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激发创新意识的具体措施范例6篇

2024-09-28 来源:伴沃教育

激发创新意识的具体措施范文1

【关键词】初中美术教学创新能力能力培养

1.引言

经过几十年的不断改革,我国的教育行业已经有了长足的进步。不管是教学思想、理念,还是具体的教学方式、方法,都有了极大的提高。过去唯分数论的应试教育的弊端已经受到广泛的认同,注重学生自身的综合素质的培养的素质教育也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和应用。此外,根据当前国家、社会的发展趋势,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新型人才是当前各行业亟需的。因此,在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是当前我国教育的一大目标。美术教育不同于其他学科,更注重学生个性化的思维和感受的培养。因此,在美术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2.当前初中美术教学的问题现状

2.1对美术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

首先,当前初中美术教学存在的一大问题就是重视程度仍旧不够。一些学校只是口头上宣传美术教育的重要性,在真正的实际教学中,美术教育仍旧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尤其是当时间、教育资源等方面美术和其他学科有一定的矛盾时,多数学校都下意识的让美术教育无条件的为其他主流学科让路。除了学校重视程度不够,教师和学生对美术教育的重视程度也不够。教师不会投入精力进行美术教学的研究,学生也不会花费时间在美术课程上。因此,当前虽然美术教育相较于以前那种边缘学科已经有所重视,但是重视程度仍然不够。

2.2教学的内容枯燥无味

当前初中美术教育另一个问题就是教学内容枯燥无味,无法引起学生的兴趣。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主要是美术教学材料的编制没有考虑学生的心理和喜好等特点,教材内容不能满足学生的实际需求。一方面,教材的内容单一且过于理论化,与学生的审美取向与审美观念不符。另一方面教材内容与实际生活脱节,无法引起学生的共鸣、共情,从而导致学生对教材的内容不感兴趣。

2.3教师队伍整体素养不够

当前初中美术教育中还有一个问题,就是教师的整体素养不够。由于美术学科不受重视,导致对美术教育的投入不够,例如对教师队伍的投入不够。一方面,由于投入不够,学校无法招募到专业能力过硬的优秀美术教师;另一方面,当前的教师队伍普遍存在专业能力不足的问题,其教学过程无法体现美术这一学科的魅力,无法引起学生对美术的兴趣,从而导致了初中美术教育的教学质量不理想。

3.初中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意义

之所以在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很重要,一方面是由于国家、社会的大环境所要求。随着我国经济、科技的不断发展,各行业都已经积累了足够的技术和应用经验,对高科技、高附加值的追求已经成为了新的发展常态。而高科技、高附加值的实现,创新必不可少。也就是说国家、社会的发展对于创新的需求越来越大。因此,作为最为主要的人才培养阵地,教育开始对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越来越重视。另一方面,之所以在美术教学中加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也是因为美术这一学科自身的特点所决定。美术、美学意识以及审美意识都具有强烈的个性特色。因此,要想真正有效培养学生的美学素养,不能仅仅让学生掌握基本的绘画技巧,还要充分发挥学生自己的独特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而美术教学具备强烈的个性化、差异化正是进一步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坚实基础。通过美术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效率更高。

4.如何在初中美术教学中加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4.1改进教学方法,提升学生的创新兴趣

要想在美术教学中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首先要学生对创新的兴趣。过去那种应试教育理念下,美术教学得不到足够的重视,学生也不会过多的将精力放在美术这一学科上,更不要说有意识的通过美术来锻炼自己的创新能力。因此,学校、教师和学生首先要抛弃以前那种传统、片面的观念,重视美术。此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突破传统的单方面的教学模式,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创新兴趣为目标,改进教学方法,从而为通过美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

4.2丰富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

当前的美术教学内容单一,过于重视理论知识的讲述。这种教学内容一方面无法提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也不利于学生发散思维、创新思维的建立。因此,教师在美术教学过程中,要注重教学内容的选择和侧重。例如,教师可以在教学内容上侧重于不同美术相关问题的提出,侧重于从不同角度来审视某一事物或现象,或者注重讲述关于美术创新的相关内容。这种教学的内容,能够有效的调动学生的自我思考,从而通过学生的思考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创新意识。

4.3加强学生实践,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除了帮助学生建立基本的美术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教师还应该有意识的注重创新能力相关的实际锻炼,从而有效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多组织各类创新相关的实践活动,例如可以加强美术教学过程中的小组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合作和多角度看事物的能力。还可以多组织学生进行各类美术相关的参观与学习,开阔学生的视野。此外,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在美术创作中尽可能融入自我意识、自我发挥,实际锻炼学生的创新能力。

