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现在自然环境的现状范文

2024-09-28 来源:伴沃教育

篇1

工业时代的开始及后工业时代的急功近利为我们的生存环境埋下了隐患。随着时代的发展,城市化的进程越来越快。在快速城市化过程中,正面临越来越突出的工业化后遗症困扰。上个世纪末以来,城市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成为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严重阻碍。如再不把保护生态环境作为首要问题来对待的话,城市必将面临生存环境恶化的危机。城市建设需要趋向全面的“生态化”提升,通过理清思绪,了解城市建设中生态环境所面临的不容乐观的状况,同时对具体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深入研究,寻求解决对策。为此,存在于城市建设中生态环境的保护所涉及到的一些基本问题的探明是十分必要的。

关键词:生态保护、城市建设、现实问题、举措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A

一、引言

城市规模不断扩大随之而来出现了空气污染、水体污染、热岛效应[ 热岛效应(Urban heat island effect,简称UHI),城市因其下垫面和人类活动影响,气温比其周围地区偏高的现象。]等不利于人们生存的诸多因子。作为人们生存的主体的城市,急需改变这种可怕的自然生态现状。城市的建设是在自然生态的基础上开始的,在这样的环境中规划并不科学的人为因素介入进来,一步一步打破着人与这个赖以生存的的平衡,而自然生态环境系统所具有的自我净化能力在这种组合中就变得尤为重要了。在城市建设中,如何更加有效地保存这弥足珍贵的生态系统变得十分的重要。

健全的生态结构和平衡的生态系统为人们的正常生存提供可能,只有这样的环境才适宜于人类的生存和可持续的发展。城市建设中,起到美化城市作用的环境艺术放在第一位考虑应该是如何着眼于现实以满足生态平衡的要求,建构良好的生态系统。近20年以来,我国的社会经济飞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的扩张也显示出惊人的速度。由此带来的不良后果也不可估量。目前,全球变暖、海水倒退、冰川融化、水土流失、沙尘暴、泥石流等等自然灾害频发,工业化所带来的空气污染、水源污染、土壤污染等等污染不断。

面对这些问题,开始意识到人类发展与自然生态需要做到和谐共存。同时,进一步探索在城市建设中如何做到保护好生态环境。

二、对城市化进程中生态环境的认识

虽然城市建设在自然环境中所占的物理空间并不大,但是却集中了大量的人口,并且随之建立了大量的生活基础设施,资源需求与资源承载力矛盾突出,而当这些基础设施与自然生态不能和谐共存时,就会产生损害自然环境的污染物质,对原始的生态平衡造成了改变。城市化脚步的进程慢慢改变着这个世界,自身环境的改变导致周遭事物随之而来的变化,新的生产模式及生活方式,永无止尽地向几近枯竭的自然索取,毫无章法的手段更加加剧着这种现象的恶化。

1、水、土地、大气等自然资源日渐枯竭

水是万物之源,水在生态系统中所占有的重要地位自不必言说了。人们的生产生活不停地耗费着有限的水源,由此产生的工业废水及生活废水不经处理便再一次进入自然环境,污染洁净的水源。与此同时,水资源总量的减少直接导致依托于此而生存的生物面临灭绝的现状,生物链条的打乱直接影响整个生态,破坏整体循环。另一方面,海平面的上升直接导致陆地面积的减少,并不充裕的土地资源更加捉襟见肘。人们为了自我生存,最大限度的加大建筑的密度及高度,这也就导致单个面积人口密度的提高,结果使得城市气候异常,空气污染严重。更为心痛的是本应极力加大力度增加的绿地系统,却以寥寥的姿态矗立在城市建设中。绿地系统所具有的改善环境的机能是城市生态系统能否良性循环的关键问题。取之不竭的大气资源已经成为过往,清洁、新鲜的空气逐渐变为奢望。城市消耗燃料所产生的废弃排放至空中在短时间内得不到净化,产生的废气还没有来得及净化,新的废气又再产生,这种恶性的循环永无止尽。彼时,资源利用与生态质量间的矛盾逐渐最大化。

2、城市建设中自然环境效能低下

现在,对于城市的发展更多的是以牺牲自然的环境为代价,以换取眼前的短期利益,正是这种掠取式的方法造成了现在城市建设中绿化环境的先天不足,在一开始,生态的最本源系统遭到严重破坏。放眼望去,虽然在城市建设后期会有所考虑的增添公园、草坪、绿化带等等设施,但是这些在破坏原有绿色生态的基础上再又重新耗工耗力增添弥补之法,完全没有起到实质性的效用。城市的绿化设施极其不足,并没有形成天然的净化模式。散点式的绿化建设就如同杯水车薪般,可怜地补给着如黑洞般无止尽的需求。所有的这些都使得我们现在居于的城市生态系统极为脆弱,环境效能毫无功用。

三、生态环境保护得以实施的有效举措

在当今城市化进程中,生态问题是最为敏感和急待解决的问题之一,保持生态持续性显得非常重要。 “生态城市”[“生态城市”是在生态学原理和可持续发展理论支撑下,在城市所处区域自然环境综合约束下的城市发展模式,是一个环境清洁良好、经济持续发展、人民健康富裕、社会和谐进步的、开放的、复合的人工生态系统。]实践方面。

1、水、土地、大气等自然要素的保护。要建立、完善“生态基础设施”[ “生态基础设施”( Ecological Infrastructure,简称EI),本质上讲是城市所依赖的自然系统,是城市及其居民能持续地获得自然服务的基础(Natures Services)。],生态基础设施在一定程度上替代着自然生态,为人们提供着新鲜空气、绿色食物、安全庇护等等。它不仅包括了传统意义上的城市绿地系统,同样包含着一切能提供上述生态服务的城市绿地系统、森林生态系统、农田系统及自然保护地系统。“建立一个生态基础设施,这个基础设施就是未来的城市空间,可持续的一个景观战略,一个景观格局,这格局就像人的骨架一样,它是未来城市安全的保障,未来城市居民身心再生的需要,是身心的再生。”[俞孔坚(北京大学教授)在“建立一个城市的生态基础设施--中国环境保护高层论坛演讲”中的讲话。

]

城市是能源消耗的主体,同时也是造成大气污染的罪魁祸首。现在提倡最多的是节约型、低碳型城市,这也就对能源的结构和使用方式提出了要求,尽快实现城区无原煤直接燃烧,推广天然气、太阳能、电力等清洁能源的使用。包括供电、供热、供气在内的城市能源系统要与城市功能布局、产业结构、交通系统等统筹考虑,通过这些方式,最大可能的减少大气污染。水资源是城市重要的功能载体,也是一个城市得以运转的重要因素。在生态城市的水源系统既要包括各种来自于自然的水源,也要包括各种排水系统。污水、废水成为水资源使用一个需要着重考虑的方面,在生态城市建设中要重点建构洁净、可循环使用的处理系统,最大可能地实现水资源的再利用。特别要注意的是对原始水源的保护,只要把源头问题解决好,其他的问题也会迎刃而解。

2、城市与自然环境灵活结合,减少生态破坏。人类的生存离不开最为根本的自然环境,但是为了更好的适应人类自身的生存与发展,开始有意识的改变环境的状态,创造出适合人类生存的环境。在这个过程中,人们最初需要考虑的就是在最小范围改变自然生态的前提下,建设适宜人类生存的环境。这也就要求我们在城市建设中要充分利用所在区域的自然因子,利用树木、河流、湖泊、湿地进行建设,要以最诚挚及坚定的信念保护好这些自然要素,充分发挥其生态服务功能。将城市与自然合理有效地连接起来,把所有封闭的东西给去掉,变成各个开放性相连而为的一个有机的整体。在城市建设中极力提高城市生态系统自我维持、自我更新、抗干扰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改变目前简单脆弱的城市生态结构。

