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会计专业实训范例6篇

2024-09-28 来源:伴沃教育

会计专业实训范文1

关键词:中等职业学校;;校内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0)19-0261-01

会计是一门集理论性与技术性于一体的应用型学科,不仅有完整的理论体系,而且拥有一套规范的专业操作程序和方法,计算性和操作性很强。因此,会计课程的教学,一方面要传授给学生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思维方式;另一方面还要使学生掌握会计的各项技能,培养其较高的操作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只有二者结合,学生毕业后才能学有所用,独立完成会计工作,成为一名合格的会计人员。目前,多数中等职业学校的会计教学仍然是重理论轻实践,这既不符合国家规定又不符合学生实际。。因此,中职教育只有不断地加大实践教学力度,才能培养出合格的毕业生。

实践教学主要有校外实习和校内实训两种形式。校外实习通常采取实地顶岗实习的方式,但由于实习受经费普遍不足,实习单位财会部门工作环境的限制、商业秘密的安全性、会计岗位的责任性和会计工作的连续性的影响,都使得校外实习的实际效果不尽人意,很难培养出动手能力强并具有开拓创新型的会计人才。因而实践性教学应更多地立足于校内。

1 校内实训面临的两大难题

1.1 师资问题

中职学校的会计专业教师大多是从学校毕业后直接任教,缺少会计实践工作经历。虽然学校非常重视师资的培养,大力提倡“双师型”教师,但多数“双师型”教师是应试型的“双师”,比如参加某些会计类的课程培训,或是参加国家统一会计类考试,获得会计师或注册会计师等资格。他们有非常扎实的理论功底,但大都没有亲身参加过会计工作的实践,动手能力不强,常常出现对理论课中未涉及到的一些现实问题把握不准的现象。。老师动手能力差,怎能培养出动手能力强、适应社会需要的学生?

1.2 教材问题

现有中职教材基本与大专教材差不多,不符合初中生特点,理论性强、实践性弱。以《基础会计》为例,通篇讲工业企业的例子,而学生熟悉的是商业零售业;课本上讲:因公外出预借差旅费的会计分录是“借:其他应收款贷:库存现金”,原始凭证是什么、需要哪些人员签章却只字未提;现实生活中常见的消费者没要发票,经营者如何进行账务处理、怎样报税、能否抵扣,从课本上找不到答案。

2 解决问题的办法

2.1 师资

(1)鼓励会计专业课教师考取会计从业资格证。《会计法》规定,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员必须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会计从业资格管理机构(财政局)应当加强对持证人员继续教育工作的监督、指导;各单位应鼓励持证人员参加继续教育,保证学习时间,提供必要的学习条件。把持证教师视同财务人员对待,报销考试、参加继续教育的费用。这样就调动了会计专业课教师参与会计实践工作的积极性,为专业课教师提供了学习实践交流的机会,也为持证上岗提供了条件。

(2)学校出面利用寒暑假委派持证教师到会计事务所、会计咨询(服务)公司见习,鼓励持证教师兼职。这是专业课教师接触会计实践工作的捷径,既省钱又省力,又能全面地接触经济业务。

(3)安排会计专业课教师在本校财务科室兼职或实习。熟悉原始凭证的种类、粘贴方法,内部控制制度、会计凭证的装订等实践操作环节。

(4)会计专业课教师应定期轮换所教课程。随着经济的发展,会计法规变化频繁,如果一个教师多年只教一门专业课,容易导致教师专业知识面狭窄、知识更新缓慢。中职会计专业课教师只有把会计技能、基础会计、会计电算化、成本会计、财务会计等专业课,融会贯通,才能组织编写教学案例,系统掌握会计理论。

(5)“内训外聘”鼓励和引导专业课教师到企业顶岗实习,积累实际工作经历,提高实践教学能力;同时积极引进有一定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的会计人员充实到实训指导教师行列,或者聘请到学校担任兼职教师。

2.2 会计实训教材(会计实训资料、案例)及实训过程

会计实训教材是学生进行实训的蓝本,也是实训教师实施指导的依据,是会计实践教学的主要手段,它具有典型性、系统性、连续性、综合性和互动性的特征;案例资料要与实际工作相符或相近(仿真),要将会计工作中的常规经济业务或会计事项融入其中;实训案例必须是全面的、大作业式、仿真性的通例,前后资料必须高度关联,保证实训时能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关键环节等,进行原理与过程应用为

。所以会计实训案例,应作为教育主管部门的教研或科研项目进行立项资助,从而加强会计实训案例的建设。结合本校实际可先小后大,分步进行。

2.2.1 鼓励教师编写校本实训教材(案例)

结合学生生活实际,举容易理解的实例。如:

①面粉厂购进小麦――生产面粉――销售面粉。

②食品厂购进面粉、油、糖、盐等――加工生产面包、饼干、蛋糕――销售给超市。常见原始凭证:增值税专用发票、普通发票、借款单、交通费票据、收据、运杂费单据、工资计算单、差旅费报销单、各种结算凭证、领料单、折旧费计算单等等,让学生填制和粘贴。从会计用品商店购买来记账凭证、总账、明细账帐页、科目汇总表、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凭证封面等。对会计核算过程全面系统练习,仿真操作。可以在基础会计课中随堂练习,分段掌握。学完基础会计后,利用一至二周时间,系统练习,全面提升。

