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广东省梅州市2025届高三10月质检测试语文试题及答案

2024-11-04 来源:伴沃教育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l(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小题。

材料一:

(一)

所谓“文言文”,就是古人写文章时用的书面语。文字产生于口语之后,任何语言都是先有口语,而后才有书面语。最初的书面语,也就是加工过的口语文字。实际上,文言文就是将商周时期的口语简化后加工而成的。秦朝以前,文言文与口语的区别并不大,此为“言文一致”。

从文言文基本定型的春秋战国时期到近代新文化运动前的两千年里,文言文基本没有大的变化,只是随着时代的变化,加入了一些新词汇而已。但人们日常交流的口语却一直在变,变化的原因主要是受移民的影响,比如游牧民族南迁。尤其是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游牧民族内迁,大大改变了汉语的口语。唐宋以来,随着市民阶层的兴起壮大,口语越来越通俗化,与文言文的差距也越来越大,人们平时说话和写文章已经完全不一样了。

……

(二)

根据古汉语学者的研究,古代汉语的发音大致经过三个时期的变化,分别是上古音、中古音和近代音。上古音是指周秦两汉时期的汉语发音;中古音是指隋唐宋时期的汉语发音;近代音是指元明时期的汉语发音(关于古汉语的发音分期,学界存在不同的观点,此处只采用这种较为广泛的说法)。这三种发音之间的差距非常大,和现代汉语的发音更是天壤之别。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历史上北方游牧民族不断南迁,他们讲的语言与中原汉语融合,使得汉语发音发生了重大变化。那种感觉,就像今天外国人说汉语一样。古汉语语音的三个历史分期,被两个时间段所连接,这两个时间段,恰恰是北方游牧民族大规模南迁的时代,即南北朝时期和宋元时期。

语言学家认为,今天的多种南方方言保留了一些古汉语的发音。因为他们的祖先原是中原汉人,后向南迁徙,就把中原的古汉语发音带到了南方,至今还残存一些。而现今的普通话来自北方方言,历经上千年的民族融合,发音和古代汉语相去甚远。比如,古汉语发音中有入声,在今天的普通话四个声调中已经没有了,但是在粤语里依然还有。最厉害的是闽南语,里面居然还保留着一些上古音,简直是“古汉语的活化石”。这也解释了闽南语为什么那么难学。有的人会感到疑惑:古代又没有录音机,你是怎么知道古汉语发音的?其实用不着录音机,古代没有今天的汉语拼音,却有一套类似拼音的文字注音体系,叫“反切法”。简单地说,就是用两个字为一个字注音。一般都会选择两个常用字来反切,前面的字取其声母,后面的字取其韵母和声调。比如“山峰”的“峰”,反切法注音为“房生切”,取“房”字拼音的声母f,取“生”字拼音的韵母eng和声调,反切出来就是fēng了。当然,鉴于汉语发音的变化,现在看有些反切法注音会“失效”,这也在情理之中。

(摘编自王磊《古代人的衣食住行》)

材料二:

西周时期,关于道路的命名已颇为讲究,根据宽窄不同分别称之为道、路。两辆马车可同时通行为道,“从此道至吾军,不过二十里耳”(《史记·项羽本纪》);三辆马车可同时通行为路,“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

至于小路,径、途、蹊虽均有此意,但彼此之间尚有差异。径,通常指山间狭窄仅能容纳一辆独轮车通行的小路,《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中讲到蔺相如派使者“从径道亡,归璧于赵”,正是利用了小径便捷隐蔽的特点,快速且安全地完成了完璧归赵的使命。类似的,还有“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杜牧《山行》)。途相较于径而言稍宽,但仍只够一辆马车通行,相关的描述有《聊斋志异·狼三则》中的“途中两狼,缀行甚远”。蹊,特指因人长期行走而自然形成的小路,可谓“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素有“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之说。

《说文》:“街,四通道也。”古时,城里前后左右畅通无阻的主要干道以“街”冠之。街的两旁通常遍布商户,如唐长安城的朱雀大街、宋汴梁城的御街、临安城的天街、明清北京城的正阳门大街等。韩愈的《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中就有“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写街景。与街的繁华相反,巷多指蜿蜒曲折、狭窄幽深的小巷,在《说文》中巷被定义为“里中道”。“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辛弃疾《永遇乐》)寥寥数语就勾勒出一幅斜阳余晖下草木交织的小巷图景,进一步从方向上细究,道路又有不同称呼。田间南北向的小路唤作阡;东西向的小路称为陌。“阡陌交通,鸡犬相闻”(陶渊明《桃花源记》)与“为田开阡陌封疆,而赋税平”(《史记·商君列传》)皆为此意。说完田间,再回看城市,道路的命名亦蕴含着方位智慧。南北之道为经、东西之道乃纬,《淮南子·地形训》中便有“凡地形,东西为纬,南北为经”的论述。

