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10-23 10:57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0-28 22:15
“笛”,作为乐器,在传统文化中,并不是人们的最爱。就乐器来所,男士一般爱琴,诗仙李白就有诗云,“我醉欲眠卿且去,明朝有意抱琴来”;女士一般爱琵琶,小山就有,“琵琶弦上说相思。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之句。但“笛”有个优点,是“琴”和“琵琶”不具备的,那就是便于携带,特别适合于走遍名山大川的旅游爱好者,而“铁笛”,则更有不易损坏的优点,更适合旅行携带。“铁笛”还有特点就是需要演奏者肺活量特别大,发出的音质也特别浑厚。就像有人评价东坡诗词,您的歌词得请关西大汉持铁板唱“大江东去”,“铁笛”的演奏效果,跟铁板估计差不多。因此,“铁笛”多出现在豪放诗词中。
1. 《横塘夜泊》,宗渭
有意思的是,“横塘”,在传统文化中,通常作为一个朋友或者情侣间分别的场地,所以出现“横塘”的诗词,基本上是婉约诗词。但这首清代诗僧宗渭的《横塘夜泊》,却显得与众不同,把“横塘”写得特别的豪放:
偶为看山出,孤舟向晚亭。
野梅含水白,渔火逗烟青。
寒屿融残雪,春潭浴乱星。
何人吹铁笛,清响破空冥。
何人吹铁笛,清响破空冥
“野梅含水白”,这句与下一句,“寒屿融残雪”,指的是,大雪初融,野外的梅树上的水滴似含欲滴;“渔火逗烟青”,渔人灯火就像在逗弄着上升的青烟似的。一个“含”,一个“逗”,将野梅和渔火拟人化,甚至是像孩子似的活泼。“春潭浴乱星”,繁密而杂乱的星星映照在潭水中,就像在沐浴一样。
“何人吹铁笛,清响破空冥”,谁在吹着铁笛,清新的笛声滑破寂静的夜空。一个“破空冥”,这笛音是多么的醇厚,让人从这迷人的梦境中醒来!
此时的“横塘”,时节是残冬,景色是残雪,有点人迹罕至,是铁笛一声,清响破空冥,带来了人的气息,春的气息!
2. 《落梅·自负孤高伴岁寒》,卢梅坡
宋代诗人卢梅坡爱梅,也更能抓住梅的精神,他的“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是古往今来最有名的咏梅诗句之一。而他的这首《落梅·自负孤高伴岁寒》在咏梅题材上,也丝毫不逊色:
自负孤高伴岁寒,玉堂茆舍一般看。
顽风摧剥君知否,铁笛一声人倚栏。
顽风摧剥君知否,铁笛一声人倚栏
“自负孤高伴岁寒,玉堂茆舍一般看”,一个“自负孤高”,把梅的高傲刻画得淋漓尽致,而“玉堂茆舍一般看”,则让梅的品格更上一层楼,不管是居庙堂之高的,还是住在茅舍的,都一样看,不会因为居庙堂之高,则假以颜色;也不会因为处江湖之远,就轻看一等。
“顽风摧剥君知否,铁笛一声人倚栏”,可是你知道吗?梅,它是要经历“顽风摧剥”的,你能理解它吗?诗人是理解的,他取出铁笛,高歌一曲,倚在栏干上,深深地为梅的精神所感动。
一句,“顽风摧剥君知否,铁笛一声人倚栏”,让人想起,大诗人陆游的那句,“零落成泥碾做尘,只有香如故”,是一脉相承的。
3. 《华阳堂二咏》,白玉蟾
一向以为,在道教诗人中,白玉蟾的诗是写得最好的。他与元代那一批道士诗人最大的不同是,不会在诗中讲什么大道理,不管是写景还是写情,要么细腻,要么豪放。这首《华阳堂二咏》则是他的豪放之作:
不著人间一点尘,满堂尽是学仙人。
衣衫总带烟霞色,杖屦相随云水身。
铁笛横吹沧海月,纸袍包尽洞天春。
而今会聚十方客,认看何人是洞宾。
铁笛横吹沧海月
“衣衫总带烟霞色,杖屦相随云水身”,由于他们修行在深山,那里总是烟霞弥漫,所以连衣衫都带着烟霞色;而他们扶着杖屦行走在山间,就像是行走在云水间一样。是不是有一种飘飘欲仙的感觉?
“铁笛横吹沧海月”,中有一人,衣袂飘飘,铁笛横在手,吹奏一首《沧海明月曲》,天地有我,天地都在我心中。所以有,“纸袍包尽洞天春”,身着纸袍的那个人,胸中有丘壑,洞中春天都在他心中。
一句,“铁笛横吹沧海月”,这是一个大气的人,是一个有故事的人!
4. 《吴山雪霁·九天宫阙春风满》,陈允平
宋代诗人陈允平,则借助于铁笛吹奏《雁落平沙曲》,表达的是诗人想要归隐的心情。他在《吴山雪霁·九天宫阙春风满》中写到:
九天宫阙春风满,陆地楼台夜月寒。
铁笛一声吹雁落,片云不到玉阑干。
铁笛一声吹雁落,片云不到玉阑干
“九天宫阙春风满,陆地楼台夜月寒”,因为吴山是刚刚雪后天晴,于是诗人想象“九天宫阙”,即天宫里,应该是已经春风满面了吧!但人间,我站在楼台上,依然是夜月生寒。天上是多么的美好,想起东坡的那句,“我欲乘风归去”!
