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半自动步*出现的很晚,直接造放大版手*或者左轮*不行吗?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3 20:20

我来回答

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8 23:12

*械的形态取决于整体科技实力,以及战场的需求,并非你的某一项性能超越时代,就能得到应用。

这方面加特林机*就是个例子,它被研发出来很多年,然而感兴趣的人不多,也并没有被应用到关键位置,人们对它的定义是“省人手的方便工具”。

后来的马克沁机*也遭遇过同样的问题,作为最早的全自动武器,它的威力有目共睹,然而在很长的时间里,无论中西都对马克沁的射速存疑,认为过于消耗弹药,效率也不高。

这种认识的局限性并不奇怪,在一个讲究50%*战,50%刺刀肉搏的年代,能意识到机关*价值的真没几个。直到布尔战争和第一次世界大战,机关*才绽放出自己的威力,成了战场收割机。

半自动步*的特性比起机关*差太多了,速射武器出现了那么多年都没引起大的格局变化,半自动步*自然更翻不起什么浪花,“火力”这个概念尽管很早人们就有认识,但真正受到系统化的验证并得到数据化认同,得等到二战打完以后美军在阿伯丁试验场做的火力测试。

也就是说,某种程度上过去的人们并不需要,或者他们认为自己不需要半自动步*,起码到一战时都是如此,堑壕战对于武器的射速并不感冒,人们要的是精度和可靠性,以及廉价的成本。

技术上半自动步*并不是什么很难的事儿,早年勃朗宁就设计过半自动步*,奥匈帝国的曼利夏也很早就推出了两种半自动步*,一种是*管长后坐式自动原理,一种是*机回转闭锁原理。


曼利夏本人直到去世都在研发半自动*械,但就如前面所说的,当时的人并没有什么对半自动火力的渴求,那会儿有些国家甚至还在使用德雷泽击针步*,无烟火药到18年也才发明,我们现代的*械概念与19世纪末简直是两码事。

曼利夏1904年去世,他留下了最后之作M1905半自动步*,这支步*仅进行了奥地利和美国的专利注册,仅存的唯一一把被英国利兹皇家军械博物馆收藏,这种*被认为是从曼利夏的手*中放大设计的。

至于左轮放大做半自动*械,人们早就实践过了,效果并不好。它们被称为“转轮步*”,兴起的时间大约是19世纪的中叶,大约就在德雷泽击针*那个年代。

1884年,曼利彻也发明过一支直拉式转轮式弹匣步*,这种结构可以看做是一种类似转轮手*的结构,不过受到的关注相当的低。

需要注意的是,当时的转轮*发射速率并不高,在金属整装弹药都没出现的年代,转轮*装弹需要装填黑火药,然后装弹丸,最后安好底火,继而才能发射。这种装填速率极为繁琐,它虽然利于连续开火,但装填时间却数倍于前装火*,因此当德雷泽这样的整装弹药*出现后,“大拴”们很快就淘汰了转轮*。

转轮步*最大的问题是“炸膛”,因为火药量增加了,转轮弹仓所负担的压力相应也扩大了,以当年的金属工艺很难负荷它的正常工作。再加上黑火药转轮普遍存在燃气殉爆问题,转轮步*开火时点燃其它弹仓火药的概率也相当大,这就实在是不好用了。

更麻烦的是,炸膛也就炸膛吧,左轮手*炸膛顶多崩个手指,转轮步*却需要三点一线的贴腮瞄准,不仅火药迷眼,一旦炸膛就是满脸花,这太恐怖了。所以……有大拴拉谁还用这东西?再说了,19世纪末的潮流是前膛*改后膛*,许多前膛*仅需进行必要改造即可成为后膛*,二愣子才用麻烦又贵的转轮步*。

此外,当时还有杠杆式步*、泵动式步*、双\多管猎*,这些武器射击效率并不低,技术可靠性比转轮步*还高得多,真心没有发展转轮步*的必要性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8 23:12

自动手*的*管短后座原理,使*支射击精度受*,手*可以忍,步*显然不能忍。左轮手*的转轮气密性更差,对步*也是不能接受的。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8 23:13

19世纪中期一大堆转轮步*。。。。。。
不过性能太辣鸡,都没人用,转轮结构本来就漏气,如果是小*还好些,大*动不动就炸膛。
还有就是,在二战之前,所有*基本上都是考虑子弹的消耗多少的,转轮*打的不准,装填麻烦,耗费子弹,没人用很正常。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8 23:13

应该有吧,我记得以前wf游戏里有个左轮喷子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8 23:14

其实是因为左轮手*与普通的手*结构都太过于简单了,如果直接放大的话,人们很难控制。

声明声明:本网页内容为用户发布,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112479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