四、结语

城市化使人们离自然越来越远,自然遭到破坏。来自于自然日渐频繁的灾害使得人们开始觉悟我们的地球只有一个,发展经济的目的是为了改善生活,如果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被毁坏了,再发达的经济又有什么意义?生态是人与自然和谐所构成的美,这种生态美得以维持,需要有效地改善生态环境,减低自然灾害,维护生物多样性和保护自然环境。现下,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势在必行,通过长期有效的阶段型工作,逐步改善城市建设中的不良现状。

求得人与自然和谐共处所构成的城市,这才是我们所追求的真正的生态城市。

参考资料:

篇2

关键词:建筑规划;环境保护;

中图分类号: TS958 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建筑几乎是现代化和城市化的一个代名词,经济的飞速发展,科学技术的不断突破,这些都是建筑发展的基本条件,经济和技术的发展都在建筑中得到了完美的阐释。近些年来城市化水平不断的提高,一些新兴城市的出现和崛起,使得城市的人口数量更加的庞大,各种建筑也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

一、建筑规划管理的原则

城市建筑工程的规划管理不是杂乱无章的,而是在一定的次序下进行的,良好的规划管理一般要遵循一定的原则进行。

1、与城市规划相符合

对于不同的城市来说,受到地域、气候等因素的影响,城市规划的方法各不相同。现在,每个城市的规划管理都有一套各自的管理方法,杜绝了盲目建设的局面。建筑工程的规划管理作为城市规划的一部分,其规划管理要与城市的规划管理相符合。首先,城市规划部门根据被编制,批转城市建筑规划管理的项目,防止给城市规划管理带来不必要的损失。其次,在建筑工程规划管理的过程中,相关部门要注重监控和指导,防止改建、扩建等不合理规划现象的发生。

2、传统环境与自然环境双重保原则

对于城市建筑工程的规划而言,做好现代建筑的规划必然重要,但是,很多城市都有珍贵的历史遗迹,这些历史遗迹是城市文化底蕴的积累和历史文脉的凸显,在规划中应该充分考虑。同时,对于一些自然环境优美的城市而言,一些天然的湖泊、风景名胜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是不可多得的财富,在城市规划的过程中应该合理利用,而不是破坏。对于现代的建筑工程规划管理来说,在发展经济、监理高新建筑群的同时,要充分考虑到自然景观和历史遗迹的保护,建设有文化底蕴、自然气息浓郁的城市。

3、突出城市的个性特色

城市的建设各有特色,个性特点是一个城市得以发展和前进的动力,也是一个城市保持生命力的重要因素。要凸显一个城市的个性特色,首先要注重城市环境与当地自然环境的和谐统一,其次要注重现代气息与城市的历史文化气息有家融合,最后,注重城市的空间以及的设计。目前,对于我国大多数城市而言,城市建筑规划的方法单一,没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在新的时代背景下,要求城市建设的规划管理要注重创造性,体现城市的特色,监理有个性特点的新城市。

4、空间次序由下而上的原则

目前,对于我国很多城市的建筑规划,常常存在道路从中截断、挖开进行修理的现象,发生这种现象不仅影响了正常的交通,更对城市的审美效果带来了严重的影响。产生这种现象的病因主要是有由于城市建设忽略了对于地下工程的设计和施工,只是注重地上工程。一般来说,城市规划设计地上工程和地下工程是配套设置的,两者需要有机结合,在建筑工程规划管理的过程中,要本着先地下、后地上的空间次序,充分保证规划设计的质量和实用性。

二、建筑规划与环境配合的重要性

上面已经提到不重视建筑规划工作会带来很多的社会问题。我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如果我们不重视建筑规划工作,不注重对自然环境的保护,我们就会破坏整个自然环境的平衡与和谐。所以,我们应该用一种全新的视角和观念重新审视人类居住环境与整个的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更多的是维持和促进人类居住环境与整个的生态环境之间的和谐发展,而不是斗争和征服。近些年来我国的经济发展的脚步太快,导致经济发展与其他方面的发展差距太大而产生很多的问题。我们应该在发展经济的同时,重视对环境的保护。如今城市中的种种问题都已经显示出来,如果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首先要给予足够的重视,坚持科学合理的发展方式,要进一步的保证和督促人们重视居住环境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平衡与和谐就要重视建筑的规划工作,政府应该充分发挥其作用,包括在经济,政治以及法律等方面对建筑规划作出明确的要求和指示。

三、建筑规划与环境保护的现状分析

在现在的一些城市我们可以看到一些严重的问题,比如空气污染,水源污染,垃圾,噪声,堵车,热岛效应等等,这些对周围的环境产生了极大的破坏,另外,在建筑施工的时候,采取粗暴的施工方式,污染大,能耗大,噪声大。这些现象产生的原因主要是一些城市不注重对环境的保护,或者不重视以及不了解建筑规划对环境的影响。解决这些问题的第一步就是要让相关的部门足够的重视建筑规划工作,清楚的了解建筑规划工作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往往人们对建筑规划工作没有足够的重视,就会对建筑规划工作不了了之,这样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口的增多以及人们对生活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由于不重视建筑规划工作而引起的一系列的问题,将会越来越严重。在现代社会,我们应该用更加先进的眼光和思想来看待建筑规划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重视建筑规划工作,同时,这也是我国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所倡导的。如此才能缓解人类与自然环境之间的矛盾,达到理想的平衡。

四、建筑规划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通过以上阐述我国建筑规划发展的现状,进一步的分析建筑规划的重要性,下面具体阐述建筑规划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政府在城市的规划工作中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而对建筑的规划是城市规划的重要内容,有着非常重大的意义。我国也相继出台了一些法律法规来进一步的规范和促进城市建筑的规划工作。

1、建筑规划重视环境承载力

环境就是我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近年来随着地球人口的不断增长,我所认知的环境容量不断的受到挑战,而一次次的得到进一步的刷新,当地球上都是人类的时候那会是怎样的恐怖情况,更别说人们拥有的资源和生活质量问题了。其实,自然环境有一定的自净能力,能够有效的调节生态环境。但是由于庞大的人口,众多的建筑都大大的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对生态环境造成了非常大的破坏。只有人们在满足环境容量要求的基础上,人类活动才能在生态环境的承载范围之内。所以我们的建筑规划工作必须重视环境的承载力,只有在环境的承载力范围内,我们的建筑规划工作才有意义,我们的城市和建筑才能发挥他们的功能,我们的生活质量才能进一步的得到保证。

2、重视建筑与环境保护平衡

建筑是人们生活的必需品,同时生态环境也是我们赖以生存的根本,所以我们应该努力在两者之间寻求平衡。上面已经提到我们应该转变我们与环境之间相处的关系,不应该是斗争和征服,应该是平衡。只有达到平衡,才能既满足了人们生活方面的需求又保证了我们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不遭到破坏。当然,我们的生活环境一直处于一个不断变化的自然状态,我们要达到建筑规划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平衡就要采取有效的方法和手段对这个不断变化的自然环境加以控制和协调。

