庭前调解与开庭调解的区别:如果案情比较简单,而且双方矛盾较小则使用庭前调解。开庭调解则是必须的程序,是双方当事人经过开庭审理后,都有和意且案情已大致查清的情况下进行的;庭外和解在开庭前后都可以进行,前提是双方达成合意;法院调解在开庭前,开庭审理时,做出终审判决前都可以进行。法院调解是法律规定的一项必要程序。
庭前调解成功后还需不需要开庭
民事诉讼以调解的方式结案的,法院会制作调解书,法院是不会对案件进行开庭的,如果当事人对调解书有争议,申请再审时,法院才会开庭审理。调解应当达成协议,且必须双方自愿,不得强迫。调解协议的内容不得违反法律规定。
人民调解员从事调解工作有何待遇?
人民调解法第十六条规定,人民调解员从事调解工作,应当给予适当的误工补贴;因从事调解工作致伤致残,生活发生困难的,当地人民政府应当提供必要的医疗、生活救助;在人民调解工作岗位上牺牲的人民调解员,其配偶、子女按照国家规定享受抚恤和优待。人民调解工作是为党委政府分忧、为群众解决难题、为社会和谐稳定出力。人民调解员因从事调解工作受到经济损失、人身伤害,国家应当给予补贴和救助,这是政府和有关部门应尽的职责。1.关于人民调解员的误工补贴。对人民调解员误工补贴的保障主体,应理解为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和设立人民调解委员会的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企业事业单位等,以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财政保障为主,设立单位保障为辅,二者互为补充。补贴的认定以人民调解员从事调解工作直接造成的经济损失和人民调解员开展工作中的必要经济开支为限度。2.关于人民调解员救助。人民调解员因从事调解工作致伤致残,生活发生困难的,当地人民政府应当提供必要的医疗、生活救助。救助适用的对象是因从事调解工作致伤致残,且生活发生困难的人民调解员。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并不仅仅局限于人民调解员在开展调解工作过程中致伤致残,也包括其他从事调解工作的情形,比如在前往调解现场的途中遭遇交通事故,调解结束后被当事人打击报复等等;实施的主体是当地人民政府,主要是县、市两级人民政府;救助的内容是必要的医疗、生活救助,这种责任是一种补充性的最低救助责任,是在调解员无法通过其他合理渠道得到救助时政府承担的责任,而非赔偿或补偿责任。3.关于人民调解员牺牲后的抚恤。在人民调解工作岗位上牺牲的人民调解员,其配偶、子女按照国家规定享受抚恤和优待。抚恤制度适用的对象仅限于在人民调解工作岗位上牺牲的人民调解员,包括在开展人民调解工作中被当事人故意或过失伤害致死的情形,也包括在人民调解工作岗位上患病或遭遇意外牺牲的情形;实施的主体是民政部门,由民政部门按照国家相关规定确定抚恤和优待的具体内容,如符合烈士标准的,应追授烈士称号,其配偶、子女享受烈属待遇;符合见义勇为情形的,应授予见义勇为先进个人,并给予相应的抚恤金,等等。
合约与合同有何区别
1、广义上说,合约与合同是一回事。2、狭义上说,合约是合同的内容,合同是合约的外在形式。从本质上看,合约与合同没有什么区别,都是合同、协议的意思。但习惯上,合同两字使用得多些。合约强调协议过程多些,合同强调协议结果多些。
抚养费开庭前要调解吗
1、抚养费开庭前调解,但是要在双方自愿和合法的情况下才能对案件进行调解。如果法院要就调解达成协议,必须双方自愿,不得强迫。2、调解协议的内容不得违反法律规定。3、调解未达成协议或者调解书送达前一方反悔的,人民法院应当及时对案件作出判决。
抚养费开庭前要不要调解
1、抚养费开庭前调解,但是要在双方自愿和合法的情况下才能对案件进行调解。如果法院要就调解达成协议,必须双方自愿,不得强迫。2、调解协议的内容不得违反法律规定。3、调解未达成协议或者调解书送达前一方反悔的,人民法院应当及时对案件作出判决。 该内容由 方杰律师 和 律说律答 共创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