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电公司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编制说明1编制过程概述XX公司其前身为热电厂,始建于1965年,距今已有40多年的历史,属地方国营预算内企业。1985年开始对城市集中供暖供热、安装供热管道,并取得经营许可权,拥有黑龙江省发改委颁发的热电联产企业认定证书。2008年热电厂企业改制组,成立XX公司,公司注册时间为2008年7月30日,注册地为黑龙江省XX,注册资本2100万元,其中:自然人由出资1890万元,控股90,谭澎出资210万元,控股10。2010年12月23日企业增加注册资金,增资3960万元,控股90,谭澎增资440万元,控股10。企业注册资金达到6500万元,该企业现有职工人数175人,其中技术人员56人,其中技术人员66人,中级职称20人,初级职称58人。公司高级管理人员10人,均具有高级职称。拥有固定资产原值17829万元。市长恒热电有限责任公司新选厂址位于市城区东南部,北临杏林路(距杏林路25m),南临外环路(距外环路20m)及向阳川至东港XX(距铁路50m),东距市污水处理厂1.0km,西距同三路1.05km。该厂址位于城区边缘,处于城区下风向。东、西侧均为农田地(东侧为规划工业园区),北侧为市第一中学及市建成区。该厂址周围没有军事设施、旅游景点、保护性建筑和文化遗产,地下无矿产资源。2015年实现供热面积281万平方米,供热平均温度达22度,是全省供热温度最佳的城市之一,深受用户的好评,企业也因此获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在城市污染减排、达标等方面也达到了国家相关标准。市长恒热电公司新热源为五炉两机,2台75T循环硫化床锅炉,3台58MW循环流化床锅炉锅炉容量为398吨,装机容量为30兆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国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管理办法的通知、企业事业单位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备案管理办法(试行)的有关规定,本单位应编制突然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编制技术人员进行了实地踏勘,对项目区及周边5km范围内开展环境风险评估和应急资源调查,在此基础上,编制公司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环境风险评估包括分析柴油储罐泄漏,火灾、爆炸,烟气处理系统故障等事故衍化规律、自然灾害影响程度,识别环境危害因素,分析与周边可能受影响的居民、单位、区域环境的关系构建突发环境事件及其后果情景,确定环境风险等级。应急资源调查包括调查企业第一时间可调用的环境应急队伍、装备、物资、场所等应急资源状况和可请求援助或协议援助的应急资源状况。2重点内容说明热电有限公司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内容包括编制预案采用的标准、适用范围、分级体系,项目区概况,危险源识别和环境应急能力评估,应急机构和职责,预防、预警及响应,现场处置,培训及演练,应急监测及保障等。重点对柴油储罐泄漏,火灾、爆炸,烟气处理系统故障等危险源识别、环境应急能力进行评估,以及突发环境事件情景下现场处置方案。3征求意见及采纳情况说明在热电有限公司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编制过程中征求了总经理、运行部、安环部、物资部等部门领导和职工的意见,沟通后积极采纳了相关意见并进行修改。同时征求了项目区5km范围内可能收到影响的居民和单位的意见,主要针对突发环境事件发生时居民的联系、撤离等以及对周边环境的应急环境保护,对所有征求意见积极采纳并进行了完善。