后组织学生讨论:Why should we be careful of our own body language?

讨论的目的并不一定是让学生达成共识,而是让每个学生都能表达自己的想法,使学生在讨论中学会了解、尊重异国文化;使他们在了解异国文化的同时,也不断地汲取对自己有用的东西。在语言教学中有意识地结合文化习俗进行讨论,目的是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形成一种容纳异国文化的宽容心态。通过对比分析和讨论,可以培养学生对异国文化的敏感性,以及尊重、正视异国文化的态度。

2.在词汇教学中融入文化意识。

新课标对跨文化意识的要求,除了泛指的文化意识之外,七级目标中明确地提到了“理解英语中的常用成语和俗语及其文化内涵;理解英语交际中用典故和传说;初步了解英语语言与英语国家文化的关系”[2]。例如:You are the apple of my eye.许多学生误解为“你是我眼中的苹果”,实际含义是“你是我的掌上明珠或最珍贵的人”。“Apple of one’s 。十字架(cross)是基督教最显著的标志之一。在基督教徒心中,cross代表“神圣”,当遇上危险,就要用右手在胸前画十字,表示祈求上帝的保佑。把中指和食指交叉搭住这个动作,可以用来表示祈求上天保佑,使一切得以顺利进行。“I will keep my fingers crossed for you.”就是“祝你好运”的意思,“Keep your fingers crossed for me.”就是“请为我祈祷”的意思。张国扬在《外语教育语言学》中指出:“在外语教学中若不结合目的语的文化背景因素来进行教授,是很难达到使学生正确地理解和恰当的使用这些词汇的目的的[3]。”

。如我们常说“望子成龙”,直译就是“I want my son to become a dragon.”。在我们中国人看来,“龙”是神圣、帝王的象征,但在英美人眼中却是凶猛邪恶的象征。我们常见的颜色也各有不同的文化内涵,如:red在汉语中是喜庆,在英语中却是表达愤怒;green在汉语中是表示希望和春天,在英语中有时却表达缺乏经验的green hand,以及羡慕嫉妒的green-eyed……不仅动物和颜色词汇所表达的文化内涵不同,而且有很多实际意义与字面意义并不相符的英语词汇,还有丰富的词根词缀,所以英语词汇教学不仅关乎语音和语意,词汇承载的文化蕴涵也是不可忽视的。新课程标准中也提到在高中阶段的英语词汇教学中要重视词汇的文化背景,理解词汇背后的文化内涵。英语教学中引入文化背景知识,既可以提高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又可以帮助学生了解西方文化,进一步提高他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本文为全文原貌 原版全文

。中国人含蓄、谦虚、礼让,西方人也彬彬有礼,但其交际语言却大不相同。例如:

――I’m sorry.That wasn’t of much help...

――Oh,?摇?摇?摇?摇.As a matter of fact,it was most helpful.

大多数中国学生会选择“It doesn’t matter.”(字面意思“不要紧,没关系”),而西方人则会说“Thanks anyway.”。大部分中餐馆在外国客人离开时有礼貌的员工都会用最好的英语说“Welcome again”,字面翻译“欢迎再来”。外国客人可能诧异,我还没离开,怎么能欢迎我的到来呢?实际应该说:“Thank you.Please come again.”曾经有一则笑话:一外国友人对一中国朋友说:“Your wife is very beautiful.”中国朋友答:“Where,where.(哪里哪里)”外国友人迟疑答道:“Her 。

我们在实际生活中少不了旅游,旅游景点少不了提示牌。提示牌语言中文简洁明了,但翻译成英语有时候就要谨慎。如某处有一块警示牌“小心滑落水中”。其意思中国人一看就知道是要你小心一点,不要滑落水中。结果英语的翻译是“Careful slip into water.”变成了“小心翼翼地滑落水中”,初来咋到的老外看了肯定愕然,了解中国文化的老外则可能哈哈大笑。还有某处路旁的一个不起眼的厕所边一个提示牌上写着:“臭味不留,心情自然好”,翻译是“If it does not remain,mood nature good.”这个翻译估计老外看了以后会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了。某地还有一条醒目标语:“思进思变思发展”,概括为“三思”,其翻译为“Think thinking thought development”,这只有在本国的政治文化环境下,我们才能明白。语言离不开其置身的文化环境,只有充分了解其文化背景,才能真正理解并得体地运用语言。从跨文化角度来看,文化教学的目标就是提高跨文化意识,即中外文化差异的敏感性、鉴别能力与跨文化交际能力。

