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实事求是的思想方法在中国源远流长,绵延几千年并不断发展和丰富。这种思想方法的核心是主张从实际材料中获得对事物真相的认识,以实践效果来检验认识的有效性和合理性,突出了思想认识的来源及其真理性的检验问题。
中国早期文化典籍中已经包含着实事求是思想方法的萌芽,如《诗经·国风》中的大部分篇目就是来自民间生活的原始资料,或者是对这些原始资料的提升。这表明,在萌生时期,中华文化就有注重采集实际资料的传统,注重从实际资料中抽象和提炼出反映社会生活或政治实践的经验和思想。这种自发的实事求是思想方法,是中华先人在征服自然过程中形成的宝贵思想财富。
春秋战国时期,许多思想家都高度重视言与行、思想与实际、理论与功用的关系,强调人们的思想认识和言论必须来源于生活实际,必须具有现实功用,形成了实事求是思想方法的早期形态。《论语》强调“毋意,毋必,毋固,毋我”“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这就是强调,人的思想和认识不能固执于个人的主观意志,而必须符合实际;人们在思想和行动的过程中,要做到言行一致、表里如一,言行不一、言过于行都是不合理的。《荀子》提出“验符论”的思想,“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凡论者,贵其有辩合、有符验”。这就是强调,人们的言论一定要有事实根据,一定要能够经得起实际验证。《韩非子》强调,言论必须注重事实和功用,若无事实基础和切实功用,则均为妄言虚语。
这些早期的实事求是思想方法,在日后的发展中不断得到丰富和充实。汉代大儒王充提出“实知”“效验”思想,强调必须从事实出发,进行逻辑思考和推理,得出符合实际的、经得起实践检验的知识。在他看来,思想和言论“须任耳目以定情实”,就是强调从事实中获得认识,以感性经验和亲身实践为认识的来源和基础。当然,他也绝不是把认识仅仅停留在感性认识或拘泥于个人经验层面,而是强调在经验的基础上进行逻辑推理,获得对事物本质的认识。宋代大儒朱熹提出“格物致知”理论,强调从实在的事实中发现作为事物本质的“理”。他强调,每一个人都有认识能力,但认识能力是在同事物接触的过程中不断丰富和发展的;人必须同事物接触,在不断理解事物的过程中,抓住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最后达到致知。他还强调,不仅要从事物本身出发来获得知识,而且要用实践来检验知识。这些观点固然有客观唯心主义的大背景,但是作为一种思想方法,有其合理性的方面,如果加以唯物主义改造,就能够上升到唯物主义认识论和方法论的高度。
明清之际,王夫之改变宋明以来的哲学走向,站在唯物主义立场上深入研究知识论问题,在实事求是思想上有重大的突破和贡献。宋代以来,中国学术长期以理学为重点,探究道、理、心、性等本体之论,学者把大量功夫花费在抽象的明心见性上面,到头来并无真实知识。由此,在社会变迁之际,王夫之着重思考知识问题,探究知之真谛与途径。他反对生而知之的唯心主义先验论,坚持人的认识首先来自人们对事物的感知;但是,这种得自耳目等感官的“见闻之知”,并没有达到对事物本质的认识,“缘见闻而生之知非真知”,必须进一步通过学问慎思等对感性认识进行抽象提升,获得洞明事物本质和规律的“德性之知”。这样,他就把经验和理性、见闻与真知结合起来,强调要从事实和经验出发,对事物进行深入研究,得到真理性的知识。同时,他还提出“知行合一”的知行观,在坚持知行不可分离的同时,强调“行”是知的目的,是检验真知的标准:“知也者,固以行为功者也;行也者,不以知为功者也。行焉,可以得知之效也;知焉,未可得行之效也。”
进入近代,经世致用成为主导性思想导向,实事求是思想方法也随时代发展而获得了新的意义和内容。其中,曾国藩对实事求是的理解很有代表性。他继承了朱熹关于“格物致知”的合理性内涵,同时又把经世致用的追求融合到实事求是思想方法之中,把主体所探索的各种外在事物和主观现象都看作“事”,人们在对这些“事”的不断求索中,获得“是”。曾国藩对实事求是思想的理解,对近现代中国人进一步升华实事求是思想产生了很大影响。
(摘编自金民卿《实事求是的思想史渊源及其创造性提升》)
材料二:
