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护理管理对儿科护理质量的影响

2024-09-29 来源:伴沃教育

[摘要]目的为了提高儿科的质量以及家长满意度,分析和探讨在治疗过程中采取PDCA护理的价值和意义。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的方法从2016年1月—2017年1月来该院治疗的患儿中挑选15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通过抽签的方法将其进行分组,其中接受常规模式的设为对照组,接受PDCA护理管理的设为试验组,比较在不同护理模式下儿科护理以及家长满意度的差异。结果研究数据显示,试验组和对照组均取得一定护理效果,但和对照组相比试验组在基础护理质量、病房管理、健康宣教和临床操作4方面评分明显占据优势,且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和对照组相比试验组患儿家长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明显增加,且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儿科护理管理中实施PDCA模式,有利于护理质量的不断提高,同时增加患儿家长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减少护患纠纷发生,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关键词]PDCA护理管理;儿科;护理质量;满意度

近年来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以及国家制度的不断完善,我国对儿童健康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儿童家属的法律意识也在不断加强,因此其对护理服务态度和护理质量也明显提高[1]。PDCA属于近年来临床应用较为广泛的护理模式之一,其属于标准化、科学化循环体系的一种,对一切管理活动都比较适用,共分为4个阶段即计划、实施、检查和处理,其通过有计划、有组织的质量控制,不断提高患儿家属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2]。PDCA不仅是持续质量改进的基本方法,同时也是维护护理质量安全的重要措施,其通过让整个护理过程程序化、整体化和规范化,来有效减少护理风险发生,最大限度提高护理服务质量[3]。为了提高儿科的护理质量以及家长满意度,该院对2016年1月—2017年1月治疗的150例患儿分别给予不同的护理模式,取得了一定的研究结果。现将结果总结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按照随机数字表的方法从2016年1月—2017年1月来该院儿科治疗的患儿中挑选15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通过抽签的方法将其进行分组,其中接受常规护理模式的设为对照组,接受PDCA护理管理的设为试验组。试验组包括40例男性和35女性患儿;患儿年龄1~14岁,平均(6.7±1.8)岁;患病时间5~20d,平均(10.6±2.4)d。对照组包括39例男性和36女性患儿;患儿年龄2~13岁,平均(6.5±1.7)岁;患病时间5~25d,平均(10.5±2.5)d。该次研究通过该院伦理委员会讨论,且患儿家属对该次研究表示知情并签订同意书。试验组和对照组患儿一般资料(患病年龄、男女构成比例、患病时间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患儿在治疗期间接受常规护理管理模式,而试验组患儿则接受PDCA护理管理模式[4],具体为:①计划:在儿科组建PDCA质控小组,成员包括护士长和护士,认真学习PDCA的相关内容和实施方法。PDCA小组全面评估患儿及其家长的护理要求,寻找存在的问题,同时充分考虑可能对疗效产生的因素,根据主次、先后顺序排列,拟定患儿入院后的健康教育计划、心理辅导计划、患儿生理护理计划等,明确考核指标,对存在的疑难问题要及时向上级反映,通过小组讨论以及咨询护理专家等方式找出改进措施,讨论措施可实施性并最终确定方案。②执行:护理计划要在正式实施前发放到每一位小组成员手中,由责任护士负责职责分工,同时所有入组护士都要接受相关培训,保证能够按照护理计划为患者实施各项护理服务,管理小组成员负责监督落实情况。开展各种健康教育活动,指导患儿家长正确用药以及注意事项。协助患儿翻身、进行饮食指导,创造舒适的住院环境,让患者及家属得到人文关怀[5]。③检查:由高年资责任护士负责PDCA实施后效果的检查,发现和寻找实施过程中存在问题并及时予以纠正。质控小组成员要对科室各项护理工作进行监督和管理,让每一位护理人员都能够按照要求处理小循环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予以纠正,同时科室要定期组织相关人员召开质量分析会议,对发现和存在的问题及时反馈,总结归纳的同时寻找最优处理措施[6]。④处理:积极征求患者以及家属的建议及意见,同时根据检查结果对上一阶段存在的问题或新发现的问题进行归纳总结和分析,根据实际护理工作情况及时调整护理目标和护理措施,将存在的问题纳入新的循环,而已经取得的成绩进一步巩固。护士长同时要重点质控重点患者、重点环节以及患儿家属满意度,对护理期间存在的疑难问题及时予以解决,工作流程进一步完善并将工作职责细化,不断提高护理质量。