4.利用媒体网络等资源引导学生间接或直接体验文化。

现代电子技术为英语学习提供了广阔的天地,教师要利用多种媒体渠道指导学生上网阅读,可选择纯正、地道的英语,大量的英语学习软件也是学习英语的好途径。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听外国文化专题讲座,观赏外国原声电影、看英语电视节目等,让学生在相对真实的语言环境中能够较直观地学习体验目的语国家文化,丰富文化知识内涵。如果学生没有机会面对面和外国人接触和交流,那么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采取更便捷的网络交往形式,学生通过网上直接与外国人聊天并接触实际生活中的英文信件,有更多机会了解目的语国家的方方面面,在交往的过程中形成合理的文化意识和能力。

总之,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高中英语教学对学生跨文化意识培养的要求越来越高。教师不仅要有足够的语言知识,而且要有较高的文化素养,具备良好的跨文化意识的能力。教师在教学中要通过多种多样的方式进行文化导入,不仅要将有关的文化知识传授给学生,更要使学生在学习语言知识的同时,了解西方文化,提高对中外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和鉴别能力,采取相互尊重、互相包容的态度,从而更准确、更得体地使用语言,提高跨文化交际的意识和能力,以实现外语教学的最终目标。

参考文献:

[1]宋德龙.高中英语词汇教学与测试策略的研究[J].中小学外语教学,2008,(8).

[2]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3]张国杨,朱亚夫.外语教育语言学[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6.

[4]沈银珍.多元文化与当代英语教学[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

[5]汪榕培,王之江.英语词汇学高级教程[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

[6]王笃琴.英语教学策略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

[7]王鑫.大话单词――你不可不知的词源故事(第二版).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10.

[8]商三英.在高中英语词汇教学中导入文化知识的研究.华东师范大学,2008.

[9]曹洁.高中英语教材中文化内容设计的问题及改进建议[J].英语教师,2009.

[10]Kirk Kenny.笑死我的英文书.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7.

篇4

高中英语教学课程囊括了许多具有正能量的教学内容,不仅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及交际能力,还提供了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的有效方法,让学生的人文素养得到发展。把“人文素养”渗透在英语教学活动中,可以助力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理念,并能让学生以后更好地在社会上立足。

相关研究指出,人文教育是人在社会中立足具备的根本条件,也是立国的有效前提,是在实施教育教学过程中的核心,其对于个人与国家的发展都有至关重要的作用[1]。。英语是一门建立在丰厚的文化底蕴之上的语言学科,因此它具有鲜明的“人文教育”特征,高中英语教材中选取了很多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人文思想和理念的内容。比如在必修一第一单元“友谊”中所选的课文来自于《安妮日记》,通过学习,学生不仅能了解历史,还能感受到和平和友谊的珍贵,从而让他们懂得在生活和学习中更珍惜同学情、朋友情和师生情。高中英语教材中囊括了“文化礼仪、美术音乐、身体保健、环境保护”等各个领域的相关知识,通过英语教学渗透人文素养教育,可以让学生在接受英语教育、学习英语文化知识的过程中,有效提升自身素质,进而成为一名“德、智、体、美”都得到发展的优秀学生,这样不仅有利于他们的个人发展,对于他们将来走向社会也创造了一定的有利条件。

