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4 04:14
共2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7 03:31
国家公*笔试考什么?
笔试科目包括《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及《申论》。其中在行测科目的题型设置上主要包括包括言语理解与表达、数量关系、判断推理、资料分析和常识判断等部分,不同地区考查行测科目的题量不尽相同,比如:2017年国考:地市级试卷共130题、副省级省级以上为135题;而《申论》试卷是测查从事机关工作应当具备的基本能力的考试科目,由注意事项、给定资料和作答要求三部分组成,满分100分。
关于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复习
第一种就是数量关系,包含数字推理和数*算。数字推理题目大家应该已经比较熟悉了,就是给出一列数字,一般是5个或是6个,需要考生总结数列的规律,并选择恰当的选项填空。数*算类似于奥林匹克数学,是一种非专业的数学知识,但并不需要去学微积分等非常专业的数学知识。要解决这种题,需要有较强的思维能力。
第二种就是判断推理,在全国的考本上来看目前一共出现了六种题型,包括逻辑判断、图型推理、类比推理、定义判断、事件排序和机械推理。*国家机关公*从06年开始,选择了其中的四种,包括逻辑判断、图型推理、类比推理和定义判断。其中类比推理就取代了原来的事件排序。从实际上看,判断推理从大的方面来讲属于逻辑的范畴。
第三种题型就是言语理解,从全国来看此部分内容包括选择填空,病句判断,语句连惯,文章阅读,片断阅读五种题型,*国家机关这两年对于题型的选择已经趋于稳定,包括填空和片断阅读。选择填空我想大家应该比较容易理解,就是给出一段话,给个空格,让考生选一个适当的词汇填进去。片断阅读是给出一段话,然后给出一个问题,让大家来选择。
第四种题型就是资料分析,资料分析就是给出若干统计资料,通过统计资料进行分析、计算答题。
最后一种题型就是常识判断。从07年开始,*国家机关的考试已经非常明确,常识判断部分只考法律常识,其他常识部分像以前的人文、经济等等的常识都不考了。这个变化实际上更有助于大家的复习。当然,可能也有同学会提出疑问,这个变化对于学法律的同学是不是更加有优势。实际上这种情况不能说一点也没有,但并不是很明显。因为,从近两年的情况来看,*国家机关的考试中职位设置对于专业的要求越来越严格,比如说某个职位只能由法律专业的考生能报,那么你是学法律的,你的竞争对手也是学法律的,你们彼此之间的这种优势就不会体现出来。相反是一样的,你不是学法律的,报考这个职位的人往往也不是学法律的,那你也不会有什么优势。所以大家也不要有太多的担心。从历年*国家机关公*的情况来看,总体的难度在全国范围来看肯定是属于最难的梯度,题目相对来说也是全国最科学的,水平最高的。
公*并不是一个专业性很强的考试,任何一道题,都不涉及到什么高深的理论。一张试卷如果给大家三天的时间,或者一个星期的时间去做,基本上每个人都可以把所有的题做出来。但关键的问题在于行测的题量比较大,现在是120分钟135道题,也就是平均50秒钟一道题,作答时间非常紧。50秒钟做一道题,再简单的题目也变的不简单了。这就要求大家在解题时,不但要会做,而且要做的快。
关于申论复习
对于申论我想大家应该也已经有所了解了。所谓的申论考试就是给出一篇材料,这个材料的字数一般是在4千到8千,*国家机关的字数比较多,一般就在8千左右,然后会根据材料,来提出4个左右的问题,*国家机关现在一般要考到4个到5个问题。申论考试大纲中有一句话,“通过对给定材料的分析,概括,提练,加工,来考察一个应试者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就是说,申论考试的最终目的是考察大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当然,要想解决一个问题,首要的前提是要提出这个问题,然后分析这个问题,最后才谈得上解决问题。也就是说,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是解决问题的前提。这样看来,在解决问题前考察了我们提出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这种能力我们可以将其统称为社会认知能力。
那如何去解决这个问题呢?考试中我们解决一个问题就是通过材料来找内证,然后在材料之外去寻找外证。那么材料之内的内症其实就是我们对材料的分析、概括、提练、加工。因为材料里透露了很多的信息,这时候我们就能从材料中发现很多的东西。只要有这种分析能力,有这种加工材料的能力,我们就会从材料中发现问题。总结成一句话那就是“申论的所有问题的答案,都是直接的或是间接的可以在材料中找到的”,这是大家在复习申论时必须要把握住的一个方向。也就是说,你要善于从材料中去寻找答案。当然我们说记忆能力是不可或缺的,但他不是我们考察的主要方面,考察的主要方面是一种分析能力,就是对材料的分析,概括,提练,加工,当然在这个内证之外,就是外证,需要从材料之外去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措施,方案。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7 03:31
都不简单。
行测主要考思路,我们可以把常识、言语、数量、判断、资料这五个模块的题分成若干个题型,这些题型都有固定解题思路或答题技巧。只要在考试时找到关键词判断出题型,用对应的解题步骤或方法解题就行。不过有些题目出题形式灵活,难以在短期内选出答案,而且考试题量很大,不到一分钟要做完一道题,需要正确率与答题速度兼顾,想考高分很难。
申论主要考对文章的分析理解能力以及写作能力。申论是按点给分,答错不扣分。考生在考试时有可能对题干理解错误,或者在作答时缺少得分点,导致无法得高分。有些考生词汇量不多,字写的不好看,也影响申论分数。所以申论想考高分也不容易。
就我自己而言,我觉得我行测学的更好一些,但是每次申论都比行测分数高,所以要说哪个更容易得分的话,应该是申论,但要问哪一科难,我觉得都难。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7 03:31
国家公*笔试考什么?