中央领导人指出,从总体上看,当前我们党能够执行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广大党员干部自觉以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指导工作,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不同领域和战线取得了显著的成绩,积累了很多新的经验,展示了共产党人追求进步、追求真理的科学态度和良好形象。但是,也要清醒地看到,一些党员和干部在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方面还做得很不够,在思想方法、工作方法和领导方法上还存在一些必须引起重视的问题。例如,有的因循守旧、固步自封,思想和工作明显落后于客观形势的要求;有的机关作风严重,长期待在办公室,不愿下基层,不了解基层的实际情况,不接“地气”;有的固守从本本出发的教条主义思维方式,只唯上、唯书,就是不唯实;有的为了迎合或满足某种需要,满嘴假话、空话、大话,甚至弄虚作假;有的不喜欢听真话、实话,不愿意择善而从、承认和改正错误;有的明哲保身,怕担风险,对错误的东西听之任之;有的不按客观规律办事,急功近利、急于求成,甚至蛮干、瞎干。凡此种种,都严重违背了实事求是的要求,必须坚决予以纠正和克服。
(摘编自汪信砚《中央领导人的实事求是论》)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实事求是的思想方法在我国具有非常久远的历史,其萌芽可以追溯到《诗经·国风》等早期文化典籍中。
B.王充和朱熹都强调事实的重要性,但朱熹还提出用实践检验知识的观点,更加重视实践的重要性。
C.曾国藩继承了朱熹“格物致知”理论的合理部分,又倡导经世致用,为实事求是思想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D.中国共产党以实事求是为思想路线,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取得了显著成就。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朱熹、王夫之未能摆脱唯心主义的窠臼,曾国藩对实事求是有新的理解,这都和他们各自所处的时代相关。
B.毛泽东同志曾强调“人的正确思想,只能从社会实践中来”,这和我国古代实事求是的思想观点有相似之处。
C.对中国共产党执行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现状,中央领导人进行了全面分析,既肯定了成绩,也指出了不足。
D.材料二中,以“总体上看”“很多”等词语进行限制,用词准确;使用“必须”等词语表明态度,用词得体。
3.下列选项,符合材料一中所论述的实事求是思想方法的一项是(3分)
A.问渠那得清如水?为有源头活水来。
B.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C.欲成方圆而随其规矩,则万事之功形矣。
D.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4.材料二运用了排比,请简要分析其论证效果。(4分)
5.请根据材料一,填写下列表格中①②③处的内容。(6分)
我国实事求是思想的发展历程
时期 相关学者 主要观点 意义
春秋战国 孔子、荀子、韩非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形成了实事求是思想方法的早期形态
汉、宋两代 王充、朱熹 强调“实知”“效验”;强调“格物致知” ②______________
明清之际 王夫之 坚持人的认识首先来自人们对事物的感知;强调从事实和经验出发,对事物进行深入研究,得到真理性的知识;强调“知行合一”的知行观 ③______________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孤岛
何君华
到了地方我们才知道,我们叫队长给骗了。队长说,还有最后一个哨所,最后一个边防连队,演完这场大家就能回家了。
我们乌兰牧骑慰问演出小分队出来巡回演出已经一个多月了,所有人早都已经疲惫不堪,听队长这么说,我们一下雀跃起来。去边防哨所的路程虽然漫长——听说有整整五十公里,但好歹有了盼头,大家脸上的倦容也都舒展开来,一路上有说有笑。
可到了地方我们才知道,这哪是什么哨所呀?总共只有三间屋子,面积不过四十平方米。更主要的是,这哪能称得上是边防连队啊?总共只有一个人,一个人!
我们不敢相信。这个世界上真有只有一个人的边防连队吗?我们队里最活泼的舞蹈演员那日松在屋里屋外到处找,发现这个哨所除了几只鸡以外,当真只有一个人,就是这位站在我们跟前的哨长呼日勒,一个体格健硕、脸庞黑黢黢的蒙古族汉子。他是这个哨所的哨长,也是这里唯一的哨兵。说白了,他是这个哨所的“光杆司令”。
呼日勒哨长已经提前接到了我们要来慰问演出的通知。我们的汽车离得还有几里地呢,就看见他站在土梁上冲我们拼命挥手。一下车,呼日勒哨长就激动地向我们敬礼,并跟我们一一握手,边握边说:“我从没见过这么多人——不是,我从没见过我们哨所来这么多人!过年了,过年了!”