3.增加人文教育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实践

人文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我们必须努力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去实践它。高中英语教材不仅可以让学生学到英语知识,还可以让他们领略世界各地的领域文化。这不仅拓宽了学生的眼界,还提升了其人文素质修养。在进行具体的教学时,老师应根据授课内容和学情,适当加入这方面的探讨。比如必修一Unit 2“English around the world”中,老师就可以根据课文中的一些重点词汇进行延伸,或者通过一些有趣的问题来引导学生进行思考。比如可以结合课文内容向学生提问“在全世界中,为什么讲英语的最多?我们学英语的目的究竟是什么?”等相关问题,也可以让学生分组讨论“英语在我们生活中的作用”等话题。这些做法不仅能增加他们对英语历史的了解,促进他们积极思考,还是一种对于“英汉异同”的新的认知,它们能帮助学生正面积极地体会到英语的价值。

教材中人文内容的安排为我们提供人文教育提供了良好的素材,而真正决定人文教育是否成功的关键还是学生自身。然而,在目前的高中英语教学中,部分老师自身对教材内容的挖掘很深入,却忽略了学生的主体身份。他们认为只要让学生掌握了书本上的知识,就是给予了学生好的教育方式,学生只要多做题就能学好英语。事实上,在高中阶段,学生的学习时间是很紧迫的,为了满足当下“应试”教育的要求,很多家长觉得学生就应该把大量时间都花在做题上,努力拿到高分。这样的认识就容易导致教师自己熟悉内容情感充沛,学生需求被冷漠忽视丧失兴趣。尽管英语老师对书本上人文知识讲解清楚,但学生并不能够加深并独自体会那些珍贵的人文情怀。比如在学习“Women of achievement”时,“Why not carry on the good work”这篇课文中,主要讲女主人在男尊女卑的时代里依然会勇敢追求自己的学医梦想,一辈子都在拼事业,把自己献给了病人的故事。当然,老师在讲到这里的时候,会和同学说,要向这位女主一样学习她高贵的品质等。事实上,学生只是在被动的情况下学习在这篇课文中所包括的“语法知识、语法结构”等相关英语知识要点,而对于课文本身并没有进行深入挖掘。因此,同学们对于女主的高贵品格并没有太多感动,也没有实现人文教育的真正目标。其实,在高中英语课文中,还有很多这种类似于人文情怀的优美文章,老师要带领学生反反复复朗读这些课文,引导学生感受生活中的美好,通过他们自己独立的思考,学会辨识社会中人性的美好与丑陋,加强对社会生活的认识,帮助他们树立与社会共同发展的正确理念,使他们能够成为更好的人。

篇5

关键词:语文 心理 教育 教学

高中学生心理正处于由稚嫩到成熟的转型时期,这一时期,更需要对他们及时引导教育,帮助他们形成健康的、积极的心理品质,以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现行高中语文教材中有许多这样的可供利用的因素。

一、勤奋向上的教育。《墨池记》中王羲之“临池学书,池水尽黑,而后世之人莫能及也”,《送东阳马生序》中“我”“执经叩问,行深山巨谷中,不嗜衣饰豪华”终有所为以及荀子的《劝学》一文,都是劝勉大家要勤奋学习、锲而不舍,以量变求质变的。

二、谦虚谨慎的教育。《伶官传》中指出“满招损,谦受益”,提倡谦虚的精神;。

三、勇于接受新事物的教育。当今时代是一个日新月异的时代,新事物层出不穷,那么如何面对新事物呢?是像《断魂枪》中的沙子龙不肯传艺,只在回忆中生活呢?还是像《装在套子里的人》中的别里科夫那样,战战兢兢,怕出乱子,顽固地维护旧事物呢?或是像《宽容序言》中所说的那样对新事物多一些宽容、少一些责备呢?

四、增强意志力的教育。古人登山“入之愈深,见之愈奇”,他们乘风雪,登滑石,攀高峰,终于领略了雪中泰山之趣味。这些都启示我们:拥有非凡的意志力、坚定的信心,就有可能收获到更多更好的麦穗。

五、心理承受力的教育。历史上,伟大诗人屈原数次被陷害、罢官、放逐,但他仍旧不改初衷,提倡“美政”;被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就是司马迁在受腐刑之后完成的;《指南录后序》中文天祥十八次面临危险境遇,仍矢志不移……这些都是直面惨淡人生的范例。

六、正确人生观的教育。《项链》中玛提尔德的人生观是不可取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中海伦・凯勒积极、乐观地对待生活的态度才是正确的。

那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尤其是在课堂教学中,进行有效的渗透,使之“润物细无声”地促进学生的心理发展呢?

