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4 07:30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7 15:28
黎明咬破夜的嘴唇,将那抹血迹留于天际。于是,鸡鸣,犬吠,炊烟袅袅地从村子里浮起来了,飘飘摇进了林子里。父子俩早早便起了床。父亲是麻利的手脚,戴上斗笠,荷上锄头,“吱——”地打开门,走去。儿子的动作显得生嫩了许多,摸下床,掬一捧清水,清醒了自己,水缸中一圈一圈荡漾着他惺忪的睡眼。然后拎起昨夜整好的干粮,朝着渺茫的晨雾中那个略有些佝偻的身影奔去……这是一方美好的水土。是啊,来这里的人都这么说。绿水环抱着青山,相环相绕,相厮相守,没了这里的风景,也美了这里的人。只是光着脚的儿子不懂,为何如此迷人的风景,留不住那张记忆深处母亲模糊的脸,让爹和自己成日守着那块巴掌大的地,还让自己光着脚丫子满山溜。只是这些疑问,似乎还没有个清晰的答案。儿子疑惑,山水也疑惑。那块巴掌的地,是被当地人称做是“坝子”的山间盆地,不大,却隐着儿子同年所有的欢娱,除草,浇水,施肥,甚至是看着太阳从山的那一边落下。而此刻,父亲和儿子正躬着腰,劳作。儿子累了,直起腰来。“爹,俺还得在这里呆多久?”父亲一怔,“说啥?伢子。”“爹,俺老师说让俺回学校上课。”父亲没有回话,双眉稍稍蹙了一下。“爹,老师说了,上了学,就能出山。山的那边可大了!老师说出了山,人的视野就能变大——”“啥‘视野’不‘视野’的?俺只懂得种地!”儿子不还嘴了。他懂得爹的脾气。只是用稚嫩的眼,瞅瞅银雾弥漫的青山,又低下头劳作。而爹也纳闷了。“山的那一边,真有‘视野’么?说不准有,要不他妈为啥死活不回来?——不想啰,不想啰。”正午,山雾便揭开了面纱,山才笔挺挺地屹立于水中。父子俩歇下来,坐在田埂上。父亲黝黑的脸上沾满汗水,手一抹,便又沾上了一些泥土的芬芳。儿子又呆了,望着山的那一边。 “伢子,又怔!快吃,干活!”……儿子收回眼神,有些失落。……于是,又是劳作。红日西薄。天际再次被染红,不过,是金灿灿的,红得儿子的心暖暖的。儿子眯缝起眼,似乎在眺望什么,又要有话说,“爹,瞧!”爹直起了身子。“爹,看太阳落到山的那一边去了。那里肯定遍地是金子。太阳也喜欢那里。”爹倏然有了欲哭的念头。是呀,说不定伢子出了山,能找回他娘呢?想到这里,心里不禁幻想出他娘回来时的情景。“伢子,上学去吧!爹许了!”儿子脸上真的暖了。他能回学校了。能有“视野”了。“记得给老师捎句话,让他把‘视野’给你们。”山和水找到了答案。点评:文中的字里行间涌动着一股让人感动的情绪。“山的那一边”,充满了巨大的吸引力,让“我”心驰神往;“我”的母亲被吸引去了;爹也允许让“我”到“山的那一边”去上学了。文章语言质朴,具有乡土气息,向往中深藏着抑郁,追求中暗含着辛酸,深深打动读者的心。“山的那一边”,在文化意识里是向往未知世界,脱离愚昧,渴望知识,追求文明的代名词。作者能够调动自己的知识积累,生活体验,思想认识,采用一种比较恰当的方式表达出来,确属不易。
山的这一边,是个落魄的小山村;山的那一边,是个不太繁华的小城市。尽管不太繁华,但对于山的这一边的人来说,这足以是人间天堂。然而,山这边的人却从未走出过这座山,在他们眼里,山的那一边,还是山!
