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启迪生命的梅范文

2024-09-28 来源:伴沃教育

篇1

关键词 废弃煤矿;土地复垦;生态文明;保障机制

中图分类号 S157.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02-0237-02

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 研究背景

山西省是一个矿产资源大省,尤其是煤炭资源含量丰富,居全国前列。山西省的采煤及相关产业数量众多、分布广泛,目前仍然处在数量不断增加、规模不断扩大的发展阶段。。水土流失、土地沙化、滑坡、泥石流、地表和地下水紊乱、环境污染等问题在实际生产和生活中屡见不鲜。二是采矿业导致土地塌陷。据统计,全省矿山占用的土地面积为442.09 km2,因采煤造成的土地沉陷面积达6.7 km2,占总破坏面积的40%,其中耕地面积≥40%,且正以每年1.24 km2的速度递增,而土地复垦率却只有2%[1]。因此,在当前同志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的时代主题下,要减少对环境的破坏,就必须实现清洁生产,对煤炭开采破坏的土地进行复垦,这是时代赋予的主题,也是未来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

1.2 研究意义

对煤炭开采后的土地进行复垦,具有重要的意义:一是对废弃的煤矿土地进行复垦,能够增加耕地面积,缓解农业生产中土地资源紧张的问题。开展土地复垦工作,整治被破坏的土地,恢复到可利用状态,根据不同情况,开发其土地资源的价值,对缓解土地供需矛盾、有效保护耕地、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生产是非常有必要的。二是土地复垦有利于降低水、土地消耗强度,保持水土平衡度,进一步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三是复垦废弃煤矿土地有利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复垦废弃煤矿土地是在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下做出的重大决策。加快推进复垦废弃煤矿土地既是积极推进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有效载体,也是落实社会生态文明建设的生动体现。复垦废弃煤矿土地能够更好地协调经济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和谐发展,从而促使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真正落到实处。

2 山西省废弃煤矿土地复垦现状

2.1 严峻的耕地形势

山西省耕地形势现状与发展趋势极其严峻。据统计,全省现有耕地面积4.56万km2,由于人口众多,人均耕地面积仅为800.04 m2,是土地资源严重贫乏的省份。加之建设的迅猛发展,各行业对土地的需求不断增加,而这种增加一方面压占大量土地资源,另一方面也造成大量的土地被废弃现象,同时引起严重的环境问题。同时,山西省人口急剧膨胀,人均耕地日益下降,土地的供需矛盾越来越突出。面对耕地减少、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土地复垦继而受到了党和政府及有关部门的重视。重视废弃煤矿土地的复垦,已成为山西省土地资源开发利用中刻不容缓的任务。

2.2 废弃煤矿土地复垦技术支撑不到位

。在总结了一些复垦技术的同时,也暴露出了废弃煤矿土地复垦技术支撑不到位的问题。在实际复垦过程中,基本沿用已有的复垦技术,没有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而是盲目复垦,没有起到实效。废弃地复垦现状具有复杂性,但现有的复垦技术方式却比较单一,山西省大部分地区都是将煤矸石填埋在塌陷土地上,对挖损、污染破坏的土地尚未提出先进的技术。

2.3 理论研究跟不上实践的步伐

2.3.1 山西省对废弃矿区土地破坏的类型以及形成机制研究、复垦对象的规律性研究、环境破坏与生态修复的相关关系研究等方面不够深入,未及时对土地复垦实际过程中的经验和存在问题进行分析。随着复垦工作在多地大面积的开展,逐渐表现出土地复垦理论不能够指导复垦实践,严重制约了当前土地复垦的进行[2]。

2.3.2 复垦模式相对滞后。从实际情况看,矿区农民对复垦的积极性不高。这主要是由于复垦投入较高,但收益较少,且短期内生态效果不明显造成的[3]。因此,要顺利开展复垦工作,必须要经过相关研究,提出能够解决农业复垦后土地生产力问题的方法。

2.4 废弃煤矿土地复垦资金不足

资金渠道不畅通,难于落实。有相当一部分企业认为既然是政府倡导废弃煤矿土地复垦,那么政府就应加大投资,企业没有义务去复垦。同时,企业投资废弃煤矿土地复垦成本较高,导致企业资金不足,鉴于当前经济效益差,得不偿失,投资后企业生存困难,致使企业对废弃煤矿土地复垦的积极性不高。同时,在没有强硬外因条件下,企业仍以眼前利益为上。

3 山西省煤矿废弃地土地复垦的优化模式

3.1 基于不同区域优化的土地复垦模式

土地复垦方法的选择受当地采矿模式、开采程度等的影响,必须结合当地实际情况,按照因地制宜的原则采取合理科学的复垦模式,才能缓解人多地少的矛盾,实现矿区经济、社会、生态环境的共同发展。现就山西省各地不同情况,将复垦模式分析如下。

3.1.1 农林牧综合的复垦模式。山西省北部多是高山丘陵,自然环境较为恶劣,夏季干旱少雨,冬季干燥、多风、寒冷,裂缝比较严重,适合采用农林牧综合的复垦模式。该模式是先对裂缝进行修复,然后采用生物措施,修复植被、恢复生态环境、减少水土流失。

3.1.2 生态农业复垦模式。山西省东南部地处低山丘陵,自然资源条件好,农业产出率相对高,适合采用高效生态农业复垦模式,将恢复耕地作为复垦的首要目标,改良和熟化土壤,优化耕作条件,合理配置农作物,逐步融入畜牧业,增加农副产品的产量,建成工矿区的农副产品加工区,实现更高的经济目标[4]。

3.1.3 植被重建的生态林模式。山西省西部地处山地丘陵开采区,因煤矿开采引发的土地裂缝多,宜采用植被重建的生态林模式,采用工程措施用煤矸石、采矿废弃物将裂缝填充,在此基础上实施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实现生态林复垦。综合利用当前有效资源,结合矿区所处位置、自然环境条件建立防护林带,或发展生态农业、休闲产业、生态旅游业。

3.1.4 综合治理复垦模式。山西省中部地处黄土丘陵的开采区,有着得天独厚的资源条件,当地农民对第一产业的依赖程度低,农村剩余劳动力比较少,经济实力相对雄厚,宜采用一步到位的综合治理复垦模式,即采用全方位的复垦规划将复垦后的所有土地进行统一的综合治理,有效配置土地资源,合理安排土地利用方式,将农业、畜牧业、林业相结合,建立大型生态农业区,在此基础上,兼顾社会环境,建立森林公园、生态农业观光区、农家乐等来发展旅游业,开发旅游价值,改善矿区生态环境。通过综合治理,以达到增地、增效、保水、保土、改善生态环境、实现矿区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的目的[1]。

