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支付的作用范文1
【关键词】 康复期; 抑郁症; 交往焦虑; 认知行为干预; 运动治疗
中图分类号 R39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5)28-0003-03
随着社会压力的增加,抑郁症的患病率呈逐渐升高的趋势。抑郁症亦称抑郁障碍,以显著而持久的心境低落为主要临床特征,是心境障碍的主要类型。该病严重困扰患者的生活和工作,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随着药物治疗的进展,临床治愈率明显提高。康复期抑郁症患者临床症状基本消失,自知力良好,存在更多的是心理问题。这个时期的患者对自己的现实情况和周围环境有了正确的认识和判断能力,考虑更多的是出院后社会适应问题,此阶段的患者治疗的重点是促进社会功能的恢复。很多患者由于精神疾病的病耻感,在出院后存在明显的交往焦虑,而过高的交往焦虑会对患者的生活质量等造成较大的影响。
认知行为干预(cognitive-behavioral therapy,CBT)是临床上常用的的心理治疗模式,是通过纠正患者的错误认知,结合行为训练,使患者树立正确的认知行为的治疗方法,最终可帮助患者缓解病情、治疗疾病[1]。同时,有研究表明,体育锻炼可以驱散抑郁状态下释放的激素、葡萄糖和油脂,提高肾上腺髓质分泌儿茶酚胺的能力,起到降低抑郁水平的,对心理健康有促进作用,使抑郁症患者的情况得到改善[2]。。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抽取2013年6月-2014年6月在聊城市第四人民医院住院治疗的康复期抑郁症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入组标准:(1)符合CCMD-3抑郁症诊断标准;(2)病情处于康复期,精神症状基本消失,自知力良好;(3)所用抗精神病药物(氟西汀、盐酸帕罗西汀等)剂量基本稳定;(4)受教育程度均在高中及以上。将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治疗组35例和联合治疗组35例,常规治疗组在住院治疗期间接受常规治疗和常规护理,所用药物均为单纯的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量;联合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组的基础上实施为期8周的认知行为干预和运动治疗。常规治疗组中,男12例,女23例,平均年龄(28.09±4.68)岁;联合治疗组中,男14例,女21例,平均年龄(29.68±3.97)岁。两组研究对象年龄、性别构成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次实验得到医院伦理委员会的支持,所有研究对象在实验前均签署知情同意书,入组和干预8周后接受问卷测查。
1.2 方法
1.2.1 研究工具 交往焦虑量表(interaction anxiousness scale,IAS)[3]:用于评定独立于行为之外的主观社交焦虑体验的倾向,包括15条自陈条目,该量表采用5级评分制,1=本条与我一点也不相符,2=本条与我有一点相符,3=本条与我中等程度相符,4=本条与我非常相符,5=本条与我及其相符。量表Cronbachα系数超过0.87,重测信度为0.80。
1.2.2 认知行为干预 采用梅肯鲍姆的认知行为疗法,在该疗法中,认知重组起关键作用,主要包括三个阶段:起始阶段:向患者介绍认知治疗的一般原理和过程,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取得患者的理解和支持。引导患者察觉自己的负性认知。中间阶段:向患者解释认知和情绪的关系,帮助患者识别负性思维,逐步指导患者用合理的思维方式代替负性自动思维。同时利用自信训练增加患者自信,改变对自己、人和事的看法和态度。第三阶段:巩固疗效,进一步解释负性认知对情绪和行为的影响,帮助患者分析负性认知的性质,找出检验负性认知的方法。
1.2.3 运动治疗 联合治疗组根据患者的年龄、病情、兴趣爱好和身体状况选择适宜的运动项目,每种运动项目必须达到一定的强度、持续时间和频率。每天均进行45~60 min的户外运动,主要包括慢跑、打羽毛球、打乒乓球、体操和瑜伽等形式。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3.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字2检验。P
2 结果
2.1 研究对象IAS调查分析
干预前对所有研究对象进行IAS调查,并与常模比较。康复期抑郁症患者IAS得分高于常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交往焦虑的变化
常规治疗组和联合治疗组治疗前交往焦虑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68,P>0.05)。经8周治疗后,联合治疗交往焦虑值下降,且显著低于常规治疗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5.20、3.93,P
3 讨论
抑郁症患者通常具有心境低落、兴趣和愉丧失、精力不济或疲劳感等典型症状,其发病病因与机制还不是很明确,可能与遗传因素、生化因素及心理原社会因素有关[4],恢复患者的社会功能是治疗后期的重点,此时患者的心理状态及其生活环境对疾病的预后和康复有密切的关系。。认知行为干预最初由梅肯鲍姆提出,现已被广泛应用于抑郁症患者的临床治疗。该疗法主要是使患者认识到不合理的观念,有助于患者对治疗的配合,增强患者对疾病治疗的信心。本研究探讨认知行为干预结合运动疗法对康复期抑郁症患者交往焦虑的作用。杨云秀等[7]研究指出,药物治疗配合运动处方形式进行的运动疗法能提高中老年抑郁症患者的治疗效果。李菲[8]研究认为,采用个体化运动疗法后抑郁症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提高。本研究在进行干预前首先采用IAS量表对康复期抑郁症患者的交往焦虑进行调查,表1显示研究对象IAS得分高于常模,提示抑郁症患者存在较为明显的交往焦虑。表2显示,两组患者干预前交往焦虑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8周联合治疗后,联合治疗组交往焦虑值下降,且显著低于常规治疗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本研究结果发现,对缓解期抑郁症患者进行认知行为干预,帮助患者找出自动性思维和产生自动性思维的认知方式,改变患者曲解的认知,改变对周围事物和情绪的主观体验,改变个体的行为方式,用新的比较现实的积极的认知取代不良的认知,对缓解患者的社交焦虑具有重要作用。同时让患者在认知改变的基础上付诸于行动,辅以运动疗法,可以更好地恢复患者的社会功能,产生持久稳定的疗效。
参考文献
[1]刘丽,安丽伟,刘璐,等.探讨认知行为干预对老年病人首次透析时心理状况的影响[J].护理研究,2012,23(3A):625-626.
