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2 09:17
共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8-15 14:38
从网上贴的
你自己找找吧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味”不同。在2006年新年钟声的回响里,在家人温馨的长叙中,记忆深处那些曾经的“大年”,常常会出现在人们的脑际,生出抚今追昔的感慨。记者暂且以10年为一个时间片断,入户寻访,回顾烟台市民过年方式的变迁———
60年代地瓜团子是好饭
在经伦街李大妈的记忆里,60年代已经被浓缩成三年“自然灾害”。
李大妈今年已经83岁高龄,有7个子女,而且四世同堂,现在生活幸福美满。但回忆起以前的日子,李大妈还是感触颇深。“我们家算是贫农,没有什么钱,以前日子过得非常穷,尤其是赶上三年自然灾害,不仅吃不饱,而且一点粮食都吃不到,更不用说过年了。”60年代初期,为吃饭,她不得不利用夏天到街上、地里拣别人不要的地瓜叶子,拿回家后晒干,过年时和点玉米面做成地瓜团子给全家吃,就连这个也是李大妈家最好的年夜饭了。
19年之后,生活有了好转,过年全家可以吃上一顿饺子了。到了春节,李大妈都会用省吃俭用攒下的钱,买几颗白菜和一斤猪肉,包一顿“猪肉馅”的饺子。她还告诉记者:“那时,我们一家8口住在老经伦街,房子不足20平米,每到过年全家团圆,大人和小孩都不得不捧着饭碗,溜达着吃饭。”
那时过年除了盼着吃饺子,还盼着穿新衣服。李大妈说,那时她家里的人一年也穿不上一件新衣服,更甭提为过年做新衣服了。“孩子们能穿上不带补丁的衣服已经很高兴了。常常是大点的孩子穿不下的衣服,再改改给小点的孩子穿,破了就打个补丁,大孩子就穿大人们穿剩下的衣服。”李大妈回忆,有一年,一个邻居给了她两个面袋,因孩子的裤子全是补丁,实在是不能穿了。她就用面袋给老大、老二做了两条裤子,经过李大妈的巧手改造,染完色的面袋竟变成了孩子们喜欢的新裤子。
70年代隔年菜吃坏肚子
谈起70年代过年的情景,家住环翠小区的赵大叔和孙大姨一家也有颇多感慨。
“又忙又累!”孙大姨说得特干脆。
忙!因为家里睡的是大炕,做饭烟熏火燎,过年时要费好一番功夫刷家,还要蒸馒头、发糕,做新衣服。孙大姨和老伴忙得团团转。大年三十晚上孙大姨常常穿着衣服在炕上眯眯眼。而现在则不同了:打扫卫生请家政,馒头、发糕、新衣服全都去买现成的。孙大姨说:“现在过年和以前不一样了,越来越闲了。”
累!排队置办年货累。七十年代物资凭票供应。一到年底,排队成了特有的风景。有时排了大半天,货没了,第二天还得重新排。对于1979年的春节,孙大姨印象很深。那年,7岁的大女儿去排队买冻鸡。孩子在冰天雪地排了半天队才把鸡买回家。可孙大姨一看,冻鸡竟然有两个头。“鸡头多一个,鸡肉不就少了?”她把孩子好一通埋怨。
“孩子们盼着过年,平常吃片片,炒菜的油水特别少。一到小年,片片换成馒头、发糕。”孙大姨说。说起大年三十拉肚子的事儿,孙大姨不禁捧腹大笑。过年的时候吃隔年菜是老烟台的传统,这隔年菜关系到明年的财运,不光舍得放油,还要放大块猪肉、豆腐、粉条等。这对于常年吃清水炖菜的全家人来说绝对是一场“考验”。年三十晚上,全家人吃了隔年菜后,肠胃不适应。一家人都“跑厕所”。
80年代人们流行赶时髦
到了80年代,人们的饭桌日渐丰富,思想开始开放,文化娱乐也多了起来。从年三十儿直到正月十五,一家人总是乐不够。人们开始品味改革开放刚刚富起来的滋味。