中文词汇之精微,无论是勾勒自然风光的写意笔触,还是对人物称谓的严谨界定,都彰显了其在表达上的无限可能,也难怪古时的考生们笔下的文章短小精悍却意涵丰富。作为中华民族文化身份的重要标识,中文不仅是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桥梁,更是我们共同的精神家园和宝贵财富,每一个心灵都能在文字的世界里找到共鸣、收获启迪。用心传承这份来自先人的馈赠,让中文在世界舞台上继续闪耀,成为推动社会进步、促进文化交流的重要力量,当属我辈义不容辞之事。

(摘编自宋奕璇《文言文考试指南:中文到底有多精确?》)

1.下列选项能体现材料一中反切法注音“失效”的一项是(3分)

A.部,博故切 B.霜,师庄切

C.鸡,古奚切 D.条,田聊切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古今异义的双音节词语,最适合作为材料二论据的一项是(3分)

A.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桃花源记》)

B.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鸿门宴》)

C.微夫人之力不及此(《烛之武退秦师》)

D.悦亲戚之情话(《归去来兮辞并序》)

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汉字书面语的源头可以追溯到商周时期,口语产生的时间则更早;二者虽然在秦朝之后的变化情况不完全一致,但都是随着时代发展而变得更加通俗化。

B.我们用现代汉语朗读古诗词时会发现有些地方不押韵,读《诗经》时这一现象可能比读唐宋诗词时更普遍,只要换最接近古汉语发音的闽南语就能避免。

C.对古代不同特点的道路,如果按其宽窄程度从大到小排列依次是:街、巷、路、道、途、径、蹊;如果按照方向划分,一类是阡、经,另一类是陌、纬。

D.中文用词的“讲究”体现在对人文景观的命名、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对人物称谓的界定等多个方面,因此默写时出现的错别字可能导致“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4.按照材料一的行文思路,省略号部分可能是关于哪方面的内容?请说说你的看法并简要阐释理由。(4分)

5.小慧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大一新生,看到课表上的“古代汉语”后对授课内容产生了好奇。请根据材料,帮助小慧推测这门课程包含的内容。(6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呼兰河传[注](节选)

萧红

呼兰河这小城里边住着我的祖父。

我生的时候,祖父已经六十多岁了,我长到四五岁,祖父就快七十了

我家有一个大花园,这花园里蜂子、蝴蝶、蜻蜓、蚂蚱,样样都有。好看的是大红蝴蝶,满身带着金粉。

蜻蜓是金的,蚂蚱是绿的,蜂子则嗡嗡地飞着,满身绒毛,落到一朵花上,胖圆圆的就和一个小毛球似的不动了。

花园里边明晃晃的,红的红,绿的绿,新鲜漂亮。

小的时候,只觉得园子里边有一棵大榆树。这榆树在园子的西北角上,来了风,这榆树先啸;来了雨,大榆树先就冒烟了。太阳一出来,大榆树的叶子就发光了,它们闪烁得和沙滩上的蚌壳一样了。

祖父一天都在花园里边,我也跟着祖父在花园里边。祖父戴一个大草帽,我戴一个小草帽;祖父栽花,我就栽花;祖父拔草,我就拔草。当祖父下种,种小白菜的时候,我就跟在后边,把那下了种的土窝,用脚一个一个地溜平,哪里会溜得准,东一脚的,西一脚的,瞎闹。有的菜种不但没被土盖上,反而被踢飞了。

小白菜长得非常快,没有几天就冒了芽了。一转眼就可以拔下来吃了。

祖父铲地,我也铲地;因为我太小,拿不动那锄头杆,祖父就把锄头杆拔下来,让我单拿着那个锄头的“头”来铲。其实哪里是铲,也不过趴在地上,用锄头乱勾一阵就是了。也认不得哪个是苗,哪个是草。往往把韭菜当作野草一起割掉,把狗尾草当作谷穗留着。

等祖父发现我铲的那块满留着狗尾草的一片,他就问我:“这是什么?”我说:“谷子。”祖父大笑起来,笑得够了,把草摘下来问我:“你每天吃的就是这个吗?”我说:“是的。”我看着祖父还在笑,我就说:“你不信,我到屋里拿来你看。”我跑到屋里拿了鸟笼上的一头谷穗,远远地就抛给祖父了,说:“这不是一样的吗?”祖父慢慢地把我叫过去,讲给我听,说谷穗是有芒针的。狗尾草则没有,只是毛嘟嘟的真像狗尾巴。祖父虽然教我,我看了也并不细看,也不过马马虎虎承认下来就是了。