“铁笛一声吹雁落”,诗人手把铁笛,吹了一曲《雁落平沙》,《平沙落雁》又名《雁落平沙》,是一首中国古琴名曲,有多种流派传谱,其意在借大雁之远志,写逸士之心胸。但十分遗憾的是,“片云不到玉阑干”,没有一片白云来到我站立的玉阑干旁的。“云”,多指白云,自由自在,是古代隐士的象征。
一句,“铁笛一声吹雁落,片云不到玉阑干”,表达了诗人的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差距!
5. 《题道士青山白云图·行到溪源尽》,张以宁
明代诗人张以宁是向往隐居生活的,可能内心也神往修仙生活。他的组诗,《题道士青山白云图》尽显了对道士生活,对修仙生活的向往之情。其中,以《题道士青山白云图·行到溪源尽》最为豪放:
行到溪源尽,青山无俗氛。
道人拈铁笛,吹起满川云。
吹起满川云
“行到溪源尽,青山无俗氛”,沿溪行舟,行到行到溪源尽,面前出现了一座青山,青山白云环绕,毫无俗氛。一句,“行到溪源尽”,让人想起大诗人王维的那句,“行到水穷处”,王维向“佛”,诗人向“道”,却殊途同归。
“道人拈铁笛,吹起满川云”,修道之人,拿出铁笛,无心吹奏一曲,引来满川白云,云卷云舒,宠辱不惊。白云的自由自在,在诗词中,向来是归隐的象征,诗人向往“拈铁笛”的不羁,更是向往“满川云”的自由!
一句,“道人拈铁笛,吹起满川云”,尽显诗人对隐居,对修仙的无限向往!
6. 《愚诗禅·满湖飞雪搅长空》,王谌
在传统文化中,雪是纯洁的象征,是品格的象征。而渔父,则是隐士的象征。大雪中的渔父,象征了当事人的品格和归隐之心。南朝诗人王谌的这首《愚诗禅·满湖飞雪搅长空》,象征意味浓:
满湖飞雪搅长空,急起呼儿上短篷。
蓑笠具,画图同,铁笛声长曲未终。
蓑笠具,画图同,铁笛声长曲未终
“满湖飞雪搅长空,急起呼儿上短篷”,满湖的飞雪,搅乱长空,好一副壮美的风景。诗人急忙呼唤晚辈,帮他穿上短篷,这大好的风光,怎么能够错过!
“蓑笠具,画图同”,穿上蓑衣,戴上斗笠,立在风雪中,这才跟画图中的风景一致了。但这还不够,诗人还有,“铁笛声长曲未终”,取出铁笛,长歌一曲,笛声久久回响。
一句,“铁笛声长曲未终”,尽显诗人的豪情!
7. 《元夕邀客赏灯兼听筝笛二乐》,李开先
一个人,如果他的标志性装备是铁笛,那么这个人一定是浪迹天涯的游子。如果他吹奏一曲《梅花落》,或者一曲《出塞曲》,那么他一定是在思乡了。明代诗人李开先在《元夕邀客赏灯兼听筝笛二乐》中写到:
上元又是新年节,狂客高歌醉不休。
橘酒生春连百爵,莲灯照夜足千篝。
风前铁笛惊三弄,月底银筝试一搊。
听彻落梅兼出塞,居人自是不关愁。
风前铁笛惊三弄
“风前铁笛惊三弄,月底银筝试一搊”,“风前铁笛”,自然是豪放,但也落寞;“月底银筝”,自然是空灵,但也不乏独孤。在寒风前,狂客铁笛连奏《梅花三弄》,自然让旅人心惊;而在月光下,银筝弹一曲《出塞曲》,也不免勾起了旅人的乡愁。
“听彻落梅兼出塞,居人自是不关愁”,听完了《梅花三弄》,也听完了《出塞曲》,这时候,恐怕也只有居住在家的人才不起乡愁了。一般的《梅花落》的乐曲以傲雪凌霜的梅花为主题,但也不乏伤感。而《出塞》之声,以动其游客之思。
一句,“风前铁笛惊三弄”,只有铁笛的落寞,才能演奏出这样的伤感:哀伤但不乏大气!
8. 《颂古·卖尽田园彻骨贫》,道谦
怎么样才算是出世?是不是身着袈裟就算是出家?宋代诗僧道谦在《颂古·卖尽田园彻骨贫》告诉我什么是真正的出世:
卖尽田园彻骨贫,不知何处可容身。
楼头浪荡无拘检,铁笛横吹过洞庭。
铁笛横吹过洞庭
“卖尽田园彻骨贫,不知何处可容身”,真正的出世,要在尘世间一无所有,要卖尽田园,彻底沦为贫穷;更要不知道何处可以容身,在尘世间没有立足之地。
“楼头浪荡无拘检,铁笛横吹过洞庭”,要在琼楼玉宇面前放浪形骸,在世人面前无拘无束;更要横吹铁笛,自由自在的渡过洞庭湖。
好一个“铁笛横吹过洞庭”,笑看了尘世的一切熙熙攘攘、功名利禄!
