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旅游实验课程;;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009-8097(2012)01-0122-04
引言
随着知识经济建立与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中国旅游企业的经营方式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对旅游人才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等院校作为旅游专业高层次人才的主要培养主体,必须不断适应行业要求,培养出既具备现代服务意识与技能,又掌握现代技术技能与管理知识的旅游专业复合型人才。从人才培养目标的角度上看,高校不但要重视理论知识的传授,更需加强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与综合素质的培养,仅仅依靠传统的教学手段已经无法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实验课可以充分发挥现代化的教学设备的优势,对原有的教学内容进行整合优化,形成着重于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教学体系,从而满足本科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从课程体系建设的角度出发,以专业理论课为基础的实验课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最好途径。实验课可以更好地实现设定的教学效果,体现了与理论课程之间相辅相成的紧密关系,为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提供了平台。因此,实验课的建设工作已经成为了各高校教学研究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全国高校在旅游专业实验工作上也进行了大量有益的探索,形成了一系列卓有意义的成果。
一、旅游专业实验课建设存在的问题
虽然近几年来旅游专业实验课建设工作得到了高校足够的重视,但是在实验课程内容与组织形式上还存在着不少争论。旅游专业作为一门新兴学科,与其他经管类的学科相比,实验课系统化建设的时间更短,目前也没有形成统一的思路与方法。就目前的现状来看,不少高校在实验课建设的初始阶段过多的复制了工科类专业实验课的方法与形式,忽视了其与经管类专业在教学内容与学习方式上的区别,结果在建设过程中遇到了不少问题。
1.实验课的专业特点未能体现
由于很多高校的旅游专业作为工商管理类下的二级学科存在,因此在实验课建设上参考了比较成熟的经管类实验课的经验。目前,国内经管类实验课教学已经形成了比较一致的思路:从教学目的上可以划分为职业技能实践与理论验证实验;从层次上分为验证性、综合性与创新性实验;从教学手段上强调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学习形式,辅以现代化的教学设备,通过实验过程,验证(证伪)或解释经济专业的概念、理论与假设,或者发现新的理论。旅游专业固然可以采用这种思路对课程内容与教学方式进行设置,但是与经济、金融、管理科学等专业相比,其更强调实践性、综合性与创新性。具体反映到实验课程体系上表现为:对于学生的职业技能实践内容更加注重实用性;课程内容上验证性实验的比例应远小于综合性实验;对于实验课程的结论不具有统一的标准;对学生评判的依据应以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对各种知识综合运用的表现为依据。而上述特点在目前的实验课建设过程中常常不被重视,因此出现了实验课不能很好地体现旅游专业特色的问题。
2.实验课的教学目的不明确
实验课的教学目的在于加强专业知识与相关技能的应用训练,培养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和科研素质。其既是进行课程内容设计的基础,也是选择具体教学形式的前提。然而,目前多数高校旅游实验课的教学目的并不明确,不能区分开设实验课究竟是为了进行业务技能性训练,还是对旅游专业理论进行自主性的验证。往往为了应付上面的教学要求而开设实验,为了应付检查的需要而简单的对实验课的类型进行僵化的划分,导致各种类型的实验课混杂在一起,内容脱离行业实际的需要,教学方式死板僵化,即给学生理解与掌握教学内容造成了障碍,也给教师带来了困扰。
3.实验课的课程资源需要优化
一门课程能否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其所能支配的资源是重要的先决条件。实验课的资源包括硬件资源与软件资源口]。硬件资源包括仪器设备、场地与环境等。软件资源是包括课程体系、教学人员和管理制度等。而目前很多高校在这两方面都存在着不足。旅游专业实验课主要涉及饭店管理、旅行社运营与管理以及旅游管理等三大领域,其中前二者包含大量职业技能实践的内容,后者更加强调基于专业理论的研究性实验,课程内容对资源条件的要求有比较大的区别。如果针对每一门实验项目建设专用的实验室(例如建设专用的洒水饮料实验室、房务服务实验室等),多数高校教学难以一下有如此大的投入。因此必须对资源进行合理规划,优化资源配置,建设多功能的综合实验平台。同时,对实验项目内容进行调整,围绕平善教学人员配置与相应的管理制度。
4.实验课的教学方式需要创新
实验课强调学生的参与性,因此采用能够调动学生积极性的教学方式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前提条件。而目前旅游专业实验课的教学方式普遍存在下列不足:第一,过于偏重知识传授的方法,学生在实践环节没有主动进行研究学习的动力。第二,教学过多依托某一单独课程,知识面窄,交叉性和系统性不强,无法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第三,教学方式没有层次性,缺乏创新性教学与实践环节。因此应针对不同层次不同内容的实验课程,对教学方式进行完善与创新。
二、基于模块化的旅游实验课建设思路
实验课体系的建设重点是对课程内容与教学方式的选择,二者的选择决定了教学资源的配置。相对于教学需求的宽泛性,教学资源总是有限的。因此,我们尝试构建更加合理、有效配置资源的课程体系,将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资源整合成有效率的有机整体,以实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借助国家级综合文科实验中心建设项目,我们立足旅游专业特点,以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高素质旅游管理人才为目标,广泛借鉴了其他高校旅游管理实验室建设的经验,逐步形成了基于模块化的实验课程建设思路(见图1),对课程体系进行整合和优化,在教学实践中不断调整与完善,取得了比较好的教学效果。
1.实验课内容的模块划分
在实验课内容划分上,以教学目的为基础,对体系分散的实验项目统筹安排,按照技能性实践、专业理论课实验和综合创新性实验的三个层次重新进行优化整合,构成旅游管理实验课程六大模块(见表1),体现出教学集成化、课程模块化的思路。学生依照层次的顺序依次选择各模块中的实验课程进行学习。在课程管理体制上实行学分制度,不同专业的学生在修完必修的实验课程的基础上,可以根据兴趣选修其他模块的实验课程。最高层次的综合创新性实验不局限于某一模块,体现了创新性复合型人才培养的需要。
2.基于项目管理思想的模块化教学方式
模块化的旅游实验课内容由若干实验项目组成,复杂的实验项目由简单的实验项目构成。在教学过程中某实验模块可以视为由不同层次实验项目组成的系统整体,具备任务目
的明确性与资源约束性的特点。项目管理方法强调针对任务进行合理的配置资源,对过程实施动态管理,与传统的教学方式相比有三大优点;第一,不再单纯依靠教师对学生的单向知识传递方式,而是以学生为主体,在教师的指导下去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并进行展示和自我评价,将原先的单向途径变成双向途径。第二,学生在这种教学方式下将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在实验项目的过程中,完成知识的自主建构。教师不再是教学中的主导,而成为学习过程中的指导者和监督者。。划分后的旅游专业实验模块涉及的知识面比较广,不同实验对软硬件资源要求不同,专项实验很多,非常适合采取项目式的教学方式,以项目管理的方法对资源进行合理的配置,通过教学双方共同参与完成实验项目,保证高质量的教学效果。
三、模块化教学实践中应注意的问题
经过近几年的实验课教学实践,我们总结了实施模块化教学应着重注意的问题。
1.以实验课程模块为基础配置相应的教学资源。教学资源是有限的,按照每一个实验配置专用的场地与设备是不现实的。
我们对实验内容进行模块化整合的目的就是为了更有效率的使用教学资源,根据实验课程模块划分和相应层次的实验项目要求,动态配置教学资源。教学资源既包括实验设备,更重要的是要配置合适的教学人员与实验教材。实验模块涉及多门课程,因此也涉及不同专业的教师配置。在实施过程中,将过去以某门课程为基础的教师配置方式,转变为按实验模块内容进行配置,不同专业课程的教师以实验项目为明确的任务组织起来进行教学。实验教材的编写也以实验模块为基础。
2.以项目式的管理方法管理实验模块的教学过程。借鉴项目管理过程的阶段划分,我们将实验模块教学过程划分为模块选取、资源准备、实验项目实施、文档总结与实验项目评价等四个阶段。在每个阶段进行细致的任务分解,强调学生与老师的共同参与。在模块选取阶段,要求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按照实验要求制定实验计划;在资源准备阶段,学生组成实验项目小组,并制定小组的工作计划,教师负责分配各实验小组盼教学资源;在实施阶段各小组按照任务计划协同工作,并实时与指导教师进行交流;在最后阶段对工作进行文档总结。
3.建立面向过程的评价体系。实验模块评价体系不仅包括实验结果,也要重视实验的过程。例如旅游线路设计实验项目,需要学生对旅游市场中的旅游产品数据进行收集与整理,然后进行统计与分析。在收集与处理的过程中需要学生具备信息搜索、分类、整理的能力以及掌握市场调查的相关理论方法;在统计与分析的过程中,需要学生具备统计学的理论知识和统计软件的操作能力;最终的结果是分析数据与旅游专业理论结合的产物。整个实验项目是综合性的,结果是没有统一答案即开放性的。因此评价体系要注重学生在实验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综合能力。我们一般采用小组汇报答辩的形式,通过自评、互评、教师评价与成果文档打分四个环节完成对项目小组成员的测评工作,保证评价体系的开放性与公平性。
4.建立开放性的模块内容体系。实验模块的建立为整个旅游实验课程内容的选择提供了框架,实验课内容的包括了不同层次、不同课程的内容,因此实验模块的内容不是一成不变的。在选择实验内容时,我们坚持从需求的角度出发,使模块内容尽可能贴近行业现实,使学生可以通过实验理解行业真实的问题。例如旅游社管理信息系统应用实验,学院购买了广泛使用的“金棕榈”旅行社管理信息系统构建模块所需的实验平台,并与旅行社企业进行了合作,及时采用行业的真实数据让学生进行比较分析。行业数据是每年变化的,会对实验过程与实验结果产生影响。与企业的广泛合作也使得学院对旅游企业的各类管理系统的选择范围不断增大,可以让技能实践类实验得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对综合创新性实验的内容,则根据行业实际存在的问题与学生的基础,由学生直接对实验项目进行设计。因此整个模块内容体系是开放性的,是不断自我完善的。
四、结论
高等院校要实现旅游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就必须不断加强对实验课程的建设力度。目前,在旅游专业实验教学中普遍存在专业特色欠缺、教学目的不明确、教学资源使用不合理等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采用构建实验模块为框架的课程体系的方法,对已有的实验课程进行优化,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构建实验模块不仅仅是对教学内容进行简单的再组织,更关键的是同时改进教学方式,优化教学资源配置,以实现实验教学内容与专业培养目标的完美结合。基于模块化实验课程体系建设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除了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外,如何进一步完善适用于本文建设思路的管理体系将是今后工作的重点。
基金项目:青岛大学2009校级教学研究项目“网络环境下《旅游地理学》课程教学创新与实践研究”(项目编号:JY0922);山东省社科规划研究项目“山东省旅游新业态研究”(项目编号:09DJGZ201)。
一、确定课程目标,有的放矢
信息传播技术的迅猛发展和人们日益提升的生活标准,越来越使得界面设计成为数字信息设计与传播各个环节中极其关键的一环,业界对UI设计师的需求也越来越迫切。其工作职能大体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图形设计(GUI,Graphic User Interface),主要是软件产品界面的视觉设计;二是交互设计(ID,Interaction Design),主要设计软件的操作流程、树状结构、交互模型、操作规范等;三是用户测试或用户研究(UE,User Experience),其目标恰在于测试交互设计的合理性以及图形设计的美观性。
