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植物保护体系是预防和控制动植物病虫害、保障农业生产的基础体系。以提高动植物病虫灾害有效预防、快速扑灭能力和农产品卫生安全监控能力为中心,具体建设和完善重大病虫害监测预警、动植物病虫害防治、动植物病虫害检疫监督、农药兽药质量监控和残留检测、技术支撑、物资保障等6大系统。 ——摘自农业“七大体系”建设规划 监控,让“动植物”免遭侵害 据有关部门测算,近三年中,我国病虫草鼠害年均发生面积达54亿亩次;多种动物疫病时有发生,而且,近年来,我国农业和林业每年因外来有害生物的入侵造成的直接损失超过570亿元。 《动植物保护体系建设规划》作为新时期农业“七大体系”建设规划之一,它的实施将为中国农业打造一道绿色安全屏障。 统揽全局,谋划“避害之盾” 《动植物保护体系建设规划》是农业部统揽全局,并经过深刻考量之后出台的,而这种考量是有依有据的,这便是我们国家动植物目前面临着的生存环境危机挑战。 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发生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植物病毒、有害昆虫和螨类、农田杂草、农田鼠类等农业有害生物灾害发生频繁,危害严重,作物受害损失巨大。据统计,全国范围内危害农作物的病虫鼠种类高达1600多种,可造成严重危害的有100多种。我国也是世界畜禽业养殖大国。由于养殖水平和动物疫病防治能力较低,我国每年仅动物发病死亡造成的直接损失近400亿元,相当于牧业总产值增量的62%。更何况,全国还时有一些人畜共患病发生,以及一些农产品中农药、兽药和有毒有害物质残留与污染,直接危害人民的身体健康与公共卫生。另外,近20年来,全国发现新传入动植物疫病近20多种,水产养殖病害100多种,危险性植物有害生物20多种。我国每年因动植物病虫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高达640亿元。 农业部在制定《规划》的过程中没有回避这些问题,而是进行了仔细的研究、分析。 据《规划》起草者介绍,我国从上个世纪50年代起,就致力于农业动植物保护工作。到目前初步制定出动植物保护的法律和标准系统,建立了从中央到省、地(市)、县动植物保护机构和行政管理机构,基本控制了重大动植物病虫害的蔓延,畜禽的死亡率分别由建国初期的32%和40%下降到目前的8%和18%以下。 但是,今年爆发的禽流感发出了明明白白的警示:形势依然是严峻的。农业部在《规划》中首先列举了当前动植物保护工作存在的“四大症状”:一是管理体制不顺,机构有所削弱;二是防治系统不健全,技术手段相对落后;三是动植物保护队伍不稳定,知识更新慢;四是法律制度和标准不健全。 我国加入WTO和农业发展进入新阶段后,农业要增产增效,农产品要搏击国际市场,都需要依靠完善而高效运行的体系来打破农产品国际贸易绿色壁垒,抵御国外动植物疫病的传入,提高农产品的卫生安全水平。因此,必须尽快健全我国的动植物保护体系。 动植物保护体系是国家促进农业生产、保障农产品卫生安全和保护公众的公共服务体系,其建设是维护我国公众健康和社会稳定的必然要求,是促进农业生产安全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是提高农产品竞争力的迫切需要。 回望开头列举的严峻形势,这些提法显然都不为过。 脚踏实地,鼎立三“足”构架 《规划》设计的动植物保护体系建设,涉及工程技术、组织管理、社会服务、机制变革和技术创新等内容,是一项庞大的社会经济系统工程。其核心内容是实施植物保护、动物保护和水生动植物保护三大工程。三大工程犹如三“足”,支撑着整个动植物保护体系的祛害宝鼎。 种植业是农业的“本业”,植物保护也就成为农业领域中最重要的防灾减灾体系之一。植保工作已经搞了多年,应该说,当前已经建立了相关网络,取得了很大成绩。但是,随着农业开放的深入,又出现了一些新问题。农业有害生物增多、发生趋于复杂、国外检疫性有害生物传入机率增大、农药污染日趋严重等现象,日益引起中央的高度重视。 