1.3评价方法

按照国家卫生计生委的相关要求拟定符合该院实际情况的护理质量考核表,考核内容包括基础护理质量、病房管理、健康宣教和临床操作4方面,每项满分为100分。患儿家长满意度采取问卷调查形式,分为满意、基本满意和不满意3个级别。

1.4统计方法

运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x±s)差表示,用t检验比较组间差异,计数资料用χ2检验,并用[n(%)]表示计数资料,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试验组和对照组护理质量对比

研究数据显示,试验组和对照组均取得一定护理效果,和对照组相比试验组评分明显占据优势,且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试验组和对照组家长满意度对比

研究数据显示,对照组患儿家长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为60.00%(45/75),而试验组患儿家长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为93.33%(70/75),试验组满意度更高且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9.23,P<0.05)。

3讨论

护理质量和患儿的临床疗效以及预后密切相关,护理模式的选择必须以保证临床疗效为前提[7]。在传统的护理模式下儿科的护理质量并不令人满意,这既和护理人员责任心不足、积极性和主动性差、不能正确认识本职工作重要性有关,又和患儿自身生理特点有关,治疗期间患儿配合度和依从性较差,能很好地配合治疗和护理。而PDCA循环体系具有标准化和科学化的特点,在一切管理活动中都比较适用。在该次研究中,于常规护理措施的基础上对护理服务实施循环治疗控制以及护理方法评估,重视细节量化、环节监控以及全程互动,通过环环相扣,互相促进,使护理质量呈现螺旋式上升[8-9]。PDCA循环体系将对护理质量的把控由传统的事后控制转变为事前、事中以及事后评价的系统管理中,执行期间系统评估计划方案并根据反馈结果及时采取干预措施,对取得的成绩不断巩固,保证护理服务有计划性和系统性,促进护理质量的不断提高[10]。PDCA循环体系广泛的应用于儿科护理中,对促进护理质量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殷秀伟[9]在其研究中指出PDCA循环体系应用于小儿肺炎的护理中,不仅减少患者住院时间,而且提高患儿对治疗和护理的依从性,明显降低护理风险。

综上所述,在儿科护理管理中实施PDCA模式,有利于护理质量的不断提高,同时增加患儿家长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减少护患纠纷发生,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冷爱美 单位:淄博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心医院

[参考文献]

[1]刘菊芳.PDCA循环管理对提升儿科病房优质护理质量和患儿家属满意度的影响[J].山西医药杂志,2015,1(12):1453-1455.

[2]闫彩琴,尚全梅,王学梅.PDCA循环在儿科护理满意度中的应用[J].全科护理,2013,5(13):456-457.

[3]李珍芬,刘杏丰.PDCA护理管理对儿科护理质量与家长满意度的影响[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4,5(5):707-709.

[4]陈小雅.PDCA循证护理理论在儿科护理实践中的效果研究[J].吉林医学,2014,3(16):3582-3583.

[5]宋丹,孙秋华.PDCA循环法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进展[J].包头医学院学报,2013,6(21):147-149.

[6]周如女,罗玲,周嫣,等.应用PDCA循环管理提高护理满意度的效果[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3,30(11):48-51.

[7]黄江莲,周惠宏,曾春嫦,等.应用PDCA循环促进儿科护理质量持续改进的体会[J].广西医学,2009,31(7):1058-1059.

[8]吕晓芬,徐慧红,吴春羚.PDCA循环在门急诊输液患儿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当代医药,2013,20(23):154-155.

[9]殷秀伟.PDCA护理模式在小儿支气管肺炎中的综合效果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3,11(3):486-487.

[10]邓宜雅,刘秋华,艾艳,等.PDCA管理模式对NICU患儿PICC置管后静脉炎的发生及护理质量的影响[J].岭南急诊医学杂志,2013,18(3):236-238.

显示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