4评审情况说明热电有限公司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编制完成后组织了黑龙江省相关专家对应急预案进行了技术评估,并按照专家的评估意见进行了修改,使热电有限公司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更加完善。在编制过程中,非常感谢热电有限公司职工、市环保局、市环保局、市环境监察支队、市环境监测站等专家、技术人员的支持和帮助。前言本预案规定了热电有限公司环保事故突发情况下的应急措施。本标准起草人:本标准审核人:本标准审定人:本标准批准人:1总则1.1目的:提高员工对企业及影响企业的周边地区发生的突发环境污染事故应急处理能力,防止本企业环境污染事故发生。1.2编制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22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32号);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66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58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70号);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83号);关于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的规定(国务院令第302号);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国务院令第352号);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344号);国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关于防范环境风险加强环境影响评价管理的通知(环发XXX号);关于督促化工企业切实做好几项安全环保重点工作的紧急通知(安监总危化200610号);危险化学品名录(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公告2003第1号);剧毒化学品名录(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等8部门公告2003第2号);国家危险废物名录(环发XXX号国家环保局、国家经贸委、外经贸部、公安部颁布);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69-2004);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分类管理名录;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GBZ2-2002);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XXX);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TJ36-79);1.3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企业可能发生环境污染事故或受环境污染事故影响的各相关岗位。1.4指导思想为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确保单位、社会及员工生命财产的安全,预防重大环境污染事故发生,并能在事故发生后迅速有效控制处理,根据本厂工艺特点及可能发生的导致事故性排放的因素,本着”预防为主,自救为主,统一指挥,分工责任”的原则,制定本应急预案。