2.2.2 会计电算化与手工记账相结合

建立上述面粉厂、食品厂的帐套信息,输入有关信息和数据,利用总账系统、报表系统,从初始资料开始,人员分工、设置权限、记账凭证填制、审核、记账等等,到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的生成,系统学习,全面掌握。财政部《关于大力发展我国会计电算化事业的意见》提出,到2010年,力争使80%以上的基层单位实现会计电算化,从根本上扭转基层单位会计信息处理手段落后的状况。手工记账和电算化并举,手工记账是基础,如果不会手工记账,电算化条件下难以运行;如果不会电算化,编制试算平衡表、采用记账凭证核算形式登记总账,业务量大时,手工记账很繁琐,学生容易厌倦、偷懒、不做完。让他们手工把凭证做完,上机操作,眨眼之间记账完毕,既感到新奇美妙又具有成就感。与手工操作相比,确实能体会到电算化的优势,为学习和掌握先进技术提供兴趣和动力。

2.2.3 成本会计、财务会计与电算化相结合

把会计电算化的工资管理系统、固定资产管理系统、供应商管理系统、会计报表管理系统等与成本会计、财务会计相关章节相结合,每章节安排1-2周上机操作时间,分块练习。

2.2.4 分组操作、合理分工、培养团队意识

3人一组,设出纳、会计、主管岗位,赋予各自权限。三人按分工先后顺序,轮流上机操作。组与组之间,比、学、赶、帮、超,像接力赛一样,比速度、比准确率。既分工又协作,三人岗位互换,各来一遍。选出优胜组,给予一定奖励。

2.2.5 同行交换

校与校之间交换实训资料(案例)。每个学校师资有限,在短时间内不可能开发出大量既符合实际又满足需要的实训案例,同行之间相互借鉴、互相学习,是提高校内实训效果的捷径。

总之,中职学校培养的是初级会计人才,在不具备校外实训的前提下,必须加大校内实训力度,培养动手能力。这是形势发展的需要,学生就业的需要。

参考文献

[1]杨文林,张延民.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07,(12).

[2]陆国斌,王忠孝.新编会计电算化(实训篇)[M].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6,(2).

会计专业实训范文2

【关键词】示范校;会计专业;实训基地;建设策略

1 中职会计实训基地建设现状调查情况分析

2011年,我校被确定为国家第二批示范校建设单位,会计专业被列为我校重点建设专业。

1.1 校内实训室建设经费有限,场地和设备无保障

许多学校会计专业招生人数在逐年增加,但校内实训室建设经费确没变,实训室数量和设备明显不足。多数学校只建有手工模拟实训室、会计电算化实训室等单项实训室,而且实训室的软硬件配置很低,满足不了仿真教学需要。

1.2 校内实训室仿真性高,利用率低

调研发现一些中职学校的校内会计实训室投入资金很多,仿真性也很高,但没有有效的运行机制,一般只是为了应付上级检查,日常教学很少使用,实际利用率很低。

1.3 实训教材与实际工作脱节

目前各校使用的实训教材,针对性差、仿真性不强,内容明显滞后,电算化软件版本陈旧单一,更新不及时与岗位实际工作相差较远,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难以得到锻炼。在教学环节中手工实训结果不能通过计算机得到进一步验证,二者的有机关联及相互印证得不到应有的体现。

1.4 实训指导老师实践经验不足

会计专业的教师大部分来自于高校,对于企业的会计流程并不熟悉,缺乏相应的实践经验。因为教学任务繁重真正落实专业教师每年到企业实践的很少,直接制约了校内实训的效果。

1.5 校外实训基地建设流于形式

校外实训基地实习是学生进行真实的职场体验、锻炼综合职业能力的理想途径。但是由于企业会计岗位工作的特殊性以及中职学生自身素质不高等多方面原因,大部分企业不愿意接受中职学生实习,真正意义上的校外实习基地很少。这也是近年来会计专业学生就业对口率低的一个重要原因。

2 加强中职会计实训基地建设策略

会计专业是我校的老牌专业,多年来积累了丰厚的底蕴,但与现代化的职业教育还相差很远,实训基地建设中也存在好多类似于上述的问题。我们联合行业和企业的专家积极开拓思路,按照国家示范校建设的要求,展开了有计划的建设工作。

2.1 政策先导,转变办学观念

近几年,政府已经出台了一系列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方针政策,其中《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中职教育教学改革的若干意见》(国发〔2005〕35号)、《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 财政部关于实施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计划的意见》(教职成[2010]9号)、《辽宁省人民政府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意见》(辽政发[2006]27号)、《大连市中长期职业教育发展规划(2011―2020年)》等多个文件中都对职业学校的实训基地建设提出了要求,这表明职业教育宏观指导政策环境已经形成,为职业学校的实训基地建设与发展指明了方向。为顺利开展建设工作奠定了思想基础。

2.2 加大投入,建高水平实训室

要实现课堂教学对接岗位工作实际,建设高仿真性的校内实训室很关键。首先要求场地和设备作保障,其次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师资要跟上。我校会计专业在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的指导下,对校内实训基地建设进行了重新规划,制定了校内实训室建设方案,按照示范校专业建设标准投入资金220多万元,购置了先进的软硬件设备,新增专项实训室4个,改造了原有的综合实训室,从硬件环境上满足了会计专业仿真性教学的需要。