9. 《百梅诗·盘屈高才入短章》,刘克庄
宋代诗人刘克庄的《百梅诗·盘屈高才入短章》将梅写得特别悲壮,写它所受的打击,它的豪放,它的寂寞,真是入木三分:
盘屈高才入短章,卷中字字挟冰霜。
直探宝藏珠盈掬,倒泻金茎露浣肠。
铁笛一枝横夜月,水沉三舍避天香。
妙年早去吟薇药,莫共侬争寂寞乡。
铁笛一枝横夜月,水沉三舍避天香
“盘屈高才入短章,卷中字字挟冰霜”,梅树可以长得很高大,把它写入诗词,那真是“盘屈高才入短章”;诗词虽短,但其中字字挟冰霜,每一首咏梅诗词,总会描写它所受的风霜冰雪的打击。
“铁笛一枝横夜月,水沉三舍避天香”,“铁笛”,在传统文化中,代表的是落拓和豪放,梅树像一支铁笛横在午夜明月下,沉香都要退避三舍,以避开梅花迷人的天香。
一句,“铁笛一枝横夜月”,是那么的落拓,那么的寂寞;正印证了最后两句,“妙年早去吟薇药,莫共侬争寂寞乡”,少年们,赶快去吟诵蔷薇和芍药吧,不要跟老夫争夺这寂寞梅花。
10. 《太白山人孙一元·真隐何妨与世缘》,严遂成
什么是真隐?清代诗人严遂成在《太白山人孙一元·真隐何妨与世缘》中写到,真隐不是与世隔绝。那到底是什么呢?他在诗中写到:
真隐何妨与世缘,贵游掩至亦恬然。
袷衣冷卧云归寺,铁笛横吹月上船。
群鹤养来如爱子,大鹏借得便飞仙。
身偏多病年无禄,社友松杉种墓田。
铁笛横吹月上船
“袷衣冷卧云归寺,铁笛横吹月上船”,他身着夹衣就能卧在冰冷的云归寺;午夜倒影了圆月的湖面,他站在一艘小船上,横吹铁笛,笛声悲壮。“云归”、“铁笛”都极具象征意义,“云”象征着自由和归隐;“铁笛”象征着 落拓和悲壮。
“群鹤养来如爱子”,真的隐士,如宋代诗人林逋的“梅妻鹤子”,他亦如此。更是“大鹏借得便飞仙”,与大鹏交友,以借大鹏而飞仙。
一句,“铁笛横吹月上船”,是那么的空灵,是那么的落拓,是那么的豪放!
11. 《游九曲·鹤怨空山久勒文》,方岳
武夷山真是一个好地方,好到让人一见就想隐居的地方。宋代诗人方岳对武夷山是念念不忘,诗中的一个“又”表现了他对武夷山的真爱。他在《游九曲·鹤怨空山久勒文》中写到:
鹤怨空山久勒文,买船又访武夷君。
一声铁笛不知处,但觉满身生白云。
一声铁笛不知处,但觉满身生白云
“鹤怨空山久勒文,买船又访武夷君”,自从他上次访问武夷山,已经是很久了,久到“鹤怨空山”,久到“勒文”久矣。“鹤怨空山”,是一个典故,人们归隐,就是和松鹤亲近,如果连鹤都怨空山,可见人是没有归隐了。“勒文”,是勒马的意思,意思是人很久没有骑马游历了。
“一声铁笛不知处,但觉满身生白云”,人在武夷山里,人在九曲溪上,一声铁笛横吹,顿时不知自己的所在;但见满身白云,就像是从自己身上生出来的一样。这里也是象征意味浓厚,“铁笛”和“白云”都是隐士的象征,无不在说明,武夷山是最好的隐居地。
一句,“一声铁笛不知处,但觉满身生白云”,是对武夷山最大的褒奖!
12. 《照瑞宫月夜》,黄庚
宋代诗人黄庚的这首《照瑞宫月夜》,是咏月诗里比较特别的,它没有一句对月的正面描写,却写出了月的神秘和豪放:
飞仙挟我上瑶坛,古桂香中夜倚阑。
铁笛一声吹月落,满身风露不知寒。
铁笛一声吹月落,满身风露不知寒
“飞仙挟我上瑶坛,古桂香中夜倚阑”,在照瑞宫里,我感觉是飞仙在挟我到了一个瑶坛上,在深夜的古桂香中,我倚靠在栏杆上望月。“古桂”,对应月宫里的桂树,不明说月而说月。
“铁笛一声吹月落,满身风露不知寒”,良久、良久,我拿出铁笛,吹奏了一曲“月落曲”,也不知道过了多久,只觉得浑身充满了风露,但没有感觉到一丝寒冷。
一句,“铁笛一声吹月落”,让我们想起张继的那句著名的“月落乌啼霜满天”,一样的悲壮,一样的豪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