1、背景分析法。。许多名篇巨著往往是“不平则鸣”、“忧愤”的产物。“西伯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可是其创作过程异常艰难,许多学生都想象不到。

这时,教师可用饱含感情的语调介绍他的由来:当年,司马迁接受父亲遗愿,经过几十年精心准备,专注于创作之时,因替投降匈奴的李陵辩护,受腐刑,打入大狱。面对如此奇耻大辱,司马迁忍受着身体的折磨、心灵的考验,坚强地活了下来,完成了《史记》。一部《史记》既是司马迁心血的结晶,也是一部面对挫折的抗争史的见证。很多学生听了这些之后,对司马迁肃然起敬,他们的心灵又一次得到了升华。

2、拓展法。主要是讲清文意,以此为中心,进行拓展。这主要是针对文言文而言。只有学生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才有可能以此为辐射点进行联想。如:《伶官传序》中论述了人事的作用,所谓的人事就是人的主观努力。文中指出“满招损,谦受益”、“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其意都是说要谦虚谨慎,人的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

3、比较法。即将两种不同的事物或同一事物的不同侧面进行比较,从比较中得出正确的结论。既可以在同类课文中比较,也可在不同课文中比较;既可以比较相同处,也可以比较不同处。《送东阳马生序》中可比较“我”与“诸生”学习条件和学习结果的不同,让学生明白勤奋的重要性。将《装在套子里的人》中的别里科夫和《断魂枪》中的沙子龙比较,学生很快就发现他们实际上是一种人:在新事物面前固步自封、胆小怕事。沙子龙还有点慨叹自己的武艺过时,别里科夫则一味维护旧事物。这两种态度都是不可取的,正确的做法是要适应时展,尽快接受新事物。轻松的比较中,学生的心理逐渐走向了成熟。

篇6

事实上,高中物理的许多知识的学习,都需要学生的质疑与创新.比如物理知识构建中常常用到的平行四边形定则、机械能守恒定律、动量守恒定律等.这些规律发展到今天已经形成一种完善的科学理论,没有什么值得怀疑的地方.但对于学生来说却不是如此,根据新课程理念中的探究思想,学生的探究学习类似于科学家的探究过程,因而质疑与创新就是其中不可或缺的成份.从物理发展的角度看,这些定律的形成事实上也经历了怀疑、证实的过程,因而今天我们提出让学生以质疑和创新的态度来学习这些知识,并不是没有科学道理.

二、研究的内容

课题研究中笔者主要围绕高中物理的重要定理与定律,以课例研究的方式进行了研究.从大的思路上看,主要让学生对重要定律和定律的探究中,对于实验思路的确定,对于实验步骤的设计,对于实验器材的选择,对于实验结果的评价等环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敢于质疑、善于质疑、敢于创新、善于创新.从而实现在质疑中培养质疑能力,在创新中培养创新能力的研究目标.课例一:平行四边形定则的研究.(由于本研究侧重于质疑和创新两大关键词,因而在本课例中的常规教学要求就不再赘述.)这一研究中,学生的质疑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力的分解的描述;二是为什么力的分解与合成遵守平行四边形定则?对于第一个问题而言,这实际上是物理教学中的一个难点,很多时候学生的观念都是由于教师主导下的重复而生成的,并不是学生的直观认识.于是我们大胆让学生去质疑,而学生的质疑结果其实不外乎两类:一是力的分解可不可以不按照力的作用效果去分解?二是力的分解从数学的角度来看有多少种结果?对于学生这样的质疑,我们让学生自己去尝试解答:一个力从数学的角度去分解,理论上有无数种结果,但考虑到物理的现实意义,因此数学分析的结果必须接受物理实际意义的检验;一个力的作用中往往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作用效果(如斜面上的物体产生压力和“下滑力”两种效果),因此根据力的作用效果分解往往符合实际需要.这样的质疑与分析过程虽然会花费一定的时间,但却可以高效地扫除学生在力的分解与合成中的认识误区,从而给后面知识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第二个质疑:为什么是平行四边形?传