2.3 强化实训基地的内涵建设

现代化的实训室只是校内实训教学的一个外在条件,要实现实训教学与岗位工作的对接还需要强化其内涵建设。

2.3.1 引入企业文化,规范实训教学管理

校企文化对接是专业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是会计专业实训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为引进优秀的企业文化,我校进行了大量的企业调研,了解到多个不同类型优秀企业管理制度及会计内部控制制度,多次聘请企业专家到校进行企业文化讲座,建立了规范的实训室管理制度和实训教学制度,开展了多项职业指导活动,使学生逐渐建立起职业认同感和责任感,为顺利走向社会做好了准备。

2.3.2 重视实践教学能力培养,强化师资队伍建设

教师的专业实践能力高低决定了实训教学的质量。为了提高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我校一方面加强校企合作,鼓励教师到企业实践学习,保证每学期专业教师到企业学习一个月以上。另一方面积极从企业引进专业技术人才充实到教师队伍,他们在专业课的实训教学中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2.3.3 加强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提升信息化教学水平

我校在原有的校园网基础上,新开发了学生成长管理系统、教师教学管理系统以及教学评价系统,积极参加国家示范校数字化资源共建共享建设,完成了《会计基本技能》、《基础会计》、《企业财务会计》、《出纳实务》、《会计电算化》等网络课程建设,同时进一步加强校企合作,与大连爱丁公司共同开发了《财经宝典》会计实训教学软件,提供了师生随时随地互相交流的平台,实现了学生课内外网上自主学习,收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2.4 建立专业联动的职场轮训实习模式

长期以来建立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是困扰各职业学校会计专业建设与发展的一个突出问题。从2011年开始,将会计专业的学生安排到电子商务专业实体店中进行财务岗位实践,并实现定期轮换实践制度,有效解决了会计专业学生的顶岗实习问题,是值得借鉴的一种理想实习模式。

我校会计专业在示范校建设中,通过强化实训基地建设,保证了会计实训教学的有效运行,提高了专业课教学质量,促进了专业的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全国教育人才发展中长期规划(2010-2020年)》

会计专业实训范文3

会计实训教学是会计理论知识巩固和应用的重要环节和方式,是实现专业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规格的有效途径。目前高职高专会计专业在实训教学有待创新。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模块化实训模式是以主动实践为基础,在以就业为导向的理念下,创新和改善高职院校会计专业传统的实训模式,将有利于会计应用人才培养。

关键词:

主动实践构想;高职;会计专业;实训;创新;研究

一、引言

随着国家经济建设的持续推进,社会用人单位对会计专业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只有综合素质高、实践能力强的复合型会计专业人才,才能满足用人单位的现实需求。高职教育的最终目标是为社会培养具有良好职业素质的高级技能应用型人才。目前,由于高职会计专业实训教学模式非常落后,已经不能满足社会发展对会计专业人才的现实需求。因此,高职会计专业教育要始终坚持以学生就业为导向,积极改变传统落后的实训模式,通过与社会用人单位的深系,以科学合理的会计专业实训模式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为学生拓宽就业道路,为社会培养更多的会计专业技能型应用人才。

二、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实训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实训课时不足目前,我国高职院校会计专业的实训课时总量不会超过64课时。学生在实训课时内需要自己动手实践完成模拟账务处理,同时输出电算化报表,学生在64实训课时内根本无法完成任务,更没有时间实现其他实训内容的拓展。由于严重缺乏实训时间,学生无法深入实践操作实训内容,必然会导致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降低。

(二)实训内容单一高职院校会计专业的实训课程内容主要以教材中的理论知识为模拟情境,学生在实训过程中只是完成简单的会计凭证填制、会计报表编制等内容,企业对一线会计岗位需求的实训内容学生根本无法得到实践锻炼。因此,高职会计专业实训内容的缺乏削弱了学生的职业意识,起不到锻炼学生职业技能的作用。

(三)企业参与程度低高职院校会计专业的学生很难进入企业一线岗位获得实训的机会。虽然高职院校已经尽可能地开展校企合作实训模式,但由于企业财务信息具有较强的保密性,涉及各种商业机密内容,大多数企业不愿意让学生真正进入企业进行实训,学生很难掌握会计行业信息发展和变化情况。

(四)考评方式不合理很多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将实训课程设置为考查课程,降低了对实训课程的重视程度。而且,考查课程相对于考试课程来说,其考评方式更加简单。大多数高职院校只需要学生提交财务账簿等资料,过于注重财务账簿内容的考核,忽略了学生完成财务账簿的过程监督,无法通过实训课程的有效考评实现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

三、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模块化实训教学模式的提出

本文提出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模块化实训创新教学模式主要以主动实践理论为基础,通过模块化的教学方式不断拓展学生的就业范围。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模块化实训模式坚持深入挖掘校企合作渠道,以社会用人单位对高职院校会计专业人才的现实需求为依据,对学生毕业后可从事的会计相关岗位进行研究,明确不同行业会计相关岗位对人才的理论知识水平和实践操作技能要求,设计成不同行业会计专业的实训模块,使学生能够真正了解行业内容,根据自身能力水平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实训模块完成实训学习任务。由此,学生可以了解该行业会计相关一线岗位的用人需求,选择任意实训模块进行高仿真模拟实践操作训练,同时掌握相关设备的使用技能。当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学生在就业时,就不会在受到传统会计相关岗位的限制,能够实现与行业会计相关岗位的无缝对接,进一步扩大了自己的就业范围。