在港务局工作的郭女士对此深有体会,她说,到了80年代,吃的、用的、玩的东西越来越丰富,好多新鲜东西吸引着人们的眼光,令喜爱追赶时髦的年轻人目不暇接。过年时,人们对吃什么已不用费太多心思,渐渐富起来的人们开始注重起过年穿什么,春节穿新衣是80年代非常明显的特点,烟台人开始走出黑灰蓝服装的包裹,西服、夹克、牛仔、羊绒衫、防寒服、皮大衣流动成一股彩色的风。另外,还要给家里添置些家用电器,如冰箱、彩电、洗衣机等电器开始进入大多数市民的家庭。
爱美的郭女士,1987年春节,她特意让朋友从上海捎了一件漂亮的呢子大衣和一套化妆品,模仿着电视、电影里的明星化了个漂亮的妆,穿着新衣服出门给亲戚朋友拜年,走在大街上,吸引了好多惊奇的目光,自己心里更是美滋滋的。
除了人们爱打扮外,当时的年轻人也追逐起浪漫的感觉来,过年的那几天,好多年轻人一凑,看电影或者去唱卡拉 O K。
另外,80年代过年还有个特征,大年三十儿,一家人一边包团圆饺子,一边看*电视台的春节联欢晚会,与荧屏上的影、视、歌、曲艺明星同喜同乐,好多流行至今的老歌,都是当年大伙儿跟着春节晚会上学的。
90年代喝酒是件累人活
90年代是加快发展的年代,生活好了,节奏快了,过年便忙碌起来。“90年代的春节,感觉就是一个字———忙。”家住海滨小区的孙女士这样回忆90年代的春节。
孙女士今年37岁,生活比较舒适,算是现今的小康家庭。她告诉记者,90年代时她家过年,常常要买很多东西,从腊月就开始忙,能一直忙到正月。“那时的人过年非常爱串门喝酒,几乎是从初一喝到十五,亲朋好友之间的饭局也特别多,不得不多准备些年货。”说起那时的忙碌,现在孙女士已是一身的轻松。
1994年孙女士刚结婚,当年的春节让她印象颇深。因为第一次有了自己的家,不少亲戚朋友约好要到她家玩,所以那一年她非常忙碌,从腊月二十五一直忙到正月十五。当时,超市、商店的商品还没有现在这样丰富,什么都是她和丈夫亲手操办的,从蒸馒头、做莲子、炸鱼、炸馓子,到打猪蹄冻、酱牛肉、打扫卫生、收拾家,仅有的几天假期都没闲着。正月,朋友们如期而至,来了一拨又一拨。
“90年代初期,过年感觉像扒了一层皮,虽然精神上得到了放松,但体力上有点透支。直到1998年后,开始流行下馆子,我们告别了在家忙年饭的历史,每年都是到酒店订一桌。”孙女士介绍:“我们家算是市民中较早过年去酒店吃年夜饭的,省心又省事,饭菜品种还多,真是不错。”
2006年出门旅游过大年
不再一大家子厮守一起,海港小区的李女士一家今年要过个“旅游年”。“不跟团,我们要自助游一把,正月初二就出发。”李女士笑着说。
之所以选定春节旅游,是因为平常难得有这样的集中假日。一年到头,李女士只有春节才能“偷得几日闲”,这段时间自然要充分利用。李女士和老公崇尚过自在放松的生活。去年春节,一家三口到长岛、栖霞转了转。今年嫌到周边不过瘾,索性把目标锁定在海南三亚。“春节计划花5000元钱,一家人到三亚彻底放松几天,孩子也能长长见识。”李女士说。
言谈中,李女士透出对海南的向往:躺在沙滩上,享受阳光、海浪,女儿在沙滩上嬉戏玩耍。辛辛苦苦忙活一年,这也算是对自己的犒劳。李女士不喜欢跟旅游团转来转去的,只想好好休息一下。他们打算借住亲戚家,在三亚玩五天。
李女士的公婆在海阳,按照习俗要回老家过年,李女士一家也不例外。他们一家三口腊月二十九回老家,正月初一下午往回赶,初二飞赴海南。本来应该初三回娘家,为了痛痛快快玩几天,只能将回娘家的日子往后推了。“现在父母都通情达理,平常可以找机会回娘家,也可以把他们接来一起住。”李女士说。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8-15 14:38
春节
在每个崭新的日子里,快乐的呐喊着。不经意间。猛的抬头发现世界变了。从昨日的简单朴素变成了今日的绚丽和热闹。不知何时,那硕大的红灯笼跳上了高楼,在风中调皮的摇动这发福的身躯;还有那一泻千里闪着这金灿的亮光的对联,在各自比拼着这看谁更有才……不经意间,春节却踏着轻盈的脚步到来。