(一) 岗位需求分析
从招聘信息来看,岗位需求多为UI设计师、高级UI设计师、Web界面视觉设计师、交互设计师、游戏UI设计师、软件UI设计师、手机UI设计师等几类,对专业的要求多集中在美术、设计、人机交互、计算机、多媒体等相关专业。
(二)岗位技能分析
从以上岗位的职责描述及任职资格来看,多要求从业人员具备跨学科、综合性的理论素养和实操能力。具体来说,一是熟练使用Photoshop / Flash/ Dreamweaver / Illustrator等工具软件;二是精通CSS、HTML语言及其规范,初步了解后台和程序开发之间的关系和逻辑;三是具有一定的美术功底和良好的设计表现力;四是对用户体验有深入理解,具有社会学、心理学等人文学科的知识储备。
(三)课程目标分析
依据数字媒体专业定位及培养方案的具体情况,本课程目标确定为“培养具有创新理念和实际动手能力的界面设计人才,通过模块化教学使学生掌握界面设计的核心理论、本质规律和设计流程,并能够熟练运用相关软件独立完成1-2种类型小型项目的全套界面设计方案,其核心任务是培养学生图形化界面的设计能力,并使其具备更贴近社会需求的职业素养。”
二、构建模块体系,提纲挈领
基于以上岗位分析与课程目标分析,将课程内容整合为三大模块,采用1(基础理论)+1(技能演练)+3(5选3,专题设计)模式,进行模块体系的构建。(图1)
(一) 基础理论模块
基础理论模块是课程的核心模块,以廖宏勇编著的《数字界面设计》为基础进行内容整合,主要介绍界面设计的基础理论、本质规律与设计方法。
1.认识界面:介绍界面的涵义、分类,界面设计的特征,以及图形化用户界面的发展历程等内容。
2.人本界面:介绍认知与设计的关系以及界面设计中的人因工程,帮助学生了解界面设计准则背后的心理及生理依据,更加深入地理解用户体验。
3.界面的整体设计:结合具体案例介绍界面整体设计中的分析阶段与实施阶段,分析阶段主要完成用户与任务分析、市场与目标分析,实施阶段包括对象的模型化与界面的视图设计。
4.界面的视觉设计:与案例分析和软件应用相结合,介绍界面设计中的隐喻、视觉原理与视觉流程、界面设计的艺术语言,以及界面元素的设计,是基础理论模块的重点内容。
(二) 技能演练模块
技能演练模块主要通过案例教学,使学生掌握图形设计软件Adobe ;适当增加其他界面设计软件的内容,使教学更加贴近行业应用。
(三) 专题设计模块
专题设计模块包括图标设计、Web界面设计、软件界面设计、游戏界面设计和移动设备界面设计五个部分,其中图标设计为必选专题,其余四个专题根据个人兴趣选修两个即可,这样既能照顾学生兴趣,又能保证所选专题的学习深度,更契合社会岗位的需求。
三、转变教学方式,因势利导
根据各模块的实际需要,综合运用各种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手段,注重学生参与,强调团队合作,通过激励引导,提升设计能力,培养动态思维意识。
基础理论模块与技能演练模块穿行,有效避免了各模块独立教学容易造成知识遗忘、内容割裂的情况,既能够将设计理论转化为内在因素来指导设计实践,又能为学生掌握软件基本操作留出足够的时间。当前两个模块的学习结束,开始第三个模块的时候,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界面设计理论和软件操作技能。
(一) 集中讲授
基础理论模块以讲授为主,充分发挥教师的专业引导作用,将学生的精力集中于教师所讲授的内容之中,避免因过多的外在形式对学生学习造成不必要的干扰。
[关键词]模块化;改革;教学方法;实践能力;职业素质
[DOI]10.13939/ki.zgsc.2016.40.166
电气设备为专业核心课程,实践性非常强。根据学生就业岗位能力和职业素质要求,打破传统教学模式,构建以变电站一次系统为载体,以提高学生实践能力为目标的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分电气基础知识、电气设备、电气设计、电气运行与维护四个模块,十九个独立项目。以真实工作任务、过程和岗位能力要求为依据,根据不同模块特点采取学训交替、项目导向、任务驱动等教学方法,实现“教、学、做”一体化,理论与实践一体化,学习过程与评价过程一体化的教学模式,显著提高了学生岗位能力和职业素质,为从事电力生产运行、电力装备制造、电气设备安装调试与检修维护、电气工程初步设计等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1 重构课程结构和内容
构建了基于培养学生“知识理解、综合知识应用、岗位能力与职业素质提高”为目标的课程教学体系。设计了基于现场变电运行、检修维护、工程设计等实际工作需要的理论教学内容,强调实用性、工程性和系统性。。与企业深入合作,依据国家相关规程规范和电力生产过程中变电运行、设备检修与维护、电力装备制造、电力工程设计等岗位群的技能标准和职业素质要求,确定了电气设备课程教学内容及深度。
强化实践性教学环节的内容和深度,充分利用专业认识实习、实训、顶岗生产实习、课程设计等实践环节,加深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强化学生实践技能的训练,将“知识”转化为“能力”,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增强核心竞争力。
2 深化教学方法的改革
2.1 采用灵活的教学方法手段
2.1.1 总体教学方法
电气设备课程以项目为载体、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组织教学,以技能训练带动知识点学习,实行“三位一体”的行动导向目标管理教学法。项目按由简单到复杂、由单一到整体再到系统的原则组织安排,每个项目按照真实工作过程进行学习任务划分。每个学习任务均为独立教学单元,教学实施采用“目标、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价”六步骤进行,每一步骤均有明确的目标要求和考核要求。
2.1.2 具体教学方法
(1)案例教学。如项目十八中讲授断路器运行维护及事故处理时,现场结合断路器出现的常见故障案例,分析原因,解读现场试验报告。通过这种现场案例分析使学生掌握电气设备运行维护和故障处理的方法,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了培养学生现场实践能力的目的。
(2)模拟仿真教学。电力行业生产安全具有特殊性,学生在实习阶段难以真正操作电力系统内的各种开关设备,因此采用模拟仿真已成为必要的教学培训手段。如项目十九中讲解变电站倒闸操作时,以某一类操作过程为例,在电气运行仿真实训室全面进行倒闸操作演示教学和学生实操训练,解读运行规程。通过模拟仿真教学,提高了学生对理论内容的理解和操作能力。
(3)现场教学。如项目十二中学习配电装置内容时,通过专业认识实习环节由供电公司专业技术人员和实习指导教师在变电站现场讲解,学生可直观地掌握变电站一、二次设备布置情况,提高了学生真实感觉,强化学生现场辨识能力和工程意识。
(4)讨论教学。对于课程的重点、难点内容常采用讨论教学法。比如在学习电气倒闸操作顺序时,学生采用课堂分组讨论,得出分析结果,每组派代表进行讲解,其他同学提出异议或补充,最后在电气运行仿真实训室进行模拟操作,得出正确的结论。这种教学方法可以有效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查阅相关文献,加深对内容的理解。
(5)实现“教、学、做”一体化教学。实际操作教学法主要用于对课程中的电气设备操作、检修等进行实际演练。比如学习断路器操动机构的工作原理和运行维护内容时,教师在电气设备实训室针对不同型号断路器操动机构进行讲解、学生现场学习和实践训练。这种方法极大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效率。
(6)采用内外(课堂内外、实验室内外、校内外)交叉教学。积极引导学生充分利用课余时间,自主学习,鼓励学生到图书馆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充分利用网络教学资源,扩展视野,了解行业动态和技术发展现状,做到有的放矢地学习,提高电气设备安装与调试、运行与维护、设计等实践技能和职业综合素质。
2.2 采用适合的教学手段和模式
2.2.1 广泛使用现代教育技术
学校为加强教学手段的改善,大规模配置了多媒体教室,为教师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教学创造了良好条件。电气设备课程运用了现代化教学,如录像片、PPT制作课件、CAI多媒体技术等,利用网络技术、电气设备三维动画、FLASH动画、实际设备教学、现场背景、实训环境等手段,组织课程教学。教学过程中先进教学手段与传统板书教学相配合,加大了教学信息量,提高了直观性,对学生理解课程内容、提高学习兴趣起到了积极作用。
2.2.2 工学结合,构建工作过程导向的教学模式
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职业教育着眼于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专业实习实训处于中心地位,教学内容指向于职业的工作任务和工作过程所需知识、能力和素质。在教学设计上打破传统学科体系,建构了理论实践一体化的教育模式。
2.2.3 校企结合,建设稳定的校内、外实训(实习)基地
与企业积极合作,建设了功能齐全、与现场结合紧密的校内实训基地,营造了强烈的现场氛围,学生实训的真实感得到加强,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全面提高。与国网沧州供电公司合作,投资4000多万元建立校内电力培训中心。校内建有变电站电气运行仿真、220kV智能变电站、110kV模拟变电站、电气设备等实训室。
在充分加强校内实训(实习)基地建设的同时,紧密依托行业企业,与国网沧州供电公司、保定吉达电力集团、河北中兴电力装备有限公司等省内多家发供电企业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成为稳定、技术应用广泛的校外实习基地。为应用型人才培养提供了真实环境,实现企业技术人员现场指导,强化了人才培养的职业特征。
2.2.4 建立网络课程,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平台
。
3 根据不同模块的特点采用不同的考评方式与标准
本课程采取多元化的考核评价方法,重视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考核。将职业技能要求的应知应会内容融入考核内容中,突出职业能力的培养,构建以培养实践能力和职业素质为目标的评价体系。
(1)考核方式多元化。课程的考核分理论考试和实践考核。理论考试主要从期末考试、作业、答疑、课堂提问、提交专题报告或分析说明书等五个方面进行;实践考核主要包括现场问答、动手实践和报告等部分。理论考核减少期末考试所占比例,实践考核注重创新和实践能力,实现考核贯穿学习全过程。
(2)突出职业能力的培养,将职业技能要求的应知应会内容融入教学和考核全过程。使课程内容与国家职业标准无缝对接,实现考核标准与职业能力要求一致,实现特种电工作业、高级电工等职业资格证书教育与学历证书教育考评一体化
(3)严格试卷设计,要求试题中的基本知识占40%左右、综合能力与素质应用占60%左右。既考核学生对课程基本知识的掌握程度,又考核学生对所学知识理解、运用能力和综合职业素质。
4 课程特色
(1)基于电力行业及相关产业不同岗位工作过程的技能标准、岗位能力和职业素质要求选取课程教学内容。以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为目标,从行业企业生产一线工作的实际需要出发,构建了科学合理的课程内容体系。
(2)课程教学情景真实化、现场化。课程教学以系统真实运行变电站为情景,充分利用学校实践教学设施和电力培训中心、校外实训基地等资源,针对不同的课堂教学内容,选择不同教学环境和场所,绝大部分课堂教学内容实现现场化。
(3)“变电站电气主接线”贯穿课程教学全过程。打破原有课程结构,重构课程体系,将课程内容按岗位群的技能要求和职业标准分为四个模块。教学以真实变电站为情景,以变电站电气主接线为主线,深入展开各模块内容教学。
(4)以学生为本位,以项目为载体,以任务为驱动,“教、学、做”一体化。学生根据任务要求完成各项学习内容和岗位技能训练,学生由被动“教”变为主动“学”和“做”,老师由传统课堂“教”变为工作现场“教”,实现“教、学、做”一体化,充分挖掘学生自主学习的潜能,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基于工作过程的岗位能力和职业素质。
(5)全过程考核。根据项目特点和具体任务要求,对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训练全过程考核。每个教学模块完成后通过网络资源在该试题库内随机抽取试题进行测试,课程教学内容全部结束后从试题库中随机抽取试题进行综合测试。
5 改革成效
通过对2012―2014级3届供用电技术、电力工程技术专业的学生电气设备课程进行改革和实践,采用模块化教学后,学生的学习热情、学习效率、实践能力、创新创业能力和职业素质都有了明显提高。
参考文献:
[1]路文梅.发电厂变电站电气设备与运行维护[M].北京:中国水利电力出版社,2014.