2基本情况热电有限公司位于市区南部,厂址西侧相邻市饮用水水源地二级保护区,北侧为市区,厂区南、东南方向1000米有胜利村和向阳村。现有2台7化床锅炉和358MW流化床锅炉215MW背压汽轮发电机组。3危险目标及其危险特性、对周围的影响3.1危险目标的确定根据本厂生产、使用、贮存化学危险物品的品种、数量、危险性质以及可能引起污染事故的特点,确定以下4个危险场所(设备或装置)为应急救援环境危险目标:(1)锅炉烟气治理设施。(2)柴油储罐,最大贮量:8t。(3)企业废水排放系统。(4)企业SNCR脱硝系统。表1环境危险目标的危险特性和对周边环境的影响目标出现根源污染物名称涉及范围污染对象后果烟气治理设施除尘器与脱硫脱硝效率达不到设计工况时二氧化硫、烟尘、氮氧化物周边人体、大气、动植物一般事件柴油储罐泄露柴油周边及松花江地表水、地下水一般事件爆炸或者发生火灾co厂区周边动植物、人体一般事件爆炸或者发生火灾消防废水周边及松花江地表水、地下水较大事件SNCR脱硝系统氨逃逸氨周边动植物、人体、一般事件污水站发生火灾、事故废水废水周边及松花江水、土壤一般事件4组织机构及职责4.1应急组织体系4.1.1指挥系统的组成:由企业总经理、副总经理,现管科(安环科)科长、综合办主任、制造中心主任、安装维修中心主任、生技科科长、质检科科长、运行车间主任、供应车间主任等组成应急救援指挥领导小组,下设应急救援办公室,由现管科(安环科)负责日常管理工作,发生重大事故时,以指挥领导小组为中心,成立应急救援指挥部,由总经理任总指挥,副总经理任副总指挥,负责应急救援工作,指挥部设在工厂会议室。若总经理或副总经理外出时,由现管科(安环科)科长为临时总指挥,全权负责救援工作。4.1.2工厂应急救援指挥网络图应急领导小组组长:总经理副组长:副总经理技术保障物资供应组组长:生产部供应部部长危险源控制抢险救援组组长:值长组组长安全、保卫组组长:安监部保卫部主任部部长新闻发布对外工作组组长:党群工作部主任应急管理办公室主任:安环部主任善后处理组组长:安监部财务部主任交通医疗后勤保障组组长:厂办公室主任4.2应急领导小组组长:总经理副组长:副总经理成员:厂办公室主任党群工作部主任生产部主任安监部主任值长组组长保卫部主任经营部财务部主任物资供应部主任4.2.1应急管理办公室:主任:安环部主任成员:安环部、生产部、经营部、财务部、物资供应部、厂办公室、党群工作部主要负责人4.2.2应急处置工作组(1)危险源控制抢险救援组组长:值长组组长成员:安监部有关人员,当值值长、机、炉、电的运行、检修人员(2)安全保卫组组长:安环部主任副组长:保卫部主任成员:安全保卫管理有关人员(3)交通医疗后勤保障组:组长:厂办公室主任成员:厂办公室管理人员、车辆管理、通讯、医疗后勤负责人。(4)新闻发布对外工作组:组长:党群工作部主任成员:党群工作部人员(5)技术保障物资供应组组长:生产部部长副组长:物资供应部长成员:生产部、物资供应部有关人员(6)善后处理组:组长:安监部主任副组长:财务部主任4.3应急指挥机构的职责4.3.1应急领导小组职责负责本应急预案的制定,并定期组织演练,监督检查各部门在本预案中履行职责情况。对发生环境污染突发事故启动应急预案进行决策,全面指挥应急处理工作;环境污染突发事故发生后,根据事故报告立即按本预案规定的程序,组织各应急小组,赶赴现场进行事故处理,使损失降低到最低限;根据本单位环保设施的变化以及国家环保政策的调整及时组织对本预案的内容进行相应修改,并及时上报;负责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本单位的突发事件情况和事件处理进展情况。4.3.2应急管理办公室的职责(1)负责组织本应急预案的编制、修订及审核;(2)负责组建应急救援专业队伍,并组织实施和演练;(3)检查督促做好预防措施和应急救援的各项准备工作。4.3.3应急处置工作组的职责4.3.3.1危险源控制抢险救援组职责(1)负责组织应急救援人员及有关专家及时进入现场,并进行环境污染事故现场应急救援的技术指导与技术监督;(2)负责迅速开展环境污染事故的应急处置工作;(3)负责现场救援设备和物资及时运送进入现场;(4)掌握环境污染事故应急救援力量,技术人员、专家组成员,应急救援人员。