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观看电影《马背上的法庭》有感

2024-09-28 来源:伴沃教育

  在电影《马背上的法庭》中,五十多岁的老冯是县里的法官,摩梭人书记员杨阿姨是跟老冯合作多年的搭档,将要退休离开工作岗位,此次正是他们最后一次合作,书卷气极浓的彝族大学生阿洛即将替杨阿姨的位置,为了解决山区村民之间的纠纷,他们牵着马匹、驮着国徽组成了一个奇特而庄严的流动法庭,审理案件,化解纠纷…

  影片中的三名司法工作者反映了我国司法实践中的三种典型思想:老冯代表我们老一辈的基层法官,他有着丰富的法学知识,充分的办案经验和人生阅历,是乡土型法官的代表,他是一个将自身的法学专业知识深入的运用到了自己所从事的工作实践中,充分的尊重了少数民族风俗习惯与传统,有自己的底线,同时也有法律信仰的基层老法官。

  杨阿姨是少数民族,她因为20世纪70年代的民族司法人员选拔被安排到法院工作,一生没有结婚。她是一个没有专业知识但道德素养很高的书记员,在工作期间,一直跟着冯法官一同办案,喜欢用她特有思路和想法解决纠纷,虽然并没有当事人在她的劝说下达成和解,也没有老冯的睿智和办案点子多,也没有阿洛的专业知识和水平,但是,杨阿姨的形象在影片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她喜欢用道德的立场上来处理案件,因为她的法律专业知识方面不足,从人情的角度对当事人来进行劝说,是典型的人情式法官的代表。因此影片从一开始就强调在法官职业化的背景下杨阿姨不可能再在法院工作。

  阿洛是法学专业毕业刚参加工作的大学生,他代表的是理想化的司法制度,是西方现代化法官的代表。他拥有丰富的法学知识和法官的职业素养,但在这种地处偏僻的民族地区却根本毫无用武之地。在电影中阿洛始终不能理解老冯将一个被两妯娌争夺的罐子打碎,自掏腰包平分两份赔付;一起债务纠纷中,老冯高价购买了可怜巴巴的借款人的小猪仔…阿洛在这种巨大的观念冲突下萌生了逃避的念头,最终却因为老冯的去世只能继续坚持下去。可以说阿洛所代表的是理想化的司法制度与理念,但这种制度与理念在民族风俗浓厚的地区并不能很好的适用,甚至会直接产生冲突。

  《马背上的法庭》彰显着“让法官多走路、让群众少跑腿”的现实意义,充分体现着中国司法的“人民性”,让法治更具有人心的温度;马背上的法官,用一个个脚印践行着司法为民的初心使命,用一次次苦口婆心地劝解为人民群众排忧解难,用一份份公正严肃的判决让人民群众感受到公平正义。山路蜿蜒,众声喧哗,他们面对各种曲折、尴尬、质疑、冲撞,甚至孤独而行,坠入悬崖……

  观看该电影,我认为作为新进职场的我们,在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中我们要积极向各位前辈学习工作经验以及生活经验,做到人民利益为先,紧紧围绕“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和“让老百姓打官司不求人之执行不求人”的目标,尽心尽责做好本职工作,以每个执行案件诠释为人民服务的决心,以生活中的点滴演绎为民情怀。

显示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