我们都很吃惊:目下正是盛夏,呼日勒哨长嘴里的“过年了”是什么意思呢?
原来,每年只有到了过年的时候,上面才会派人来哨所慰问。说是慰问,也就是三五个人来送慰问信和一些慰问物资,从来没有像我们慰问演出小分队一样,一下子扎进来十几个人——简直比过年还热闹!
我们问:“你一个人在这里不寂寞呀?”
呼日勒哨长沉默了一会儿,说:“能不寂寞吗?寂寞,我就养鸡。”
给哨所运送给养的卡车每七天左右才来一次。之所以用一个模糊的时间“七天左右”,是因为一旦遇到极端天气,譬如暴风雪之类,那就不一定能准时了。那样的话,边防哨所就成了茫茫雪原中的一座孤岛,但也不能断炊呀。“人是铁,饭是钢。”于是呼日勒哨长就想到了养鸡。养鸡就可以吃鸡蛋。呼日勒哨长说干就干,当真养起鸡来。刚才那日松在屋后发现的那几只鸡就是呼日勒哨长养的。一提到鸡,呼日勒哨长兴奋了:“都说老鹰捉小鸡,你们听说过小鸡捉老鹰吗?在我们哨所,个个都是捉老鹰的鸡!”
“捉老鹰的鸡?”我们满脸狐疑。
原来呀,打小在这哨所长大的鸡们哪里知道老鹰是自己的天敌呢?别处的鸡一旦发觉老鹰在头顶盘旋躲都来不及,这里的鸡非但不躲避,竟然还敢于张开翅膀反击。老鹰哪见过胆敢反抗的鸡啊?有一次,一只老鹰俯冲而下,群鸡一跃而起,展翅伸爪迎击。老鹰一下慌了神,反而真的被鸡啄伤了。后来,几只鸡群起而上,当真把老鹰活活啄死了,你说是不是天下奇闻!
这可真是天下奇闻!我们都惊掉了下巴。说到这里,我忽然想起古人柳宗元《临江之麋》里“至死不悟”的麋来。我想,那只老鹰大概也是“至死不悟”自己如何会被鸡啄死吧。
“不过那都是以前了,”呼日勒哨长接着说,“现在,极端天气提前都有预警,因此在极端天气到来之前,上级就会安排将补给提前送来,断炊的可能性微乎其微了,但我仍然养鸡。寂寞的时候,我听见鸡们‘咯咯咯咯’地叫,想到还有它们陪着我,我就不寂寞了。”
呼日勒说着就沉默了,我们也都沉默了。还是我们队长出来打了圆场:“呼日勒哨长(我们都这么称呼他,起初有些调侃的意思,此时此刻分明多了几分尊重),那我们开始演出吧!”
我们连忙站起身来,一个个挺胸抬头,清喉润嗓,纷纷认认真真地准备起来。我们的表情都很庄重。哨所前院空地上除了一杆国旗分明空无一物,但此时此刻这里仿佛一座极华丽的剧院。我们摩拳擦掌,准备为这一个人的边防连队奉献一场尽我们所能的精彩演出。
演出正式开始,我们队长亲自报幕。有人独舞,有人合唱,有人朗诵诗歌……大家都一丝不苟,聚精会神,没有人懈怠,跟以往我们在首府剧院演出时没有差别。最后一个节目,是我们的“台柱子”娜仁花唱《美丽的草原我的家》:“美丽的草原我的家/风吹绿草遍地花/彩蝶纷飞百鸟儿唱/一湾碧水映晚霞/骏马好似彩云朵/牛羊好似珍珠撒……”
听着听着,呼日勒哨长流泪了,“全连官兵”也就都流泪了,娜仁花也流泪了,我们也都流泪了。
尽管极不舍,但分别的时刻还是到了。我们的汽车开出好远,还看见呼日勒哨长站在土梁上冲我们摆手。
天色已晚,我们的汽车在美丽的草原公路上疾驰。回身望去,呼日勒哨长的身影渐渐变小,最后完全看不到了,只隐隐约约能看见一抹红色,一抹高高飘扬的红——呼日勒哨长正是为了守护它,一个人守在了那里。
(选编自《小小说选刊》)
6.下列对文本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中画横线句子中的“华丽的剧院”,突出了“我们”在空荡的哨所里庄严和不可亵渎的感受,体现了“我们”对呼日勒深深的崇敬之情。
B.小说以偏远的边防哨所为背景,通过呼日勒对“孤岛”的坚守揭示主旨,歌颂了甘于寂寞、恪尽职守,为祖国边防事业默默奉献的英雄。
C.小说综合采用了语言描写、心理描写和侧面描写等方法,对呼日勒哨长进行了传神的刻画,使人物形象饱满丰富、跃然纸上。
D.小说在叙述上回避了宏大的场面,而选择以温情细腻的方式展现人性之美,营造出抒情、散文般和诗意的氛围。
7.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开篇“到了地方我们才知道,我们叫队长给骗了”一句设置悬念,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令读者想要一探哨所的究竟。
