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坚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课程理念,探索设计及实施,实现高校学生对大学阶段核心素养培育的认知具象化、践行自觉化和高效化,是基于核心素养视角研究的根本所在。围绕核心素养培育目标,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设计需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双向互动和全程全方位育人的原则,具体实施策略则要注重强化部门协同、推进全员育人,打造育人平台、创设良好环境,加强顶层设计、创新考评机制,着力提升大学生核心素养培育的广度、深度及有效度,达到培养时代新人的最佳效果。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核心素养;设计原则;实施策略
20世纪90年代以来,核心素养成为全球范围内教育研究领域的重要议题,亦成为国内高校各课程教学改革的引领理念。如何促成核心素养在教育教学中落地生根,是高校各课程面对时展亟需解决的现实问题。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指出:“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最根本的是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1]新时代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作为落实“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必然也必须在大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中发挥作用。常规而言,思政课教学模式可简要分为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种基本形式。习强调“知是基础、是前提,行是重点、是关键,必须以知促行、以行促知,做到知行合一。”[2]为思政课教学改革指明了方向,实践教学成为思政课不断被强化和重视的育人范式。然而,传统的思政课实践教学立足于思政课程理论体系,以思想引领和政治认同为主要目标,定位于“作为课堂教学的延伸拓展,重在帮助学生巩固课堂学习效果,深化对教学重点难点问题的理解和掌握”[3];活动设计随意性较强、多维度目标缺乏;与学生专业发展脱节、甚至呈现“两张皮”现象;组织力量单一,指导教师基本为思政课学科教师;活动过程中教师主导作用较为强势,学生主体地位较弱;活动范围有限,活动效果不尽如人意;总体呈现出固守学科知识立场的传统教学样态与特质。核心素养视角下的思政课实践教学立足于人的全面发展,以培养符合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的“时代新人”为根本任务,明确“为大学生核心素养培育明确价值导向、整合优效资源以及深化培育效果”[4]的作用,促使大学生培养高雅审美情趣、涵养科学人文底蕴、提升理性批判意识、强化责任担当意识、增强明辨是非的能力及健全自身人格品质等;契合核心素养情境生成性特征与高度重视教育对象主体性要求,更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聚焦“学生主体”与“自我教育”;基于大思政格局及“实践育人共同体”语境,主张顶层设计、三全育人、双向互动、拓展场域。因此,核心素养时代的思政课教学在重视提升理论教学实效性的前提下,应进一步强化实践取向,不断探索基于大学生核心素养培育的实践教学的有关问题。鉴于此,探索思政课实践教学设计原则及实施策略,实现大学生对大学阶段核心素养培育的认知具象化、践行自觉化和高效化,是顺应现实之举,也是研究主旨所在。本文围绕大学生核心素养、培育目标,坚持问题导向和价值导向,改变“挑战→应对”的固定研究方法,将核心素养从理论框架或育人目标体系,推行落实到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具体活动中并进行综合研究,为培育大学生核心素养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参考。
一、基于核心素养培育的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设计原则
“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5]“思想政治工作是建构在人的基础上的以解决人的思想立场观点问题为核心的一种社会实践。”[6]思政课作为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关键课程,具有鲜明的德育性、政治性和理论性,思政课实践教学设计应在全局和政治高度上突出这些特性。鉴于此,大学生核心素养培育目标下的实践教学设计必须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双向互动和全程、全方位育人等原则。(一)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没有实践的理论和没有理论的实践都没有意义。”[7]亦曾指出,“通过实践而发现真理,又通过实践而证实真理和发展真理。……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之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8]“理论联系实际”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活的灵魂”和科学方法论,它呈现出深刻的哲学意蕴和实践思维,对思政课教学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指导价值。