一抬头看见了一个黄瓜长大了,跑过去摘下来,我又去吃黄瓜去了。

黄瓜也许没有吃完,又看见了一个大蜻蜓从旁飞过,于是丢了黄瓜又去追蜻蜓去了。蜻蜓飞得多么快,哪里会追得上。好在一开始也没有存心一定追上,所以站起来,跟了蜻蜓跑了几步就又去做别的去了。采一个倭瓜花心,捉一个大绿豆青蚂蚱。

玩腻了,又跑到祖父那里去乱闹一阵,祖父浇菜,我也抢过来浇,奇怪的就是并不往菜上浇,而是拿着水瓢,拼尽了力气,把水往天空里一扬,大喊着:“下雨了,下雨了。”

太阳在园子里是特大的,天空是特别高的,太阳的光芒四射,亮得使人睁不开眼睛,亮得蚯蚓不敢钻出地面来,蝙蝠不敢从什么黑暗的地方飞出来。

凡是在太阳下的,都是健康的、漂亮的,拍一拍连大树都会发响的,叫一叫就是站在对面的土墙都会回答似的。

花开了,就像花睡醒了似的。鸟飞了,就像鸟上天了似的。虫子叫了,就像虫子在说话似的。一切都活了。都有无限的本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

要怎么样,就怎么样。都是自由的。倭瓜愿意爬上架就爬上架,愿意爬上房就爬上房。黄瓜愿意开一个谎花,就开一个谎花,愿意结一个黄瓜,就结一个黄瓜。若都不愿意,就是一个黄瓜也不结,一朵花也不开,也没有人问它。

玉米愿意长多高就长多高,他若愿意长上天去,也没有人管。蝴蝶随意地飞,一会从墙头上飞来一对黄蝴蝶,一会又从墙头上飞走了一只白蝴蝶。它们是从谁家来的,又飞到谁家去?太阳也不知道这个。

只是天空蓝悠悠的,又高又远。

可是白云一来的时候,那大团的白云,好像撒了花的白银似的,从祖父的头上经过,好像要压到了祖父的草帽那么低。

我玩累了,就在房子底下找个阴凉的地方睡着了。不用枕头,不用席子,就把草帽遮在脸上就睡了。

祖父的眼睛是笑盈盈的,祖父的笑,常常笑得和孩子似的。

祖父是个长得很高的人,身体很健康,手里喜欢拿着个手杖。嘴上则不住地抽着旱烟管,遇到了小孩子,每每喜欢开个玩笑,说:“你看天空飞个家雀。”

趁那孩子往天空一看,就伸出手去把那孩子的帽给取下来了,有的时候放在长衫的下边,有的时候放在袖口里头。他说:“家雀叼走了你的帽啦。”

孩子们都知道了祖父的这一手了,并不以为奇,就抱住他的大腿,向他要帽子,摸着他的袖管,撕着他的衣襟,一直到找出帽子来为止。

祖父常常这样做,也总是把帽放在同一的地方,总是放在袖口和衣襟下。

那些搜索他的孩子没有一次不是在他衣襟下把帽子拿出来的,好像他和孩子们约定了似的:“我就放在这块,你来找吧!”

这样的不知做过了多少次,就像老太太永久讲着“上山打老虎”这一个故事给孩子们听似的,哪怕是已经听过了五百遍,也还是在那里回回拍手,回回叫好。

每当祖父这样做一次的时候,祖父和孩子们都一齐地笑得不得了。好像这戏还像第一次演似的。

就这样一天一天地,祖父,花园,我,这三样是一样也不可缺少的。

刮了风,下了雨,祖父不知怎样,在我却是非常寂寞的了。去没有去处,玩没有玩的,觉得这一天不知有多少日子那么长。

偏偏这花园每年都要封闭一次的,秋雨之后这花园就开始凋零了,黄的黄、败的败,好像很快似的一切花朵都灭了,好像有人把它们摧残了似的。

(有删改)

[注]这部作品创作于1940年,当时正值抗日战争最艰苦的阶段,萧红身处香港,远离家乡,这让她更加思念家乡和童年生活。萧红以自己的家乡与童年生活为原型,创作了这部小说。

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以优美而沉郁的笔触展现了祖父花园里的世界,那个世界是“我”喜欢的。