3.2 基于不同地块优化的土地复垦模式

3.2.1 种植模式。在对塌陷区实施工程复垦措施后,依据生态位原理,将营养结构中的各营养单元,即生物成员配置在一定的平面位置上。如农林间作、农果间作、农药间作以及不同农作物间的间作套种,充分利用太阳能、水分和矿物质等营养元素,建立一个垂直空间上多层次、时间上多序列的产业结构,从而提高土地的使用率及产出效益,并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3.2.2 种养结合模式。在对矸石山实施工程复垦后,依据生态位原理,在垂直面内具有不同的生态条件,适合于不同的生物物种生存,兼顾种植、养殖方面,将生物成员配置在适当的垂直位置上[5]。如在复垦的煤矿废弃地上种果树,在果树林内养鸡,鸡以果树上的虫类为食,鸡粪则为树下的土壤增加肥力和有机质,形成鸡灭虫、粪肥泥的良性生态循环。种养共存,相得益彰,增加效益。这2种模式是生态农业的体现,生态农业最大限度地循环利用大自然的资源,创建了节约型发展生产的模式,提高了农业生产的经济效益,减少了生存空间的污染,开辟了一条循环经济发展的道路。因此,应该加快生态农业的复垦研究,促进各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实现物质、能量的多级分层利用,不断提高其循环转化效率和系统的生产力。煤矿废弃地农业复垦必须坚持走生态农业复垦的道路,最终实现经济、生态和社会综合效益最大化。

4 废弃煤矿土地复垦保障机制

4.1 政府补偿机制

煤矿废弃地复垦坚持“谁破坏,谁复垦”的原则,并没有强调“谁复垦,谁受益”的原则,复垦者的合法权利不能得到肯定和保护,致使复垦者丧失主动复垦煤矿废弃地的积极性。同时,对于计划经济时期早已形成的土地破坏问题,难以找到复垦责任人。因此,建议按照“谁破坏,谁复垦”、“谁复垦,谁受益”的原则,建立鼓励煤炭企业主动复垦煤矿废弃地的生态补偿机制。对煤矿企业治理的塌陷土地,除了允许其优先开发并明确其产权以外,还要在土地开发税费、土地出让金等方面予以政策优惠。

4.2 公众参与机制

可以利用市场机制,采用公开招标、大力宣传等方式,将煤矿废弃地复垦项目通过竞标方式交给优秀个人投资商、企业等社会力量,充分调动公众的积极性,广泛参与复垦项目,引进先进的技术与理论,科学规划,合理复垦。这样有利于复垦资金的筹集,推进复垦进度、增加复垦收益。

4.3 监督机制

任何一项资金的拨付在执行过程中,如果没有监督机制,就无法落实。煤矿废弃地复垦的各项资金的使用,也必须在严格的监督下,才能认真落实到位。要把煤矿废弃地复垦的各项资金使用情况纳入国家督查范围之中,有关部门应定期派出工作人员对各项资金使用情况予以审查,对审查出的资金使用不当的单位和个人要追究其责任。

5 结语

由于废弃煤矿土地复垦的研究在国内尚处于初级阶段,目前仍存在规模较小、普及率不高、理论研究薄弱等问题。今后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一是在生态农业复垦中提出更为完善具体的生态循环模式并将其应用到实践中去;二是在生物复垦工程中立地条件类型的研究甚少,影响生物复垦植被栽植品种的选择,继而影响废弃地复垦效果;三是在对整体矿区废弃地综合治理的研究方面,提高区域复垦效益。

6 参考文献

[1] 侯晓丽.废弃煤矿土地复垦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10.

[2] 高志远,王绮,王铎霖,等.适宜性评价视角下的煤矿土地复垦技术措施研究——以白山市道清沟煤矿为例[J].资源开发与市场,2012(11):968-971.

[3] 张晋,孙鹏举,刘学录.刘家沟铜矿生态农业复垦模式研究[J].广东农业科学,2009(3):143-145.

篇2

传统教学中,教师始终处于主导地位,根据自己的预设牵着学生学习,学生则成了课堂上的配角,丧失个性化阅读的权利。教学结果往往是教师没有教给学生语文学习的方法,更没有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使学生感悟不到文中人物鲜明的个性特点。那么,提高学生与文本对话有效性的策略有哪些呢?

一、借助重点词句走进文本

?很显然,是要借助语言文字。我们通过阅读那些优美的文字,领略了五岳的雄伟,欣赏了长城的壮观,观赏了苏州园林的美丽……我们为贝尔曼的善良而感动,为祥林嫂的遭遇而唏嘘。书中充满了智慧,蕴含着思想,读懂了它,可以陶冶我们的情操,启迪我们的智慧,净化我们的心灵。那么,怎样才能透过这些看似静止的文字,走到文字背后去体验那五彩纷呈的世界呢?还得从文字下手。。在教学时,经常引导学生感悟文本,体会情感。如通过抓住人物语言、动作、神态体会人物的性格特点;抓住表情达意的关键词句反复诵品读,感受文字背后所蕴含的情感。

在读史铁生的《想念地坛》时,文中多次出现了“零度”这个词语。“写作的零度”语出法国学者罗兰・巴特的同名学术著作,史铁生在这里只是借用,与原著关系不大。这个“零度”到底是什么意思呢?可以让学生先从文本中找出含有“零度”含义的短语,品味带零度的句子。学生很快就找出“写作的零度即生命的起点,写作由之出发的地方即生命之固有的疑难,写作之终于的寻求,即灵魂最初的眺望。”“那便是回归了零度,重新过问生命的意义。”

对史铁生来说,写作就是以一种特殊的方式去叩问生命的意义,因此,一切要回到起点,不要从任何现成的结论出发,更不能用写作去为功利的目的服务,“写作的零度”即生命的起点,“写作由之出发的地方即生命之固有的疑难,写作之终于的寻求,即灵魂最初的眺望”。通过对“零度”这个词语含义的揣摩,学生很容易理解史铁生其实想要阐述写作的意义,并通过写作的意义进一步探寻生命的意义。

二、借助想象的画面走进文本

“语文的外延就是生活的外延。。生活错综复杂,而作为记录生活的看似静止的文字,同样是暗流涌动。它的里面记录了一个个鲜活的人物,一幅幅真实的场景,一个个动人的故事……它们互相交织汇成了文字中的生活。作为老师,我们就要引导学生借助想象的画面走进文本,深入理解文本内容。例如,当遇到描写景色的句子时,我们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情感、知识等经验,引导学生边读句子,边在脑海中想象画面,然后把自己的感受读出来,这样既能帮助学生理解句子,又能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还让学生享受美的乐趣。

唐代诗人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给我们描绘了江南春江花月之夜清幽静谧的自然景色,课上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力,把美景用精美的语言描绘出来。有学生这样写道“春江的潮水涌动,仿佛和大海连在一起,这时一轮明月从地平线升起,远远望去,就好像与潮水一起涌出来。明月与江潮相互辉映,波光闪耀于万里之遥,哪一处春江不在明月的朗照之中!江水曲曲折折地绕过花草遍地的原野流淌,月色泻在花树上,像撒了一层洁白的雪珠。月光像白霜一样从空中流下,江畔白沙与月光融成白茫茫的一片。江天一色,纤尘不染,一轮皎洁的孤月悬挂在半空中。”通过这样的活动,学生对文本会理解得更深刻更透彻。

三、借助预设问题走进文本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发明千千万万,起点是一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预设问题,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活跃语文思维,自然地引起学生好奇和怀疑,对课文内容进行深入探究。

篇3

如果不是有事,真想停下车来,剪一束芦花,带它们回家。

一种毫无人工介入痕迹的植物,要走到这一步,可以想见生存的艰辛。血气方刚时不会有这样的感悟,精钢百炼终能化为绕指柔。青年时代结束后,我越发喜爱柔软之物,比较松竹梅的坚硬,我更对芦苇有好感。柔软是一切生命际遇中最原始之性,以适应著称。如果这一大片芦苇改插旗杆,美感肯定是另一类。柔软的腹中,显然潜藏着生存的策略。否则,无数次狂风从此处扫过,早已荡然无存。当一个人坚硬的笔尖与这些柔软之物猝然相遇时,的确有一种顺服的美感升起。