围绕大学生核心素养培育目标,思政课实践教学首先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原则,强调实践教学的设计符合理论逻辑,将思政课的科学理论知识导向丰富的现实世界,同时不断地进行实践创新,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实践教学活动过程中肩负起培育大学生核心素养的使命。首先,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原则,其核心聚焦点在于以培育大学生核心素养为目标导向,依据思政课理论体系有效设计实践教学,为新时代中国培育“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能够承担民族复兴大业的接班人。现实世界具有丰富性特征,实践教学是沟通思政课理论知识与现实世界的桥梁,故实践教学的设计应以立德树人为首要任务,以马克思主义及相关科学理论为指导,依据思政课程的理论体系、学科内容及课程目标,面向丰富多彩、不断发展的“现实世界”,关注新时代中国面临的“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聚焦新时代大学生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所需要的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等核心素养,形成一套具有独创性及与时俱进的实践教学范式,使大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具有可操作性和实效性。其次,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原则,要求各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在设计活动主题、方法路径及评价机制等内容时,须防止和克服脱离实际的“教条主义”“经验主义”“本本主义”。实践教学作为一门兼顾理论延伸和实践拓展的课程,在担当引领大学生核心素养培育重任的过程中,必须坚持贴近大学生实际,采取符合大学生专业特点的形式和手段,实现最佳育人效果。故在大学生核心素养培育过程中,要使实践教学有效展开的一个前置条件,便是在全面准确地理解和把握思政课理论知识的基础上,一切从实际出发,结合新时代国家社会发生的时事热点、深入挖掘地方本土特色、系统分析课程内容以及各院校、各专业的具体培养目标,围绕活动主题,创新活动载体,构建具有时代性、针对性、新颖性、可行性和正能量的实践教学模式,避免照抄照搬其他院校的模式和典范,形成能够真正助力大学生核心素养培育、符合校情学情特色的实践教学育人范式。(二)双向互动原则。思政课实践教学的设计除了要做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还要坚持“双向互动”原则。一方面,实践教学的参与主体是师生,具体表现为教师主导下的学生主体活动;另一方面,基于大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过程覆114盖整个“学科群”,必然要求注重德育与智育相互融合,实现思政课教学与专业课学习的双向互动,以利于最大程度增强学生对专业知识中蕴含的思想价值观的认同感和践行度。因此,实践教学设计坚持“双向互动”就要考量师生之间的良性互动、思政课实践教学与学生专业学科之间的有效互动。第一,坚持“师生”双向互动,实现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相结合。马克思曾指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9]作为现实生活中的“人”,实质显现出来的是一张大型且相互交织的社会关系网。可以说,每一种类的社会关系互动程度都能够从侧面折射出人们在相对应的具体社会活动中的参与度、接受度以及认同度。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师生关系是最基本的关系,学习主导者教师与学习主体学生之间的关系能否实现双向互动、形成良性互动关系,直接关系着实践教学发挥涵养大学生核心素养的效果。因此,实践教学的设计要坚持“双向互动”原则,一方面构建师生之间友好合作的双向良性互动关系,在此基础上发挥教师作为大学生思想引领者和行为指导者的作用;另一方面,需坚持“学生中心”理念,高度重视、充分发挥大学生在实践教学中的主体作用,通过明确活动目标、搭建参与平台、增强参与广度、丰富活动载体、科学组织协调、构建安全保障,引导大学生注重自我教育、密切过程合作、规范活动流程、追求活动实效,不断提升大学生核心素养培育的有效性。第二,坚持思政课实践教学和学生专业学科双向互动。曾指出,“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10]在高校中,思政课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与其他学科涵盖的范畴虽不在同一个层面上,但是每一个学科都包含着教育价值,都发挥着“通过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等方面满足人类社会实践发展需要的能力。”[11]因此,围绕大学生核心素养培育目标,在设计实践教学活动时,要综合考量大学生不同专业学科知识体系的差别,坚持思政课实践教学和学生专业学科双向互动原则,做到“因生而异”和“因科而异”,审慎区别理、工、文、医、林、农、商等各科各专业人才培养特点,加强思政课实践教学活动和学生本身专业学科的合作共融,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成才成长体验和发展诉求,进而实现学生思想道德品质素养与专业核心素养的同向融合。