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及
(一)城镇化
城镇化是一个中国特色的概念,起源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之所以没有沿用西方的城市化概念而另辟新词主要是由当时的社会生态决定的。当时改革开放尚处在摸着石头过河的阶段,城市被计划经济体制控制的很严密,所以改革从计划控制的末稍--农村发生,并取得巨大成功。而小城镇作为城乡联系的第一结点,自然是深化改革值得关注、必须关注的对象。在积极、稳妥改革思路的指引下,人们对农村、农民的改革发展前景也同样持谨慎、保守的态度。希望通过农村改革发展逐步就地发育小城镇,既要实现工业化、现代化,同时又不给大中城市增添太多负担成为主流的政治主张。由此可见,城镇化重在化村为镇,而又刻意回避对市的追求。上世纪90年代初期辜胜阻使用并拓展了“城镇化”的概念,并在中国政治、经济领域都获得广泛认同,在2000年后,中国官方文件中统一使用“城镇化”称谓。从前面分析可知,城镇化与城市化二者从内涵上来看几乎是一样的,二者在英文中也都对应一个词Urbanization。但从外延上看,由于对城市与城镇概念的不同理解,二者有些许区别,主要体现在:第一,人口和产业集聚的程度有别。前者集聚程度高,后者集聚程度低。第二,发展的重点不一样。城市化重在市,城镇化重在镇。第三,所处的阶段不一样。可以说,城镇化是城市化的初级阶段。本文讨论的城镇化侧重于内涵界定,把它们归于同义语。
(二)生态文明
文明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逐渐沉淀下来的,有益于增强人类对客观世界的适应和认知、符合人类价值追求和审美情趣的物质及精神成果的总和,是人类社会进步的标志。人类进入文明社会以来,大约经过游牧文明、农耕文明、工业文明三种文明形态。三种文明形态的变迁反映出人类对自然环境的被动适应越来越少,对自然环境的主动干预越来越多、越来越大。尤其是近三百年以来的工业文明,使人类肆无忌惮地征服自然的行为达到了极致。毫无节制地向自然环境索取,不计后果地向自然环境排放,引发了全球范围内的生态危机。人们清楚地看到,这样下去的必然结果就是走向共同的毁灭!因此,人类需要开创一个新的文明形态来延续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在这种背景下,“生态文明”成为全社会有识之士的共同选择。学界较为认同的定义是:生态文明是一种反映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形态,是与工业“黑色文明”相对应的生态“绿色文明”。中国作为工业化发育程度较低的国家,应该在城镇化过程中注重生态文明建设,这不仅是关乎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也是对整个人类社会的贡献。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将生态文明建设与城镇化建设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才能切实地发挥后发优势,实现高质量、高水平的现代化。
二、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为何要强调生态文明特征
(一)脆弱的地球生态环境要求中国走生态文明型城镇化道路
从世界范围看,现代意义上的城市化是伴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建立而开始的,曾是工业文明的重要特征之一。迄今为止,城镇化道路大致经历了三个大的阶段:第一个阶段是英国和西欧的城市化(前后用时大约200年);第二阶段是北美、东欧、澳洲、日本等国家的城市化(用时大约100年时间);第三阶段是拉美和东南亚一些发展中国家的城镇化(大约用时50年)。从生态环境角度看,历次城镇化浪潮中的一个共同特征就是:先行城镇化国家已经在有意无意间对地球的生态系统造成了极大伤害,而且有些生态环境伤害是不可逆的,譬如过度排放二氧化碳造成的温室气体效应。中国是工业化、城镇化起步较晚的国家,在我们城镇化的时候地球早已不堪重负。在大家都已意识到生态危机的情况下,国际组织制订了非常严格的环保要求和低碳排放的要求。但是城镇化过程是一个必然增加能耗和碳排放的过程,到2014年中国城镇化率大约在54.77%,刚刚进行到城市化中期。未来还有较长时间的城镇化进程要走,还有近6亿人口要进入城镇生活,城镇膨胀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中国目前水泥、钢材的消耗量大约是世界总产量的40%和35%。中国目前二氧化碳排放还没有达到世界的平均水平,但是如果中国城镇化措施不当、方法激进,将有可能出现二氧化碳排放的剧增,带来灾难性的影响,中国不愿意看到这种情况,世界更不愿意看到这种情况。另辟一条节能减排的生态文明型城镇化道路是必要的选择。