关键词: 模块化课程;培智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15-0241-01
特殊教育的重要性越来越摆在了改善民生、推动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高度。本文通过对模块化课程在培智教育中的运用研究,以期对我国培智教育理论的发展和完善提供一些理论视角及实践探讨。
(一)模块化课程的优势
首先,它能做到先进性与广泛性的结合,适应不同程度接受能力的学生。教学模块一般分为基础型模块、专业型模块、延展型模块,这种不同层次的教学模块,无不是尊重学生差异性和层次性的体现。如在教学中针对轻度智残学生比中、重度学生接受能力强的特点,在基础型模块课程课时达标的情况下,尽可能的加大专业型模块和延展型模块的课时,而针对中度和重度智残的学生可能截然相反。因此模块化课程有利于缓解学生接受能力不一影响教学效果的问题。
其次,模块的系统化有利于推进教材建设的系统化、科学化。模块不是一个单一的机构,它是一个系统化的体系。模块化的课程构建的必要条件之一是有与之配套的教材。而目前特殊教育教材适应人群和教材编制的局限性问题十分突出,因此,模块的系统化有利于推进教材建设的系统化、科学化。
再次,模块的整体性以及子模块的相对独立性有利于帮助教师对教学资源的择优选取和集中整合。这对当前培智教学中现有教学资源不足且利用率低的窘境无不有利。模块内含的子模块之间以及子模块内部的各要素是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首先这种对立性主要体现在独立性上。
最后,模块化课程的实施不仅能提高培智学校的教育效果,也能一定程度上消解人们对特殊教育的误解。包括不少在智障学校教师在内的社会上的人对特殊教育存在误解。模块化课程的实施在提高培智学校的教育效果的同时,能让越来越多的人认为,特殊教育并等于寄养或者托管所,它是需要教师认真上好每一堂课的,它理应拥有自己较为完备的教育体系,理应成为残疾人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有机组成部分。
(二)模块化课程在培智教育中的实践理路
1、按照“厚基础、重技能、强适应”的原则,构建培智教育特色鲜明的模块化课程体系
“厚基础”就是要强调专业基础课教学,为智障儿童打好文化基础;“重技能”就是要特别重视智障儿童相关职业技能的培养,为他们以后的择业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强适应”就是应具有前瞻意识、市场意识,以适应人才市场对学生的特殊要求和不同领域的变化差异。按照这些原则,为智障儿童“量身打造”的课程体系还必须体现培智教育的特色。培智教育不同于普通教育,其在不同年龄阶段的教育重点和普通教育存在差异。
2、要重视校本教学资源的开发,为模块化课程建设“铺路”
培智学校应积极开发利用校本教学资源,为模块化课程建设提供资源支持。首先,应坚持系统化的原则。应把学校内的各种教育因素作为一个系统整体进行构建,都应该把它们看作一个多位一体的资源开发利用的系统网络。其次,应坚持差异性的原则。要考虑到不同智残程度的学生心理需要和内在思想的差异性,合理择取和整合与课程合宜的教学资源,做到因材施教、因势利导。再次,应坚持多样化的原则。如开发利用手段的多样化、开发途径的多样化等等。
3、加强基础理论研究和应用理论研究,助推模块化课程建设
科学的理论是教育改革的先导与基础。我们只有加强特殊教育模块化课程建设的基础理论研究和应用理论研究,才能全方位、多角度的助推模块化课程建设。加强特殊教育模块化课程基础理论和应用理论的研究必须注意:一是要转换研究视角,应坚持开放的、国际的眼光,注意借鉴美国、日本、英国等发达国家的特殊教育的相关研究成果;二是要注意更新研究思维,要善于运用系统论的观点多角度、全方位的研究模块化课程的理论基础、模块化课程实施的路径、模块化课程实施的保障体系等;三是研究必须秉承“以人为本”和“以学生为中心”的教改理念,注重反映当下特殊教师和智障儿童的现实呼声,以发现问题为“现实切入点”,构建科学全面的基础理论研究和应用理论研究的科学体系。
4、模块化课程体系建设中贯穿“生活质量导向课程观” ,重视智残儿童的个人发展以及其内在价值观培养
生活质量导向课程观主要指“注重人的内在价值感而不再以学科为导向,注重人的主动性而不再是社会主导,注重人的生涯性而不再进行条块的割裂,注重生态性而不是一味地以教材为中心” 。目前一般培智学校将课程分为必修课程(如数学课、语文课、劳动技能课等)和选修课程(电脑课、艺术休闲课等),并没有根据智障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市场的需要将课程模块细分,难以满足不同智障程度儿童对一般性和个性化的需求,导致教学良好效果难以取得。
[关键词]模块化 课程建设 中高职教育衔接
),女,吉林延吉人,辽源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高等职业教育及英语教育教学研究。(吉林 辽源 136201)
[课题项目]本文系吉林省教育厅2012年高等教育教学重点课题“高职院校英语课程标准与职业岗位技术标准对接研究”的研究成果之一。(项目编号:STZ2012-03)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4)09-0017-03
强化中职教育与高职教育的有机衔接,是完善职业技术教育体系的应有之义,是促进中职教育与高职教育协同发展的必然要求。《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作为指导我国教育领域改革的纲领性文件,在第十七条明确提出“建立健全职业教育课程衔接体系;鼓励毕业生在职继续学习,完善职业学校毕业生直接升学制度,拓宽毕业生继续学习渠道”。中高职教育衔接工程是我国职业教育特定发展阶段的必然产物,是通过开发我国丰富的人力资源以促进宏观经济转型升级的有效路径。由于课程是教学过程的核心,因此,实现课程的有效衔接是中高职衔接顺利实施的关键。但是,当前我国中高职教育衔接体系暴露出模块化课程设计理念落伍、模块化课程开发偏离市场需求和学生的求学诉求、模块化课程教学方法及内容缺乏科学性与系统性、模块化课程评估标准不规范等诸多问题。模块化课程建设是创建特色型中高职职业教育的关键,有助于满足社会对人才的多样化需求,对探索中高职教育衔接的有效实施路径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一、中高职教育衔接模式下模块化课程设计存在的问题
(一)中高职教育衔接模式下模块化课程开发的问题
中高职教育衔接模式下模块化课程开发活动主要有如下问题:
1.中高职院校缺乏契合人才市场需求的人才培养计划。中高职教育的目的在于通过建立以人才市场需求为导向的人才培养实体,培育符合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各层次人才,服务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求。当前我国中高职院校受教学资源的限制,其模块化课程在开发阶段缺乏对该专业对口就业市场的必要调研和对未来就业趋势的充分认知,这使得课程开发的方案设计偏离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核心定位,使得所培养的专业人才不具备从事指定职业或岗位所需的职业技能。
2.职业院校没有将课程体系建设与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定位目标进行有机结合和系统考量。中高职院校在课程设置问题上各行其是,课程内容大面积交叉重叠;在教学方法上缺乏协调,任课教师未能在充分了解学生差异性的基础上协调好教学内容的广度与深度的关系,没有体现中高职教学层次的差异性。
3.中高职院校没有与企事业单位通过深度校企合作的方式来开发模块化课程。校企合作作为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虽然已经引起各地教育主管部门以及职业教育的广泛重视,但目前在深度和广度上还远远不够。部分中高职院校不重视与本地企业的合作,未能有效吸引企业的资深人士参与职业教学改革和专业人才培养计划的制订,使得中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计划与市场的真实需求相脱离,从而不能有效服务于区域经济的发展。企事业单位与中高职院校对于人才培养应具备的职业核心能力,在认知水平和认知角度上存在明显差异。部分中高职院校在制订模块化课程开发方案时,没有对该课程所属专业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没有考虑职业岗位的真实需要,从而不能将课程开发方案与学生未来可能从事的职业或岗位所要求的技能相结合,直接影响了人才培养质量。
(二)中高职教育衔接模式下模块化课程教学的问题
中高职教育衔接模式下,模块化课程教学过程易暴露如下问题:
1.中高职教育衔接模式下,模块化课程教学易出现系统性与科学性欠缺的问题。当前我国中职教育与高职教育尚未形成统一、连贯的教育体系,同类专业之间缺乏衔接和递进。中高职教学体系是以课程为教学单元的传统教学体系,部分引入模块化课程教学模式的中高职院校缺乏系统化、科学化的专业模块教学教材,没有成熟的教学大纲和教学方法,这使得任课教师难以迅速熟练地掌握模块化课程的教学内容及课程考核标准,从而暴露出教学内容重点不突出、教学难点把握不到位、教学进度控制不精确等诸多问题。
2.中高职教育衔接模式下,模块化课程教学易出现理论教学模块与实践教学模块的教学过程不同步的问题,导致专业课程教学效果不理想。课程实训项目的教学目标要求对学生的综合技能素质进行训练。在模块化课程教学过程中,任课教师通常运用理论课程分模块教学的方法,容易导致实训教学组织与理论课教学组织脱节。
3.中高职院校的教师与学生对模块化教学模式的方法和技巧缺乏有效把握。多数教师和学生只能使用适合传统课程教学模式的教材及辅助学习资料展开学习,教师备课和学生自学都缺乏支撑模块化教学模式的教辅材料的支持,没有针对性的学习方法和技能的帮助,从而降低了学生的学习效果,并使得部分学生产生厌学和弃学情绪。
(三)中高职教育衔接模式下模块化课程考评的问题
模块化课程建设要求中高职院校建立基于中高职教育衔接模式的标准化教学绩效考评制度。当前我国中高职教育衔接模式下的模块化课程考评存在如下问题:
1.中高职教育衔接过程中的模块化课程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估工作,存在教育观念滞后的问题。当前模块化课程教学质量评估工作重视对学生掌握固化知识的教学效能评估,忽视对学生能力培养水平的有效评估;重视对教师教学过程的考评,忽视对学生学习主体能动性的考评;重视对学生的集体主义素养的培养,忽视对学生个性化发展诉求的必要尊重。这导致中高职教育衔接的方向偏离职业教育目标设立的初衷,降低了有限的职业教育资源投入产出比,使职业教育文化建设效果浮于表面而未能深入。
