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改作文的精选6篇。
作文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文化和价值观,写作练习能够提高我们的文学创作能力。如果您想寻找一篇有价值的文章小编十分推荐“批改作文的”。如果您需要某个领域的知识可以先尝试参考本文!
批改作文的 篇1
1. 全文语言流畅,行文舒展自如,自然洒脱,称得上是一篇较成功的之作。
2. 本文语言虽然并不华丽,但却极为准确生动,情感丰富而真实,读来津津有味。
3. 文章的结构简洁合理,作者对原文的理解也十分深刻透彻。全文语言铿锵有力,掷地有声,读来令人热血沸腾,心潮澎湃。
4. 这篇作文取材新颖,构思奇妙,语言生动活泼。字里行间透露出清新的生活气息和儿童情趣。
5. 文章按事情发展的顺序,记叙了…的事,语言比较流畅,层次较清楚,自始自终显得其乐融融。
6. 能把人物内心活动写得十分生动,的确难能可贵,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文章头尾照应,中心明确,结构完整。
7. 文章有理有据,说服力强,突出人物个性,上下文过渡自然,条理清晰,首尾照应,结尾点题,突出中心思想。
8. 作者对„观察仔细,描写细腻,语言生动活泼,表现手法富有新意。 全文语言朴实,结构自然。„文章结构严谨,首尾呼应。
9. 语言诙谐有趣,情节安排曲折生动,开头与结尾的呼应巧妙。本文篇幅虽短,但内容生动具体,段落明确,语言朴实,通俗易懂。
10. 文中一系列表现人物动作的动词运用得准确,衬托手法运用得好。
11. 本文采用了第一人称的写法,使得„具有很大的优势,对于塑造人物、表现中心起到了良好的作用,读起来亲切自然可信。思路清晰,节奏明快。
12. 本文事情过程写得具体、明晰,条理清楚。作者在叙事的同时加入了恰当的心理描写,充分表达了„
13. 文章用孩子的语言叙事,显得自然、朴素,犹如一股清泉。结尾点题,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14. 文章真实生动,情真意切,特别是„使用权文章极具感染力,发人深思。叙述事情条理清晰,能正确地使用动词,运用比喻贴切、生动。献计献策读后能从中受到教育。
15. 朴实自然的童心体现在文中,使文章散发着清新活泼的气息。
批改作文的 篇2
1.文中适本地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伎俩,使xx差别季候的绿色生机盼望盎然,芳香四溢。
2.小作者捉住了春天xx特有的景致,能准确贴切地利用了比喻的修辞伎俩写出xx的美,同时拐弯抹角称赞了辛劳的园丁——老师们,使文章的主题得到升华。
3.小作者视察细致,形貌生动细致,加上生动形象的比喻拟人,使人读了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也使作者喜好xx的头脑情感暴露得更为天然充分。
4.纵观全篇,文章笔调清新生动,形貌绘声绘色,消息联合,从近处的晨雾写到远处的日出,从空中的树叶,写到地上的小草,从一棵棵杨树写到自由飞翔的小鸟,层次清楚,层次清楚,读后使人如临其境。
5.你笔下的春天富厚而又优美:红的花,绿的草,青的山,蓝的天……
6.文章能过清新有趣的语言,描写了…的事。字里行间,充满童年真童趣,欢声笑语不绝于耳,不失为一篇佳作。详略得当,虚实相生,是的两大特色,……内容更丰富,更生动。
7.充分运用动静结合的写法,并辅以比喻,拟人等手法,通过生动,形象的语言的描绘,使读者仿佛置身于梦境一般。结尾处对人物的赞美,情真意切,感人至深。59900.nEt
8.注意观察具体事物,并展开合适的想象,这是的成功之处。文章融情于景,边绘景边抒情,善于运用打比方的手法,使文章形象生动。
9.文章首尾呼应,语句简练,一针见血,点明主题。文章通过四季景色的描写,说明了xx之美,照应开头。若能注意段落层次分明就更好了。
10. xx四季景色真美,你的习作条理清楚,内容丰富,用词尤为生动准确。
批改作文的 篇3
嗬!我最近才知道妈的“小秘密”:她在对我的教育中施行了推崇的兵法上的“三十六计”。你们一定想知道是怎么一回事吧,我来给你说说。
我到现在也弄不明白,我哪有那么多的优点?在妈妈的眼里,我简直是十全十美的。她几乎天天都能发现我身上的优点:啊,今天真干净;嘿,今天作业写得真好。可是,我哪忍心让妈妈失望啊!我只好硬着头皮保持这些优点了,只好让它们“无中生有”。
这一计,是抓住我好奇心强这一特点而来的。这天,妈妈出门买菜,千咛万嘱在她买菜时不许翻卧室里的抽屉。这反而激起了我的好奇心。她前脚跟刚出去,我后脚跟就钻进卧室,打开抽屉,没想到都是些书。我心想:反正闲着也是闲着,看看吧!没想到竟然一看就入迷了,动画片也被我抛在脑后。就这样,整个寒假我囫囵吞枣的读完了《西游记》、《东周列国志》、《伊索寓言》。现在,我才恍然大悟,没想到妈妈为了让我读那些平常不想看的书,竟然使出了欲擒故纵的计谋。原来,我作文水平提高的秘密在这儿呢!