统教学中是通过实验来证实的.但一旦我们让学生质疑,学生仍然会有疑问:力的合成与分解怎么偏偏就与平行四边形产生了关系呢?即使跟学生强调“这是实验的结果”,事实上也不能解答学生的疑问.于是笔者引领学生进行思维上的创新,在研究中我们称之为“头脑风暴”,这个过程的各个环节基本上是这样的:力的合成与分解是物理问题(教师陈述)平行四边形属于什么学科的知识?(学生回答)因此我们说力的合成与分解符合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际上是用什么知识描述什么知识?(学生回答)经过这样的问答之后,下面的任务就交给学生:寻求数学知识解答此物理问题的合理性.结果学生思维的创新性就表现出来:有的学生开始研究平行四边形的特点,有的学生开始研究力的表示(有向线段)与数学的关系,有的学生将注意力放在矢量方面.这一研究从课内延伸到课外,学生通过资料查询、请教数学老师等方式,终于认清了力的合成与分解遵循平行四边形法则的背后,是数学上矢量运算规则.而这样的认识有什么好处呢?给后来的力矩知识的学习、洛伦兹力的学习提供了有力的保证.课例二:机械能守恒定律.这节课上学生的质疑主要是:自然界中,机械能真的守恒吗?这一疑问看似不合理,其实却非常符合高中学生的认知规律.众所周知,物理发展史上关于永动机的研究至今也没停止,侧面说明了并不是所有人都认同这一规律.因此在这一疑问的引导下,笔者让学生自己去想办法理解.学生的思路也体现出了创新的一般步骤:一开始是寻找正例,结果发现根本就无法穷尽,因而无法完全证明;随后再去寻找反例,即看有没有不遵循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在这种情况下,笔者也将搜集的有关永动机的从古至今的研究并整理出来给学生阅读.这样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对机械能守恒定律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而反思这一教学方式,何尝不是一种创新呢?

三、研究的总结

篇7

【关键词】高中语文教学 人文精神 渗透

随着时代的进步,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是目前教学的主要课题。高中语文作为一门人文性很强的学科,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加强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可以陶冶学生的高尚情操,对学生的学习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本文主要对人文精神的必要性以及渗透策略进行了探讨。

一、人文精神的概念

人文精神是人类的自我关怀。主要表现为对人的尊重,对尊严的维护等。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是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的塑造。人是人文精神的核心,处理好人和人之间的关系是其精髓所在。人文精神教育是教导学生成为“人”。人文精神本身不是学科,因此需要一门具体的学科作为载体,向学生灌输人文精神。语文是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的主要学科。高中是教育的基础阶段,是对学生进行人文精神培养的最佳时期。通过高中语文教学向学生渗透人文精神可以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素养,建立正确的人文价值观。人文精神是语文学科的核心,两者都具有相互促进的作用,为学生的人生道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人文教育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应用的必要性

我国是有五千年文明史的国家。人文教育不仅是时代的需求,也是对我国传统的优秀民族文化的弘扬,更是与世界文化接轨的必经之路。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是我国教育的主要方针。。因此,选取高中渗透人文精神的课文重点教学,就是希望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尤其是随着我国新课程标准的改革,教育课程的内容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更需要将人文精神渗透到语文教学之中。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使语文课和现实生活更加紧密地结合起来。

三、人文精神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的方法

(一)树立人文语文观

在实行新课程改革后,工具性和人文性是语文的基本性质。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古代的优秀作品有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学生在学习语文过程中可以吸取丰富的古代文化。高中语文教师可以通过语文教学过程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文观,提升自己的文化素养。