[2]孙有智,张云华.太极拳锻炼对中老年抑郁症的预防治疗效应[J].湖北华音科技,2004,23(4):493-495.
[3]汪向东,王希林,马弘.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增订版)[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9,13(增刊):230-232.
[4]秦羽.个体化运动疗法和常规护理在抑郁症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对比观察[J].吉林医学,2013,34(28):5927-5928.
[5] Khatri N,Marziali E,Tchernikov I,et paring telehealth-based and clinic-based group cognitive behavioral therapy for adults with depression and anxiety:a pilot study[J].Clin Interv Aging,2014,42(9):765-770.
[6]倪思玉.对抑郁症患者实施运动疗法的体会[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08,14(4):5-6.
[7]杨云秀,杨清珍,吴清培.运动处方在中老年抑郁症患者中的运用效果评价临床研究[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3,12(16):1334-1335.
[8]李菲.个体化运动疗法在抑郁症患者护理中的效果观察[J].护理管理杂志,2009,9(9):32-33.
移动支付的作用范文2
【摘要】 目的 探讨参附注射液对老年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患者的心肌保护作用。方法 20例老年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组在切开皮肤时经中心静脉、开放主动脉后经体外循环机泵入参附注射液115 ml/kg,对照组为常规体外循环。分别于体外循环前、开放升主动脉后30 min、术后6、24、48 h共5个时点采集动脉血,检测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和心肌肌钙蛋白I(cTnI),同时观察心脏自动复跳情况、心血管活性药物的使用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术后CKMB、LDH和cTnI有显著差异(P<0.05)。实验组临床指标及心肌病理变化均支持优于对照组。结论 参附注射液用于体外循环时对老年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患者有良好的心肌保护作用。
【关键词】 参附注射液;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心肌保护
老年患者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中的心肌保护,已成为目前心血管外科的重要课题〔1〕。目前以中药制剂进行老年冠心病患者心肌保护作用的研究极少,笔者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老年患者的手术中使用参附注射液,探讨其对老年冠心病患者的心肌保护作用。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功能2~3级、行单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10例。实验组与对照组的平均年龄、男性百分比、体重、NYHA心功能3级病人数分别为(63.26±3.71) vs (65.64±5.26)岁,40% vs 30%,(61.5±5.1) vs (64.5±4.2)kg,2 vs 1例。两组病人均在入手术室后右颈内静脉、桡动脉穿刺、置管。芬太尼、潘库溴胺诱导麻醉。泵输芬太尼、潘库溴胺维持麻醉,同时吸入安氟醚进行复合麻醉,在低温体外循环下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实验组分别在切开皮肤时经中心静脉、开放主动脉后经体外循环机泵入参附注射液1.5 ml/kg;对照组为常规体外循环,不使用参附注射液。
1.2 手术及体外循环方法
采用胸骨正中切口,取左侧乳内动脉、大隐静脉。肝素抗凝,常规升主动脉插管、右心房插腔房管,主动脉根部常规插灌注针,实验组主肺动脉根部同时插灌注针,建立体外循环。在鼻温降至32℃时阻断升主动脉,停呼吸,使用冷血心脏停搏液进行心肌常规灌注。两组手术采用同样搭桥方法,大隐静脉及桡动脉采用近心端与目标冠脉行端侧吻合,分离乳内动脉远心端并切断,保留近心端,乳内动脉断端与目标冠脉行端侧吻合。先完成远端吻合,开放升主动脉心脏复跳后,升主动脉上侧壁钳并打孔,完成近端吻合。操作中确保排气充分,吻合口无漏血。当鼻温达到37℃,心跳有力,平均动脉压在60 mmHg以上时,停体外循环机。实验组与对照组的手术时间、体外循环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分别为(246.14±58.439) vs (235.64±47.11)min,(105.54±32.35) vs (107.24±41.31)min,(41.24±19.63) vs (43.17±14.76)min。
1.3 检测指标
观察心脏自动复跳情况、心血管活性药物的使用情况。分别于转流前(T1)、开放升主动脉后30 min(T2)、术后6 h(T3)、24 h(T4)、48 h(T5)共5个时点采集患者动脉血3 ml,不加抗凝剂,静置1 h后离心3~5 min(3 000 r/min),取其血清1 ml进行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和心肌肌钙蛋白I(cTnI)测定。。
1.4 统计学分析
以SPSS11.0软件对两组所有数据均进行统计学处理,组间比较使用t检验,结果以x±s表示。
2 结果