激发创新意识的具体措施范文2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 农村小学 体育教学 创新

。。

一、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村小学体育教学创新的困境

(一)农村小学体育缺乏教学资源

与城市小学教育相比,农村小学体育教学在教学场地、体育器材、师资力量等资源上,都存在着许多欠缺。在农村,因为学生数量、资金、观念等因素的影响,学校的占地面积大多比较小,并没有很多的空间预留给体育教学场地。而且农村小学的体育器材并不丰富,甚至一些已有的基础设施也较为陈旧。根据农村小学体育教学的实际情况来看,目前有很多学校,特别是贫困地区的小学,并没有聘请专业的体育教师,都是由其他文化课的老师兼职教授体育。这些人力、物力上的限制,大大影响力农村小学体育教学进行创新。

(二)老师、学生和家长缺乏创新意识

与文化教育相比,体育教育一直以来都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而且自建国以来,竞技体育一直备受推崇。这就导致了体育教学的重点转向了培养具有天赋的运动员,而不是以全民锻炼为目标。纵观现在较为流行的体育活动的历史,可以发现,这些体育活动大都兴起于民间,而后才被大众所接受。。然而,竞技体育主导下的体育教学就使得体育活动失去了它原有的乐趣。。而且,在农村,大部分老师、家长对于小学体育教学创新都缺乏足够的认识,甚至都没有创新的意识,这就给农村小学体育教学创新带来了阻碍。

(三)农村小学体育科研教学投入不够

一切具体措施的开展都需要理论研究的支撑。农村小学体育教学要想成功进行创新,必须要有科研的积累、理论的指导。然而,目前农村小学体育教学的研究明显欠缺,导致这一结果的原因有很多。;还包括师资的投入不足,没有一个稳定的科研团队。

二、提高新闻记者采访技巧的策略

(一)依靠新农村建设的浪潮,丰富农村小学体育教学资源

新农村建设致力于建设经济繁荣、环境优美、设施完备、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要想创新农村小学体育教学必须把握住新农村建设这个大的机遇,丰富农村小学体育教学资源。首先,要推动农村小学体育基础设施的建设,提高体育教学的硬实力。比如说,跑道、单双杠、篮球场、沙坑等基础的设施要齐备,而且要保证这些基A设施的安全性。其次,要加强体育教师队伍的建设,提高农村小学体育教学的软实力。这就可以借由新农村建设这个契机来吸引人才,充实农村小学体育教师队伍,并加强对体育教师的培训,提高他们的理论知识和教学技能。通过提升农村小学体育教学的软、硬实力,来为体育教师提供探索、创新的条件。

(二)坚持以人为本,提高老师、学生和家长的创新意识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农村小学体育教学要想实现创新,必须从老师、学生、家长等相关人员入手。首先,要提高家长的创新意识。大部分家长对体育教学创新的认识存在明显的不足,他们更加希望孩子能够通过文化课的学习来出人头地,在他们眼中体育教学就相当于课间的玩耍。在进行体育教学创新的过程中,一定要改变家长这一错误的认识,这样才能保证家长能够支持老师的创新工作,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体育活动。具体实施时可以通过两种方式:一是在家长会上对家长进行口头的宣传;二是发放一些相关的手册。通过这两种方式来让家长了解到小学体育教学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重要性,提高家长的创新意识。其次,要提高老师的创新意识。老师才是体育教学的指导者和直接影响者,所以老师的创新意识对体育教学的创新起着重要作用。;更新他们的理论知识和教学技能,为教学创新提供基础。2.老师要改变教学方式。传统的体育教学阻碍了学生个性的发挥,难以激发学生进行体育学习的积极性,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使用创新型教学方式来打破这一限制。比如说,可以分小组进行自主体育活动,这样打破了传统的“老师教,学生学”的模式,让学生进行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同时也能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也可以采用体育竞赛的方式,来提高学生的竞争意识,巩固学生的学习。3.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小学阶段正式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不断提升的阶段,在这个阶段学校不应该给学生设置太多的框架,要鼓励他们自由发挥,这样才能很好地提升学生的创新意识。

(三)抓住新农村建设的机会,加大农村小学体育科研教学投入

。自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和城市的贫富差距在不断拉大,再加上社会对体育教学的一贯忽视,这就导致了农村体育教学中出现了许多问题。要想解决这些问题,实现教学创新,首先要做的就是加大科研投入,确保农村小学体育有足够的资金和师资队伍进行科学研究,为创新工作提供前提和基础。

三、结语

。在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村小学体育教学要牢牢把握住机会,丰富教学资源、提高创新意识、加大科研投入,从而提升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刘俊.体育教学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现状与对策――基于巴东县农村中小学[J].华中师范大学,2012.

