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考试中的片段阅读题按照考查点的不同,片段阅读的题型主要有以下主旨题、观点题、细节推断题、词语含义题、代词指代题、语句衔接题、标题结语题七类。
其中,细节理解型题目是片段阅读中的一种常考题型。细节就是指文段中那些常常容易被人忽略、易混淆的部分。做细节理解型题目,关键是要细心。除了细心外,还需知道命题人喜欢从哪些方面,或哪些词语来设置错误选项。
细节理解型题目中有些选项是对原文表述的同义或近义替换;有些选项是对文段细节、概念的理解或引申;有些选项则是根据文段的表述进行推断。根据以上细节理解型题目的命题特点,福建公务员考试网()专家特总结了细节理解型题目的四大常设陷阱,帮助考生走着陷阱,快速突破细节理解型题目。
(一)无中生有
“无中生有”指的是命题人依据材料中的某一信息,凭空捏造出相似的信息作为选项以迷惑考生。
原材料:①网络媒体是一个新兴的传播工具,发展势头非常迅猛。通过网络,可以反映各个方面在不同领域、不同层次的需求和看法。
设错示例:②作为一个新兴的传播工具,网络媒体有着独特的优势,其发展速度远远超过了其他媒体的发展速度。
技巧点拨:①句中并没有将网络媒体与其他媒体的发展速度进行对比,②句中的“其发展速度远远超过了其他媒体的发展速度”属于无中生有。
(二)颠倒黑白
“颠倒黑白”是将正确的说成错误的,错误的说成正确的一种设错陷阱。
原材料:①古希腊古罗马是西方文明的摇篮,西方哲学、美学及各种艺术形式始于此,西方的音乐文化也由此开始。
设错示例:②西方的音乐文化与西方哲学的发源地不相同。
技巧点拨:②句颠倒黑白,明显与①句意思相悖。
(三)偷换概念
“偷换概念”是指命题人将题干中的词语偷换成一些相似的词语,改变了概念的修饰语、适用范围、所指对象等具体内涵的一种设错方式。
原材料:①天文学家日常所分析的照片多数都是黑白的,我们在杂志和其他彩色印刷品上看到的五彩缤纷的天文照片,其实是通过把多张望远镜拍摄的不同波段的黑白照片加工合成而来的。
设错示例:②五彩缤纷的天文照片是靠不同波段的彩色照片加工合成而来。
技巧点拨:①句将②句中的“黑白照片”偷换成了“彩色照片”,属于偷换概念。
(四)以偏概全
“以偏概全”是指以个别事物替代一类事物或以事物的部分特征替代整体特征的一种设错方式。
原材料:①史料显示,罗马社会中使用人牲的现象比较罕见,通常只用牛羊献祭,只有在国家安全受到明显威胁时,出于迷信的原因,才象征性地处死少数异族人。
设错示例:②为了确立自己在道德和文化方面的优越地位,基督徒和罗马人在祭祀活动中只用牛羊献祭,将活人献祭视为野蛮民族的愚昧行为。
技巧点拨:②句在①句的基础上去掉了“通常”二字,犯了以偏概全的错误。
考生除了注意避免以上四大陷阱外,还需要把握一些做题的原则及技巧,福建公务员考试网整理总结了行测言语理解片段阅读-细节判断题解题四大原则供考生参考:
1、完整性(宏观性)原则:
正确选项多要求对片段几个分句的综合概括,要求全面性、概括性强。防止错误选项的以偏概全。
方法:按照标点符号划分出多个分句,然后概括分句含义,将含义拼凑,得出正确选项。
补充知识点:标题、结束语要考虑是否符合文体风格,一般都是中性、总结性表述。要注意不仅要完整概括全文,还要简洁明了,不能以偏概全。
例:《米莉茉莉丛书》是吉尔·比特专为4—8岁的儿童编写的读物,其创作灵感来自个人的生活体验及对儿童早期教育的独特理解。他以米莉、茉莉这两个肤色不同的小女孩为主人公,讲述了他们的成长故事。丛书中每一个故事都有独立的主题,蕴涵对孩子潜移默化的教育目的。作者吉尔·比特认为书中传达的这些个性和素质,对于地球上任何国家任何肤色的孩子都是适用的。这段话主要介绍了( )。
A.谁适合读《米莉茉莉丛书》
B.《米莉茉莉丛书》的特点
C.《米莉茉莉丛书》作者对该书的评价
D.《米莉茉莉丛书》的主要内容
2、偷换概念原则:
迷惑选项中的词语与原片段中的表述有细微的差异,但意思已经完全发生了变化,与作者的观点不符。多在数量词、代词、程度副词上改变说法。
方法:根据选项对照原文,排除干扰选项。
例:关于台风预报的准确率,尽管我国这几年在探测设备方面投入较大,数值预报也开始起步,但国外一些发达国家在这两方面仍处于领先地位。不过,由于国外的预报员经常换岗,而我国拥有一支认真负责、具有多年实践经验的预报员队伍,弥补了探测设备和数值预报方面的不足。通过这段话,我们可以知道( )。
A.国外的预报员不如我国的预报员工作认真
B.探测设备和数值预报决定了台风预报的准确率
C.台风预报的准确率也受预报员本身情况的影响
D.我国的台风预报准确率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
3、绝对化原则:
迷惑选项多用程度性副词,如:无论……都……,最好,最佳,一定等词语将原片段中的关键词语加以修饰,使得句子意思发生变化,因此,出现这样的选项,一般是错误选项。
方法:将绝对性的词语划出,与原片段中的词语加以对照。“总是、都、全部、所有、各个”都是不对的选项。
说明:此种方法有时是在没有时间的情况下或者在两个答案中难以抉择时的应急之法,若有充足时间,同学们还是踏踏实实结合问题选项回原文确定答案。
例:李广是西汉名将,号称飞将军。关于他射石一事见于《史记》,现抄录如下:“广出猎,见草中石,以为虎而射之,中石没镞。视之,石也。因复更射之,终不能复入石矣。”虽然都是全力而为结果却大不一样,这其中的道理不难理解。李广开始误把石头当成老虎,由于关系到生死,体内的潜能全部被激发出来,所以他能把箭射入石头中,待到他弄清那只是一块石头而不是老虎后,心态已经发生变化,所以不管他再如何用力,但射出的箭“终不能复入石矣”。这段话告诉我们( )。
A.人的潜能是无穷的
B.李广把箭射入石头是侥幸
C.只要努力没有办不成的事
D.激发潜能有利于取得更大的成就
4、不确定原则:
这一原则和绝对化原则相对应,选项中若出现 “差不多、不一定、大概、也许、一般、大体上、可能”等词语往往和片段中作者观点的一致,因此,是正确选项的几率很大。
方法:将不确定性的词语划出,与原片段中的词语加以对照。
古人有“事死如事生”的传统,所以生前的必需品必得件件具备,自然金钱是不可或缺的。从这段文字我们可以推断出( )
A、古人一定非常重视金钱 B、古人会给死者一些金钱
C、古人墓中可能留有金钱 D、死者的金钱应全部陪葬
阅读此文的人还阅读了: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