笔试科目包括《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及《申论》。其中在行测科目的题型设置上主要包括包括言语理解与表达、数量关系、判断推理、资料分析和常识判断等部分,不同地区考查行测科目的题量不尽相同,比如:2017年国考:地市级试卷共130题、副省级省级以上为135题;而《申论》试卷是测查从事机关工作应当具备的基本能力的考试科目,由注意事项、给定资料和作答要求三部分组成,满分100分。
关于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复习
第一种就是数量关系,包含数字推理和数*算。数字推理题目大家应该已经比较熟悉了,就是给出一列数字,一般是5个或是6个,需要考生总结数列的规律,并选择恰当的选项填空。数*算类似于奥林匹克数学,是一种非专业的数学知识,但并不需要去学微积分等非常专业的数学知识。要解决这种题,需要有较强的思维能力。
第二种就是判断推理,在全国的考本上来看目前一共出现了六种题型,包括逻辑判断、图型推理、类比推理、定义判断、事件排序和机械推理。*国家机关公*从06年开始,选择了其中的四种,包括逻辑判断、图型推理、类比推理和定义判断。其中类比推理就取代了原来的事件排序。从实际上看,判断推理从大的方面来讲属于逻辑的范畴。
第三种题型就是言语理解,从全国来看此部分内容包括选择填空,病句判断,语句连惯,文章阅读,片断阅读五种题型,*国家机关这两年对于题型的选择已经趋于稳定,包括填空和片断阅读。选择填空我想大家应该比较容易理解,就是给出一段话,给个空格,让考生选一个适当的词汇填进去。片断阅读是给出一段话,然后给出一个问题,让大家来选择。
第四种题型就是资料分析,资料分析就是给出若干统计资料,通过统计资料进行分析、计算答题。
最后一种题型就是常识判断。从07年开始,*国家机关的考试已经非常明确,常识判断部分只考法律常识,其他常识部分像以前的人文、经济等等的常识都不考了。这个变化实际上更有助于大家的复习。当然,可能也有同学会提出疑问,这个变化对于学法律的同学是不是更加有优势。实际上这种情况不能说一点也没有,但并不是很明显。因为,从近两年的情况来看,*国家机关的考试中职位设置对于专业的要求越来越严格,比如说某个职位只能由法律专业的考生能报,那么你是学法律的,你的竞争对手也是学法律的,你们彼此之间的这种优势就不会体现出来。相反是一样的,你不是学法律的,报考这个职位的人往往也不是学法律的,那你也不会有什么优势。所以大家也不要有太多的担心。从历年*国家机关公*的情况来看,总体的难度在全国范围来看肯定是属于最难的梯度,题目相对来说也是全国最科学的,水平最高的。
公*并不是一个专业性很强的考试,任何一道题,都不涉及到什么高深的理论。一张试卷如果给大家三天的时间,或者一个星期的时间去做,基本上每个人都可以把所有的题做出来。但关键的问题在于行测的题量比较大,现在是120分钟135道题,也就是平均50秒钟一道题,作答时间非常紧。50秒钟做一道题,再简单的题目也变的不简单了。这就要求大家在解题时,不但要会做,而且要做的快。
关于申论复习
对于申论我想大家应该也已经有所了解了。所谓的申论考试就是给出一篇材料,这个材料的字数一般是在4千到8千,*国家机关的字数比较多,一般就在8千左右,然后会根据材料,来提出4个左右的问题,*国家机关现在一般要考到4个到5个问题。申论考试大纲中有一句话,“通过对给定材料的分析,概括,提练,加工,来考察一个应试者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就是说,申论考试的最终目的是考察大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当然,要想解决一个问题,首要的前提是要提出这个问题,然后分析这个问题,最后才谈得上解决问题。也就是说,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是解决问题的前提。这样看来,在解决问题前考察了我们提出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这种能力我们可以将其统称为社会认知能力。
