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4 05:48
共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02 08:13
根据英国之汉学家李约瑟之见,认为中国之科技落后于西方始于1620年。时值明朝。
中国的大是一件好事,但它也有一个坏处。那就是产生了许多有能耐或没能耐的野心家。这对于帝王来说不可以说不是一件坏事。于是聪明的帝王们采取了两手办法。
一、采取了重文轻武的任人态度,使得文官比武官大大地占了优。也使更多的人投文去了。这就减少了许多祸起萧墙的事情,毕竟秀才做反十年不成吗。二、就是感化他们,那用什么感化呢?总不成是法家吧,那前一条就白忙活了。佛道也不行,这两个是要看破红尘的。于是只好取了儒家的学说。这学说可是教人忠义的,这自然就大合帝王的脾胃了。
但是自宋以前,中国的朝代都处于民族融合的阶段。新的思想不断涌入。所以儒终究没有成为最大主流再加上战乱不断,儒的环境就更困难了。
但是当宋朝到来时中国的民族融合到一个尽头。同时宋相对较少的领土范围使它面临更少的战争。(特指国内战争)这就为文化的昌盛带来了很大的好处,毕竟相对的学说观点较易统一。而一直以来就绵绵不断的儒学说就大显神威了。
虽知道儒家学说的中心思想是以人伦为其主的。这令搞这一套学问的人都把精力放在了人伦的研究上。同时进士科的取士是以儒的这种国家学说为主,这就使得更多的人把精力都投入其间。而他们所研究就是人伦。
同时儒家的经济学说是农本论,它鄙视工商业。而科技的发展却是以后两个行业为主要源动力。这就使中国的发展日趣减缓。程朱理学的兴起,更加大科技的发展阻力。
到了明清,一个明朝是由农民朱元璋创造的。一个是由满人创造的。为什么要指出朱元璋是农民呢?这是因为潜水认为作为一个农民,朱元璋他年轻的时候很可能是对儒存在敬畏之心的。就如今天农民见了大学生一般的心思。同时他颁发了禁海令这为商业的发展带来了更大的阻力。这第一项就使中国的儒家学说在遭到元代的摧残后得到了大大的发展,同时朱元璋的八股文把儒家的最后一点创造性亦告扼杀。而第二项则使中国的海外商业委缩,从而大大地减缓了科技的发展。
而清朝在入关前是落后民族。于是入关后满族大力学习汉族文化(主要是儒文化)。而原本可以为汉族带来新鲜血液营养的满族融洽,则变得毫无意义。
堪堪数千字自不能尽说此二千年之大问题,特作抛砖引玉之用矣。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02 08:13
中国在明朝的中后期已经开始落后于西方。16,17世纪相当于明朝中叶的时候西方国家已经开始崛起了,这候西方国家的封建制度解体了进入了商业社会,而后又有了工业*使欧洲各国强大起来。这个时候他们已经有了蒸汽机,极大的增加了生产力,武器也精良了起来。火药和火炮都是中国人发明的,但是到了明末我们只能仿造西方国家制作鼎鼎有名的“红夷大炮“和能连续发射的佛郎机炮。这个时候中国还处于封建制度的统治之下以中国为天下中心自居,殊不知外面的世界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力量强弱已经发生了变化!