实验组与对照组的术前情况,如年龄、性别、体重、心功能、手术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体外循环时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主动脉开放后,实验组自动复跳率(80%)明显高于对照组(50%)(P<0.01);术后24 h内心脏正性肌力药物的应用情况主要观察多巴胺的用量。实验组多巴胺术后用量(147.75±45.18) mg明显低于对照组(216±60.46) mg(P<0.05)。
各组LDH在T2、T3、T4及T5较术前显著升高(P<0.01),以T4最高;组间比较实验组T4时低于对照组(P<0.05)。各组CKMB在T2、T3、T4及T5较基础值显著升高(P<0.01),以T3最高;T2、T3与T4时实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各组cTn I在T2、T3、T4及T5较术前显著升高(P<0.05),T4最高;组间比较实验组T2、T3、T4时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表1 实验组与对照组不同时间点的LDH、CKMB、cTnI测定结果(略)
3 讨 论
目前,冠心病患者外科治疗年龄日益趋于老龄化,大大增加了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风险性〔1〕。老年冠心病患者的心肌保护应不同于成年人,如何做好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中的心肌保护,给心脏外科医生提出了更高的挑战。
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需要暂时阻断心脏冠状动脉循环,心肌遂不可避免产生了缺血再灌注损伤(IRI)。而钙超载和氧自由基正是产生IRI的两个最重要机制。缺血组织恢复血供后细胞内钙浓度显著升高,而且升高程度与细胞受损程度呈正相关,在此发病机制中起中心作用的正是钙超载。细胞内高水平的钙刺激线粒体钙泵摄钙,一方面增加ATP的消耗,另一方面形成不溶性的磷酸钙,干扰线粒体的氧化磷酸化,使ATP的生成减少。钙浓度升高可激活多种磷酸酶,如激活磷脂酶A2和蛋白激酶C而生成大量花生四烯酸,后者不仅损害细胞膜,而且作为电离剂吸引更多的钙。钙超载和自由基作用是相辅相成的。;②激活磷脂酶,裂解细胞膜;③造成心肌挛缩;④引起心律失常和心肌顿抑〔2〕。
参附注射液是红参和附子的提取物,其主要有效成分为人参皂甙和乌头碱类,通过抗缺血、缺氧,清除氧自由基,减轻细胞内钙超载,抗脂质过氧化反应,抑制非生理性灌注、手术创伤、心脏IRI介导的炎症反应〔3〕,也能抑制IRI诱导的心肌细胞凋亡,对再灌注心肌具有明显保护作用〔4〕。最近研究表明适宜浓度的参附注射液可降低灌注后线粒体MDA水平,明显减轻线粒体钙超载。参附注射液能明显改善二尖瓣术后近期左室收缩和舒张功能〔5〕,无论是灌注前还是灌注后给药均能对缺血再灌注心肌起保护作用〔6〕。
血清CKMB和LDH等心肌酶学变化与心肌损伤均有一定相关性〔7〕,临床上也常用两者来评判心肌损害的程度。近年来对心肌肌钙蛋白cTnT和cTnI做了大量研究,发现cTnI具有高度的心肌特异性和敏感性〔8,9〕,cTnI仅存在于正常心肌中,CKMB 无法检测到的微小心肌损伤即可引起cTnI浓度的改变,且不受骨骼肌损伤的影响。故本研究选用CKMB、LDH和cTnI作为心肌损伤和心肌保护效果的指标。本研究发现:(1)实验组和对照组CKMB、LDH和cTnI在开放升主动脉后30 min、术后6、24、48 h均明显高于体外循环前,证实两组患者在体外循环后均有不同程度心肌损伤。(2)实验组术后24 h LDH明显低于对照组,CKMB、cTnI在开放升主动脉后30 min、术后6、24 h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证实参附注射液对老年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患者有明显的心肌保护作用,同时也说明CKMB和cTnI的敏感度明显好于LDH。
参考文献
1 Zaidi AM,Fitzpatrick AP,Keenan DJ,et al.Good outcomes from cardiac surgery in the over 70s〔J〕.Heart,1999;82(2):1347.
2 Stamou SC,Pfister AJ,Dangas G,et al.Beating heart versus conventional singlevessel reoperative coronary artery bypass〔J〕.Ann Thorac Surg,2000;69(5):13837.
3 曹 俊,闵 苏.SFI注射液用于心血管系统疾病的研究进展〔J〕.中国医刊,2005;40(1):323.
4 张晓膺,郑世营,赵 军,等.SFI注射液对缺氧心肌细胞凋亡的抑制效应〔J〕.江苏医药,2005;31(2):1135.
5 陈志强,洪 涛,陈 昊,等.SFI注射液治疗二尖瓣替换术后心功能不全的疗效观察〔J〕.中国临床医学,2003;10(2):1782179.
6 郑世营,张晓膺,王志刚,等.参附注射液对离体大鼠缺氧/复氧心肌的保护作用〔J〕.中国急救医学,2004;24(6):4257.
7 Brunetti ND,Troccoli R,Correale M,et al.Creactive protein in patients with acute coronary syndrome:correlation with diagnosis,myocardial damage,effection fraction and angiographic findings〔J〕.Int J Cardiol,2006;109(2):24856.
移动支付的作用范文3
相比日韩欧美等移动支付相对普及的地区,我国的移动支付现阶段还处于萌芽发展阶段。随着移动互联网的不断发展,移动支付将会融入人们的生活,哪些因素影响消费者选择使用移动支付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关键词:
移动支付;感知价值;模型
中图分类号:
F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4)04-0177-01
1 移动支付现状
与传统电子商务比较,移动电子商务在2007年已经被纳入了中国“国家电子商务十”核心示范项目中。除此之外,2009年1月,中国工信部分别给中国联通、中国移动、中国电信发放了3G牌照;2013年12月,中国工信部分别给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发放了4G牌照。这些使得移动互联网高速发展,预示着移动支付在良好发展前景。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消息,截至2012年12月,中国互联网网络支付的用户已经达到2.21亿,占据8.8亿互联网用户的40%,但使用移动支付的用户数只有0.57亿,占移动互联网用户4.89亿用户的10%。移动支付作为一种新兴的支付方式,已经吸引了全世界范围内越来越多的目光。但是,相比日韩欧美等移动支付相对普及的地区,我国的移动支付现阶段还处于萌芽发展阶段。
在研究移动支付采纳行为中的研究有一部分了,大多数模型都是应用了TAM理论和和UTAUT理论。基于技术接受模型的研究中,主要有施华康(2006)对移动支付采纳实证研究、邓朝华(2009)分析我国手机用户采纳移动银行服务的态度和行为意向的影响因素,杨水清(2011)的基于跨渠道的消费者移动支付采纳研究;在UTAUT模型的研究中,主要有陈华平(2006)、曹媛媛等(2009)的关于移动支付使用者使用意向与使用行为的实证研究。而在当前的研究中,学者大多重点从技术感知的角度去解释在移动环境下用户采纳行为,如感知易用性、感知有用性、感知移动性等。但在行为科学和心理学的研究里面就被认为,消费者的心理和创新意识和社会影响因素对用户采纳行为也具有重要的影响。
2 概念模型
2.1 感知价值与采纳意愿的关系假设
感知价值是个体在自己认知基础上对某个选择的总体评估,基于这种评估,个体选择其行为。移动支付中用户的感知价值是指移动支付用户基于其所得与损失的综合感知对移动支付效用所做的总体评价。感知利得表示能够满足用户的某种需求、便利等,而感知利失则可以包括如经济成本、各种风险等。郑称德(2012)的感知价值和个人特质对用户移动购物采纳意图的影响研究,杨永清等(2012)的移动互联网用户采纳中都得出感知价值对用户采纳有正向作用。因此,本文得出如下研究假设:
H1:用户感知价值显著影响用户的采纳意愿。
2.2 感知有用性与感知价值的关系假设
移动支付是对货币形式进行一次变革。移动支付是对用户可以快速的完成支付活动,使得用户免去了携带现金、银行卡的不便、同时可以减少用户因为支付所需排队等候的时间,实现资源更加有效率的分配和利用。因此,移动支付快速、高效的功能能增强用户对移动支付的感知价值。感知有用性是TAM中核心的变量之一,对用户感知价值有着重要的影响;Kim&Chan(2005)对移动互联网的研究中发现感知有用性显著正向影响感知价值。
因此,本文得出如下研究假设:
H2:感知有用性会直接正向影响用户对移动支付的感知价值。
2.3 感知易用性与感知价值的关系假设
感知易用性也是TAM的一个变量,感知易用性一般指用户在某项系统的早期认为使用它容易程度,如果用户觉得某系统很容易使用,则可增加用户的使用意愿。Blomqvist K.The Role(2008)、杨永清等(2012)的移动互联网用户采纳中提出易用性正向影响用户感知价值。
因此,本文得出如下假设:
H3:感知易用性会直接正向影响用户对移动支付的感知价值。
2.4 社会影响与感知价值的关系假设
Ravald(1996)提出了顾客价值不仅包括核心产品和附加服务,维持关系而做出的努力也应该属于顾客价值,因为,企业可以发展良好的顾客关系创造价值。Kloter(1996)认为社会影响是感知价值的一部分;陈华平(2006)、曹媛媛(2009)、杨永清(2012)等对移动支付的研究中都表明社会影响正向影响感知价值。
因此,本文得出如下假设:
H4:社会影响会直接正向影响用户对移动支付的感知价值。
2.5 感知成本与感知价值的关系假设
Zeithaml(l998)&Lee(l999)指出感知成本是感知利失。在用户对移动支付进行价值评估的时候,考虑成本是必不可少,包括了一切为使用移动支付而所需要的费用。金皓瑜、王全胜(2002)发现感知成本通过感知价值显著影响虚拟灰色市场消费者的购买意愿。杨永清(2012)发现在移动互联网下感知成本对感知价值有负向影响。
因此,本文得出如下假设:
H5:感知成本会直接正向影响用户对移动支付的感知价值。
2.6 感知风险与感知价值
Wood&Scheer(1996)认为感知风险是为获得某产品所必须付出的成本之一;Broydrick(1998)发现如果降低风险能够使得顾客的感知价值提升;Agarwal(2001)在其实证研究中证明了感知风险与感知价值的关系,顾客感受到的感知风险越小,其感知价值会有相应提高。杨永清(2012)的研究也证明感知风险对感知价值有负向作用。
因此,本研究得出如下假设:
H6:感知风险对移动支付的感知价值有负面影响。
2.7 个体创新的关系假设
根据IDT理论,由于用户个人接受创新意愿的程度不同,所以采纳创新的时间和积极性不同,按照这个把用户分为创新者、早期采纳者、早期大众、晚期大众和落伍者。创新意识是指消费者个人对创新产品或服务的使用采纳意愿。在对创新意识的研究中认为其对行为意向的影响方面有两部分:一部分认为用户的创新意识会直接对其是否采纳产生影响;另一部分认为创新意识只是在里面起到调节变量的作用。在已有的研究中,杨水清(2012)、杨永清(2012)等都证明了个体创新和采纳意愿之间的密切关系。
因此,本研究得出如下假设:
H7a:用户创新意识正向调节用户感知价值与采纳意愿之间的关系。
H7b:用户创新意识对移动支付的用户采纳意愿具有显著的正相关作用。
基于前文的研究假设,提出概念模型,如下图:
参考文献
[3]杨水清,鲁耀斌,曹玉枝.基于跨渠道的消费者移动支付采纳研究[J].科研管理,2011,(10):79-88.
[4]朱阁,敖山,戴建华等.手机移动支付的价值接受度模型及实证[J].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学报,2011,(1):42-48.
移动支付的作用范文4
由于手机逐渐成为人们随身携带的通信工具,利用手机来补充甚至替代类似信用卡、钱包等支付功能的概念自然产生。所谓的移动支付,就是在交易活动中用手机作为支付手段。;。