(5)负责提出上级救援、外部救援力量和物资支援的需求4.3.3.2安全保卫组职责(1)维持现场秩序、现场警戒,划定警戒区域,负责监督应急情况处理时各项安全措施的执行,防止环境污染事故应急救援时发生人身伤害事故;(2)控制现场人员,无关人员不得随意出入现场,确保抢险、救灾人员疏散时的人身安全,做好安置、维持现场秩序、安全警戒装置的设置工作;(3)负责应急救援安全隔离措施的检查,并督促相关部门执行到位;(4)组织实施事故现场恢复所必须采取的临时性措施;(5)完成环境污染事故的发生原因、处理经过、现场恢复的调查,编写和上报调查报告。4.3.3.3交通医疗后勤保障组职责(1)负责应急救援车辆维护、检查,确保应急抢险救援时所需车辆正常使用;(2)应急时提供应急救援车辆,和应急物资、设备设施的运送;(3)负责办公电话、移动电话、传真、电子邮件、应急通信、确保调度通信畅通;(4)与供应商建立物质供应协作关系,保证应急救援物质的质量、数量;(5)负责接警后及时赶赴事发地,对受伤人员采取现场紧急救治,及时抢救伤员;(6)及时联系120急救中心和市级医院,将伤员转送医院进行治疗;(7)做好日常相关医疗药品和器材的维护和贮备工作。4.3.3.4新闻发布对外工作组:(1)在应急领导小组的指导下,负责将环境污染突发事故情况汇总,根据领导小组的决定做好对外新闻发布工作;(2)根据领导小组决定对环境污染事故情况向政府新闻主管部门、上级单位进行报告;(3)负责新闻媒体及当地政府有关部门和上级相关部门的接待工作。4.3.3.5技术保障物资供应组:(1)全面提供环境污染事故应急救援时的技术支持;(2)掌握处理环境污染的设备设施、装备、器材、工具等专业技术。(3)掌握设备、设施、建筑物在事故情况下的应急处置方法。(4)按照要求做好环境污染事故相应物资贮备和供给工作;(5)应急时,负责应急物资、各种器材、设备的供给;(6)负责与其他外部部门进行沟通联络,及时做好应急物资的补给工作。4.3.3.6善后处理组职责(1)负责监督消除环境污染事故的影响,指导尽快恢复生产;(2)负责环境污染事故资料的收集,现场的保护;(3)准确、及时、公正地查清事故原因、责任,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制定措施。对责任人提出处理意见。5应急救援通讯联络方式5.1企业应急救援人员联系方式。表2企业应急救援人员联系方式序号岗位职务应急职务姓名办公电话移动电话备注1应急领导小组组长总经理2应急领导小组副组长副总经理3应急领导小组副组长副总经理4应急领导小组副组长副总经理5危险源控制组长汽化主任6安全保卫组长安监部主任7交通医疗组长办公室主任8新闻发布组长采购主任9技术物资组长生产部主任10善后处理组长副总11应急救援组员值长12应急救援组员值长13应急救援组员值长14应急救援组员值长5.2企业外部可以请救援助的应急队伍及联系方式。表3企业外部可以请救援助的应急队伍序号单位联系方式备注1东北电监局2当地供电局调度部门3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4市广播电视局5市气象局6市环保局办公室7市人民医院8急救中心续表3企业外部可以请救援助的应急队伍序号单位联系方式备注9公安应急机关(派出所)11010消防安全管理部门11911交通安全管理部门1226应急响应和措施发生一般火灾事故时(不危及人员安全,可组织扑灭),岗位操作人员必须及时采取相应措施,予以处理,同时向车间及有关部门汇报。如由于操作失误、设备事故等造成大量泄漏或燃烧、爆炸等重大事故,虽能及时发现,但一时难以控制,应急救援系统必须立即启动,并采取以下措施:6.1最早发现者应立即向值长和车间领导(或值班人员)汇报,并采取一切措施切断或隔离事故源。6.2值长接到报警后,应迅速通知车间查明事故源和事故原因,如事态一时难以控制,可能波及邻近车间或厂区周边,必须立即通知邻近车间采取断电、断火、停炉、停车等相应措施,并通知指挥部成员和救援队伍赶赴事故现场。6.3车间在查明事故发生源及事故原因后,如能通过阀门切断物料而消除事故的,则以自救为主。