B.“我”分不清狗尾草与谷穗,祖父告诉“我”谷穗有芒针,祖父教“我”,但“我”并不细看。

C.文章写花园里植物和动物的自由自在,也衬托了“我”无拘无束的快乐心情。

D.“祖父的眼睛……常常笑得和孩子似的”运用比较,写祖父的神态,体现了祖父的心态。

7.关于文中祖父的花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祖父的花园记录了“我”的童年生活,承载了祖父和“我”的亲情,“我”深情地回忆、留恋祖父和花园。

B.“我”在花园里尽情玩耍,调皮、捣蛋,瞎闹、乱闹,祖父对此很宽容,祖父慈祥的爱滋养了“我”的童年。

C.“我”自由快乐的心情和“我”无忧无虑的童年生活,只有通过花园里一件件具体的事件才能表现出来。

D.就像地坛是史铁生的精神家园一样,祖父的花园是“我”的精神家园,祖父、花园与“我”紧密相连。

8.茅盾曾评论《呼兰河传》“是一篇叙事诗”,请结合文本谈谈你对这一评论的理解。(4分)

9.萧红在《呼兰河传》中,回忆了童年时在东北家乡呼兰河城的生活,那时的“我”快乐自由但偶感“寂寞”,而回忆本身也蕴含着作者的“寂寞”。请结合文本和写作背景简要分析这两种“寂寞”。(6分)

二、古诗文阅读(37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2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材料一:

申屠蟠字子龙,陈留外黄人也,少有名节。蟠父母卒,哀毁思慕,不饮酒食肉十馀年,遂隐居学治京氏《易》,严氏《春秋》,小戴《礼》,三业先通,因博贯五经,兼明图纬,学无常师。

(节选自皇甫谧《高士传》)

材料二:

同郡缑氏女玉为父报仇,杀夫氏之党,吏执玉以告外黄令梁配,配欲论杀玉。蟠时年十五,为诸生,进谏曰:“玉之节义,足以感无耻之孙,激忍辱之子。不遭明时,尚当表旌庐墓,况在清听,而不加哀矜!”配善其言,乃为谳得减死论。乡人称美之。

家贫,佣为漆工。郭林宗见而奇之。同郡蔡邕深重蟠,及被州辟,乃辞让。之曰:“申屠蟠禀气玄妙,性敏心通,丧亲尽礼,几于毁灭。至行美义,人所鲜能。安贫乐潜,味道守真,不为燥湿轻重,不为穷达易节。方之于邕,以齿则长,以德则贤。”

后郡召为主簿,不行。遂隐居精学,博贯《五经》,兼明图纬。始与济阴王子居同在太学,子居临殁,以身托蟠,蟠乃躬推辇车,送丧归乡里。遇司隶从事于河、巩之间,从事义之,为封传护送,蟠不肯受,投传于地而去。事毕还学。太尉黄琼辟,不就。及琼卒,归葬江夏,四方名豪会帐下者六七千人,互相谈论,莫有及蟠者。

先是京师游士汝南范滂等非讦朝政,自公卿以下皆折节下之。太学生争慕其风,以为文学将兴,处士复用。蟠独叹曰:“昔战国之世处士横议列国之王至为拥篲先驱,卒有坑儒烧书之祸,今之谓矣。”乃绝迹于梁、砀之间,因树为屋,自同佣人。居二年,滂等果罹党锢,或死或刑者数百人,蟠确然免于疑论。后蟠友人陈郡冯雍坐事系狱,豫州牧黄琬欲杀之。或劝蟠救雍,蟠不肯行,曰:“黄子琰为吾故邪,未必合罪。如不用吾言,虽往何益!”琬闻之,遂免雍罪。唯蟠处乱末,终全高志。

(节选自《后汉书·列传第三十》)

10.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3分)

昔战国之世A处B士横议C列国D之E王F至G为H拥篲先驱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常师,固定的老师,与韩愈《师说》中“圣人无常师”的“常师”含义相同。

B.辞让,推辞谦让,“辞”与《廉颇蔺相如列传》中“乃辞谢”的“辞”字含义相同。

C.以,介词,把,与《师说》中“作《师说》以贻之”的“以”字意义不同。

D.于,介词,在,与《赤壁赋》“月出于东山之上”的“于”字意义相同。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申屠蟠遵守孝道,牢记父母之恩。他年轻时就以良好的名声和高尚的气节闻名,父母去世之后,为了表示对父亲的怀念,十多年不吃酒肉。