作为新兴的电子支付方式,移动支付拥有随时随地和方便、快捷、安全等诸多特点,消费者只要拥有一部手机,就可以完成理财或交易,享受移动支付带来的便利。应用领域一般包括充值、缴费、小商品购买、银证业务、商场购物和网上服务等。
移动支付市场开启
近两年来移动支付市场发展比较缓慢,不尽如人意,除了为数不多的几个成功案例如日本的FeliCa、菲律宾的G-Cash和SmartMoney之外,可以说没有什么更多的亮点。尤其是2005年,移动运营商发起的Simpay阵营由于没有如期在欧洲完成统一的移动支付框架而宣告失败,更使市场雪上加霜。另外从2002年到2004年期间,Vodafone的mPay、T-Mobile的MobileWallet、Mobilkom的Paybox和西班牙的MobiPay在移动支付领域也均没有对市场产生应有的影响。
。
但是从2006年开始,几个重要事件的发生,可以说在移动支付领域重新开始了新纪元。首先,年初在欧洲和美国进行了几个规模很大的近距离通信(NFC)手机支付商用试验,发动了整个产业链的上下游,又重新使得移动运营商、银行、手机制造商、NFC芯片提供商和商家走到了一起。
2006年6月,诺基亚携手中国移动厦门公司、易通卡公司和飞利浦公司共同在厦门启动中国首个近距离通信手机支付商用试验。此项目持续了3个月左右。据称类似的测试将在中国各大城市推广,明年争取形成大面积商用的格局。此外,中国移动已成立研究小组负责对NFC商用的准备工作,预计在未来几个月将在国内进行地铁与银行领域的试点。中国联通也正在积极研究包括NFC在内的各种非接触支付技术,并可能在年底之前出台移动支付标准。
今年3月28日,日本最大的移动电信运营商NTT DoCoMo表示,将投入7690万美元购买该国第二大便利连锁商店2%的股份,以推动其具有支付功能的新手机的使用。 该交易将使得DoCoMo的用户可以在连锁商店Lawson的100个商店内使用DoCoMo新推出的信用卡支付服务“Osaifu-Keitai”,即使用“钱夹手机”支付货款。 预计到2007年3月,该服务将全面推向Lawson在日本的8300个商店。。
另外除了移动运营商之外,在今年第二季度由PayPal、LUUP和Obopay三个独立的第三方移动支付服务提供商相继推出了新的移动支付业务。这预示着移动支付已经超出了移动运营商的控制范围,将对现有的移动支付系统起到补充的作用,也使得这些独立服务提供商能够在移动支付市场分得一杯羹。
Visa、Corner银行和Telekurs在今年6月底联合推出了一项叫做“Visa校验”的安全解决方案,这个覆盖整个欧洲的方案允许Visa信用卡的持有者能够通过手机进行安全的交易。凭借着在电子商务方面的优势和此项新业务的开展,Corner银行成为了欧洲第一个为用户提供安全支付的信用卡提供商。“Visa校验”是由Visa公司为支持在Internet网上进行交易而开发的安全支付标准,随着它在移动电子商务中的应用,移动用户从此也能从中得到益处,另外这个开放的安全标准也得到了其他公司的青睐。
产业链与运作模式形成
移动支付业务的产业链由标准的制定者、设备制造商、银行、移动运营商、移动支付服务提供商(或移动支付平台运营商)、商业机构、用户等多个环节组成。标准的制定者是指国家独立机构、国际组织和政府,它们负责标准的制定和统一,以协调各个环节的利益。
由于移动设备厂商在向运营商提供移动通信系统设备的同时,还推出了包括移动支付业务在内的数据业务平台和业务解决方案,这为运营商提供移动支付业务奠定了基础。从终端的角度来看,支持各种移动数据业务的手机不断推向市场,这为移动支付业务的不断发展创造了条件。
移动运营商的主要任务是搭建移动支付平台,为移动支付提供安全的通信渠道,它们是连接用户、金融机构和服务提供商的重要桥梁,在推动移动支付业务的发展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目前,移动运营商能提供语音、SMS、WAP等多种通信手段,并能为不同级别的支付业务提供不同等级的安全服务。
银行等金融机构需要为移动支付平台建立一套完整、灵活的安全体系,从而保证用户支付过程的安全通畅。显然,与移动运营商相比,银行不仅拥有以现金、信用卡及支票为基础的支付系统,还拥有个人用户、商家资源。
作为银行和运营商之间的衔接环节,第三方移动支付服务提供商(或移动支付平台运营商)在移动支付业务的发展进程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独立的第三方移动支付服务提供商具有整合移动运营商和银行等各方面资源并协调各方面关系的能力,能为手机用户提供丰富的移动支付业务,吸引用户为应用支付各种费用。
对于商家而言,在商场和零售店部署移动支付系统,在一定程度上能减少支付的中间环节,降低经营、服务和管理成本,提高支付的效率,获得更高的用户满意度。
。这三类模式各有优缺点,在移动支付业务产业价值链中,移动运营商、银行、第三方服务提供商拥有各自不同的资源优势,只有彼此合理分工、密切合作,建立科学合理的移动支付业务的运作模式,才能推动移动支付业务的健康发展,实现各个环节之间的共赢。
支撑技术
从移动通信体系结构来看,支撑移动支付的技术分为四个层面:
传输层:GSM、CDMA、TDMA、GPRS、蓝牙、红外、非接触芯片、RFID;
交互层:语音、WAP、短信、USSD、i-Mode;
支撑层:WPKI/WIM、SIM、操作系统;
平台层:STK、J2ME、BREW、浏览器。
1.短信
短消息服务是移动支付中经常用到的,用于触发交易支付、进行身份认证和支付确认的移动技术。在移动支付中,按照信息流的流向可以分为上行和下行两种方式。用户使用短信的上行通道,发送特定信息(此信息格式由移动支付运营商提供,一般包括购买商品的编号、数量等)到指定的特服号进行支付。另外,也可以通过下行通道向客户推送一些商品或服务,如提醒充值用户进行充值,如果用户确认充值,则完成了此次的移动支付。同时下行通道也是进行用户消费确认的渠道,来保证支付的安全,避免支付中的欺诈行为。
2.红外线技术
2002年由红外线数据协会制定了一个用于移动支付的全球无线非接触支付标准:IrFM(Infared Financial Messaging,红外线金融通信)。2003年4月由VISA国际、OMC card、日本ShinPan、AEON credit和日本NTT 。
3.自动语音服务
自动语音服务(IVR)技术与短信类似,用户可以通过拨打某个特服号码进行移动支付。;。
4.GPRS/UMTS
