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老师怎样创建正确的学生观综述

2024-09-29 来源:伴沃教育

本文作者:孙秀芳工作单位:哈尔滨师范大学

1.学会因材施教我认为要树立观,就要承认学生是存在差异的。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特的个体。学生的发展是不平衡的,这种差异是天然存在的,是客观的。学生之间,不仅有知识经验和智力的差异,还有学习态度、习惯、兴趣等非智力上的差异。每个学生都有各自的特点,他们的知识水平,理解能力,接受能力也不同。教师应该学生品行上的差异,对学生作业的差异,对学生学习成绩的差异,要有足够的宽容量。因此,每个教师对待不同的学生,要注意运用不同的问题和方法,不能用一个模式对待所有的学生。也就是说,我们要学会因材施教,量体裁衣,不能用一把尺子去衡量学生。只有这样,真正和谐的师生关系才有可能建立起来。教师要想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首先就要理解你所教班级学生的特点。例如:我教的两个班级英语水平存在差异。一个班学生基础水平好,思维活跃,接受能力很强;另外那个班学生基础弱,上课时不够活跃。因此,我在讲课时,就注重学生的个性差异,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在那个程度好一点的班级,让学生自己总结一些知识点,并且让他们联系以前学过的知识,系统性的去学习。在那个基础弱的班级,就会在讲解知识点时,让学生发挥想象力,尽量把它编成顺口溜,或者让学生联想日常生活中的情景,这样可以使学生记忆更深刻。例如:我在讲“sometime”时就列出了“some-times、sometime、sometimes”。因为很多学生不知道怎样区分他们。于是我就启发他们:some可表示“一些、某”,“time”可表示“时间、倍数、次”。然后逐步再启发他们sometime表示“某时”sometime表示“一段时间”。因为两个单词之间有一段距离,所以是“一段时间”。“times”是次数的意思,所以“sometimes”是“几次”的意思。这样,学生很快记住了各自的意思。教他们用学过的知识来分析、解决问题,提高了学生的思维能力。激发了创造性思维,在快乐的气氛中学到了知识。这种方式的学习充满了趣味性,学生很喜欢,又达到了课堂教学效果。教师要尊重学生人格,正视学生差异,对学生充满信任和理解,对学生的不同看法耐心地听取,正确引导。多征求学生的意见,了解学生的想法和需要,从而不断改进教学。教师要给学生一个展示的空间,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教学过程之中。

2.把学生看成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人学生是学习活动的承担者、发动者。他们在活动中能表现出主观能动性。教学就是要充分地发挥学生的能动性,鼓励学生踊跃参与,教师要妥善引导学生参与到探索知识的过程中去。为此,要营造良好的参与环境,宽松、平等的学习氛围。要留下足够的参与时间和空间。学生能讲的,要尽量让学生讲。要创造良好的参与条件,组织学生独立思考与集体讨论。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教学时,采用有效的方法导入新课。教学环节由易到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是培养学生参与意识,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越高,学习的效果就越好,反过来又促进了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例如:我在教高一必修Myfirsttravelonthetrain时,我感觉这篇课文涉及澳大利亚的地理、风景等方面的知识多一些,如果直接理解课文,可能会枯燥一些,学生未必感兴趣。所以在正文前的导入环节,就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让学生们以小组为单位,课前做好资料查找工作。上课时学生们积极主动地把自己小组找到的资料与大家共享。学生们找到许多与澳大利亚相关的东西如:地图、悉尼歌剧院、考拉、袋鼠等,还有一些关于风景的图片。这样,学生们不仅很有成就感,同时积极参与到了课堂教学中,成为了课堂的主人。教学过程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形成活泼的教学氛围,既发挥了教师的指导作用,又发挥了学生主体的作用。教师通过恰当地提问也可以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问题设计是英语阅读教学的重要手段,是帮助学生理解、鉴赏文章的切入点。教师设计问题,要遵循循序渐近的原则,要把问题建筑在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之上,服务于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水平的目标需要。因此,作为要努力创设良好的语言环境,营造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的想象空间。教师设计问题时,要紧扣教材,层层推进,要具有一定的思想梯度。在提问、解答的过程中,教师要启发引导,以激活学生的思维欲望,帮助学生认知和理解。我们要深入研究教材,合理安排知识结构。作为老师要善于帮助学生多角度地思考问题,进行发散思维。因此,在教学时,要注意新旧知识的联系,教学环节由易到难,以旧带新,不仅巩固复习所学知识,还便于新知识的牢固快速地记忆。

3.相信学生是可以转变的每个学生都有要求进步的愿望,都有丰富的潜力。每个学生都有才,通过良好的教育和训练,每个学生都能成才。学生是发展中的人,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成长过程中出现的种种问题,用发展的观点对学生充满期待与希望。教师的角色决定了教师对学生应该采用宽容的态度。教师不能以成绩论英雄,那种选拔少数学习尖子、淘汰大多数普通学生的教育模式,必须给予根本性的改造。

4.形成融洽的师生关系学生学习的成效大小和任课老师有很大关系。他们喜欢某位老师,也往往会喜欢他的课,并能主动接受这位老师所传授的知识。因此,我们应该在课内外真诚、和蔼地对待每一位学生,在课堂上少批评学生。在教学中要常用鼓励性的语句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要理解学生,尤其是那些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当学生得到老师的肯定后,会增强自信心。对回答不出问题的学生,老师也应该和颜悦色。在课下,教师可以和学生谈心,多了解学生心理在想些什么,他们有什么困惑,能否帮助学生解决这些问题。教师与学生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关系,而在人格上,学生与教师是完全平等的。教师既应该是合格的教育者,同时也应该是学生可信赖的朋友。教师要赢得学生发自内心的尊重,那么,教师首先要尊重自己的学生。融洽的师生关系以及和谐的课堂气氛是维持学生学习兴趣,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关键。宽松的课堂环境、良好的情感态度很重要。新教材需要的不仅是教师深厚的知识基础,更需要教师与教材脉脉相通的感情投入。教师要用自己的情感去点燃学生对知识的渴求之火。

显示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