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传播学角度看,人们更倾向于在社交网络中表达负面情绪吗?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6 01:09

我来回答

2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4-15 05:08

相对于现实生活,在社交网络上,人们更倾向于表达正面积极的情绪。

至于为什么会这样,心理学上的“印象管理”很好解释了这个现象。我们在社交网络上的表达因为是会比较公开的,所以都是有选择性的表达,而表达积极正面情绪,更符合社会化好的形象,所以大家不自觉地也会在社交网络上表现得更积极向上。

虽然结论与题主相反,其实题主的假设也是有道理的:社会支持能有效抵御伤痛,所以在社交网络上表达负面情绪,得到朋友圈的关怀,是能有效缓解生活中遇到的负面事件的——但其实研究表明,大多数人还是更倾向于在现实中的亲密朋友倾诉而不是放到社交网络上。

首先,严格来讲,这个假设是不具备研究价值的。我来分析一下原因吧~

一个判断是否科学取决于两点:

1、可重复性。即该假设的研究过程和结论可以在不同的时间和空间里加以复制,也就是说要排除某个判断的偶然性;

2、可证伪性。这是波普尔的理论。就我的了解,学界也普遍接受这一说法。这个原则是,一个科学的理论必须是能够被证明是错误的,否则就不具备科学性。简单来讲,就是说一个理论必须有边界,才有研究的价值。这一点说起来好像挺矛盾,但其实很容易理解。举个最简单的例子,物理学里的宏观和微观的区别就是理论必须有边界的实例。

那么我为什么说这个假设不具备研究的价值呢?要从上面两个参考标准入手。可重复性涉及到具体操作,暂且不表。问题主要出在可证伪性上——这个假设表述得过于模糊,非常不容易被证伪。

回到题主的假设:

相对于现实,人们更倾向于在社交网络中发布关于自身的负面信息、心情?

问题的错误提法,以我的理解,题主应该是想问:对于一些(自己认识的)在日常生活中表现得很平静甚至很积极的人,在社交网络上为什么更多的是发布关于自身的负面信息、心情?

这也是我说题主提了个好问题的原因。因为理论上讲,人际传播的过程非常复杂,因此它涉及到人的内心世界,受个人所处的文化环境、受教育程度等一系列略主观的因素影响,很难进行定量定性的研究,所以研究的结果很多时候也不具备普遍性。这个问题实际上属于交叉学科的范畴(严格来讲传播学也是个交叉学科),需要运用各方面的知识,所以说题主提了个好问题。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4-15 06:26

从传播学角度看,大部分人更倾向于在社交网络中表达其负面情绪,究其原因如下:

网络中的群体传播范围更广更快,产生的群体感染更强,一些带负面情绪的言论或者信息被认同后,会比现实更快地传播,更多的人看到,因此,这种负面情绪的表达更容易,更易被激发出来。如微博评论中依据热度和点赞,评论的人数多少优先排列,一般被点赞的带有负面情绪的言论会被优先排在微博评论的首页。

由于网络传播中的传播主体具有隐匿性,所以很多人都敢于在网络上表达日常生活中不便表达的观点和态度,负面情绪就是其中一种。
网络媒介的多样化,自媒体平台增加给表达负面情绪提供了便利。在现实生活中,面对的是自己的亲朋好友,口语传播为主要途径,在社交网络,我们可以在各种平台进行表达信息,与现实不同的一面就有了空间。

网络的广场效应让更多的人在网上表达负面情绪,可以博取更多人的同情心。广场效应是指人们认为自己属于广场集群的一名,行为是群体的一部分,在法不责众的心态下,会做出与自己现实生活完全不一样的行为。表达负面情绪就是抱有这样的心理,认为网络中大部分都是这样想,自己这样只是其中的一员而已。

现今互联网时代,网络传播速度可快了,希望还是能传送些正面情绪。

声明声明:本网页内容为用户发布,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112479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