GPRS/UMTS均支持IP协议的数据通信,在此网络上可以开发类似于Internet网的支付。
5.RFID/Bluetooth
射频识辨技术(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RFID)和蓝牙技术(Bluetooth)都是基于射频技术(RF)的两种通信标准,可以将RF技术引入非接触式移动支付服务。一般情况下在手机中内置一个非接触式芯片和射频电路,用户账户支付信息通过某种特殊格式的编码,存放在此芯片中,以适应银行或信用卡商的认证规则。用户在支付时,只需将手机在POS的读卡器前一晃,用户的账户信息就会通过RF传输到此终端,几秒钟后就可以完成支付认证和此次交易。
6.非接触式芯片技术
非接触式芯片技术是使用IC智能芯片技术与近距离无线通信技术(蓝牙技术、红外线技术等)相结合的一种新型技术,将用户信息存储在智能芯片中,通过近距离无线通信技术与其他接受处理设备进行通信,将信息按照某种格式进行加密传输。
在这些通信技术中,射频识辨(RFID)和红外线技术(Infared Red)与非接触芯片的结合将是未来手机作为移动支付设备的技术发展主流。另外,几乎所有的现场支付解决方案中,手机技术的支持都是重要的环节,目前有如下几种有关手机的解决方案:多功能芯片卡、双卡手机、外接无线识别模块读卡器、双插槽手机和内置的手机支付软件。
7.J2ME
随着Java的移动版本J2ME在移动领域越来越广泛地采用,使得移动支付平台也可以引入Java作为支付平台。
可移植性:由于Java是开放平台,众多的运营商、终端厂家以及业务平台提供商都支持这一技术。因此移动支付用户端应用程序能很容易地被移植到其他遵循 J2ME 或 MIDP 并且符合 CLDC 规范的设备上。
更低的网络资源消耗与服务器负载:J2ME与WAP和SMS等方式的不同在于,J2ME 。
改善用户体验:J2ME API 在图形表现、用户界面和事件处理上更为丰富。。
保密性高:J2ME 本身提供了面向 J2ME 的安全性和信任服务 API(Security and Trust Services API for J2ME),因此能对整个移动支付事务进行加密。不仅如此,在 WAP 和 WTLS 的支持下,入口会话就能像在 SSL3.0 中所进行的那样被保护。
几大解决方案
目前移动支付有四种比较典型的运营模式:移动运营商独立或联合运营、由银行独立运营、移动电信运营商与卡类组织联合运营、第三方运营商独立运营。
1.PayPal
PayPal是eBay旗下一家领先的Internet支付业务提供商,它在全球55个市场中拥有1亿多用户,交易额达275亿美元,占全球电子商务收入的5%。PayPal的移动支付解决方案基于短信和IVR技术,它从今年开始先后在美国、加拿大和英国推出了移动支付业务,其他的市场将在随后推出。
目前PayPal移动支付有三种产品:P2P支付、“Text2Buy”和“Text2Give”。PayPal移动业务的主要用户群是现有Internet的用户,并提供新的功能来帮助用户使用手机来访问PayPal,因此可以说移动业务是现有业务的一种拓展,并且重用现有的后端支付系统和账户信息。
2.PayBox
PayBox是瑞典一家独立的第三方移动支付应用平台提供商,公司推出的移动支付解决方案在德国、瑞典、奥地利、西班牙和英国等几个国家成功实施。PayBox无线支付以手机为工具,取代了传统的信用卡。使用该服务的用户,只要到服务商那里进行注册取得账号,在购买商品或需要支付某项服务费时,直接向商家提供你的手机号码即可。
。PayBox支付平台主要用在移动商务(mCommerce)中,为消费者、商户以及合作客户提供移动支付服务。如在2003年Mobilkom购买了PayBox在奥地利的分公司,面向B2C和B2B方式推出了移动票务、移动购物、移动博采等多种移动电子商务的应用。
3.LUUP
LUUP是由Contopronto公司开发的移动支付业务,这家公司的总部位于挪威的首都奥斯陆,它的员工人数只有30多人,但是在欧洲却拥有电子钱币的专利。LUUP在今年5月在德国和英国商用,在挪威这项业务也可用,但大多用于测试目的。。
LUUP是基于储值账户的移动支付业务,用户需要创建自己的账户,并且要从银行或信用卡把钱存储在这个账户中。绝大多数的交易是通过短信或Web来进行的,也将推出基于WAP的业务。LUUP的目标是到今年底在英国和德国达到10万用户。
4.Enros
Enros于2001年由eONE全球公司创建,eONE的主要拥有者是世界上最大的支付处理公司――First Data Corp。Euros是一家提供移动支付服务的公司,它的产品和服务主要是通过安全、易用的互操作支付平台,连接商户和移动运营商,为客户提供更加便捷和非现金的支付选择。目前Enros的客户主要是Orange、Vodafone、T-mobile和Telefonica四家欧洲移动电信运营商,为Simpay提供移动支付中心服务解决方案。
5.Simpay
Simpay是Orange、Vodafone、T-mobile和Telefonica四家欧洲最大的移动电信运营商在2003年共同建立的一个移动支付的方案和品牌,此方案和品牌由独立于四家创始方的合资公司――Simpay公司运营。Simpay旨在提供一种跨越国界的开发移动支付的广泛标准,并邀请其他运营商参与,如Tata InfoTech(一家全球化系统、服务集成商与供应商)、Integri NV(电子交易系统的测试、模拟解决方案提供商)。。此系统平台的方案是选择Enros公司提供全面的移动支付解决方案。
Simpay的特点是:开放通用的国际化的解决方案,同时支持现场支付和非现场支付,同时支持话单账单形式和信用卡/借记卡形式,无国界的支付方式。但是Simpay 却不如Simple,支付的步骤太多太复杂。例如在便利店、加油站等使用移动支付的地方,商户和用户很难接受通过短信进行上述复杂的操作步骤后,然后确认完成交易支付。
6.MobiPay
MobiPay是一家由西班牙的两家最大的银行和三家最大的移动运营商共同成立的合资企业,采用共同的技术标准,提供具备了非常优秀的可靠性和可扩展性的移动支付系统。MobiPay 选择的是来自于 ACI的mPayment Infrastructure 解决方案。MobiPay是以前的两个项目 Movilpago 和 Pagomvil 。