B.小说用较多笔墨写“小鸡捉老鹰”的情节,该情节属于插叙,看似多余,实则对于人物的塑造和主题的揭示有很大作用。
C.小说多次运用反复的手法,如“一个人”“过年了”等,不仅表现了哨所之小和偏僻,也烘托了呼日勒哨长崇高的形象。
D.结尾处“我们”的情感由初到哨所的惊异转为对呼日勒哨长的不舍,这种由外及内、由浅入深的转变,使情感饱满且富有层次。
8.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中“流泪”一词出现了四次,每个人物的“流泪”都蕴含复杂的情感,请结合文本内容分析哨长和“我们”流泪的原因。(4分)
9.俄国画家列宾曾说:“色彩即思想。”请据此分析本文结尾处“一抹红色,一抹高高飘扬的红”是如何运用色彩来传达深刻内涵的。(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7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2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材料一:
文王曰:“主听如何?”
太公曰:“勿妄而许,勿逆而拒。许之则失守,拒之则闭塞。高山仰之,不可极也;深渊度之,不可测也。神明之德,正静其极。”
(节选自《六韬·大礼》)
材料二:
闻古扁鹊之治其病也,以刀刺骨;圣人之救危国也,以忠拂耳。刺骨,故小痛在体而长利在身;拂耳故小逆在心而久福在国故甚病之人利在忍痛猛毅之君以福拂耳。忍痛,故扁鹊尽巧;拂耳,则子胥不失:寿安之术也。病而不忍痛,则失扁鹊之巧;危而不拂耳,则失圣人之意。如此,长利不远垂,功名不久立。
(节选自《韩非子·安危》)
材料三:
庄公将杀管仲,齐使者请曰:“寡君欲亲以为戮,若不生得以戮于群臣,犹未得请也。请生之。”于是庄公使束缚以予齐使。齐使受之而退。比至,三衅,三浴之。桓公亲逆之于郊,而与之坐而问焉,曰:“昔吾先君襄公筑台以为高位,田、狩、罼、弋,不听国政,卑圣侮士,而唯女是崇。食必粱肉,衣必文绣。戎士冻馁,戎车待游车之裂。优笑在前,贤材在后,是以国家不日引,不月长,恐宗庙之不扫除,社稷之不血食。敢问为此若何?”管子对曰:“昔吾先王昭王、穆王,世法文、武远绩以成名。合群叟,比校民之有道者,设象以为民纪,式权以相应,比缀以度。竱本肇末,劝之以赏赐,纠之以刑罚,班序颠毛,以为民纪统。”桓公曰:“为之若何?”管子对曰:“昔者,圣王之治天下也,参其国而伍其鄙,定民之居,成民之事,陵为之终,而慎用其六柄焉。”
桓公曰:“吾欲从事于诸侯,其可乎?”管子对曰:“未可,国未安。”桓公曰:“安国若何?”管子对曰:“修旧法,择其善者而业用之;遂滋民,与无财,而敬百姓,则国安矣。”桓公曰:“诺。”遂修旧法,择其善者而业用之;遂滋民,与无财,而敬百姓。国既安矣,桓公曰:“国安矣,其可乎?”管子对曰:“未可。君若正卒伍,修甲兵,则大国亦将正卒伍,修甲兵,则难以速得志矣。君有攻伐之器,小国诸侯有守御之备,则难以速得志矣。君若欲速得志于天下诸侯,则事可以隐,令可以寄政。”桓公曰:“为之若何?”管子对曰:“作内政而寄军令焉。”桓公曰:“善。”
(节选自《国语·齐语》)
10.材料二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3分)
拂耳A故小逆在B心而久C福在国D故甚病之人E利在忍痛F猛毅之君G以福拂耳。
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垂,流传,与《促织》“入其舍,则密室垂帘”的“垂”意思不相同。
B.逆,迎接,与《孔雀东南飞》“逆以煎我怀”的“逆”意思相同。
C.“为之若何”与《鸿门宴》“窃为大王不取也”的“为”用法不相同。
D.“参其国而伍其鄙”与《师说》“其可怪也欤”的“其”用法不相同。
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王向太公询问君主应该如何倾听意见,太公认为不能轻率接受或粗暴拒绝,要像高山使人仰慕,像深渊使人莫测其深。