(二)营造良好的人文教学氛围

教师营造良好的学习气氛对学生的学习效果有积极影响。人文精神渗透是指在大教育环境下,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加深学生对人文精神的理解,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基础知识。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个人特点,结合学生的心理和行为,开展具有针对性的教育。例如,在高中课文关汉卿的《窦娥冤》、的《雷雨》等课文的讲解中,将文章的具体内容进行改编,以节目的形式表演出来,让学生在表演中感受文章内容。或者通过分角色朗读课文,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最终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生动形象的教学使语文课堂富有生机,学生通过表演,加深对内容的理解,提升学生对语文的兴趣,自然而然地加强了人文精神在语文中的渗透。

(三)语文教育的扩展

语文无处不在,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相等。因此,要结合实际生活引导学生学习语文。例如,学妈妈的生活语言,学习陌生人个性化的语言,并细心领会他们生活语言中的人文关怀。这样可以有效地将生活语言和课堂教学内容紧密结合。相关调查发现,在语文课堂中引入人文关怀,利于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

(四)人文精神的评价

教师要对学生的优点予以积极的肯定,教师的鼓励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性进行正确的引导,可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师树立正确的人文精神教育观,可以促进教学工作高效开展。因此,学生在良好的人文精神引导下,会更快的提高语文素养。由此可见,人文精神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

四、小结

人文精神是精神文明的重要内容。高中语文教学有利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对培养学生的爱国精神非常重要。因此,利用语文学科本身的优势,利用语文的魅力可以吸引学生对语文的兴趣。人文精神的渗透,可以帮助学生树立积极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参考文献】

[1]孙缅.浅论高中语文教学的人文精神渗透问题[J].环球人文地理,2014(12):184.

[2]李字海.浅论高中语文教学的人文精神渗透问题[J].求知导刊,2014(09):36.

篇8

【关键词】高职;外语教学;中国传统文化

随着国家之间的交往不断增多,语言交际越来越频繁。语言既承载着文化,同时也能反映和传播文化。我们的外语课堂不但是传授语言知识的场所,同时也是传播文化知识的阵地。而文化因素又能够直接影响跨文化交际的实现,因此,我们的外语教学不仅肩负着培养高素质外语人才的重担,同时还兼具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重任。但是从当前情况来看,外语教学中中国传统文化教学的缺失普遍存在。

一、中国传统文化融入高职外语教学的必要性

(一)形成双向文化交流的要求

在传统的教学理念中,英语课堂应该是传授英语基本知识以及相关英语文化的重要场所,不应该涉及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这种观点非常片面,因为学生学习英语的目的不但要增加对西方文化的认识,还要借助于英语这一工具,向西方国家传播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

(二)适应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需求

引导学生树立跨文化意识,提升他们的跨文化交际水平是跨文化外语教学的目标。交流过程中所使用的语言是各自文化的载体,客观存在的文化差异是实行跨文化交际的前提条件,所以中国人首先要对自己本民族的文化非常了解、并认同,才能够用其他语言自然的表达出来。在英语教学中更多的加入一些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不但能够提高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也能够客观上提升学生对其他国家文化的认识,进而有利于学生形成用英语来表达传统文化的能力,提升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水平。

(三)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文化价值观的需求

对任何一个民族来说,文化是灵魂,也是民族得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在外语教学中加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渗透,能够提高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准确认识,从而对本民族文化产生由衷的热爱。此外,还有利于学生以正确的态度来对待中西方文化差异,进而形成科学的文化价值观。

(四)改善外语课堂教学的需求

如果在外语教学中反复向学生介绍西方文化,很容易使学生感到厌烦,但是如果在学习外语的过程中适当穿插一些传统文化的内容,肯定会大大提高学生语言学习的积极性。教师不应该反复向学生讲解教材中的语言点,而是应该多为学生设置一些能够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的教学活动。这样的课堂气氛肯定会非常轻松、活泼,不但有利于良好师生关系的而出现,同时有利于课堂教学效果的改善。