(二)现实的经济社会背景要求中国走生态文明型城镇化道路
从经济社会发展背景看,中国的城镇化跟欧美及东南来国家相比还有诸多特殊性。首先,从人口规模上来看,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单个国家内部人口转移最多的城镇化国家,其涉及的转移人口高达8亿左右。从人口分布与人口构成来看,中国因近代的积贫积弱而呈现出地域分布广泛、贫富差距较大、贫困人口众多的状况。从社会治理角度看,中国长期以来实行城乡分治二元社会治理体制,影响了城乡资源的自由流动。这些因素综合到一起决定了中国城镇化速度要比同时代其他国家的速度低,目前中国城市化率每年是1%左右。更重要的,是,与西方相比中国几乎唯一一个是关起门来搞城镇化大国。早先西欧在搞城市化的时候有许多殖民地可供移民,从而减轻了母国在资源、环境方面的压力。而美洲一些国家在城镇化过程中,又作为劳务输出向以美国为主的西方国家转移了大量农业人口。中国没有这个条件,也没有这个动机去向外输出农业人口,因此中国只能在本土之内独立自主地完成城镇化。在这种条件下,中国更需要走出一条积极稳妥的、有资源支持和保障的、不能环境带来太大压力的城镇化,生态文明型城镇化成为不二的选择。
(三)现实的政治背景要求中国走生态文明型城镇化道路
虽然中国在历史上曾是大国、强国,但是近代以来中国积贫积弱、多灾多难,成为列强瓜分的对象。内忧外患使中国的工业化、城镇化进程艰辛而曲折,中国再经不起折腾了。首选,新中国成立后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目前是世界上仅有的几个社会主义国家之一。虽然我们不愿意挑起意识形态领域的纷争,但客观上中国一直是西方一些国家的假想敌,是某些发达国家的打压对象,中国的和平崛起令西方反华热力坐卧不安。中国如果在工业化城镇化过程中遭受挫折,将会带来很大的影响。其次,新中国成立的前三十年已经被左的错误耽搁了,而今,日新月异的信息时代给各国都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时代潮流,不进则退,放眼周边,中国如果再走弯路,自身的现实利益将受到严重威胁。再次,中国经过30多年的快速发展,正面临着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考验,人民的权力意识、民主意识渐浓,社会正处于极易发生动荡的时期,工业化、城镇化方式处理不当将引发严重的社会危机。
(四)近年来中国出现的一系列生态问题为城镇化敲响了警钟
人口多、文化素质低、人均资源占有量非常低是我国的基本国情,也正因为如此,才使我国前期的工业化、城镇化走的是粗放增长、数量扩张、重速度、靠投入、高消耗、低效益的不可持续的发展道路,这也使得城镇化建设过程中造成了自然资源的大量消耗和环境的严重污染,对生态文明建设形成了一定的冲击。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产业发展偏重于高能耗、高排放的第二产业,第一产业停滞不前,第三产业严重滞后。这种产业政策虽然极大促进了我国制造业发展,使我国被称为“世界工厂”,然而,低端制造业是资源的主要消耗者,也是城镇化过程中环境污染的主要生产者。加之我国正在迈入汽车时代,汽车保有量的迅速增加,使得机动车尾气污染物排放总量也在迅速提高,加剧了我国的生态危机。近年来,我国频发的城市雾霾、水域污染、食品污染、土地重金属污染、酸雨污染、已经给我们敲响了警钟。近年来,这些问题的产生原因既有观念的滞后,也有产业发展政策的失误。以产业结构严重失衡为主要特征的城镇化过程,正在导致城镇资源日益枯竭、环境质量不断恶化,极大地削弱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功能。
(五)国外城市化过程中生态文明方面的经验教训为中国城镇化提供了前车之鉴
以英国为代表的老牌资本主义工业化国家,作为工业文明的探路者,其城市化过程往往是充满血腥的掠夺过程。当资本主义作为一种先进的生产方式与小农生产方式对决时,资本的优势、资本的贪婪是如此地明显,而且不加掩饰。在追逐利润的动机驱使下,资本联合地主以简单粗暴的方式加速农民破产,并驱逐农民被迫流入城市,成为真正的无产者。资本一方面得到了工业化所需要的原材料资源,同时也得到了充足的廉价劳动力。这种城市化以工业化为主要推动力,以城市集中、粗放扩张发展为主,在带给城镇高水平的物质生活的同时,造成了城市环境恶化,付出了惨痛的代价。工业化使英国从一个充满浪漫诗意的乡村田园社会,变成一个机声轰鸣、工厂林立、烟囱高耸的城市社会。大量人口涌进城市,而相应的资源却来不及向城市集中,城市公共设施严重不足,从街道、住房,到基础设施都无法满足大量人口的需要,英国深深地患上了“城市病”。以至于英国经济史学家哈孟德夫妇用“迈达斯灾祸”来形容这段历史。直到1952年出现了史上最严重的“杀人雾”才使英国彻底解决城市空气、河流等污染问题。