2.中高职教育衔接过程中的模块化课程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估工作,在程序和方法上存在问题。中高职院校的模块化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估工作的评估流程不够规范,评估方法缺乏系统性,对评估数据的分析和处理缺乏科学合理性,从而使得模块化课程的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估难以有效地指导教学活动。中高职院校普遍重视来自上级主管部门的外部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估活动,并为此投入大量资源来追求优异的评估结果,以期提升中高职院校的社会知名度与美誉度,但此举在执行过程中易导致应对上级监督和评估的举措流于形式,偏离外部的评估目标。中高职院校对本级教学主管部门的内部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估建设普遍不够重视,具体的评估过程缺乏规范性,评估方法也缺乏科学性。究其原因,主要是对内部监控与评估过程的严格要求导致学校内部问题的外部化,从而影响校方声誉,不利于学校展开招生和就业工作。此外,校内各部门职工与教工之间过度熟稔的人际关系,使得校内管理部门难以严格按章办事,从而影响了教学主管部门的监督与评估质量。
二、基于模块化课程设计的中高职教育衔接的对策
(一)中高职教育衔接过程中模块化课程建设的原则
1.中高职院校应当以职业或岗位需求为导向来制定模块化课程建设标准。中高职的课程结构应当以人才培养目标为出发点,通过深入市场调研的方式掌握当前社会对指定职业或岗位的需求特征,并以此制定各门课程及各教学模块的建设标准。部分实用性较强的中高职专业,可以依据人社部已颁发的职业分类制度和职业资格考试大纲要求来制定统一规范的人才培养方案准则。在人才培养准则中,应明确中高职院校对人才的差异化培养定位,以高效的教育分工协作方式来提升中高职人才培养的效能。模块化课程教学模式有利于将中高职的同类课程教学内容衔接起来,从而在有效满足人才培养计划要求的前提下,提升中高职学生的课程学习效果,使得学生在同等的学习时间内能获得岗位所需的更强的从业技能。
2.中高职院校应当以从业核心能力培养为核心来规范模块化课程建设工作。中高职院校应以学生的能力培养为轴心,正确处理好中高职理论教学与技能教学的科学匹配问题,实现以能力培养为本位的中高职教育的理论与技能教学的衔接。模块化课程建设既要重视中职毕业生与高中毕业生之间存在的职业技能实践基础的差异,也要重视他们之间存在的学力基础的差异。中职阶段教学工作应当在充分考虑中职学生的心理成熟度和专业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展开以基础理论知识能力培养为核心、以基础理论课程教学为重点、以强调“学中做”为指导理念的教学,强化对学生基本专业技能训练。在高职阶段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以专业技术能力培养为核心,以技能掌握能力教学为重点,提升学生对理论知识的认知水平,以“做中学”为教学指导理念,强化对学生的专业技能训练,以有效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和自我发展能力。这要求中高职教育明确划分通识性课程模块和专业性课程模块,并将各模块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辅资料、教学评估标准及其对专业技能的要求等要素有机组合为一体,形成有助于提升学生职场竞争力的从业核心能力。
(二)中高职教育衔接过程中模块化课程开发策略
中高等职业院校的模块化课程开发策略可以从时间序列和内容重构等两个维度有序展开。
1.模块化课程教学时间序列安排应符合中高职衔接式教育模式的基本规律。中高职衔接式教育模式是由若干前后连贯的教学活动构成的。中高职衔接式教育模式的课程设计依照由易到难、由通识课程到专业课程的顺序展开,并在学生对具体课程内容的认知顺序、智力与素质培养顺序依次递进的基础上来安排具体知识模块的教学时间顺序,以确保学生系统地获取专业知识。。中高职衔接下的模块化课程教学活动,其组成成分繁多,因此,任课教师应将各模块所蕴含的教学知识与教学技能要求与学生的认知能力相匹配,由此形成在教学时间轴线上的知识教学时间序列、能力教学时间序列及素质培养时间序列。。
2.模块化课程教学内容序列安排应符合中高职衔接式教育模式的基本规律。模块化课程教学活动应当按其教学内容的内在逻辑性来优化其教学内容组织形式。依据教学方式的不同,中高职衔接式模块化课程教学内容组织可以划分为理论教学模块、实践技能教学模块及综合创新教学模块等。一是中高职教育衔接式理论课程模块教学设计,应着力于对中职教育阶段与高职教育阶段的理论教学内容分工。。高职阶段的理论课程模块教学工作,应重点拓展学生的知识广度和深度,培养学生运用所学基础理论知识来开发创新思维的能力。二是中高职教育衔接式实践课程模块教学设计应细化为专业课程实践教学模块和综合实践教学模块设计等内容,并着力于划分中职教育阶段与高职教育阶段的实践教学分工。中职阶段的实践教学应偏重于专业课程型实践教学内容的安排,实践教学时间安排亦应与中职阶段的理论知识教学内容相匹配,实践教学内容安排亦应与中职阶段理论教学内容相融合;高职实践教学阶段的人才培养目标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结合其所学理论知识发现、分析并解决具体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系统运用所学知识来指导实践活动的能力。
(三)中高职教育衔接过程中模块化课程教学策略
模块化课程教学法是以教学目标为依据所采取的教学行为的总称,是保障教学活动秩序有效进行的手段。。
1.中高职院校应当基于模块化课程教学模式来确立人才培养目标,以作为中高职课程衔接的立论基础。人才培养目标直接决定中高职学生所接受教育的内容及质量水平,关系到学生毕业后的职场定位,因此需要中高职院校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提出设计方案。中高职教育衔接背景下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应当着眼于人才市场需求,具有一定的前瞻性,以确保在较为漫长的中高职人才培养过程中,学校为地方社会与经济输送的人才能满足社会需要。中高职教育衔接式人才培养目标的制定,应当充分考虑学生的既有知识结构和认知能力水平,切实保证将教学内容安排与学生的知识结构和认知能力相契合。中高职院校在设计人才培养目标时,应当充分考虑学生的就业诉求和人才市场的实时需求动向,便于学校及时掌握根据区域经济发展的最新动向并修正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2.中高职院校应当基于模块化课程教学模式的人才培养目标来确立与专业对口的职业群或岗位群。与专业对口的职业群设计,是中高职院校预先设计的各专业学生未来可能从事的职业及岗位的集合。职业群设计方案是课程建设的重点,应清晰地阐述职业活动的若干基本功能单元,并将其与模块化课程的各教学模块单元相对应。中高职院校可以将各职业功能模块划分为基本模块和可选模块两类,制订差异化课程模块教学方案,并实施针对各模块的单独考核和独立授予证书策略。同时,中高职院校还应当制定各模块单元的核心技能标准,明确学生应具备的技能和水平,并开发支持学生核心技能培训的教材,考虑采用适当的教学方法。
3.中高职院校应当基于模块化课程教学模式的职业群设计方案来确定教学内容模块。。一是应坚持系统性原则来设计模块化教学内容。模块化课程教学法应当秉持系统设计与分步实施的策略。中高职教育的衔接过程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中职院校与高职院校在模块化课程教学的诸多方面。中高职院校应当将模块化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大纲、教材及教法等教学基本要素进行优化重组,形成适合中高职教育衔接模式的教学内容,有针对性地提升模块化课程的教学效果。二是应坚持实践性原则来设计模块内容。模块化教学模式是中高职教育衔接工程中的教学制度创新,具有新颖性和实践性的特点。教育主管者应当紧扣人才市场需求和学生诉求来制订模块化课程教学的具体变革方案,并在实践中根据前期模块化课程教学变革的反馈意见,及时进行有效的调整。
(四)中高职教育衔接过程中模块化课程的教学质量评估策略
科学的考核评估体系是检验和保障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手段。。
1.中高职院校应当建立针对模块化课程的目标要素与方案(Object Factor Program,OFP)式教学质量评估体系。针对模块化课程的目标要素与方案式教学质量评估体系,充分考虑了中高职教育衔接的背景,并汲取了模块化教学模式的优势,实现了对中高职教育衔接背景评价与模块化教学的教育目标的统一评估。通过向针对模块化课程的目标要素与方案式教学质量评估体系输入影响教学目标各影响因子的测量值的方式,来提出相对科学、有效的综合评估值。针对模块化课程的目标要素与方案式教学质量评估体系包括三个要件,即教学目标、影响教学目标达成的教学要素及教学方案,三要件构成相对统一与封闭的评估流程循环。对于模块化课程的教学效能评估而言,教学质量评估者首先应在分析专业教育目标的基础上,理解该专业人才培养计划的精髓,掌握该专业培养的人才所针对的社会需求类型;其次,评估者应将影响模块化课程教学质量的各要素分解,并制定科学的评估标准和实施措施;最后,评估者应选择适当的方法将各评估要素值进行汇总,总结出评估的最后结果,并据此制订相应的教学质量整改方案。
2.中高职院校应当建立针对模块化课程的教学质量全程监控体系。为便于中高职教育衔接模式的具体落实,教务部门和教学部门可通过协商的方式,将课程进行模块化分解,以形成若干利于教学实务操作的课程教学模块。由于中高职的人才培养计划具有系统性的特点,支撑其人才培养计划的具体课程之间以及课程内部各模块之间具有有机性的特点,这要求中高职院校建立针对模块化课程的教学质量全流程监控体系,以有效促进各门课程之间及各模块之间教学资源的综合利用。针对模块化课程的教学质量全流程监控,应当起始于课程设置,包括对课程分解为若干模块的监控、对模块化教学活动全过程的监控、对模块化课程教学效能评估过程的全方位监控等具体内容。中高职院校应当在对企事业单位和职业教育主管部门调研的基础上,结合中高职衔接的实际情况,做出面向模块化课程的教学质量全流程监控设计方案。
[参考文献]
[1]廖毅芳.建构中高职衔接物流专业模块化课程体系研究[J].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4).
