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3 13:29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5-19 02:45
(一)存在问题。相对于西方国家绩效审计发展史,我国绩效审计起步较晚。在1991年全国审计工作会议上首次提出“在开展财务审计同时,逐步向检查有关内部控制制度和效益审计方面延伸”,这也是我国部门首次提出绩效审计的概念。从二十多年的探索和开展来看,我国绩效审计发展还存在诸多的问题。
对绩效审计的认识不到位。包括在内、审计界自身以及社会各方对绩效审计的认识存在着较大的偏差。有人认为绩效的评价应当由单位的业务主管部门或相关专业技术部门来评价,有人认为当前审计的重点还是在真实性和合法性上,甚至有人认为审计是依法审计,就是审计事项是不是违法,不违法就不应该做什么绩效评价等等;
2.绩效审计的性体现不够。绩效审计要充分评价资金的效益性、效率性和效果性,但我国的绩效审计往往不能站在超越的立场上,对上述内容的阐述不够全面和深入,从而影响了审计的性,进而制约了绩效审计的开展;
3.审计转型发展不快。当前审计仍处在财政财务收支的真实性、合法性,处于查错防弊、发挥“免疫功能”的阶段上,绩效审计很难短时间成为主流;
4.我国法律法规体系不健全,执法水平有待改进。法律监督不够给力,政务公开不够透明,真正适用于绩效审计的准则尚未建立,取得立法支持是目前我国开展绩效审计的当务之急;
5.的法制理念和审计观念存在不足。对经济管理在很多方面仍停留在计划经济的“统一要求,令行禁止”的指导思想上,比较重视*执行过程控制和对财经法规的遵守,不太重视绩效的管理和认责,同时,审计机关更多强调的是过程控制,坚持查错防弊,处理处罚,强调自己的执法,从而深陷在合法合规性审计上。
另外,财政预算的科学性、法制化和透明度不高,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完善,审计人员综合素质的提高,以及现代信息化技术的运用等等,都从不同的方面制约了我国绩效审计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