上世纪后半叶,经过战后的恢复和发展,世界市场日趋完善稳定,国际分工由过去的发达国家之间的国际分工为主转向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分工为主。过去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被裹胁进入工业化浪潮之中。拉美城市化比西方发达国家要晚得多,但速度却快得多,激进得多。急功近利、自由放任、缺乏规划是拉美国家城市化的显著特征。其结果是国内产业结构、基础设施与其城市化进程的不相适合,城市化远远走在了工业化的前面,环境问题、城市贫民窟成为政府难以克服的痼疾。拉美本来是世界上淡水资源最丰富的地方,但现在只有很少一部分人能享受到洁净放心的自然水。废气排放量逐年上升,使得空气质量变得十分糟糕,巴西的圣保罗宛如一个世纪前的伦敦。面对城市过程中的生态危机,发达国家为此做过一些有益的探索。譬如控制和减少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排放会对地球表面环境有相当大的改善。在上个世纪80年代,发达国家开始控制二氧化硫的排放来减少酸雨对环境的巨大危害。它们开始禁止在工厂中使用炭作为燃料,转而使用更加清洁的能源例如天然气和净化炭来发电。汽车也被改造,所用汽油的标号更高,燃烧后二氧化氮的排量大为减少。酸雨在美国和西欧的危害已经大为减轻。另外,各国也注意到前瞻性的城镇规划对城镇化发展有很大积极意义,还有城镇群、城市带可能会兼顾规模经济、降低规模成本等等。这些都说明城镇化过程中必要的控制和引导可以减少对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城镇化与生态文明存在兼顾的可能性。
三、中国应该如何统筹城镇化与生态文明
中国城镇化是在信息文明大发展、生态危机频繁发生的背景下展开的,统筹好城镇化建设与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一)生态文明型城镇化建设要依靠科学规划的引领
古语讲“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中国建设生态文明型城镇化也是则这样,必须有科学的规划引导才能达到少走弯路、事办功倍的效果。近百年以来,城市规划理论与实践都有许多创新发展,埃比尼泽霍华德提出“田园城市”规划理念,盖迪斯提出“组合城市”概念,这些理论在西方甚至印度都有成功实践。我们要在城镇化发展规划中充分借鉴国内外城镇区域规划的成功经验与失败教训,要用生态文明的理念去指导城市规划,同时又要用城市规划去建设生态文明。各个层次的城镇化发展规划要充分考虑资源和环境的承载能力,从宏观上构建科学合理的城镇化布局;要充分依托包括铁路、公路、水路等综合交通网络和信息网络,规划发展城市带;要按照布局合理、分工有序、功能互补、形态各异的原则,发展集约程度高、经济效益好、辐射作用大、产业结构优、功能互补强的城市群;要通过科学的规划严格控制城镇建设用地规模,合理控制城镇开发边界,合理控制土地开发强度,努力提高国土空间利用效率;要注意培育中小城市发展,完善小城镇的公共服务功能。生态文明型城镇规划是生态城镇建设和管理的依据,是对城镇建设与管理的总体部署。
(二)生态文明型城镇化要凸现以人为本的特色
在生态城镇化过程中,要把握好的关键问题是以人为本,即人本化的城镇化。推进城镇化,核心是人的城镇化,关键是提高城镇化质量,目的是造福百姓。在未来五到十年间,中国的城镇化将更注重其以人为本的民生属性要在城镇化政策设计中融入让群众生活更加舒适与自然的理念,充分考虑我国的国情与农民的实际情况积极稳妥地推进农民向集中居住集中,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工业向园区集中,坚决杜绝强制驱赶农民“上楼”;生态文明型城镇化要注重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保护,尽可能地在原有村镇形态上改善居民生活条件,保留村镇原始风貌,做到慎砍树、不填湖、少拆房。农民集中进城要考虑农民的主观感受,也要考虑城镇生态和能源的承载力。据统计,一个城市的居民消耗的能源相当于三个农民,因此,城镇化不是越快越好,我们推进城镇化的目的,就是要把建设环境优美、生态和谐的宜居城镇摆在首位,努力建设资源集约的、环境友好的、适宜人生活的新型城镇,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存。
(三)生态文明型城镇化要以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为重要抓手