有时返回老家,会到离家不远的一个庵里走走。仅仅一墙之隔,把嘈杂的市声隔在另一个世界里。眼前清幽静谧,有袅袅暗香浮动。有一位在我少年时出家的妇人在这里度着晚年。当年她住在我家隔壁,静静修行。家中收拾、涮洗得一尘不染,从不与街邻有瓜葛,也不高声大嗓。一个人诚心向善,许多言行就简洁而且低调了。那个时节,人性中充满着冲撞、对峙的坚硬,她看起来就越发轻柔了。有的人是不可改造的,她的柔性就是如此,尽管事佛的仪式停了下来,但是她的内心一定在继续着,没有放弃。她以一种柔软的形态,不动声色地继续自己的精神生活,相比成群结队的人甩动着有力的臂膀疾行,她的徐缓迟疑一眼可见。她干脆住到庵里,心境环境更为默契。几十年过去,有不少人如风中树摧折委地,而更多像她这般柔软的人留存了下来。

肉体是物质的,物质是时光的信物,时光最终让生命破绽百出,这是没有疑义的。

不珍惜生命,只能从自身寻找答案。我认识的长者多半以教书为业。这些上一辈的教书先生,此时已垂垂老矣。当年他们将智慧和知识传递给众门徒时,站在讲台上,一副挥洒自如状,善于板书的右手,在黑板上三下两下,文字奔涌而出。静坐下边的听讲者,会心对视,充满钦佩。一个场景改变了,肯定是与这个生命的能力相关联――过度的劳心、劳力,满不在乎地透支青年时期的生命,结果许多疾患都热闹地集合到了人生的晚景。这个最需要安息静养的时日,变得举家不宁。一位师长坐在床上,盖着被子吃鱼,与我断断续续地说话,品咂鱼骨后信手就扔在床下。这个举动,我判断已经超出了正常的范围,我的心里难过起来。由此完全可以追溯到他当年的生活目标,把自己当作一匹不知倦返的马,承载生理限度以外的劳作,促使自己成为一名硬汉。当年不按生命科学的规则蛮干,如今病痛缠身。我们常说人赋有睿智,不会在一块石头上绊倒两次,实际上我们已经多次被绊倒。淮南王刘安说得痛快:“鹤寿千岁,以极其游;蜉蝣朝生而暮死,而尽其乐。”把两种毫无可比性的生命放在一起,让我们看到不同的生命过程,不同的生存方式,都能尽其圆满。想来,遵循生之规则者,善莫大焉。

除了对生之规则的敬畏外,对于自然界外在情绪上显示出的风水、阳光、雨露,我都持抱敬畏之心。我向来在强大的自然力量面前采取顺应的策略。我在芦苇丛里欣赏到的随风俯仰、舒展自如的美感,这种姿态一直让我迷醉。是否都要像遮挡风沙的木麻黄那般伤痕累累?每个人的答案显然是不同的。它窥探着我们隐秘的内心。很庆幸的是,我们居住在这个滨海城市,靠山而临水,风起而水涌,周而复始地使我们直接体验到生之规则,不能不说是大自然有意的昭示与启迪。

此时,应该看得清晰一些了吧。

【品评】林逾静

朱以撒先生的《柔软》一文,娴熟运用了“以物寓理”的手法。作家通过具体的事物来表现对人生、对自然的感悟,不仅用“芦苇”作为全文核心内涵的触发和寄寓物,还用山山水水等辅助强化,并以其他事物(如松、竹、梅、木麻黄等)与芦苇形成对照,使内容更加丰富厚实,使观点更具普适特征,给读者的启发也就相当深远了。

文章可供借鉴的写作技法主要有:

篇4

[关键词] 大学生;生命教育;研究现状;述评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6639(2012)03—0077—05

近些年来,生命教育作为一种新的教育思潮在我国高校中悄然兴起。。同年高锦泉发表了《大学生生命教育初探》[2],是大陆地区第一次公开发表的本专题论文。。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的公布实施表明,“进行生命教育已成为国家教育发展的战略决策”[3]。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大学生生命教育研究必将掀起新一轮热潮,所以对近年来大学生生命教育的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和分析,将对大学生生命教育研究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一、 大学生生命教育的研究现状

从专著来看,我国大陆地区关于大学生生命教育的专著较少,通过检索国家图书馆的馆藏发现,只有8本这方面的专著。另外,还有部分专著是从安全教育角度来谈生命教育的,加上这部分,专著的总数也不超过20本。这其中梅萍等所著的《当代大学生生命价值观教育研究》[4]有较大的影响力,其他的像欧巧云[5]、张旭东[6]、吴伟花[7]等人的专著也有一定影响力。此外,有些学者在其著作中也有许多涉及大学生生命教育的内容,如刘济良的《生命教育论》[8]、冯建军的《生命与教育》[9]、何仁富的《生命教育引论》[10]等。

从期刊来看(参见表1和图1),通过对中国知网中相关文献的搜索,直到2003年才出现了以大学生生命教育或高校生命教育为主题的文献。之后,大学生生命教育的相关文献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截至2011年,八年来发表的相关文献已达950多篇,仅2011年就新增相关文献243篇。在文献数量增长的同时,文献的质量也得到提高,其中发表在CSSCI核心期刊的文献呈现出缓慢增长的趋势,但增长速度还远落后于普通文献的增长。目前发表在CSSCI核心期刊上的文献数只占全部文献总数的11%,所占比例仍旧偏低。

表1 我国大陆地区大学生生命教育文献统计表

图1 我国大陆地区大学生生命教育文献增长趋势图

由上可知,我国大陆地区大学生生命教育的研究虽然起步较晚,但研究的成果却很丰富。这其中,既有对大学生生命教育内涵的探讨,也有对大学生生命教育原则、内容和体系构建的研究;既有对生命教育实施现状的剖析,也有对实施途径的探索。。

(一)关于大学生生命教育内涵的研究

在查到的文献中,高锦泉是最早对大学生生命教育进行界定的。他认为,我国大学生生命教育应从生命本体尊严和生命实践价值两方面来定位,即通过教育引导大学生思考生与死的生命课题,以积极的态度面对生命中的失落与痛苦,确认生命的意义与价值,热爱自身生命,尊重他人生命,维护自然生命,创造生命的意义和价值[11]。

。这种教育应该包括三个内涵:一是引导学生认识生命;二是教育学生正确认识死亡;三是探讨生命的意义。

张国民则认为大学生生命教育就是关于大学生生命观方面的教育。具体结合我国大学教育的实际可以界定为“以为指导,综合运用哲学、伦理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学科理论,帮助与指导大学生树立生命意识,认识生命意义,激发生命潜力,促进生命成长,提高生命质量,创造生命价值的一种教育活动和过程”[13]。其内涵包括教育的方向性、教育的过程性和教育的目的性三方面。

王建林、党刘栓认为大学生生命教育就是以大学生为生命教育的受体,通过科学化、系统化和人本性教育,传授生命的本质、特征、属性、发展规律、意义、价值等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的过程[14]。