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模块化实训创新教学模式的提出,能够有效促进学生主动实践,提高学生的就业率。据调查研究发现,很多高职院校的学生不能正确把握个人就业方向,不知道自己适合哪些就业岗位,尤其是会计专业的学生更容易盲目地认为自己只能胜任会计岗位。当学生参与完成了会计专业模块化实训之后,学生不但可以实践锻炼会计专业知识,还能够了解社会各个行业对会计专业人才的实际需求,根据实训模块中的行业知识和岗位技能要求,结合自己的兴趣爱好和能力水平,选择适合自己的会计专业实训模块进行实践锻炼。对于个人能力较强的学生,还可以选择多个实训模块进行训练,不断拓宽自己的就业之路。

四、高职会计专业模块化实训教学案例设计

本文选择了商品零售行业进行高职院校会计专业的实训模块设计。学生可以在商品零售行业中从事收银员岗位,逐渐向商品零售行业店长的岗位晋升。在商品零售行业会计专业实训模块设计中,要包括学生必须掌握的会计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同时对学生的职业发展做出明确规划,使学生对商品零售行业产生兴趣,清晰地认识到自己的发展目标,才能具有坚持工作的动力。

(一)理论内容商品零售行业会计专业实训模块对应的一线岗位为收银员,按照对学生职业生涯的完整规划,可以加入商品零售行业门店店长岗位的内容。由此,该实训模块的理论知识包括会计专业知识和商品零售行业知识两个部分,学生在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学习中已经掌握了空间专业知识,因此要特别注意商品零售行业知识的课程设置。由于商品零售行业的理论知识以行政管理、柜台收银、商品防损、产品运营和门店管理五个部分为主,可以选择管理学、商品零售门店管理、商品零售配送管理等课程,学生通过对这些课程的学习可以增加对商品零售行业的认识。

(二)技能内容根据图1中商品零售行业店长能力胜任模型来看,会计专业知识属于商品零售行业店长的能力,但却是商品零售行业店长必须具备的知识。商品零售行业会计专业实训模块的技能部分核心内容是会计专业知识对相关岗位的支持作用。因此,实训模块的技能部分不可缺少以上内容,否则就会演变成为简单的商品零售行业实训模块,与最初设定的会计专业实训模块相悖。在该实训模块中,商品零售行业一线收银员岗位和门店店长岗位的会计专业实训必须包括人民币点钞、人民币真伪识别、收银设备使用、刷卡设备使用、会计报表制作与分析和会计账务处理等内容。除此之外,还需要增加商品零售陈列、商品防损保障、商品配送管理和顾客沟通协调等基本技能的实训任务。如果以门店店长作为商品零售行业会计专业实训模块的目标,则需要高职院校会计专业的学生具备更多技能。但不能对高职院校学生的定位过高,要根据学生的个人能力水平选择适合自己的实训模块进行学习。学生职业技能只有在实践锻炼中才能得到提高。因此,商品零售行业会计专业实训模块中技能实训内容要明确重点、有所取舍。

(三)所需设备商品零售行业会计专业实训模块的所需设备包括:收银机、点钞机、扫码枪、刷卡机、陈列柜台等。

(四)课证融合在商品零售行业会计专业实训模块中,学生除了必须考试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还要积极鼓励学生参加会计课程培训,尽可能考取初级会计职称证书。具有初级会计职称证书可以从事助理会计师的岗位,助理会计师的岗位要求是:具备财务会计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熟悉财务会计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可以胜任重要岗位的会计工作。

(五)实训基地建设商品零售行业会计专业实训基地可以模拟小型连锁超市的情境,以实现训练学生综合技能的目的。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学生在实训基地学习的过程中,不但掌握了会计专业的基本技能,还可以增加对商品零售行业的深刻认识。高职院校在模拟小型连锁超市的实训中,可以分配任务来完成整个实训内容。学生分组依次进行小型连锁超市相关岗位角色的模拟体验,内容包括商品采购、商品销售、商品陈列、收款单据核对、刷卡单据核对、营业报表制作、会计账务审核等,这一系列内容要严格按照小型连锁超市运营的实际情况进行实训。同时,高职院校要积极与校外企业开展合作,使学生能够深入到商品零售行业一线岗位进行顶岗实习。

五、结论

综上所述,本文提出的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模块化实训模式是以主动实践为基础,在以就业为导向的理念下,创新和改善高职院校会计专业传统的实训模式,这是社会经济发展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现实需求,也是高职学生职业发展的实际需要。

参考文献:

[1]阳葵兰.高职高专会计课程实训教学创新的几点建议[J].职业,2008(02).

[2]李晓红,王珏,李志远.改革高职会计校内实训教学模式[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08(08).

[3]闫灵萍.高职会计专业实训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7(12).