从我上学的那天起,爸妈就告诉我,他们是文科出身,数学是一窍不通。所以,数学他们一点都帮不上忙,只能靠自己。我信以为真,所以,数学学得特别认真、辛苦。做题遇到困难时,一看到爸妈在旁边帮不上而愁眉苦脸的样子,我口咬牙,三十分钟、六十分钟、九十分钟地思考、画图计算下去。哎,真奇怪,练习册上的难题越来越少,我的韧劲却是越来越大。
虽然现在知道以前一只被蒙在鼓里很生气。但现在也尝到了懂得这么多知识的甜头。我的妈妈教育我,真有一套。
点评:这篇叙事文以片段式组材料,截取了生活中妈妈教育我的典型事例,选材典型,叙事简练,层次分明,很好的突出了文章的主题。能用适当的细节描写刻画人物很好好。
批改作文的 篇4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工作的重要环节之一。作文批改更是写作教学的重中之重。通过半年多的作文批改的摸索和实践,我们对于作文教学的时间安排不再困惑,对作文批改教学的具体思路及注意事项有了较深刻的认识。而且,在具体的作文批改过程中,我们还在一些细节方面做了深入思考,有些收获。
我觉得对于教师来说,批改的目的是为了解决掌握学生的写作情况,发现问题,方便指导;对于学生来说,批改的目的是借鉴好的,舍弃坏的,通过反复修改提高自身写作水平。也就是说,“批”的目的是“改”,“改”的根本目的是“提高”,提高学生的认知、欣赏、修改、写作水平。所以在作文批改教学中,一定要贯穿“学生为主体”的思想,让学生动起来。在此,仅就作文批改的艺术性及注意事项谈谈自己的浅陋认识。
一、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批改作文的兴趣。那么怎样才能引起学生批改作文的兴趣呢?我认为:
1、依靠教师自身魅力来吸引学生。
教师是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导师和楷模。一举一动都对学生形成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师每个学期至少要与学生一道写作2篇“下水文”,字斟句酌、反复修改后张贴出去,让学生品评。例如:在写早春景色的作文训练中,学生们都认为北方早春的景色没什么特点,我就找住了早春“朦胧的美”写了一篇散文《轻轻的春,朦胧的梦》:似有若无的草色,轻轻拂面的春风,温柔可爱的阳光,间或的鸟鸣,出来寻春的孩子和人们,在我的笔下都充满了诗意。在这样美的意境中,我们那朦胧的梦想却不再朦胧,反而愈发的清晰起来。那次,学生们感触很深,大家都认识到,其实美就在身边,实际上是我们没有学会发现美,发现生活中不经意的美。随后所有同学都把老师的作文抄下来,作为积累,并自主的去观察和写作,燃起修改自己作文的热情。我觉得这比空洞的说教效果要好得多。
2、依靠榜样的魅力来吸引学生。
教师除了身体力行,用自己的实际写作过程(重在改作)去感化学生,赢得学生的钦佩外,还可多给学生树立一些能够激发他们写作和批改热情的样板。给学生讲古今中外文学家反复锤炼、修改文章的故事是必不可少的,但我觉得更重要的还是要注意学生身边的榜样的树立。要经常将本班、本年级、本校的学生修改后的范文拿来展示给大家,大力表扬这些作文队伍中的领头人,用荣誉的光环吸引大家。比如:我校八(1)班的栗媛媛同学就成为了整个年级所有同学学习的榜样。
3、创设新鲜而有趣的批改情境来吸引学生。
二、强化作文批改艺术,提高学生写作能力。
1、讲究语言艺术,多表扬,不打击。 3 文章来源:
个人转载本站内容,请务必保留上面文章来源信息!任何媒体未经许可不得任意转载!