由上可知,虽然学术界关于大学生生命教育的内涵并没有统一的表述,但是我们可以发现,学者们一般都主张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生命观,认识生命的意义,提高生命的质量,真正实现生命的价值。

(二)大学生生命教育的原则、内容及体系构建研究

篇5

论文摘要:生命化教育管理理念注重以学生自身潜在的生命基质为基础,依据生命的特征来开展教育。它重视对学生心灵的培植、完整精神的构建和健全人格的培养,是一种和谐丰满、蕴含人生大智慧的教育理念。任何一个理念的提出,必然有其背后的理论基础。生命教育管理理念的理论基础是生命哲学、人本主义心理学和建构主义理论。

Keywords:lifePhilosophyoflifeHumanisticConstructivism

Abstract:Lifeeducation-orientedmanagementconcepttotheirownpotentialstudentsbasedonthematrixoflife,Basedonthecharacteristicsoflifetoeducation.Itattachedgreatimportancetonurturingstudentsintheirhearts,completeconstructionofthespiritofthecharacterandintegrityofthetraining,Isaharmoniousfullness,containsthewisdomofthelifeeducationphilosophy.Anyideasthatwillcertainlybetheunderlyingtheoreticalbasis.Lifeeducationandmanagementtheoryisbasedontheconceptoflifephilosophy,humanisticpsychologyandthetheoryofconstruction.

生命化教育管理理念作为一种教育价值取向,一种新的教育理念,它注重以学生自身潜在的生命基质为基础,依据生命的特征来开展教育,来唤醒生命意识,启迪精神世界,开发生命潜能,提升生命质量;。

任何一个理论体系的提出,必然有其背后的理论基础。生命化教育管理理念也不例外。在笔者看来,生命哲学、人本主义和建构主义理论是生命化教育管理理念的理论基础。

生命哲学是以人的生命为对象,对其进行整体的、系统的研究,以期获得生命问题的根本解决的学说。它是更直接的存在主义哲学。该哲学的主要观点是:生命不是一种实体,而是一种活力。这种活力又来自精神面,因此,人的生命是从精神层面、文化层面去考察的。从这个角度看,生命哲学与文艺复兴以来的人文主义是一脉相承的。生命哲学进而用生命的发生、演变来解释世界、文化、历史。例如,古代人留下的古籍、文献、民俗(更广的文化)等,那就是他们的生命,那也就是文化,也写就了历史。故而,生命是世界的内在本质,最终根源。生命作为一种活力,又被从不同侧重面去理解,意志、冲动、渴求、期待、体验,不同的生命哲学家选择了不同的侧重面来建立自己的哲学。生命哲学,在认识论上,认为直觉高于理性(或直觉高于分析);在心理学上,认为情意高于认知,这使得生命哲学具有非理性倾向。直觉可获得理性之外的体验,同时,直觉又超过一般感性。生命哲学认为,只有用生命去理解生命。而当体验与直觉被认为是生命的基本存在形式的时候,进而也就认为,生命只有通过内心体验和直觉去把握,自己通过自己的体验和直觉去把握自己。体验是人意识到自己存在的基本方法,体验也是对他人的存在加以理解的基础。由此,生命之间才得以联络,生命之间才得以沟通,对生命的研究也才成为可能。生命是自身运动、生成发展的过程,生命是生命流、意识流,故此,生命哲学认为存在先于本质,现象先于本质,人通过自己的活动过程而获得自己,获得本质,这是视生命为活力的观念延伸。从课堂教学的角度分析,生命化教育价值观念的基本理念体现为:教学是一种体现人的生命性的活动;教学中师生关系是一种对话、和谐的关系;教学是一个不断生成及提升生命价值的过程;是一种唤醒教育。即生命是一个不断创造、不断更新自我的过程,生命的意义也就在于这种体验性和创造性。从生命哲学的角度,生命化教育价值观念主张改变传统灌输式的教学方式,突出学生的主体性与主动性,不存在至高无上或权威的知识,强调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建构;学生的学习过程不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学习就是经验的建构,学习就是体验和创造相结合的过程。

因此,如果说生命哲学的基本功能是确立人的自我形象,那么生命化教育管理理念是以生命哲学所确立的自我形象为蓝图,以实现自我为目标的教育管理理念。其基本功能是尊重个体的生命意识,塑造自我的整全人格,塑造自我形象。在二者的关系上,生命哲学是生命化教育管理理念的基础和前提,是生命化教育管理理念所要实现的终极目标;生命化教育管理理念是生命哲学在教育实践中的落实,是生命哲学的实现。二者密切相关。

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基本理论是:人性本质是善的,人生而具有善根,只要后天环境适当,就会自然地成长;心理学家研究人,必须以整个人为对象,不能采用分解组合的方法去了解人;人所表现的任何行为,既不是外在刺激引起或决定的,也不是鼓励或片面的,而是发自内在、出于当事人自己的情感与意愿所作出的自主性与综合性的选择。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中心理念有二:一是人是不可分割的整体,想了解人、研究人,必须从整个人着眼;二是每个人都有它自己的需求和意愿,有它自己的能力和经验,有它自己的痛苦与快乐。人本主义观点强调: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应该是"健康人";成长与发展是人与生俱来的自然倾向,其中,自我的充分发挥和实现是人的基本需求之一;人并不是被动地受到环境的制约,人具有创造性、主动性以及对自己的未来作出能动的选择;。所谓自我实现的需要,通俗地说,就是一个人能够成为什么,他就必须成为什么,他必须忠于自己的本性。正是由于人有自我实现的需要,才使得有机体的潜能得以实现、保持和增强。。人最终不是被浇铸和塑造、教育而成的,环境的作用最终只是允许或帮助,使他潜能现实化,而不是实现环境的潜能。因此,人本主义心理学家呼吁教师不应该以主宰者的身份自居,不应该“理所当然”地认为自己应该告诉学生做什么和怎么做,而是应该成为学生自我发现和自我探索过程中的“促进者”。

生命化教育管理理念的提出,也必然是借鉴了人本主义积极思想。人本主义观点主张研究人的本性、潜能、经验、价值、创造力及自我实现。该观点坚持以人的经验为出发点,强调人的整体性、独特性和自主性;坚持以机体潜能为基础,强调人的未来发展的可能性及其乐观前景;坚持人的价值和人格发展为重点,强调把自我实现、自我选择和健康人格作为人生追求的目标等等,实质上体现为对人及人的生命价值的高度重视。从人本主义观点出发,生命化教育管理理念主张以“人”为本,强调学习者的主体地位与尊严,追求人的个性、人性、潜能的发展;强调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帮助学生发展其的个体性,帮助学生探讨和理解隐含在他们所有经验中的个人意义,帮助学生发展自己的潜能和创造力,最终实现自身的价值;强调在教育管理过程中,应以学生为中心,努力适应学生的各种需要,发挥他们的各种潜能,使他们能够愉快地、创造性地发展,并成为心理健康的人;强调教育管理过程中教育管理者的基本任务不是“判断”和“说教”,而是“发现”和“促进”。即要“目中有人”,即目中有学生,要以学生为中心,要发展学生的个性,要使学生的价值在教育中得以实现。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最先由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提出。作为一种新的认知理论,建构主义对教育教学理论提出了一整套新的解释。建构主义认为,世界是客观存在的,对客观世界的解释及其意义的赋予是由主体在与周围环境的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在自己原有的知识经验的基础上,不断地建构起来的。因而,知识不是外在于学习者的客观存在,而是学习者主动建构的过程。认知结构通过“同化”和“顺应”两个基本过程来实现知识建构。并在“平衡—不平衡—平衡”的无限循环中不断得到丰富、提高和发展。

