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史记>文本,简述对“子长爱奇”的理解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0 10:14

我来回答

2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7-25 09:05

司马迁,字子长,司马迁以浪漫的笔调来抒情,《史记》富有深情奇气,文章挥洒自如,语言力求口语化,性格化。“为文疏宕,颇有奇气”。如《项羽本纪》以雄浑浩荡的气势描绘了项羽的节节胜利,又以沉郁顿挫的笔调写出了他的大势已去;《平原君虞卿列传》以精彩的描写,生动而富有个性的语言叙述了毛遂自荐,舌胜万胜的经过;《魏公子列传》运用艺术手法表现信陵君等人的特异性为;《廉颇蔺相如列传》突出了蔺相如的智勇,文章波澜起伏;《赵世家》情节曲折,跌宕多姿,抑扬顿挫,激动人心;《货殖列传》笔致诡谲,起伏层迭。你大概也能够理解“子长爱奇”了,也就是说他本人喜欢的文学风格和写作风格。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7-25 09:05

司马迁,字子长。扬雄在《法言》一书中写道:“太史迁,曰实录”。“子长多爱,爱奇也。”杨雄是赞扬司马迁实录精神的第一人。他提出的实录与爱奇,为历人者所赞同,直到现在。 史记》文章写得朴素凝炼、简洁利落,无枝蔓之疾;浑然天成、滴水不漏,增一字不容;遣词造句,煞费苦心,减一字不能。

诸子百家,空言著书,历代实迹,无所纪系。而司马迁父子世司典籍,工于制 作,上自黄帝,下迄秦汉,勒成一书,分为五体:本纪纪年,世家传代,表以正历,书以类事,传以蓍人。使百代而下,史家不能易其法,学者不能易其书。六经之 后,惟有此书。司马迁参酌古今,发凡起例,创为全史。本纪以序帝王,世家以记侯国,十表以系时事,八书以详制度,列传以专人物。然后一代君臣政事 贤否得失,总汇于一篇之中。自此例一定,历代作史者,遂不能出其范围,信史家之极则也。”司马迁的五体结构史学框架,一经创立,即为经典。纵观廿四史,无 一例外。赵翼称为“史家之极则”,可谓精当之至。

声明声明:本网页内容为用户发布,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112479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