二、将传统文化融入高职外语教学中的方法与途径

(一)更新教育观念,重视传统文化的介绍

在当前的英语教学中,人们的文化平等意识非常淡薄。外语教学的最终目的是提升学习者跨文化交流能力,而在跨文化交流过程中,交流者一定要保持本民族的文化身份。因此,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用英语表达中国传统文化的能力,更要消除摒弃本民族传统文化,单纯学习外语的错误想法。教育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不能将某一方的文化推举到很高的地位,而应是在比对双方差异的基础上实现优势互补,努力与当前多元化的文化发展趋势相适应。

(二)在测验中加入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英语表达

用英语表达中国传统文化应该在教学大纲中明确规定出来,比如明确规定出学生能够用英语表达哪些内容,达到什么样的标准等。还要在相关测试中加入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如还可以通过口语测试的手段来检测学生跨文化交际水平是否符合相关标准等。这样一来,既有利于督促教师和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高度重视,也能够为教师的实践操作提供必要的依据。

(三)正确对待文化差异,增加实践活动

学生能否形成特定的文化意识,除了教师的教授因素之外,还有学生自身的学习因素。教师在外语教学的过程中要特别注重引导学生感知中西方语言的差异,一旦学生形成对这种差异的客观认识,总结出其中的特点,就能够更好地使用目标学习语言来表达中国文化。。

(四)设置比对中西方文化的课程

学校可以设置专门用来比对中西方文化差异的课程。教师在教学中要看到中西方文化的互相促进作用,提升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水平,特别是用英语表达中国传统文化的能力,使中国传统文化更好的被传播到世界各个角落。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多为学生设置一些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或者学生普遍感兴趣的话题,为学生创设双向文化交流的机会和场所,提升学生积极参与的热情。

(五)将第二课堂作为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阵地

高职英语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多阅读一些英文的介绍中国传统文化的作品,或引导学生多参加一些表现中国传统文化的英语活动,也可以借助于英语角或者英语文化节等,使学生接触到更多的用英语表达传统文化的机会,校方亦可以在校内经常性的举办一些介绍中西方文化差异的讲座、演讲比赛或者辩论赛等,以增加学生在外语学习过程中对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的学习机会。

三、结语

除以上几点策略之外,在外语课堂渗透中国传统文化时应该在不违背基本的教学规律的前提下,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进行。高职外语教师应该在充分了解学生学习能力和学习水平的基础上确定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以及手段,使中国传统文化在外语这一工具的作用下能够更好的被广泛传播到世界各地。

参考文献

[1] 王佳棋.大学外语教学应注意中国文化的融入[J].成人教育,2009(09).

篇9

篇10

开设栏目

教育论坛、高教研究、信息视点、教学研究、学科建设、人文教育、音体美、职业教育、素质教育、教学探索、治教方略、热点研讨、名师论坛、管理天地、教育动态、教坛广角、特殊教育、班主任天地等。

征稿范围

1.有关科教兴国战略,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面推动教育改革发展方面的理论研究;

2.有关我国教育、教学改革的新思路、新方法,以及教改研究方面的论著;

3.教育教学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教学科研,教学中的经验总结体会和方法等;

4.教育改革与发展,热点问题的讨论与争鸣,人才培养模式、方法的新探索和新实践;

5有关育人工程建设及学校的行政管理研究,治校方略和师资队伍建设等。

征稿要求

1.文章要求选题新颖、内容健康、观点鲜明、资料真实,具有较强的说服力和实用性。

;正文前面要有“摘要”(一般在100字以内)和“

关键词 ”(3~5个)。文中如有引用

参考文献的内容,应在文末设“

参考文献”项,按照引用的先后顺序标注出引用

3.文中涉及计量单位的,一律用国际标准计量单位名称;文中能用文字说明的,尽量不要用图表。

5论文按来稿先后顺序刊发,请提前来稿,收到稿件后1个月内出刊。

。。

com(电子稿收稿专用)

纸质稿件请寄到:北京市海淀区北京邮电大学220号信箱

显示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