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的发展是改善保护我国区域生态环境和生态系统的重点举措之一,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拉动了当地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经济收益,成为推动区域发展的核心能源动力。但是林业的广泛发展也使得林业问题不断,林业生态不断恶化的问题持续发酵。病虫害问题严重阻碍了林业发展、破坏了生态环境,不利于地区林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实现。为了积极防治林业虫害病,文章主要分析了虫害病发生的具体和可能造成的危害,并且提出了,以此为保障经济生态的平衡发展助力。
关键词:病虫害;林业经济;无公害防治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生产活动日益增加,从而引发了大量的生态问题和环境问题,使得更多的生态环境遭到破坏,湿地和林地不断被侵占。也因为大规模的经济发展和工业占地,许多林地和湿地被迫转为农耕,各个领域过度开发不可再生资源,导致生态环境遭到大规模的破坏,风沙和洪涝灾害时有发生。随着国际形势的发展和生态环境问题的暴露,各单位、各区域要求退耕还林,保护湿地。多地区有序开展了林业生产建设,促进人与生态环境和谐相处,近年来林业发展迅速,多数地区都切实保证了生态的良好发展,也保证了生态环境稳定发展。但也因为近现代以来,我国对于林区病虫害问题,更多是采用简单粗暴的防治方法,出现了防治之后的遗留问题,同时也出现了虫害问题加重的现象。由此可见,各部门应高度重视林业虫害发展的根本问题和基本原因,同时制订科学有效的防治措施,保障不会对生态环境造成二次破坏。
1林业区域多发病虫害的根本原因
1.1人造林面积增大
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初期,大量的林业和草原被侵占和破坏,而人造林成为大多数地区恢复生态环境的主要途径和首选策略之一[1]。但人造林的标准需要根据当地的地理位置、气温和气候做出相应的改变,保障入植的林木不会对当地生态环境产生不良影响,且保证生态系统稳定增长。但由于人工种植的树林品种较为单一,生长地区的恶劣环境也使得更耐旱、易成长的树木为主要选取对象,而人造林建设对当地的生态环境不够重视,因此可能造成外来物种迁入导致的大规模生态问题,也可能由于人造林单一,树种不能进行自身调节,导致大量病虫害肆虐传播,造成更为严重的后果。
1.2盲目使用农药
我国经济发展普遍存在地区差异,导致多数经济发展较为落后的农村地区,受到极大破坏,生态环境问题严重,但是病虫防治等专业知识的技术类人员缺少,甚至没有。这些原因就导致在林区病虫害问题频发时期缺少系统的岗位培训和技术类支持。虽然当地护林人员会选择病虫害防治农药类型,但盲目地喷洒大量农药导致病虫害出现抗药性,也会使得更大规模的林业病虫害不断发生。并且有部分地区的部分工作人员误以为除害剂使用量越大,防治效果越好,导致当地土壤被破坏,大量树木枯死,造成了更为巨大的经济损失。使用农药只能解决眼前的短暂问题,但对于生态的长期保护和稳定发展是不利的[2]。
1.3病虫害防治难度过大
病虫害相对于其他林业问题具有传播范围广、速度快的特点,如果林业病虫害不能得到及时处理,就会导致大规模的病虫害发生,从而出现病虫害蔓延,难以控制的局面。并且大多数的林区位于人烟稀少的偏远地区,这就使得病虫害难以达到第一时间发现,导致大量林区病虫害发生时,更多的护林人员和专业人士错失了最佳防治时间,从而使防治过程复杂且困难。
1.4预防工作不够重视
在林业区域防控和保护的过程中,病虫害防治是重点工作之一,各部门应定期对农业展开病虫害防御工作,同时也应将病虫害工作分级安排给各个部门,保障责任得到有效落实。同时,也应该更加注重防御工作的主要任务,不能出现问题才解决问题,破坏环境再修复环境。目前,我国林业病虫害防御工作仍然有待进一步加强,许多方面的落实情况不佳,一些管理策略尚未得到积极响应,并且一些地区的林业检疫工作如同虚设,导致更多的病虫害预防有胜于无,从而导致大量林业病虫害发生前夕,并没有被及时发现,错过了最佳防治时期,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3]。
2林业病虫害无公害防治措施
2.1加强林业规划,保障防治工作科学性