会计专业实训范文4

一、中等职业学校在会计实心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近年来,通过对中等职业学校会计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现状的调查分析发现,用人单位更青睐于专业实践能力强,上岗适应能力快的毕业生。会计专业是一门应用型的学科,具有较强的实践性。会计专业的学生不仅要具备夯实的理论基础知识,更要有很强的实践能力,对于新工作要上手快,工作效率高。对于一个刚刚走出学校的毕业生来说,这些要求确实很难达到,这主要由于当前的中等职业学校的实训教学模式依然存在一些问题:很多中等职业学校对会计专业的实训教学不够重视,导致课程设置不是十分合理,实训课程的比重较低[1];校外实训重视不足,与校内实训出现断层,学校对于实习单位的选择比较宽松,导致很多学生的实践内容无法全部实现,难以达到实习的真正目的;手工模拟实验与电算化实验脱节,有些学校在教学过程中,手工实验结果不能通过计算机进行进一步的验证;这些问题限制了中等职业学校对会计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的培养,造成学生的实践能力不足,进入社会后,无法迅速的进入到工作中[2]。。

二、中职会计实训教学的改进措施

1.课程与教学模式的改革。。(2)调整教学课程的结构,对原有的部分课程进行适当的整合和改革。使教学课程的内容脉络清晰,将实践教学环节与理论教学环节相结合。(3)在会计专业课程设置中加入认证教育,使学生在毕业时,不但得到学校的认可,同时也得到社会的认可,便于在最后一个学期参加社会实践时,更容易的进入会计工作的实践。

2.设计实施案例教学模式,消除手工与电算化实验之间的断层。21世纪的人才资源要求更高,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更大,需要会计人员具有更强的实际动手能力、更高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了满足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中职学校应将手工实验室与电算化实验室相结合,手工实验室主要培养学生的手工会计核算能力,会计电算化实验室主要提高学生对财务软件的使用能力。这样既保证了学生的动手能力的培养,又增强了学生对媒体网络系统的了解。同时,教师在实训教学中,也可根据学生的能力和水平,集中训练学生的某一项技能,使学生的技能更熟练。

3.加强校企合作在中职学校中,第三的学习内容主要是实习实践。学生在这一年的实习实践过程中,将前两年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的工作中,通过校企的有机结合,一方面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个实训的平台,使学生的能力得到综合的提升,另一方面,学校通过与企业的沟通,经过企业的反馈,可以更加有针对性的调整教学结构和教学内容,结合市场的需求,更加有效的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企业单位、事业单位、会计师事务所等机构都是理想的校外实践基地,通过校外实习基地的及时沟通和反馈,学校可以对学生的情况加深了解,将校内实训和校外实训紧密结合,使校外实训起到更加重要的作用。

三、构建新型的实训教学模式

为了应对社会对会计专业人才的需求,将单纯的理论验证型实训模式向综合能力型的实训模式转变,构建出新型的实训教学模式。综合能力型实训,是指以培养实践能力为实训目标,选择真实的公司职位作为实训环境,对具体的会计职能,税收、核算等主要技能的一种实训模式。设计的内容应从单元型向综合性过度,如制度设计、核算方法流程设计、账簿资料管理设计等。。

1.基础性实训。这一阶段要求实训内容以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为主,使学生明确所要实习的技能。在实训中,采用会计工作流程与会计核算内容相结合的手段,提高学生的会计理论基础知识水平。

2.专业验证型实训。在学生有了扎实的会计理论知识的基础后,就进行第二阶段的实训。在本实训阶段,通过集中的训练模式,达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使学生在第一阶段学习到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一方面培养学生的能力,另一方面使学生形成良好的专业素养。课程实训中不但要有会计课程,还要有与会计专业相关学科的课程设计。

3.综合设计阶段。本阶段以前两个阶段的实训为基础,突出训练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着重培养学生的综合技能的运用能力。本阶段的实训设计以真实的会计主体调查分析为基础,学生对会计主体以及可能发生的业务进行创新设计,然后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分组讨论,最后确定设计内容。学生对这些业务进行核算,验证其可行性[3]。本阶段既涉及到会计的核算过程,同时也涉及到了企业的经营过程,是学生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进行核算,为走向社会岗位做铺垫。

四、结论

会计专业实训范文5

关键词:会计;综合实训;设计

中图分类号:G423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3309(x).2012.03.34 文章编号:1672-3309(2012)03-74-03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高职会计人才的培养目标是既有足够的会计理论知识,又有较强的动手能力。项目教学是会计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发展的趋势,它最大限度地服务于学生发展、服务于企业功能,使学生学得较直接、较实用,在校就具备会计从业能力和资格。会计专业综合实训是会计专业教学的重要环节,目的是围绕“生产过程”编排各会计岗位,开展教学活动,通过对会计实务仿真操作训练,使学生能直观、系统、全面地掌握企业会计核算的基本程序和具体方法,加强对《会计法》、《企业会计准则》等基本理论的理解,加强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等基本方法的运用和基本技能的训练,将会计专业理论和会计实务紧密结合,为学生日后从事会计工作奠定较为扎实的理论基础和操作基本功。所以,加强会计综合实训项目的设计与实施是完成会计专业培养目标的关键。

一、 会计综合实训基本要求

会计综合实训职业行动领域的典型会计工作岗位包括出纳核算岗位、资金核算岗位、往来核算岗位、成本核算岗位、总账报表核算岗位、稽核核算岗位、办税员岗位和会计主管岗位等。会计综合实训要达到巩固所学知识(主要是熟练掌握原始凭证与记账凭证的填制与审核),通过对企业会计核算岗位综合技能的操作,掌握企业有关岗位核算的原始凭证填制与审核、记账凭证填制与审核的基本过程,将会计理论与会计实践密切相结合,完成从理论到实践的认知过程。要让学生明确并做到工作化的学习目标、了解综合化的课程内容、组织行动化的学习过程、完成过程化的评价反馈。