在作文批改中要多表扬,善于发现学生作品中的闪光点。指出学生作文中存在的问题时不要面面俱到,每次只指出一处毛病,且要将其隐含在对学生的期望之中,并提出具体可行的`修改方法。越是作文基础不好的学生,教师的表扬越要真心实意、大张旗鼓。有不少学生写作基础差,可能连一篇完成的文章也写不出,且不会运用标点符号、错字连篇。即便是这样,也要及时表扬他写作中的点滴进步。比如:“你真棒,标点符号修改的越来越恰当,祝贺你!”再比如:“这个‘瓢’字准确生动,太传神了,加油!”等等。这样可以降低学生的畏难情绪,建立修改的信心。要保证一名学生在一学期中至少有两次被肯定的机会,使他感到他在教师、同学心目中是有分量的。
2、注重学生心理保障,尊重学生人格。
在此,我想特意指出的是:选用病例文时,除了注意典型性,更要顾及学生的心理,做到尊重学生。所以我们的做法是经过教师的艺术加工和整合,将本次作文中不同个体出现的共性问题集中到一篇文章中,这样更有针对性。而且,既明确了典型问题,又避免了树立批驳的靶子,让每个同学既能从中瞧见自己习作的影子,又减轻了自身心理负担。
3、充分利用一切时机,培养学生欣赏和批改的能力。
语文教学的工作要做“细”更要做“精”。要善于挤时间、抓时间,令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在快乐宽松的氛围中不自觉的获得能力的提升。例如:批到好作文或有进步的作文,就随时拿到教室里跟学生一起分享;利用语文课上的一两分钟时间,大家共同欣赏一段小练笔,寻找美点;下午上课前五分钟,让学生读读作文、谈谈感受、议议人生;当面个别评讲更是随时随地进行,师生沟通及时、真诚、充满理解,效果良好。
4、各种手段辅助,注重成果激励。
为了提高批改效果,我采用多种多样新鲜有趣的形式向全体同学展示修改成果。如:让学生上讲台朗读自己的作文;或录下来放给全体同学听,或打印后装订成册,收录在“班刊”中;或贴在墙上的作文园地中,以供学生互评互改。我还选择部分作文进行网上投稿,也可以将作文发布到博客上,让学生找到体现自身价值的最佳方法。
三、作文批改两大“忌”
1、・ 忌样式单一、无新意。
饺子好吃,但如果每天都吃饺子,也肯定会让人厌烦,作文批改也是这样。一定要避免长期采用单一的方式,不知变换,那会让学生觉得枯燥乏味,失去兴趣。试想,如果每篇作文都由教师自己精批细改,必然会耗费大部分精力和时间,影响教师钻研教材,老师对学生的情况是掌握了,可学生不一定乐于看你的批改,付出多但收效甚微。那么反过来,如果一味是学生自评自批、互评互批,缺少了老师的理论导向,就会降低批改的质量,达不到精益求精的目的,而且也不能排除学生因个人欣赏水平和自身知识的限制,对个别习作做出错误的判断,使老师和学生孤立开来。
大家都知道:面批法,更有针对性,利于教师掌握学生布谋篇、遣词造句的原始动机,令学生在与教师的平等交流中直接接受老师的指正,更容易理解老师的评判;集体共批,群策群力,便于传授批改方法,利于学生作文水平的整体提高;自评自批,节省时间,利于客观评价自己的文章;小组间互评互批,写自己的,改别人的,无异于一文两作,可以开拓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只要灵活运用各有各的好处。因此,在作文评改过程中一定要特别注意多种有效的批改方法穿插进行。万不可因教给了学生批改的方法,就将批改的重任完全放在学生身上。也不可因不放心大包大揽,不给学生锻炼的机会。
文章来源:个人转载本站内容,请务必保留上面文章来源信息!任何媒体未经许可不得任意转载!