公元1687年,23岁的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时,大清的康熙正在御花园练习书法,他还陶醉在“收复”的丰功伟绩,而当时的中国人还以为太阳落山是沉到大海里。1798年,病重的乾隆让术士计算自己还有几年阳寿时,法国的傅立叶正在用级数理论为拿破仑的火炮做优化设计……更可悲的是,乾隆年间,中国人仍沉浸在“天圆地方”的神话时代。当时,当有人对纪晓岚说地球是圆的,他还兴致勃勃地把这种观点当作一个“奇闻”记载了下来。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02 08:14
安史之乱那一年。中国传统社会的转折点,这个早就是很成熟的结论了。这一年起,中国陆续失去了对西域,河湟,河西走廊的统治,雄强开放的精神状态被一次惨痛的失败击得粉碎。这一年之后的一百年内,皇纲失统,胡人持续内迁,并成长为不亚于汉人的*力量,其后,又丢失了河套地区,燕云十六州,帝国雄风不再,终于在三百年后被第一次为塞外力量全面击败并臣服。明朝恢复华北,河湟,河西走廊之后,并没有能够重新夺取通向中东的通道,海运也不被帝国重视,中国离世界文明越来越远,相对于明清的封闭,汉唐的活力和丝绸之路有着直接的关系。清朝终于重新夺取了西域(感谢关中人口的恢复),但是当时的中东地区已经衰落,不再是世界文明的碰撞核心,而清朝又不重视海运,并对欧洲已经发生的巨变麻木不仁。清末的自强运动和领土上的持续战争是一次触底反弹。距唐朝一千年后,汉人重新统治了西域,并成功地向*渗透,掌控了雪域,并开始再一次接触到世界文明和科技的优秀成果,试图吸收这些成果并守住东亚*,这一次自强运动的时间跨度是一百年,也就是中国近代史教科书的叙述时间,朝鲜战争的结束标志着这种自强努力的阶段性成果。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02 08:14
中国在明朝中期以前尚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中期以后在科学技术等方面已经逐渐落后,但是直到明朝末年中国同西欧国家之间的差距并不大,被大顺军推翻的明朝最后一个皇帝朱由检统治时期还是孜孜于引进西方科技,特别是火器和历算,不少士大夫也抛除畛域之见,注意吸收西方的新知识,尽管他们的目的是为了挽救行将灭亡的明帝国。
清朝统治的建立是以全国生产力大幅度破坏为代价的,稳定后的统治被一些*加吹捧,称之为康雍乾盛世。正是当中国处于这种“盛世”的一百多年里,同西方社会发展水平的距离拉得越来越大。“盛世”过后不到五十年,爆发了中英鸦片战争,随之而来一幕幕丧权辱国的悲剧,使大清帝国的腐朽落后暴露无遗。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02 08:15
首先我理解题主对于国家如今不如教科书上所说的古代中国般威猛高大而愤懑。但是这里面有一个认知上的问题——为何我们就一定是,而且过去,现在,将来一直都是“最”强大的国家呢。
关于说中国古时是最强大的国家这一论断,只怕是一种目光短浅的夜郎自大。起源于黄河长江流域的中国文明确实是因为自身的地理优势,而在和周边国家的对抗中一直都拥有压倒性的优势,从而确立了在东亚地区综合实力最强国家的地位,这点是毋庸置疑的。不过这应该说是完全得益于中国近乎于开挂的优越的自然环境。
至于之后的历史发展,其实一直到欧洲地理大发现之前,中国因为逆天的自然环境还是对世界上其他国家拥有压倒性的综合优势的。注意我这里所说的不是中国在地理大发现之前一直都是“最”强大的国家,只是拥有逆天的综合优势罢了。至于之后的西欧的地理大发现,科技大爆发,建立控制全球的殖民地贸易体系,最后建立了延续到现在的全球体系,实在也是由无数的偶然因素而促成的必然结果。
比如拿工业*来说,就只有英国一个国家是完全完成的。其他的欧洲国家都是在英国的影响之下才开始的。参见维基工业*
