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10-13 13:06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0-13 13:04
英国德·哈维兰公司生产的DH98“蚊”式战斗轰炸机,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设计最为成功的飞机之一。这种飞机采用了全木结构设计,具有多变型式、生存性强等特点。在战时,它活跃在欧亚战场上,是当时闻名四海的飞机。
“蚊”式飞机的诞生始于英国久负盛名的德·海维兰飞机工厂。在大战前十多年间,该公司制造了一系列优雅美观的轻中型民用飞机,并在多发动机飞机制造上有所经验。代表作有DH82虎蛾和DH91信天翁(Albatross)。在1938年,德·哈维兰公司建议英国皇家空军发展一种快速轰炸机,速度要超过战斗机。保守的英国空军部对当时主流的多炮塔轰炸机情有独钟,认为非武装的轰炸机在战场上的生存力很低,因此拒绝了德·哈维兰公司的建议。
但德·哈维兰公司并未放弃计划,自行出资将计划向前推进。设计团队由工程师R.E.Bishop、R.M.Clarkson、C.T.Wilkins领导,按照载弹454千克、航程2400千米、速度4千米/小时的设计目标进行设计。为了达到这一目标,飞机的自重必须减轻。首先,飞机不再装自卫武器的炮塔,机组人员从6人减至2人。其次,采用特殊的木质结构。
飞机发展史上,轻金属结构取代木结构或钢管/木蒙皮混合结构的原因是轻金属结构强度更强、重量更轻。新飞机采用传统木材结构显然达不到减重的目的。因此,德·哈维兰公司的设计师决定采用一种少见的木质结构——“模压胶合成型木结构”。这种结构最早在1919年的LWF V飞机上采用,后在美国诺斯若普公司的S-1双翼机上得到应用。1922年,这种结构获得美国专利。
“蚊”式在此结构基础上进行改进,将木质胶合结构中间的木料改为轻质木材——巴尔沙木,进一步减少了重量,增强了强度。飞机采用常规布局:平直中单翼,前缘平直,后缘前掠,备有襟翼与副翼。机翼的梯形比比较大,在翼的前缘设有开裂式散热器进气口,减少了外表突出物。机头钝圆,视用途不同,机头可安装多门炮,或改装透明的投弹手视察窗,或架设机载雷达天线。椭圆形断面的机身平滑而修长,机尾尖细,并装有漂亮的半椭圆形尾翼,三舵蒙有上漆的亚麻布。机翼下有2台发动机短舱,后端流线形修形考究,大直径低压主轮胎适合于简易机场的起落。双座座舱十分紧凑,座舱盖突出于机头上方,多框架形式,视界良好。
采用全木质结构是德·哈维兰公司最具深谋远虑的决定,充分预见到战时英国的铝合金将出现匮乏,掌握飞机金属结构制造技术的工人也将十分短缺。木质的飞机能够由任何技术熟练的木匠进行生产,英国的钢琴厂、橱柜厂、家具厂都能投入飞机的生产。
1940年3月1日,英国空军因为战争爆发后需要高性能的飞机而与德·哈维兰公司签定了DH98轰炸机50架(含原型机)的合同(B1/40),并核准正式名称为“蚊”式。在敦刻尔克撤退后,因随时面临德军的入侵而一度取消合同,1940年底由重新恢复执行合同。原型机试制过程中,正是不列颠之战最紧张的时候,德·哈维兰公司的Hatfield工厂附近被德国飞机反复轰炸,工作人员不得不经常躲避到防空洞中。即使这样,在工作人员的努力下,1940年11月25日,首架原型机(W4050)进行试飞。为了避免被地面防空火力和巡逻飞机的误击,飞机漆成显眼的明黄色。
经过试飞,“蚊”式显露出巨大的潜力,引起英国空军的重视。飞机自重、发动机功率、航程约为“喷火”的两倍,但速度比“喷火”快(1941.2的试飞中,曾经达到631千米/小时的速度);升限达1.1千米;尤其是在载重能力上,“蚊”式大大超出原设计指标(在DZ594/G号上曾经进行携带4000磅Cookie Bomb的试验,四倍于设计载弹量;在一次试验中,由于工作人员的疏忽,给飞机装上10000磅的压舱物,飞机仍然安全起飞)。
蚊式轰炸机,是由德·哈维兰设计制造的。鉴于发生大战时期,传统飞机的铝可能会匮乏,故用木材代替铝材,制造出身轻如燕的作战飞机。正是这一决策,使“蚊”式飞机从一开始就具备了价廉性能好和节省原材料等几大优点,成为一种颇具特色的杰出机型,它有几大奇特之处:一是采用全木结构,这在四十年代飞机中已很少见;二是改型多;三是生存性好。在整个战争期间,蚊式轰炸机创造了皇家空军轰炸机作战生存率的最佳记录。“蚊”式飞机是英国人的骄傲,更是充满了传奇色彩的一代名机。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0-13 13:02
