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浅谈怎样在小学数学课堂中设计有效性的讨论问题

2020-04-21 来源:伴沃教育
浅谈怎样在小学数学课堂中设计有效性的讨论问题 课堂讨论作为被众多数学教师所采用的一种教学方法,它的恰当运用,有效组织能够激活课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启发学生积极思考,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智慧、彰显学生个性、扩大信息交流和思维容量;能够增强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合作意识;有利于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归纳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判断能力;还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帮助其形成正确的数学概念、数学思维方法,培养其运用数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实际的数学课堂教学中,我为了使课堂讨论不流于形式,增强课堂讨论的有效性,最大限度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我对各类讨论题都进行了精心地准备和设计。取得了一些经验,收到了一定实效。下面就如何设计有效的讨论题谈自己一点肤浅认识。 第一,讨论题要结合教材的重点和难点。 一节课中只有一到两个重点、难点,我们在设计讨论的问题时,要围绕教材的重点、难点来设计,切不可随心所欲,遇到问题就让学生讨论讨论。教师要精心安排利用讨论很好地突破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比如我在教学《简单的数据整理》时,引导学生学习了简单的统计表之后,在学习条形统计图时,师讲述:为了一目了然看出表中提供的信息,我们还可以用另一种方式表示,是什么呢?(出示条形统计图)接着要求学生四人一组讨论:1、这是什么图?2、你从图中看懂了什么?这样的讨论是教师尽量为学生说、想、做创设恰当的氛围,创设必要的情景、空间、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的过程,突出了“根据统计图进行简单的问题分析”这一教学重点。 第二,讨论题要具有发散性。

教师在设计讨论的问题时要是发散性的问题。学生在讨论发散性问题时,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答案,但是并不一定全面,在讨论的过程中,大家取长补短,对问题、现象的分析逐渐全面。只有讨论这样的问题,大家才会在合作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更加喜欢合作讨论。 例如:在学习完了人教版新课标四年级第三单元的简便算法后,在练习课中,我整理了学过的一些简便算法之后,出示:25×88。请同学分组讨论:你可以用哪些简便方法来计算?学生兴趣盎然,讨论热烈,而且在小组中还发生了争论。在交流中,学生找到了至少7种算法,但是,通过辨析,大家比较认同的是:25×88=25×8×11; 25×88=25×4×22;25×8=25×(80+8)这三种算法。这样的讨论不仅有效地巩固了已经学习的知识,还让学生的思维得到“再创造”,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三,讨论题要抓住学生学习时容易混淆的概念。

常言道:理越辨越明。数学中有很多概念学生难以理解,这时教师设计一个讨论题,让他们讨论讨论,学生就能准确地把握概念的本质,掌握数学知识。平行线的概念,学生往往只简单的理解“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平行线。”而忽略“永不相交”中的“永”字的含义。我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看图,讨论:哪一组线是互相平行的?为什么?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