如果事故不能得到有效控制,应立即向指挥部报告并分析具体处理措施。6.4指挥部成员到达现场后,会同车间负责人,根据事故状态及危害程度做出相应的应急决定,并向公司领导和有关部门汇报,同时命令各应急救援小组开展工作。如果本单位救援力量不足或由于事态扩大,有可能危及厂区周边和城市居民,应立即向公安部门、环境保护部门等相关部门和友邻单位请求支援,并由对外联络组做好接待工作。6.5抢险抢修组到达现场后,施救人员应佩戴正压式空气呼吸器,进入现场后,首先查明有无中毒人员,布置抢救措施,以最快速度将中毒者脱离事故现场,并根据指挥部的命令,进行灭火、断电、堵漏、消除危险源等作业。6.6治安组到达现场后,根据指挥部的命令,在各路口设岗,禁止非抢救人员进入现场,并负责指挥现场人员向上风口方向疏散。工厂应在最高建筑物上设置“风标”,并在厂区范围内设立紧急疏散标记。如事故可能危及到厂外居民的安全时,指挥部应立即向公司和地方有关部门联系,引导居民迅速撤离到安全地点。6.7医疗救护组立即开展抢救受伤中毒人员的准备工作。对发生中毒的病人应进行输氧、心肺复苏等必要的医学处理后,才能根据中毒和受伤程度转送各类医院治疗。厂医务室应建立抢救程序图,每一位医务人员都应熟练掌握每一步抢救措施的具体内容和要求。6.8环境监测组根据当时风向、风速判断有毒有害物质扩散范围,并对下风向及水域扩散区域进行监测,将监测结果及时报告指挥部。6.9物资供应组应迅速、及时组织和提供抢险所需物资、防护用品和运输车辆等,如本单位物资供应困难,指挥部应立即向公司及友邻单位请求支援。6.10对外联络组及时将事故事态发展情况向公司及上级有关部门汇报,并根据指挥部的命令通知扩散区域的人员撤离或采取简单有效的保护措施。6.11当事故得到控制后在生产副厂长的指挥下,成立由现管科(或生技科)及车间参加的事故调查组,调查事故发生的原因,制定纠正和预防措施。在现管科的指挥下,成立设备抢修小组,对装置及设备抢修,尽快恢复生产。7现场抢险及事故处理7.1柴油储罐、油系统发生火灾事故7.1.1接卸油品油罐车、柴油储罐发生火灾时应采取以下灭火措施:当班卸油员和油罐车司机,立即关闭油罐车、柴油储罐进油阀阀门,取下卸油管停止作业,迅速取就近灭火器材将火扑灭在初起阶段,尽量控制火势蔓延,司机将着火车辆驶离油罐区。立即电话向“119”和上级主管部门报警,令在场所有无关人员及车辆撤离储罐区,加强对罐区等重点部位的警戒,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如一时无法将火扑灭应利用企业水源对着火罐车、埋地油罐区实施冷却,控制火势等待援兵。公司员工接到火警后应立即赶赴火场参加灭火战斗。根据火场情况由公安交警对火灾现场实行局部交通管制。火灾扑灭后应继续对油罐车再冷却一定时间防止火灾复燃,有关人员尽快对现场进行勘察、调查、取证、查明起火原因。7.1.2油系统发生火灾时应采取以下灭火措施:油系统着火停机,如高压油管漏油应解除辅助油泵联锁,禁止启动辅助油泵,启动直流油泵进行停机并立即组织人员使用干粉灭火器、石棉布等灭火。火势无法控制,应立即向市消防大队报警,疏散岗位操作员工至安全区域。7.1.3火灾事故产生的废水应采取以下措施:火灾事故产生的废水通过煤尘水处理间、煤场雨水沉淀池进入厂区废水处理站处理。为防止废水通过雨水排放口进入松花江,应立即关闭雨水排口切断阀。7.2除尘器与脱硫脱硝效率达不到设计工况值班人员收到自动监测仪、烟气连续监测报警装置报警信号时应立即上报值长,值长应立即命令监测组、检修组进行环境监测、设备维修,并向应急领导小组汇报。如污染物排放情况经抢修后未有变化应迅速改变锅炉运行方式,严重时直至停炉;并向市环保局报告。7.3危险废物(废机油)泄露7.3.1废机油的成分为:所谓废机油,指机油在使用过程中混入水分、灰尘、其他杂油和机械磨损产生的金属粉末等杂质,还应机油变质,生成了有机酸,胶质和沥青状物质。废机油的危害成分:废机油中含致癌物质,致突变,畸形物质及废酸,重金属等物质,对人体危害极大,其中有机化合物如芳香族类很多对人体有害作业,这些物质不但会停留在肺还会在到血液运行全身,会干涉人的造血功能,导致血液病如贫血、血小板减少,还会有头晕、恶心、食欲不振、乏力等症状,长期以来还会致癌。