综合实训用品包括手工综合实训用品(包括记账凭证、账簿、科目汇总表、财务报表、会计凭证封皮、账簿封皮、账绳、胶水、财务专用笔、直尺、实训报告、会计档案袋等)和电算化综合实训用品(含硬件环境和软件环境)。在进行会计综合实训时,一般应完全按照生产企业或实际部门组织会计核算的程序、方法和所使用的凭证、账簿、报表来组织;动手操作之前,要弄清实训的目的和要求,对教材的有关内容进行认真的复习,会计综合实训就是运用会计核算的专门方法,对单位发生的经济活动进行核算和监督。。会计综合实训主要强调对发生的经济业务在填制凭证、登记账簿和编制报表这3个环节上的拟操作。会计核算方法在会计综合实训中的应用包括会计科目设置、记账方法选用、凭证填制、账簿登记、报表填制;对各项实训的基本操作规范按照《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的要求进行,包括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填写会计凭证,登记账簿时要字迹清楚,并按规定的程序和方法记账、结账,发现错账应用正确的方法更正;对企业所发生的各项经济业务,要根据《企业会计准则》和《企业会计制度》的规定进行处理;为达到教学效果,保证实训质量,每次实训都应周密安排。对指导教师来讲,要做到实训前充分准备、实训中加强督导、实训后认真总结;对学生来说,对于每项实训,实训前充分准备,积极参与实训过程,按照实训的要求编写实训报告。学生在实训中的操作技术要规范、准确、清楚、及时。

二、会计基本理论与工作岗位描述

会计工作岗位是对一个单位的会计工作进行具体分工而设置的各个职能岗位。企业会计核算都是按岗位进行,所以在会计综合实训前学生要重点按照各岗位学习相关财务会计理论与实务,包括财务会计的概念、特征、目标及作用,会计基本假设和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会计要素,会计计量等。要了解期初建账过程(会计账簿的启用和交接规则、建立分类账、建立日记账)、原始凭证的填制和审核(原始凭证的填制要求、原始凭证的书写要求、原始凭证的审核内容)、记账凭证的填制和审核(记账凭证的内容、记账凭证的格式、记账凭证的填制要求、记账凭证的审核)、账簿的登记(账簿登记规则、总分类账和明细分类账的平行登记、账务处理程序下总分账的登记、错账更正规则)、对账和结账(对账的内容和方法、试算平衡、试算平衡的作用)、结账的内容与方法(结账内容、结账方法)、凭证和账簿的归档等。

设置会计工作岗位时,要以满足业务需要为原则,必须结合单位的实际情况,有的分设、有的合并、有的不设;符合内部牵制制度的要求,可以一人一岗、一人多岗或者一岗多人,但出纳人员不得兼管稽核、会计档案保管和收入、费用、债权债务账目的登记工作;要有利于会计人员全面熟悉业务,不断提高业务素质;要有利于建立岗位责任制。一般而言,大型企业应设置会计主管,出纳,固定资产核算,材料物资核算,库存商品核算,职工薪酬核算,成本核算,收入、利润核算,资金核算,往来结算,涉税,总账报表,稽核等岗位;小企业因业务量较少,应适当合并减少岗位设置。在描述财务会计岗位时,要强调职业道德和保密制度、高度的工作热情、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优秀的沟通协调能力,正确处理各项经济业务,严格审核记账凭证,实施对账制度,合理进行纳税筹划,分析研究会计数据,编制财务报告,向管理层提供可靠财务信息。

三、会计工作书写规范

会计工作书写规范是指会计工作人员在经济业务活动的记录过程中,对接触的数码和文字的一种规范化书写及书写方法。财会书写的内容主要包括阿拉伯码的书写、数字大写及汉字书写两大部分。在一些三资企业,有时需用外文记账,外文字母的书写也应该规范。财会书写基本规范的要求是正确、规范、清晰、整洁、美观。数字书写规范是指要符合手写体的规范,包括数码字书写的要求和数码字书写错误的更正方法。文字书写规范包括文字书写的基本要求、中文大写数字的写法、摘要的书写。

四、模拟企业基本情况

;提供建账资料,包括企业会计科目表、总账和明细账的期初余额、成本费用明细余额、原材料及低值易耗品计划成本表、“应缴税费——应交增值税”明细专栏;提供企业经济业务和记录企业经济业务的原始凭证;提供空白原始凭证及会计报表;会计电算化实训,包括系统初始化(建立账套、用户和权限的设置、数据备份)、总账系统初始化(启动总账系统、设置核算规则)、基础数据设置(部门档案和职员档案、客户和供应商档案、设置凭证类别、设置会计科目、核算项目设置、期初数据录入、试算平衡)、日常账务处理(凭证填制、凭证审核、凭证查询和汇总、记账、出纳管理与账簿管理、对账和结账)、编制报表(资产负债表的编制、利润表的编制、现金流量表的编制)。

五、会计综合实训组织形式

1、分组完成。分组有利于模拟会计分工,明确责任,加强学生对会计内部控制制度的了解。按照会计内部控制制度的要求,分组至少两人一组,各有分工,相互制约,有助于实训过程的规范化和会计记录的正确性。

2、分组轮岗完成。为了加强真实感,也可将学生分成每4人一组进行分工,设财务主管、记账会计、制证会计、出纳会计等岗位,由指导教师为小组每一成员指定会计岗位、岗位职责、轮换时间和轮换次序,在分工、牵制的基础上共同完成会计实训,使学生了解会计内部控制制度的同时,熟悉各会计岗位的职责。完成实训后,应填写个人分工及工作量明细表,以便明确责任和考核评分。为了弥补分组实训的缺陷,在实训过程中应加强交流。指导教师在实训完成后还应组织个别面试,以了解学生对组内所完成会计核算工作的熟悉程度。