3、重视城市建筑环境的发展

城市的建筑环境是人们对建筑领域的一大进步,它是建立在城市建筑与环境保护相平衡和协调的基础上的。只有满足了人们的生活需求,又有利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人们才能进一步的探讨城市建筑环境的发展。重视城市建筑环境的发展,有利于进一步的改善人们的居住环境,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并且有利于促进人们的居住环境进一步的与自然环境相协调。在很大程度上也能够进一步的促进城市的发展,使得城市的功能更加的健全。。

4相关的解决措施

重视对城市建筑的规划工作,以及建筑规划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在城市建筑规划的过程中,应该科学合理的划分功能区,在此基础上重视城市的环境。用更加先进合理的思想看待城市与环境之间的关系,进一步的打造生态城市。重视对城市环境的保护。在城市中出现的一些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空气,水源,垃圾,噪声等等,这些使得城市环境遭到了非常大的破坏。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提升人们的生活质量应该加大环境保护的力度,减少废气废水的排放,倡导节约资源和循环经济的发展。倡导和落实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资源的紧张是我们面临的一大挑战,我们应该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倡导可持续的发展观,倡导节能技术和循环经济,注重绿色建筑的发展和推广工作。

结束语

重视城市建筑规划,进一步的研究城市建筑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非常有利于提升城市环境。这不仅可以满足人们的需求,也能够起到保护环境的作用。建筑环境是城市环境的一大创新,同时也是建筑领域的一大进步。未来我们应该更加的重视促进和维护建筑与环境之间的和谐,重视建筑规划。

参考文献

[1]陈文军;李安群;郑丹;方海霞.浅谈建筑物竣工规划验收测量成果资料的整理[J].广西城镇建设.2011(09):112.

篇3

关键词:绿道;功能;海南绿道;现状;问题;建议

中图分类号:TU98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13)05010304

1引言

。绿道概念广泛,包括从城市自行车道到引导野生动物进行季节性迁移的栖息地走廊;从城市滨水带到远离城市的溪岸树荫游步道等。因此,对这一概念的定义总会有一定局限性。学者们普遍认可查理斯·莱托(Charles Little)在其经典著作《美国的绿道》(Greenway for American)中所下的定义:绿道就是沿着诸如河滨、溪谷、山脊线等自然走廊,或是沿着诸如用作游憩活动的废弃铁路线、沟渠、风景道路等人工走廊所建立的线型开敞空间,包括所有可供行人和骑车者进入的自然景观线路和人工景观线路。它是连接公园、自然保护地、风景名胜区、历史古迹及其他与高密度聚居区之间进行连接的开敞空间纽带。从地方层次上讲,就是指某些被认为是公园路(parkway)或绿带(greenbelt)的条状或线型的公园[2]。

从绿道概念看,绿道主要包括四大功能:对自然和文化遗产提供了保护,即绿道的生态功能;为人类提供了游玩和休憩空间,即绿道的游憩功能;社会文化功能,人们在绿道穿梭的同时,感受自然与文化遗产的魅力,脑海中呈现连续美丽的画面;经济功能,由于绿道长而连接大片间断的区域,人们在其中游玩时间较长,大多会产生消费行为,其生态功能和社会功能也具有潜在的经济效益。

2绿道生态功能

绿道生态功能主要体现在保护物种多样性和自然群落连续性以及自然环境中的水体、土壤等自然资源。绿道在保护环境方面最主要的目的是维持和保护自然环境中现存的物理环境和生物资源(包括植物、野生动物、土壤、水等),保护水资源,并在现有生境区内建立生境链、生境网,防止生境退化和生境破碎[3,4]。从而,保护多样化自然环境。

篇4

1.教学理念的渗透

高中地理教学观念中环境问题的渗透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的相互关系。人文环境这个概念是新课改之后增加在地理教学里的新观点,在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的相互关系中,学生可以理解到人文环境主要受自然环境的影响和制约,古代的水利工程是受到洪水的侵蚀,人类创造的人文环境,同时现代的环境破坏和环境污染都会有人文环境的变化与之相适应,人类的生活永远脱离不了与自然的关系,我们在这个自然环境里要想可持续生活繁衍下去,为子孙后代留下资源就只能和平共处,保护自然,维护自然的环境。二是环境问题的严重性。现代社会中的环境问题已经是十分严重的,在教学观念中逐渐渗透环境教育就是想让学生明白,我们现在生活的地球已经是千疮百孔,伤痕累累,未来环境会发展成怎样无法预料,但是人类可以尽自己的能力对现在眼前的环境进行治理和保护,让这个地球不再伤病交加,保持基本的人与环境的协调发展。

2.教学资料的渗透

在现代的高中地理的参考资料中除了原本的几套基础教材之外,还有一本新增的人文和环境保护,这本新增的教材就是环境教育在高中地理中教学资料的渗透。这本教材主要是讲解环境与人类的发展关系,现在社会中主要出现的环境问题,关于主要的环境问题的应对策略和处理方法,还有国际社会上对于环境保护的相关理念和文件性知识,最后还有环境污染对人类的警示作用以及人类对于自身发展的新见解。通过这本新增加的地理参考书,学生可以很清晰的了解现代社会中所存在的环境问题,对于自己所生活的环境有了清楚得看法,加深学生对自身处境的理解,同时可以利用相关的思维引导,让学生明白保护环境就是在保护人类自己的家园,针对参考书中提到的环境问题解决的途径可以力所能及的实践,增加环境保护的实践能力和人类的普遍实践能力。

3.教学方法的渗透

现代的高中地理教学都是采用多媒体的教学方式,一方面可以吸引学生的兴趣,另一方面针对主要的问题可以有多方面的答案。在高中地理的教学方法中环境教育的渗透主要从两个方面来实现。第一,环境问题的现状展示。。

二、高中地理教学中环境教育渗透的影响

丰富了高中地理的应用领域。高中地理在新的课程改革之后,关于环境问题的增加是其中一项比较重要的部分。。最重要的是环境教育对于学生对于各们各科之间的触类旁通是有很大的帮助的,环境教育是一个渗透式的学习模式,而学生对于环境问题的理解,对于环境保护的重视,都会帮助学生在保护环境上有很大的突破,拓宽了环境教育的学习方式环境教育的目标是增加人们对于人类和环境相互依赖关系的知识,同时给予每个人保护和改善环境所需要的知识、价值观、态度和技能,在整个社会中创造出新的有利于环境的行为规范。关于环境教育的学习方式有很多种,高中地理教学的这一种教学方式拓宽了环境教育的学习方式。高中地理的学习方式对于环境教育学习方式的拓宽主要可以从三方面进行。一是将环境教育内容渗透到各们学科之中,透过各门学科课程化整为零地实施环境教育,这种课程模式便于将环境领域的各方面内容分门别类,使学习者在各学科的学习中获得相应的知识、技能和情感,针对一个环境问题可以调动各门各科之间的融会贯通,相互理解。二是高中地理教学中的人文环境教育让学生更能设身处地地理解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明白作为一个地球人应该担负起的保护地球的重任,这个方面主要是对学生心理和观念的改变与影响。三是对于一个问题可以做多方面的探讨与考虑,主要是多方面全方位的思考。