英国德·哈维兰公司生产的DH98“蚊”式战斗轰炸机,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设计最为成功的飞机之一。这种飞机采用了全木结构设计,具有多变型式、生存性强等特点。在战时,它活跃在欧亚战场上,是当时闻名四海的飞机。
“蚊”式飞机的诞生始于英国久负盛名的德·海维兰飞机工厂。在大战前十多年间,该公司制造了一系列优雅美观的轻中型民用飞机,并在多发动机飞机制造上有所经验。代表作有DH82虎蛾和DH91信天翁(Albatross)。在1938年,德·哈维兰公司建议英国皇家空军发展一种快速轰炸机,速度要超过战斗机。保守的英国空军部对当时主流的多炮塔轰炸机情有独钟,认为非武装的轰炸机在战场上的生存力很低,因此拒绝了德·哈维兰公司的建议。
但德·哈维兰公司并未放弃计划,自行出资将计划向前推进。设计团队由工程师R.E.Bishop、R.M.Clarkson、C.T.Wilkins领导,按照载弹454千克、航程2400千米、速度4千米/小时的设计目标进行设计。为了达到这一目标,飞机的自重必须减轻。首先,飞机不再装自卫武器的炮塔,机组人员从6人减至2人。其次,采用特殊的木质结构。
飞机发展史上,轻金属结构取代木结构或钢管/木蒙皮混合结构的原因是轻金属结构强度更强、重量更轻。新飞机采用传统木材结构显然达不到减重的目的。因此,德·哈维兰公司的设计师决定采用一种少见的木质结构——“模压胶合成型木结构”。这种结构最早在1919年的LWF V飞机上采用,后在美国诺斯若普公司的S-1双翼机上得到应用。1922年,这种结构获得美国专利。
“蚊”式在此结构基础上进行改进,将木质胶合结构中间的木料改为轻质木材——巴尔沙木,进一步减少了重量,增强了强度。飞机采用常规布局:平直中单翼,前缘平直,后缘前掠,备有襟翼与副翼。机翼的梯形比比较大,在翼的前缘设有开裂式散热器进气口,减少了外表突出物。机头钝圆,视用途不同,机头可安装多门炮,或改装透明的投弹手视察窗,或架设机载雷达天线。椭圆形断面的机身平滑而修长,机尾尖细,并装有漂亮的半椭圆形尾翼,三舵蒙有上漆的亚麻布。机翼下有2台发动机短舱,后端流线形修形考究,大直径低压主轮胎适合于简易机场的起落。双座座舱十分紧凑,座舱盖突出于机头上方,多框架形式,视界良好。
采用全木质结构是德·哈维兰公司最具深谋远虑的决定,充分预见到战时英国的铝合金将出现匮乏,掌握飞机金属结构制造技术的工人也将十分短缺。木质的飞机能够由任何技术熟练的木匠进行生产,英国的钢琴厂、橱柜厂、家具厂都能投入飞机的生产。
1940年3月1日,英国空军因为战争爆发后需要高性能的飞机而与德·哈维兰公司签定了DH98轰炸机50架(含原型机)的合同(B1/40),并核准正式名称为“蚊”式。在敦刻尔克撤退后,因随时面临德军的入侵而一度取消合同,1940年底由重新恢复执行合同。原型机试制过程中,正是不列颠之战最紧张的时候,德·哈维兰公司的Hatfield工厂附近被德国飞机反复轰炸,工作人员不得不经常躲避到防空洞中。即使这样,在工作人员的努力下,1940年11月25日,首架原型机(W4050)进行试飞。为了避免被地面防空火力和巡逻飞机的误击,飞机漆成显眼的明黄色。
经过试飞,“蚊”式显露出巨大的潜力,引起英国空军的重视。飞机自重、发动机功率、航程约为“喷火”的两倍,但速度比“喷火”快(1941.2的试飞中,曾经达到631千米/小时的速度);升限达1.1千米;尤其是在载重能力上,“蚊”式大大超出原设计指标(在DZ594/G号上曾经进行携带4000磅Cookie Bomb的试验,四倍于设计载弹量;在一次试验中,由于工作人员的疏忽,给飞机装上10000磅的压舱物,飞机仍然安全起飞)。
蚊式轰炸机,是由德·哈维兰设计制造的。鉴于发生大战时期,传统飞机的铝可能会匮乏,故用木材代替铝材,制造出身轻如燕的作战飞机。正是这一决策,使“蚊”式飞机从一开始就具备了价廉性能好和节省原材料等几大优点,成为一种颇具特色的杰出机型,它有几大奇特之处:一是采用全木结构,这在四十年代飞机中已很少见;二是改型多;三是生存性好。在整个战争期间,蚊式轰炸机创造了皇家空军轰炸机作战生存率的最佳记录。“蚊”式飞机是英国人的骄傲,更是充满了传奇色彩的一代名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