《规划》“把脉”我国植保工作,明确提出了两大“病因”:一是病虫监控预警体系不够健全、病虫防治手段落后、外来检疫性有害生物检疫能力较弱、农药安全性管理和基础条件差距明显;二是农药管理存在农药产品质量不高而利用率低、病虫抗药性增强造成防治难度加大、植保机构管理体系还不健全和农民科技素质差以致农药使用水平低等问题。这两大“病因”,显示出搞好我国植物保护工作的艰难和迫切性,这也是农业部决心启动植保工程二期建设的原因所在。 《规划》提出,未来7年,国家将重点投资建设重大农业有害生物预警与控制、优势农产品有害生物非疫区建设、农药与农械安全监管、有害生物治理综合示范和技术创新与支撑等五个领域。看得出,这是一个全方位建设的大工程、实工程。 动物保护这一块儿,既是保证畜禽养殖业持续增长的关键措施,又是保障食品卫生安全的有效手段,还是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来源。据估计,在近年农民增收的因素中,畜牧业的贡献率已达30%,一些省份超过50%以上。但农业部的官员透露,动物防疫体系建设与养殖业快速发展不相协调,已成为制约我国养殖业发展的首要因素,加快动物防疫体系建设的任务十分紧迫。 同样,《规划》详细地开出了未来几年的“诊治处方”,即重点放在动物疫病防治与控制中心建设、动物防疫基础设施建设、动物防疫监督与检疫设施建设、兽药质量监察和兽药残留监控中心、动物防疫技术支撑体系、动物防疫物质保障系统等建设上。 与前两个工程不同,水生动植物保护在我国是一项始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后期的新型农业保护体系。特别是1998年开始,针对我国水产品出口贸易不断受阻和水产品药物残留日益严重的形势,国家开始实施《全国渔业动植物保护工程》,取得了很大成效。由于起步晚,保护体系还不健全,基础设施也薄弱,远远滞后于我国渔业发展和公众健康安全需要。该工程规划建立健全适应我国渔业发展的水生动植物保护体系,使我国水生动植物防疫能力显著提高。 实施“三大工程”,重点在于完善六大基础系统。它们是:重大病虫害监测预警系统,动植物病虫害防治系统,动植物病虫害检疫监督系统,农药、兽药安全使用与质量监控和残留监测系统,动植物保护技术支撑系统,动植物保护物资保障系统。 可以肯定的是,国家是要下决心结结实实地构筑起中国农业的安全网络。 志存高远,瞄准“国际水平” 动植物保护体系是国家保护农业生产、保障农产品卫生安全和公众健康的公共服务体系。《规划》显然没有局限于仅仅解决眼前的问题,而是将目标放在瞄准、对接国际先进水平上,体现出明显的国际考量。 新一期的动植物保护体系建设,是对第一期工程项目建设不足的补充修正和全面提高。《规划》对体系建设进行了战略构划,所作的方案具有时代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规划》明确,该建设要坚持四条原则:一是坚持全方位监控的原则,提高对全国范围内的动植物病虫害及监控能力,重点加强对各类重大病虫害,尤其是人畜共患病的监控能力建设;二是坚持预防为主的原则,强化体系预防能力和应对突发性重大动植物疫情的快速反应和扑灭能力;三是坚持区域化建设原则,重点建设无规定疫病区、农产品主产区和优势农产品区的动植物保护体系;四是坚持继承与发展的原则,依托已有的建设基础,完善动植物防控设施,提高综合防控能力。 《规划》提出,到2010年形成基础设施完备、监管有力、队伍高效精干、法律法规完善的动植物保护新体系,有效控制重大动植物病虫害,使动植物病虫害造成的损失减少20%—30%。 显然,作为一项紧迫而艰巨的公益性事业,它的建立健全绝非一日之功。但农业保护大网已在穿梭织造,保障农业安全、农民增收、农产品竞争力增强和人民身体健康,将不仅仅是美好的憧憬,而是在一步一步地实现。 依据《规划》,到2010年,在植物保护方面,通过建设和完善全国农作物有害生物预警与控制、植物检疫防疫、农药安全使用与监管三大系统,将病虫害造成的损失率控制在3%-5%,降低农药的使用量30%,有效控制农产品农药残留;在动物保护方面,国家重大动物疫病监测、动物疫病预防和控制、网络防治和畜产品卫生安全追溯三大系统,将有效控制重大疫病,一批达到国际标准的无规定动物疫病区,也会陆续建成,猪、牛、羊、禽的死亡率分别降低到5%、1%
显示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