第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注重互动的学习方式,倡导合作学习,注重让学习者参与探究学习活动。并且指出个体对新的现象和观念必须建构自己的意义,但建构意义的过程总是在一定的社会情境中进行的。

第二,知识不是被动接受的,而是认知主体主动的建构,即学习过程是学习者在一定情境下进行的能动的知识建构活动。根据这个原则,教师不可能把知识完整地转移(transfer)到学生头脑中去,相反,是学生自己从他们所听见的话语或所见到的形象中建构了他们自己的意义。在此建构过程中,学习者已经知道的东西(不论正确的还是错误的)极为重要。因为有效的学习“只能由个体学习者基于自己的经验背景而建构起来……意义是学习者通过新旧知识经验间反复的、双向的相互作用过程而建构成的”。

第三,认知的功能在于适应,使学习者能够对经验建构可行的解释。因此外在世界的知识被看成是人的尝试性建构。建构主义并不否认客观世界的实在,但却认为人们只能以个人的和主观的方式认识这一实在。有时人们对这条原则产生误解,以为它主张“什么都行”(anythinggoes)的相对主义,以为人的每一个建构结果都是允许的。其实绝对不是这样。建构的结果必须是“可行的”,只有那些对建构者有用的建构才是“可行的”。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更多的是对学生学习方式的一种构想,但其以学生为中心以及注重学生主体性的发挥等思想,正体现了对学生生命的极大关照,是生命化教育管理理念的精神所在。

。生命化教育管理理念的提出,就是最直接的体现。在笔者看来,随着生命哲学、人本主义心理学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丰富与发展,生命化教育管理理念将在教育实践中日益彰显出独特的魅力,使人类的教育活动充满生机与活力。

主要参考文献:

1.方展画.当代西方人本主义教育理论评述.河北教育学院学报1999年1期。

2.张春兴.教育心理学.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3.汪潮.人本心理学的教育思想述评.上海师范大学学报.1995年1期。

4.杨丽霞.人本主义人格理论中的"自我"观.社会心理科学.1999年1期.

5.郑信军.人本主义心理学对当前教改实验若干问题的启示.山东教育科研1999年9期.

6.杨韶刚.人本与科学精神在当代教育中的整合.教育科学.1999年3期

7.胡纬华.论素质教育中蕴涵的"以人为本"思想.上海师范大学学报.1999年5期。

8.王铁军.现代教育思潮.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篇6

在龙涤小学这块沃土上,有这样一群幸福的守望者——他们勤奋刻苦、意气风发;他们对待工作勇于创新、大胆实践;他们对待挑战勇往直前、敢于亮剑。他们是阿城课改的践行者,他们是金都杏坛的生力军,他们就是我校可敬可爱的青年教师们。

(1)默默无闻、润物无声是他们的精神追求和人格写照,举手投足间,尽显对教育的执着与对学生的挚爱。首先,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有请获展示奖的教师上台领奖。他们是:胡丽娜、史雨凌、汤云飞、唐莹、卢海燕、王艳。

(2)没有最好,只有更好。不断地努力,不断地成长,不断地自我提升,不断地自我超越。你们拼搏进取的精神我们看得见,你们的进步、成长的变化我们看得见!掌声有请最佳进步奖获得者:刘喜平、张婷婷、司丽维、陈鑫。

(3)三尺讲台,一部电脑,你们用全新的理念诠释着教育的真谛。一支粉笔、一枚鼠标,你们用高超的技能演绎着生命的精彩!掌声有请最佳表现奖获得者:王丽芳、刘丹丹、梁爽。

(4)你们用严谨精湛的教学,激发学生的兴趣;你们用轻松自如的风格,启迪学生的智慧。你们力求把课堂变成一支欢乐的歌,一幅美丽的画,一杯醇厚的酒······掌声有请最佳展示奖获得者:詹桂梅、赵艳玲、马庆志、刘春玲。

篇7

。我却以为,随着现代高科技的发展,人类摆脱尘俗喧嚣、亲近自然的愿望会变得更加强烈。也就是说,山水画的受众只会更多,不可能变少,因为它不仅为现代人提供一个深邃而广阔的体验空间,还能让观赏者“澄怀观道”,得到审美愉悦,实现主体人格的超越。王祥夫的山水画,就让我这个穷年累月困守于钢筋水泥的都市人眼前一亮,顿感神清气爽。

里尔克说过,“艺术是万物朦胧的愿望”。这个愿望,付诸画家笔端,便在宣纸上留下了个体的深刻的痕印,留下了“形”与“神”。譬如王祥夫的山水画,第一眼望去,远山近水,浓淡相间,一草一木,葳蕤有致。这第一眼,让人看到的只是“形”,是心外的山水,肉眼里的山水,但细品之下,却又能让人看到艺术家的心象和一种山明水净的精神。“为花鸟传神,为山水写情。”王祥夫不反对继承前人的技法,并且认为传统技法的重要性是第一位的。石涛说:“笔墨当随时代”,而王祥夫却说“笔墨也可以不必随时代,你可以死死固守传统,固守本身便是一种美!是一种精神”。王祥夫对古代山水画史和山水画理论有深刻的领悟,在将种种画技付诸实践之后,重传统而不拘泥于传统,秉承“搜尽奇峰打草稿”的精神,努力踏遍国内国外的名山大川:黄山、桂林、江团、王屋、韩国的汉拿山,所到之处,努力描摹写生,于传统的运笔、泼墨、着色、树法、草法、石法之外,再将所到之处各具特点的自然山水纳入画中,从而构筑起了别开生面的“王氏写意范式”。

王祥夫自小习画,深得朱可梅、吴啸石二位师长的教诲,也深受宋人及石涛、黄宾虹、钱松岩等大家的启迪,在运笔着墨上承接中国传统技艺,一笔一划尽显对传统的眷恋,而且还善于从当代中西方艺术中汲取养分,将现代绘画中的点线面的观念有机地交融进去,表现出虚实之中层次鲜明的画面,从而超越了“笔以立其形质,墨以分其阴阳”的传统绘画观,使画面变得更加鲜活和丰富,努力实现把传统之笔墨融入到当代语境的可能。

王祥夫善于笔墨枯湿浓淡兼施并用,山石以墨为主,逐层勾皴,间以赭色滋润,用花青点染远山;树木则多以重墨勾筋,间以赭石淡彩,使洇化开的墨彩中透出敦厚沉着之气,又不乏灵动超脱的韵味。他尤喜湿笔,通过水墨的渗化、融和,呈现出山川的氤氲气象和深厚之态。对于处于阴影中的山,他似乎是格外情有独钟,黝黑的笔墨初看似紊乱艰涩,再仔细品赏,却又能发现其实各具章法。其线条的重重叠叠已直抵自由的境界,水墨的运用也在努力摆脱媚俗的“轻、浮、甜、滑、飘”的羁绊,变得浓重、深邃,质朴且耐人寻味,深得宾虹先生三昧。王祥夫勾点草树甚至直接施以花青三绿,使画面于沉郁中顿显亮丽。面对王祥夫的山水,不由使我想起了傅雷对宾翁山水的评价:“惟其藏之深,故非浅尝可能获;惟其蓄之厚,故探之无穷,叩之不竭。”

