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远离抑郁,走向快乐?

发布网友

我来回答

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抑郁心理是使青少年感到无力应付外界压力而产生的一种消极情绪。他们有较强的自尊心和成功的愿望,但因他们对挫折的忍耐力差,经不起失败的打击,常常因考试的失败而感到痛苦和恐惧。有严重抑郁心理的青少年,还会出现躯体化症状,如食欲不振、失眠、胸闷、头昏等。下面是对青少年如何预防抑郁心理提出的几点建议。

1.与家长、老师和同学建立良好的关系,树立自信心。要善于和家长进行心灵沟通,了解家长的真实想法,切实消除与家长之间的隔阂,减少不理解和误解的成分;在学习中向老师请教科学的学习方法,培养自己的各种兴趣爱好,激励自己奋发向上的精神;与同学应努力做到互帮互助,但莫过于亲密;在课外应多参加一些健康的文化娱乐活动,诸如小品表演,角色模拟游戏,互访互问,以及其他形式的活动。

2.青少年要加强自我意识的培养。所谓自我意识,就是青少年对自我的认识和看法。它包括三个因素,即自我认识、自我评价和自我控制。首先,青少年应该学会客观的认识自我,并增强对自我的爱护和对生命的珍惜;其次,青少年还应学会客观地评价自我,摆脱自我*心理的压力;最后是学会有效地控制自我,学会向朋友倾诉自己的烦恼,这是青少年平衡心理矛盾的一个有效方法。

3.树立正确的考试观,减轻自己的学习压力。在考试中,正确看待排名次的做法,正确对待考试,明确考试的目的。同时,考得差的时候,自己要及时的反思,并不断的自我鼓励,激发自信心,及时消除自己的考试恐惧心理和考试失败后的自卑心理。

4.要有健康心态。

(1)远离绝对化的思想。生活中有很多青少年总是把一切事物都看得泾渭分明,比如,一个一直很优秀的学生偶尔有一次失误,就认为自己是失败者。存在这种思想,只会让你没头没尾地怀疑自己,严重影响上进心。因此,青少年一定不要有这种绝对化的思想。

(2)良好的“自我暗示”。这种方法是拥有健康心理和快乐生活的关键。因此,青少年对外貌不妨坦然地自我悦纳,即以积极、赞赏的态度来接受自己的外在形象,并设法消除各种附加于外貌上的“不良信息”,做到不听、不信、不制造,不自己给自己找麻烦。只有在心理上承认和接受了自己的“自然条件”,才能进一步地美化自己、喜欢自己,让自己享受生机勃勃的青春。

总之,美好、多彩的明天不应该被抑郁所控制,青少年应培养健康向上的心理,去学习,去生活,去成长。

声明声明:本网页内容为用户发布,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112479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