虫害的频繁发生,不仅会导致相关农业发展缓慢,还可能会造成更大的经济损失。病虫害的发生并不仅仅存在于林业发展,在农业、林业、相关果蔬业都可能出现病虫害危害。为了保证林业的稳定发展和可持续性,避免病虫害问题的频繁发生,需要充分了解病虫害的发生原因和种类,加强相应的防御措施,提高林业规划保障的科学性,合理进行预防工作,科学增加混交林种植面积,增强物种多样性,提高树木抵抗病虫害的能力,保障生态稳定发展。林业相关部门也应注重因地制宜,合理分配氮、磷、钾等农药,科学使用农药[4]。
2.2不断完善农业管理体系
病虫害问题的根本解决方法是预防和监管,增强林业的发展可持续性,增强病虫害的防治效果,因此必须建立实施科学完善的体系。同时,也应加强科学规划和有效管理,加强专业知识教育。相关工作人员应充分认识到林业管理体系和病虫害防治管理工作是相辅相成、互为表里的。要想保障病虫害防治工作的成效,首先要合理完善林业管理体系,保障病虫害防治工作和其他工作的有机结合。在林业开发和人造林选择之初,应充分考虑到病虫害的威胁,并加强多树种合理规划,这样就可以在增强物种多样性的同时,使得林业所种植的树木能够进行自救[5]。同时,应合理选择树种,培育更多的抗虫防虫树苗,切实规范育苗移栽、检疫、施药等环节,使林业病虫害管理体系能够有序进行。
2.3加强病虫害监管预警机制
有关部门应积极重视病虫害监测预警机制,及时运用科学手段进行处理,避免病虫害的频繁发生和范围扩大,并注重应用科技手段监管预测,建设防疫站,及时有效地监测林区的土壤环境和气象问题,从而更加精确地预判可能发生的病虫害灾害及自然灾害[6];同时也应该整合监测数据,建立数据库,保障形成完整的林业病虫害监测预警机制,在之后的工作当中,也可以充分利用数据库中的实际数据进行防疫预测和有效控制,从而当遇到相同的问题时,能够不断完善解决策略,同时采取积极预防措施。相关部门也应积极引入更加先进的科学技术和大型设备,保障林业监测工作有序开展,提高监测准确度。科技的进步也预示着更多的数据分析和动态数据处理可以得到实时监控,将病虫害扼杀在摇篮里[7]。
2.4使用无污染的化学药品
化学药剂一直以来都是防治病虫害的有效手段之一,但是由于化学药品中存在着大量的污染物和有害物质,在喷洒的过程中,可能对植物和土壤造成伤害,同时,化学药剂中含有大量的酸和碱等各种物质,导致土壤酸碱性失衡,破坏土壤肥力。并且大量的农药物喷洒可能被动物进食或触碰,导致动植物受到影响甚至死亡,进而引发更大规模的生态问题,破坏了生态原有的平衡,也使得病虫害的抗药性不断增加,从侧面加强了病虫害的危害性。因此,有关部门应积极重视无污染化学药剂的研制和研发过程,重视各种可能的研究成果,保障其科学有效的同时,把药剂对其他动植物和土壤环境的危害降到最低。污染化学药品的使用和研发人员也应结合林业实际情况,积极引进先进的科技手段,同时增强科研人员的专业知识能力,督促相关人员积极学习其他国家在病虫害防治方面的化学药剂的科研成果。高效使用无污染化学药品,在使用技术和应用方面达到合理科学规划,防止化学药品的无效浪费和无效使用。这样药品的研发和使用,既能够消除病虫害灾害,又不会对其他生物和生态环境造成破坏,从而在促使生态环境得到稳定发展的同时,保障地区的经济收益不断提升。
3结束语
总而言之,病虫害防治工作一直是林业发展的重要内容和必要举措,同时也是阻碍林业发展的一大难点和突破点。林业有关部门应积极重视病虫害的防治工作,全面分析病虫害发生的原因,结合当地的地理环境和生态问题,采取有效的解决措施,将预防和治理相结合,同时加强监测预警机制保障。相关人员也不应该盲目使用农药,破坏当地土壤环境和生态环境,应合理科学地采用物理化学手段、生物防治手段等无公害的防治措施,降低病虫害的风险,从而促进当地地区经济收益和环境保护效果的提升。
参考文献:
[1]陈发好,王淑娇,罗小华,等.林业病虫害发生原因及无公害防治关键技术研究[J].造纸装备及材料,2020,49(5):61-63.
[2]曾凡勇.中国森林保护学科发展历程研究[D].北京: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16.
[3]张颖,丁昱菲.我国森林灾害的空间分布分析[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19,41(3):68-79.
[4]张慧春,朱正阳,郑加强,等.面向林业病虫害防治的生物农药喷施系统[J].林业科学,2018,54(10):116-124.
[5]张红丽,滕慧奇.林业生态安全预警测度与技术干预分析[J].科技管理研究,2017,37(19):246-252.
[6]王博,温继文,王武魁,等.我国森林经营管理大数据研究进展与趋势分析[J].林业经济,2019,41(8):76-81.
[7]张霞.森林经营分类与森林培育研究[J].造纸装备及材料,2021,50(6):123-125.
作者:杨贵珍 单位:甘肃省小陇山人造板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