B.申屠蟠敢于伸张正义,能够主持公道。在同乡妇女缑玉为了替父报仇而杀死仇人后,年仅十五岁的他就能劝谏县令以缑玉的节义而免除了其死罪。

C.申屠蟠读书博贯五经,深得蔡邕看重。当申屠蟠被州府征召做官时,蔡邕曾赞扬他,说他天赋玄妙之气,天性聪敏灵透,具有美好的行为和道义。

D.申屠蟠认为士人们不可纵情议论天下大事,当范滂等遭了党锢之祸后,他没有被涉及。申屠蟠处在乱世之末,始终能保全高洁的志向。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配善其言,乃为谳得减死论。乡人称美之。

(2)安贫乐潜,味道守真,不为燥湿轻重,不为穷达易节。

14.文中蔡邕称赞申屠蟠“至行美义,人所鲜能”,请结合文中具体事例简要说明。(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5-16题。

和白乐天

崔玄亮

病余归到洛阳头,拭目开眉见白侯。

凤诏恐君今岁去,龙门欠我旧时游。

几人樽下同歌咏,数盏灯前共献酬。

相对忆刘刘在远,寒宵耿耿梦长洲[注]。

[注]:这里的长洲是苏州的别称,刘禹锡曾任苏州刺史。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开篇交代诗人状况,“病”与“拭目开眉”比照,写出崔白二人情谊深厚。

B.“恐”暗含诗人对友人前途的担忧,而“欠”则表达诗人自己科场的失意。

C.颈联叙写数位友人一起在灯下宴饮、歌咏酬和的欢乐情景,含有珍惜之情。

D.尾联“相对”呼应首联“见白侯”,友人共同怀念远在长洲的朋友刘禹锡。

16.末句“耿耿”一词,有人认为兼有“明亮”和“心中挂怀,烦躁不安”的意思。请谈谈你的理解。(6分)

(三)名句名篇默写(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苏轼《赤壁赋》中,用比喻、夸张和对比衬托的手法表现出江面广阔的句子是“ , ”。

(2)《五代史伶官传序》一文通过对五代时期后唐的盛衰过程的分析,推出“ , ”的至真道理,发人深省。

(3)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 , ”两句,表达出诗人“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后谏往追来的感悟。

三、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5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2题。

暑假期间,“要去哪儿玩”成为热议的话题。无论是刚出考场的学子,还是带娃出行的父母,到考古公园中开放的考古工地上,穿上工作服、拿起洛阳铲,________地体验一番,无疑是一项让人眼前一亮的新选择。大量考古遗址如今早已成为热门旅游目的地,从“成名已久”的秦始皇兵马俑,到“历久弥新”的三星堆,再到“后起之秀”海昏侯国遗址等,都是大家________的旅游景点。

提起考古,多数人想到的,或许是跌宕起伏的历史故事、机关重重的冒险旅途,也或许是考古学家的细致入微和艰辛不易。近些年,在文学、影视作品的助力下,考古学汇集了丰富的人气。奇幻的想象、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让取材于考古的艺术创作热潮,大有赶超考古研究本身的趋势。然而,(甲),而是一项专业性强、又远离人烟的“冷板凳”工作。不少考古学者在面对公众时都要强调:“我们的工作不是‘盗墓笔记’。”

那么,摘下面纱的考古会不会“脱粉”?毕竟,①考古工作比影视作品所呈现的更加平淡和艰辛得多。②其实,③在深入了解考古工作后,④考古往往会对人们产生更纯粹的敬意,⑤从而产生更大的热情。

原本是苦坐书斋、让人望而生畏的学术研究,如今却能走向大众,让更多的人了解喜爱。考古工地变身旅游胜地,展示了学术研究与公众互动的可能性。然而,面对席卷而来的考古旅游热,一些人提出了担忧。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徐天进教授表示,各地涌现的考古遗址公园把遗址整体保护下来,却存在着过度建设问题,使得它们太像公园,丢失了其特有气质。不少业内专家学者呼吁,在推动考古旅游“热”的同时,(乙),守住文化的底线。“考古旅游还是应该将文化作为落脚点,展现遗址、文物背后的文化内涵。”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历史与考古所研究员师永伟认为。

18.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2分)

19.文中第三段标序号的部分有两处表述不当,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准确流畅,逻辑严密,不得改变原意。(4分)

20.请在文中括号内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4分)

21.请将文中画波浪线处句子改成整句,可以改变语序、少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4分)

22.请根据材料内容,为考古旅游拟写一条宣传语,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不超过20个字。(4分)

四、作文(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自媒体时代的来临,让更多人有了发出声音、表达观点的可能,公众可以从更多视角了解事态发展和各方观点。那么,我们是不是离真相越来越近?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900字。