那如何去解决这个问题呢?考试中我们解决一个问题就是通过材料来找内证,然后在材料之外去寻找外证。那么材料之内的内症其实就是我们对材料的分析、概括、提练、加工。因为材料里透露了很多的信息,这时候我们就能从材料中发现很多的东西。只要有这种分析能力,有这种加工材料的能力,我们就会从材料中发现问题。总结成一句话那就是“申论的所有问题的答案,都是直接的或是间接的可以在材料中找到的”,这是大家在复习申论时必须要把握住的一个方向。也就是说,你要善于从材料中去寻找答案。当然我们说记忆能力是不可或缺的,但他不是我们考察的主要方面,考察的主要方面是一种分析能力,就是对材料的分析,概括,提练,加工,当然在这个内证之外,就是外证,需要从材料之外去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措施,方案。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7 03:31
国家公*笔试考什么?
笔试科目包括《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及《申论》。其中在行测科目的题型设置上主要包括包括言语理解与表达、数量关系、判断推理、资料分析和常识判断等部分,不同地区考查行测科目的题量不尽相同,比如:2017年国考:地市级试卷共130题、副省级省级以上为135题;而《申论》试卷是测查从事机关工作应当具备的基本能力的考试科目,由注意事项、给定资料和作答要求三部分组成,满分100分。
关于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复习
第一种就是数量关系,包含数字推理和数*算。数字推理题目大家应该已经比较熟悉了,就是给出一列数字,一般是5个或是6个,需要考生总结数列的规律,并选择恰当的选项填空。数*算类似于奥林匹克数学,是一种非专业的数学知识,但并不需要去学微积分等非常专业的数学知识。要解决这种题,需要有较强的思维能力。
第二种就是判断推理,在全国的考本上来看目前一共出现了六种题型,包括逻辑判断、图型推理、类比推理、定义判断、事件排序和机械推理。*国家机关公*从06年开始,选择了其中的四种,包括逻辑判断、图型推理、类比推理和定义判断。其中类比推理就取代了原来的事件排序。从实际上看,判断推理从大的方面来讲属于逻辑的范畴。
第三种题型就是言语理解,从全国来看此部分内容包括选择填空,病句判断,语句连惯,文章阅读,片断阅读五种题型,*国家机关这两年对于题型的选择已经趋于稳定,包括填空和片断阅读。选择填空我想大家应该比较容易理解,就是给出一段话,给个空格,让考生选一个适当的词汇填进去。片断阅读是给出一段话,然后给出一个问题,让大家来选择。
第四种题型就是资料分析,资料分析就是给出若干统计资料,通过统计资料进行分析、计算答题。
最后一种题型就是常识判断。从07年开始,*国家机关的考试已经非常明确,常识判断部分只考法律常识,其他常识部分像以前的人文、经济等等的常识都不考了。这个变化实际上更有助于大家的复习。当然,可能也有同学会提出疑问,这个变化对于学法律的同学是不是更加有优势。实际上这种情况不能说一点也没有,但并不是很明显。因为,从近两年的情况来看,*国家机关的考试中职位设置对于专业的要求越来越严格,比如说某个职位只能由法律专业的考生能报,那么你是学法律的,你的竞争对手也是学法律的,你们彼此之间的这种优势就不会体现出来。相反是一样的,你不是学法律的,报考这个职位的人往往也不是学法律的,那你也不会有什么优势。所以大家也不要有太多的担心。从历年*国家机关公*的情况来看,总体的难度在全国范围来看肯定是属于最难的梯度,题目相对来说也是全国最科学的,水平最高的。
公*并不是一个专业性很强的考试,任何一道题,都不涉及到什么高深的理论。一张试卷如果给大家三天的时间,或者一个星期的时间去做,基本上每个人都可以把所有的题做出来。但关键的问题在于行测的题量比较大,现在是120分钟135道题,也就是平均50秒钟一道题,作答时间非常紧。50秒钟做一道题,再简单的题目也变的不简单了。这就要求大家在解题时,不但要会做,而且要做的快。