三、结语

篇5

一、引言

1970年代以来,地方理论成为人文地理研究的研究重点。学者们对地方的研究也更加注重对其归属与依恋功能的探讨,而认同则更是明确的指明了是一个主观的概念[1],所以地方认同的概念更多的强调的是精神层面上的意义。与此同时,我们也不能忽视物理环境对地方认同的影响。孔翔等认为地方认同的基础是人与所生活的社会之间的互惠关系。[2]尤其是对于利益相关者来说,有时候自然景观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地方认同感。[3]所以,在对一个有着复杂社会关系的群体进行研究时,我们对地方认同维度的考察应该更为全面。本文从地方认同理论出发,探讨居民地方认同自然环境认同、基础设施认同、社交关系认同与情感认同四个维度,以此分析乡村家庭旅游业的发展对居民地方认同的影响机制,最后根据研究结果提出对当地乡村家庭旅游发展的建议。

二、九峰村居民的地方感

银厂沟,位于距成都89公里的彭州市龙门山镇。由于地处白水河国家自然保护区内,森林覆盖率在80%以上,这里夏季最高气温不超过24℃,因而成为距成都最近的避暑休闲胜地。每年6-8月,以川渝两地为主的避暑度假游客便会涌入这一地区。至2007年,银厂沟景区游客接待量已达5-6万人。。其中,靠近景区的九峰村成为当地乡村旅游的领头羊。

笔者于2015年7月12日-15日对彭州市九峰村进行了入户调查。调查采用了半结构式访谈、参与式观察法等方法,主要了解当地居民的人口结构特征、日常生计方式,以及当前九峰村乡村家庭旅游业发展现状等内容。。前两者是与物理环境有关的景观的认同,关系到当地居民是否能够从中受益的问题。后两者则是精神层面的认同,更多的是指将自身纳入当地并成为其中一员的问题。由于本地居民开办农家乐时间较长,因而根据农家乐经营情况,将其分为四种类型。

(一)经营状况良好,目前仍在经营

由于5・12地震及8・27泥石流对当地的自然景观及人文景观造成了破坏,游客对自身人身安全的考虑及当地政府为了游客的安全,限制危险地带农家乐的发展,造成了九峰村旅游业不均衡发展的局面。位于相对安全地区的农家乐经营比危险地带农家乐经营好,而且对基础设施、社交关系、情感的认同都比较高,是因为其大多占据着有利的旅游区位,且服务设施能满足游客的需求。

。但在谈及收入时,他们对基础设施和自然环境的认同度就会降低。

“以前路好嘛,大家都敢进来。现在到处是泥石流,还有些(损毁的)地方都没修,游客都不敢进来了。”(B1,女,九峰村居民)

(二)经营状况较差,目前仍在经营

这一类受访者的地方认同感最低,但对情感认同最高,这主要是因其长期居住,习惯了这里的生活有关。由于此类经营者所处区位不佳,因而对基础设施与自然环境有较大需求。

“以前搞农家乐,那些全部是大路。5・12地震了,路那些都有点窄了”。(B2,男,九峰村居民)

在社交关系认同方面,多数受访者表现的是中性和消极的态度,这从某种角度上说明经营状况的好坏会影响社交关系的认同,而景观则是影响经营状况的基础。

(三)因灾害经营受损,目前放弃经营

这一类受访者因为承受较大的经济压力,对景观认同及社交关系认同呈现一种很平和的态度。对情感认同的感知要高一些。总体上,这一类人受访者的地方认同是偏低的。

“(邻里关系)还行,关系嘛反正就跟原来差不多,没得啥子变化。”(B3,女,九峰村村民)。

(四)从未经营

这一类受访者的地方认同感和第一类受访者大致相似。这一类型的受访者更多的是对居住的房屋有一些不满。由于从以前宽阔的空间搬到现在空间狭小的统规统建的小区房,加之原有的自给自足的生产方式被剥夺,导致这些居民对本地的评价不高。其中,文化水平越高的被访者对基础设施越敏感,认同感越低。

“地震之前的时候旅游发展的好,道路什么的都是比较好的,现在就不怎么好了,政府都不怎么重视了的”。(B4,男,九峰村村民)

这一类受访者对社交关系认同的感知度是这四类人中最高的,对邻里关系的评价总体上是积极的。

“这小区住的都是一个大队的,基本上都认得到,交流是要(比地震前)多一些”。(B5,女,九峰村村民)

三、家庭旅游业经营状况对居民地方认同的影响

经过5・12汶川大地震的冲击,银厂沟景区遭到了毁灭式的打击。震后,政府对基础设施进行了修缮,但一些较偏僻的地区并没有恢复到从前的水平。从5.12震后九峰村旅游恢复情况来看,地方认同的程度由高到低依次为,未从事家庭旅游业者、经营状况较好者、放弃经营者、经营不良者(见表1)。

表1 九峰村居民地方认同评估表

经营状况 环境认同 基础设施认同 社交关系认同 情感认同

良好 中 中 高 高

不良 低 低 低 高

放弃 中 中 中 高

从未经营 中 高 高 高

经营状况良好的受访者对周围的景观认同度高,但在涉及营业收入时就会对削弱对当地景观的认同。而经营状况不良的受访者也因为景观被破坏影响其接待与收入,对景观的认同更低。也因为收入差异较大,导致当地旅游业发展不平衡,经营不良者的社交关系认同要比经营良好者的认同度低。对于放弃经营者而言,由于当地景观和其自身收益的关联中断,因此对景观的敏感度并不高,但对情感的认同度仍然较高。。但是他们不能像农家乐经营者一样从自然景观中获取收入,因此对自然环境的认同感也持居中态度。四种类型的受访者的情感认同度都很高,也就说明时间的积淀促进了情感认同的增强。由于他们在村落里长期居住,对村落的过去和现在的了解都很多,因此也对其产生了深厚的感情。

四、建议

我们认为,当前九峰村家庭旅游经营受到政策、自然环境、基础设施等方面的限制,无法恢复到灾前的水平,由此引发了经营状况不同的农户对地方认同程度的差异。。

(一)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与旅游宣传,提升旅游接待能力及吸引力。据了解,银厂沟当地的居民正在通过集资的办法来修复银厂沟景区,当地政府可以借此向外界进行宣传以提升游客的安全感并向上级部门请求资金的援助。

(二)放宽政策,灵活应对,促进市场的均衡发展。目前经常会出现这样的一些情况,有的农家乐客源不断,有些农家乐却很少人住,其中一个很主要的原因就是设施陈旧无法满足游客的需求,而政府又不同意改造。今后政府应该以一种切合实际的办法去应对。

篇6

活动目标:

(1)了解环境现状,能分辨什么样的行为是保护环境,什么样的行为是破坏环境。

(2)掌握一定的自然环境知识,懂得一定的保护自然环境的方法,为保护环境,美化家园,做出自己的贡献。

(3)培养幼儿从小树立"热爱大自然,了解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环保意识,把对全球环境的认识转变为保护球的具体行动。

活动重难点:

对幼儿进行热爱环境科学的教育和使幼儿懂得家庭与自己应该怎样把环保工作落实到行动上。

活动准备:地图;拐棍;电脑课件

活动过程:

创设情境、提示课题。

(1)谜语:不用发动日夜转,春夏秋冬按时换,一日行程八万里,满载人类千千万。(地球)

(2)小朋友们,我们居住在地球上,地球像妈妈一样,精心养育着我们(看-我们以前的地球多么美)。可是,你们知道吗?我们的地球妈妈病了,满身伤痛,原本绿色的土地被黄沙吞没,原本清澈的河流被污水染黑,原本蔚蓝的天空不再蓝,原本清新的空气不再清……是什么原因使我们的母亲得这么重的病,是环境污染。

(3)看电脑课件(了解破坏环境的危害)

(4)幼儿根据看到的内容及学过的环保知识回答。

(5)情景表演

小朋友们,看!地球母亲来了。

(一个幼儿身披着世界地图,饰演成地球妈妈,拄着拐杖,一瘸一拐地上场)

"地球":环境污染对我的伤害实在是太严重了。现在我全身是病,再不给我治病,我就快没命了。医生!医生!(另一个幼儿装扮成医生上)

"医生":你怎么啦!