3、一人独立完成。要求每个学生独立完成全部实训项目,在实训中担任所有会计岗位的工作。一人独立完成有利于学生应用所学的会计知识达到系统、完整地认识和掌握会计核算全过程的目的,培养学生能够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会计综合实训教学的组织与实施

在会计综合实训教学活动中,指导教师应做好相应的准备及辅导工作。技能操作流程中,要求学生填制有关原始凭证,对取得的原始凭证进行审核;根据审核后的原始凭证,填制收款凭证、付款凭证和转账凭证。会计模拟实训原则上要求学生独立完成。

第一项实训内容为手工操作环境下的会计业务实务模拟,在会计实训室进行。。然后由指导教师对实训操作方法做讲解和演示,并要求学生把所学的知识与相关实物相对照,强化会计核算流程的感性认识;第二步,在指导教师指导下,由学生进行实际操作。任务的完成是顺着“建账经济业务处理对账与结账及记入新账会计报表及纳税申报表的编制财务分析会计资料的装订”这一流程来进行的。

第二项实训内容为计算机环境下的会计业务操作实训,在电算化实训室进行。学生根据实训教材的原始数据,在指定的商品化财会软件环境下,进行上机操作,完成全部电算化工作。计算机环境下的会计业务操作实训部分要求完成建账设置、初始化及基础档案设置、日常业务处理、账簿查询处理、期末出纳管理、期末业务处理、编制报表。

根据所编制的实训报表资料,进行偿债能力、营运能力、获利能力等财务指标的计算(重点计算资产负债率、流动比率、速动比率、应收账款周转率、存货周转率、资本收益率、销售利润率、总资产报酬率和资产保值增值率等),并进行对比分析与因素分析,写出财务分析报告,为企业经营提出好的建议和措施。

实训结束后,应将各种账簿按不同格式装订成册,应将全部会计报表装订成册,并加具封面,注明单位名称、年度、月份。学生在每项实训完成后,都应提交实训报告,总结实训体会,并提出会计实训需要改进和注意的问题。实训结束后,由指导教师根据学生在实训过程中的表现、提交的书面实训结果和实训报告等进行成绩评定。可以制定考核参考标准,按百分制设置账务处理(原始凭证部分、记账凭证部分、账簿部分、报表部分)、书写质量、会计档案装订、实训小结等项目,每个项目均制定扣分标准。

总之,会计综合实训能使学生体会真实的会计工作环境、真实的经济业务、真实的会计信息流转过程,为培养学生实际运用能力,开拓学生思维、启动创新意识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是会计专业提升职业技能最经济、较有效的途径。如何充实传统的会计实训内容,完善会计实训体系是值得继续研究的课题。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2006[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

[2] 任延冬、申春峰.新编财务会计实训[M].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8.

会计专业实训范文6

关键词:高职高专院校 会计专业 实训 思考

实训教学是高职高专院校实现专业理论教学与实践技能相结合,加快培养技能型人才,全方位提高学生专业素养的重要教学模式。会计实训教学是在基础课程、专业课程的基础上,真正让学生将所学的会计知识融会贯通,掌握会计实际工作技能,较快的进入岗位角色以满足就业需求的重要保障。。

一、高职高专院校会计专业实训模式现状

高职高专院校会计专业培养的应用型人才所从事行业是各行各业的,而这个专业本身就要求从业人员要具备高尚的职业道德、严谨的职业态度和扎实的专业知识,更重要的是操作性强、动手能力强的实践能力。实践能力更是区别于本科类院校的本质。因此,如何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始终是高职高专院校的重要研究课题。

目前,绝大多数的高职高专院校都比较重视会计专业的教学实训工作。从基本运作模式上来看,大概划分为校内集中模拟实训和校外分散实训。以郑州经贸职业学院为例,该校于2004年下大力气着手建设会计模拟实训室开始,结合学院整体规划,不断加大投入。截至到目前,会计模拟实训室已经成为设备齐全、师资到位、环境仿真的全方位、立体化实训室。根据教学计划的统筹安排,历届毕业班学生通过校内集中模拟实训的方式将一系列的专业课程得以“实战演练”,仿真的企业业务处理环境使学生有了“身临其境”的感觉,促使学生主动去思考,取得了较好的实践效果。校外分散实习以学生自主选择为主,深入企业、进入岗位,学生真正实现了“真枪实弹”, 在企业岗位老师的“现场指导”以及学校指导老师的“遥控指导”的双重指导下,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二、在现行体制下影响会计专业实训模式效果的因素

对于大多数高职高专院校而言,会计专业的实训作为课程体系的一部分被统筹安排在某一个学期按部就班的执行。无论是校内集中实训还是校外分散实训,在教学计划、师资分配、模式框架、社会资源等种种因素的局限之下,实际的实训效果与预期相比存在一定的差距。。

(一)实训背景材料相对单一,岗位角色不够凸显

在校内集中实训的过程中,大多数高职高专院校采用的实训材料基本上都是以一个工业企业为背景,在相关数据的基础之上,开展了若干与理论教学比较吻合的具体业务。参与实训的学生需要独立或分组完成该企业会计核算的全过程。考核形式基本上是以完成的凭证、账簿、会计报告为主体,结合平时表现,由指导老师综合评判得出实训成绩的。