激发创新意识的具体措施范文3

一.改革教学具体措施

教学方法的改革要针对教学实际,有利于学生的发展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务必认真对待教学目标的基本要求和特殊要求的关系,教学内容中要知识与能力的关系,语言与文化以及情感教育内容的关系,课内学习和课外学习的关系,教学评价中统一目标与个性发展的关系等等一系列关系.引导学生观察生活,思考生活感受生活,发现生活,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水平,习惯形成.

语文教育不能满足于课堂教学和教材内容的学习,要拓宽课堂渠道,要将学生课内的学习,教材的学习与课外的学习,语言应用的实践紧密地结合在一起.确定训练重点,彻底改变老师单纯传授,学生单纯接受的状况,重视学生”习得”基础,将训练重点放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习的语言感受能力和质疑能力上创造能使学生主动地.独立自主地.生动活泼地学习条件.语文教育要纠正只让学生背知识概念的舍本逐未的做法,在时代的要求下,”学校教育就是知识教育”的传统教育观根本不能适应对人才的需要.语文教育不仅要让学生学得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会学习;要使学习掌握阅读.写作和多种交流活动中的实践.探索感悟等正确的学习方法,养成和巩固书写,阅读写作思考等方面的良好学习习惯,最重要的还是掌握科学的思想方法,提高思维品质,明确语文学习的基本方法,习惯和途径。

二培养学生创造力势在必行

在知识迅速翻番的今天,语文教学中有培养学生创造力的意识,因为语文是一门极富情感,极具个性,极易激发想象和创造思维的学科,它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思维方面有独特作用.换句话说,假如语文教学多点培养创造力的意识和办法,学生走向社会就会多一些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所以说为适应素质教育难进教学改革,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是大势所趋,势在必行。

;二是创新的能力,首先是创造性思维的培养,要表现于在创造性地解决问题过程中思维的新生活,要求有独立的见解,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表达中体现出灵活与机智,透出灵性,做到越学越聪明.其次方面是创造想象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展开丰富多彩的幻想联想.鼓励学生展开异想天开的创造想象,这也是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一个重要手段;三是创造性人格,最主要的是保持一种追求创新的状态,执着的精神和坚强的毅力,小学语文也主要是通过教学和实践活动,注意向这方面引导,增强创新意识,培育创新能力,健全创造性人格,这也是为适应素质教育而改革的目标和要求.

采用切实措施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从大方面而言就是要更新观念,创造条件.语文教学要使学生获得必要的基础知识,形成语文能力,从而培养学生自主发展的意识,指导其学习方法,培养用语文充实自己,丰富生活,服务社会的能力,为学生创造条件,解放陈旧落后的教育和方法,让学生们学习的自,使其头脑能想,眼睛能看,双手能干,嘴能谈,接触大社会,大自然,使他们能学自己想学的东西。

三课堂教学结构改革

课堂教学是传授知识,发展智力,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渠道,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主阵地也是课堂教学,要花大力气研究如何才能使课堂教学充满活力,这是不容置疑的.课堂教学要摒弃程式化,要彻底改变老师讲学生听的模式,必须进行课堂教学结构的改革。

课堂教学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辩证统一的关系,但学生是课堂教学中的主体,评价一堂好课,关键是看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是否充分调动起来,是否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

激发创新意识的具体措施范文4

关键词:高中地理;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培养

一、前言

对于高中地理,其思维能力有创新思维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地理空间思维能力三种情况,其中创新思维能力是指创造性的对问题进行思考、解决,是学生智力活动最高层次的表现。创新能力是新环境下,社会对学生提出的要求,学生只有掌握良好的创新能力,才能立足于社会,才能满足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因此,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是很重要的。

二、引导学生树立创新理念

近年来,高考题目中,考查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题目越来越多,而学生越来越感到答题困难,取得的成绩也不尽如人意,其根本原因在于,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比较差,为改变这种情况,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教师必须注重引导学生树立创新理念。对高中地理教学而言,创新的主要特征在于教学上的启发,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为学生构建一个轻松的学习场所,逐步引导学生进行独立性思考,提高学生对地理知识的学习能力,逐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在新环境下,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显得越来越重要,教师在进行高中地理教学时,必须结合实际情况,选择有效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掌握地理规律及本质,而不是让学生死记硬背地理知识,学生只有掌握了地理知识的规律,才能更好的学习和应用地理知识。