B.材料二由扁鹊治病引申到圣人救国,阐述了接受逆耳忠言的重要性,认为这是实现长治久安和建立功名的关键。
C.庄公原本准备处死管仲,但在齐国使者的请求下,最终决定将其活着交给齐国使者,这表明庄公对管仲的才能有所认识。
D.管仲向桓公阐述了治理国家的方法,包括整顿法令、繁殖人口、救济贫困、安抚百姓等,并建议桓公在整顿内政中寄寓军令。
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忍痛,故扁鹊尽巧;拂耳,则子胥不失:寿安之术也。(4分)
(2)食必粱肉,衣必文绣。戎士冻馁,戎车待游车之裂。(4分)
14.请结合三则材料中的治国智慧,谈谈其对当下国家治理的启示。(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5~16题。
河满子
苏轼
湖州作,寄益守①冯当世
见说岷峨凄怆②,旋闻江汉澄清③。但觉秋来归梦好,西南自有长城。东府三人最少④,西山八国初平⑤。
莫负花溪纵赏,何妨药市微行。试问当垆人⑥在否,空教是处闻名。唱著子渊新曲⑦,应须分外含情。
【注】①益守:益州(其治所位于今四川成都)太守。②宋神宗熙宁九年(1076年)三月,官府因筑茂州城引起与羌人的大规模武装冲突。③新任成都知府冯当世对羌人实行招抚政策,因而边乱不久即告平息。④宋代宰相及中书所居称“东府”,冯当世曾于东府担任参知政事,在同时担任参知政事的韩绛、王珪等人中最为年轻。⑤《新唐书·韦皋传》载,韦皋“为剑南西川节度使,蛮部震服”。⑥当垆人:指卓文君,这里兼指其夫司马相如和杰出人物。⑦《汉书·王褒传》载,益州刺史王襄听说王褒(字子渊)是俊才,使他作颂诗,后王褒受到汉宣帝召见。
15.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词的上阕主要叙述冯当世年轻有为及其功绩,他平息叛乱,且加强了西南的边防。
B.这首词用字精妙,“旋”突出平息叛乱之快,“自”传递出对防御力量的信任安心。
C.“莫负”两句想象冯当世公务之余的游赏生活,赞美他微服私访深入民间,与民同乐。
D.“试问”两句含有杰出人物已逝、此地只留虚名的遗憾,为下文对朋友提出希望作铺垫。
16.这首词的上阕采用了哪些手法来塑造冯当世的形象?请简要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政治课上,李老师列举了《赤壁赋》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来说明运动是绝对的,万事万物都是不停运动的。
(2)在外旅游时,小刚在远处就听到了瀑布的巨大声响,于是用《蜀道难》中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表现这种情景。
(3)“松”是生活中常见的植物,古人在进行文学创作时常常借助“松”这个意象来表情达意,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语言文字运用(18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3小题,1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
天山南北遍地都有杏花,但在我心里,杏花沟的杏花最美,简直美得 ① 。那是一片原始野杏林,集中分布在巩乃斯河北岸,属伊犁河谷浅山地带。一座山连着一座山,一道谷接着一道谷,此起彼伏, ② 。受河谷环境气候影响,这里雨水充沛,而南向敞开的马蹄形谷地,更是避开西北向的山风,怀拥着东南方的大片日光,让大片野杏林繁衍至今。
春天来了。整片的杏花谷,春意如来势汹涌的潮水,才涌上山坡,又泻到沟谷。满山坡的花草,远望一片绿。山风吹过时,冷不丁低下头,一看,却是“( )”,只留满山黑土。除了绿草和杏花,还有转场到早春牧场的牛羊,它们缓慢移步,悠闲吃草,给静止的山林添了不少动态美。春天一来,万物就热闹了,最热闹的当数农牧民、商贩,还有一批批游客。他们各自忙碌着,做饭的做饭,叫卖的叫卖,拍照的拍照,相同的是大家都乐呵呵的,满脸写着沐浴春风的快乐。