重金属如铅、镉等难以排出体外,会在人体内积蓄,严重影响神经系统并导致一系列病和症状如口腔溃疡、牙龈发炎等,至于铁是活泼金属,在人的呼吸到和肺中会导致慢性炎症,长此从而会引起肺纤维化,肺气肿等,所以平时需要穿戴劳保用品做好自身保护。7.3.2对废机油满溢及泄漏处理方法是:在更换和装卸过程防止机油满溢和泄漏,在存放危险废物固定点和成品油堆放点都存放石灰和细砂等物资,防止人员在处理过程滑倒,造成进一步的伤害,在处理事件前的劳保穿戴必须有严格的要求,并且采用细砂处理遗留污垢的地面。7.4污水排放事故7.4.1操作人员应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防止因检查不周或失误造成事故;应加强设备管理,认真做好设备,管道,阀门的检查工作,对存在的安全隐患的设备,管道,阀门及时进行修理或更换.7.4.2事故污水1)员工发现事故后,立即关闭破裂点前后阀门,通知当班调度和车间负责人,并由值长通知各排污单位停止进水。严重时通知指挥领导小组,由指挥部决定是否启动应急预案。2)车间组织员工使用临时管路和潜水泵将破裂点池内污水输送至应急池。减少泄漏量。3)破裂点在池内部时及时通知专业人员到场查找漏点。4)分析员监测雨水口水质情况并即时汇报。7.4.3消防污水1)分析员监测排污口水质情况并即时汇报。严重时通知指挥领导小组,由指挥部决定是否启动应急预案。2)车间组织员工使用临时管路和潜水泵将破裂点消防水输送至应急池。减少泄漏量。3)通知市污水处理厂,并同时开展拦截措施。8应急监测发生环境污染事故时,环境监测组应迅速组织监测人员赶赴事故现场,根据实际情况,迅速确定监测方案(包括监测布点、频次、监测项目和监测方法等),及时开展针对环境污染事故的环境应急监测工作,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用小型、便携、简易的仪器对污染物质种类,污染物质浓度和污染的范围及其可能的危害作出判断,以便对事故能及时、正确的进行处理。9人员紧急撤离和疏散当发生爆炸火灾事故,值长应立即通知班组长紧急停炉、停机,制定撤离人员名单,选择撤离地点,随时汇报异常情况。留守人员戴好防毒面具进行紧急停炉、保证设备停好后立即向上风口撤离(对于留下停设备的员工,值长应事先告诉现场风向)。同时值长指挥其他员工采取临时防护措施立即向上风口撤离,并集中在一起,等停设备的员工都撤离后,清点人数,要确保人员全部撤到安全区域。值长在应急处理时,密切注意操作现场环境,将事故的严重性和已处理方案及时汇报上级领导,要求员工坚守岗位,检查防毒面具,空气呼吸器,是否关闭所有门窗,是否自带湿毛巾等措施。开展对外协调工作,包括与友邻企业、市应急办、公安消防、环保局等方面联系。10现场清洁净化和环境恢复现场清洁净化和环境恢复是为了防止危险物质的传播,去除暴露于有毒、有害化学品环境场所的污染,对事故现场和受影响区域的个人、救援装备、现场设备和生态环境进行清洁净化和恢复的过程,它包括人员和现场环境的净化,以及对受污染环境的恢复。10.1净化和恢复的方法1)稀释,用水或其他物质稀释现场和环境中的物料,稀释后的溶液应回收至污水处理站处理。2)处理,主要是针对应急人员在应急行动工作人员使用过的衣服、工具、设备进行处理。当应急人员从受污染区撤出时,他们的受污染的衣物或其他物品要集中储藏,作为危险废物处理。3)中和,对于酸碱类物料泄漏一般可用中和的方法用于设备和环境的清洗。4)吸附,可使用活性炭吸收污染物,但吸附剂使用后要回收,处理。10.2现场清洁净化和环境恢复计划10.2.1现场人员和设备的清洁净化计划在危险区上风处设立洗消站,对事故现场人员和防护设备进行洗消,防止污染物对人员的伤害。事故得到控制后,在事故发生地设立警戒线,除清洁净化队员外,其它人严禁入内。清洁净化人员根据现场污染物的性质、事故发生现场的情况等因素,在专家的指导下,进入事故现场,快捷有效地对设备和现场进行清洁净化作业,净化作业结束后,经检测安全后方可进入。10.2.2环境恢复计划根据事故发生地点、污染物的性质和当时气象条件,明确事故泄漏物污染的环境区域。