《淮南子》云:“神贵于形也,主张神主形从。”大画家顾恺之则将这一形神观继承发展,在绘画领域中提出了“传神”的要求及“以形写神”的主张,形成了对后世影响深远的“形神论”。王祥夫应该是崇尚“形神论”的,他笔下的山水构图大势极简,而笔墨总是能够于简之中达到厚而不滞、设色亮而不浮;更重要的是,王祥夫善于在落笔之际删除旁枝末节,如他的画梅,构图总是极简,与他的小说理论极合拍,极简而极耐看,并且努力让笔墨回归到艺术的本真上,努力超越大自然的形,努力抵达白石翁所言的“似与不似之间”。细看一点一点都是笔墨,而如若做总体观照,却是山川形胜。艺术上的山,看山是山,但看山已不是山,画家已经赋予了它文化人的诗的精神品质。王祥夫身为作家而出笔作画,其最大的过人处可能就在于他能够以文学观照绘画,所以他对绘画的理解深度和角度我以为和一般画家会大不一样。王祥夫短篇小说的写作成就在国内有目共睹,而其短篇小说的过人之处在于“于简中求复杂,于无事的状态中写出大事”。这与王祥夫的绘画有相当近似的地方,与他的书法作品也是一致的,王祥夫的书法总是亭亭静静,一提一按,转折有情,既让人看得进,又让人品得起。表现在绘画上,王祥夫笔下的山水之作简单而复杂,大势简而细节复杂多变。

沈括在《梦溪笔谈》中有过颇有见地的论述:“书画之妙,当以神会,难以形器求也。世观画者,多能指摘其间形象、位置、彩色瑕疵而已,至于奥理冥造者,罕见其人。”读王祥夫的画,于构图和精湛的笔墨技艺之外,更要读出他对“内心山水”的观照。从画卷里,我们可以强烈地感受到一个作家,同时又是画家的独特的生活体悟与审美情趣。

从《汉拿山写生》《峡江写生》等作品中,我们可以了解到画家旷达的审美体验,更可以体会他理想主义的浪漫情怀。王祥夫曾经说过,“真正的画家永远不可能是现实主义者,他们只可能是理想境界的营造者,意境便是他们的极乐!”什么是意境?他也有自己独特的见解,《沧浪水清》这幅山水便让人们看到现实生活中并不存在的美,我以为那便是意境。

篇8

关键词:席慕容;花;人生体验;审美意蕴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18-0014-01

花,是许多作家青睐的审美对象。也许和身为女性有关,席慕容对“花”的钟爱近乎痴狂。在她的生命中,花的世界就是爱的世界,无论是追忆青春、吟唱爱情,还是倾诉乡情,她都擅长以花表意、借花抒情,字里行间飘逸着女性少有的潇洒情怀。可以说,席慕容漂泊的心在“花”中找到了归宿。她笔下的“花”,大致为分为无形之花和有形之花两类。

一、无形之花

所谓无形之花,就是那些叫不出名字的花,是一种泛指的花。这类花没有具体可感的形象,读者只能靠想象形成立体形象。如诗歌《一棵开花的树》:

“如何让你遇见我/在我最美丽的时刻 为这/我已在佛前 求了五百年/……/在你身后落了一地的/朋友啊那不是花瓣/是我凋零的心”。

“花”在诗中出现了两次,虽是同一意象,然此“花”非彼“花”。第一次的“花”是少女五百年来一直追逐的心中的渴盼;第二次的“花”则是落花,凋落的是少女心中的梦。前世五百年的求佛,只换来今生与你的一次擦肩而过,这是何等的遗憾、悲痛啊!

这不仅是一首单纯的爱情诗,还是一首哲理诗。生命是有限的,生命的存在表现出不可避免的悲剧性,从灵视的角度出发,生命却能在与自然的同一中获得永恒,生命的存在因而也显现出澄彻、透明的超越性。为了获得这种超越生命的“美丽”,我在佛前“求了五百年”,终于感动了佛,“佛于是把我化作一棵树”。按照一般的心理逻辑,生命一旦与自然融为一体,他就找到了一个让心灵自由驰骋的世界。然而,这首诗并没有沿着心理逻辑运行下去,心理时间与物理时间发生碰撞的结果是,化作了“开花的树”的生命不仅没有获得无限的自由,反而在现实时间和“你”的双重伤害中“落了一地”的“花瓣”。生命有限性的不可克服和生命的终极性悲剧,就这样通过席慕容的独特的叙写传达了出来。

再如散文《淡淡的花香》:“我喜欢的不仅是那一朵花,而是伴随着那一朵花同时出现的所有的记忆……友谊和花香一样,还是淡一点的比较好,越淡的香气越使人依恋,也越能持久……”,席慕容以“淡淡的花香”来比喻友谊,认为友谊和花香一样,越淡就越能持久,这是很有道理的。大概是由于个性随和的缘故,席慕容自小就不缺乏友谊,幼年时遇到的小卫兵、读书时的同学、留学时的同胞、志同道合的文友,她的朋友数不胜数。能够来到这世间,能够与相识或不相识,记得或不记得的朋友们共度这几十年的时光,是一种怎样的幸福啊!她完全相信那种感动,友谊在花香中散发着芬芳。

二、有形之花

和无形之花相对,这类花不仅有花名,且具体可感,形象鲜明。这类花计有桐花、荷花、百合花、茉莉花等。

(一)桐花

“总有这样的初夏,总有当空丽日,树丛高处是怒放的白花”——散文《桐花》展现出了一种生命的律动:与其说是“怒放的白花”,还不如说是怒放的生命,炽热的激情;可“在幽深的林间,桐花一面盛开如锦,一面不停纷纷飘落”,难道这就是生命?花开花落,难道皆为命数?难道生命在片刻欢聚之后真的只能剩下离散与凋零?“在转身的那一刹那,桐花正不断不断地落下……我俯首轻声向他道谢,感谢他给过我的每一个丽日与静夜”,生命虽然短暂,但却绽放得精彩,我们要倍加珍惜,学会感恩。在桐花的怒放与凋零中,席慕容看到了生命的短暂与永恒,她通过平常的人生体验传达出了对永恒的认知和把握。

(二)荷花

荷花是席慕容的最爱:“我觉得荷花是一个似曾相识的友人,并且,在初识的那一次就一见倾心,不忍离去,就这样过了几千年”,因为爱之切,所以用情深。“我/是一朵盛开的夏莲/多希望/你能看见现在的我/……/谁人知我莲的心事/无缘的你啊/不是来的太早 就是/太迟”。。在《夏日午后》里,她将少女心中最不易捕捉的“最最温柔”情绪以曲尽幽微的方式展示出来,那是极为感人的“最易疼痛”的“那一部分”和“最不可碰触”的“华年”,其质地最脆弱,而记忆最永恒,祈望最坚定。