至于为何会爆发工业*呢,则是因为要在人力有限的情况下提高生产效率,那又为何要提高生产效率呢,因为地理大发现之后,生产原料得到了极大的丰富,而市场也是极大的扩大。这个时候的制造业就跟中国刚刚开始改革开放的八十年代初期差不多,只要手里有货,就绝对不愁卖不出去。所以这个时候整个社会对于生产效率的提高都是有着极大的热情的。
那么又为何会有地理大发现呢?因为发现新*的西班牙和葡萄牙都在欧洲的最西边,而当时利润最丰厚的亚欧贸易的西欧部分是由意大利商人所垄断的,没有这两颗“牙”什么事情,于是就出来了个神汉哥伦布,说没事,地球是圆的,往东不行咱就往西吗……至于后面的故事大家就都知道了。
其实西欧的发展主要就是因为自身自然条件的局限性,而*发展对外贸易,而由此引发了一连串的谁都没想到的连锁反应,稀里糊涂的就成了现代世界的缔造者了。
其实中国已经是很不容易了,历史悠久的国家里,混的好的估计就剩下个中国了,剩下的那些历史超过两千年的,现如今都是一把辛酸泪啊。
关于地理环境对于文明的影响,可以好好看看贾德戴蒙教授的《*炮,病菌与钢铁》里面已经说的很详细了。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02 08:13
根据英国之汉学家李约瑟之见,认为中国之科技落后于西方始于1620年。时值明朝。
中国的大是一件好事,但它也有一个坏处。那就是产生了许多有能耐或没能耐的野心家。这对于帝王来说不可以说不是一件坏事。于是聪明的帝王们采取了两手办法。
一、采取了重文轻武的任人态度,使得文官比武官大大地占了优。也使更多的人投文去了。这就减少了许多祸起萧墙的事情,毕竟秀才做反十年不成吗。二、就是感化他们,那用什么感化呢?总不成是法家吧,那前一条就白忙活了。佛道也不行,这两个是要看破红尘的。于是只好取了儒家的学说。这学说可是教人忠义的,这自然就大合帝王的脾胃了。
但是自宋以前,中国的朝代都处于民族融合的阶段。新的思想不断涌入。所以儒终究没有成为最大主流再加上战乱不断,儒的环境就更困难了。
但是当宋朝到来时中国的民族融合到一个尽头。同时宋相对较少的领土范围使它面临更少的战争。(特指国内战争)这就为文化的昌盛带来了很大的好处,毕竟相对的学说观点较易统一。而一直以来就绵绵不断的儒学说就大显神威了。
虽知道儒家学说的中心思想是以人伦为其主的。这令搞这一套学问的人都把精力放在了人伦的研究上。同时进士科的取士是以儒的这种国家学说为主,这就使得更多的人把精力都投入其间。而他们所研究就是人伦。
同时儒家的经济学说是农本论,它鄙视工商业。而科技的发展却是以后两个行业为主要源动力。这就使中国的发展日趣减缓。程朱理学的兴起,更加大科技的发展阻力。
到了明清,一个明朝是由农民朱元璋创造的。一个是由满人创造的。为什么要指出朱元璋是农民呢?这是因为潜水认为作为一个农民,朱元璋他年轻的时候很可能是对儒存在敬畏之心的。就如今天农民见了大学生一般的心思。同时他颁发了禁海令这为商业的发展带来了更大的阻力。这第一项就使中国的儒家学说在遭到元代的摧残后得到了大大的发展,同时朱元璋的八股文把儒家的最后一点创造性亦告扼杀。而第二项则使中国的海外商业委缩,从而大大地减缓了科技的发展。
而清朝在入关前是落后民族。于是入关后满族大力学习汉族文化(主要是儒文化)。而原本可以为汉族带来新鲜血液营养的满族融洽,则变得毫无意义。
堪堪数千字自不能尽说此二千年之大问题,特作抛砖引玉之用矣。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02 08:13
中国在明朝的中后期已经开始落后于西方。16,17世纪相当于明朝中叶的时候西方国家已经开始崛起了,这候西方国家的封建制度解体了进入了商业社会,而后又有了工业*使欧洲各国强大起来。这个时候他们已经有了蒸汽机,极大的增加了生产力,武器也精良了起来。火药和火炮都是中国人发明的,但是到了明末我们只能仿造西方国家制作鼎鼎有名的“红夷大炮“和能连续发射的佛郎机炮。这个时候中国还处于封建制度的统治之下以中国为天下中心自居,殊不知外面的世界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力量强弱已经发生了变化!