在这个过程中,实训背景材料是开展实训工作的前提。但是目前的大多数实训材料,相对来讲内容单一,与实际工作结合的不够。基本上重复了基础会计、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理论教学过程中的内容,缺乏创新性。而对于实训情景的设计,更是缺乏岗位角色的彰显。学生无法感受到某一个岗位的突出特点,再加上实训课程时间短、师资力量相对薄弱,学生只是埋头于填凭证、登账簿、出报表这样的固定程式中。

(二)实训过程相对集中,课程设置不够优化

目前,很多高职高专院校在实训课程的设置上都是采用学期末集中实训的方式。这样的课程设置对于会计专业的整个课程体系而言,忽略了课程之间的相互协调、相互连贯的关系。基本上形成了“一锅端”的格局。但是整个实训内容是对会计专业课程体系的融会贯通。比如说,填写记账凭证、登记账簿是基础会计的内容;而对于一个经济事项的分析可能会涉及到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管理会计等若干个课程。由于整个实训过程相对集中,学生对于相关课程的知识把握不够扎实,就会出现束手无策的情况。在复杂的经纪业务面前,参与实训的学生基本上是无从下手的。

(三)师资力量相对薄弱,“双师型”教师匮乏

师资是开展校内集中实训的领航者,学生在进入工作岗位之前,大多数“经验”都是得益于任课教师的传授。目前,大部分高职高专院校会计专业实训的指导教师都是由相关系部的教师根据学校的整体授课情况来统筹安排的。这些教师在师德师风、教学态度上无可厚非,但是由于长年从事理论教学,与企业实际业务脱离,在实践经验上相对薄弱。而基于会计相关岗位的特殊性,任课教师利用课余时间或者是寒暑假参与企业实务的机会相对较少,所以真正意义上的“双师型”教师相对而言是比较匮乏的。

获得“双师型”教师的第二个途径就是从企业聘请那些经验丰富的工作人员。而这些人员基于受工作时间、经济效益等因素的牵绊,很少能够深入学校、走进课堂。目前,大部分高职高专院校都是通过聘请经验丰富的专家以专题讲座的形式与学生传授经验、沟通交流。而这种方式的效果与真正走进课堂相比是苍白无力的。

(四)校外分散实训受就业的干扰,脱离了主体地位

校外分散实训是会计专业实训的另一种方式,相对于校内集中实训而言,这种方式更加灵活,更加深入企业。目前,绝大部分的高职高专院校都将校外分散实训放在整个教学过程的最后一个学期。而对于毕业班的学生而言,在这个即将毕业、走入工作岗位的特殊时期,就业充当了重要的角色,占据了非常突出的地位。大部分学生都将就业放在了第一要位,为期2—3个月的校外分散实训的绝大部分时间都被投简历、面试所占用。而基于就业的压力,部分学生拟就业的岗位与实际所学专业脱离。对于一些学生而言,校外分散实训仅仅是为就业提供了充裕的时间。

三、提升会计专业实训效果的有效途径

(一)形成一个以需求为中心、以学生为主导的问题探讨型的教学模式

针对当前的会计实训存在的模式单一的问题,高职高专院校应该尽快改变这一弊端,建立一个新型的能激发学生兴趣的教学模式。在这个新型教学模式中,应该改变过去那种至讲授理论不顾社会需求的局面,而是以社会需求为中心,讲学习理论和具体实践相结合。及时调整实训背景材料,引导学生能够嵌入到岗位角色中。由过去以老师为主导的“教”的传统模式,改变为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主导的创新型模式。

(二)要合理设置实训教学课程,突出实训教学的地位

作为以培养应用型技能人才为主的高职高专院校,要对现在的会计实训课程进行全方位的变革,大幅度的提升会计实训教学在整个会计教学中的地位。在新建立的课程体系中,应该对课程的职业性和应用性提出较高的要求,增强对学生的专业技能和社会实践能力的训练,要尽可能的将实训过程细分到各个学期,避免出现“一锅端”的现象,从而真正把所学到的理论知识与实践很好地结合起来。

(三)加强“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力度

要下大力度加强对“双师型”教师的培养。鼓励任课教师充分利用课余时间深入企业。学校可以充分利用社会资源为任课教师牵线搭桥,提供接触企业的机会。甚至可以根据师资情况分批次开展长短期到企业挂职锻炼。要在工资薪酬中对“双师型”教师有所倾斜,彰显“双师型”教师的地位。同时,要下大力气吸引企业中经验丰富、工作能力强的会计岗位人员到学校来授课。真正参与到一线教学中。为学生传授真正的实践经验。

(四)加强对学生实习环节的管理

学校应该改变“重理论,轻实践”的做法,对于实训教学,要提高思想认识,保证充足时间,进行规范组织。无论是校内集中实训还是校外分散实训都是教学过程中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和普通课程一样,实习内容、考试和考勤都应该有严格的要求。要坚决杜绝学生在实训期间兼职或者以就业主体。要建立一套较详细的实训内容、实训规划和流程规划,这对于会计实训教学将有很大提升。

参考文献:

[1]李红.高校会计实训教学弊端及对策研究[J].中国商界,2010.

[2]黄一鸣.高校会计教学面临的问题及对策[N].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

[3]雷振华,欧秋林.高校会计课程教学改革应思考的问题[J].中国林业教育,2007.

显示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