以前,杏花沟没有得到有效开发。如今,杏花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来到这里,你会发现这里现代设施 ③ ,比如智能电网、音响设施、多功能服务中心等。
18.请在文中画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3分)
19.下列在文中括号处引用的古诗句,恰当的一项是(3分)
A.春草青青万里余 B.嫩绿柔香远更浓
C.一川草色青袅袅 D.草色遥看近却无
20.请运用“……使……”句式概括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主要意思。要求:语言表达简明、准确,不超过30个字。(4分)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1~22题。
生活中,多数人睡觉时都是直接把头枕在枕头上。其实,这是错误的做法。睡觉时把后脑勺垫在枕头上的习惯,会让肩膀、颈椎与枕头之间出现悬空状态,不利于颈部肌肉的放松,睡醒后可能会感觉脖子疼痛。
关于枕头的使用,不少人还存在两个误区。一是越高越好。许多人认为枕头越高越能保护颈椎,所以选择较高的枕头。但枕头过高,易导致颈椎过度弯曲,引发颈椎疾病。二是硬度越大越好。一些人认为硬枕头更有支撑力。然而,过硬的枕头会增加颈椎的压力,导致颈椎疼痛或僵硬。
所以,如果想好好睡一觉, ① 。首先,枕头要放对位置,把脖子放到枕头上来,让颈椎的下方有一个支撑,这样颈部肌肉才得以放松,保障舒适的睡眠。专家提醒,别用枕头来枕“头”,要用来枕“脖子”。其次, ② 。“高度要适合你的睡姿和颈部曲线。枕头太高会导致颈部弯曲过度,如果太低又会造成颈部无法得到足够支撑。”专家介绍,喜欢仰卧睡姿的话,枕头高度最好在8~13厘米;习惯侧着睡的话,枕头高度最好和肩膀的宽度差不多。最后,应基于个人的实际需求调整枕头的硬度。一般来说,保持颈椎的自然弯曲以及舒适的睡眠感是选择枕头硬度的主要依据。
21.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4分)
22.这篇文章的标题为“枕头,是用来枕‘头’的吗”,请分析这个标题的妙处。(4分)
四、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近年来,我国人才向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聚集的趋势发生了改变,人才逐渐向二三线城市扩散,这种“人才下沉”现象引发了许多青年的深思。
作为当代青年中的一员,你对“人才下沉”现象有什么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江西省2025届高三上学期10月阶段检测考
语文参考答案及解析
1. B
【解析】“朱熹……更加重视实践的重要性”错误,材料一第四段中王充提出了“实知”“效验”思想,强调“得出符合实际的、经得起实践检验的知识”,这说明王充也是重视实践的;至于谁更重视实践,原文没有这方面的比较。
2. A
【解析】“王夫之未能摆脱唯心主义的窠臼”错误材料一倒数第二段是说“王夫之改变宋明以来的哲学走向,站在唯物主义立场上深入研究知识论问题”。
3. D
【解析】材料一中所论述的实事求是的思想方法强调实践的重要性,强调格物致知、知行合一,D项强调了实践的重要性,故选D项。A项,蕴含不断接受新事物,才能保持思想的活跃与进步等哲理。B项,强调积累在学习中的重要性。C项,强调做事要遵循法则、规律等。
4. ①通过排比,列举了违背实事求是这一思想方法的种种现象,突出了严重性,令人警醒。②通过排比,语气一贯而下,不容辩驳,增强了气势,使文章更具说服力。(每点2分,意思相近即可。源于文本且合理的其他答案也可给分)
5. ①强调人们的思想认识和言论必须来源于生活实际,必须具有现实功用。②使实事求是的思想方法得到丰富和充实。③使实事求是的思想方法获得了重大突破。(每处2分,意思相近即可)