要做到二者的有效结合,就需要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并实现双向互动、形成协同效应。(三)全程、全方位育人原则。“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10]是开展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行动指南。大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也是一个全程、全方位的过程。毋庸置疑,无论是思政课实践教学还是大学生核心素养培育都不是“孤立”的活动,两者的发生场域覆盖校内外。同时,随着改革全面深化以及信息化、智能化技术的广泛应用,中国社会形成了多元化、开放性的社会格局。与此相应,这种社会格局也拓宽了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场域空间。故而基于大学生核心素养培育的思政课实践教学不能是孤立的活动,必然要与多元和开放的社会相适应。因此,坚持全程、全方位育人原则既是新时代中国社会发展的现实要求,也是进行思政课实践教学设计的基本规定。首先,全程育人是指思政课实践教学要贯穿大学生核心素养培育的全过程,活动设计要从大学生入学延伸到毕业。众所周知,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作为个体成员的思想意识、情感态度、价值取向、品德的养成以及技能的训练等是一个渐进生成的过程。在不同的情景和环境、不同的过程和阶段中,人们所表现出来的思想状况和行为特征是有所差别的。一般而言,大学生经过不同阶段的课程学习,其思想观念、素质技能和行为表现都会在很大程度上产生质的飞跃。故思政课实践教学必须坚持全程育人原则,根据不同阶段大学生的心理特征、思想发展和行为生成规律,制定好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并采取丰富多样的教学形式,将“全程育人”落到实处,以增强思政课实践教学涵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针对性。其次,提升大学生核心素养,激励大学生全面发展要坚持全方位育人原则。全方位育人,简而言之,即进行思政课实践教学设计时须将高校各机构各部门干部职员与专业教师、学校与社会的联动充分考量进去,为涵养大学生核心素养营造一个具有广度、深度和信度的全方位育人氛围。“知识来自生活世界,在生活世界中才有价值,才有意义,离开了生活世界,知识便是无根之木”[12]。如果说思政课实践教学是让大学生直接体验和获取“生活世界”的知识,并且让大学生在生活世界中“零距离”地领悟和理解理论知识,继而不断增强理论联系实际的关键能力,那么实践教学活动的设计除了聚焦课堂、学科及组织建设等关键领域,还要倾向于增强教育部门的合作力度和大学生的社会参与度,大力营造全员全方位育人的良好环境,从全方位的战略高度出发,构建协同机制、形成教育合力以促进大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
二、基于核心素养的思政课实践教学实施策略
在坚持思政课实践教学设计原则的基础上探索具体有效的实施策略,对提高大学生核心素养培育的实效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谈及实践教学,许多教职人员往往会采用大规模的、形式丰富的校内外活动来展开。然而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的改革与探索还存在教学方法的“表面化、浅层化、符号化、碎片化、呆板化、狭隘化甚至是娱乐化、媚俗化”[13]等问题和不足。而思政课教育教学在意识形态上具有特殊属性和要求,其实践教学的具体实施绝对不能为了迎合大学生的参与意愿和“皆大欢喜”的效果而忽视学科的政治性和理论性,故在大学生核心素养培育的整体过程中,实践教学实施策略应当发挥规范和导向作用。(一)强化部门协同、推进全员育人。当前,高校的组织结构是一个复杂而又层层嵌套的有机整体,一般都设置党政管理机构、教学机构、教辅机构、科研机构以及群团组织等,各部门分工明确、各司其职。大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是一个长期而又庞大的工程,需要确定各部门的具体任务,并通过各部门充分地共享信息和协调合作以及各部门形成的运作网络,进一步有效地整合育人资源,形成能够发挥整体最优功能的协同效应。因此,围绕大学生核心素养培育,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实施必然需要各高校加强顶层设计,在学校党政统一领导下,构建新时代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育人共同体,强化各部门协同合作,充分发挥各部门优势和特点,使各部门优化组合形成同向同行的教育合力,真正推进全员育人工作,达成最佳培育效果。首先,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实施需要各相关部门形成保障协同合作理念,在目标方向上做到高度协同和统一。基于核心素养层面开展的思政课实践教学的主旨方向是提升学生思想政治素养,培养辩证的理性思维,传递责任担当意识,强化学生国家民族认同感、归属感和开阔国际视野,最终以巩固学生人文基础素养和涵养健全人格,助力新时代大学生人才培养。这就要求各个部门之间就上述核心素养层面的主旨方向达成共识,并由此出发,综合考虑如何高效灵活地积聚部门能量,充分利用各个部门的职能优势。各部门只有在目标方向上协同一致,才能“劲往一处使”,实现各部门在大学生核心素养培育过程中的最佳协作效益。其次,思政课实践教学是一个开放的、动态的过程,加强高校各部门人员的沟通合作无疑有利于教学任务和深层教学目标的贯彻落实。高校中的党政管理人员、专业教学人员、群团组织人员以及后勤辅助人员如若不能做到群策群力,只注重本部门职能工作,就会导致思政课实践教学活动中大学生核心素养培育成效的不确定性。