由应急专家咨询组对污染区域进行现场检测分析,明确污染环境中涉及的化学品、污染的程度、天气和当地的人口等因素,确定一个安全、有效、对环境影响最小的恢复方案。通过环境恢复方案的实施,使污染物浓度到达环境可接受水平。11应急终止11.1应急终止的条件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即满足应急终止条件:(1)事故现场得到控制,事故条件已经消除;(2)污染源的泄漏或释放已降至规定限值以内;(3)事故造成的危害已经被彻底消除,无继发可能;(4)事故现场的各种专业应急处置行动已无继续的必要;(5)采取了必要的防护措施以保护公众免受再次危害,并使事件可能引起的中长期影响趋于合理且尽量低的水平。11.2应急终止的程序(1)事故应急指挥部确认终止时机,或事件责任单位提出,经事故应急指挥部批准;(2)事故应急指挥部向所属各专业应急救援队伍下达应急终止命令;(3)应急状态终止后,相关类别的专业救援队伍根据上级主管部门的指示和实际情况,继续进行环境监测和评价工作,直到其它补救措施无需继续进行为止。11.3应急终止评估与总结(1)事故应急指挥部指导有关部门及突发环境污染事故单位查找事故原因,防止类似问题的重复出现。(2)有关类别环境事故专业主管部门负责编制环境事故总结报告。(3)应急过程评价:由公司组织有关专家评估总结经验,并及时修订应急预案。12信息报告和发布12.1环境污染事故报告时限和程序企业发生突发环境污染事故后,在1小时内向市环保局和市政府初报环境事件信息,并立即组织现场处置和调查。12.2环境污染事故报告方式与内容环境污染事故的报告方式按公司事故管理制度执行.主要内容包括:环境污染事故的类型、发生时间、地点、污染源、主要污染物质、人员受害情况、直接经济损失、已采取的应急措施,已污染的范围、事件潜在的危害程度、转化方式趋向等初步情况。初期报告应采用适当方式,避免在当地群众中造成不利影响。最终报告在初期报告的基础上报告有关确切数据,事件发生原因、过程、进展情况及采取的应急措施等基本情况,报告处理事件的措施、过程和结果,事件潜在或间接的危害、社会影响、处理后的遗留问题,参加处理工作的有关部门和工作内容,出具有关危害与损失的证明文件等详细情况。关闭报告报告整改验证完成情况.12.3信息发布由公司指定专人负责人负责对媒体和公众的信息发布,及时发布准确、权威的信息,正确引导社会舆论。13应急培训和演习13.1培训为了确保快速、有序和有效的应急反应能力,工厂应急救援机构成员应认真学习本预案内容,明确在救援现场所担负的责任和义务;对于工厂员工,必须开展应急培训,熟悉生产使用的危险物质的特性,可能产生的各种紧急事故以及应急行动。13.1.1培训的内容和方式(1)应急人员的培训内容a.如何识别危险;b.如何启动紧急警报系统;c.危险物质泄漏控制措施;d.各种应急设备的使用方法;e.防护用品的佩戴、使用;f.如何安全疏散人群等。(2)监测人员的培训内容a.环境监测技术规范;b.应急监测的基本方法;c.便携式现场应急监测仪器的使用方法;d.特征污染物和常见污染物的快速监测方法;e.监测布点和频次基本原则;f.现场监测人员自身防护的要求;e.应急监测设备、耗材和试剂的日常维护和保养等。(3)公众的培训内容a.潜在的重大危险事故及其后果;b.事故警报与通知的规定;c.灭火器的使用以及灭火步骤训练;d.基本个人防护知识;e.撤离的组织、方法和程序;f.在污染区行动时必须遵守的规则;g.自救与互救的基本常识。(3)培训的方式培训的形式可以根据实际特点,采取多种形式进行。如定期开设培训班、上课、事故讲座、广播、发放宣传资料以及利用厂区内黑板报和墙报等,使教育培训形象生动。13.1.2培训的要求针对性:针对可能的环境事故情景及承担的的应急职责,不同的人员不同的内容;周期性:培训的时间相对短,但有一定的周期,一般至少一年进行一次。定期性:定期进行技能培训;真实性;尽量贴近实际应急活动。13.2演习13.2.1演习的目的评估应急预案的各部分或整体是否能有效的付诸行动,验证应急预案应急可能出现的各种环境污染事故的适应性,找出应急准备工作中需要改善的地方,确保建立和保持可靠的通信渠道及应急人员的协同性,确保所有应急组织都熟悉并能够履行他们的职责,找出需要改善的潜在问题,提高整体应急反应能力。