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0 06:27
共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8-05 16:37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Learn as much as you can and do all you can。)万卷原指:皇帝的试卷,读万卷书意为:读书为了进京赶考,金榜题名。行万里路意为:走入仕途,为皇帝办事。
现解释为:读万卷书:是指要努力读书,让自己的才识过人。行万里路:是指让自己的所学,能在生活中体现,同时增长见识,也就是理论结合实际,学以致用。语出明·董其昌《画旨》。
英文翻译是英文翻译Read 10,000 books and travel 10,000 miles.Learn as much as you can and do all you can.
扩展资料
作者简介:
刘彝,字执中,福州人。生于宋真宗天禧元年,卒于哲宗元佑元年,年七十岁。幼从胡瑗学。登庆历进士第,调高邮簿,移朐山令。凡所以惠民者,无不至;邑人纪其事,目曰治范。神宗时,除都水丞。寻知处州。俗尚巫鬼,不事医药。
董其昌,明代书画家。字玄宰,号思白、香光居士。汉族,松江华亭(今上海闵行区马桥)人,曾居松江。万历十七年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官至南京礼部尚书,卒后谥文敏。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8-05 16:37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句话我是在小学的时候听老师讲过.意思是说书是前人总结的经验为了让后人少走弯路而记录下来的个人观点,它不一定全对却能给人以启迪,并不断的被后人完善,所以你读的书越多,知道和了解的也就越多,就如同你也和作者一样行遍了千山万水.已经记不得老师的原话了,这是我的理解.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8-05 16:38
古人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其实就是教导后人,要好好读书,只有把书读好了,走到那里都不怕,走到那里都有活路.也就是说知识能使一个人变得睿智,头脑灵活,视眼开阔,为未来开拓出更好的前景.当然如果一味的读死书,不懂得灵活变通,只能把书本上的知识生搬硬套,那还不如不读书.
我就曾经听说过有这样的事,一位数学老师,做事一事不苟,很较汁,很精细,但是也很迂腐,烧一个煤饼,也要进行计算,比如说一个煤饼最多能烧多少瓶开水,进行了一大堆的数学推理和计算,可是真正在烧的时候,他有没有把很多外在的因素考虑进去,比如说如果外面风大了,煤饼会不会燃烧得更快些,当然本人认为做这样的计算就是无聊的,无用功,且也不会带来任何的经济效益,只能认为是无聊之人做的无聊之事.
总之,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教导我们读书的重要性,所以还是要好好的读书,要读好书,但不要死记硬背,懂得灵活运用,我想才是古人说的这句话的初衷.不知道朋友是否也是这样认为,在此只是谈谈了个人的想法.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8-05 16:38
这里的行万里路跟读书是互补的,读书是静态的,行路是动态的,书中知识有限,只有行路眼观耳识才能补其不足!
古人都把“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作为一种追求。因为这者都能使人开阔眼界,增长知识和能力。那么这两者之间重要性是否一样呢?有没有区别?
如果单纯论哪个重要,我觉得“行万里路”要比“读万卷书”重要得多。
你可以这样反驳我:如果一个人一点书不读,只行万里路,也一样不会成才。这是我们经常在讨论问题时抬杠的一种句式,也是很有用的一个句式。但放在这里好像没有多大的效果。
在商业界好些有这样的结论,在企业创业之初,文化程度较低的往往容易获得成功。也有人做过统计,目前全国有名的企业经理人中,第一学历专科以下学历占绝对优势。我们身边的情况也一再证明,一些非常有创新能力的企业老板很多高中都没上过。这恐怕不是用特殊情况能一言蔽之的。相反,一个闭门读死书的人很久以来就成了我们嘲笑的对象。我们是否可以说行路比读书更重要呢?
“行路”我理解为在实践中学习。人类进化是从行路开始的。从树上到了地面,我们的祖先首先学会的是行走。行走的目的是为了获得更多的食物,为了寻找安全的憩息地,同时也开阔了眼界,学到了很多有用的知识。大禹是在随父治水中悟到了“宜疏不宜堵”的治洪原理。孔子非常重视实践在学习中的作用,并通过周游列国治国安邦来印证所学。李时珍、徐霞客、马可波罗、达尔文、哥伦布都是靠“行路”写出了宏伟巨著或取得重大发现。可见,“行万里路”较“读万卷书”要重要得多。
把“读书”与“行路”关系作个比喻:“读万卷书”好比人们通过一个窗口看到了知识和能力的金山,但要想真正得到知识和能力这个金山,还要靠走出门去“行万里路”。
读书一方面能够使我看增长知识,学习到别人的经验,但同时也给你的头上加了一道“紧箍”(这是经验的特征,经验越多,人们头脑受到的束缚越多,创新意识越差)。“读万卷书”之后,只有“行万里路”,走出去亲自看一看,体验一下书中描述的情景,你才会发现书中所说的不及体验的千分之一,同时也使你理解了作者对这种情景的感受并同自己的感受加以比较,从而放大你的知识,只有这时读书的效果才能体现出来。所以说:读书好比一个放大镜,不管你心中的知识是“真”是“假”,它都会放大若干倍(当然,读书越多,放大倍数越大)。
只读书不行路,你受到地束缚就越来越多,好比吃多了饭不能消化吸收,只能是累赘,不但无益而且“害人不浅”。
作为教师这个职业,一向崇拜读书,比如“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无形之中也或多或少地存在着轻视“行路”的想法。知识分子从书本到书本已经几千年了。
可以看到,现在的教师群体已经脱离实践太久了,多数的教师已经被隔离在社会之外(有客观原因,也有主观原因),教师这个职业也自然被“神圣”到无以理解的地步。要得到社会的支持首先要得到社会的理解,要得到社会的理解首先要融入这个社会。
“行万里路”是当前教师最需要的。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8-05 16:39
人在屋里读书读到的知识不如自己去亲眼目睹学习自己就会了解自然知识。开阔眼界
假如一本书10天能让人从而学到知识自己去看一天就能从而学到知识。
这是自己不断改变变化。的见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