"地球":我觉得难受极了。皮肤发痒,透不过气,海湾一带隐隐作痛,请你帮我检查一下吧!

(医生为地球仔细诊断)

"医生":咦,怎么是你!过去你不是这个样子的。那时你的肌肤不是蓝色,就是绿色,充满了生命的活力。可如今……(不断地摇头作无奈状)

"地球":(哭丧着脸)我到底得了什么病?

"医生":你的绿色的皮肤――森林,受到了沙漠的进攻,得了"脱落症";你的蓝色血液――海洋,有些地方不再是鱼儿的家了;你的身体保护膜--大气层已开始变得浑浊,渐渐失去了保护功能,将使你的肌肉大片坏死……

"地球":那可怎么办呢?请快救救我吧!

"医生":你的病是由于人类不注意环境保护,过多采伐树木,随意排放废气等造成的。对这样的病,医生是无能为力的,唯一的办法,只能请人类不再加重你的病症,并努力保护环境,恢复身体并提高你的抗病能力。

"地球":(面对大家,作哀求状)人类啊,请你们保护环境,救救我吧?

篇7

在中学生物教材中,有许多供教师进行生态观教育的素材。在教学中我们应紧扣教材进行宣传、讲解生态环境对人类生存发展的重要性,帮助学生形成和建立生态观。这不仅是素质培养的一个方面,同时也关系到这一代人以后在生活中对自然环境的影响。教师如何紧扣具体教材进行生态观教育?例如

(1)植物绪论中讲到什么是生物?可结合花木丛生的秀丽山川,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这张挂图说明人类生存和发展依靠自然资源、自然环境。

(2)讲到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呼吸作用、蒸腾作用时应给学生讲明植物对生态环境的调节作用,植物为人类提供了食品、能源、氧气;植物的根可固土防沙防风等。

(3)在讲授《根对水分和无机盐的吸收》时,可渗透到重金属污染物随植物水分和无机盐吸收进入植物体,并通过食物链危害人体健康。

(4)动物教材中海洋鱼类一节内容,教师可以让学生了解我国海洋生态系统面临的困境:近海域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生态破坏已经比较严重。由于污染和生态破坏导致沿海、近海海洋生物物种减少,渔业资源衰退,质量下降。

(5)在《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内容中,让学生探讨“生物圈2号”失败的原因,使学生意识到进行环境保护是实现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作为生物教师,应不断挖掘教材中涉及的环保内容,进行扩充,适时的渗透环保意识,这样才能在潜移默化中,达到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的目的。

二、剖析我国环境保护现状

我国以地大物博、资源丰富著称于世。我国土地面积约等于40个英国,17个法国,26个日本,位居世界第三。然而我们人均耕地面积仅有1.3亩。为了生活,我们与植物争夺地皮,与动物争夺食物,使我国动植物资源遭到破坏;为了生存大力发展工业,使淡水、海水污染,使土壤、大气污染。结果,当今地球雨林正以每年175公里的速度消失,40多种鱼类因污染和过度捕捞濒临灭绝,每年约有2.8亿人沦为生活在空气混浊的城市。环境资源是人类生存的基础和发展的条件,人们在深受自然生态破坏带来的苦难之后认识到:只有合理利用资源,保护生态平衡,才能实现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我国从中央到地方对环境保护日趋注重,1992年我国就出席了首次《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把每年6月5日定为环保日,并在每年的这一天以一定主题宣传人与自然。通过对环境现状的分析和环境保护的措施介绍,使学生懂得我们所生活的地球是怎样一个环境,同时要让学生明白我们国家关于环境治理,环境保护的决心和举措。

三、开展多样化教学活动

教学活动中,为了让学生更进一步了解我们周围环境现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实地调查生活周围生态环境,在调查基础上,撰写“环境保护小论文”,“调查报告”或在学校内设立“环境宣传专栏”。通过这些活动引发学生对环境保护的进一步思考。在学习相关知识的基础上,教师结合实际确定“环境保护小论文”、“调查报告”等主题,确定调查的地点、时间、要求,让学生实地调查,把调查结果和调查中自己的认识、体会以“环境保护小论文”、“调查报告”形式书写出来。调查中可以请家长参与,一方面帮助学生完成调查,另一方面达到环境保护宣传目的。例如在耿马县,可对糖厂等进行调查,了解污染物、污染源对水质、土壤、植被、农业的破坏和影响,并访问环境保护局,了解我县主要环境问题,防污措施及执行情况,从而写出有据有理的小论文和调查报告,在小论文和调查报告中提出合理化建议,呼吁全县人民重视环境保护。通过环保主题的各种活动开阔学生视野,增长见识,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实际能力,在接受生态观教育中,热爱我们的大自然,在保护环境的生态意识中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增强生态意识。

篇8

关键词:公路工程;环境保护;措施

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前提,它为我们生存和发展提供了必需的资源和条件。。。

1 公路工程对环境的影响

1.1 公路工程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公路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包括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及环境污染。

(一)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公路环境保护设计规范》中所说的生态环境是指道路中心线两侧各200m范围内的自然生态环境,如自然保护区、水源保护区等。公路工程对人工生态环境(如农田、水库、水产养殖区、人工林、水利设施、人居环境等)的影响亦显而易见。

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主要是在公路施工和运营的过程中造成的。主要表现在:1)对地表植被的破坏及沿线农作物的影响。2)水土流失。主要是由于防护不当造成的,如坡面侵蚀与泥砂沉淀。公路建设在不同程度上影响了周围动植物的生活环境。一些植物受地下水变动的影响以及汽车交通的使用的影响,道路植物的多样性也受到了破坏,从而对当地的生物链产生了影响。

(二)环境污染

公路的建设和运营对沿线地区的自然环境造成一定程度的污染,主要表现在水、空气和声音环境等方面。

1)水污染。主要表现在:①建设期间施工现场生活污水、垃圾及生产废水对周围水体、水质的污染;沥青、油料、化学品的使用和堆放对水体的污染;桥梁建设对周围水体、水质的污染。②运营期服务区污水及路面径流对周围水体、水质的污染;有毒有害化学物质的运输泄漏、残留造成的对水体、水质的污染。

2)空气污染。主要表现在:①施工期间的扬尘污染。大量开挖路基造成的扬尘污染是相当严重的,特别是在气候干燥又多风的地区;沥青或水泥混凝土料拌和厂会产生大量灰尘;由于洒水不及时,运输车辆引起的扬尘都会造成空气污染。②运营期间车辆的尾气排放污染。汽车尾气中的主要污染物有一氧化碳(CO)、碳氢化合物(HC)等,及恶臭物质,有些还常有强烈刺激性物质,甚至有致癌作用。