[2]毛越华.MES视角下我国中高职衔接课程开发策略论[J].教育与职业,2013(6).
近年来,数据挖掘与商务智能技术发展迅速,充分借鉴国外相关研究,尤其是ACMSIGKDD课程委员会对数据挖据课程建设建议,对进行数据挖掘类课程的教学建设研究有重要意义。ACM(美国计算机协会)于1998年成立了SIGKDD(知识发现兴趣小组),致力于知识发现与数据挖掘的相关研究,ACMSIGKDD课程委员会连续多年多次更新其主要课程———数据挖据课程的建议,其中委员会将数据挖掘课程分为基础部分与高级主题,基础部分覆盖了数据挖掘的基本方法,高级主题既有数据挖掘基本方法的深入研究,又有更高级算法的介绍。国外很多大学的计算机科学学院、商学院都开设了数据挖掘类课程并同时进行相关研究。波士顿大学开设了“数据管理与商务智能”课程,课程主要包括基础、核心技术、应用三部分。许多国外著名大学建立了教学管理系统,提供大量的案例、在线讨论和在线辅导功能。国内很多学校都开设了数据挖掘的相关课程,我国大多数高校的课程大纲内容与国外大致相同,只是在实践部分选用了不同的商务案例。数据挖掘的应用领域广泛,因此可以根据开课学院和专业选择合适的实例。
二、根据信息管理专业本科生培养要求确定课程目标
数据挖掘课程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前沿学科,对计算机软硬件、数据库、人工智能技术、统计学算法、优化算法等基础知识都有较高的要求。因此该门课程开设在学生大三下学期,既有相关知识的基础,又为大四做毕业设计提供了一种思路。信息管理专业是计算机与管理相结合的专业,旨在培养具备信息系统开发能力与信息资源分析与处理能力的综合应用型人才。对信息管理专业的学生而言,本课程主要的目标是数据挖掘算法原理理解、数据挖掘算法在商务管理问题中的应用以及常用数据仓库与数据挖掘软件的熟练应用和二次开发。
三、基于模块化方法的课程内容分析
模块化教学模式是按照程序模块化的构想和原则来设计教学内容的一整套教学体系,它是在既定的培养目标指导下,将全部教学内容按照一定标准或规则进行分解,使其成为多个相对独立的教学模块,且各教学模块之间可以按照一定的规则有选择性的重新组合。学生可以根据个人兴趣和职业取向在不同模块之间进行选择和搭配,从而实现不同的教学目标和人才培养要求。模块化教学本质上是以知识点与实践的细化为出发点研究的。商务智能方法本身非常丰富,实践应用也是课程的主要特点之一,因此十分适合使用模块化的知识分解方式。本课程的知识点模块管理分为两个层次,一是从宏观角度设计课程的基础内容模块和高级主题模块;二是从微观角度针对较为复杂的教学内容进行的知识点划分。
1.课程主要内容模块化分析。目前该课程包括十章理论内容,分别为数据仓库与数据挖掘的基本知识、数据仓库的OLAP技术、数据预处理、数据挖掘系统的结构、概念描述:特征化与比较、挖掘大型数据库中的关联规则、分类与预测、聚类分析、复杂类型数据挖掘和序列模式挖掘。根据模块化管理的宏观角度分类,课程内容的第一至五章属于基础理论部分和简单数据挖掘技术的介绍,可以作为基础内容模块;第六至八章为数据挖掘的核心算法,其中既有基础理论与技术方法,又可深入到较难的方法和复杂的应用,因此介于基础内容与高级主题之间;第九、十章可以算做课程的高级主题模块;另外,课程的实践模块既包含数据仓库的建设又包含数据挖掘算法的应用,难度也介于基础内容与高级主题之间。
2.复杂知识点的模块化管理。从微观角度对知识点进行设计主要针对的是上述的高级主题、以及难度介于基础内容与高级主题之间的章节,由于这些章节知识点在难度上有一定层次,讲授内容弹性比较大,因此需要在课程设计中明确一定课时量所要达到的难度。以商务智能技术中的分类算法为例:首先一般的入门课程都会介绍分类算法的概念和基本原理;接着开始介绍分类算法的基础算法———决策树,而决策树算法中又包含ID3等多种算法,并且除了决策树外,还有其他更高级的分类算法;在真正使用分类法进行预测时,还要分析预测准确度;最终要将所学知识加以应用。这样就形成了一个结构清晰、难度循序渐进的知识点模块的层次关系。在宏观角度、微观角度对教学内容进行分类的前提下进行相应的授课方法与考查方法的研究,才能真正有助于学生的学习。
四、授课与考核方法设计
对不同层次学生要求不同,这种不同既体现在知识点的要求上,又直接体现在任务的难易性程度上,这都需要教师在课程设计时充分考虑不同要求情况下的不同的授课方式,并使学生清楚自己需要掌握的程度。对于高级算法和实现部分,通常可以选择一到两章内容采用专题探讨式的教学方法。这种方法是指在教师启发和引导下,以学生为主体,选择某个基本教学单元为专题,学生自主研究作为知识传递的基本形式,将多种灵活的教学方式综合运用到教学环节的教学方法。根据信管专业培养方案的培养目标、以及对学生调研的情况,实践环节比较适合选择成熟的商务智能工具进行数据的整合和多维数据建模,也就是直接使用现成的;或者使用数据挖掘软件进行数据建模,完善数据挖掘算法。可以针对学生管理基础课与IT基础课知识的掌握情况,选择合适的工具为学生设计综合性实验。实验中给出部分操作步骤,并在实验后期仅给出数据与工具,让学生自己设计数据仓库、进行数据挖掘、并对挖掘结果进行多种形式的展示。
五、结论
关键词:就业能力;高校;工商管理专业;课程建设
1基于能力培养的高校工商管理专业课程建设的必要性
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面临着经济增速放缓与产业结构调整的双重压力,但也迎来了新的机遇。在这一过程中,企业的经营形势更为复杂多变,对工商管理人才的需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需要工商管理人才素质高、能力强,能够利用知识分析经营形势,处理经营事务并进行经营管理决策。这导致高校为了适应这一变化,必须以能力本位为思路开展工商管理专业建设。而课程建设是专业建设的重要环节,抓好课程建设是提高高校教学工作质量和培养高素质人才的保障,要科学合理的进行专业建设就必须重视课程建设。工商管理专业作为许多高校的传统优势专业,要适应新的经济环境,突出自己的特点,保持竞争力就更应该以人才的能力培养为核心做好课程建设。
2基于能力培养的高校工商管理专业课程建设的改革路径
2.1课程设置改革
课程设置是工商管理专业课程建设的基础和核心。工商管理专业课程的课程设置应该以就业能力为导向、以模块化课程为基础。
2.1.1以就业能力为导向
就业能力,即“可雇用性”,就是指能够取得工作和继续工作的能力。就业能力既包含得到工作机会的能力,也包含了在工作中持续发展、提升就业竞争力及实现良好职业生涯发展的能力。从内容上看,它的实质是学习能力、应用能力、创新能力等能力的集合。高校的工商管理专业课程设置必须以就业能力为导向,强调课程建设目标与工作岗位中要求的就业能力相适应。一方面工商管理专业课程要坚持工商管理学科“厚重性、前沿性”的特点,要体现一定的学科理论基础,不能丢弃工商管理学科理论知识体系的基本要求,更不能把高校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等同于职业教育。另一方面,在坚持加强工商管理专业课程建设的学科性的同时,根据市场、工作岗位对人才的能力要求来设置课程,加强实验实习等实践类课程建设,在课程教学内容与方法别突出就业能力的培养。
2.1.2以课程模块建设为基础
模块化课程的设置能够适应社会上对工商管理岗位的能力需求,并体现工商管理的学科特点。以模块化课程建设为基础,首先是要高校明确工商管理专业毕业生以后主要就业的几个工作岗位,然后以这几个工作岗位的职业能力需求将课程分为通识知识课程、专业知识课程、专业能力课程三个大类模块,再分别明确三大模块课程所占的课时比例及大致的教学层次,最后设置三大模块中具体的课程名称、学时及进度,并确定核心课程,在各课程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中确定某些课程内容对应的职业资格证书,体现对学生各种知识和能力的培养。
2.2课程教材改革
教材是学生学习课程的重要工具,工商管理专业课程建设同样离不开教材建设的支撑。很多高校都在教材建设方面付出了努力,但教材建设中还有许多问题有待解决,比如教材雷同、缺乏特色、案例偏少等。
2.2.1支持校本教材
做好教材建设,应该支持高校教师联合企业管理人员一起组织开发工商管理校本教材。在自己开发教材的过程中,由于教师对知识的重点难点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能力比较熟悉,再参考企业管理人员的实际工作经验,一般能增强教材的适应性,更多的体现教材的特点。校本教材的建设尽量配合精品课程建设,充分考虑精品课程的教学进度和教学资源以及学生的反馈信息不断进行调整,实现以精品课程建设促进校本教材建设。在校本教材的建设中还应该设置专项基金,评选优秀的工商管理校本教材,适时的开展教材开发专项科学项目研究。
2.2.2丰富教材类型
除了积极支持工商管理专业校本教材的编写和使用,还应该丰富教材类型,建议教师和学生以多种媒体有机结合的立体化教材作为基本教材,在课堂使用时利用多媒体、网络等多种教学手段使用这些教材。并且鼓励师生多使用参考教材,阅读课外书籍,拓宽专业视野。比如考虑到工商管理课程博大精深的特点,要求教师推出推荐教材名单,由学生自行选择使用一些参考教材辅助课堂教学,比如使用英译本或双语编写的管理课程教材等。同时,将这些教辅材料信息传输到工商管理课程的教学资源信息网上,供广大师生查阅、学习。
2.3课程教学内容改革
2.3.1增加教学案例
工商管理专业课程教学内容的改革应该结合企业的实际岗位要求进行,也就是充分模拟企业工商管理职位的环境对课程的教学内容做出调整。。
2.3.2多元化课程教学内容
课程教学内容要保持先进性必须有创新思维,这方面可以利用产学研结合的教育模式聘请企业管理人员为客座教授,将他们带入课堂,为学生作专题授课。另外,也可以将工商管理学科竞赛的内容、社团活动的内容引入课程教学,以学科竞赛和社团活动内容作为主题开设专门课堂,将课程教学内容多元化。
2.4课程教学方法改革
2.4.1注重教学方法的创新性
工商管理专业课程建设中要注重教学方法的创新性、启发性。所谓教学方法的创新性即创新不同的教学方式,以新的教学方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由于这种方法极大的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充分的促进了师生之间的“教学相长”,同时也比较符合工商管理专业知识面广、对实践能力要求比较高的特点,可以考虑在工商管理专业课程教学方法中予以推广。
2.4.2注重教学方法的启发性
所谓教学方法的启发性即要求注意教学方法要能激发学生的思考,带动学生的自主思考。要探索容易被学生接受,有利于学生掌握实践知识和能力的教学方法以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并非易事。。“微课”教学模式不仅仅是教学形式的创新也是教学理念的创新,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它内容精简,更具有针对性;而且更利于传播和交流,有利于启发学生思维。对于工商管理专业课程来说,“微课”教学模式更有利于讲授各课程中存在的大量的教学案例。
3结语
课程体系建设是高校培养人才、锻炼学生能力的重要手段,也是许多高校实现向应用型大学转变的改革路径。工商管理专业是知识更新较快、对实践能力要求较高的专业,应该以能力培养为核心对课程设置、课程教材及课程教学内容与方法进行改革,使课程建设向应用化、科学化的道路迈进。
参考文献
[1]黄金梅,张凯,袁金龙.基于创业能力核心的工商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建设[J].经济研究导刊,2013(9):293-294.