逛庙会
拖着沉重的步子终于来到这美丽山村的小镇上。老远就听到了叫卖声。走近一看,傻眼了,眼前满是姹紫嫣红穿着艳丽服饰的人们在窄小的街道上移动着。既然来了,当然是冲啊。“老板,这中国结怎么卖啊”“这个,这个好看着咧,买个挂在家可以保一生平安,很便宜,五块一个。姑娘买几个吧!”“便宜点吧,老板四块一个怎样,我买四个,大家都发财吗!”“好了,卖你,下次再来!”……“老板,来几串冰糖葫芦!”“好咧,冰糖葫芦好看,红似火,来年一定红红火火!”“小哥,夹几片臭豆腐试试!”“欧可,臭豆腐,十里飘香……”
庙会上,你不仅可以购物,品尝小吃,各取所需,热闹非凡。更重要的是你可以欣赏到独具民间风情的说书和皮影戏。说书先生穿着大红棉袄,绘声绘色的将古典名着给你娓娓道来。时喜时悲,时紧时松,引得观众满是喝彩。皮影戏我还是见头回,挺有趣的。几个小人儿互相叫嚣着,时踢腿,时鞠躬,像是在给予观众们道祝福一般……
庙会上的一切洋溢着浓郁的乡土文化气息。
吃年饭
一波未来,一波又起。大年三十没有一秒是平静的,五点未到,炮声四起。开饭了,在满桌的佳肴中,有两样是必不可少的。其一,年年有鱼-—鱼;预示着全家富贵吉祥有余。其二,是合家团圆的汤圆;预示着全家团圆美满甜蜜之意。特制的大团桌上,父母兄弟围着坐。我和几个小鬼则草草的吃过饭,便冲出去放烟火去了;而那些好久不见的大人们,倒杯酒互相道唱着“兄弟,来,干杯,祝你年年有今日,岁岁有今朝”。“好,我也祝你恭喜发财,干杯”。“爹,我敬您一杯,祝您老身子骨越来越结实”!“我祝你事业有成,年年有余”……团桌上,干脆响亮的酒杯声预示着来年的兴旺。大人们爽朗的笑声和热情的祝福预示着来年的灿烂。
饭间,家家户户又是放鞭炮,震耳欲聋的鞭炮声成了连绵的一片,这一刻,过年的气氛也就更浓了。
拜年
吃完饭,七点一过大人小孩便又全出动了,三五个大人一桌麻将,一桌牌到凌晨。而小孩则二三十人一起结伴而行,家家户户去拜年,从那桥的小道的开端一路走过穿梭在丛林的小屋中间,打着自制的小灯笼,走过一家,一个接着一个的道来“恭喜发财”,“恭喜发财”那么这一家便会拿来大袋的糖果,依次发给每个小孩,顿时,他们脸上就洋溢着像阳光般灿烂温暖的笑容。偶尔,坐进去,女主人便会拿出自己家里的果盘请不知名的小客人吃。泡茶,极尽地主之宜的热情招待新年送祝福的小财神们。拜年的小朋友一路上吃着,玩着,叫着,闹着,笑着,幸福的声响一直延续到午饭。
许愿
点燃一个个烟花,让它们冲上云霄。累了一天的我们静静的躺在草坪上看着烟花响彻大江南北。烟火色彩是美丽的,好像来年的日子美得让人不及顾遐。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8-15 14:39
大回顾啊,
大年三十:
贴春联。
包饺子,吃。家里比较传统的,应该会给过世的老人烧香,然后摆碗儿饺子。
看春晚,熬百岁。
十二点,放鞭炮。
大年初一:
早上继续吃饺子。
穿新衣,拜年、收压岁钱。
应该没了吧?你每项都多加几句,详细描写。例如怎么包的饺子啊,什么馅儿的啊,会不会包啊,个别饺子加料没啊?字数就凑出来了,顺便写写感想。
最后,我看你问题两三遍,还是想问、我跑题没。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8-15 14:39
从吃年夜饭前中后,展开描写。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8-15 14:40
过年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