3)噪声污染。。②营运期间高速行驶车辆产生噪声,会对沿线造成不良的影响。

1.2 公路工程对社会环境的影响

公路工程对社会环境的影响分为两方面:1)正面影响表现在对社会经济的贡献:能提高城市之间物资的集散速度;减少路途时间;提高社会工作效率和经济效益等。2)负面影响体现在:①公路建设对土地的占用,对水利设施和农田排灌系统带来的破坏;②道路工程线形等技术指标的选用不当,会给司机、乘客和当地居民带来不好的视觉和心理感受;③施工期间影响民众出行;④大型桥梁、互通式立交等构造物的造型,服务区、停车场等设施的布局和风格也会给沿线景观带来影响;⑤运营期间夜晚行车造成的光污染。

综上所述,公路工程对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响,但是从总体上权衡,公路建设的利是远大于弊的。我们在进行公路建设时,应综合考虑,在不同的阶段采取环境保护措施,降低公路建对环境产生的影响。

2 环境保护措施

公路环境保护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贯穿于整个项目之中,要实施全过程的环境保护,就必须对项目的规划、设计、施工和运营等每―个阶段严格把关。

2.1 前期规划设计阶段环保措施

(一)就自然环境而言

1)保护生态环境。①注重平、纵、横技术指标与地形、地貌、地质等环境特征的协调统一。②路选线、定线时,要尽量与地形地貌相吻合,减少土石方量,减少对自然风景的破坏,减少水土流失。③避开环境敏感性区域,例如自然保护区、湿地和鸟类栖息地。④注重生态恢复。生态设计要进行生物群落结构的设计,使人工设计的环境符合当时当地的自然环境规律,能充分利用自然环境,能发挥自然条件的优势和弥补自然环境条件的不足,即克服生态限制因子等。

2)防止环境污染。①做好路基、路面排水设计,防止路面水从路面裂隙渗入基层,通过工业废渣再渗透到地下水,污染地下水源。增加必要设施以防止路基路面排水对农田水利的冲击。②进行绿化设计,减少扬尘。③做好道路降噪设计工作,可通过沿线种树绿化达到减噪目的,必要时设置隔音屏。

(二)就社会环境而言

1)在进行道路规划时应该先进行各种调查,研究当地的气象、生物种类、数量、占地、城市规划、工业、文化、文物、居住人口、公共设施等。以了解公路沿线的现状及环境,充分考虑路线的走向,尽量减少毁坏的设施数量,少占农田,避开村镇,避免大规模的拆迁,进而影响区域经济的发展。

2)路线应与城镇规划相协调,促进城镇更新及改善环境。一方面尽量减少项目与城镇规划相干扰,又要有利于城镇的发展;另一方面又要方便车辆进出城镇,尽量保持项目与城镇的合理间距一“靠而不近,离而不远”。

3)重视道路工程性能的同时,重视对人的视觉、生理和心理影响。按照设计规范对沿线的景观资源进行规划。例如江苏在干线公路建设工程中树立“生态公路”的理念,充分利用公路用地。增加沿线绿化宽度、数量和品种,目前淮安市已建成的“生态公路”327省道西延段、332省道金湖宝南线。环境效果非常显著。

4)公路夜间行车给沿线居民聚集区带来的光污染问题应引起充分重视。预防光污染的方法有营造乔灌结合的绿化带、建造防眩带等。也可从减弱车灯光源强度的角度解决这一问题。

2.2 施工阶段环保措施

在施工准备工作阶段,认真调查收集沿线相关资料,制定详细有效的环保措施,施工时加强环保管理和监测。

1)减少水土流失。①根据实际填挖土质,合理设置边坡的坡度;②合理设置土石方填挖施工现场临时排水系统,及时疏导雨水,以减少雨水对挖填土坡坡面的冲蚀;③填方坡面应及时夯实并进行边坡绿化;④合理确定借土弃土位置,合理开采砂石料场,注意料场弃土弃渣分离处理。⑤在大中修工程实施过程中加强半幅通车半幅施工的交通管理,单向放行,注意避免施工垃圾对路肩草坪的污染与破坏,有效地保护环境。

2)防止水质污染。①加强对施工队伍的生活污水处理,严禁将其直接排人河道水流中;②对路基清除淤泥表土应回收到路上处理或运到指定地点堆弃;③弃石弃土应运到合理地点,不得任意堆放,更不能淤塞河道;④对桥梁围堰施工。应注意围堰土在施工结束后的清

除工作.避免阻塞河道;⑤桥梁施工机械还应避免油污的污染。

3)防止大气污染。①材料堆放应采取必要的挡风措施,减少扬尘;②组织好材料和土方运输,防止材料散落造成环境污染;.③材料运输宜采用封闭性较好的自卸车运输或采用覆盖措施,对施工场地、材料运输及进出料场的道路应经常洒水防尘。

4)减少噪音污染。①当施工路段距住宅区距离小于150m时,为保证居民夜间休息,在规定时间内禁止施工;②主动与施工路段附近的学校和单位协商,对施工时间进行调整或采取其他措施,尽量减小施工噪声对教学和工作的干扰;③注意机械保养,使机械保持最低声级水平。安排工人轮流进行机械操作,减少接触高噪声的时间。对在声源附近工作时间较长的工人,发放防声耳塞、头盔等;对工人进行自身保护。

5)采用新技术、新工艺。①积极尝试沥青砼路面就地热再生技术,它是一项环保节约的路面维修技术,利用原地加热铣刨老沥青混凝土材料,现场加入沥青再生剂重新拌合摊铺,减少废弃材料对环境的污染,使病害处理更加节约环保。04年325省道21K+300-26K+143及237省道29K-31K 05年在31K-33K实施沥青路面就地热再生。环保效果非常明显;⑦积极采用老路基层与面层全深层冷再生技术,其重复利用原有路面材料,经粉碎处理后添加水泥稳定剂等添加剂重新铺设路面基层,可以节约石料、降低成本,减少废弃材料对环境的污染,使病害处理更加节约环保。09年淮安市,大中修工程中引进了该项新技术来处理老路病害,效果明显,环保到位。

2.3 营运期环保措施

1)加强公路管养工作,对路面和边沟应定期清理。加强边沟、边坡、涵管、急流槽、导流坝和路田分界墙的养护维修工作。严禁各种泄漏、散装、超载车辆上路,防止公路散失物造成水体污染。对沿线收费站和服务区的垃圾及污水要进行环保处理,可设置污水处理站,各种污水经处理达标后方可排放。

2)加强公路绿化及其养护工作。根据当地气候和土壤特点,在靠近公路两侧,特别是环境敏感区附近密植乔木、灌木,这样可净化吸收车辆尾气中的枵染物,衰减大气中的总悬浮微粒。3)对公路附近的学校、工厂和其他单位,根据具体情况采取噪声防治措施。

篇9

广西合浦县西场镇第一初级中学 536100

【摘要】艺术教育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能够促进中小学生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文章从艺术教育对中小学生的重要作用入手,分析现状,提出管理的建议。