MobiPay在多个出租车公司、快餐店、影剧院以及书店中推出,并于2004年年底在西班牙推出移动支付购买车票服务,用户可以使用手持设备(手机)购买有轨电车、地铁和巴士的车票,车票以确认信息的形式显示在手机上,用户凭此信息验票上车。MobiPay的思想是银行和移动运营商合作,为移动用户提供移动支付服务,银行是移动支付的主体,移动运营商是通道提供者;银行在现有的支付基础设施的基础上增加了交易通道的数量,而通信的费用为移动运营商们带来了新的利润。
7.捷银
捷银是国内一家移动支付解决方案的供应商,主要业务为移动支付相关技术的咨询、各种支付应用的开发、市场营销的策划以及客户关系管理等方面的服务。在上海,曾与银行、公众收费企业合作推出了代交费业务;为广州移动提供过移动支付技术平台和解决方案。捷银曾获得与江苏联通合作运营移动支付业务的机会,为江苏联通提供移动支付业务的技术平台,后参与支付平台的运营。捷银的移动支付平台主要基于移动短信服务通道,利用短信的上、下行完成移动小额支付。
移动支付平台的开发商还有像Nokia、Motorola、Sony等手机厂商,他们与移动运营商合作也成功推出了一些移动支付应用平台,如SmartCard、Felica等。国内提供整体移动支付应用的很少,大多都提供局部的、非现场支付的移动支付解决方案,如华为、东软、联动优势等;目前最先进和最便捷的移动支付应用应该是日本和韩国基于非接触式智能芯片的支付方式。
第三方支付平台是指平台提供商通过采用通信、计算机和信息安全技术,在商家和银行之间建立起连接,从而实现从消费者到金融机构、商家的货币支付、现金流转、资金清算、查询统计等问题。
移动支付的作用范文5
【关键字】 近距离通信 NFC技术 移动支付 POS机 安全
一、项目概述及需求
移动支付发展到今天,经历了从无到有的三代历程,从基于短信、语音的远程支付到基于客户端、WAP的远程支付、一直发展到如今基于金融智能卡的远程和近场支付的第三代移动支付。相对于第一代移动支付产品安全性低、交互性差、应用领域狭窄以及第二代移动支付受限于运营商WAP网关并且不具备现场支付功能等诸多缺陷。第三代移动支付则更加安全、便捷。
二、方案设计依据
2.1安全性和可靠性
NFC以其短距离通信特征成就了其天然的优势,对于移动支付来说,安全是最重要的。NFC刷卡手机支付需要在小于10cm的范围内才能通信,并且只能点对点的通信,这保证了在移动支付通信时数据传输的高度保密性与安全性。只要终端设备在管理范围之内,就不存在被盗刷的可能性。
2.2便捷性和实用性
相比传统钱包,NFC刷卡手机拥有钱包功能,可以集所有卡片(银行卡、门禁卡、校园卡、会员卡、公交卡等)于一身,实现统一管理,给钱包减负,可以随时随地实现小额非接支付,使用起来更加方便、快捷、轻松。另外,移动支付的应用领域也日趋丰富,便民缴费、远程购物、金融服务等等。
2.3低耗能和低成本
耗电量远远小于蓝牙和红外装置,把NFC模块装载在智能手机里,不需要手机供电,同样可以使用。制造成本低,NFC通过一个芯片、一根天线和软件的组合,就可以实现各种设备在几厘米范围之内的通信,且只需要把一块NFC功能模块搭载到移动终端就可以直接使用。
三、系统解决方案
3.1方案网络拓扑图
3.2方案架构说明
NFC支付是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或服务时,即时采用NFC技术(Near Field Communication)通过手机等手持设备完成支付,是一种新兴的移动支付方式。支付的处理在现场进行,并且在线下进行,不需要使用移动网络,而是使用NFC射频通道实现与POS收款机或自动售货机等设备的本地通讯。NFC近距离无线通讯是近场支付的主流技术,它是一种短距离的高频无线通讯技术,采用13.56Mhz通讯频率,在十厘米之内,允许电子设备之间进行非接触式点对点数据传输交换数据。其传输速度有106 Kbit/秒、212 Kbit/秒或者424 Kbit/秒三种。近场通信已通过成为ISO/IEC IS 18092国际标准、ECMA-340标准与ETSI TS 102 190标准。
四、NFC支付技术方案
NFC通过频谱中无线频率部分的电磁感应耦合方式传递信息,它是一种提供轻松、安全、迅速的通信的无线连接技术。首先,它具有距离近、带宽高、能耗低等特点;其次,NFC与现有非接触智能卡技术兼容,目前已经成为得到越来越多主要厂商支持的正式标准;再次,NFC还是一种近距离连接协议,提供各种设备间轻松、安全、迅速而自动的通信。与其他无线连接方式相比,NFC是一种近距离的私密通信方式,它面向近距离交易,适用于交换财务信息或敏感的个人信息等重要数据。因此NFC越来越多的被应用到门禁、公交、手机支付等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POS终端与带有NFC功能的手机共同完成NFC近场线下支付。其中,近场通信部分包含两大模块:NFC通讯模块和安全模块。在整个支付过程中,它们分别扮演着不同的角色,但都不可或缺。
1、NFC通讯模块(CLF)
1.转换数字信号为RF信号,并且通过13.56MHz天线发送;2.接收通信信号,同时转化为数字信号;3.与基带模块和SE模块进行通信。
2、安全模块(SE)
安全模块(SE)
1.交易关键数据、敏感信息安全存储和运算;2.可以根据所处位置的不同,区分为NFC-SIM卡方案、NFC-SD卡方案、NFC全终端方案。
参 考 文 献
[1] JR/T 0093.2-2012 中国金融移动支付远程支付应用第2部分:交易模型及流程规范
移动支付的作用范文6
关键词: 移动支付; 商业模式; 产业链
移动支付,也称手机支付,就是允许用户使用其移动终端(通常是手机)对所消费的商品或服务进行账务支付的一种服务方式。单位或个人通过移动设备、互联网或者近距离传感直接或间接向银行金融机构发送支付指令产生货币支付与资金转移行为,从而实现移动支付功能。移动支付将终端设备、互联网、应用提供商以及金融机构相融合,为用户提供货币支付、缴费等金融业务。
一、发展现状
我国的移动支付开始于1999年,由中国移动与中国工商银行、招商银行等金融部门合作,在广东等一些省市开始进行移动支付业务试点。短短十几年,我国的移动支付已由最初的手机银行服务发展成较为成熟的商业模式,大致可分为4种:
以移动运营商为主的商业模式。这种商业模式是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三大运营商在与消费者进行交易时,直接从用户花费中扣除交易费用或者在专门的移动支付账户中扣费,银行等金融机构不参与交易,例如手机支付和手机钱包等。