三、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每一个学生都有良好的自主创新潜能,对于这一点教师要充分的肯定,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鼓励学生大胆的想象,通过发散性思维解决高中地理问题。为全面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教师应该构建一个平等、自主的学习环境,这对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发展有极大的帮助,在这样的环境中,学生敢于思考,能大胆的提出自己的不同意见。对于学生,在这样的学习环境中,会感觉学习更加轻松,更加自主,学生能更加自由的表述自己的观点,这就促进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积极主动的投入高中地理学习中,以此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由于高中地理知识比较抽象,因此教师在组织教学活动时,可以采用现代化教学方式来让学生直观、形象的学习地理知识,这一方面能极大的提高学生对地理知识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还能有效地促进学生主动思考,让学生的思维更加灵活,在促进学生思维发展的同时,提高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另外,教师还应该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如问题情景、演讲、辩论等,全面促进学生创新意识的提高。

四、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具体措施

1.学好基础知识

坚实的基础知识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基础,学生只有掌握了良好的基础知识,才能持续、全面、系统的提高自身的创新思维能力,因此,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教师应该特别注重学生基础知识的学习情况,加强基础知识教学,确保每一个学生都能明白基本的地理概念、原理,这样才能保证学生地理思维的流畅,才能为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提供保障。

2.改革教学方法

对于创新思维能力,其最显著的特点就是探索不同的知识点,对于传统的教学方法,只是简单的将知识传授给学生,并没有看重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导致学生的思维成为一个固定的模式,这就限制了学生的地理思维,因此,在进行高中地理教学时,教师必须积极的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利用先进的、开放的、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开展高中地理教学活动,在教学中启发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多元化的思维,从而在各个方面实现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

3.加强思维训练

。例如教师在讲解“地球的圈层结构”时,教师可以先启发学生地球内部受到各种成分的阻挡,那么我们是如何知道地球的内部结构的?这时学生会回答说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勘探的,此时教师再问学生科学设备是如何得出地球内部结构的?学生会说到通过地球内部产生的振动。这样就能引出地震波的概念,通过地震波对地球内部圈层结构进行讲解。通过教师的逐步引导,学生就能对更深层次的对地球内部圈层结构有认识。

4.打破“思维定势”

在以往的高中地理教学中,教师采用的教学模式经常将学生的思维固定在教材中,使得学生的思维处于一个休眠的状态,这就对学生的创新思维造成了极大的扼制。因此,在新环境下,教师在进行高中地理教学时,必须鼓励学生敢于走出教材,要帮助学生打破“思维定势”,这样学生才能从另一个角度发现问题,并对其进行分析。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教师要注重通过“变式”教学,来帮助学生改变思维定势的现象,要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对事物进行分析,这样才能让学生更多的提出独立的见解。

五、总结

参考文献:

[1]李志强.高中地理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J].考试周刊,2013(32):111-112.

[2]车贵安.分析高中地理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J].新课程(中旬),2013(09):130-132.

[3]李吉祥.高中地理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探析[J].读写算:教育导刊,2014(08):74-75.

激发创新意识的具体措施范文5

关键词 高校美术教育 创新 机制

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创新发展,我国高等美术教育也进入到了一个创新发展的时代。。本文针对目前我国高等美术教育创新发展的现实需要,就其问题进行理论研究,为高等美术教育的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一、美术对素质教育的重要性

(一)美术教育可以完善人的素质修养

我们现在的教育应该是多元化的、全面提升人的素质教育,学校应该在德、智、体、美等几个方面全面提升大学生的素质,美术教育是美育的重要内容,通过美术教育,能够培养青少年真善美的正常心态,是自己的心灵得到艺术的洗礼。美术教育可以帮助大学生塑造健康的人格,美术教育可以借助具体生动的美的形象,以陶冶人的情感为重要特征,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的情感,趣味,气质,性格等。通过审美,增进人的智慧,滋养人的心灵,发展人的个性及想象力,表现力,使其自身和谐发展。

(二)美术教育可以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

美术教育和其他学科的教育不同,美术考试中,没有标准答案。因此,美术可以让人充分发挥想象,抒发自己感情,张扬自己的个性。在美术创作中,我们创作过程就是一个创新过程,并且就艺术本身来讲,也推崇标新立异,大胆创新,这与素质教育中创新教育的思想是吻合的。