关键词 浅析 农村中小学 艺术管理

艺术教育是学校实施美育的主要内容和途径, 也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潜移默化地提高学生智能水平、陶冶高尚情操、促进身心全面发展的有力手段。艺术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组成部分, 具有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新课改以来, 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 我国中小学的艺术教育有了一定的发展。但农村中小学艺术教育仍然处于学校教育的一个弱势, 艺术教育在农村地区的发展仍然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目前我国农村艺术教育的发展相对滞后,严重制约了农村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农村中小学艺术教育的现状令人堪忧。如:(一)艺术教育的师资建设不足1.艺术教师严重缺乏。目前在农村中学,艺术教育的师资严重匮乏。艺术教师根本不愿到偏远的农村地区任教,所以农村学校接受过正规的专业学习和培训的专职教师较少,农村中学的音乐课美术课,通常都是由其它文化课教师教师兼授。2.艺术教师专业素质较低。在农村中学教师中,艺术课教师从正规师范院校毕业,受过艺术专业化、系统化教育和培训的教师少之又少,因而大部分教师对音乐、美术等艺术专业知识薄弱,现有的任课教师在教学观念、教学态度、学识水平、业务能力等方面与艺术教学的实际需要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同时,由于中学艺术教育不受重视, 把艺术课看做" 副课" ,没有建立艺术教育的评价体系, 以至于教师的教学无压力、无动力,应付了事。(二)艺术教育的硬件设施短缺。由于部分教育部门对农村中小学艺术教育重视不够, 不设艺术教育专项经费或随意挤占挪用艺术教育专项经费, 而造成不少学校艺术教育设备器材不足, 缺少专用教室, 可供艺术教学用的教具都比较陈旧、简单, 不能及时得到更新和添加。有的学校设备数量有限,不能满足教学需要;有的学校设备陈旧老化或管理不善已不能使用;有的学校由于主观努力不够,不能充分利用现有条件,或由于学校经费有限,没有能力购置教学设备,使得艺术教育没有器材,也没有艺术教育的场地。

针对目前农村中小学的艺术教育现状,结合我校艺术管理的粗糙经验,我个人认为要提高艺术教育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下面的几点建议是有一定的参考价值的。

1.领导要充分认识艺术教育在学校教育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学校艺术教育,不同于培养专门艺术人才的专业教育,而是指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鉴赏能力、审美情趣,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新人的艺术素质教育。发展艺术教育事业是推动我国教育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一个突破口和切入点,是贯彻中央提出的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战略方针的需要,同时也是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需要。学校艺术教育,注重对学生审美能力、审美情感、审美理想、想象力和创造力等各方面能力和素质的培养,它所培养出来的这些能力和素质,对学生今后一生的发展会产生重大的影响和作用。基于此,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和农村中小学应该认真贯彻落实国家教育方针,大力实施素质教育,通过积极、健康的艺术教育,宣扬社会主义的真善美,提高学生的人生"美"价值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引进和提高艺术教育专业教师

建设一支数量足够,质量合格而稳定的艺术师资队伍,是学校艺术教育事业改革和发展的基本保证。一是要强化人才培养。各类大中专师范院校,要进一步优化结构,合理设置艺术教育专业,加大人才招收和培养力度,为全社会源源不断的输入艺术教育专业师资。二是教育部门及学校要积极引进艺术教育专业教师,并在物质和精神两方面都要优惠艺术类教师,如在职称评定、评先、晋级、住房、福利待遇等方面,同其它任课教师特别是主科任课教师一视同仁,平等对待。三是要进一步强化岗位培训。各级教育主管部门以及农村中小学要创设条件,提供优惠政策,采取灵活多样的方法组织好艺术类教师培训工作,提高教师艺术素质修养及课堂实践等艺术,以提高整体素质。

3.完善机制,加大投入

推动学校艺术教育良性发展,必须要有与之相适应的机制体制保驾护航。一是要进一步加强农村中小学艺术教育科研工作,构建骨干攻坚,全员互动的艺术教育科研机制。如此次的国家级课题的研究活动就为艺术教师提供了很好的切磋提高的平台。二是要进一步建立健全学校艺术教育的考评管理机制。以考促研,以考促教,不断增强艺术教育类教师的工作责任感,提高艺术教育的教学质量。三是要正确处理好课堂教学与活动教学的关系,构建和谐互动,相辅相成,互补有无的教育机制,使艺术教育之花处处开放,时时开放。四是改善农村中小学艺术教育的硬性条件。改善硬件设施,就必须要保证并加大对艺术教育的经费投入,促使学校艺术教育教学工作的正常运行。同时也要加大对艺术教育器材的投入,条件较好的学校可配备质量较好的乐器和教具,条件稍差的学校也要配备必要的乐器和教具,促进农村中小学校艺术教育健康有序地发展。

4.要让艺术教育渗透到校园文化建设中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要建设健康的、生动的校园文化,树立良好的校风、学风,使学校成为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阵地。"校园文化是一种无形的环境力量,它通过一种氛围的营造,对学生进行潜在的隐性的教育,在不知不觉中内化学生的道德、情感、意志和行为。这种独特的感染和陶冶作用是课堂教学、理论教育所不能替代的。所以,校园文化对一个学校学生的世界观、价值观的确立、良好校风的形成、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审美教育的完善和精神文明的建设都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校园文化对学生的这种"润物细无声"的教育,其实质是美育在校园文化中的再现,校园文化就是通过各种文化艺术和各种美的形态,以唤醒美感的形式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形成正确的审美观念和健康的审美情趣,以达到陶冶情操、净化心灵、塑造人格、美化人生的目的。

校园文化的美育功能首先是通过优美的自然环境表现出来。这种美育功能突出地表现在校园的绿化、美化和净化上。霍姆林斯基说过"要使学校的墙壁也说话",强调的就是要重视学校的自然环境对学生的陶冶和美化作用。在一个学校中,整洁优美、布局合理的自然环境会形成一种形式上和空间上的审美氛围,作为校园客体的学生置身于其间,可感受到一种审美体验和审美享受,这种美感进而会产生一种陶冶情操,净化心灵的作用。校园自然环境对学生的影响是长期的,隐性的,但它所产生的效果却是持久的和深刻的。当学生置身于优美和谐的校园自然环境中,在美的造型(如错落有致的校舍、独特新颖的雕塑)、美的色彩(如碧绿的草坪、艳丽的花坛、翠绿的树木)、美的学习环境(如窗明几净的教室、幽静雅致的阅览室)等多样统一的美的形式的刺激下,在有意无意之间自觉不自觉地产生一种美的感受和快乐,形成一种良好的行为习惯,而这种习惯一旦形成,便会产生持久性,正如"入兰之室,久而自芳"。

校园文化的美育功能也体现在校园的人文环境上。优美的自然环境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而和谐的人文环境则可以培养学生的艺术修养,提高学生的理解美鉴赏美的能力。在学校中,人文环境最直接的体现就是各种艺术活动及文体活动,这类活动是第二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说自然环境对学生的影响是间接的和潜移默化的,那么,艺术活动和文体活动这种人文环境因素对学生的影响是最直接的、明确的,它可以使学生在活动中受到熏陶,提高美的鉴赏力。增强对美的表现和创造美的能力,学校第二课堂所开展的各种形式的活动诸如音乐、舞蹈、书画、工艺、文学、体育等,其实质就是认识美、欣赏美、表现美的过程。学生在进行这些活动的过程中,在运用各种艺术手段去感受美或创造美的活动中,会逐步获得美的熏陶,掌握美的法则和人类的审美经验,发展审美能力。如体育可以让学生感爱运动美和力量美,舞蹈让学生欣赏韵律美和造型美,音乐使学生领略旋律美和节奏美、文学使学生认识形象美和语言美等等。正如一位艺术家所说:"艺术把符合规律的美呈现在学生面前,用形式的吸引力,情意的感染力,思想的震撼力来使其陶冶性情、净化心灵、健康心理机能。"校园艺术活动以其生动活泼、丰富多彩的特点为广大学生喜闻乐见,又因其影响作用的形象性、情感性易于被审美主体所接受,是进行审美教育的一条重要途径。所以我校每学期都举行各种的体育竞赛活动,举办书画展和文艺汇演,有时还引进社会的艺术力量丰富学校的艺术教育和校园文化。如2012年合浦艺术家在我校举办了"感恩艺术进校园"的活动,开阔了学生的视野,让学生亲身感受艺术"美"的教育。同时我校还成立艺术兴趣小组。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培养出二十一世纪所需要的合格人才。 随着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不断推进,农村标准化学校的进一步增加,加上社会、家长对学校艺术教育工作的支持与合作,营造广泛良好的艺术教育氛围,农村中小学的艺术教育终会步入正轨,从而健康有序地发展。

参考文献

[1] 赵梅枝.当前我国农村学校艺术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J].教育探索,2007,(11):13-14.