说明:作文不到600字,20分以下给分;不到700字,30分以下给分;不到800字,40分以下给分;45分以上的作文,字数必须超过850字,必须有分论点或段首中心句。

参考答案及解析

1.C(材料一中的反切法注音“失效”是由于汉语发音的变化。C项,“鸡”用反切法切出来的读音是“gī”,与现代汉语的读音“jī”明显不同。)

⒉.D(根据材料二内容,可以用作论据的应是“道路”“途径”“阡陌”“经纬”这类双音节词语,构成词语的两个语素的本义既属于同类事物,又有一定的区别。D项,“亲”指父系亲属,“戚”指母系亲属,二者都指亲属,但又有所区别。)

3.D(A项,“但都是随着时代发展而变得更加通俗化”错,材料一原文只说“唐宋以来……口语越来越通俗化”,并未说书面语和口语在秦朝之后都是往通俗化发展。B项,“只要换最接近古汉语发音的闽南语就能避免”错,材料一原文是“最厉害的是闽南语,里面居然还保留着一些上古音”,闽南语只是保留了一些上古音,但古代汉语发音分为上古音、中古音和近代音,而中国古代诗词并不全是使用上古音写作,所以这样做并不能彻底解决不押韵的问题。C项,“如果按其宽窄程度从大到小排列依次是:街、卷、路、道、途、径、蹊”错,材料二原文是“三辆马车可同时通行为路”“巷多指蜿蜒曲折、狭窄幽深的小巷”,无法对“路”与“巷”的宽窄作量化的比较。)

4.①看法:为何古人的书面语(文言文)没有和口语一起变化(或:文言文与口语是如何逐步分离的)。②理由:材料一第一部分首先介绍了文言文的定义和历史起源,并提到文言文与口语在秦朝以前保持较为一致的状态(即“言文一致”)。随后,文章指出二者之间的差距逐渐增大,这一趋势和变化是连贯的,省略号部分应当是关于这一趋势的进一步阐述。(每点2分,意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则酌情给分)

5.①古汉语语音的知识,包括古汉语发音的历史分期、发音变化的原因以及古汉语发音与现代汉语发音的差异等。②古代汉语词汇的特点,例如中文词汇的精确性、丰富性,以及通过具体例子来体现古代汉语词汇的表意特点等。(每点3分,意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则酌情给分)

6.A【解析】本题考查分析鉴赏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能力。“沉郁的笔触”分析不当,应是“轻快的笔触”。

7.C【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分析小说特定内容的能力。“只有通过花园里一件件具体的事件才能表现出来”分析不当,文章既有叙事抒情,又有借景抒情,对花园中景物的描写也表现了“我”自由快乐的心情和无忧无虑的童年生活。

8.①语言诗化,富有节奏感和韵律美。文中多处运用复沓手法,如“祖父戴一个大草帽,我戴一个小草帽;祖父栽花,我就栽花……”,营造出诗性韵味。②叙事生动,描绘了充满趣味的童年生活,表现出一种田园牧歌式的情调,富有诗情画意。如“黄瓜也许没有吃完,又看见了一个大蜻蜒从旁飞过,于是丢了黄瓜又去追蜻蜓去了”。(每点2分,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的酌情给分)【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分析小说文体特色的能力。首先通读小说,感受文体特色;然后围绕评论的关键词“叙事诗”,进行梳理分析;最后概括答案,简要作答。

9.①“我”的“寂寞":“我”在呼兰河城,在祖父的花园里快乐自由,欢度童年,但偶感“寂寞”——“刮了风,下了雨”,没有去处,没有玩的,“我”度日如年,倍感寂寞;花园每年都要封闭一次,秋雨之后花开始凋零,花园逐渐失去生机,让“我”感到失落和寂寞。②作者的“寂寞”:对童年生活的回忆本身也蕴含着的寂寞。萧红创作《呼兰河传》时,国家战乱,她远离家乡,以自己的家乡与童年生活为原型创作,对童年时在呼兰河城快乐美好生活的回忆反映了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透露出深深的寂寞感。(每点3分,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的酌情给分)【解析】本题考查分析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首先通读小说,寻找有关句段;然后结合文本和写作背景,理解两种“寂寞”;最后结合具体内容分析,简要作答。

10.ACF【解释】句意:从前战国时代,士人们纵情议论天下大事,列国的君主(恭敬地对待他们),甚至到了(替他们)拿着扫帚作先驱。“昔战国之世”为时间状语,可单独成句,其后断开,故A处断;“处士横议”语意完整,“横议”做“处士”的谓语,其后断开,故C处断;“列国之王”做独立主语,其后断开,故F处断。