关于申论复习
对于申论我想大家应该也已经有所了解了。所谓的申论考试就是给出一篇材料,这个材料的字数一般是在4千到8千,*国家机关的字数比较多,一般就在8千左右,然后会根据材料,来提出4个左右的问题,*国家机关现在一般要考到4个到5个问题。申论考试大纲中有一句话,“通过对给定材料的分析,概括,提练,加工,来考察一个应试者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就是说,申论考试的最终目的是考察大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当然,要想解决一个问题,首要的前提是要提出这个问题,然后分析这个问题,最后才谈得上解决问题。也就是说,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是解决问题的前提。这样看来,在解决问题前考察了我们提出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这种能力我们可以将其统称为社会认知能力。
那如何去解决这个问题呢?考试中我们解决一个问题就是通过材料来找内证,然后在材料之外去寻找外证。那么材料之内的内症其实就是我们对材料的分析、概括、提练、加工。因为材料里透露了很多的信息,这时候我们就能从材料中发现很多的东西。只要有这种分析能力,有这种加工材料的能力,我们就会从材料中发现问题。总结成一句话那就是“申论的所有问题的答案,都是直接的或是间接的可以在材料中找到的”,这是大家在复习申论时必须要把握住的一个方向。也就是说,你要善于从材料中去寻找答案。当然我们说记忆能力是不可或缺的,但他不是我们考察的主要方面,考察的主要方面是一种分析能力,就是对材料的分析,概括,提练,加工,当然在这个内证之外,就是外证,需要从材料之外去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措施,方案。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7 03:31
都不简单。
行测主要考思路,我们可以把常识、言语、数量、判断、资料这五个模块的题分成若干个题型,这些题型都有固定解题思路或答题技巧。只要在考试时找到关键词判断出题型,用对应的解题步骤或方法解题就行。不过有些题目出题形式灵活,难以在短期内选出答案,而且考试题量很大,不到一分钟要做完一道题,需要正确率与答题速度兼顾,想考高分很难。
申论主要考对文章的分析理解能力以及写作能力。申论是按点给分,答错不扣分。考生在考试时有可能对题干理解错误,或者在作答时缺少得分点,导致无法得高分。有些考生词汇量不多,字写的不好看,也影响申论分数。所以申论想考高分也不容易。
就我自己而言,我觉得我行测学的更好一些,但是每次申论都比行测分数高,所以要说哪个更容易得分的话,应该是申论,但要问哪一科难,我觉得都难。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7 03:31
都不简单。
行测主要考思路,我们可以把常识、言语、数量、判断、资料这五个模块的题分成若干个题型,这些题型都有固定解题思路或答题技巧。只要在考试时找到关键词判断出题型,用对应的解题步骤或方法解题就行。不过有些题目出题形式灵活,难以在短期内选出答案,而且考试题量很大,不到一分钟要做完一道题,需要正确率与答题速度兼顾,想考高分很难。
申论主要考对文章的分析理解能力以及写作能力。申论是按点给分,答错不扣分。考生在考试时有可能对题干理解错误,或者在作答时缺少得分点,导致无法得高分。有些考生词汇量不多,字写的不好看,也影响申论分数。所以申论想考高分也不容易。
就我自己而言,我觉得我行测学的更好一些,但是每次申论都比行测分数高,所以要说哪个更容易得分的话,应该是申论,但要问哪一科难,我觉得都难。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7 03:31
国家公*笔试考什么?
