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书未必读得多就是好,你信吗?

2024-12-06 来源:伴沃教育

不知道大家在生活中会不会遇到这样的场景。你正处于知识匮乏期,刚好身边有一个你比较崇拜的大神级人物,他告诉你说最近看了一本书很不错,最近又出了个新课程对你会很有帮助。这个时候你满怀激动的点开淘宝把书买好,点开链接付费报名线上课程。可过了几天书到了,课程开始了才发现要学的东西太多,之前买的书和线上课程还没看完听完呢。

这个时候你的内心是不是很忧伤?学,没时间。不学,又生怕错过一个亿。接下来你会怎样处理这些让产生焦虑感的学习资源呢?下次再有人给你介绍好书好课程时你能把持住自己不为之所动吗?

当知识匮乏变成知识囤积时,很容易让人变得焦躁不安。我们会迫不及待的想要把知识往自己的脑子里灌,基本上已经失去了对知识的辨识能力。学的东西很多却没有考虑它是否有用,浪费大量的时间精力和金钱。

                                       

《跃迁》这本书能教会我们方法去选择适合自己并帮助自己解决实际问题的知识。传授我们灵活运用知识的技能。在实现自我成长的同时也能在自己擅长的领域创造更高的价值。

一个新知什么时候习得效率最高?

认知心理学认为,成人学习有三个前提要求的时候效率最高,即有目标导向、有即时反馈、最近发展区。简单地说,能解决当下问题的、学了有地方用的、难度适中的知识最有效。

为什么在国内学个英语口语12年都学不好,丢到国外3个月就能交流了?因为在国外,交流是刚需,有地方练习,老外对你的发音很宽容,难度适中。这种时候三个条件都具备,效率就高,学得就快。

所以你反过来也能理解,为什么刷那些“管理者必读的✖️✖️本书”的书单,对你意义不大,因为这些认知资源的目的性弱,缺乏实践环境,且难度不一。

那些标题党的微信文章,比如《不看这篇文章,错过了一个亿》更是凭空造出了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你思考一下,即使你真的遇到了能让你获得一个亿的方式,这是你当前的问题吗?这是你当前的水平吗?这是你学了就能用的东西吗?

                                       

随着互联网迅速发展,我们接收各种信息的渠道越来越多。大家可以通过很多途径进行学习,阅读书籍,公众号,线上课,私房课……海量的信息就像是一拨又一拨的海浪,如果你没点水性,分分钟就能把你拍死在沙滩上,被淹没的找不着北。古人“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生活已经离我们越来越远。从前我们崇尚学了总比没学好。而现在我们认为为什么、学什么、如何学比学就好了更重要。这就需要我们极其功利的少读书。选择有目标导向、有及时反馈和符合最近发展区的知识学习。当然这里的读书不仅仅是指阅读纸质类书籍,还包括前面所提的各种不同的学习途径。下面我们来听听永远的女主角小丽的故事。

小丽是一个中学语文老师。最近她觉得自己的工作和生活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工作上和青春期的孩子经常会发生冲突,家里有一个三周岁的小孩搞不定,时不时还会和老公发生争吵。精疲力竭的她决定从学习中吸取一些能量。于是她在淘宝选了一大堆书籍放入购物车,有亲子沟通类,时间管理类,精力管理类,婚姻关系类,领导力还有几本专业性较强的心理学方面的书籍。付钱的时候她估摸着这么多书也看不完啊还是还是少买一点吧,做了删减后每个类别只留下一本。请问小丽这样算不算是极其功利的少读书呢?不算。极其功利的少读书不仅仅是读书的数量减少而是要思考所学知识是否真正是自己所需。首先小丽没有合理的学习目标,一下子选择那么多知识输入,不但不能解决问题,反而会造成更大的精神压力。作为一个普通老师,她选择领导力书籍看完在生活中并没有实践获得反馈的机会,无法获得很好的学习成果。太过于专业的心理学方面书籍对于她自身难度又过大,容易产生焦虑。

                                       

由此可见“极其功利的少读书”包括以下三个步骤:

第一:以解决问题作为目标导向。

从自身的问题出发,了解自己的需求。最好一次只解决一个问题,再逐步添加。

第二:寻找难度适中的学习资源。

选择难度适中的知识,适合自己发展水平。难度低令人乏味,难度过高容易产生焦虑。

第三:在实践中记录反馈内容。

在生活中我可以在哪里得到反馈?

我会怎样处理反馈信息?

或许有的人会说,这种学习的方法也太功利了,学习不就是让丰富的知识沉淀积累的过程吗。个人觉得这样的想法没有错,但关键是看你目前的状态是否处于被问题所困。如果是的话还是建议你选择“功利性的少读书”,因为只有问题被解决,你才能拥有一个好的状态可以接收源源不断的知识输入。否则学的越多也只会是徒增烦恼,让原本身心疲惫的自己就像是在海面上漂泊的一叶孤舟,就算船上的资源再丰富,它也靠不了岸。

                                       

2015年对于我来说是比较重要的一年,孩子正处于糟糕的三岁阶段,工作处于倦怠期,经营的幼儿园和琴行给自己带来很大的压力。压力无形中慢慢的演变成暴躁的情绪,而遭殃的对象就是我身边最亲近的人。为了改变这种状态,我决定要开始学习。刚好有个朋友说她最近在一个微信群里听课,老师很博学课讲的特别好。我没有多想就让她将微信名片推送给我。立即缴费(一个月260元)入群。每周三次线上课,一听就是五个月。说到这里可能大家会好奇,到底他讲的是什么内容呢?说实话我也不太记得了,于是前几天我特地重新翻开了那段时间做的笔记。内容有家庭整理,人生整理,知识管理,财富管理,教练技术,NLP,九型人格和阴阳五行八字识人。学了那么多生活却没有发生任何改变。那段时间辛辛苦苦背的“五行相生相克,天干地支”现在已经彻底的忘得干干净净。想起那段经历我只想呵呵一笑,真的不是学的越多就越有收获。现在想想我当初应该这样做:

第一:以解决问题作为目标导向。

我最急需解决的问题应该是怎样改善自身的情绪。那我的目标应该是学习情绪管理的内容。

第二:寻找难度适中的学习资源。

我可以在豆瓣搜索一下关于调节自身情绪的书籍,也可以在听课平台上搜索一下这类课程。寻找难度适中的学习内容。

第三:在实践中记录反馈内容

情绪是否有所改善,我可以通过家人和朋友那里得到反馈。得到反馈后我可以写反思日记让自己能有更大的改变。

通过这三个步骤我就不会处于病急乱投医的状态,懂得“对症下药”才能将问题一一击破并且节省了时间、金钱和精力。

                                       

当然能够用这三个步骤进行功利性读书的前提是我们能够自由的选择。如果是要应付考试,或者下属要完成上司布置的学习任务就要另当别论。还有再做选择之前我们要学会更好的和自己相处,因为只有真正了解自己才能做出更正确的选择。

学习知识就像在美丽的海滩上捡贝壳,我们不能贪心的想把每一个贝壳都收入囊中,而应该根据实际所需做出选择。因为要制作一条精致的贝壳项链和制作装饰家居用的贝壳工艺品所选的材料必定不同。当我们内心有一套自己的选择标准就能豁然开朗的感悟到“多则惑,少则得”的意义所在。

显示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