11.D【解释】A.正确。句意:他在学习中没有固定的老师。/圣人没有固定不变的老师。B.正确。句意:蔡邕便推辞谦让说。/就推辞道歉。C.正确。介词“把”。/连词“用来”。句意:(子居)把身后事委托给申屠蟠。/(我)写这篇《师说》用来赠送他。D.“意义相同”错。介词“在”/介词“从”。句意:把符牒丢在地上走了。/月亮从东山上升起。故选D。

12.C【解释】“当申屠蟠被州府征召做官时”张冠李戴,根据文本中“同郡蔡邕深重蟠,及被州辟,乃辞让之曰”可知,被征召做官的是蔡邕而不是申屠蟠。故选C。

13.(1)梁配认为他的话说得好,于是为缑玉审判定罪让她得到减免死罪的判决。乡里的人称赞申屠蟠做得好。(“善”,认为……好;“乃”于是;“谳”,审判定罪;“论”,论处,判决)(每点1分)

(2)他安于贫困,乐于修身养性,品味道义,坚守本真,不因为环境的变化而改变态度,不因为穷困显达的变化而改变节操。(“乐潜”,乐于修身养性/乐于隐居生活);“为”,因为;“穷达”,穷困显达;“易节”,改变节操)(每点1分)

14。①“至行美义”就是美好的行为与道义。②“人所鲜能”就是别人很少能做到。③例如申屠蟠看重别人托付,信守自己承诺,这是“至行美义”。④他在太学接受王子居的托付后,亲自推着丧车将王子居的丧车送回王的家乡,这是“人所鲜能”。(一点1分,二点3分,三点4分,四点5分)

参考译文:

材料一:

申屠蟠字子龙,陈留外黄人,年轻时就有良好的名声和高尚的气节。申屠蟠的父母死后,他哀伤异常,非常思念,以至于不喝酒吃肉长达十多年的时间。他就退居乡里学习研究京氏《易》学、严氏《春秋》和戴圣的《礼记》,这三本书首先读通后,接着他又博览并贯通儒家五经,同时阅读了解河图谶纬一类的书籍,他在学习中没有固定的老师。

(节选自皇甫谧《高士传》)

材料二:

同郡缑姓一个名叫玉的女子为了替父亲报仇杀死了丈夫家族的人,官吏逮捕了缑玉,到外黄令梁配那里报告,粱配打算将缑玉处死。申屠蟠当时只有十五岁,正是在学校里学习的诸生,向外黄令梁配进谏道:“缑玉的节义,足够感动那些无耻之徒,足够激励那些忍辱负重的人。只可惜没有碰到圣明的时代,不然还应当为她表旌庐墓,何况你这处理还是在清楚地听了她的情况之后,难道反而对她不加哀叹同情么?”梁配认为他的话说得好,于是为缑玉重新审判定罪使她得到免死的判决。乡人称赞申屠蟠做得好。

申屠蟠家中很穷困,受人之雇做漆匠。郭林宗看见后很惊奇。同郡的蔡邕非常看重申屠蟠,等到自己被州里征召时,蔡邕便辞让道:“申屠蟠天赋玄妙之气,天性聪敏灵透,父亲死后能尽力按照礼的规定施行,差点毁了自身。他的美好品行,是别人很难做到的。他安于贫困,乐于修身养性,品味道义,坚守本真,不因为环境的变化而改变态度,不因为穷困显达的变化而改变节操。和我蔡邕相比,根据年龄来看比我大,根据德行来看比我贤。”

后来郡里召申屠蟠做主簿,申屠蟠没有去上任。申屠蟠从此就隐居在家精研学问,他博通《五经》,还懂得图纬之学。开始与济阴王子居同在太学学习,子居临死时,把自身后事委托给申屠蟠,申屠蟠就亲自推着车子,送丧回故里。碰见司隶在河巩之间从事,从事认为申屠蟠很讲义气,替他传符牒,使人护送,申屠蟠不肯接受,把符牒丢在地上走了。事情办完仍回太学。太尉黄琼召他出来做官,他不去。等到黄琼死了,归葬于江夏,四方名士豪杰会集在帐下的有六七千人,互相谈论,没有谁能赶得上申屠蟠的。