批改作文要讲究时效、趁热打铁。如果时间过长,学生对自己的文章生疏了,既浪费批改时间,影响批改效果,又不利于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我采取的方法是“三步法”:第一步,写纸上,教师抽查后,对作文存在的重点问题加以指正,学生自评自改;第二步,写在大作文本上,采用老师亲自批改和组内互评互改相结合的方式,写好个性评语;第三步,学生针对自己作文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修改,有疑义或者异议的和老师或小组长商量,达成一致,誊抄在周记本上,并且在文后附录“改后记”。每次写作之后,老师都要及时从中选拔优秀范文展示在学习园地或登载在“班刊”中,供大家欣赏。所有这一切在下一次作文指导课之前务必完成。
总之,在作文教学过程中,只有首先努力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才能进一步引导他们热爱写作,诸熟门径,让那些貌似“老大难”的作文都成为“小儿科”。只有强化作文讲评和批改的艺术性,灵活运用多种批改方法,注重批改时效,才能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参与意识,才能有效的加强方法的指导,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文章来源:个人转载本站内容,请务必保留上面文章来源信息!任何媒体未经许可不得任意转载!
批改作文的 篇5
假日里,爸爸带我们去了驼梁山。山对于在平原长大的我来说是一种美丽的.诱惑。
走过售票处向右拐,便开始了我们的旅程。走在九曲回肠的盘山小路上,眼前是万仞高峰,身旁是百丈深谷。阳光仅从树叶的隙缝中在光滑的石板路上投射过来那星星点点的光彩,两旁的小花小草却都挤在了路边。看每一棵嫩芽和幼苗都在生长,无处不使你注意到生命!生命!
走在崎岖的山路上,从山中发出的最高音是瀑布流泉。有名的“九天瀑”“彩虹瀑”,虽然它们没有李白笔下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的韵味,但是它们可以让我真切地感受到“水自天上来”,响彻天地间的豪迈。路途中的美景消除了我一半的疲惫。在登山的过程中,我流下了许多的汗水,可是我觉得只有自己用脚爬到山顶,望到的景色才是最美的,汗水是不会白流的。当我筋疲力尽勉强爬到山顶时,一种满足感与自豪感霎那间涌上了心头。站在山顶,真的有那种“一览众山小”的感觉。突然间觉得那些小山都是我的了,我征服了它们,它们都拜倒在我的脚下。而面对山顶那升腾的雾气时,我仿佛觉得自己也动了起来,好像已不是在人间,而是在虚无飘渺的仙境。我和大山已融为一体。我愿变成一棵树为这壮美的画卷再增添一抹艳丽。
我爱爬山,因为爬山可以培养人战胜困难的勇气。爬山中的苦和累是不言而喻的,爬到一半便驻足长叹的人也是经常可见。在那次山之旅中,我就这样依偎在山的怀抱中,听着树林中鸟虫啾鸣,一个人静静想了很多,仿佛不管走多远,回头看看,都会看到山冲你微笑。总有一天,我也要变成一座独撑蓝天的山。
从驼梁回来之后,推开窗子,便觉得林立的大厦也带上了山的微笑。
点评:这是一篇完整的叙事文章,文章开篇点题,自然引出下文,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引起读者的思考。叙事条理,情节曲折起伏,想象丰富,描写生动,文约而意丰,笔淡而情浓。
批改作文的 篇6
好作文大多是反复修改出来的。我们经常听说“文章不厌百回改”,也知道曹雪芹是“批阅十载,增删五次”才写出了《红楼梦》这样的巨著。与其靠老师给学生改作文,不如让学生自己学会修改作文。那么,到底要怎么改自己的作文呢?