[2] 张敏.农村学校艺术师资队伍建设思考[J].价值工程,2011,(04):267-168.

[3] 陈利敏.农村中小学艺术教育师资建设现状及对策[J].音教畅想,2008,(05):04-06.

[4] 钟传志,乐玫.农村中小学艺术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J].江西教育科研,2005,(08):38-39.

篇10

[关键词]自然环境、环境问题、文化根源论、思想文化观

中图分类号:X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27-0320-01

1 自然环境与环境问题

从出现人类这种物种开始,人类就一直依赖着自然环境存活着,人类不断的向自然索取着自己需要的物质,渐渐的改变着自己的生活环境,也慢慢的改变了周围的自然环境,并使之朝着有利于人类的方向发展着。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逐渐强大,人类为社会创造出了巨大的财富,但是人类活动对自然的影响越来越大,甚至对自然造成了不可逆的环境问题。

(1)自然环境与环境问题的概念

所谓的自然环境,主要包括水环境、大气环境、土壤环境、声环境等其他自然环境。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里的定义,自然环境是指“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的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体,包括大气、水、海洋、土地、矿藏、森林、草原、野生生物、自然遗迹、人文遗迹、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城市和乡村等[1]”。

环境问题是指环境中出现的各种不利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现象,按其成因可分为原生环境问题和次生环境问题[2]。原生环境问题是指自然产生的环境问题,这一类是我们没办法干涉的自然力,比如火山喷发、地震、海啸等;而次生环境问题是指人为产生的环境问题,即由于人类活动而导致的自然环境失衡产生的问题,比如向水环境排放大量污水而超过其自净能力所造成的水污染、由于超标排放大气污染物对大气环境造成损害甚至导致人类疾病、森林破坏严重、垃圾污染、及臭氧层破坏等。

(2)我国突出的环境问题

中国的环境问题主要分为两类,即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

我国的生态破坏问题包括水土流失、沙化土增加、草原不同程度退化、耕地减少、土壤质量下降、水资源缺乏等。而由于森林砍伐、草原退化、环境污染、自然灾害以及过渡捕猎、捕捞,我国大量动植物的生态环境受到破坏,种群数量减少,很多物种已经或濒临灭绝。

环境污染主要是由于城市工业化进程造成的大气污染、水污染、固体废物污染,包括温室效应、臭氧空洞、雾霾、地表水以及地下水污染等等。大多数的自然环境失衡问题都是人类活动而导致的。

(3) 环境问题的根源理论

由于人类与自然是相互影响的,当自然环境受到了威胁,人类的发展进程也会遭遇环境问题的制约。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推进,经济总量不断扩大,人口的继续增加;自然资源的相对不足、环境承载力弱已成为我国在新的发展阶段的基本国情。有关环境问题的根源理论,我们经历了人口根源论、科技根源论、经济制度根源论、社会根源论、道德根源论和文化根源论。

2 思想文化观对环境问题的影响

人类任何关于自然的思想都是文化的产物,是文化决着人对自然的态度,并影响着自然。自然界生态危机的根源是人与自然关系的恶化而造成的生存困境,而人与自然关系的恶化是由人的特定的文化理念主导下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所造成的。。文化是在一定环境中形成的文化,环境是一定文化下形成的环境,人并没有脱离或超越自然或环境,也没有办法脱离自然单独存在。

事实上人类在实践的基础上是同环境一道发展起来的,不同的环境或自然条件塑造了不同的文化。文化是人适应自然的产物,是人独有的生存方式,贯穿于社会的经济、政治、制度之中,人类任何关于自然的思想都是文化的产物,是文化决定着人对自然的态度。

既然环境让我们人类生存且产生了意识,文化意识同样也影响着环境。那么目前的环境危机是由什么样的文化意识所主导呢:我国传统道德文化观。重“私德”轻“公德”导致人类环境意识淡漠,人的价值取向总是偏向于人类社会,而忘记了人类生存的大环境――大自然。

人类中心主义价值文化观认为只有人具有价值,自然是通过对人的有用性而定义的。脱离人,自然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在这种价值文化观指导下,人与自然的关系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自然成为人无限掠夺、索取的对象。而我们较少的去考虑自然的特性、法则和生态规律。

如今,把人的利益放在第一位的道德文化观显然在重视环境的时代里起到了绊脚石的作用,面对减轻污染的方法技术,人们总是以自身生活环境的安逸作为优先考虑的对象;由于以自我为中心的观念太过强大,也造成很少有人去培养保护环境的意识,我们没有意识到自然是有一定的承受能力的,不是我们产生多少,丢弃多少,环境就能够接受多少。

3 优化我国环境的文化思路

人的思想文化观决定着我们的行为,决定了整个社会的发展,也影响着大自然。

(1)培养公众的环保意识

要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我们就必须从最根本做起,培养公众的环保意识,从政府宣传做起,养成一种与自然共存的文化观。还是用焚烧厂做例子,如果我们对环保有一定的认识,就不会盲目的在没有了解焚烧技术之前就因为自认为的影响了生活的环境和大气环境而反对这项技术;如果在我们文化观中形成了垃圾分类这种环保意识,也可以帮助垃圾焚烧实现清洁环保,虽然对于现在的中国,要实现垃圾分类处理是很困难的,然而当我们的人文素质和科学技术共同达到一定的高度,我国提出的“三化原则”(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就一定会实现。

(2)构建可持续的价值文化观

在传统自然文化观的指导下,人类的行为对自然环境造成了严重破坏,如果不以自然规律为依据进行计划,只能带来灾难。全球性的污染和生态失衡证明了这一点并使人们对以往的自然文化观进行了全面、深刻的反思和总结。

我们应该坚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构建生态自然文化观来重构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可持续发展认为,人类的历史就是不断地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并使两者保持着动态平衡的历史,是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需要的能力的发展。换句话说,就是指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保护协调发展。人类要想继续生存下去就必须正确的处理两者之间的关系并使它们保持辩证的和谐性。

可持续的价值文化观强调“人与自然关系”与“人和人的关系”的和谐性。我们人类为了生存和发展,就要处理两大关系,人类社会要想继续发展下去,就必须正确认识和处理这“两大关系”关系,使之保持和谐的状态。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及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10.

[2] 卢升高.环境生态学.浙江大学出版社.2010.

[3] 刘建涛.贾凤姿.环境问题根源研究综述.前沿.2012.第一期.

[4] 李真真.杜 鹏.黄小茹.环境伦理的实践导向研究及其意义.北京.中国科学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2008.

[5] 李绍波,韦秋杰.论生态自然观与中国可持续发展.世纪桥.2010.第19期.

[6] 刘东强.我国环境问题的现状及原因分析.辽宁经济,2006.

显示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