公元1687年,23岁的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时,大清的康熙正在御花园练习书法,他还陶醉在“收复”的丰功伟绩,而当时的中国人还以为太阳落山是沉到大海里。1798年,病重的乾隆让术士计算自己还有几年阳寿时,法国的傅立叶正在用级数理论为拿破仑的火炮做优化设计……更可悲的是,乾隆年间,中国人仍沉浸在“天圆地方”的神话时代。当时,当有人对纪晓岚说地球是圆的,他还兴致勃勃地把这种观点当作一个“奇闻”记载了下来。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02 08:14
安史之乱那一年。中国传统社会的转折点,这个早就是很成熟的结论了。这一年起,中国陆续失去了对西域,河湟,河西走廊的统治,雄强开放的精神状态被一次惨痛的失败击得粉碎。这一年之后的一百年内,皇纲失统,胡人持续内迁,并成长为不亚于汉人的*力量,其后,又丢失了河套地区,燕云十六州,帝国雄风不再,终于在三百年后被第一次为塞外力量全面击败并臣服。明朝恢复华北,河湟,河西走廊之后,并没有能够重新夺取通向中东的通道,海运也不被帝国重视,中国离世界文明越来越远,相对于明清的封闭,汉唐的活力和丝绸之路有着直接的关系。清朝终于重新夺取了西域(感谢关中人口的恢复),但是当时的中东地区已经衰落,不再是世界文明的碰撞核心,而清朝又不重视海运,并对欧洲已经发生的巨变麻木不仁。清末的自强运动和领土上的持续战争是一次触底反弹。距唐朝一千年后,汉人重新统治了西域,并成功地向*渗透,掌控了雪域,并开始再一次接触到世界文明和科技的优秀成果,试图吸收这些成果并守住东亚*,这一次自强运动的时间跨度是一百年,也就是中国近代史教科书的叙述时间,朝鲜战争的结束标志着这种自强努力的阶段性成果。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02 08:14
中国在明朝中期以前尚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中期以后在科学技术等方面已经逐渐落后,但是直到明朝末年中国同西欧国家之间的差距并不大,被大顺军推翻的明朝最后一个皇帝朱由检统治时期还是孜孜于引进西方科技,特别是火器和历算,不少士大夫也抛除畛域之见,注意吸收西方的新知识,尽管他们的目的是为了挽救行将灭亡的明帝国。
清朝统治的建立是以全国生产力大幅度破坏为代价的,稳定后的统治被一些*加吹捧,称之为康雍乾盛世。正是当中国处于这种“盛世”的一百多年里,同西方社会发展水平的距离拉得越来越大。“盛世”过后不到五十年,爆发了中英鸦片战争,随之而来一幕幕丧权辱国的悲剧,使大清帝国的腐朽落后暴露无遗。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02 08:15
首先我理解题主对于国家如今不如教科书上所说的古代中国般威猛高大而愤懑。但是这里面有一个认知上的问题——为何我们就一定是,而且过去,现在,将来一直都是“最”强大的国家呢。
关于说中国古时是最强大的国家这一论断,只怕是一种目光短浅的夜郎自大。起源于黄河长江流域的中国文明确实是因为自身的地理优势,而在和周边国家的对抗中一直都拥有压倒性的优势,从而确立了在东亚地区综合实力最强国家的地位,这点是毋庸置疑的。不过这应该说是完全得益于中国近乎于开挂的优越的自然环境。
至于之后的历史发展,其实一直到欧洲地理大发现之前,中国因为逆天的自然环境还是对世界上其他国家拥有压倒性的综合优势的。注意我这里所说的不是中国在地理大发现之前一直都是“最”强大的国家,只是拥有逆天的综合优势罢了。至于之后的西欧的地理大发现,科技大爆发,建立控制全球的殖民地贸易体系,最后建立了延续到现在的全球体系,实在也是由无数的偶然因素而促成的必然结果。
比如拿工业*来说,就只有英国一个国家是完全完成的。其他的欧洲国家都是在英国的影响之下才开始的。参见维基工业*