6. C
【解析】文本在刻画呼日勒哨长的形象时并未采用心理描写。
7. B
【解析】“该情节属于插叙”错误,文中“小鸡捉老鹰”的部分是在“我们”与呼日勒的谈话中循序渐进地展开叙述的,并不属于插叙。“插叙”是指在记叙的过程中,由于表达的需要,暂时中断叙述,插入另一个或几个与中心事件有关的情节的叙述方式。
8. ①哨长流泪的原因:演出唤起了他对家乡的思念,被大家的关心和理解感动,内心的孤独和坚守的艰辛得到了释放。②“我们”流泪的原因:为呼日勒哨长在艰苦环境中的坚守和付出而感动,也为自己能给这样的孤独坚守者带来温暖和欢乐而欣慰。(每点2分,意思相近即可。源于文本且合理的其他答案也可给分)
9. ①“一抹红色”具有象征意义,“红”是热烈、赤诚、英勇无畏的象征。②这抹红是指飘扬在哨所高空的五星红旗,旗帜所指就是行动所向,这抹红凝聚着对祖国深沉的热爱。③这抹红也是边防军人为祖国的边防事业和人民的生活而坚守奋斗的别样诠释,他们英勇无畏,甘于寂寞,甘于奉献,守护祖国,守护人民,值得我们的热情赞美与讴歌。(每点2分,意思相近即可。源于文本且合理的其他答案也可给分)
10. ADF(每处1分。涂黑超过三处,整题不给分)
【解析】“拂耳”是主语,“故”是连词,表示因果关系,连接前后两个分句,A处需断。“故甚病之人利在忍痛”是
另一个句子,意思是“因此危重病人从疼痛中得到好处”。这里“故”再次作为连词出现,连接前后两个句子,因此,“故”之前D处需断。“猛毅之君以福拂耳”是一个独立的句子,意思是“勇猛刚毅的君主为得福不怕进言的逆耳”,因此,应该在“猛毅之君”之前断开,即F处需断。
11. B
【解析】B项,“意思相同”错误,“逆以煎我怀”的“逆”,意思是“预料、想到将来”。A项,“入其舍,则密室垂帘”的“垂”意为“垂挂”。C项,“为之若何”中的“为”是介词,“对、对于”;“窃为大王不取也”的“为”是动词,“认为”。D项,“参其国而伍其鄙”的“其”是代词,“他的”;“其可怪也欤”的“其”是语气词,表反问,“难道”。
12. C
【解析】“这表明庄公对管仲的才能有所认识”错误。庄公将管仲交给齐国使者,并不是因为认识到管仲的才能,而是出于齐国使者的请求和外交考虑。实际上,在此之前,庄公并未表现出对管仲才能的认可。
13. (1)病人忍住疼痛,所以扁鹊能竭尽技巧;君主接受忠言的逆耳,就不会失去伍子胥那样的忠臣:这是国家长治久安的方法。(“巧”,技巧、方法,1分;“拂耳”,逆耳,1分;“子胥不失”,宾语前置句,1分;句意1分)
(2)吃的一定要是精美的食物,穿的一定要是彩衣绣服。将士们挨冻受饿,军车要等游玩的车子破损后才充用。(“粱肉”,精美的食物,1分;“文”,彩色花纹、华丽,1分;“裂”,残、破损、毁坏,1分;句意1分)
14. ①审慎听取意见:材料一中,文王询问太公如何听取意见,太公回答“勿妄而许,勿逆而拒”,意味着既不要轻率许诺,也不要断然拒绝,而应像高山深渊般难以测度,审慎对待各方意见。②接受忠言,改正错误:材料二中,扁鹊治病需忍痛,国君也需接受忠言以改正错误,确保国家长治久安。③重视贤才、戒除奢淫:国君克己处政,真心礼贤下士,才能使国家安定。④修旧法,适度创新:材料三中,管仲建议桓公“修旧法,择其善者而业用之”,即在尊重历史经验和制度连续性的基础上,根据时代变化进行适度的制度创新。(答出一点2分,两点4分,三点5分;答出三点、意思相近即可)
15. C【解析】“赞美他微服私访深入民间,与民同乐”错误,“莫负花溪纵赏,何妨药市微行”两句主要表达了对冯当世在公务之余能够享受生活的期望,并未直接体现他深入民间、与民同乐的行为。
16. ①用典。如“西山八国初平”一句,借用韦皋使蛮部震服的典故,表明冯当世能够安抚羌人,平息边乱,赞扬他的功绩。②对比。“东府三人最少”一句,将冯当世与和他同时担任参知政事的韩绛、王珪等人比较,突出了他的年轻有为。③侧面描写。“见说岷峨凄怆,旋闻江汉澄清”两句,通过词人听说岷峨一带形势变化的迅速,侧面烘托出冯当世平息边乱、治理地方的高效和卓著功绩。④比喻。词人将冯当世比作坚固的“长城”,形象地突出了冯当世在守卫西南边境、保障一方安宁方面的强大能力和重要作用。(每点2分,答出三点、意思相近即可)