笔试科目包括《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及《申论》。其中在行测科目的题型设置上主要包括包括言语理解与表达、数量关系、判断推理、资料分析和常识判断等部分,不同地区考查行测科目的题量不尽相同,比如:2017年国考:地市级试卷共130题、副省级省级以上为135题;而《申论》试卷是测查从事机关工作应当具备的基本能力的考试科目,由注意事项、给定资料和作答要求三部分组成,满分100分。
关于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复习
第一种就是数量关系,包含数字推理和数*算。数字推理题目大家应该已经比较熟悉了,就是给出一列数字,一般是5个或是6个,需要考生总结数列的规律,并选择恰当的选项填空。数*算类似于奥林匹克数学,是一种非专业的数学知识,但并不需要去学微积分等非常专业的数学知识。要解决这种题,需要有较强的思维能力。
第二种就是判断推理,在全国的考本上来看目前一共出现了六种题型,包括逻辑判断、图型推理、类比推理、定义判断、事件排序和机械推理。*国家机关公*从06年开始,选择了其中的四种,包括逻辑判断、图型推理、类比推理和定义判断。其中类比推理就取代了原来的事件排序。从实际上看,判断推理从大的方面来讲属于逻辑的范畴。
第三种题型就是言语理解,从全国来看此部分内容包括选择填空,病句判断,语句连惯,文章阅读,片断阅读五种题型,*国家机关这两年对于题型的选择已经趋于稳定,包括填空和片断阅读。选择填空我想大家应该比较容易理解,就是给出一段话,给个空格,让考生选一个适当的词汇填进去。片断阅读是给出一段话,然后给出一个问题,让大家来选择。
第四种题型就是资料分析,资料分析就是给出若干统计资料,通过统计资料进行分析、计算答题。
最后一种题型就是常识判断。从07年开始,*国家机关的考试已经非常明确,常识判断部分只考法律常识,其他常识部分像以前的人文、经济等等的常识都不考了。这个变化实际上更有助于大家的复习。当然,可能也有同学会提出疑问,这个变化对于学法律的同学是不是更加有优势。实际上这种情况不能说一点也没有,但并不是很明显。因为,从近两年的情况来看,*国家机关的考试中职位设置对于专业的要求越来越严格,比如说某个职位只能由法律专业的考生能报,那么你是学法律的,你的竞争对手也是学法律的,你们彼此之间的这种优势就不会体现出来。相反是一样的,你不是学法律的,报考这个职位的人往往也不是学法律的,那你也不会有什么优势。所以大家也不要有太多的担心。从历年*国家机关公*的情况来看,总体的难度在全国范围来看肯定是属于最难的梯度,题目相对来说也是全国最科学的,水平最高的。
公*并不是一个专业性很强的考试,任何一道题,都不涉及到什么高深的理论。一张试卷如果给大家三天的时间,或者一个星期的时间去做,基本上每个人都可以把所有的题做出来。但关键的问题在于行测的题量比较大,现在是120分钟135道题,也就是平均50秒钟一道题,作答时间非常紧。50秒钟做一道题,再简单的题目也变的不简单了。这就要求大家在解题时,不但要会做,而且要做的快。
关于申论复习
对于申论我想大家应该也已经有所了解了。所谓的申论考试就是给出一篇材料,这个材料的字数一般是在4千到8千,*国家机关的字数比较多,一般就在8千左右,然后会根据材料,来提出4个左右的问题,*国家机关现在一般要考到4个到5个问题。申论考试大纲中有一句话,“通过对给定材料的分析,概括,提练,加工,来考察一个应试者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就是说,申论考试的最终目的是考察大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当然,要想解决一个问题,首要的前提是要提出这个问题,然后分析这个问题,最后才谈得上解决问题。也就是说,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是解决问题的前提。这样看来,在解决问题前考察了我们提出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这种能力我们可以将其统称为社会认知能力。
那如何去解决这个问题呢?考试中我们解决一个问题就是通过材料来找内证,然后在材料之外去寻找外证。那么材料之内的内症其实就是我们对材料的分析、概括、提练、加工。因为材料里透露了很多的信息,这时候我们就能从材料中发现很多的东西。只要有这种分析能力,有这种加工材料的能力,我们就会从材料中发现问题。总结成一句话那就是“申论的所有问题的答案,都是直接的或是间接的可以在材料中找到的”,这是大家在复习申论时必须要把握住的一个方向。也就是说,你要善于从材料中去寻找答案。当然我们说记忆能力是不可或缺的,但他不是我们考察的主要方面,考察的主要方面是一种分析能力,就是对材料的分析,概括,提练,加工,当然在这个内证之外,就是外证,需要从材料之外去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措施,方案。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7 03:31
都不简单。
行测主要考思路,我们可以把常识、言语、数量、判断、资料这五个模块的题分成若干个题型,这些题型都有固定解题思路或答题技巧。只要在考试时找到关键词判断出题型,用对应的解题步骤或方法解题就行。不过有些题目出题形式灵活,难以在短期内选出答案,而且考试题量很大,不到一分钟要做完一道题,需要正确率与答题速度兼顾,想考高分很难。
申论主要考对文章的分析理解能力以及写作能力。申论是按点给分,答错不扣分。考生在考试时有可能对题干理解错误,或者在作答时缺少得分点,导致无法得高分。有些考生词汇量不多,字写的不好看,也影响申论分数。所以申论想考高分也不容易。
就我自己而言,我觉得我行测学的更好一些,但是每次申论都比行测分数高,所以要说哪个更容易得分的话,应该是申论,但要问哪一科难,我觉得都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