当初,京师游士汝南范滂等议论朝政,自公卿以下的官吏都拜服范滂。太学士们争相仰慕他们的风度,认为文学将要兴盛起来,隐居社会中的处士将会重新得到重用。只有申屠蟠独自叹道:“从前战国时代,士人们纵情议论天下大事,列国的君主恭敬地对待他们,甚至到了替他们拿着扫帚作先驱,最后却产生了焚书坑儒的大祸,这说的就是现在这种情况啊。”于是申屠蟠就不再出现在梁、砀一带了,他用树木盖了间房子,把自己当成佣人一般。两年之后,范滂等果然遭了党锢之祸,有的死了,有的判刑,涉及数百人,而申屠蟠却实实在在地没有被人怀疑和议论。后来申屠蟠的朋友陈郡人冯雍因事坐牢,豫州牧黄琉想杀掉他。有人劝屠蟠去救冯雍,申屠蟠不肯去,说道:“黄子琰(琉)是我的老友吗?他不一定会判冯雍的罪。如果他不采纳我的话,我即使去了又有什么好处!”黄豌听说了申屠蟠的话,便免了冯雍的罪。只有申屠蟠处在乱世之末,始终保全高洁的志向。

(节选自《后汉书·列传第三十》)

15.B(“则表达诗人自己科场的失意”错误。“欠”表达的是友人尚欠诗人一次龙门游赏,龙门并非指科举试场的正门。故选B。)

16.①“耿耿”释为“明亮",写的是夜色,以景句作结,营造出寒夜清冷的氛围,烘托怀远的感伤与惆怅。②“耿耿”释为“不安”,直抒胸臆,梦里想象刘禹锡贬谪长洲的景象,“不安”直接表达对友人的担心和挂牵。③“耿耿”一语双关,既写夜色,也关乎心境,更富有构思之妙,增添艺术感染力。(每点两分,言之有理即可酌情给分。)【详解:“寒宵耿耿”中“耿耿”是用来描述“寒宵”的特点,这时候“耿耿”解释为“明亮”,写出了寒冷的夜晚非常地明亮,这样的夜晚,作者和白乐天相对而坐,共同怀念远在长洲的朋友刘禹锡,营造出了寒夜清冷的氛围,烘托怀远的感伤与惆怅。“耿耿梦长洲”是作者梦中想象刘禹锡贬谪长洲的景象,所以这时候“耿耿”是“不安”的意思,作者直抒胸臆,直接表达对友人的担心和挂牵。所以,“耿耿”一语双关,既写到清冷的夜色,也写到对朋友担心和牵挂的心境,

更富有构思之妙,增添艺术感染力。】

17.

(1)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2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3)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18.身临其境耳熟能详

19.语句①,可修改为:考古工作比影视作品所呈现的更加平淡和艰辛或考古工作比影视作品所呈现的平淡和艰辛得多语句④,可修改为:人们往往会对考古产生更纯粹的敬意【评分标准】4分。每指出一处得1分,改对一处得1分。

20.甲:考古研究不是艺术创作乙:还需要进行文化上的“冷”思考【评分标准】4分。每处2分,意思对即可。

21.各地涌现的考古遗址公园,虽意在整体保全遗址,却存在了过度建设的问题;虽力求整体保护遗址,却丢失了其特有气质;虽旨在打造文化遗产,却沦为了普通公园的翻版。【评分标准】4分。每写对一句给1分,意思对即可。

22.示例一:考古旅游,是岁月的留声机,在古老的遗迹中,奏响文明的雄浑乐章!(比喻)示例二:考古似读史,寻踪若追源(对偶)示例三:千年古迹悄等待,考古游人欣赴约(对偶)【评分标准】4分。修辞2分,句意2分,符合题意即可。

23.写作提示:

这是一篇材料作文,材料由两句话组成。第一句话聚焦于自媒体迅猛发展这一社会现象;第二句话抛出关键问题——自媒体是不是让人们离真相越来越近﹖要求考生对此展开的联想与思考。本试题具有弹性与开放性特点。写作时,首先要直面问题——我们是不是离真相越来越近?可以从肯定角度来写。相对于传统媒体的千篇一律,自媒体给人们带来自由表达的舞台,人们可以从不同角度对同一个事物进行发散性思考,引导人们更全面去看待问题,再通过分析和探索得知事情的真相,这让人们离真相越来越近。也可否定这一观点:自媒体时代,人人都可以是信息发布者,却不是人人都具有相应的道德素养,有人仅凭个人经验主观臆断,有人将自媒体当成情感宣泄的出口,加之流量经济的裹挟,自媒体并非单纯以报道真实事件为目的,造成了信息的真实有效性大打折扣,使得人们远离事件原貌。行文时,可选择议论文文体,并在作文中展现自己辩证的思考。可以针对自媒体发展过程中的优势和问题加以评说,也可以围绕如何对待自媒体发展展开论述(如用提升人们的道德修养,加强行业规范等),体现出自己的创新思维;还可以在文中畅想自媒体的发展,提出发展的建议等等。

显示全文