至于为何会爆发工业*呢,则是因为要在人力有限的情况下提高生产效率,那又为何要提高生产效率呢,因为地理大发现之后,生产原料得到了极大的丰富,而市场也是极大的扩大。这个时候的制造业就跟中国刚刚开始改革开放的八十年代初期差不多,只要手里有货,就绝对不愁卖不出去。所以这个时候整个社会对于生产效率的提高都是有着极大的热情的。
那么又为何会有地理大发现呢?因为发现新*的西班牙和葡萄牙都在欧洲的最西边,而当时利润最丰厚的亚欧贸易的西欧部分是由意大利商人所垄断的,没有这两颗“牙”什么事情,于是就出来了个神汉哥伦布,说没事,地球是圆的,往东不行咱就往西吗……至于后面的故事大家就都知道了。
其实西欧的发展主要就是因为自身自然条件的局限性,而*发展对外贸易,而由此引发了一连串的谁都没想到的连锁反应,稀里糊涂的就成了现代世界的缔造者了。
其实中国已经是很不容易了,历史悠久的国家里,混的好的估计就剩下个中国了,剩下的那些历史超过两千年的,现如今都是一把辛酸泪啊。
关于地理环境对于文明的影响,可以好好看看贾德戴蒙教授的《*炮,病菌与钢铁》里面已经说的很详细了。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02 08:13
根据英国之汉学家李约瑟之见,认为中国之科技落后于西方始于1620年。时值明朝。
中国的大是一件好事,但它也有一个坏处。那就是产生了许多有能耐或没能耐的野心家。这对于帝王来说不可以说不是一件坏事。于是聪明的帝王们采取了两手办法。
一、采取了重文轻武的任人态度,使得文官比武官大大地占了优。也使更多的人投文去了。这就减少了许多祸起萧墙的事情,毕竟秀才做反十年不成吗。二、就是感化他们,那用什么感化呢?总不成是法家吧,那前一条就白忙活了。佛道也不行,这两个是要看破红尘的。于是只好取了儒家的学说。这学说可是教人忠义的,这自然就大合帝王的脾胃了。
但是自宋以前,中国的朝代都处于民族融合的阶段。新的思想不断涌入。所以儒终究没有成为最大主流再加上战乱不断,儒的环境就更困难了。
但是当宋朝到来时中国的民族融合到一个尽头。同时宋相对较少的领土范围使它面临更少的战争。(特指国内战争)这就为文化的昌盛带来了很大的好处,毕竟相对的学说观点较易统一。而一直以来就绵绵不断的儒学说就大显神威了。
虽知道儒家学说的中心思想是以人伦为其主的。这令搞这一套学问的人都把精力放在了人伦的研究上。同时进士科的取士是以儒的这种国家学说为主,这就使得更多的人把精力都投入其间。而他们所研究就是人伦。
同时儒家的经济学说是农本论,它鄙视工商业。而科技的发展却是以后两个行业为主要源动力。这就使中国的发展日趣减缓。程朱理学的兴起,更加大科技的发展阻力。
到了明清,一个明朝是由农民朱元璋创造的。一个是由满人创造的。为什么要指出朱元璋是农民呢?这是因为潜水认为作为一个农民,朱元璋他年轻的时候很可能是对儒存在敬畏之心的。就如今天农民见了大学生一般的心思。同时他颁发了禁海令这为商业的发展带来了更大的阻力。这第一项就使中国的儒家学说在遭到元代的摧残后得到了大大的发展,同时朱元璋的八股文把儒家的最后一点创造性亦告扼杀。而第二项则使中国的海外商业委缩,从而大大地减缓了科技的发展。
而清朝在入关前是落后民族。于是入关后满族大力学习汉族文化(主要是儒文化)。而原本可以为汉族带来新鲜血液营养的满族融洽,则变得毫无意义。
堪堪数千字自不能尽说此二千年之大问题,特作抛砖引玉之用矣。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02 08:14
中国在明朝的中后期已经开始落后于西方。16,17世纪相当于明朝中叶的时候西方国家已经开始崛起了,这候西方国家的封建制度解体了进入了商业社会,而后又有了工业*使欧洲各国强大起来。这个时候他们已经有了蒸汽机,极大的增加了生产力,武器也精良了起来。火药和火炮都是中国人发明的,但是到了明末我们只能仿造西方国家制作鼎鼎有名的“红夷大炮“和能连续发射的佛郎机炮。这个时候中国还处于封建制度的统治之下以中国为天下中心自居,殊不知外面的世界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力量强弱已经发生了变化!