[2]朗春婷,刘楠.能力本位的工商管理类专业课程建设[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4(12):143-144.
[3]郭占元.探讨民办高校工商管理类核心课程群的建设[J].吉林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5(8):129-132.
[4]董治国.应用型本科工商管理实践课程体系建设探讨[J].苏州教育学院学报,2011(4):94-97.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模块化课程;框架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4)23-0007-02
一、模块化课程的特点
模块化课程是一种偏向能力本位的课程。。其主要特点如下:
1.强化了职业能力培养
模块化课程教学具有代表性的有两种模式:一是模块式技能培训(简称“MES”),是国际劳工组织在20世纪70年代初研究开发出来的以现场教学为主,以技能培训为核心的一种教学模式。它是以岗位任务为依据确定模块,以从事某种职业的实际岗位工作的完成程序为主线,可称之为“任务模块”。另一种模式是能力本位(简称“CBE”),是以知行能力为依据确定模块,以从事某种职业应当具备的认知能力和活动能力为主线,可称之为“能力模块”。两者的区别是:CBE是从职业普遍规律和需求出发,侧重于职业基础通用能力;MES是从职业具体岗位工作规范出发,侧重于职业岗位工作能力。但两者也有共性,即都强调“能力”和“应用”。
强化职业能力培养正是应用型本科教育的本质特征,应用型本科专业的课程改革吸纳了模块化教学的核心要素,并结合本科教育的特点而开发出的课程模式。
2.优化了课程结构体系
长期以来,在课程设置过程中一直存在着学科自成体系,各自为政的现象。每门学科都为了追求各自学科体系的完整性,造成很多教学内容重复。实行模块化以后就能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如工业设计专业,培养学生正确的设计观、设计概念十分必要,过去为了满足教学需要,开设四门课程:即专业导论、工艺美术史、工业设计史、设计概念等。各学科为了追求完整性、系统性,每门课程都要讲述设计史,重复交叉的内容很多,现在把它整合成一个模块――“设计理念及思维”,将相关内容进行了整合,使学生在了解美的历程、造物的历史、工业设计历史的同时,形成了正确的设计观,建立起来基本的设计理念和设计思维,激发学生专业兴趣,为今后的学习奠定基础。
3.解决了理论和实践相脱节的问题
模块化教学强调智能一体、知行合一,强调理论、实践、练习、研讨的同步式一体化的教与学,强调在专业教学过程中,把理论学习与实践等环节紧密结合,通过教学内容的有机组合和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改革,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解决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相脱节的问题。此外,模块化教学还可以将过去分散的、零散的实验综合起来,形成系统化的实验,提高学生综合设计能力。
4.教学更有针对性
过去的公共基础课没有和专业结合,全校所有专业使用相同教材,教学内容相同,课时也相同,教学没有针对性,实施模块化课程以后可以将公共基础课的教师分派到不同专业,与专业课教师一同研究教学内容,制订出符合专业特点的模块。公共基础课程模块服务于专业课程,效果较好。
5.有利于拓展学生个性和特长
模块化教学内容的设计是在与某一专业对应的岗位群(或岗位)进行能力分解的基础上,对学生所要掌握的知识、能力、素质的重新拟定,学生可以根据兴趣爱好进行模块选择,为强化和突出学生个性、特长发展,每个模块还可设计若干个子模块供学生选修。
6.教学安排更加灵活
模块化课程体系中的每一个模块,都由不同的教学活动组合而成,具有特定的功能,在其组合过程中以及组合完成后,可以对其进行在改造或重新组合,构成新的模块,且各个模块均可以被其他模块所替换。多种多样的模块组成的模块化体系非常灵活,只要模块间的学分相当(或差别不大),对模块进行重新组合或再改造是很容易实行的,从而使得教学的安排更加灵活。
二、应用型本科院校课程设计的基本思路
应用型本科高校的课程设计思路:一是学校是课程的生产者,学生是课程的消费者。学校应树立为社会、为学生服务的意识,不断调整、创新专业结构,更新教学内容与课程设置,为学生提供满意的课程内容。对应用型本科高校来说更要通过课程建设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来满足社会需求和学生需要,这也是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一环。二是要牢固树立课程的中心地位。首先,课程中心地位的确立是“以学生为中心”的具体体现。课程建设是一所学校最基础、处于核心地位的基本建设,学校只有始终围绕着学生需要的课程这个核心进行不断建设、高效管理,学校才能办好。其次,课程中心地位的确立是“从出口往回找”的具体体现。应用型本科高校的首要工作就是能提供满足学生消费需要的各类课程,课程的根本目的在于培养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尤其是切实解决招生与就业“两张皮”的问题,其根本出路就在于以职业需求为导向不断推进课程创新与建设,最终化解“计划入口”与“市场出口”之间的矛盾,也是“从就业出口往回找”的具体体现。最后,就业市场与所学专业、就业岗位与所学课程两个“符合度”是课程地位确立的基本依据。对于应用型本科高校而言,必须要扬弃传统的精英模式定位,转而为“培养数以千万计的高素质劳动大军”作为自己的办学定位,突出“地方化”“应用性”“草根式”属性,为更多的“普通劳动者”“基层专业技术人员”和“技术骨干人才”提供职业范畴的高等教育服务。因此,要高度重视就业市场与所学专业的符合度如何、就业岗位与所学课程的符合度如何,这两个“符合度”应成为课程设置的最基本原则,学生毕业了到哪里就业,就业岗位需要什么知识能力,学校就应该设什么专业,教什么课程,即课程地位的确立依据就是以人才培养目标及对学生就业的贡献率为依据的。
三、应用型本科高校模块化课程框架体系设计策略
应用型本科高校培养的学生不仅要具备深厚的专业理论知识,还应具备应用知识和技术解决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等方面的实际应用能力。因此在课程设计上,应当结合相关专业和学生的特点,审慎选择相应的教学内合理安排课程结构,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手段,注重文化熏陶,从而强化学生的基础知识,锻炼应用能力,培养实践技能。
德国应用科技大学主要通过“模块化”的课程设置来实现其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模块化课程设置实现了专业培养计划的现代化。[1]借鉴德国的模式,结合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实际,把课程框架体系设计为三大模块:宏观模块、中观模块和微观模块,每个“微观模块”都对应不同“能力要素”,将这些若干个“微观模块”按照一定的教学规律,遵循“由浅入深、相对独立、相互支撑、环环相扣”的原则进行排列,组合成“中观、宏观模块”,最后形成整个专业的模块化课程框架方案。
1.宏观模块
宏观模块是专业模块的顶层设计,统领和指导整个专业的模块化设计。宏观模块要根据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确定专业方向的教学重点,并围绕特定专业方向的要求合理设计教学方案。综合来看,可建立三大模块:基本素质模块、专业基础模块和个性拓展模块。基本素质模块主要是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及学会做人、学会与人交往等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专业基础模块主要是培养学生从事某一行业或职业的基本能力和素质,也是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具体体现,它是整个模块的主体和基石。个性拓展模块是按照专业所对应的岗位群设计了若干个选修模块,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不同的选修模块,以拓展自身的特长。
2.中观模块
此模块是整个模块化体系的核心,它既是宏观模块构建的基础,又是对各微观模块的统领。中观模块构建的依据是能力分析。中观模块制订时首先要进行调研,研究专业对应的岗位群有哪些,然后对岗位群所要求的能力素质进行分析:某种能力需要具备哪些知识?需要强化哪些能力训练进行研究?然后按照适切的原则组建微观模块,若干个微观模块再构成一个中观模块。如工业设计的产品开发大致包含产品企划、产品工业设计、产品工程设计、产品营销推广等几个过程,相对应的岗位群大约有ID设计(概念创意设计)、CMF或CMG设计(产品色彩材质表面工艺设计)、UI设计(产品人机界面设计)、ID设计(外观造型设计)等七个岗位群。根据每个岗位群的特点,再分解出38个专业能力要素,根据这些专业能力要素再设计出38个微观模块,最后将这些微观模块按照系统性、关联性的要求,构建出8个中观模块(能力模块)。[2]
3.微观模块
微观模块是整个模块的基础,它划分的依据是专业所对应的能力要素,即一个能力要素对应一个微观模块,将这些不同的“能力要素”封装,就成为一个个具体的“教学模块”。如工业设计专业基础能力模块,包含设计理念和思维、设计表现基础、形态设计基础能力、设计工程技术能力、产品工业设计能力、职业素质修养能力等6个基本能力。这6个基本能力可以分解出设计理念思维、设计理念思维、设计表现基础、设计表现基础等25个能力要素,这些能力要素分别对应设计概论、设计史论、工业设计素描、设计色彩基础等25个微观模块。值得注意的是在构建微观模块时,要尽可能地考虑模块的大小。模块过小,则会使综合性、跨能力培养变得困难;模块过大,又会使原本通过模块化所带来的灵活性及个性化、多样化程度降低,导致教学组织上的困难,甚至使学生的学业时间加长。在德国,模块大小一般是2―4―6周学时或是3―6―12学分,且尽量安排在一个学期内完成教学任务。
四、应用型本科高校模块化课程实施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模块化课程是将传统的按学科知识体系构建专业课程体系,转变为按专业能力体系构建专业课程体系,使教学更符合“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定位。
第一,为使学生对毕业后的就业岗位有充分了解,为就业做好准备,应以应用型人才培养定位为目标,引导学生做好职业规划课程模块化教学与其定位相一致。首先,需要增加学生对本专业的认知度和认同度。如,在模块化课程体系里增设专业导论课程,每个专业在第一学期开设15~20学时的课程,使学生对本专业的特点及所研究的领域有一个初步认识,形成正确的学习态度。最后,在实践教学课程里增加认知实行学期,在第二学期暑期增加8~12周的认知实习,让学生在与自己专业相近的岗位上亲身经历所学专业在实际应用及具体要求,以便在以后的学习中更有目的地选择课程模块,合理规划自己将来的职业发展方向。
