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0 09:48
共3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7-19 11:24
血吸虫病人血中是成虫和虫卵,不会因此而传染。
虫卵在水中孵化出毛蚴,钻入钉螺体内发育成囊蚴、尾蚴,尾蚴经皮肤进入人体,发育成成虫,成虫于肠系膜血管处生长、产卵,虫卵经血流至肠壁,释放的物质腐蚀肠壁,形成溃疡,卵释放至粪便中排出体外,到位水中再经一个过程。
能感染人的是水中的毛蚴,在流行区千万不可下水。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7-19 11:25
我也是连云港人!
怕什么啊?其他人在河里游不是更脏吗,水库应该干净的!
什么人易患血吸虫病? 什么地方易患血吸虫病? 什么季节易患血吸虫病?
血吸虫病是一种人和动物都能受传染的寄生虫病。血吸虫的生活史比较复杂。成虫寄生在人、牛、猪或其他哺乳动物的肠系膜静脉和门静脉的血液中,因此人和这类动物被称为成虫宿主或终宿主。虫卵从宿主的粪便中排出,如粪便进入河水,虫卵便在水中孵化成毛蚴。毛蚴并不感染人,而要先钻进钉螺体内寄生,钉螺被称为中间宿主。一条毛蚴在钉螺体内可发育、繁殖成上万条尾蚴。尾蚴离开钉螺后在浅表的水面下活动,遇到人或哺乳动物的皮肤便钻人体内,进入血液,使人或动物感染血吸虫病。有尾蚴的水称为疫水。在我国的血吸虫病流行区,人、牛和不圈养的猪是主要的传染源。不论男女老少都容易感染血吸虫病。不经药物治疗,血吸虫病不可能自然痊愈,得过病后也不产生免疫力,治愈后的人如接触疫水,还可以再次得病。
水灾时洪水泛滥,患血吸虫病的病人及病畜的粪便大量冲入河流和湖塘,钉螺的生长面积随洪水迅速扩大。洪水为血吸虫病的流行创造了十分有利的条件,因此水灾期间和水灾后必须加强血吸虫病的防治工作。
主要症状
自尾蚴通过皮肤钻入人体引起感染,到血吸虫在人体内寄生,病人会产生一系列不同的症状和后果。
1.尾蚴性皮炎:接触疫水时尾蚴钻入皮肤的局部在几小时到3夭内会出现小点或小丘疹,局部发痒。如大量尾蚴钻入,可出现较密集的成片皮炎,容易引起注意;如量较少,则往往被忽略。皮炎约在2一5天后消失。疫区下过水的人如出现这种皮炎,表明已经受血吸虫感染,应去医院接受检查与治疗。
2.急性血吸虫病:一次或短期内感染大量尾蚴后,短则半个月,长则经过1一2个月的潜伏期便开始发病。表现为发热。咳嗽、上腹部疼痛、腹泻时有可能出现粘液血便。体检时可发现肝脾肿大和压痛。如得不到及时的诊断和治疗,病人可长期发热,体温常在下午升高,半夜后出汗退热。同时伴有食欲差、肖瘦、衰弱、腹痛、腹泻等,粘液血便的症状可长时间存在。重症病人如延误治疗,可迅速出现腹水、恶液质而死亡。
3.慢性血吸虫病:急性期病人未经治疗可转为慢性,但疫区有更多的病人在少量多次重复感染的情况下,并不出现急性症状,而表现为慢性状态。主要症状为轻重不同的腹痛、腹胀、腹泻,大便长期带有粘液和血,肝脾明显肿大。
4.晚期血吸虫病:感染血吸虫数量大的慢性病人最后都会发展成晚期血吸虫病。病人肝脾肿大、肝硬变、脾功能亢进。贫血、腹水、下肢浮肿,严重时食道下静脉曲张,甚至因其破裂而大出血、呕血、黑便,可常因此而死亡。
治疗措施
吡喹酮是治疗血吸虫病的特效药。目前常用一次疗法,即按每公斤体重40毫克计算,将总量一次口服,便可取得良好效果。如:体重50公斤的人。一次口服量为50×40mg=2g。治疗急性血吸虫病的用药量较大,每公斤120毫克,但总量要分4天服,每天的总量再分成3次服。目的是为了减少药物的副作用。
预防措施 预防血吸虫病,要针对血吸虫的生活史来进行综合治理。
1.发现病人、病畜,积极治疗,以消灭传染源。
2.消灭钉螺。在血防部门组织领导下,统一进行大规模的灭螺活动。
3.管理粪便,防止人、畜粪便污染水源。
4.个人防护。通过健康教育,教育群众尽量避免接触有钉螺分布的疫区水源。血防部门要在疫水区域建立明显的标记,警告人们不要下水,特别是要求青少年不要在疫水区游泳。必须下水劳动的人要穿防护靴、防护眼镜或使用防护药品。常用的防护药品有:①皮避敌,涂抹一次持续有效4小时;②防蚴笔,涂抹后有效8小时。下水前均匀涂布于皮肤,超过有效时间应再涂一次。
5.安全用水。疫区应提倡用井水。使用河水时,可作以下几种处理:①先在水缸里存放5天后再用;②每担水(约50公斤)加新开封的漂白粉1克或漂白粉精一片(潮解后则失效)。漂白粉先要在汤匙中加水调成糊状,再倒入水缸中搅匀,15分钟后使用;③将河水煮至60℃以上时,尾蚴可全部死亡,然后可用。
参考资料: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29551039.html?si=1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7-19 11:25
不会,是人吃啦含囊怮的淡水鱼和虾引起的,它不会从人的皮肤表面进入人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