公元1687年,23岁的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时,大清的康熙正在御花园练习书法,他还陶醉在“收复”的丰功伟绩,而当时的中国人还以为太阳落山是沉到大海里。1798年,病重的乾隆让术士计算自己还有几年阳寿时,法国的傅立叶正在用级数理论为拿破仑的火炮做优化设计……更可悲的是,乾隆年间,中国人仍沉浸在“天圆地方”的神话时代。当时,当有人对纪晓岚说地球是圆的,他还兴致勃勃地把这种观点当作一个“奇闻”记载了下来。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02 08:14
安史之乱那一年。中国传统社会的转折点,这个早就是很成熟的结论了。这一年起,中国陆续失去了对西域,河湟,河西走廊的统治,雄强开放的精神状态被一次惨痛的失败击得粉碎。这一年之后的一百年内,皇纲失统,胡人持续内迁,并成长为不亚于汉人的*力量,其后,又丢失了河套地区,燕云十六州,帝国雄风不再,终于在三百年后被第一次为塞外力量全面击败并臣服。明朝恢复华北,河湟,河西走廊之后,并没有能够重新夺取通向中东的通道,海运也不被帝国重视,中国离世界文明越来越远,相对于明清的封闭,汉唐的活力和丝绸之路有着直接的关系。清朝终于重新夺取了西域(感谢关中人口的恢复),但是当时的中东地区已经衰落,不再是世界文明的碰撞核心,而清朝又不重视海运,并对欧洲已经发生的巨变麻木不仁。清末的自强运动和领土上的持续战争是一次触底反弹。距唐朝一千年后,汉人重新统治了西域,并成功地向*渗透,掌控了雪域,并开始再一次接触到世界文明和科技的优秀成果,试图吸收这些成果并守住东亚*,这一次自强运动的时间跨度是一百年,也就是中国近代史教科书的叙述时间,朝鲜战争的结束标志着这种自强努力的阶段性成果。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02 08:15
中国在明朝中期以前尚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中期以后在科学技术等方面已经逐渐落后,但是直到明朝末年中国同西欧国家之间的差距并不大,被大顺军推翻的明朝最后一个皇帝朱由检统治时期还是孜孜于引进西方科技,特别是火器和历算,不少士大夫也抛除畛域之见,注意吸收西方的新知识,尽管他们的目的是为了挽救行将灭亡的明帝国。
清朝统治的建立是以全国生产力大幅度破坏为代价的,稳定后的统治被一些*加吹捧,称之为康雍乾盛世。正是当中国处于这种“盛世”的一百多年里,同西方社会发展水平的距离拉得越来越大。“盛世”过后不到五十年,爆发了中英鸦片战争,随之而来一幕幕丧权辱国的悲剧,使大清帝国的腐朽落后暴露无遗。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02 08:15
首先我理解题主对于国家如今不如教科书上所说的古代中国般威猛高大而愤懑。但是这里面有一个认知上的问题——为何我们就一定是,而且过去,现在,将来一直都是“最”强大的国家呢。
关于说中国古时是最强大的国家这一论断,只怕是一种目光短浅的夜郎自大。起源于黄河长江流域的中国文明确实是因为自身的地理优势,而在和周边国家的对抗中一直都拥有压倒性的优势,从而确立了在东亚地区综合实力最强国家的地位,这点是毋庸置疑的。不过这应该说是完全得益于中国近乎于开挂的优越的自然环境。
至于之后的历史发展,其实一直到欧洲地理大发现之前,中国因为逆天的自然环境还是对世界上其他国家拥有压倒性的综合优势的。注意我这里所说的不是中国在地理大发现之前一直都是“最”强大的国家,只是拥有逆天的综合优势罢了。至于之后的西欧的地理大发现,科技大爆发,建立控制全球的殖民地贸易体系,最后建立了延续到现在的全球体系,实在也是由无数的偶然因素而促成的必然结果。
比如拿工业*来说,就只有英国一个国家是完全完成的。其他的欧洲国家都是在英国的影响之下才开始的。参见维基工业*
至于为何会爆发工业*呢,则是因为要在人力有限的情况下提高生产效率,那又为何要提高生产效率呢,因为地理大发现之后,生产原料得到了极大的丰富,而市场也是极大的扩大。这个时候的制造业就跟中国刚刚开始改革开放的八十年代初期差不多,只要手里有货,就绝对不愁卖不出去。所以这个时候整个社会对于生产效率的提高都是有着极大的热情的。
那么又为何会有地理大发现呢?因为发现新*的西班牙和葡萄牙都在欧洲的最西边,而当时利润最丰厚的亚欧贸易的西欧部分是由意大利商人所垄断的,没有这两颗“牙”什么事情,于是就出来了个神汉哥伦布,说没事,地球是圆的,往东不行咱就往西吗……至于后面的故事大家就都知道了。
其实西欧的发展主要就是因为自身自然条件的局限性,而*发展对外贸易,而由此引发了一连串的谁都没想到的连锁反应,稀里糊涂的就成了现代世界的缔造者了。
其实中国已经是很不容易了,历史悠久的国家里,混的好的估计就剩下个中国了,剩下的那些历史超过两千年的,现如今都是一把辛酸泪啊。
关于地理环境对于文明的影响,可以好好看看贾德戴蒙教授的《*炮,病菌与钢铁》里面已经说的很详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