(三)百合花

《山百合》以山百合自比,营造出佛家推崇的“空山无人,水流花开”的境界:“与人无争/静静地开放”,尽管“没有人知道它的存在/它的洁白”,但它依然芬芳,只为“在孤独的路上”的“我的流浪者”能“时时微笑地想起它来”,只为知己者静静地开放,虽然寂寞,却令人感动。《野生的百合》是对友情的吟唱:“陈果然是深知我心的朋友……当我把百合抱在怀中的时候,真有一种无法形容的快乐和满足。”然而,“在我的幸福和喜悦里,总无法不掺进一些淡淡的悲伤。”有友情,“我”幸福,但又怕这种幸福不长久,这是一种含笑的哀伤。席慕容借“百合”诠释了友谊的真谛。

(四)茉莉花

茉莉花语表示忠贞、清纯、迷人,常用来传达坚贞的爱情和纯洁的友情。;。《回首》:“一直在盼望着一段美丽的爱/所以我毫不犹疑地将你舍弃/……/那清晨园中为谁摘下的茉莉/……”,在对美丽爱情的不停寻找中,蓦然回首,发现被舍弃的“你”在“我”的心里“从未稍离”,回首过去的点点滴滴,才觉得那时的“我”是何等的愚昧不堪,这里的“茉莉”,无疑象征着爱情。

事实上,席慕容写“花”的作品多不胜数。除以上这些外,还有昙花、海棠花、山茶花、芙蓉花等等。在作家笔下,每一种花都有其特定的内涵,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她在艺术化地展现“花”的传统意蕴的基础上,又凭借独特的个人体验和审美感受,赋予“花”以个性化的丰富的内涵。“花”之意象与情感相交融,产生了回味与追忆、幽微与绵长的审美效果。她的爱情诗中固然有爱而不得的无奈和感伤,同时亦有渗透玄机从容应对的通达了然,呈现出哀而不伤的风格。她的作品中流淌着对悠然逝去的岁月的无比留恋和美丽时光不可倒流的无限失落,“花”的加入,给这份相思笼上了一袭朦胧的面纱。无处不在的淡淡感伤仿佛一缕轻烟,似有若无。其深深打动我们心灵的,不仅是作品中淡雅飘渺的诗意,更在于流转于故事背后那经过人生沧桑的过滤而纯化了的情感潜流,那种哀而不怨、怨而不伤的平和超然的情绪,以及洋溢在字里行间的暖人的激情。

席慕容的作品具有净化心灵、启迪人生的审美意义。在当下人心浮躁的功利化社会,充斥着平面化的没有思想深度的消遣性快餐文化,纯真人性的泯灭以及人际关系的恶化,造成了社会的悬想。因而,她的这种显示坚持力量的伟大和永恒的爱的美丽写作就显得极为可贵。正如她自己在《初心》里所说:“我多么希望,在不断地衡量、判断与取舍之后,能够找到一种最精确的方式来表达出这种感动,以及我对于能拥有这种感动的生命的珍惜。”她的作品能给读者带来一份温情和爱心,在弥漫着失望乃至绝望的情绪中,获得某些意外的补偿。她透过生活的纷繁表象,总结出了深刻的人生哲理,在挫折与悲伤里,变得成熟起来,发现了生活的价值,生命的真谛。因而,品读席慕容,我们会懂得什么叫做感恩,什么叫做珍惜;阅读席慕容,我们还能学会了从细微处发现美、感受美,一朵花都会触及我们对美好生活的渴望。她教会了我们把脚步放慢,用心倾听大自然里所有美丽生命的呼唤。

参考文献:

[1]席慕容.席慕容精品集[M].北京:作家出版社,2007.

[2]龙泉明.中国新诗名作导读[M].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3:520.

[3]徐桂梅.论席慕容诗歌中“花”之意象[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9(4):76.

[4]席慕容.迷途诗册[M].北京:作家出版社,2010:108.

篇9

关键词:隐喻;诗词;认知语言学

Abstract:Poetry is the gem of Chinese culture, and it attracts many scholars at home and abroad. And Li`s Ci has always been a hot area in the study of Chinese poetry. This paper tries to study metaphers in Li Qingzhao`s Ci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ognitive linguistics.

Key Words:Metaphor; Poetry; cognitive linguistics

引言

作为一种认知方式,隐喻广泛的存在于我们的认知活动中,能让我们思考事物和表达思想感情,也能让我们认识自然界,反观自我。Lacoff和Johnson在《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中将隐喻分为方位隐喻,本体隐喻和结构隐喻,这三类隐喻有相同的工作机制和原理。Lacoff和Johnson把他们按由浅入深排列,能从付出的认知努力的程度去理解。最容易的是方位隐喻,即基本认知域投射到基本认知域。处于中间位置的是本体隐喻,即基本认知域投射到非基本认知域。最难的是结构认知域,即非基本认知域投射到非基本认知域。方位隐喻和本体隐喻常常被称为“死隐喻”,因为他们认知起来很容易。而且它们在日常生活中也常常出现。但是我们要研究的隐喻是活的隐喻,因而多为结构隐喻。这里以李清照诗词为例,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对汉语诗词隐喻现象进行分析。

1.理论依据

在众多对隐喻的研究角度中,本文采用了认知语言学的角度,依据Lacoff和Johnson在《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中将隐喻分为方位隐喻,本体隐喻和结构隐喻三类,以李清照的词为例,对汉语诗词隐喻现象进行研究。

2.李清照及易安词的简介

公元1084(宋神宗元丰七年),在华夏文明的齐鲁大地上,诞生了一代女词人李清照。李清照(1084-?),号易安居士,齐州章丘(今属山东)人。李清照才华卓著,诗词文赋,各擅胜场,但确立她在中国文学史上地位的是她的词。有人说过,李清照不是女神,也不是女奴,而是女人。易安词以女人的敏感细腻来展现内心的情感世界,显得格外真切格外动人。以靖康之便为界限,李清照的词作大致可分为前后两期。前期是少女闺中生活,作品轻灵,柔美。后期则呈现出愁苦之情,感时伤事,缠绵悲惋。

3.隐喻在李清照词中的体现

3.1抽象概念为具体事物

将抽象的事物具体化是不同的民族不同的文化所共有的能力。在李清照的词中体现也尤为明显。例如将愁绪哀思当做物体来看。《凤凰台上忆吹箫》表达了对自己丈夫的离别相思之苦。最后一句“凝眸处,从今又添,一段新愁。”词人将愁思化为一段段,仿佛一段段所谓展现在读者面前。属于本体隐喻,人们将抽象的和模糊的思念的思想和感情和心理活动,事件,状态等无形的概念看作是具体的,有形的实体,因而可以对其进行谈论,量化,识别其特征及原因等。愁思本来是抽象的看不见的东西,词人将他化为可见的事物。这首词抒发的离别之情吞吐隐约,欲言又止,很是耐人寻味。词大意为:隔夜的残香,凌乱的被褥,精致的室内铺设,懒于晨妆的思妇。(开篇就流露出女主人公无情无绪的心里状态。如果一个封建时代的女人,连自己的头都懒得梳理,就不是一般的愁绪了)由于她任凭梳妆匣闲放着,里面都布满灰尘。每天她总是清醒而慵懒的拥被坐着,看着太阳慢慢升高,日光爬上帘钩。原因说的吞吞吐吐,自从得知情人移情别恋,以自愁肠百结。因为生怕离别终会到来,所以几番欲说还休。如今他更要远离,而自己仍然依恋他。他走的再远,也走不出自己的视线。寂寞深闺,这段新愁该如何排遣?只剩下痴人妄自凝眸罢了。