第二,应用型本科高校应结合自己的办学特色和办学定位,开发适应模块化课程的校本教材,鼓励教师从教学改革课题开发入手,编写模块课程讲义、校本教材,在使用中不断修改、补充、完善。学校通过科研立项、评审、奖励机制鼓励教师特别注重开发“四新”含量高、综合技能强、教学效果好的校本讲义、教材。
第三,合理制订模块化课程考核标准。每一个学习模块都是一个相对独立并培养学生一定能力的实体,一个模块结束后,要及时检验学习效果。譬如,可以采取实行“N+2”的过程考试,变末端考试为过程监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其中,“N”是教学过程的考核次数(N≥3,可以是小测验,也可以是课程综述、小论文等,占总成绩的50%);“2”是期末考试和学习笔记,分别占总成绩的40%和10%,涉及实践目标的模块还可以采取实验考核的办法,考查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理论知识的应用能力。[3]
第四,模块化课程的实施对教师队伍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教师具备“双师素质”。“双师素质”指教师既具有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又具有较强动手能力,还要有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的能力。应用型本科高校通过有效的措施建立一支优秀的双师素质教师队伍。一是鼓励教师在职进修,特别是针对性较强的专题进修,向“双师型”“一体化”教师目标努力。二是聘请大企业中卓有成就的工程师、工艺师、技师来校担任客座教师,并特邀他们参与课题设计开发和教材的编写。三是精心选择本地一些大中型企业建立校外实训基地,某些子模块或课题的教学在校外实训基地进行,使教学更贴近生产实际,学生也进一步拓宽了视野。另外,将现有教师队伍合理组合,相互取长补短,共同担任某一子模块或课题的教学。
参考文献:
[1]法尔克・赫恩.德国应用科学大学的几个特点[A].应用型人才培养理论与实践:首届中德论坛文集[C].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302-307.
【关键词】Moodle高职旅游英语
网络课程 构建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2)04C-0119-02
一、高职网络课程存在的问题
(一)建设成本高昂。。很多学校组织庞大的网络教学系统自主开发团队,或购买商业化课程管理系统,有效解决了一些问题,但是人力成本、时间成本和经济成本都很高,普通高职院校不堪重负。
。。其服务对象主要是评审专家和教师,功能纯粹是如教学大纲、教材、教学方法、课件、题库、案例等课程建设信息,教学环境、教学活动等方面的设计被普遍忽视。
(三)再利用率偏低。由于课程设计的缺陷,学习者和教师的需要均没有得到满足,课程没能真正实现教学互动,达不到网络课程的要求。。。。学生的自主学习得不到体现,没有一门精品课程有完备的课程(学习)管理系统。
二、Moodle课程管理系统优势
Moodle是澳大利亚人Martin Dougiamas博士开发的免费开放源代码的课程管理系统,功能强大,能创建课程、管理教学、管理学习、信息、提供师生互动和协作环境等。选用Moodle作为旅游英语网络课程的系统,主要是因为Moodle将教育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支持教学活动的组织与实施。系统很多插件和小工具均出自世界各地志愿者之手。最新的教育教学理念通过各种插件在Moodle中转化为可用的工具,在教学中得以及时应用。教师学习使用Moodle的过程,也就是学习体验新教育理念和掌握新教学方法的过程。。
三、旅游英语网络课程的功能
旅游英语网络课程以Moodle作为平台,以建构主义教育理论、多元智能、高职教育教学理论作为理论指导。首先,服务学生学习是网络课程的首要目的和功能。旅游英语课程是一个集网络资源、学习活动、虚拟实践及协作式学习为一体的学习系统,为高职英语学习者提供大量的旅游职业主题学习资源,营造一个使教师和学生多向互动、广泛参与、共同建设、共同学习的学习环境,从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专业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其次,优化教学管理是课程顺利、有效实施的保证。旅游英语课程充分利用Moodle系统精确到秒的学习活动跟踪功能、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评价功能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进行有效管理,提高教学效率。最后,协作共享展示主要是对课程信息、建设过程、教师队伍、教学内容、教学成果等材料进行展示,支持学生的自主学习,为学习者、浏览者提供有关课程的详细信息,帮助其充分了解课程设计意图、建设过程及教学成果等。
四、旅游英语网络课程设计原则
(一)学生主体性原则。旅游英语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为加强学生实践能力,克服学院硬件设施条件不足与进入真实实践场所成本过高等问题,网络课程通过“专业实践、工作任务”等项目栏目设计,不仅提供专业基本技能实践条件,而且为学生创造尽量真实的工作情景,提供学习支架,如学习(实践)指导、专业词汇表、案例分析、英语学习资源、各类工具、评价量规等,循序渐进地指导学生进行英语语言应用、专业技能、职业综合性实践、创造设计,突出对学生实践操作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二)多向互动性原则。交互性的意义在于激发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学习。即使由于学生实习导致师生身处异地,或因课时太少,师生接触时间有限,生生、师生之间的沟通交流通过在网络课程中设置的互动工具(论坛、聊天室、博客、消息等)支持下仍能进行,而且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
(三)互助协作性原则。网络课程提供包括论坛、维基、数据库、测试、合作协作等学习工具,通过小组设置和课程资源共享,为所有学习者提供良好的合作环境。学习者之间在平等的交流过程中实现互助合作学习,超越时空地在网络课程中以合作小组为单位用英语完成虚拟或真实的工作任务。
(四)功能模块化原则。功能模块化设计便于网络课程系统的修改和扩展,能提高课程的开发效率。。
(五)维护自主性原则。由于旅游英语课程内容专业性较强,一般技术人员单独解决不了课程内容的维护问题,内容的建设和更新更需依靠课程小组全体成员的共同努力,Moodle开放的管理系统使得旅游英语网络课程的更新全部由课程授课教师完成。通过对教师用户角色权限的设置,对课程小组成员进行半天的培训,使他们掌握简单的资源制作、Moodle系统的基本操作方法。之后授课教师根据教学进度和学习的即时需要对课程内容、课程活动进行更新和管理,真正成为网络课程的设计者、使用者和管理者,从而大大降低课程建设成本以及对技术人员的依赖。
五、基于Moodle的网络课程建设
(一)网络环境设置。一是以模块化标准设计课程框架。内容模块与功能模块相互交叉,以课程内容模块为主线,功能模块穿插每个课程模块之中,双管齐下,营造良好的自主学习环境。二是以专业化项目构建课程内容。根据课程内容和性质创建个性化的项目课程模块,每个模块由学习资源、学习活动、学习评价、答疑讨论等互动系统以及wiki、数据库等协作工具构成,支撑学生进行英语语言学习、英语技能训练、专业模拟实践、基于网络的探究等学习活动。三是以结构化菜单作为课程导航。根据网络课程建设理念与使用的便利性,结合网络环境下教学的实际需求,兼顾旅游英语课程特点,将课程架构设置为菜单式结构,包括“网络课程内容”(知、行、住、食、购、游)和“课程建设管理”(建)两大板块,以七个一级下拉菜单(知、食、住、行、娱、购、游、建)呈现。
(二)学习资源建设。旅游英语精品课程资源建设以服务学生学习、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为宗旨。
1.资源地址分布。课程的资源建设与学习实践紧密结合,将基础资源(如学习目标、导学课件、专业学习资源、实践项目、交互型形成性评价题库等)有序分布在各个项目模块中,为学习者的学习活动提供有效的学习情景和学习资源支撑。英语语言学习资源(含立体式阅读、听力训练、动画语法等内容)是课程学习的基础,归置在一级栏目“课程基础”中,有助于学生集中强化语言知识和技能,也便于与课程教师及其他访问者共享。教师教学资源(课程标准、课程教学进度、教学设计、教学课件、教学研究、社会评价等)存放于“课程建设”栏目下的菜单中。
2.资源制作主体。由于moodle系统的易用性,旅游英语课程的资源全部由授课教师和学生参与制作,资源的建设过程即是师生协作互助,共学共进的过程。做中学的方式使学生对旅游英语课程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产生良好的学习效果。
3.资源制作工具。为了让授课教师能顺利制作资源,课程组充分利用moodle自带制作工具,以外部工具作为补充。一般图文信息类资源主要利用系统的网页工具制作; Powerpoint制作后转换为flash文件,使其即开即播;;;交互类资源主要使用系统自带的论坛、数据库、博客等工具制作;题库等自动判断类资源则通过自带测试题工具,或用外部软件Hotpotato、camtasia或captivate制作成Scorm包后导入课程。
(三)交互活动构建。旅游英语精品课程交互活动通过答疑系统、论坛、聊天室、即时消息等多种互动交流空间进行。即时消息、聊天室能实现同步交流,课程消息为同时在线的教师和学生提供一个同步交流的平台,依靠“消息(Message)”师生、生生之间可以互发消息,解答疑问、交流信息;论坛、博客、交互式数据库等能实现异步交流,利用课程公告和答疑区能及时消息、通知,也能让学生随时提出学习中遇到的问题、所有的指导教师和同学都能参与解答,形成网络学习共同体。。通过对嵌入的Web2.0工具(wiki、podcasts、blog)的使用,学生的语言能力、专业能力和信息技能均能得到培养。
(四)评价系统构建。旅游英语网络课程充分利用Moodle的评价功能,对每一位学生的英语学习进行全程跟踪,包括查看学生的学习报告,访问课程的次数、学生参与某个教学活动的情况,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形成性评价。在作业、测试、论坛等模块中,教师通过设置评价形式(评分、评等级、自动反馈、评语),对学生的学习活动或作业进行指导,反馈信息可以通过邮件、消息、帖子等多种形式传递给学生。通过对评价主体的设置,旅游英语课程实现了学生互评、自评、教师评价、企业行业参与评价相结合,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速教学反馈速度,提高旅游英语课程的教学质量。