产业结构是影响生态环境和城镇化进程的重要因素,我们要建设生态文明型城镇化也要以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为重要抓手,在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布局中实现生态文明型城镇化。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沿海城镇化得到快速发展,其直接推动力是东南沿海地区承接了国外产业转型升级而转移到中国的、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的低端制造业。以此形成的产业结构其经济特征表现为第二产业占比突出,大量吸纳低端劳动力,资源消耗大,环境污染多。目前来看,东南沿海产业结构正在升级改造之中,其城镇化动力正在由二产驱动向三产驱动转变,生态环境问题已经开始得到这些地区的重视,这是符合城市化一般规律的。关键我们需要考虑的是,内地工业化、城镇化程度较低的地区是否也一定要经过先污染、再治理的“卡夫丁峡谷”。作者以为,在中国这样一个人口众多、地域广阔、中央集权程度较高的国家,其地区间的利益平衡是相对容易做到的,也就是说,内地相对落后的地区有充分的理由分享沿海地区发展的经验与成果。避免因产业梯度转移而给后发展中地区以生态方面的危害。沿海地区通过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减轻对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内地也要在同步发展二、三次产业,并且尽力避免生态危机。在这一过程中,沿海要为内地提供足够的帮助,如同当年内地支持没海先行一步发展一样。沿海在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淘汰落后产能的过程中,着重发展高端制造业和服务业,着力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市场化、社会化方向发展,引导生产性服务业在中心城市和制造业密集的区域集聚。内地要在注重环境评估的基础上积极引进先进制造业和节能环保、信息技术、生物、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高起点规划产业布局。要强化城市间的专业化分工协作,切实根据城市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要素禀赋和比较优势,培育发展各具特色的城市产业体系。要增强中小城市产业承接能力,构建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特色鲜明、优势互补的产业发展格局。产业结构调整是生态文明型城镇化的关键抓手。
(四)生态文明型城镇化要注重发挥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引导的作用
生态文明型城镇化发展要特别注重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引导的作用,坚持将村镇道路建设、供排水工程、改善村民居住和卫生条件、改变村容村貌等结合起来,构建合理的生态城镇体系,完善城镇综合服务功能,建设生态居住社区,完善各类公共设施配套,塑造便捷、舒适、具有地方特色的生态人居环境。要落实实行自行车和公交优先的交通战略,坚持紧凑型的城市化发展模式,避免“郊区城市化”、“逆城市化”的负面影响。中国目前的资源状况、人口数量,不足以支撑逆城市化的带来的资源消耗,不可能像美国一样,低密度、郊区化,严重依赖汽车,大量消耗资源。
(五)生态文明型城镇化要体现绿色低碳的特色
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要注重凸显绿色低碳的理念,并将它贯穿到城镇化进程始终。绿色低碳的城镇化就是要避免城镇化过程中追求“高大上”,避免形式主义劳民伤财,要把经济、绿色、可循环作为评价城镇化发展的重要指标,以实现节约、集约地利用土地、水、能源等资源;要注重强化环境保护意识和生态功能修复,减少人为地对自然的干扰和损害;要加强政策引导,通过有效的财政政策促进低碳基础设施建设,引导居民社会消费方式转变,着力构建低碳型的城市布局、基础设施;要改革地方各级领导干部的考核、任用、选拔方式,把绿色低碳发展观和政绩观置于GDP政绩观之上,成为考核地方行政首长的首要指标;要制定并实施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减排二氧化碳的约束性目标和政策“红线”,强化节能减排和生态环境保护的目标责任制,探索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双赢的发展路径。城镇建设,要体现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天人合一、绿色低碳的理念,依托自然山水脉络等独特风光,让城市融入大自然,让城乡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作者:陈俊梁徐敏陈瑜单位:苏州科技学院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