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1 04:48
共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8 01:45
声波时差
主要用来判断渗透层,声波时差越大,说明岩石中间的空隙越大,也就说明绝对孔隙度越好.在油层区域范围内,声波时差非常小时,可以判定该层位为干层.
自然伽玛
主要用来判断泥质含量,伽玛值越高,说明泥质含量越高,也就是这段的物性不好.
自然电位
主要用来判断岩性,在沙泥岩区域,当自然电位高时,可以判定为泥岩,低为砂岩.
电阻率
电阻率一般分为三条曲线:深感应,中感应,八侧向三条.
三者之间的间隔距离说明含水情况,间隔距离越大,说明含水越高.
另外还有两条4M和2.5M的电阻曲线,仅仅作为参考,一般情况下不太用得到的.
另外,还有一个微电位和微梯度,他们之间的间隔距离说明渗透率和孔隙度.
间隔距离越大,说明渗透率越好.两条平行的情况说明该层的渗透率比较稳定.
几条曲线综合运用:
假设为低自然电位,低自然伽玛,高声波时差:
高电阻且三条曲线分开距离小,可以基本判定为油层.
高电阻且分开距离大,可以基本判定为油水同层活底水油层.
低电阻且分开距离大,可以基本判定为水层.
个人见解.有错误的话希望批评指正.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8 01:45
4个有三个是水文地质的。
自然珈玛测井一般是铀矿勘探才用的。
习惯上的一般测井比如煤勘探或是其他有色金属勘探,一般是采用自然电位测井仪,根据不同地区,不同岩性,不同矿体的密度不同,其自然电位也不同的原理,结合地表岩性矿体特征和钻孔设计要求,就能判定钻孔中不同岩性和不同矿体。
判断水淹层是由水文技术员(静止24小时)后测定的。
划分渗透性岩层和估计泥质含量是根据钻孔打出来的岩芯确定的。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8 01:46
钻井穿过地层后,井下地层会是什么样子呢?对于一些松软致密地层,如泥岩等,由于钻井液浸泡,井壁垮塌,井眼扩大(井径明显大于钻头直径),根据井径测井曲线,可划分出泥岩层。这类非渗透性地层,通常不会是油气层。但对一些孔隙性和渗透性地层,要进行仔细研究。
所谓孔隙性岩石,是指岩石中有互相连通的孔隙空间,孔隙空间的大小用孔隙度表示。渗透性岩石是指在一定压差下流体能在孔隙中运动,渗透性愈好表示流动性愈好。如果孔隙中储存有油气,那么渗透性好的岩石中比较容易开采出石油。对于渗透性、孔隙性岩石,在钻井过程中,为了防止井喷,一般情况下井内钻井液柱的压力大于地层压力,具有一定的压差,钻井液中的水分(称为钻井液滤液)会侵入到地层中。
钻井液滤液将地层中的原生流体驱走,在井壁附近的地层中钻井液滤液会将原生流体全部替换,孔隙中100%含有钻井液滤液,这一区域称为“冲洗带”。
随着离井壁的距离增大,钻井液滤液含量逐渐减少,原生流体含量逐渐增大,直到钻井液滤液含量变为零,到达100%含有原生流体的地层的原始状态——原状地层。
从钻井液滤液含量开始变化到其含量为零的区域叫作“过渡带”,冲洗带和过渡带统称侵入带。
对于好的储集层,多形成侵入带,它是寻找油气层的重要标志,但同时给测井带来更复杂的问题。为了探测出冲洗带、过渡带和原状地层的电阻率,要用具有深、中、浅探测深度的组合测井和阵列测井。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8 01:46
四种测井方法应用:
1、地球物理测井
通常指地球物理测井。把利用电、磁、声、热、核等物理原理制造的各种测井仪器,由测井电缆下入井内,使地面电测仪可沿着井筒连续记录随深度变化的各种参数。通过表示这类参数的曲线,来识别地下的岩层,如油、气、水层、煤层、金属矿床等。
2、勘探测井
对石油工业来说,在勘探期间寻找新油田的测井称勘探测井,内容有:①地层倾角测井(了解地下构造及沉积构造);②饱和度测井(识别岩性、油、气、水储集层);③电缆式地层测试(对油、气、水储集层进行测试)。
3、开发测井
在开采过程中的测井称开发测井。主要测定井下油、气、水层的岩石物理性质,监测各油层的工作情况,检查开发井的技术状况等,是开发井采取作业措施和进行油田开发调整的重要依据。内容有饱和度测井、生产测井、工程测井。
4、声波测井
声波在不同介质中传播时,速度、幅度及频率的变化等声学特性也不相同。声波测井就是利用岩石的这些声学性质来研究钻井的地质剖面,判断固井质量的一种测井方法。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8 01:47
自然伽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