几天以来,他一直在心里想着,斗争着……深夜,在欢快地跳跃着的火塘火光中,他终于开口了:“爹,家里穷,娃他娘走得早,我想出去看看,给娃子挣点什么,以后好取媳妇。家里您老打点一阵子。”老人先是一愣,随后移开嘴里的烟斗,“去哪里?”“去——去山的那一边。”“山的那一边还不是山!”老人很不屑,又抽起他的老旱烟。“别人都这么说,可我想山的那一边应该有人。”老人一把屎一把尿拉扯大的儿子,他明白他的脾气。这会他不再很不屑了。浓浓的烟雾从他的鼻孔慢慢泄出,他刻满岁月风霜的脸上忧虑重重。儿子没吱声,他深知老人把他拉扯大的不易。就这样走了,似乎有些不孝。老人的烟抽得更凶了!屋里的烟味更重了……!老人*着小孙子的头,许久才开口:“放心去吧,到了那边别忘了捎个信回来。”儿子“恩”了声并走了。到了山的那一边,他也很想捎个信回来,可根本没人知道山的这一边还有一个小山村。为了不让老人担心,一年后,他回来了,穿得整齐了许多,似乎也带回了不少的东西,老人尽管苍老了一些,但紧锁的眉头终于舒展开了,心里也蛮高兴的。过了些日子,他又要走了,他跟老人说:山的那一边有一个“大”城市,有很多很多的东西,他现在要去下海,一年后还会再回来。这回,老人放心多了,也觉得儿子出息了。可他还是那句话:“放心去吧,到那边别忘了捎个信回来。”尽管他已知道根本就无法捎信回来。一年过去了,儿子没回来。孙子问:“老爷,爹到哪儿去了?为什么还不回来?”孩子已懂事一些了。“你爹呀,他到山的那一边去了。”“爹到山的那一边去干什么呢?”“去‘下海’。“什么是‘下海’?”“‘下海’就是给娃子买好东西。”孩子总有那么多的“为什么”,可老人还是耐心的回答,尽管老人也不知道什么是“下海”。两年,儿子没回来;三年,儿子也没回来;四年,五年,十年,十五年……儿子始终没有回来过。孙子已经十六、七岁了。老人的眼神也渐渐暗淡了。又是一个深夜,在昏暗的煤油灯光下,孙子又开口了:“老爷,我想到山的那一边去。”“去干什么?那里不是人去的地方!”老人想起一去无归的儿子,像丢了魂似的。“我想去找爹,也看看山的那边什么样。”口气有些坚定,带有些许的稚气和霸气。又是老人一把屎一把尿拉扯大的,老人深知他的脾气。老人不再抽烟,而是把暗淡的眼光移向门外那深邃的夜空。许久,他才开口:“放心去吧,一定要记得回来看老爷。”老人的声音在颤抖,眼眶也有些湿润,却没有泪。孙子“恩”了声,又到山的那一边去了。到了山的那一边,孙子对什么都很新鲜,因为他没见过大世面。尽管没见过大世面,但他却有一种助人为乐的习惯,而且是骨子里的。于是,时间久了,便有人对他指指点点。他怀疑是不是自己做了什么不该做的,可一想,那些似乎的是该做的。他还是乐此不疲地帮助人。时间更久了,他便常常听到这么一句话——“太像了!实在是太像了!”他不明白别人说什么,可他却从未间断过帮助别人。再后来,别人便送了他一个名字——牛小石——说他像牛一样勤奋踏实,助人的意志像石头一样坚定。因为他从山里来,没人知道他姓什么,叫什么。一日,他在帮助一老者之后,老者叹道:“太像了!真是太像了!”老者禁不住问:“年轻人,你是哪里人?叫啥名字?”“我从山的那一边来,这里人都叫我牛小石。”因为离家太久,没人叫他的真实名字,所以他已习惯了这一叫法。老者“哦”了声,没说什么。“大爷,你说的‘太像了’什么意思?怎么很多人见我都这么说?”他忍不住问道。“大概十来年前,也是这个小城,也来了一个像你这样热心肠的年轻人,年龄比你稍大。因为他也从山的那一边来,没人知道他叫什么,所以大家都叫他‘牛老石’。可惜啊!老天不长眼。他为了从劫匪手中救一老头,被劫匪杀死了,咽气是从嘴里挤出两个字——狗子。也不知什么意思?”老者的声音有些哽咽。“这是真的吗?”他问。“我就是被救的那个老头。”老者还想在讲述点什么,可他却嚎啕大哭起来。因为他明白,“狗子”就是他的小名……从此,山的那一边少了个“狗子”,而山的这一边多了个“牛小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