3.2自然现象为人

将自然现象,如春夏秋冬风霜雪雨喻为人,在日常生活中也极为常见,如太阳公公,月亮姐姐等等。这一点在李清照的词《满庭芳》中也有体现。从“从来,知韵胜,难堪雨藉,不耐风揉。”可以看出,词人感叹梅花是风韵的完美结合,但受不了风雨的蹂躏和摧残。在这里自然现象里的风和雨都成了讨厌的人,任意的摧残着寒梅。这里就是将自然现象比拟为人,赋予自然现象人格。属于结构认知域,即非基本认知域投射到非基本认知域。以一种概念结构来构造另一种概念,用一种概念的词语来谈论另一种概念,用形容人的词语来形容自然现象。

3.3动物,植物等无生命的物体为人

从认知角度,把动物,植物等无生命的物体看做人,赋予他们人的感受和感想。在李清照的《点绛唇》中也有所体现。其中“露浓花瘦,薄汗青衣透。”描写了花园中早晨的景象,在细细的花枝上挂着露珠。属于结构认知域,即非基本认知域投射到非基本认知域。以一种概念结构来构造另一种概念,用一种概念的词语来谈论另一种概念这里把细细的花枝比喻为人,被形容为像人一样瘦。词意大致为:夏日的一个早晨,一位闺中少女荡秋千罢了的情景,夏日清晨带露珠的鲜花,薄汗青衣,忽然看到陌生人走进门来,少女的娇羞使他来不及穿鞋就往里走,头上的金钗也因忙乱而花落下来。因为好奇之心想知道到究竟是谁。但如果直瞪瞪的看,那显然是失礼,也不符合贵族少女的身份。所以她用嗅青梅来掩饰。

4.结论

本文运用Lacoff和Johnson的认知语言理论以李清照的词为例对汉语诗词的隐喻现象进行分析。最容易的是方位认知,即基本认知域投射到基本认知域。处于中间位置的是本体隐喻,即基本认知域投射到非基本认知域。最难的是结构认知域,即非基本认知域投射到非基本认知域。诗词中多用结构认知域。隐喻具有张力,能唤起读者的想象与联想,使得其具有启迪功能,读者能品读出复杂而抽象的情感。

参考文献:

[1]贾红霞,《从意象图式视角解读李清照的《一剪梅》》[J].广州大学外语学院学报,2009-6

[2]尹琼英 涂靖,《李清照词中“愁”之意象的隐喻解读》[J].中国古代文学研究,2010-9

[3]余衔,《李煜词作中隐喻及其组合》[J].漳州学院学报,2004-1

篇10

关键词:初中生物;课堂教学;正能量

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正处于形成时期,心理和思想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特别是一些不良信息对青少年的影响很大,甚至是终生的。因此,在生物教学中,要借助生物教学内容,适时传递正能量,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认知,准确区分事物与信息的好坏,在情感上和心理上树立正确的方向。本文对学生生物学习的现状和传递正能量的措施进行了探讨,期望通过本文的写作,为当前的初中生物教学提供有益的借鉴。

一、学生生物学习现状

1.缺乏积极的学习兴趣

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大部分教师依然采取传统的教学方式,教师是课堂的主角,整节课多数时间是教师在讲,而缺乏学生的参与和教师的互动。虽然,在课堂上也有一定的实验活动,但由于实验器材的缺乏,只有少部分学生能够参与到其中。课堂气氛单调而乏味,一节课下来,教师说累,学生喊困,全然没有新课标所说的享受学习的乐趣。

2.接触不良信息途径增多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以及智能手机的推广,学生可以轻易的获得不良信息。而这些信息不仅影响学生的学习,并对学生的价值观产生不利影响,严重的会导致学生犯罪。。因此,充分激活生物课堂,给学生传递正能量,也是生物教学的必然要求。

3.缺乏责任意识团队意识

由于当前独生子女比较多,这些孩子的自我意识比较强烈,而缺乏应有的责任意识和团队意识。虽然他们对社会有了初步的认识,但是缺乏成熟的行为方式。由于初中生物学习中,有大量的动物行为的内容,因此,可以借此教育学生,培养学生良好的责任意识和团队意识,对给予学生积极性的影响,让生物课堂成为传递正能量的承载者。

二、激活生物课堂传递正能量的措施

1.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

当前,由于信息传播速度迅速,而学生获取信息的途径也较为便捷,这就给不良信息的传播带来途径。因此,在生物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成为学生思想的引导者,给学生传递正能量,避免他们受到不良信息的影响,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例如,在学习八年级上册《病毒》这一章节时,通过学习可以知道“病毒是一类比较原始的、有生命特征的、能够自我复制和严格活细胞内寄生的非细胞生物类群”。由此,教师可以引入社会中的“病毒”――不良信息的传播。一些不良信息的传播,容易误导正处于思想成型期的学生,学生极易产生负面情绪,进而成为导致其思想滑坡的“负能量”。因此,教师要给予学生积极的引导,对纷繁复杂的信息进行区分和辨别,正确看待社会中的各种问题,并学会抵制不良信息的侵蚀,从而建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2.培养学生良好的社会责任意识

随着我国独生子女日益增多,孩子在家庭中的地位不断提高,部分家长可以满足孩子的一切要求,这就造成一些孩子失去了独立性与责任意识,往往坚持以自我为中心,不考虑其他人的想法和感受,这也与人文教育的不足有密切关系。因此,在初中生物教学中,教师还应当加强对学生责任意识和社会适应能力的教育和培养。例如,学习七年级上册《了解生物圈》这一章节内容时,教师就可以借助教材内容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生物和环境共同组成了生态系统。人也是一样,每个人都是孤立的,只有走到一起,才能组成一个家庭。每个学生都是家庭中的一员,是家庭和社会的组成部分,为了生存和生活,必然会从家庭及社会进行索取,而如果只索取却没有回报,家庭和社会将都不能健康的发展。因此,每个学生都应当关爱父母,对社会给予回报,树立良好的责任意识。

3.开展实践活动培养团队意识

让学生参加实践活动,有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生物课程有很多内容,都需要学生进行亲自实践,只有通过实践活动才能真正理解知识的内涵,在这一实践过程中,也是学生的发现之旅和心智启迪之旅,并在同学之间的配合过程中,形成较好的团队意识。

4.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

作为一名初中学生,其正处于人生中最宝贵的阶段,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都正在形成过程中,对世界充满了好奇,外界的影响是非常重要的。此时,在生物课程学习中,教师可以渗透人文教育,并借助生物教材内容,让学生认识生命的可贵和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例如,在学习七年级下册《人类的起源和发展》这一课程时,让学生了解人的生殖和发育的奥秘,认识到人的发展是非常不容易的。再如,第六章《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人体能够对外界环境进行感知,人体通过眼、耳等感觉器官获取外界信息,但由于部分人的眼球和耳的结构出现病变或异常,也会导致近视、耳聋等障碍的出现。因此,要教育学生懂得保护自己,要认识到生命的可贵,以及善待自己的生命。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努力学习。

总之,在初中生物教学中,教师充分激活生物课堂,借助教学内容为学生传递正能量。从而建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参考文献:

[1]王路平.运用“探究法”激活“正能量”――对初中生物教学“探究性学习”的思考[J].基础教育,2013(12).

显示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