17. (1)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 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
(2)飞湍瀑流争喧豗 砯崖转石万壑雷
(3)示例:连峰去天不盈尺 枯松倒挂倚绝壁/景翳翳以将入 抚孤松而盘桓/东西植松柏 左右种梧桐/明月松间照 清泉石上流(每空1分,如有错字、添字、漏字,则该空不给分。第(3)小题为开放性试题,答案只要符合要求即可)
18. ①无与伦比;②延绵不绝/连绵不绝;③应有尽有/一应俱全(每处1分,符合语境即可。所填的不是成语、有错别字,则该处不给分)
【解析】①处的语境是杏花沟的杏花最美,所填成语能形容杏花非常美即可;②处的语境是山、河谷连续不断,所填成语能够形容山、河谷的这种状态即可;③处的语境是现代设施非常齐全,所填成语符合这个语境即可。
19. D
【解析】原文是说,“远望一片绿”,而低下头看时,却没有看到绿色,“只留满山黑土”,和这个意思切合的只有D项。
20. 示例:充沛的雨水、充足的日光使杏花沟大片野杏林繁衍至今。(两个条件“充沛的雨水”“充足的日光”概括准确各1分,语言表达符合要求2分。没有运用“……使……”句式不给分;每超出一字扣1分,扣完为止)
21. ①就需要正确使用枕头 ②枕头的高度要合适/要选择高度合适的枕头/要调整枕头的高度(每处2分。每处超出一个字扣1分,超出两个字扣2分)
22. ①使用问句,指出人们使用枕头的误区,进而提出文章的观点,引人深思。②运用拆词法,把“枕头”拆为两个词语,既起强调作用,又令人耳目一新。(每点2分,意思相近即可。源于文本且合理的其他答案也可给分)
23.【写作指导】本题材料文字非常简洁,只是阐述了“人才下沉”这种社会现象;但是,材料所提供给考生思考的空间是广阔的。要完成此题,考生需要探寻“人才下沉”现象背后的原因,而原因是非常复杂的,这就能有效考查考生的思维素养。为什么会出现“人才下沉”现象?有社会原因:从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来看,人才聚集,竞争激烈,并不利于年轻人脱颖而出;生活成本过高,经济压力过大;等等。从二三线城市来看,近年来二三线城市发展迅速,人们的生活、工作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二三线城市也能为当代青年施展才华提供广阔的舞台;二三线城市出台了许多优惠政策,对人才产生了巨大的吸引力;等等。有个人原因,如:许多青年追求实现个人价值,由于二三线城市竞争较弱,可能更利于实现人生价值;追求个人发展与国家发展的统一,许多当代青年富有家国情怀,服从国家发展大局的需要,“下沉”到二三线城市,为实现共同富裕、同步发展作贡献;等等。需要强调的是,“下沉”不是“下降”,更不是浪费。恰恰相反,更多的人才到二三线城市去,人才的优势将更容易发挥出来。
从导写语来看,要求围绕对“人才下沉”现象的思考写一篇文章,即所写的文章不能偏离“人才下沉”现象,命题本意是要求考生对这种现象持肯定态度的,但如果有少数考生反弹琵琶,对这种现象持否定态度,认为人才不应该“下沉”,而且持之有理、有据,也可视为符合题意。导写语中“作为当代青年中的一员”是对写作主体、写作背景的限制,考生的身份特征要明显,作文要有浓厚的时代气息。
综合以上分析,本次作文需要注意以下三个方面,这也是进行评分的三个抓手:
一是文章能够围绕对“人才下沉”现象的思考来写,观点鲜明,重点突出;
二是文章对“人才下沉”现象的原因或面对“人才下沉”现象应该怎么做,分析深刻、严密,内容充实。
三是考生“当代青年”的身份特征鲜明,时代气息浓厚。
【参考立意】
①人才“下沉”,奋斗之心不下沉;
②“下沉”二三线城市,实现自我价值;
③人才“下沉”并非人才“下降”;
④人才也需往“低处”走;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