第一,看选材。
看选材是否合乎作文话题。
每一篇作文都有一个核心话题,要么出题者直接给出话题,要么从文题中捕捉到话题。如命题作文:“在这个不寻常的春天里”,话题便是“春天”;“亲情永不下岗”,话题是“亲情”。半命题作文的话题往往与你所填的内容有关,如:“在充满的日子里”,如果填“艰辛”,那么话题就是“艰辛”;如果填“幸福”,那么“幸福”就是话题。“留点给自己”,如果填“自信”,“自信”就是话题;如果填“勇敢”,那么话题便是“勇敢”。
看选材是否典型。
材料的典型性关键体现在能为中心服务。但要注意,如果文章需要选几则材料,得考虑这几则材料是否能从不角度来表现主题。比如以“文明湖北,可爱家乡”为话题,有的同学选的全是班上的好人好事。像这样只选同一个领域(班级内)同一类人物(学生)的材料只可以突出“文明班级”,用来表现“文明湖北”则显得力量不够。如果能选几则不同县市、不同行业的感动中国的湖北籍人物,岂不更有说服力?
看选材是否详略得当。
最能表现中心的材料必须详写。同样能表现中心的材料一般详写两三个就行。若只详写一个往往缺乏说服力;详写太多有累赘之感。魏巍写《谁是最可爱的人》时,最初写了很多人很多事,后来大胆删减,只留下三则材料,一样能突出主题。(当然,如果是写事的文章,可能只需写清那一件事的'来龙去脉,但要注意重点情节,或者说最能突出主题的情节要详写。)此外,我们尽量也略写几件事,这样详写与略写相结合,能起到以点带面,全面表现中心的作用。
二,看语言。
看语言是否通顺
要把用词不准的地方改准确,把不通顺的句子改通顺,删去重复罗唆的词句,增添一些词句,改正错别字和使用不当的标点符号。在通顺的基础上或生动或朴实,或精美或简洁,或诙谐风趣或富有哲理,全在自己擅长什么风格。在锤炼语言上如果没有下字斟句酌的功夫,文章的档次是上不来的。
看语言是否紧扣话题行文
?很多不同的题目其实可选同样的素材,可立同样的主题。区别就在行文中要紧扣题目来表述。以“把挫折炼成诗”和“在充满挫折的日子里”为例,两文完全可选同样的题材,表达同样的主题;区别就在,前者在行文时一定要有“把……炼成诗”的语言,后者一定要有“在充满……的日子里”这样的文字。
三,看结构。
看开头是否能总领全文或点题,开头越新颖别致越好。看主体部分是否层次清晰,能否让读者迅速把握作者思路。要避免主体部分只用一段文字,这很容易让人产生视觉上的疲劳。最好有暗示文章层次的文字,如表时间变化地点转移的词语,过渡的句子,抒情议论的句子,段首中心句等。看结尾形式上是否与开头呼应或者点题,内容上能否点明中心甚至是升华主题。
四,看立意。
在保留原有材料的基础上还可考虑一下文章的立意是否新颖、深刻。很多相同题材的文章,立意是可以不相同的。如螳螂和蚂蚁的故事:螳螂整个夏天都在弹琴歌唱,蚂蚁却在辛勤地储存过冬粮食,到了冬天,螳螂饿死了,蚂蚁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一般我们从中提炼出的主题是:只有勤劳的人才能过上好日子。但有人是这样结尾的:上帝把螳螂的尸体接到了天国,上帝说:一首好听的歌胜过无数丰满的粮仓!主题变成赞美那些具有奉献精神的人了。立意新颖,让人眼前一亮!文章主题往往在结尾的文字中显示,所以深化主题不妨在结尾段文字上下功夫。如有位同学写《短裤奇遇记》,讲的是一条短裤被风吹走挂在路边大树上,经过路人的帮助,小主人终于拿回了短裤的故事。文章写得生动传神,可惜结尾是这样的:小短裤感叹道,世上还是好人多啊。本来这个主题也可以,只是让人感觉平淡无奇,与文章特殊的选材不相衬。后来把结尾修改成:啊,再卑微的个体,只要有人关注,就是幸福的!立意深刻新颖,也使文章所选的特殊材料有了意义。
只有反复修改作文,才能真正让我们明白怎么写作文。可以说,修改好一篇作文比重新写一篇作文意义更大。所以,建议同学们学会自己改作文,养成自己修改作文的习惯。当然,如果有条件,也可找老师和同学帮忙提提意见。只有这样,我们的作文水平才能切切实实地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