13.2.2演习的任务开展应急演习的过程可划分为演习准备、演习实施和演习总结三个阶段。(1)演习的准备成立一个演习策划组是开展应急演习的有效方法,它是演练的领导机构,是演练准备与实施的指挥部门,对演练实施全面控制。编制演习方案。由演习策划组确定演练目的、原则、规模、参演的部门;确定演练的性质和方法,选定演练事件与地点,规定演练的时间尺度和公众参与程度;确定实施计划、设计事故情景与处置方案。其中特别要注意的是,演练情景尽可能真实,并考虑应急设备故障问题,以检测备用系统。制定演习现场规则。演练现场规则是指确保演习安全而制定的对有关演练和演练控制、参与人员职责、实际紧急事件、法规符合性等事项的规定或要求。培训评价人员。策划组应确定评价人员数量和应具备的专业技能,指定评价人员,分配各自所负责评价的应急组织和演习目标。(2)应急演习应急演习实施阶段是指从宣布初始事件到演练结束的整个过程。演练过程中参演应急组织和人员应尽可能按照实际紧急事件发生时响应要求进行演示,由参演组织和人员根据自己关于最佳解决办法的理解,对事故作出响应行动。策划组的作用是宣布演习开始和结束,以及解决演习过程中的矛盾。(3)应急演习总结演习结束后,进行总结和讲评,以检验演习是否达到演习目标、应急准备水平及是否需要改进。策划组在演习结束期限内,根据在演习过程中收集和整理资料,编写演练报告。应急演习一般至少每年一次,且除定期进行全面的演习和训练外,还要针对通讯、消防、医疗、泄漏控制、监测、净化和清洁,以及人员疏散等关键要素进行演习。14预案的评审、发布和更新(1)预案的评审内部评审:由工厂根据应急演练的结果以及其他相关信息,组织有关部门和专业对应急预案进行评审,以确保预案的持续适宜性、有效性和科学性。评审时间和评审方式依具体情况而定。外部评审:预案发布前,应报送公司经过公司组织的外部专家评审,通过后发布。(2)预案的发布预案经批准后,应分发给有关部门、社区和政府部门,并建立发放登记,记录发放时间、发放分数、接受部门、接受时间、签收人等有关信息。(3)预案的更新在下列情况下,应对应急预案进行及时更新;a.日常应急管理中发现预案的缺陷;b.训练、演习或实际应急过程中发现预案的缺陷;c.工厂的相关人员,以及应急组织机构、人员及通讯联络方式发生变化;d.应急设备和救援技术发生变化;e.工厂内部组织、布局、原材料、危险化学品、生产工艺发生变化;f.有关法律法规和标准发生变化;15预案实施和生效的时间本预案由企业批准发文后实施和生效。16附件16.1应急救援领导及有关人员联系电话16.2相关政府职能部门、抢险救援机构联系电话16.3重要物质装备清单16.4突发事件信息报告流程16.5环境污染突发事件应急处置程序流程图16.6电力事故(或事件)即时报告单16.7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专家评估意见表16.8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发布文件16.1应急救援领导及有关人员联系电话。表4应急救援领导、有关人员联系方式序号岗位职务应急职务姓名办公电话移动电话备注1应急领导小组组长总经理2应急领导小组副组长副总经理3应急领导小组副组长副总经理4应急领导小组副组长副总经理5危险源控制组长汽化主任6安全保卫组长安监部主任7交通医疗组长办公室主任8新闻发布组长采购主任9技术物资组长生产部主任10善后处理组长副总11应急救援组员值长12应急救援组员值长13应急救援组员值长14应急救援组员值长16.2相关政府职能部门、抢险救援机构联系电话。表5相关政府职能部门、抢险救援机构联系方式序号单位联系方式备注1东北电监局2当地供电局调度部门3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4市广播电视局5市气象局6市环保局办公室7市人民医院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