因此,实践教学的实施需要整合各部门的育人力量,构建相互配合、相互作用的“全员育人”教育团队。一定意义上,全员育人教育团队的生成,有利于对学生思想状况的全方位关注、多维度引导,帮助学生选择符合主流意识形态的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并且能够及时对学生的问题行为进行必要干预,助力提升大学生核心素养培育的有效度。(二)打造育人平台、创设良好环境。核心素养培育的情境性特质决定了大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离不开校内外的联动支持。思政课实践教学作为实践性育人模式,其场域覆盖校内外,为防止实践教学滞留于表层,势必要强化社会的参与。因此,要想在高校中扣好大学生思想和行为的每一粒纽扣,就必须注重校内外育人环境的创设,使大学生在良好的氛围中受到正确思想和健康行为的滋养,成为素质高、涵养深、品德优以及实践强的时代新人,不断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在大学生核心素养培育过程中,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具体实施必须要有强有力的育人平台和创设良好环境作为场域,营造“大思政”的教育环境。搭建强有力的实践育人平台,是思政课实践教学不拘泥于表面形式且稳步推进大学生核心素养培育的重要举措。实践教学的实施首先需要打造校园文化育人平台,通过广泛开展主题鲜明、形式多样、能够与学生不同层面核心素养互相适应、互相促进的特色校园文化活动,发挥实践教学隐性育人功能,在浸润无声中实现大学生核心素养培育工程的有序推进。譬如,围绕爱国主义、理想信念、道德法治、生态文明、责任担当、生命安全、国际视野等主题,以中华传统优秀文化、革命文化、先进文化为引领,以诗词朗诵、专题演讲、歌舞演艺、戏剧曲艺、情景剧表演等形式开展校园文化教育活动,并结合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特色拓展校园社团活动,创设校园文化育人“软环境”,培养大学生审美情趣和基本的自我管理教育能力,以此积淀大学生有关人文层面的基础素养。创设良好环境,营造“大思政”格局,是思政课实践教学与大学生核心素养互融互通的重要保障。情境认知理论主张,学习的设计要以学习者为主体,内容与活动的安排要与人类社会的具体实践相联通,最好在真实的情景中,通过类似人类真实实践的方式来组织教学,同时把知识的获得与学习者的发展、身份建构等统合在一起。大学生基本人文素养和专业技能素养以及思想品德素养的提升不能仅仅依靠专业理论课、思政课课堂教学以及校园内部的文化活动,还须借力于校外社会实践活动。为避免实践教学与核心素养培育的脱节现象,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实施要创建集观赏性、体验性及教育性为一体的社会实践教育基地。社会实践教育基地若创设得符合人心、接地气,那么所散发的育人能量必将对大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起主导规范作用。基地教育的具体安排和展开要坚持“大思政”格局的育人方针,实现常态化,使学生通过直观的视觉与情感体验以及亲身实践,了解社会、认识国情,进一步提升责任担当的自觉性、强化劳动意识和专业技术应用能力。(三)加强顶层设计、创新考评机制。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实施还需注重加强顶层设计,探索培育大学生核心素养的长久有效机制。相对其他成熟的教学模式来说,以“大学生核心素养培育”为主旨的思政课实践教学还处于“摸着石头过河”的探索阶段。而在瞬息万变、错综复杂的国内外形势下,思政课实践教学的设计和实施必须做好顶层设计,综合考量大学生核心素养培育的多样性与层次性,从战略高度出发,做出精确化、严谨化的布局谋划,促使大学生核心素养培育工作自上而下又层层递进地展开。顶层设计首先要具有前瞻性,从宏观上进行规范指导。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实施须立足于各高校的客观实际并依据学生核心素养发展规划,有计划地设计实施方案,包括指导思想、总体目标、根本任务、主题内容、形式手段、路径载体、考评机制、制度保障等,尤其需要从全局上构建培育学生核心素养的长效机制,防止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出现不可控场面,以确保实践教学的育人效果。其次,要从微观层面制定系统全面的操作标准,建构完善的保障体系。在具体操作层面,要稳固校园文化育人平台和社会实践教育基地,排除经费投入、组织管理等实施难点,进一步保证大学生能够在思政课实践教学过程中有效吸收并消化“核心素养”的要求。聚焦考评机制的创新是思政课实践教学推进大学生核心素养培育的重中之重。要想有效发挥思政课实践教学对大学生核心素养培育的作用,需全面科学细致地设计考核与评价反馈机制,并改进以往课堂教学中惯常使用的考核方式。思政课大多以课堂理论教学为主,以理论知识的掌握理解为考评依据,所以传统的思政课考评方式普遍追求计分量化考核。这种传统考评方式,一是缺乏对核心素养的考量;二是一般由思政课教师进行“单向”评价,在实际操作中容易受到某些主客观因素的影响而缺乏科学性与公正性;三是考核方式较为单一或僵化,很容易导致思政课实践教学流于表面、忽视实效。因此,为推进思政课实践教学和大学生核心素养培育的专业化、科学化以及有效化,必须全面加强、高度重视和科学改进考核与评价反馈机制,建构出一套符合大学生核心素养培育目标、兼顾各院校、各专业现实要求、精细化的考评方法。
作者:曹清 丁爱梅 单位:徐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马克思主义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