以银行为主的商业模式。这些年,各大银行借助移动运营商的网络传输,充分挖掘手机银行客户,将手机与银行账户进行绑定,在手机银行上面附加移动支付功能,比如话费充值、购物、小额取现等等业务。
以银联为主的商业模式。银联是我国银行卡信息交换网络的金融运营机构,借助原银行的网络体系实现各银行的相互联通,对整个移动支付业务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不仅如此,银联也开发自己的手机支付产品,诸如“闪付”。
以第三方支付机构为主的商业模式。第三方支付机构在产业链中是独立于移动运营商和金融机构的,利用移动运营商的网络和银行的结算资源,在移动支付中进行身份验证和支付确认,为整个交易进行担保,如公众熟知的有支付宝、财付通等。
二、存在问题
移动支付作为一种新兴的支付方式,目前为止还不完善,依然存在很多问题,主要如下:
(一)安全问题
。
对于移动支付的提供方而言,主要存在两个问题:第一,目前关于移动支付的技术标准尚未统一,存在多种移动支付的解决方案,不同的技术标准平台构建的移动支付业务流程之间又存在内生性冲突,加之各主体出于自身利益考虑不想放弃自有方案,使得支付安全得不到相应的保障;第二,移动支付中的无线通信安全技术仍然不成熟。虽然无线安全技术发展迅速,但是电子商务的支付环境也日益复杂,且移动支付终端设备的无线通信安全技术本身存在诸多漏洞,移动支付业务的安全系统易受黑客的恶意攻击。
对于用户而言,安全问题就显得更加重要了。移动支付是比较新的事物,用户对于移动支付过程中的风险认知还不完全,不少用户都收到过垃圾短信、诈骗短信,甚至遇到过诈骗行为,而在支付过程中又涉及到资金和个人隐私,加之用户的防范手段相对有限,进一步加深用户对于移动支付安全性的担忧。
(二)运营商和金融机构缺乏合作
通信运营商、金融机构和第三方支付机构是移动支付产业链中的三个重要主体。其中,通信运营商拥有庞大的手机客户资源和开展支付活动的技术基础,但通信运营商的用户信用管理却较弱;金融机构具有丰富的金融管理和支付渠道,有广大用户的信任,但移动支付业务却不是金融机构的主营业务且金融机构无移动通信技术;第三方支付机构作为金融机构和通信运营商之间的中间平台,拥有移动终端资源,但市场管理经验、资金运作能力、客户管理能力又是第三方支付机构的缺陷。各主体各有优势劣势,都想成为产业链的主导者,但出于自身利益考虑,各主体之间的竞争大于合作,协作关系松散,利益分配失衡,各类资源得不到有效整合,造成了极大浪费。
(三)政策法规问题
;第二,移动支付执法力度不足,由于在现有法律法规框架下移动支付双方权责不够明晰,使得移动支付提供方可通过复杂的格式化合同巧避责任;第三,监管体系尚未完善,目前出台的监管措施更多的是针对电子支付或支付服务整体的,专门针对移动支付的有效的行政监管措施依然处于缺失状态。
(四)用户接受度低
目前我国手机用户对移动支付的普遍接受程度还较低。原因主要有两个:第一,我国在经济建设中重物质轻信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不完善,短信诈骗事件时有发生,使得用户对于移动支付的信心不足;第二,很多用户对于移动支付本身的认知有所欠缺,对移动支付的操作流程还不太熟悉,仍然习惯使用传统的现金支付方式。因此,若要养成广大用户的移动支付习惯还尚需时日。
三、对策建议
(一)安全方面
要解决移动支付的安全问题,提高交易安全性,一方面要从移动支付的提供方入手,产业链上各主体共同协作,在全国范围内制定统一的移动支付业务标准体系,消除目前多元化的标准,从而也可以降低各主体的研发成本和交易成本。除此以外,要加速无线网络通信安全技术的研发,通过不断创新移动客户端的安全认证方式和网络传输过程中进行数据加密等技术手段建立完善的识别系统,强化业务安全性,以适应电子商务复杂多变的环境,以此保障用户的资金以及个人信息安全。
另一方面,积极防范和打击犯罪,充分研究可能存在的移动支付犯罪形式,做好预防工作,让用户放心使用移动设备进行支付购买。同时可向用户宣传常见的犯罪手段和防范措施,提高安全意识,例如在移动设备中安装安全软件、使用较为复杂的密码、浏览安全的网页等。
(二)加强合作
针对移动运营商、金融机构和第三方机构各自为政,浪费资源的现象,应加强三方的合作,构建金融机构与移动运营商合作、第三方支付机构协助支持的有效模式,建立独立的移动支付平台,三方共同合作开发移动支付产品,明确三方定位,各司其职的同时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积极推进产业链的升级,通过创新增值服务的方式来调整三方利益分配的关系,提高产业链的运营效率,实现产业链上合作共赢的局面。
(三)政策法规方面
我国相关部门应加快移动支付法规政策的完善工作,明确通信业务产业和支付服务产业的发展政策,对移动支付涉及的各个主体的职责进行确定,建立规范的市场秩序和行业标准,包括准入政策、监管政策、服务政策等等。可借鉴日本、韩国等国的先进经验,通过移动支付消费退税等政策积极引导移动支付的发展。要尽快出台具体的移动支付监管办法,强化客户身份识别和大额的、可疑的支付交易的监测。
(四)培养用户使用习惯
为了提高用户对移动支付的接受度,改变用户的消费支付习惯,可从重点人群、重点行业、重点业务切入推广。首先是重点人群,年轻人追求时尚新鲜,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强速度快,可从年轻人群体开始逐步向全社会推广;其次是重点行业,可在与生活息息相关的行业,例如水电费缴纳、超市购物等场合推广移动支付产品;最后是重点业务,可立足于消费者的消费习惯,先推广小额支付以建立信任,在此基础上再推广高端消费和大额消费,逐渐通过技术创新和产品创新来引导消费者的支付习惯。
参考文献:
[1]刘海二.移动支付:原理、模式、典型案例与金融监管[J].互联网金融,2014(05): 61-64.
[2]涂明辉.互联网金融――移动支付[J].法治与社会,2014(07):99-102.
[3]张华强,吴道义,漆慧,刘春梅.我国移动支付发展存在的问题和建议[J].海南金融,2013(03):86-88.
[4]郝惠泽.移动支付的发展与探究[J].中国信用卡,2013(03):50-53.
[5]师群昌,帅青红.移动支付及其在中国发展探析[J].电子商务,2009(02):58-64.
[6]王瑞.移动支付发展中的问题与对策[J].管理视野,2010(08):45-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