总之,旅游英语网络课程的实施,使网络课程教学资源得到了合理的利用,并实现共享,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然而,网络课程建设是一个系统而持续的工程,它涉及教学理念、教学设计、教学方法策略、教学模式、多媒体技术及计算机网络技术、师生信息素养等多方面的因素,只有通过长期不断的实践、研究、完善才能充分发挥其作用,从根本上提高高职旅游英语课程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4]侯作富等.旅游英语精品课程的建设与实践[J].时代教育,2008(3)
【基金项目】2011年度新世纪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重点项目(2011JGZ102)
关键词:需求 中职学校 会计专业 课程建设 途径
中图分类号:G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7)04-0021-02
中职学校的核心任务是培养大批应用型技术人才,服务于经济市场,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进程。这就要求中职院校会计专业在课程建设过程中,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结合企业用人标准设置会计专业课程,使中职院校会计专业教学与经济市场需求接轨,进而实现中职会计专业课程教学的最终目的。
一、中职教育培养目标对会计专业课程建设的要求
(一)课程目标
在进行中职院校会计专业课程建设的过程中,为了提高会计专业课程建设的有效性和科学性,中职院校必须将会计专业课程建设目标与学校人才培养目标有效地融合在一起,达到二者的高度统一,在会计专业课程教学中落实这一目标,进而实现中职院校会计专业课程教学的最终目的。这就要求会计专业课程不仅要满足会计职业需求,同时要符合学生个体发展要求,因此具备一定的定向性与特殊性,促进学生专业能力的提升。
(二)课程内容
中职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应用型人才,满足经济市场的用人标准,大多数中职学生在毕业后要进入企业实习或是就业。对此,在进行中职会计专业课程建设中,其课程内容要与企业岗位需求接轨,也就是会计专业课程内容的应用性,并针对不同学习能力人群展开差异化教育。同时,中职院校要重视素质教育的引入,树立学生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以及世界观,培养学生形成基础文化素养;另一方面,要丰富学生继续教育理论基础,强化学生终生学习思想,进而实现学生继续学习能力的提升。
(三)课程教学
在进行中职会计专业课程教学的过程中,课程实施要具备一定的灵活性与系统性,紧跟市场需求和发展方向,坚持以需求为导向的原则,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合二为一,加强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探索工学结合、顶岗实习等新模式,为学生的社会实践和就业提供更多的选择。
二、以需求为导向的会计专业课程建设原则
(一)职业岗位需求原则
为了与中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一致,在进行会计专业课程建设的过程中,要坚持职位岗位需求原则,根据企业会计岗位需求设置会计专业课程,实现与企业用人标准的接轨,保证学生就业能力的提升。在此过程中,中职院校做好市场前期调查,明确会计专业岗位群,掌握企业会计岗位必备的理论资质、技能要求以及工作规范,结合岗位能力明确会计专业课程内容,进而逐一明确会计专业课程结构、教学体系以及排列方式。
(二)实践能力培养原则
在中职会计专业课程建设中,要以应用为核心,重视会计专业课程的实用性,培养和提高学生会计专业实践能力,不断强化中职会计专业课程的实用价值,满足企业对会计专业人才的需求,达到中职院校会计专业课程建设的最终目的。同时,要适当调整会计专业课程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的比例,通过理论知识辅助实际教学,强化学生对会计理论知识的实际应用,提高学生会计实践能力,促进学生的就业。
(三)主动服务建设原则
在进行中职会计专业课程建设的过程中,为了提高会计专业课程结构的合理性,中职院校要从课程服务性本质入手,结合中职院校服务行业和服务企业进行课程建设,以需求为核心优化会计专业课程结构,一方面要坚持“三面向”原则,即为面向社会需求、面向学生、面向学校,社会需求为出发点、学生为前条件,而学校是最终的培养目标。另一方面,中职院校要明确各个课程间的关系,构建文化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技能课程综合教育体系,实现三者的交叉与融合,进而形成现代化课程体系。
三、基于自底向上设计法课程建设方式
(一)建设策略
传统会计专业课程设计主要以文化基础与专业基础相结合的结构体系,在学习文化课的同时也学习专业课。该课程结构相互没有衔接,也不能突出专业的重要性。对此,本文提出“文化基A-专业基础-专业技能”自底向上的设计策略。学生在完成文化基础课程和会计专业理论的学习后,学生据可根据自己的兴趣特长和就业方向来选择专业技能模块,即根据不同学习能力人群展开差异化教育。这样既可以让学有余力的学生“吃得饱”,又可以让对专业学习力不从心的学生“吃得了”,进而达到中职院校会计专业课程建设的最佳效果。
(二)课程结构
。结合会计行业与企业岗位需求,分析现阶段市场需求下会计从业人员具备的专业能力与社会能力,以此为依据设计中职会计专业课程,明确会计专业各个课程教学的培养方向。第二,个体需求模块。结合学生个体发展需求,尊重并发展学生个体差异,明确学生特点与优势,在中职会计专业课程中开展层次性教学,为学生定制专属职业规划,发挥出学生的个人优势,促进学生可持续健康发展。第三,课程发展需求模块。除了学生专业实践素养之外,学校要以需求为导向开展思想政治、心理素养、人文素养以及科学素养的提升,强化会计专业特色,体现了中职会计课程理念紧紧瞄准人才市场的需求变化,为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奠定了重要的基础。[1]
(三)设计应用
首先,自底向上的设计法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优先的思路,加强学生的公民道德教育,注重学生文明行为、良好道德品质和遵纪守法意识的养成,突出以诚信、敬业为重点的职业道德教育,培养学生爱岗敬业的优良品质。其次,逐步推行专业模块化教学,专业理论知识的教学让学生具备基本的会计专业能力,为学生定位就业方向打好基础。最后,强化实践性教学,中职教育教学工作的最大特点就是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这就要求教学过程必须面向岗位职业的需求,学生能够把所掌握的知识内化成自身技能。
四、以需求为导向的中职会计专业课程建设的有效途径
(一)定位课程目标,明确人才培养方向
中职会计课程应面向社会需求和学生的实际。中职教育最终目的是培养应用型人才,满足经济市场的用人标准。大多数中职会计毕业生就业方向是中小型企业、私营企业,而且多数学生处于15-20周岁年龄段,学习能力有限,所以会计课程应更多偏重于学生能接受的、实用的知识。但是中职课程中的《审计》《财务管理》等课程一般为会计高端岗位如财务总监应用。因此,中职学校会计专业的教学方向应重新设置,定位为中小企业的会计、出纳、收银员、仓管、办公室文员等,相应地,中职学校会计专业的课程内容设置也应该围绕这一培养目标进行改革。[2]
(二)优化课程结构,提高课程内容质量
综合市场需求和学生个体需求,中职院校要合理安排文化基础课程、会计理论课程、专业技能课程以及考试辅导课程,应用自底向上设计法,以专业技能为核心开展课程教学,形成会计专业技能发散结构,做好文化基础和专业基础教学的同时,促进学生专业技能的发展。中职院校要和当地企业加强沟通,签订学生就业协议,引入企业管理方式和企业文化开展专业教育,为学生的实习与就业创造有利的平台。除此之外,针对学生个体需求,中职院校要保证会计专业课程体系的层次性,根据学生期望与需求,设计不同的升学类型,其中主要涉及对口升学、2+3升段以及成人高考等内容,分析各类升学模式的考核内容与考核规律,设置相应的课程内容,进而保证学生的继续学习与终身学习。[3]
(三)S富教学手段,开展课程组织实施
在进行会计专业课程实施的过程中,结合会计课程教学要求和特点,更新课程实施理念与实施模式,重视学生在课程互动中的主动性与教学地位。配备一体化实训室,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合二为一,通过仿真模拟和角色扮演,让学生在做中学,在学中做,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兴趣。加强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与企业或会计事务所等单位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让有经验的会计专家参与学校的教学活动,包括担任兼课老师、定期举办讲座和参与制订教学计划等。同时也能保证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能落到实处。探索工学结合、顶岗实习等新模式,为学生的社会实践和就业提供更多的选择。
(四)完善课程资源,促进专业课程改革
首先,为了保证中职会计专业课程的顺利开展,在进行课程建设中,中职院校要重视会计专业课程教学设备的投入,增加课程实训设备,同时政府部门要发挥出自身的作用,成立中职院校扶持资金,一次性投入配套资金,进而为中职院校会计专业课程的建设提供一定的资金保障。中职院校要加强会计专业特色构建,强化会计专业的自身魅力和吸引力,动员社会力量扶持学校建设,进而为会计专业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其次,中职会计专业课程教学中,要引入小班制教学策略,经大班分为若干个小班,而将小班分为若干小组,每组成员为6人左右,提高学生实践机会,进而保证中职会计专业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提升。。
五、结语
本文通过对以需求为导向的中职会计专业课程建设的研究,让我们知道了需求导向即为市场需求与学生个体需求,在明确中职教育培养目标对会计专业课程建设要求和建设原则的基础上,选择自底向上设计法,以技能为核心,提出“定位课程目标,明确人才培养方向”“优化课程结构,提高课程内容质量”“丰富教学手段,开展课程组织实施”等有效措施,不断调整中职会计专业课程体系,进而实现中职教育的最终目标。
参考文献:
[1]关红.以就业为导向的中职会计专业实践型核心课程体系建设研究的调研报告[J].财经界(学术版),2016(5):177+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