二、实施美术创新教育的具体措施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新课程标准中明确要求美术教学要特别重视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美术教学既是一种艺术创造活动,同时又是一种艺术实践活动,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巨大的促进作用。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是根据美术教育的特点提出来的。;但又超越美术本体的价值功能,对美术教师提出了双向要求。

(一)教师要具有创新精神

教师是对学生进行教育的实施者和引导者,对学生的思维和心理发展有重要影响。因此 实现美术教育创新的关键就是要培养出拥有创新性思维的老师。作为美术教育创新中坚力量 的教师,必须要引导其放弃落后教育观念、积极学习国内外先进的教育思想,用科学的教学方法来武装自己。高校教师能够大胆投身于改革实践,同时又要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使他们在美术创作活动中能创造性地运用美术语言进行质疑和探索,并且通过多种实践活动来培养、提高学生的审美创造能力。

(二)重视课堂教学改革,激发学生创新精神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改革课堂教学的关键是促进学生知识的掌握,技能的培养和情意、审美、伦理等的发展。美术教学要特别重视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教师要积极为学生创设有利于激发学生创新精神的学习环境,通过思考、讨论等活动,引导学生在美术创作活动中,创造性地运用美术语言;鼓励学生在欣赏活动中,开展探究性的学习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

1.要确立学生实践的主体地位

通过多种手段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之具备主动积极的学习心态,产生执着的探索精神。这就要求主体主动参与,唤起创新,培养实践能力。要注意学生创作潜能的开发,真正地给他们探索知识,探究问题的空间,既要让学生积极思索,自主学习,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又要让学生大胆想象,敢于标新立异,具有独创性。想象力是人在过去知觉基础上构建新形象的创造能力。有了创造性想象的参与,就能借助过去的经验形成创造性的新形象,提出新假设,又在新的层面上进行新的想象。

2.要发挥学生灵感与直觉的作用

直觉是一种与知觉思维有关的直接观察事物的心理活动,它包括灵感,启示和顿悟,是创新的先导。而灵感又不会长期静止停留,它往往是稍纵即逝。教师要敏锐地观察了解学生接触到美术作品后的系列心理活动变化,由能动思维起动到发散思维启导,再到创新思维结局,让学生迁移知识,进行美术的创造活动。

3.激发学生的创新,还应当借助具有审美价值的教学内容,创设身临其境的情景

让学生在艺术作品魅力的作用下受到潜移默化的感染,产生创作欲望,表达自身感受。美术教育的创新,追求一种自由、和谐、情景交融双向交流的氛围,不同的学生因其自身的不同而出现不同的审美体验,许多创新的因素就蕴含在其中。

(三)争取政府教育机关对高校美术教育创新的支持

以提高艺术教育质量为目的的教育创新行动是必须要动用资金,和寻求政府部门的支持。教育行政部门应积极支持高校的教育改革事业,制定切合实际的改革规划。对学校艺术教育的目标做好引导工作,掌握目前美术教育存在问题和现实的情况,落实美术教育的各项目标,任务和具体措施。帮助学校解决教师,资金和其他困难。帮助学校制定合理改革计划,支持学校分步骤,逐步实施规划目标。支持对美术教育创新的探索,规范艺术教育的行为。。

参考文献:

[1]张雯.新时期我国高校美术教育的革新[J].大众文艺,2011

[2]刘智勇.侯凤翔浅论高校美术专业课程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田[J].教学理论,2007(15):123-125

[3]于丽燕.美术教育创新性探索[J].美术大观,2009(10)

激发创新意识的具体措施范文6

就贯彻落实关于开展“融入发展”大讨论的工作部署和要求,我结合域情、民情、政情和发展规划,做如下发言:

自然景观绮丽独特,人文景观源远流长。有“百里湖光小洞庭”的,“十四五”时期的发展定位是,将打造成新型城镇化引领、新兴产业聚集、乡村振兴示范、美丽滨湖花园城。即中心城发展核,高新技术及临空产业园、绿色农产品加工及物流产业园、花卉科创产业园、。使命催人奋进,我们将凡事秉承“融入优先、凡是先想融合”的思维,切实融入发展大局。

一是在各项具体工作中贯彻融入发展的理念。再好的思想都要依靠实际行动来体现。进一步树牢“融入发展”理念,紧紧围绕委、政府工作大局,着力从政策法规、便民利民、宣传服务、人才培养、制度机制等方面全方位融入,努力为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安居乐业凝聚力量、贡献智慧。创新落实好各项便民利民新举措。做到让群众“只跑一次”。

显示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